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戰爭
」 俄羅斯 美國 核戰 北韓 烏克蘭金正恩指責美國加劇緊張局勢:朝鮮半島南北對抗恐升級為核戰
北韓官媒《朝中社》22日稱,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指責美國加劇緊張局勢和挑釁,稱朝鮮半島從未面臨如此危險和尖銳的對抗,以至於可能瀕臨核戰。《朝中社》稱,金正恩21日在平壤舉行的軍事展覽會上發表演說,並表示他之前與華盛頓的談判經驗,凸顯出美國對平壤的「侵略性和敵對政策」,「朝鮮半島交戰雙方從未面臨如此危險和尖銳的對抗,以至於可能升級為最具破壞性的核戰爭。」金正恩續稱:「我們已經在與美國的協商談判中盡最大的努力,但我們從談判結果中可以得知,這個超級大國不願與北韓共存,而是貫徹其霸道的強權立場,以及永遠不可能改變的對朝侵略和敵對政策。」金正恩喊話,只要美國侵害北韓主權的勢力存在,就必須依照北韓安全環境的要求,繼續推動各種武器裝備的更新升級,消除對北韓國家和人民的軍事威脅。朝鮮勞動黨和政府將全力以赴,培養更高的軍事技術和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強大的國防力量捍衛國家。據悉,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第一任期內,曾和金正恩在2018年至2019年,舉行了3次史無前例的會晤。但由於美國呼籲北韓放棄核武,以及金正恩要求解除制裁的立場產生嚴重分歧,他們的外交談判未能取得任何具體成果。川普長期以來一直宣揚他與金正恩的關係,他在上個月曾表示,兩國本來可能會爆發核戰,造成數百萬人死亡,但由於他和金正恩建立的友誼,讓他成功阻止了這場戰爭。
一年過去了!「末日時鐘」維持在「最後90秒」 管理者:凍結並不代表穩定
在2023年年初,運作75年的「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被調快到至23時58分30秒,距離「世界末日」僅剩下最後的90秒。而一年過去了,末日時鐘的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Atomic Scientists)再次公布「末日時鐘」的時間,目前仍維持在23時58分30秒。但《原子科學家公報》強調,時間凍結並不代表局勢穩定,任何一個行為都有可能導致加速,各國政府與人類仍需要採取緊急措施。根據《原子科學家公報》報導指出,在2023年,不祥的趨勢依舊影響著全球性的災難,像是俄烏戰爭、對核武器的廣泛和日益增長的依賴,增加了全球核升級的風險。除此之外,中國、俄羅斯和美國都在花費巨額資金擴大或現代化他們的核武庫,增加了因錯誤或誤判而導致核戰爭的長期存在的危險。在天氣方面,2023年,地球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大規模的洪水、野火和其他與氣候有關的災害影響了全球數百萬人。與此同時,生命科學和其他顛覆性技術的快速和令人擔憂的發展加速,而政府只是做出了微弱的努力來控制。但《原子科學家公報》認為,世界可以變得更安全,時鐘可以遠離午夜,只要政府與人民都能共同努力。《原子科學家公報》執行主席布朗(Jerry Brown)表示,目前的世界就像在鐵達尼號一樣,各國領導人正在將世界引向災難——更多的核彈、大量的碳排放、危險的病原體和人工智能。布朗認為「只有像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可以將我們拉回來。儘管存在深刻的對立,他們必須合作,否則我們注定失敗。」據了解,末日時鐘是一個虛構的時鐘,最初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雜誌於1947年設立,該時鐘每年一月進行一次評估,以此標示出目前世界局勢距離世界末日的時間,而午夜零點就代表著世界末日來臨。該鐘自設立以來,就已經距離午夜僅剩下7分鐘,但該時鐘前後被調整過25次,其中距離午夜時間最長的17分鐘是在1991年,而目前的90秒是最接近午夜的時候。
金正恩、普丁相見歡!俄羅斯承諾將協助北韓發展太空計畫
「普金會」昨日登場,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13日在俄國遠東地區的東方太空發射場(Vostochny Cosmodrome)進行會談。雙方論及敏感的軍事合作及農業發展等議題。針對俄烏戰爭,金正恩在與普丁對話時表示,「俄羅斯正在為主權和安全進行神聖鬥爭,平壤支持普丁做出的每一項決定。」普丁則表示將協助北韓發展太空計畫。兩人昨日握手會晤後,普丁為金正恩準備簡短的歡迎儀式,隨後陪同金正恩參觀俄製「聯盟-2號」等運載火箭。金正恩對運載火箭的運行原理、燃料特性、墜落物等都特別感興趣,頻頻提問。普丁被媒體問及是否協助金正恩建造衛星時,他說,「這就是我們來到這裡的原因。北韓領袖對火箭技術展現出很大的興趣,他們想要發展自己的太空計畫。俄羅斯將幫助北韓進行太空探索和火箭建造。」參觀完後,金正恩在胞妹金與正陪同下於發射場的貴賓簽到簿上留言:「俄羅斯作為太空先驅國家的榮耀,將流芳百世。」兩國代表團隨即與兩位領袖進行一個多小時的閉門協商,協商結束後,普丁和金正恩繼續進行「一對一」對話。隨後普丁以午餐國宴款待北韓訪問團,金正恩在祝酒時說,「相信俄國軍隊和人民將戰勝、懲罰具有霸權和擴張主義幻想的邪惡陰謀集團,在為創造穩定發展環境的神聖鬥爭中,取得偉大勝利,並在特種軍事行動和強國建設兩條戰線上,自信展現無價的榮譽美德。」會後,普丁表示,雙方就地區局勢與雙邊關係,坦率交換意見,俄羅斯與北韓討論進行軍事合作的可能,「但其中有一些俄羅斯必須遵守的限制」。普丁還說,俄羅斯和北韓在交通、通信、物流和重新開放海港等領域有合作的項目,雙方並就農業發展議題,交流意見。他也證實,金正恩還會參觀俄軍太平洋艦隊及阿穆爾河畔共青城的飛機製造廠,訪問海參崴遠東聯邦大學及俄羅斯科學院。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說,與北韓發展全方位的關係,意味著雙方會在敏感領域互動與對話,例如軍事。雙方昨天並未簽署任何文件協議,北韓對與俄羅斯在航空、交通和基建領域的合作感興趣,但兩人並未討論核戰爭風險問題。
不爽美日韓三國軍演 金正恩警告「有爆發核武戰爭」的風險
