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塞術
」女星改名拚復出…驚傳腎長腫瘤開刀 醫籲這些女性要注意
41歲女星王嫚萱(舊名王湘瑩)2022年改名後積極復出,最近卻傳出健康亮紅燈,被診斷罹患腎血管脂肪瘤開刀,所幸手術一切順利並康復中。就有醫師提醒,腎血管脂肪瘤雖是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但好發於「這類」中年女性。王嫚萱日前透露自己完成手術,但還在發燒且「雖然是小手術,但真的痛爆了」,並感謝外界對她的關心。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透析室主任林崇智曾指出,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是腎臟水泡以外最常見的良性腎臟腫瘤。林崇智表示,這類腫瘤主要依血管上皮組織、肌肉組織、脂肪組織組成命名;一般人發生率約在0.5%至2%,多數患者無臨床症狀,罹病年齡約在40歲至50歲,其中有7成是中年女性。儘管腎血管肌肉脂肪瘤相對常見,但小於4公分的該脂肪瘤大多不需處理,只要定期影像追蹤即可;4公分以上要做較密集追蹤,若腫瘤直徑每年變大超過0.5公分,就要評估手術切除脂肪瘤或透過腎動脈血管栓塞術治療,預防腫瘤破裂出血引發腹腔感染。此外,少部分、尤其腫瘤大於4公分者可能合併後腹腔出血造成反覆後腰疼痛、血尿,以及腫瘤或血腫壓迫腎臟,造成腎功能異常等嚴重併發症。有使用女性荷爾蒙補充的婦女,則要注意腎血管脂肪瘤可能變大,以及增加腹內出血併發症風險。
女子頭痛不斷、無不良嗜好!就醫竟驗出致命動脈瘤 醫曝危險因子
46歲的艾小姐,平時作息正常且無不良嗜好,長期感到頭暈、胸悶不適,有天突發性昏厥,被送至醫院急診室,急診醫師評估完後立即安排腦部的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疑似是腦部腫瘤,遂進行磁振造影,才確定其顱內有一個約兩公分的巨大動脈瘤(常見動脈瘤大小約為0.3-0.5公分)。當心這些危險因子 女性較男性發生率高台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神經血管介入治療科阮郁修醫師指出,產生動脈瘤的危險因子需特別當心,像是天生腦部中層的膠原蛋白較缺乏彈性纖維者、有自體免疫疾病的病人、高血壓患者、抽菸的人,其中,以女性跟男性相比,平均有動脈瘤的數值是1.5:1,但是如果是停經後的女性就會變成2:1。除此之外,年紀越大,血管彈性越差,經血液長期沖刷後,血管分叉處就容易形成動脈瘤。動脈瘤像顆不定時炸彈 隨時會危及生命而動脈瘤依據不同的位置以及體積的影響會造成不同的臨床症狀,如頭痛、暈眩等,雖然症狀不一定會發生,但如果壓迫到顱神經,就會造成複視、眼皮下垂、垂瞼,甚至還會因動脈瘤破裂造成顱內出血,產生劇烈頭痛、昏迷。阮郁修醫師表示,倘若不做任何處置,會有三成左右的死亡率,再破第2次,死亡機率就會提升至六成以上。血流導向裝置輔助線圈栓塞術 成功率達9成阮郁修醫師發現艾小姐的動脈瘤後,依據它的大小、形狀、所在的位置,評估破裂的風險,並建議趕快進行治療。此次手術採用「血流導向裝置輔助線圈栓塞術」,目前統計數據顯示此類手術成功率達9成以上,而術後半年8成的動脈瘤就會栓塞,術後三年98%的動脈瘤完整栓塞。頭部有長期不適 應盡快就醫診斷阮郁修醫師也提醒,平時應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三高、且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定期做健康檢查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倘若頭部有長期不適,應尋求專業的醫師評估,以免延宕治療時間,增加死亡的風險。
30公分鋼筋穿腦險死 男子奇蹟似撿回1命
