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茶鄉南平1/走訪朱子三大書院 巧遇朱熹第32代後人
走出高鐵武夷山北站,立刻被空氣中淡淡的綠色香氣吸引,直到接近市區,看見接踵而開的茶莊,才確認那股香氣應是茶香。此處屬於福建省南平市,俗稱「閩北」,位於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面積約有三分之二個台灣大。 南平在先秦時即有閩越國,也算是歷史悠久。又因境內山明水秀,孕育出名茶武夷山大紅袍,以及因茶而衍生的建盞文化,加上南宋理學家朱熹在此「琴書五十載」,是以整個南平市,隨處可見民眾飲茶談理,瀰漫著濃濃的文藝氣息。 要在南平探訪朱熹文化,首先必去位在建陽區的「考亭書院」。這是朱熹晚年定居之處,也是他一生中創辦的最後一座書院。書院原建在建陽的麻陽溪畔,書院裡有學堂、食堂、宿舍、操場,和一座跑馬場,規模不小。朱熹晚年在考亭書院講學八年直到去世,當時四方學子不遠千里到考亭求學問道,形成理學史上著名的「考亭學派」。 1966年,考亭書院下游的西門發電站建成後開始蓄水,書院被淹沒,後人將書院牌坊撈起,並遷至玉尺山下的現址。這座牌坊設立於明朝嘉靖年間,高10公尺、寬8.6公尺,為四柱三間五牌樓的結構,上頭「考亭書院」四個大字,據傳是宋理宗的御筆。 寒泉精舍是朱熹位母親守孝之地。(圖╱王若攝)寒泉精舍是朱熹創立的第一座書院,位在現今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上,書院倚朱熹母親之墓而建,也是他為母親守孝之地。朱熹在寒泉精舍時期奠定了其學術體系的基礎,共完成《資治通鑑綱目》、《伊洛淵源錄》、《近思錄》、《論語集註》、《孟子集註》、《論語或問》、《孟子或問》等著作。 朱熹在南平住最久的地方,則是武夷山市的五夫鎮。根據解說員表示,朱子14歲時,父親朱松在臨終前把家事託付給住在五夫鎮的好友劉子羽,劉子羽便在自宅旁興建一座五開間的房子。這房舍在群峰疊翠的屏山腳下,碧水潺流的潭溪之畔,景色非常怡人,劉子羽又闢出菜地、魚塘,供朱熹一家自給生活。在五夫鎮居住期間,朱熹考取進士,走上官途,並撰寫大量的理學著作。後來,朱子為此屋取名為紫陽樓。現今的紫陽樓,則是在2017年重新修建。 興賢古街保有10多處朱子文化遺址,圖為朱熹講學的興賢書院。(圖╱王若攝)朱熹14歲到五夫鎮,63歲才移居建陽,在五夫鎮「琴書五十載」,留下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至今五夫鎮內還完整保留着30多處理學文化遺蹟,其中又以1公里長的興賢古街最多、最集中,有朱熹講學立說的興賢書院,有濟災救荒的朱子社倉,以及劉氏宗祠、連氏節孝坊等10餘處古建築。 2016年12月,南平市政府在五夫鎮的文公山下,矗立起一尊高聳的朱子雕像,是目前最大的朱熹雕像,也成為朱子故里的新地標。雕像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創作,雕像高23.66公尺(71尺),寓意朱熹71歲的生命歷程。雕像中朱熹面容慈祥,左手持卷、右手撫心,好像正對著訪客講述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之學。 五夫鎮的朱子雕像,是目前最大的朱熹雕像,高23.66公尺。(圖╱王若攝)意外的是,本刊記者也在此行採訪到朱熹的第32代後人朱建才。在武夷山下經營「石上英岩茶廠」的朱建才,同時也是南平朱子文化的推廣者,茶廠工作室中擺放的盡是與朱熹文化相關的書籍與書法。記者一行人與朱建才飲茶談理,聽他娓娓說著先祖的事蹟,頗有時空錯亂之感。朱熹的第32代後人朱建才(右)在經營茶廠的同時,也極力推廣朱熹文化。(圖╱王若攝)
公園教的歷史課/名將偉人一定要知道的思想家 陽明心學成功之道
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花鐘是每年櫻花祭必定造訪的美拍景點,而花鐘旁的銅像「王陽明」先生是中國著名的哲學家,但現代的社會對於這位堪比孔子的政治家、軍事家以及開創「心學」的哲學家,所知卻很有限,其實包括陽明山國家公園和前國立陽明大學的取名,都是為了紀念這位儒將。王守仁生於明朝(西元1472年),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字伯安,號陽明子,官場生涯中曾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以此軍功封「新建伯」,這對舉人進士出身的文人相當難得。他從小就隨父親縱馬遊歷各地,了解大陸山川地理,少小時即胸懷大志,以做聖人為志業,並力行南宋哲學家朱熹的思想哲學「格物致知」,曾花了7天7夜窮「竹」之理,最後卻無成果,而開始對該系統的理論產生懷疑。明武宗正德年間,王陽明得罪大宦官劉瑾,被謫貶至貴州龍場驛當站長,其實就是到中國西南山區與少數民族共同生活。他到蠻荒之地後,一草一木開始建設,蓋房子、建制度,並傳播教育,許多學子慕名而來,極度艱苦環境下,王陽明看透了,體悟到「心才是萬事萬物的根本」,要透過格物致知尋求道理,未免繁雜疲累,因此從心出發,且要「知行合一」,才能明白世間本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前身、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取名皆與中國「心學」創始人王陽明有關,只是當代民眾所知不多。(圖/趙文彬、林士傑攝)王陽明的思想體系,強調人心本質上是沒有善惡的,但與世界接觸、意念一動後,馬上就會出現善惡想法,但同時心中的良知會判別善惡,進而在行動上存善去惡,讓自己成為道德上的完人,向聖賢君子趨近,這種向內求,讓每個人都可以從心出發成聖賢的哲學思想,因而留下「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著名的4句教,在中國歷史上是劃時代的轉折,啟發無數後人。當年中國國共雙方的領袖蔣中正和毛澤東皆以王陽明為效法對象,甚至連日本明治維新,帶領日本艦隊打敗俄國艦隊的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他也是王陽明信徒。相傳日俄戰爭結束後的慶功宴上,有人問東鄉平八郎為何能如此成功,他從隨身的衣物中拿出一塊木牌,上面刻著「一生伏首拜陽明」字句,由於太多名將偉人崇拜王陽明,以致於後代也有人將「陽明學」與「成功學」劃上等號。立委吳斯懷指出,因為先總統蔣公對王陽明的景仰,「陽明心學」等相關學說是國軍高階軍官團必修科目,其中對「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學思想印象深刻,從軍校開始打下的基礎,至今非常受用。他表示,王陽明學說是一個實踐的學問,這套哲學體系提供人生面對難題時,有不同的啟發與思考,提升自身的抗壓力,因此在軍中帶兵、練兵、以及面對外界抹黑壓力時,都可以雖千萬人吾往矣,對人生有相當助益。陽明心學影響甚廣,日本明治維新著名的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其傚法對象就是王陽明。(圖/翻攝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