美國、韓國和日本29日在朝鮮半島舉行聯合海軍飛彈防禦演習,以應對日益升級的北韓核導威脅。而在此次演習前,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呼籲加強北韓的海軍力量,稱朝鮮半島附近海域有爆發核武戰爭的風險。據《韓聯社》和《路透》報導,美國勃克級飛彈驅逐艦「班福德號」、日本海上自衛隊神盾驅逐艦「羽黑號」和韓國海軍神盾驅逐艦「栗谷李珥號」在韓國南部濟州島附近的國際水域舉行演習,模擬北韓發起彈道飛彈挑釁,重點訓練美日韓軍艦探測、追蹤虛擬飛彈靶標、共享情報等程序。韓國海軍指,演習有效加強對北韓飛彈威脅的戒備態勢和應對能力。為在年底前建立美日韓大衛營峰會商定的「北韓飛彈預警訊息實時共享機制」,美日韓29日也檢驗了相關共享體系。此次演習正值金正恩呼籲「徹底」實現其海軍武器和裝備現代化,並批評美國在朝鮮半島區域增加戰略資產的存在。據《朝中社》報導,金正恩周日(27日)在女兒金朱愛陪同下,趁著北韓「海軍節」巡視海軍司令部並視察作戰指揮所,聽取敵情匯報和作戰情況。這是北韓媒體時隔100多天再次報導金朱愛陪同金正恩出行的消息,也是金正恩掌權後首次在「海軍節」視察海軍部隊。金朱愛以「成熟的大姑娘姿態」陪在金正恩身旁,並仿效母親李雪主以高瀏海髮型示人。金正恩稱,美國、日本和大韓民國的「黑幫老大們」宣布定期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他指的是美韓日領導人18日在美國馬里蘭州大衛營舉行的三國峰會。《韓聯社》指,這是金正恩首度稱韓國為「大韓民國」。金正恩說,「由於美國等敵對勢力魯莽的對抗行動,朝鮮半島附近海域已淪為世界上最大戰爭裝備集中地、最動盪不安的海域,有爆發核戰爭的危險」,北韓海軍必須持續處於戰鬥警戒狀態,海軍部隊將成為「履行戰略職責的國家核嚇阻力量」的一部分。對於金正恩將美韓日領導人貶稱為「黑幫老大們」,韓國統一部官員表示,金正恩此言反映出其對美日韓加強安全合作以及相關機制進一步升級產生危機感。該官員稱,北韓應該很清楚3國加強安全合作,是為其非法發展核導對地區構成威脅所迫,北韓不應追求徒勞無功的「戰爭準備」,而應致力於改善民生。
北韓擬再射衛星 日本首相強烈譴責
北韓22日向日本政府通報,將於24日至31日這段期間發射一枚軍事偵察衛星。韓媒分析稱,北韓此舉可能意在為9月9日的建政75周年(國慶日)獻禮,並牽制正在舉行中的美韓年度聯合軍演。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則強烈譴責北韓,與韓國雙雙敦促平壤中止發射衛星的計畫。這將是北韓今年第二度嘗試發射人造衛星。日本海上保安廳依據衛星可能落下的地點,劃定3處危險區域,其中2處位於朝鮮半島西南部海域,1處位於菲律賓呂宋島東部海域。據稱,3處均在日本的專屬經濟區(EEZ)外。5月31日,北韓曾利用新型衛星運載火箭「千里馬-1號」發射軍事偵察衛星「萬里鏡-1號」,但因引擎失去動力而墜於西海,發射以失敗告終。當時,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向自衛隊發出了下令擊落飛彈的「摧毀措施命令」。為防範北韓再次發射,該命令目前仍在持續。岸田表示,北韓為發射衛星使用到彈道飛彈技術,已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對此強烈譴責,並要求平壤中止發射衛星。韓國統一部官員說,韓方將在「美日韓緊密合作」下,與國際社會一道堅決應對北韓的非法挑釁。值得一提的是,北韓5月31日發射衛星時,韓國政府僅使用「美韓緊密合作」的表述。美日韓三國領導人18日在大衛營舉行峰會,強調共同對抗北韓核威脅。北韓官媒朝中社22日發表評論文章,首提大衛營峰會稱,三國峰會官宣「核戰挑釁」具體計畫,美韓「乙支自由護盾」(UFS)聯演就是將其付諸行動,一旦這場「戰爭預演」執行大衛營協議事項,熱核戰爭離朝鮮半島就會越來越近。美日領導人在大衛營會談時同意,將共同研發稱為「滑翔階段攔截器」(GPI)的新型攔截飛彈,設想應對中俄和北韓推進開發的極音速武器。五角大廈發言人梅納斯21日表示,具體的開發時間和預算籌措目前尚未確定,今後將加速開展討論,預計明年完成協調工作。
如烏克蘭反攻成功 俄前總統:被迫動用核武反制
俄烏戰爭持續至今,烏克蘭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反攻行動,這也讓俄羅斯趨於下風。為此,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表示,如果烏克蘭反攻成功的話,俄羅斯將會被迫動用核武反制。根據《politico》報導指出,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於30日表示,如果烏克蘭反攻成功,甚至佔領俄羅斯的領土的話,屆時,俄羅斯將沒有其他選擇,只能被迫使用核武進行反制。梅德韋傑夫表示「想像一下,北約支持的烏克蘭如果取得成功、奪走了我們的一部分土地,那麼我們將不得不遵照普丁總統於2020年6月2日所發布的指示,使用核武器」。梅德韋傑夫甚至表示「敵人必須要崇拜我們的戰士,因為我們的戰士正在阻止全球引發核戰爭」,言下之意就是,阻止烏克蘭反攻成功這件事情,等同於阻止俄羅斯「被迫」使用核武。其實在此之前,梅德韋傑夫多次使用核武當作主題發表言論,在瓦格納傭兵集團叛變事件發生後,梅德韋傑夫也曾表示叛變可能引發核戰爭。而先前梅德韋傑夫也曾表示,只要像美國人在1945年於日本長崎、廣島部署原子彈一樣,動用核武的話,俄烏戰爭能在短短的數日內結束。
美韓協議引發北韓嗆「推升至核戰邊緣」 動員青年燒稻草人:把拜登燒成灰
南韓總統尹錫悅結束訪美行程,強化美韓同盟態勢,對此,北韓媒體批形同美國傀儡、賣國賊。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就指出,美國與南韓近期達成協議,將加強美國在這個地區的戰略資產部署,讓緊張局勢升級至「核戰爭邊緣」。北韓連日高規格譴責,如今還動員社會青年參與火刑,焚燒拜登、尹錫悅的稻草人洩憤。南韓總統尹錫悅結束訪美行程,強化美韓同盟態勢,對此,北韓媒體批形同美國傀儡、賣國賊。根據北韓《朝中社》3日報導,北韓青年和學生2日特地選在位於黃海南道信川郡的信川博物館,針對美國和南韓連日來的「敵對舉動」,以火刑儀式進行抗議,「露骨展現出反共和國(指北韓)戰爭企圖的流氓國家,邪惡美帝(美國),以及瘋狂沉迷於同族殘殺的魁儡逆賊(南韓)。為了征討他們的行為,青年舉辦多個集會」。信川博物館是展示韓戰期間的歷史文物,尤其是1950年10月17日起約50天美軍佔領信川郡時,虐殺當地3萬5千人的證據,參與該場活動的官員有社會主義愛國青年同盟中央委員會委員長文喆(문철,音譯)、黃海南道黨委員會書記朴泰燮(박태섭,音譯)等。《朝中社》還指出,現場參加聚會的北韓青年、學生,將尹錫悅訪美的舉動視為「最具敵對、侵略性的屈辱舔美外交」、「預備核武戰爭」,認為首爾當局的侵略野心深入骨髓,是犯罪慾望下的產物,「聚會參加者無不充滿千百萬倍的報復意志,以殺死這些可憎敵軍的決心,斷然舉行燃燒這些挑釁侵略者們稻草人的『火刑儀式』,讓他們體悟到『玩火者必自焚』的道理」。另外據南韓《韓聯社》指出,今年3、4月美韓聯合軍演時,北韓就連日動員青年、學生、勞工等參加譴責集會,展現出對美國和南韓的敵意,不過當時並沒有舉辦火刑儀式。
