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
」 癌症 新冠肺炎 研究罹癌並非是中老年的專利 醫師:17種癌症「病患年輕化」比例增高
扣掉少部分無藥可治的絕症外,癌症可以說是如今最令人頭痛的疾病。但這在往年以為在中老年族群上比較容易發作的疾病,如今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指稱,其實有17種癌症的患者逐漸年輕化。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日前在FB粉絲專頁上發文表示,近期《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研究人員對美國超過2364萬名癌症患者的資料,以及超過734萬例癌症死亡案例進行分析後發現,在34種癌症中,有17種在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族群中發病率正逐年增加。黃軒醫師解釋,這些年輕人(1990年後出生)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較1955年出生的人高出數倍。其中,小腸癌的發生比率(IRR)達到3.56倍,甲狀腺癌為3.29倍,腎癌和腎盂癌為2.92倍,胰臟癌則為2.61倍。這意味著,這些癌症在年輕人中的發生率已經是過去的兩到三倍。此外,某些癌症在年輕族群中的增長速度也相當驚人。在25至29歲的年輕人中,胰臟癌的平均每年百分比變化(AAPC)增加了4.34%,小腸癌增加了4.22%。在35至39歲的人群中,腎癌和腎盂癌的AAPC也增加了3.93%。AAPC指的是某一特定時期內癌症發病率或死亡率的平均年度變化百分比,數值增加表示該癌症的發生率或死亡率每年都在上升。黃軒醫師也提到,雖然年輕人(25至49歲)罹患癌症的死亡率大多趨於平穩或沒有上升,但35至39歲的年輕女性若罹患肝癌及肝內膽道癌,死亡率每年增加了1.95%(95%可信區間為0.59%至3.34%)。研究指出,以下17種癌症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有明顯增加: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膽囊和其他膽道癌腎癌和腎盂癌胰臟癌多發性骨髓瘤胃癌(非賁門)睪丸癌白血病女性胃癌(賁門)小腸癌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卵巢癌肝癌和肝內膽管癌非HPV相關的口腔和咽癌男性肛門癌卡波西肉瘤其中,有10種癌症與年輕人肥胖密切相關,包括大腸直腸癌、腎癌和腎盂癌、膽囊及其他膽道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賁門胃癌、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卵巢癌、多發性骨髓瘤以及肝癌和肝內膽管癌。這強調了控制體重對於降低癌症風險的重要性。而以下9種癌症,在老年族群中發病率下降,但在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中卻是明顯上升。這些癌症包括: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子宮內膜癌大腸直腸癌非賁門胃癌膽囊及其他膽道癌卵巢癌睪丸癌男性肛門癌男性卡波西肉瘤其中1990年後出生的人,罹患卵巢癌的發生率相較於1975年出生的人上升了12%;罹患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相較於1930年出生的人上升了169%。這些資料顯示,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可能導致癌症發病率再次攀升。黃軒醫師表示,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熬夜、吸煙、飲酒等現代生活方式,是導致這些癌症在年輕族群中增加的主要原因。加工食品、高油脂、高鈉、高糖的飲食習慣,以及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都可能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面對如今的情況,黃軒醫師建議年輕人應該重視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保持規律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避免攝取過多的加工食品和高熱量食物。同時,加強癌症的早期預防和篩查也相當重要。