高雄一名建築工人,在工地工作時不慎滑倒,臉部朝下被地上一支長30公分的鋼筋硬生生從右眼眶插入,穿越整個大腦,直到後腦勺顱骨才停住,送往高雄長庚醫院急救,執刀醫師前後動了3次手術,取腦內血塊、補顱底骨與做血管栓塞,硬是將男子救回,也讓一個家庭免於破碎。醫師表示,男子目前雖然右側癱瘓,但憑藉毅力進行復健,現在已經可以認得妻子及2個孩子。高雄一名建築工人,在工地工作時不慎滑倒,臉部朝下被地上一支長30公分的鋼筋硬生生從右眼眶插入。(圖/黃裕樺醫師提供)執刀的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裕樺說,當初收治這名鋼筋穿腦的病患,直覺生機渺茫,但仍秉持不放棄的精神努力搶救;另名參與搶救的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丁俊瑋表示,國內、外相關文獻記載都沒有鋼筋完全貫穿腦部,還救回的案例,大部分案例在意外發生當下就會死亡。從電腦斷層掃描看出,鋼筋從工人右眼眶斜插進腦內,擊碎顱底骨後再穿越腦內的額葉、顳葉與頂葉,直達後腦勺才停住。(圖/黃裕樺醫師提供)黃裕樺醫師說,這位30多歲的男工人急診入院時,右眼眶插著鋼筋,經過電腦斷層掃描驚覺鋼筋是從工人右眼眶斜插進腦內,擊碎顱底骨後再穿越腦內的額葉、顳葉與頂葉,直達後腦勺才停住,送入開刀房後,醫療團隊花了5個多小時才清完血塊,並在開刀房內拔掉這根長達30公分的鋼筋。黃裕樺表示,儘管鋼筋已拔除,但工人仍處於危險階段,相隔一周後,醫療團隊再進行補顱骨手術,一個月後,再做腦內血管栓塞術,栓塞掉可能爆破的假性動脈瘤。在歷經3次重大手術,加上長庚醫療團隊悉心照護下,男子住院三個月後返家。黃裕樺醫師說,這名工人因腦部嚴重受損,現在仍右側肢體癱瘓、無法言語,但回診時發現他已能坐在輪椅上,並與妻兒溝通示意。接下來也會精心安排復健療程;丁俊瑋醫師則提醒,民眾頭部若遇穿刺傷意外,千萬不要心急將穿刺物拔出,也不要加壓傷口,以免引起大出血或傷及腦組織。
頸部疼痛半個月…壯男刮痧完「心臟驟停」倒急診室 醫揭恐怖原因
大陸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一名48歲的羅姓男子,半個月前出現頸部疼痛,想著無大礙,未到醫院就診,而是在家中自行刮痧,不料症狀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痛,這才驚覺不對勁,趕緊打電話向家人求助,並前往醫院掛急診,結果才剛到醫院,他就突然陷入昏迷,所幸經搶救後撿回一命,同時找出了發病原因。綜合陸媒報導,羅男當時覺得頭頸部痠痛,便在家中自行刮痧,但依然疼痛難耐,這才到醫院檢查,誰知剛進急診室,他就陷入昏迷,頸動脈搏動消失,呼吸心跳停止,情況萬分緊急。急診科團隊見狀,立即展開搶救,一邊持續進行CPR,一邊迅速施行氣管插管、呼吸氣囊輔助呼吸、靜脈給藥等搶救措施。經過漫長的幾分鐘後,羅男的胸膛有了微弱起伏,面色口唇開始紅潤,血氧飽和度緩慢升高至90%以上,恢復了自主心跳和呼吸。經過詳細檢查,醫生發現羅男患有右椎動脈瘤,約有40~60%的患者,會在動脈瘤出血後的1個月內再次發生破裂,而第二次破裂後,致殘致死率就高達60~80%,十分危險。醫生表示,要想真正挽回患者的生命,就要想辦法摘除這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入院第二天,大朗醫院神經外科團隊,為羅男進行了顱內動脈瘤腔內栓塞術、支架置入術,以及全腦血管造影術,成功摘除不定時炸彈。經過10多天的治療護理,目前羅先生病情穩定,肢體活動正常,正在康復中。
她一駕駕就痛爆!「做一次整周下不了床」 靠一招擺脫吃止痛藥求歡宿命
性愛對許多成年男女來說,是相當愉悅的事,但對住在英國倫敦的女子維多利亞(VictoriaJenkins)來說,卻是一場「痛徹心扉」的惡夢。因為她每次與男友發生關係時,身體就會出現劇烈刺痛,完事後腹部開始腫脹疼痛,導致她整場性愛完全痛到無法放鬆享受,「駕駕」結束還會痛到躺在床上整周,完全下不了床。所幸她在尋求完醫療協助後,醫師透過陰道手術,讓她終於能好好享受一場無痛的性愛了。據《太陽報》報導,維多利亞約在4年前,發現自己與男友在發生性關係時,身體會莫名感到刺痛,接著她發現,自己的腹部會明顯腫脹疼痛,整場性愛無法好好投入,還會痛到「做完一次躺床一周」,後來為了求歡,她只能靠吃止痛藥短暫壓制疼痛,才能完成性愛。後來她實在受不了去求醫,檢查後發現,她罹患的是骨盆腔充血症候群。這種疾病之所以會劇痛,是因為骨盆腔靜脈回流受阻,患者才會出現下腹疼痛和脹脹的感覺。本來醫院一度告訴她,這種疾病無法被醫治,搞得維多利亞只好在每次與男友發生關係時,先偷吃止痛藥止痛。後來時間一久,她決定要找出能幫她的醫院,最後找到一間私人醫院,為她進行靜脈栓塞術。還好在接受手術,並忍過兩周比較不舒服的康復期後,整體情況慢慢改善,她再次跟男友發生關係時,發現現在比起以前痛感降低許多,且每次的情況都有持續好轉中。她很希望能夠透過治療解決她的性愛困擾,與其他人一樣正常享受性愛的歡愉。