中美開戰由誰勝出? 澳洲4退役軍事高層一致認同「這1結局」
澳洲國家公共廣播機構《澳洲廣播公司》(ABC)在今年2月以《對澳洲來說,與中國開戰會是什麼樣子?》(What would war withChina look like for Australia?)為題,專訪了澳洲前國防軍總司令貝瑞(ChrisBarrie)、前澳洲國防部國際政策與戰略司司長貝姆(Allan Behm)等4位退役的軍事或情報高層。最終,他們的看法雖然有些微出入,但他們卻一致認為「無論澳洲是否參戰,美國都不可能打贏中國」,頂多就是陷入血腥的僵局,且澳洲不應該蹚這鍋渾水。據《澳洲廣播公司》的報導,這些專家包括前澳洲國防部戰略與情報副部長懷特(Hugh White)、前澳洲國防軍總司令貝瑞(Chris Barrie)、澳洲國防部前國際政策與戰略司司長貝姆(Allan Behm),以及前澳洲國防軍情報官費南德斯(ClintonFernandes),以下為4人的論點。前澳洲國防部戰略與情報副部長懷特(Hugh White):懷特目前身任澳洲國立大學戰略研究所名譽教授。他認為美國要是為了台灣跟中國開戰,將是二戰以來全球規模最大、最具破壞性的海上衝突,而且「華盛頓希望澳洲盡最大的能力貢獻我們的全部空軍和海軍力量。」但懷特表示,沒有人能確定這場戰爭會如何收場。他認為最有可能的結局是一場「代價高昂的血腥僵局」,雙方均無法確保勝利。「無論澳洲是否參戰,這都會是一場毀滅性的衝突。」雖然美國在軍事科技上更勝一籌,但中國在地緣關係上佔有優勢,懷特認為兩軍可能形成拉鋸戰,「中國的防空能力被證明是強大的,但美國和盟國的空軍能力也是如此。所以這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不過,由於台灣對中國來說,是其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因此美國若不使用核武,就不可能對中國造成足夠的傷害,迫使北京對台灣問題讓步。但懷特表示,他看不出美國願意為了台灣,冒著本土遭到中國核報復的風險動用核武,「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美國或澳洲為了台灣與中國開戰是錯誤的。」懷特還指出,比起「全面入侵台灣」,中國更可能採取的武統手段會是「封鎖台灣」,迫使其接受北京的統一條件,因為這是一種成本較低、風險較小的武統方式,對中國來說,在台灣周圍建立海空域禁航區相對容易。前澳洲國防軍總司令貝瑞(Chris Barrie):曾在1998至2002年擔任國防軍總司令的貝瑞指出,所有預測中美開戰的論點都犯了「誇大其辭」的毛病,他認為世人已經忘了,要解決國家之間不可逾越的分歧,戰爭永遠都只是最後選項。因此,只有在所有解決手段都無效的情況下,國家之間才會考慮發動戰爭,而在台灣問題上,貝瑞認為它離戰爭還非常遙遠。同時貝瑞也認為,政客會利用媒體製造戰爭恐慌,而這正是「政客」與「政治家」的重大區別:「那些評論員是真的相信自己說的鬼話,還是虛張聲勢?他們認為澳洲國防軍能夠勝任這些任務嗎?如果不能,他們又採取了哪些措施來改變自己好戰的姿態?我相信,經歷過戰爭的人可能對這個問題會更加深思熟慮,我們的政治家在哪裡?」貝瑞表示,他相信憑藉地理優勢,澳洲人能夠保衛自己的國家。畢竟純粹就「防禦的角度而言」,除了紐西蘭之外,全世界沒有其他國家比澳洲的地理位置更好。不過若是涉及數十萬人參與攻防的大規模戰爭,即便是眼睜睜看著即將觸及核戰爭的門檻,澳洲恐怕也沒有辦法扭轉局勢,「畢竟與美中兩國相比,我們仍是一個小國,這限制了我們可用的戰爭力量。」貝瑞還建議澳洲政府應將「避免戰爭」作為一項嚴肅的政策目標,「在我看來,這才是政治家應有的態度」。貝瑞指出,美中戰爭與伊拉克或阿富汗衝突不一樣,因為戰爭會使所有人陷入貧困,只要澳洲參戰,或允許美軍使用境內基地,那麼澳洲很可能面臨來自中國遠程打擊部隊的直接攻擊,「在經濟、財政和個人財產方面,這可能會使我們整個國家陷入貧困,如果它演變成核戰爭,甚至可能殺死我們大多數的國民。鷹派人士認為我們能夠贏得對中戰爭的假設是錯誤的,也非常危險。」貝瑞最後也談到兩岸局勢,他說「中國攻打台灣通常被認為是美中戰爭的催化劑,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導致中台關係破裂的原因和管理也很重要」,貝瑞更呼籲澳洲的政治家們,在台海兩岸關係破裂之前應當發揮關鍵作用。前澳洲國防部國際政策和戰略司長貝姆(Allan Behm):目前為澳洲研究所國際和安全項目負責人的貝姆,則認為在不斷增強軍力之下,中美開戰要是在2035年後爆發,那麼北京確實很有可能勝出。雙方要是在未來5到10年內開戰,對美國來說「能看到的最好結局就是陷入僵局」。貝姆更批評,澳洲有一個「根本性的戰略病態」,那就是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來支持美國的利益,「為了台灣與中國開戰並不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貝姆表示,澳洲與中國開戰所帶來的影響將遠超過二戰以來的任何戰爭。鑑於澳洲國防軍的規模與美國部隊的後勤限制,這將是一場非常艱難的戰爭。貝姆也判斷中國將速戰速決,若中國能控制台灣海峽,就會投入陸軍進行壓制,最終佔領台灣。 前澳洲國防軍情報官費南德斯(Clinton Fernandes):目前在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國際政治的費南德斯也認同懷特所言,「封鎖台灣」是中國更可能採用的武統手段,中國領導人在封鎖之前可能發動遠程攻擊,封鎖期間將要求台灣進行談判,並以兩棲入侵作為威脅與升高衝突的手段。他擔心台灣對此沒有B計劃。費南德斯指出,中國的綜合防空系統,覆蓋廣泛的預警雷達、戰機和各種地對空飛彈,可以把美軍擋在海岸線300海里之外。如果中國真能把美軍擋在外頭,讓美國無法獲得制空權,那麼美軍及其盟軍也無法在陸上與海上獲勝,台灣屆時連補給都是問題。至於澳洲在戰爭時扮演的角色,費南德斯說,澳洲不該把自己當成美國的廓爾喀人(受聘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尼泊爾傭兵),「是否與中國交戰」應該在議會裡進行充分的辯論。對於美中衝突的勝負,費南德斯表示「戰爭包含許多非理性元素以及無法計算的各種情緒,無論戰爭如何開始,只有當一方願意放棄時才會結束。」他補充,對兩個核大國來說,直接進行大規模對抗極其危險,這也是印度與巴基斯坦彼此相當克制的主要原因。費南德斯認為,拜登即使做出各種模棱兩可的聲明,仍會避免與中國直接開戰。支持台灣的美國政府將繼續爭取世界各國的支持,對中國進行各種制裁與譴責,「但是與烏克蘭不一樣的是,歐洲大部分國家都能團結譴責俄羅斯,亞洲卻不會一致譴責中國。」