喝酒臉紅=代謝快?醫揭真相:致癌物累積 台人「基因變異」比例居冠
多數人都知道酗酒會增加罹癌風險,然而近期研究指出,酒精和癌症之間的關係可能比想得更危險。依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在著名國際期刊《柳葉刀腫瘤學Lancet Oncology》期刊發表的研究結果,分析全球癌症病例資料,發現酒精導致的癌症佔總病例4.1%,而這種比例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存在巨大差異,尤其在亞洲最為顯著,東亞地區的比例高達5.7%。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張祜銘解釋說,飲酒是否導致癌症不僅與飲酒種類和方式有關,基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亞洲人中乙醛脫氫酶基因變異的比例較高,這種基因變異的人,其飲酒後致癌風險可高達數十至數百倍。有些人誤解喝酒後會臉紅表示代謝快,其實喝酒後臉紅,很可能就是乙醛致癌物在體內累積的表現。張祜銘進一步指出,臺灣是全世界乙醛去氫酶基因變異比例最高的國家,將近一半的人(45%)擁有這個基因變異,這也意味著在臺灣有飲酒習慣的人應特別注意癌症預防。以肝癌為例,過去臺灣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是B型肝炎,但是由於政府公共衛生政策的成功,臺灣B型肝炎得到了有效控制,現在對於酒精導致的肝硬化或肝癌應該更加注意。他建議,有喝酒習慣的人應該定期接受身體檢查。如果在停酒期間後出現手抖、心悸、睡眠障礙(包含入睡困難、睡眠中斷、淺眠多夢)等症狀,就需要到成癮防治科就醫,醫師除了進行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也會安排身體疾病的檢查。譬如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就和消化內科合作,可以安排非侵入性肝纖維化檢查,能夠取代穿刺,準確判斷肝纖維化的程度。張祜銘提醒,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統計資料,酒精導致的癌症中有13.9%是由於適量飲酒(即每天小於20克酒精)引起的,遠非大多數人所認為的無害。因此,國民健康署、臺灣酒害防治協會和臺灣酒精不耐症衞教協會發起了5月9日的「臺灣無酒日」活動,呼籲國人關注酒精對健康的危害。
胖兒童長大繼續胖! 醫師警告「更容易患病」:防肥就是防癌
胖就是福氣多?世界衛生組織直言,「肥胖,是一種流行疾病」,根據統計,目前全球每8人之中,就有1人屬於肥胖範疇,全球更有43%成人是肥胖者。重症科醫師黃軒更提醒,亞洲已經是兒童肥胖的流行地區,而這群人變成肥胖成人的機率更高於50%,將比正常體重的兒童有更高風險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痛風等等,甚至更容易擁有癌症。黃軒今(13)日上午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分享,肥胖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影響著全球超過10億人,過去一直認為兒童肥胖是高收入國家的問題,殊不知「西方飲食東進」,亞洲、非洲已成為兒童肥胖的流行地區。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0年的調查顯示,12歲以下肥胖及過重的兒童比例為31.3%,已居亞洲之冠,而且有50%以上肥胖兒童到成年時期仍然屬於肥胖的狀態。黃軒也提到,從國際期刊《柳葉刀》雜誌的一項新研究可以發現,從1990年起,成人的肥胖率增加了2倍以上,而5至19歲的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更是增加了4倍以上,而根據另一項調查指出,罹患糖尿病的兒童中,有68%是肥胖的,對照組的健康兒童中,只有18%是過重的,這顯然代表著「肥胖兒童比正常兒童有更高的風險罹患糖尿病」。