格雷格塞門扎
」加國與瑞士3學者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表揚物理宇宙學上貢獻
2019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自7日開始,同日瑞典時間11時30分(台灣時間17時30分),評委會公布生醫獎得主,為3位英美學者奪得。8日在相同時間點公布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獲獎人由加拿大學者詹姆斯(James Peebles)、瑞士學者米歇爾(Michel Mayor)、迪迪埃(Mayor Didier Queloz)3名學者共同獲獎,並可得到900萬瑞典克朗(折合新台幣約2830萬元)的高額獎金。通常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人是由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Nobel Committee for Physics)選出,藉此表揚其對物理學上的貢獻。在2019年獲獎人中,除詹姆斯是表彰對物理宇宙學的理論上有新發現外,米歇爾與迪迪埃則是表彰2人發現圍繞主序星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在7日生醫獎獲獎人中有美國癌症學家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英國分子生物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Peter J. Ratcliffe)及美國醫學家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3名學者奪得,表揚其在細胞如何感知及適應氧氣供應研究上的成就。2019諾貝爾獎頒獎時間(台灣時間)10/09 17:45 化學獎10/10 19:00 文學獎(一次頒發2018年、2019年得主)10/11 17:00 和平獎10/14 17:45 經濟學獎
研究細胞怎感應與適應氧氣 美英3學者共獲諾貝爾生醫獎
2019年諾貝爾頒獎於7日正式開始,在瑞典時間上午11時30分(台灣時間下午5時30分)宣布生醫獎得主,由美國癌症學家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英國分子生物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Peter J. Ratcliffe)及美國醫學家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3名學者獲得,藉此表揚他們研究細胞該如何感知與適應氧氣供應的貢獻。評委會說明,即使世人已知道氧氣是維持生命的必要因子,但氧氣供需上升與下降,使細胞適應期分子機制仍是謎,直到2019年這3位學者才帶領人類更接近這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