大陸就「解決烏克蘭危機」提12點立場 籲:啟動和談停火止戰
中國外交部網站2月24日消息,中國外交部提出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十二點中國立場:一、尊重各國主權。二、摒棄冷戰思維。三、停火止戰。四、啟動和談。五、解決人道危機。六、保護平民和戰俘。七、維護核電站安全。八、減少戰略風險。九、保障糧食外運。十、停止單邊制裁。十一、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十二、推動戰後重建。一、尊重各國主權。公認的國際法,包括《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應該得到嚴格遵守,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切實保障。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各方要共同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國際法應當得到平等統一適用,不應採取雙重標準。二、摒棄冷戰思維。一國的安全不能以損害他國安全為代價,地區安全不能以強化甚至擴張軍事集團來保障。各國的合理安全利益和關切都應得到重視和妥善解決。複雜問題沒有簡單解決辦法。應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著眼世界長治久安,推動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反對把本國安全建立在他國不安全的基礎之上,防止形成陣營對抗,共同維護亞歐大陸和平穩定。三、停火止戰。衝突戰爭沒有贏家。各方應保持理性和克制,不拱火澆油,不激化矛盾,避免烏克蘭危機進一步惡化甚至失控,支援俄烏相向而行,盡快恢復直接對話,逐步推動局勢降級緩和,最終達成全面停火。四、啟動和談。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得到鼓勵和支持。國際社會應堅持勸和促談正確方向,幫助衝突各方盡快打開政治解決危機的大門,為重啟談判創造條件和提供平台。中方願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五、解決人道危機。一切有利於緩解人道危機的舉措都應得到鼓勵和支持。人道主義行動必須遵守中立、公正原則,防止將人道問題政治化。切實保護平民安全,為平民撤離交戰區建立人道主義走廊。加大對相關地區的人道主義援助,改善人道主義狀況,提供快速、安全、無障礙的人道主義准入,防止出現更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支援聯合國在對衝突地區人道援助方面發揮協調作用。六、保護平民和戰俘。衝突當事方應嚴格遵守國際人道法,避免襲擊平民和民用設施,應保護婦女、兒童等衝突受害者,尊重戰俘的基本權利。中方支持俄烏交換戰俘,各方應為此創造更多有利條件。七、維護核電站安全。反對武裝攻擊核電站等和平核設施。呼籲各方遵守核安全公約等國際法,堅決避免出現人為核事故。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為促進和平核設施的安全安保發揮建設性作用。八、減少戰略風險。核武器用不得,核戰爭打不得。應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防止核擴散,避免出現核危機。反對任何國家在任何情況下研發、使用生化武器。九、保障糧食外運。各方應均衡全面有效執行俄羅斯、土耳其、烏克蘭和聯合國簽署的黑海糧食運輸協定,支援聯合國為此發揮重要作用。中方提出的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倡議為解決全球糧食危機提供了可行方案。十、停止單邊制裁。單邊制裁、極限施壓不僅解決不了問題,而且會製造出新的問題。反對任何未經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有關國家應停止對他國濫用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為烏克蘭危機降溫發揮作用,也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創造條件。十一、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各方應切實維護現有世界經濟體系,反對把世界經濟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共同減緩危機外溢影響,防止國際能源、金融、糧貿、運輸等合作受到干擾,損害全球經濟復甦。十二、推動戰後重建。國際社會應採取措施支持衝突地區戰後重建。中方願為此提供協助並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國發佈《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 陸外長籲停止鼓譟「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俄烏戰爭2月24日將一周年,中國今日發佈《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舉辦「全球安全倡議: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國方案」藍廳論壇,外交部長秦剛發表演講,談及烏克蘭局勢,秦剛特別敦促個別國家停止拱火澆油、向中國甩鍋推責,並停止鼓噪「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烏克蘭戰事已近一年,秦剛在演講中,再次闡述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他表明,中方對衝突不斷加劇甚至導致失控深感憂慮。秦剛重申,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始終立足是非曲直,恪守客觀公正。中國國家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應該」「四個共同」「三點思考」,為緩和局勢、化解危機發揮了負責任、建設性作用。