依照相關的數據分析顯示,黃軒指出,肥胖兒童與肥胖青少年變成肥胖成人的機率,分別為50%和67%,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風險都相當高,例如肥胖兒童更可能罹患糖尿病、新陳代謝症候群,也會引發如痛風、關節炎、睡眠呼吸中止症、性早熟等疾病,並有較高風險罹患乳癌、胰臟癌、腎臟癌等等。黃軒進一步表示,肥胖兒童還可能遭受心理和社會的壓力,像是自卑、孤立、欺凌、歧視等,恐影響其學習和生活品質。若想要擺脫肥胖,黃軒建議,可以少吃脂肪和糖類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豆類、全穀物和堅果食物,並且每天多勤快運動,「防肥,就是防癌」。
陸每年400多萬人罹癌 專家:40%癌症可避免
大陸專家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記者會上說,大陸每年有400多萬人罹癌,儘管人數多,但發生率不是全球最高,在世界平均值,而大約有40%的癌症可靠控制危險因素,和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據陸媒《健康時報》報導,國家癌症中心黨委書記張勇說,根據大陸腫瘤年報估算,全國每年的癌症約有406.4萬例,因為人口多,所以罹癌的人多,但還是在世界平均值。據了解,大陸癌症排名,依序為肺癌、大腸癌、胃癌、肝癌、乳癌,男性前3名為肺癌、肝癌、胃癌,女性前3名為乳癌、肺癌、大腸癌。張勇表示,目前已知的人類致癌物質有127種,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而可能的致癌物有95種,所以類型很廣,但癌症是可預防控制的病,約有40%可靠控制危險因素,和改善生活方式避免。大陸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曾在《柳葉刀》發表一篇論文,其中大陸常見的致癌風險有23種,可以區分為5大類,一是不吸菸和喝酒,最好滴酒不沾,二是三餐確保吃4大類食物,也要攝取優質蛋白質和蔬果。研究指出,三是改善代謝,而不讓身體肥胖和遠離糖尿病是有效方法。內分泌科醫師方紅娟談到,第2型糖尿病的患者容易得癌症,可能是肥胖生活習慣又不好,易讓胃腸道長腫瘤。四是遠離污染,如果遇到霾害最好戴口罩,煮飯也要記得用抽油煙機,也要避免陽光曝曬。最後,則是遠離感染,如HPV人類乳突病毒的子宮頸癌,和幽門螺旋桿菌的胃癌,也要預防B肝和C肝的肝癌,以及人類疱疹病毒第四型的鼻咽癌。
鉛中毒奪全球550萬命 研究警告:還會降低智商
近日一項研究指出,鉛中毒會對全球造成嚴重後果,2019年有550萬人因鉛中毒死亡,鉛中毒會讓幼童降低智商。不過,也有其他學者持不同看法,認為這只是一個有趣研究。據《共和國報》報導,據雜誌《柳葉刀行星健康》(Lancet Planetary Health)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有550萬人,因鉛中毒導致的心血管疾病而死,而鉛中毒還會影響發展中國家幼童的認知能力。為了得出結論,世界銀行2位經濟學家用血液測試測試估計值,計算了許多國家的鉛中毒水平。據悉,鉛中毒會導致許多疾病,尤其會影響兒童,鉛可能會出現在食物、餐具、肥料中。研究表明,鉛中毒跟空汙一樣嚴重,是30%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原因,比估值高出6倍。研究作者拉森(Bjorn Larsen)表示,這數字很巨大,鉛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影響,比抽菸或膽固醇更嚴重。據《L'Express》報導,根據2019年的數據,鉛中毒還會降低5歲以下兒童的智商。儘管研究數據驚人,但也有專家持懷疑態度。英國伯明翰大學空氣汙染與健康專家哈里森(Roy Harrison)說,這研究很有趣,不過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很難可靠評估發展中國家民眾鉛中毒程度的狀況。哈里森說,該研究涉及鉛中毒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關聯,這跟很多高風險因素有關,而研究卻只有在美國進行研究。據了解,全球有8億兒童在鉛中毒環境中生活,對健康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曾說,每3個小孩中,就有一個血液中有高濃度的鉛,而南亞國家地區最嚴重,非洲第二。
患者術後2個月逝世 全球首例「豬心移植」失敗原因出爐