【搏命當媽2】「像水龍頭沒關緊!」產後4周持續出血 下體赫然掉出手掌大血塊
37歲的王小姐經歷不孕、流產,好不容易總算懷孕成功,但從孕程6個月之後便頻頻子宮收縮。「其實我的個性比較大而化之,所以不會很緊張,有天發現有一點出血,中午吃飯時和同事講起,她們才叫我趕緊去檢查一下。」王小姐在滂沱大雨下狼狽趕往醫院,本以為只是去安胎,結果醫師直接要她住院準備剖腹產。那時王小姐才懷孕36周又4天,「原來我的子宮頸已經開半指了!」顧慮到安全,醫護人員急著將她推進手術室,王小姐只好自己填寫所有的手術同意書,幸好老公終於在最後一刻趕到醫院,陪著王小姐一起迎接龍鳳胎出生。生產相當順利,王小姐也到了月子中心休息,不過她的下體始終在出血,就像沒鎖緊的水龍頭一般,一開始以為是產後惡露尚未排乾淨,後來不見好轉,甚至一動就大流血,還流出半個手掌大的血塊,此時她已經虛弱的站不起身。取卵、流產手術都會對子宮造成侵入性的傷害,增加女性產後出血的風險。(圖/報系資料庫)「月子中心直接叫救護車送我去醫院,因為一直出血,於是再次進行子宮刮除術,希望把惡露清乾淨。」但術後出血還是沒有停止,醫師一看狀況不對,趕緊進一步使用顯影劑檢查,才發現王小姐子宮內竟有血管瘤。「俗稱血崩的產後大出血,大多數發生於剛生產完24小時內,而王小姐產後4周才發生,實在相當罕見!」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蔡明松主任說,王小姐子宮內的血管瘤原因不明,推測可能與一連串取卵、子宮鏡、剖腹產等因素有關。 (待續)國泰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蔡明松透露,過去女性產後大出血,常常需切除子宮止血,如今透過「經導管動脈栓塞術」則可保留子宮,未來還能擁有生孕能力。(圖/蔡明松醫師提供)
【搏命當媽3】「要子宮?還是要命?」產後大出血無法預期 11種孕婦是高風險族群
抱著龍鳳胎的王小姐感嘆當媽不容易,原來她剛從生死關頭走一遭,當初選擇剖腹產生下龍鳳胎,原本一切順利,但產後近4周,王小姐下體卻持續一直出血。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蔡明松說,產後出血的處置方法要視原因而定,例如王小姐的原因是血管瘤,就採取「經導管動脈栓塞術」處理,利用血管X光攝影的方式,將微導管沿股動脈送至出血點,再以栓塞物或氣球塞住動脈來止血。(手術前)經過子宮顯影劑檢查後,王小姐才發現是動脈血管瘤破裂導致出血。(圖/王小姐提供)「以前為了趕緊止血,可能會立刻選擇切除子宮,但現在利用栓塞的方式就能保留子宮,不影響未來的生育能力。」蔡明松感嘆,懷孕生產有太多不確定性,其中產後大出血一直都是最無法預期的緊急情況。(手術後)王小姐進行「經導管動脈栓塞術」治療後,子宮動脈終於成功止血。(圖/王小姐提供)蔡明松說,生產完24小時內的出血,稱為「立即性產後出血」;而「延遲性產後出血」是指發生在產後24小時至產後12週內,出血量超過1000C.C.,例如王小姐這樣的案例,臨床上並不多見,發生率約為1%。延遲性產後出血的原因包括胎盤殘留、植入性胎盤、子宮血管瘤及或凝血功能障礙,當大量出血時,產婦可能出現面色蒼白、四肢無力、胸悶、心悸、意識混亂甚至暈厥等症狀。懷孕生產的過程中,充滿各種不可預知的風險,每位媽媽都是用生命當作賭注。(圖/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陳志成提供)此外,包括高齡產婦、巨嬰、多胞胎、子宮腫瘤、前置胎盤、前胎剖腹產、曾有肌瘤切除手術、曾多次人工流產、凝血功能異常或有產道撕裂傷嚴重及子宮收縮功能不良的產婦,都是產後大出血的危險因子。處置方法會先以藥物治療,若治療無效再採手術處理,方式包括縫合術、子宮切除術或經導管動脈栓塞術。蔡明松提醒,產婦生產後需多注意傷口及出血量,若發現惡露持續排不乾淨、發燒、不正常腹痛,應立即回診就醫。(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