「我們將繼續勸和促談,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提供中國智慧,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推動對話協商,解決各方關切,謀求共同安全。同時,我們敦促有關國家立即停止拱火澆油,停止向中國甩鍋推責,停止鼓噪『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中國《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提出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同時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並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文件強調,支持通過對話談判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等熱點問題,並堅決維護「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共識。
俄前總統痛批日相岸田文雄!淪美國「侍從」 應「切腹自殺」洗刷恥辱
俄羅斯前總統、現任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維傑夫(Dmitry Medvedev)於14日指責正在訪美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已淪為美國小弟,並聲稱他的行為相當可恥,應該切腹自殺。據英國《衛報》的報導,岸田文雄13日與拜登舉行峰會,會後美日在聯合聲明中指出:「我們明確表達,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將是敵對人類、不可接受的行為。」同時還聲稱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特殊軍事行動是「不公正、殘暴的侵略戰爭」,因此美日將持續對莫斯科實施制裁,堅定不移支持基輔。對此,梅德維傑夫隨即在14日於社群平台Telegram上發文開嗆岸田文雄,痛批美日的聯合聲明顯示出G7陣營對俄羅斯的「偏執程度」,且相關言論「背叛了廣島、長崎在二戰中被燒死的數十萬日本人的記憶」,諷刺岸田忽略了美國才是歷史上唯一動用過核武的國家,更不要說日本還是受害者。梅德維傑夫痛批日本首相非但沒有要求美國悔改,反而還可恥地屈從美國,成為「美國人的侍從」,這種等級的「恥辱」只有岸田回國後在內閣會議上「切腹自殺」才能洗刷。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梅德韋傑夫一再示警,西方對俄烏戰爭的干預可能會引發核戰爭。俄羅斯總統普丁也曾表示,核戰爭的風險正在上升,但他堅稱莫斯科並未「發瘋」,強調俄國的核武力量只是一種純粹的防禦性威懾。對此,岸田文雄在14日訪美的第2天行程上未回應梅德韋傑夫的驚人言論,他呼籲在5月於廣島舉辦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上,應該展現G7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維護國際秩序及法治的強烈意志。
美批准烏無人機襲擊俄空軍基地 普丁親信爆料「恐變成全面核武戰」
近期由於烏克蘭派出無人機,成功襲擊俄羅斯境內的空軍基地,後來又傳出是美國允許授意的,這讓俄羅斯氣到提出嚴厲的抨擊。而目前也有普丁身旁的親信表示,這起事件,恐怕讓俄烏戰爭變成全面的核戰爭。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烏克蘭於近期派出無人機,直接襲擊位於俄羅斯薩拉托夫市的恩格斯(Engels)空軍基地、梁贊地區的迪亞吉列沃(Dyagilevo)空軍基地。而當時俄羅斯軍方指出,這起攻擊造成戰機的受損,同時有3名士兵死亡、5人受傷。而根據《每日星報》報導指出,在後來傳出烏克蘭這次的無人機跨境攻擊,是美國批准同意執行的,這讓俄羅斯當局提出嚴厲的批評,認為美國此舉是在擴大戰爭的規模,同時也造成俄羅斯與北約組織的對立。目前也有消息指出,普丁身旁的親信表示,美國此舉無疑是「頂著爆發核戰爭的風險在玩火」,俄羅斯官員加夫里洛夫 (Konstantin Gavrilov) 也表示,烏克蘭派無人機襲擊俄羅斯機場一事,很有可能會讓戰爭升級到核武戰。
川普直言:第3次世界大戰可能發生在「台灣或烏克蘭」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當地時間27日接受商業廣播電視台的專訪,當主持人問他,什麼東西「使你徹夜難眠」時,川普直言,「我認為美國可能會被捲入第3次世界大戰」,而地點將會在台灣或是烏克蘭。同時他也再度重申,自己和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Putin)「相處得很好」,如果他還是美國總統,普丁絕對不會入侵烏克蘭,更可以避免世界被捲入核戰爭的風險。根據《紐約郵報》報導,77 WABC電視台20日播出了一段約20分鐘的川普採訪影片,首先主持人向川普問道,「最近有什麼事使你徹夜難眠?」川普則直言,「我認為美國可能會被捲入第3次世界大戰,這些恐怖的事情恐將發生在烏克蘭。」川普接著還提到台灣,「而你知道的,這也有可能發生在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你可以看到那裡經歷了一些事。」此外,川普還提及普丁於上週發表的演說內容,「我將採取一切可動用的手段來保護俄羅斯與我們的人民。」這番言論也被西方視為俄軍將在關鍵時刻使用核武,尤其這還被記錄在21世紀後的俄羅斯官方軍事準則中。川普直言,「對於一個在核打擊能力上與我們並駕齊驅的大國而言,漫不經心地拋出核武議題是非常糟糕的,不只是對這個國家,對整個世界而言都是非常糟糕及危險的時刻。」但他也自信地同意主持人的建議,表示自己如果還是總統,普丁就不會在2月底對烏克蘭發起軍事行動。他說,「我跟他處得很好,也跟他談過了,我非常理解他,要是我在的話,他永遠不會這樣做。」在這段預先錄製的採訪中,川普還刻意不提拜登(Joe Biden)的名字,不過他倒是沒忘記抨擊拜登政府在2021年從阿富汗撤軍的亂象,還導致多名美軍士兵陣亡。此外,他還批評美國面臨的通膨危機,直言這不應該發生。而拜登任內開放美墨邊境的議題也成為川普的攻擊重點,「開放邊境毫無意義,有數百萬人湧入我們的國家,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們來自哪裡,裡面有很多人是來自各國的監獄。」