美國57歲男子班奈特(David Bennett)於2022年1月時接受全球首例「移植豬心」手術,在當時成為全球醫界的關注焦點。但可惜的是,班奈特在術後2個月後因「不明原因」而死亡。在歷經一段時間調查後,醫生們終於搞清楚導致班奈特死亡的原因。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在最新一期的醫學期刊《柳葉刀》中,刊登了班奈特的死因。在這份病例報告中提到,手術前為了降低異體移植間的排斥作用,研究人員曾想盡辦法處理。但最後這個排斥反應卻依舊持續著,只是當時是以心肌的間質水腫、內皮損傷來呈現,這才讓研究人員在第一時間沒有注意到。後來研究人員才發現,心肌的間質水腫、內皮損傷都是排斥反應的一種。在整體療程中,班奈特曾經接受兩次高劑量的IVIG(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其中第2次注射是在術後第47天時,但當時患者的情況已經明顯惡化。事後研究人員發現,IVIG與患者惡化的病情有直接關係,因為研究人員注意到,雖然IVIG在體外實驗時,被證明不會與豬主動脈內皮細胞結合,但是在進入人體後,卻出現強結合反應。第三個原因是,研究人員發現,在供體豬心中,其實潛伏著PCMV(豬鉅細胞病毒)與PRV(豬玫瑰疹病毒),在班奈特過世後,研究人員從班奈特的器官中發現均檢測到這兩個病毒,而這兩個病毒則會引發人體炎症反應,同時也推測這可能就是班奈特的主要死因。
陸疾病專家:新冠病例正在減少 但恐出現新一波疫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主任高福認為,世界應該冷靜看待新冠病變種病毒可能在中國傳播的情況。據路透社,目前是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的高福,透過電郵表示:「世界應該徹底冷靜下來,不應擔心新變種或特殊變種病毒可能(在中國)傳播。」高福說,在中國發現的變種病毒為BA.5.2和BF.7兩個Omicrom變異株亞分支,與世界其他地方發現的相同。高福等研究人員2月8日在《柳葉刀》醫學期刊發表報告,強調中國在清零政策結束後出現新一波疫情時,最初幾週沒有出現新變種。研究人員分析從2022年11月14日至12月20日北京市新增的413起冠病病例後發現,所有病例都可能與現有毒株有關。這些病例大多數為本土個案,其中90%與BA.5.2和BF.7有關。調查結果具有全國代表性。高福稱,中國正繼續展開大規模病毒基因組測序,如果中國出現新變種病毒,將能識別出。他認為新冠病例正在減少,但未來可能會出現新一波疫情。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周一新增102起死亡病例,較峰值下降近98%。
長新冠索命2/真的變短了!5%男性陰莖慘變萎縮 醫:病毒攻擊導致血管受損
隨著確診人數愈來愈多,長新冠症狀也愈來愈廣泛,其中「小弟弟縮水」,令所有男性膽戰心驚。國際醫學期刊證實,5%確診男性出現這樣的後遺症,美國一名男子的陰莖因此縮短4公分,醫師認為原因是血管受損導致陰莖無法伸展所致。英國伯明罕大學針對240萬名輕症者進行研究,發現最常見的長新冠症狀為疲勞(55%),其次是呼吸急促(32%)、咳嗽(23%)、肌肉酸痛(23%)。伯明罕大學公共衛生臨床副教授哈倫(Shamil Haroon)博士表示,長新冠危險族群包括女性、年輕人或黑人、混血者。此外,吸煙、超重或肥胖者,以及本來就有健康狀況的人,也比較可能出現持續性的長新冠症狀。這項研究也發現一些新的慢性症狀,包括禿頭、排便失禁、勃起功能障礙或性慾減退等。美國甚至傳出有一名男性因為染疫,使得該男子的生殖器縮短4公分,僅剩3.8公分,且確定無法恢復至原先長度,引發各界譁然。美國泌尿科醫師溫特(Ashley Winter)表示,男性確診後導致生殖器縮短的「新冠陰莖」是真實情況,因為陰莖在一段時間內無法充血、伸展,會間接導致生殖器因血管受損而縮水。根據倫敦大學學院(UCL)進行的一項3400人研究發現,男性生殖器縮小雖然是罕見症狀,但的確會發生。肥胖者不僅比較容易染疫,根據英國伯明罕大學的研究顯示,也比一班人更容易出現長新冠症候群。(示意圖/莊立人攝)醫學期刊《柳葉刀》研究也指出,確診男性中近5%會發生睪丸或陰莖萎縮的問題,但更高比例是性功能障礙,將近15%男性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就連台灣也出現類似案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許哲維分享案例,一位男大生染疫完全康復後,卻發現自己「晨間勃起」消失了,一開始不以為意,直到想跟女友親蜜時,才赫然發現「小老弟」不聽使喚,不但無法挺起且硬度不佳。許哲維表示,越來越多國際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會影響男性勃起功能,依據門診經驗,這種狀況大多出現在原本就有慢性病的患者身上,例如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人的身上,染疫後勃起功能變得更糟。新冠病毒主要透過3個不同路徑影響勃起功能:降低肺部血氧飽和度、破壞陰莖海綿體血管內皮細胞、感染睪丸造成雄性素降低。許哲維說,臨床上會詢問病人相關病史和評估其風險因素,進一步抽血或安排相關檢查,最後針對病人不同需求給予後續治療,可能的治療選項包括口服藥物、針劑、體外震波、合併治療或是以生活作息調適為主。
長新冠索命3/雙重災難來勢洶洶 名廚夫婦受苦2年「醫師皆束手無策」
疫情看不見終點,長新冠到底會持續多久?多嚴重?目前仍沒有答案,權威醫學期刊因此認為長新冠將是現代醫學的大挑戰,但不只如此,到底需要耗費多少醫療資源?醫療保險?目前也無法估算,因此專家認為長新冠也將衝擊公衛體系,雙重災難來勢洶洶。但對一般民眾來說,沒有過大的雄心壯志,只希望自己保有健康而已,但長新冠似乎也相當棘手。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的妻子茱兒(Jools Oliver)飽受長新冠之苦長達2年,且至今尚未康復。根據英國媒體報導,傑米奧利佛陪著妻子到處求醫,遍訪倫敦最知名的專科醫師,甚至在英國著名的「百年醫療街」哈利街(Harley Street)衝來衝去,但「沒有醫師知道怎麼辦」。外電報導並未明確指出茱兒症狀,目前長新冠可能出現症狀超過200種,包括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和胃腸道系統,患者可能呼吸困難、疲憊、失去嗅覺、腦霧、胸痛、心悸、噁心等,情況嚴重程度不一,許多人甚至無法正常工作、上學。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全英目前約200萬人正受長新冠折磨,其中21%日常活動受到影響,約38萬人染上新冠肺炎的時間在2年之前。美國情況更糟糕,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估計全美至少770萬到2300 萬人有長新冠的困擾,甚至有約100萬人因此失業,相當於每年損失約500億美元的收入。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也於去年8月發文,表示長新冠症狀是現代醫學的頭號挑戰,主要是到底症狀會持續多久?會愈來愈嚴重?需要耗費多少醫療資源?由於新冠疫情仍在持續,目前沒有人能夠給出答案。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因此示警「長新冠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公共衛生災難」,近期也提出最新研究,用於制定後續面對長新冠的政策走向,包括為長新冠患者提供支持,例如使用醫療保險、社區服務、經濟援助等;同時也為治療長新冠的醫護人員提供相關資源;最後則是因新冠疫情影響心理健康或失去親人的民眾提供協助。想要預防長新冠症候群,專家認為均衡飲食、多運動最重要,才能讓身體的免疫系統更健康。(示意圖/林士傑攝)去年底,健保署在全台108家醫院針對長新冠開設「染疫康復者整合門診」,以胸腔內科為主診,視患者需要會診中醫、復健、身心等不同科別,提供康復者一站式服務,根據健保署統計累積收案人數約3174人,以雙北、台中患者比例最多。「長新冠人數絕對不止這個數字!」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說,門診上長新冠症狀多為咳嗽、耳鳴、皮膚過敏、健忘等,患者就佔整體約6成,因為民眾出現不適症狀時,大多會選擇先到診所,除非症狀嚴重才會到大醫院,所以也建議政府將基層院所納入這項整合醫療計畫,而不是全集中在大型醫院。北醫大附醫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百謙表示,台灣的長新冠與歐美國家略有不同,若以WHO定義來說,長新冠是確診後3個月發生,但很多台灣確診者都是一解隔就感到不舒服,這是因為台灣氣候潮濕、變化快,一出關很容易就受到氣候刺激而出現不適症狀。周百謙認為,「釐清為何會有這些症狀,十分重要!」以呼吸喘導致失眠為例,可能是因為確診時病毒破壞呼吸道所致,長期睡不好之後,就可能影響自律神經、記憶力等,但如果醫師只給安眠藥、止咳藥,就沒辦法解決根本問題,所以建議民眾敘述不適症狀時,先後時間序地敘述非常重要,才能幫助醫師釐清病因。陳潮宗則建議,無論是確診、或已經解隔離,都要注意飲食均衡,尤其不可吃油炸、辛辣等食物,也需減少食用麻油,以及大量的蔥薑蒜等,以免讓體內的邪氣更旺,可能會導致久病不癒。