入俄公投、普丁動員令、核戰威脅!仿照克里米亞模式 俄烏戰爭恐將畫下句點
為了阻止代理人美國繼續透過烏軍反攻來消耗俄羅斯國力,俄國任命的4位烏克蘭俄佔區官員於當地時間20日同時宣布,將在9月23日至27日期間舉行入俄公投,屆時烏東、烏南4州在俄國法理上將成為其國土,再加上俄國總統普丁也於當地時間21日發布30萬人局部動員令,試圖用大規模俄軍進駐以維持當地秩序和安全,再透過核武威脅使美國放棄烏軍大規模反攻「俄國領土」的選項,都讓人回憶起2014年普丁併吞克里米亞的場景,俄烏戰爭可能已進入最後階段,結果不是俄羅斯勝利,就是一場由核武器開啟的第3次世界大戰。俄烏戰爭在9月初俄軍退回烏東2州堅守陣地、烏軍號稱收復哈爾科夫州後就再度陷入僵局。(圖/達志/美聯社)據英國《衛報》、德國之聲、Euro Weekly News的報導,俄烏戰爭在9月初俄軍退回烏東2州堅守陣地、烏軍號稱收復哈爾科夫州後就再度陷入僵局。本來普丁有意透過斷供天然氣、將戰爭長期化等手段逼迫歐洲談判。如今普丁前顧問伊拉里奧諾夫(Andrei Illarionov)終於直言,普丁舉辦入俄公投、下令部分動員,以及核戰威脅等舉措,是在烏茲別克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後沒多久才開始行動,再加上先前就有傳出印度、中國領導人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關切俄烏戰爭的進展,因此合理懷疑普丁調整戰略,放棄將戰爭長期化的決定可能是受到習近平、莫迪等人的影響,因為戰爭長期化可能就是美國最想看到的結果,以利用烏克蘭的反攻繼續削弱俄羅斯,也能讓美元貨幣霸權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歐元從此沒落。普丁有輸不起的壓力,《衛報》指出,俄烏戰爭是普丁政權的保衛戰,核武威脅不太可能是虛張聲勢,因此拜登目前最大的責任不再是烏克蘭的勝利,而是要降低甚至避免全球爆發核戰爭的風險。因此俄烏戰爭可能即將畫下句點,歐美就算不承認這些俄佔區,他們也難以鼓勵烏克蘭繼續發起大規模反攻,因為這將被普丁視為俄國的生存危機,必定招來瘋狂的報復。《華盛頓郵報》也引述不具名美方官員披露,華府幾個月來一直在私下警告俄國高層動用核武的嚴重性,但俄國若真的動用,屆時如何應對恐令華府傷透腦筋,因此最佳的策略便是避免讓俄羅斯有藉口動用核武,而這個決定的代價必定就是要犧牲烏克蘭反攻的願望。
北韓頒布核武政策法 授權預防性核打擊
北韓再度對外宣示其核武能力,據朝中社9日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強調絕不放棄核武的決心。金正恩表示,美國表面上的目的是半島去核化,但終極目的是讓北韓放棄行使自衛權,或讓北韓處於劣勢進而倒台。美國正在通過史上最嚴厲的制裁和封鎖企圖逼迫棄核,但這是大錯特錯,美國大可以制裁千百年試試看。北韓最高人民會議並於8日頒布關於核武力政策的法令。朝中社指,北韓核武力政策屬防衛性質,致力於打造「可靠有效、成熟的核遏制力」,旨在防止擁核國家之間的誤判和核武器的濫用,最大限度減少核戰爭威脅。法令強調,北韓核武力政策的基本原則是作為最後手段使用核武器,授權軍隊可以先發制人,進行預防性核打擊。據《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今年六月報導,2017年北韓就擁有足以製造60枚核彈頭的可分裂材料,每年還可生產增加12枚核彈頭的可分裂材料,據2021年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預估,到了2027年北韓應該擁有200枚核彈。另外,有些專家認為數字可能沒有那麼多,據《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的科學家漢斯(Hans M. Kristensen)和邁特(Matt Korda)估計,2021年,北韓大概有40到50枚核彈頭。金正恩8日在北韓第14屆最高人民會議第7次會議上發表講話指出,北韓豈能放棄攸關國家存亡和人民安全的自衛權,在美國營造的朝鮮半島政治軍事局勢下,美國是需制衡的核對手,北韓在任何艱難環境中都絕對不能解除核武裝。他強調,美國敵對政策給北韓帶來的艱苦歲月越長,美國面臨的安全威脅也將愈來愈大。北韓當天通過最高人民會議法令明文規定核武裝力量的使命、構成、指揮控制等。金正恩就此表示,北韓核武器不是可以拿來討價還價的,核力量政策的法制化畫出一道不容後退的底線,具有重大意義。9日也是北韓74周年國慶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金正恩致賀電指兩國是好同志、好鄰居與好朋友,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願發展好兩國關係。
英女王逝世/她在位70年締造驚人記錄 目睹英國從全球霸權衰敗到瀕臨解體
今年是96歲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登基的70週年,她不但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還締造了許多驚人的數字,例如全球君王在位時間第3長、出訪國家超過100個等。同時她還見證了幾件歷史大事,包括二戰同盟國的勝利、象徵英國霸權式微的第二次以阿戰爭、蘇聯解體,以及大不列顛脫歐後醞釀的分裂危機。紀錄1:長壽伊莉莎白二世出生於1926年4月21日,並在25歲時,於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在位至今已70年又3個多月,締造英國歷代君王在位最久紀錄,也是現今全球最高齡的君王與虛位元首,同時她還是歷史上在位時間第3長的君王,僅次於法王路易十四(Louis XIV)的72年又110天,以及泰王蒲美蓬(BhumibolAdulyadej)的70年又4個月。紀錄2:出訪國家1952年至今,伊莉莎白二世曾出訪超過100個國家,這在英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同時女王訪問大英國協的國家次數更超過150次。她出訪最多次的國家是加拿大,至今去了22回;歐陸國家則以法國居冠,至今13次,女王也通曉法語。紀錄3:寄發賀卡的數量寄發賀卡也是英國女王的日常事務之一。在位70年來,伊莉莎白二世寄給百歲人瑞的賀卡大約有30萬張,更有超過90萬對結婚60周年的夫妻收過女王的賀卡。紀錄4:肖像逾200幅伊莉莎白二世首度成為肖像畫人物是在7歲那年,至今累計200幅以上,絕大多數作品都是傳統風格。見證歷史1:同盟國在二戰贏得勝利1945年,英、法、美、蘇、中華民國等組成的同盟國在二戰中擊敗了由納粹德國、大日本帝國為核心的軸心國陣營,但世界沒有平靜太久,美蘇冷戰展開,鐵幕降臨歐陸。而英國這個全球霸權也因為在戰爭中積欠美國大量債務,而逐漸喪失其全球經貿和金融中心的地位,最終英鎊霸權被美元霸權取代。伊莉莎白二世也在二戰結束後7年登基為女王。見證歷史2:第二次以阿戰爭(蘇伊士運河危機)1956年英國、法國及以色列派兵攻打掌握蘇伊士運河的埃及,因為該運河對英法兩國來說有著極高的經貿和戰略價值,而以色列也需要打開運河,讓船隻得以通航。但美國最後出面介入,透過其石油貨幣體系和美元霸權逼迫英法兩國撤軍。蘇伊士運河危機後,英國艾登(Anthony Eden)政府正式垮台,並促使之後的麥克米倫(Harold Macmillan)政府加快英國的非殖民化進程,進而導致該國的帝國殖民體系遭到毀滅性打擊。該事件象徵了美國完全取代英國,正式奪下了全球霸主的地位,世界正式從三強鼎立變成美蘇兩強的對抗,而英國則從全球性霸權衰敗為一個地區性強權。見證歷史3:蘇聯解體美蘇兩強的代理人戰爭在二戰結束後不久於世界各地展開,包括國共內戰、越戰、韓戰、蘇阿戰爭等等,中間還經歷了柏林危機、古巴飛彈危機等人類最接近核戰爭的歷史關鍵事件。而後隨著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向西方妥協,1989 年,東歐的民主運動展開,導致柏林圍牆倒塌,同時美國則以「北約不東擴」換取俄羅斯同意,使東、西德能夠重新統一。1991年蘇聯正式解體,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和俄羅斯領導人葉爾欽(Boris Yeltsin)宣布雙邊進入新時代關係。近年來,美國則因為違背了北約不東擴的承諾,試圖在烏克蘭部署核武器,誘使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該國再次與西方發生衝突。見證歷史4:大不列顛脫歐後醞釀的分裂危機日裔美籍學者福山(Yoshihiro Francis Fukuyama)在冷戰結束後,將民主制度視為歷史的終結,但隨著川普上台、英國脫歐,以及中國和東南亞的崛起,英國和美國的民主價值和制度優越備受考驗,尤其老牌民主國家英國民粹式的脫歐,引發了蘇格蘭及北愛爾蘭的不滿,使得那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大不列顛在接下來5年可能解體成只剩英格蘭和威爾斯。或許伊莉莎白二世在此時逝世對她來講是一種解脫,畢竟看著自己心愛的母國由盛轉衰,一天一天的凋零,絕對非常難以承受。大英帝國解體後,大英國協以英國君主作為國家元首的成員國也從伊莉莎白二世登基時的70個萎縮到現在只剩15個。戈巴契夫和英女王的逝世,或許象徵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以及新世紀的開始。
末日核戰這5國最安全! 「50億人從地表消失」…唯獨他們戰後還有食物吃
隨著俄烏戰爭持續、台海陷入緊張和北韓可能再度核試爆,讓不少人擔心「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否會真的爆發,與關心一旦發生核戰,有沒有可供避難的地方?對此,一項最新研究就揭露澳洲等共5國將是核戰與核戰後最棒的生存地點。綜合外媒報導,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將核戰設定小至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最嚴重可達美、俄、英、法、中等5大核強權之間全面核戰等6個情境,其中層級最低的印巴核戰總共會有2億人死亡,而最危險的美俄等核強權的核戰,「將會有50億人從地球上消失」。澳洲與少數中南美國家成為產糧「綠區」。(圖/翻攝自推特)研究人員指出,「只要500萬噸核塵埃進入大氣層」就足以造成大規模飢荒,因此核強權等級的核戰,直接因核爆死亡的人數可能僅為1.64億人,但隔年將有25億人因缺乏糧食而遇難,若達到研究設定最高核塵埃噸數1.5億噸,則直接死亡人數為3.6億人,以及高達50億人於隔年死於飢荒。研究人員表示,農作生長季節相對較短、核冬天(Nuclear winter)氣溫相對較低的中高緯度地區受核戰影響的衝擊最為劇烈。而澳洲得益於遠離核戰場景的地理因素,與主食小麥較能挺過相對不嚴重的核冬天,而成為全球極少數的「綠色」安全地帶。此外,像阿根廷、巴拿馬、巴拉圭和海地這類「大量種植小麥但人口較少」的國家,也有望挺過核冬天,然而,這些包含澳洲在內的5個國家可能都要遭受「境外難民」的挑戰。研究人員也強調,數據結果明確告知我們要「永遠避免核戰爭的發生」。
陸國防部長談核武發展 「用於自衛且不首先使用」
大陸國防部長魏鳳和今(12)日上午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主題演講。被問及大陸核武發展情況,魏鳳和回應,大陸採自衛防禦核政策,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至於2019年閱兵展示的新型核武裝備,都已列裝。據《環球時報》,魏鳳和在提問環節中,被問到大陸的核武發展時表示,作為長期在火箭軍部隊工作的一位老兵,他對這方面情況很熟悉。大陸從核部隊建立,迄今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50多年間,大陸核力量的建設有很大進步,這是客觀、現實的。魏鳳和向提問者說,大陸發展核(力量)幹什麼?發展了些什麼(裝備)?這是一個敏感話題。但他接著表示,大陸的核政策是一貫的,這就是自衛防禦核政策。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發展核武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消滅核武器。同時大陸發展核武器的根本目的是保衛國家和平,人民的和平勞動,使大陸免遭戰爭劫難,特別是免遭核戰爭的劫難。至於大陸核武器現在的發展程度,魏鳳和回應,「不知你看沒看過大陸的70週年國慶大閱兵,70週年閱兵展示的新型武器裝備,大陸軍隊都有,都已裝備了部隊。」但魏鳳和說,大陸不搞軍備競賽。核武器的發展,中方是適度的、適當的、走大陸特色的核力量發展道路。魏鳳和表示,大陸走和平發展道路,不稱霸,寫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也寫入了大陸共產黨的黨章,大陸走和平發展的道路,這是發展軍事力量的目的。
莫斯科號沉沒顏面無光? 俄官媒狠嗆: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打!
隨著戰事停滯與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Moskva)沉沒,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指出,雖然俄羅斯現階段還未有明確使用核武的跡象,「但不能忽視其可能性」。伯恩斯發出聲明後不久,俄國國營電視台「第一頻道」(Rossiya 1)就鼓吹「全面性」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始。俄國宣稱莫斯科號在返航途中「遭遇暴風雨」於15日沉沒。(圖/達志/美聯社)據《鏡報》報導,在莫斯科號沉沒以及失去多名重要的「格魯烏」(GRU)情報人員後,俄羅斯國營電視台第一頻道節目主持人斯卡貝耶娃(Olga Skabeyeva)就聲稱對烏克蘭的特別行動「必定」會升級成全面性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認為俄羅斯不只在和烏克蘭作戰,還在對抗企圖將俄羅斯與俄羅斯人從地球上消滅的北約和西方。斯卡貝耶娃也指控烏軍是其境內大屠殺和種族滅絕的始作俑者,並聲稱所有烏克蘭人都「喜迎王師」,還提到哈爾科夫的烏克蘭人都熱烈地迎接俄軍進城。但事實上俄軍不但沒攻下這座城市,近期的所有進攻還都遭到烏軍擊退,另有專家指出,俄羅斯官媒宣揚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目的,可能是為了補充兵源而大規模募兵或徵兵的準備,且在把戰事升級歸咎於西方的同時,還不會自打臉「烏克蘭特別行動一切順利」的說詞。斯卡貝耶娃宣稱西方企圖把俄國與俄羅斯人從地球上消滅。(圖/翻攝自YouTube)此外,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曾說:「俄國發起特別行動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俄國避免核戰爭和阻止世界大戰」;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也曾表示俄國在烏克蘭的行動,是為了「結束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和阻止美國霸權。俄國前總統梅德韋傑夫(Daniil Medvedev)日前也警告瑞典和芬蘭,若兩國加入北約,俄軍將會在邊境部署核武,並提到「俄國不應該因為對烏克蘭的行動而受到指責」。
人類曾至少22次「險面臨核戰末日」 最離奇一次是因「黑熊翻牆」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隨著戰事膠著,外界對俄羅斯總統普丁可能動用核武的憂慮日漸增加,雖然目前世界普遍認為,當今的國家領導人有意引爆核武戰爭的機率是微乎其微,但事實上,自從核武被發明以來,人類至少有22次走到核戰邊緣,其中最離譜的一次原因竟然僅因「一隻黑熊」。雖然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日前曾表示,不會在烏克蘭動用核武,但也強調「別讓俄國面臨生存危機」。由於核武毀滅性的破壞力,各國領導人皆有意識遏止核武戰爭正式爆發,不過根據「BBC中文」報導,在歷史上曾有至少22次意外,差點引導人類爆發核戰,像是一群天鵝、月亮、電腦錯誤,甚至是宇宙間的異常天氣等。其中最離奇的莫過於1962年10月25日時,發生的「黑熊闖入事件」,當時正值「古巴飛彈危機」巔峰,由於有消息指出蘇聯正調動兵力,美軍每個人都繃緊神經,當晚位於明尼蘇達州的杜魯斯地區美軍指揮中心一名士兵,突然瞄到一個陰影正試圖翻越指揮中心圍牆,士兵趕緊對陰影開槍,並且發出警報,區域內的所有空軍基地隨即響起入侵警笛。情況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升級,在附近的沃爾克空軍基地一名值班人員在慌亂中「按錯按紐」,基地內飛行員在聽到命令他們迅速升空的緊急安全警報後,火速奔向各自的戰機準備起飛,而這些戰機上「都裝載著核彈」。報導指出,當時每個飛行員坐在駕駛艙時,都堅信「第三次世界大戰終於來了」,幸好正當準備升空時,基地總指揮發現問題,原來那個翻越圍牆的詭異黑影只是一隻黑熊;得知一切都只是一場烏龍後,一名軍官趕緊跳上一輛卡車攔截已經進入飛行跑道的戰機,這才及時阻止了一場箭在弦上的核戰爭。不僅如此,1958年一架飛機不知怎麼地,誤將一枚核彈扔進一家人的後花園,幸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只把在花園裡散養的雞群炸成灰;2010年美軍突然喪失與50枚核彈的聯繫,若當時核彈被自動發射,美軍根本來不及阻止。報導指出,目前世界上還有大約1.4萬枚核武器,加起來可以直接毀滅30億人口,接著引發核冬天,最終導致物種滅絕;雖然由於近代經濟危機、疫情、全球暖化等種種問題,人們似乎已漸漸淡忘上個世紀60年代的核戰恐慌,但回顧歷史,不得不感嘆人類生存至今有多麼幸運,也自省和平有多麼得來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