染疫2年後 陸最新研究:55%康復者仍有後遺症
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停止,越來越多臨床與研究結果顯示,染疫患者即使康復,仍對健康留下長期影響。大陸研究團隊12日在《柳葉刀呼吸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線上發表最新研究,追蹤2020年間,1119位新冠肺炎患者從武漢金銀潭醫院出院後的健康變化,即使在感染2年後,有55%康復者出現疲勞、睡眠困難與心悸等後遺症。大陸研究團隊說明,無論染疫嚴重程度,康復者的身心健康隨著時間發展,都有改善,多數人在2年內可重返工作崗位。但後遺症負擔仍不小,2年後健康狀況仍明顯低於普通人,且有一半在2年內出現「長新冠症狀」(long COVID),生活品質更低於沒有長新冠症狀者。所謂長新冠症狀,依世衛組織(WHO)臨床定義是指確診者或可能被感染者,「在染疫後3個月出現、持續至少2個月,並且無法由其他診斷解釋」,表現症狀包括疲倦、氣喘、胸痛、記憶力退化等。國際間雖也有類似研究,但追蹤時間較短、不超過1年,且未與普通人群比較。此次發表研究報告的大陸團隊,是由中日友好醫院教授曹彬、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教授王健偉率領的團隊完成,題目為「COVID-19患者住院治療後2年的健康結局:一項縱向佇列研究」,迄今這是全球研究時間最長的新冠患者隨訪研究。澎湃新聞報導,接受調查對象是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從武漢金銀潭醫院出院的新冠患者,症狀嚴重程度各不同,最終有1119人在感染後2年完成分析與面訪,隨訪時間包括6個月、12個月和2年。透過該研究顯示,在最初發病6個月後,68%受調者表示至少有一種後遺症,直到感染2年後,該比例雖下降,但仍有55%。此外,出院患者在2年後的健康狀況,仍比普通人群差,31%表示疲勞或肌肉無力、31%有睡眠困難,與對照組相比,出現相關症狀的比例分別為5%、14%。另外有約13%表示,他們有關節疼痛、心悸、頭暈和頭痛等症狀。在心理健康方面,接受調查的康復者比一般人更常表達出焦慮與憂鬱,在出院後6個月時比例為23%,2年後降至12%。曹彬表示,研究結果表明,對一定比例的康復者來說,需要2年多才能從感染中完全康復,特別是有長新冠症狀的人,進一步探索康復計畫,至關重要。
陸發表全球「最長」新冠康復者追蹤報告 2年後逾半仍有後遺症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越來越多臨床與研究表明,對相當大比例的康復者器官、系統產生長期影響。大陸團隊12日在《柳葉刀呼吸醫學》線上發表最新研究,追蹤2020年數月間武漢金銀潭醫院的1119名感染出院者的健康變化,總結指出,直至感染2年後,仍有55%康復者表示過至少一種後遺症。大陸研究團隊說明,無論最初疾病嚴重程度如何,出院患者的身心健康隨著時間都有改善,多數人2年內重返工作崗位。但症狀性後遺症的負擔仍高,受調者2年後健康狀況明顯低於普通人群,約一半在2年內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且生活品質低於沒有長新冠症狀的人。據澎湃新聞報導,過去全球類似的研究主要有隨訪時間相對短、都不超過1年,且缺乏與普通人群比較等情形。大陸這項全球至今最長的新冠患者隨訪研究,是由中日友好醫院教授曹彬、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教授王健偉所率領的團隊完成,題目為「COVID-19患者住院治療後2年的健康結局:一項縱向佇列研究」。該研究受調對象是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間,從武漢金銀潭醫院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中所挑選,最終有1119人在感染後2年接受面對面訪談。隨訪時間包括6個月、12個月和2年。透過該研究顯示,在最初發病6個月後,有68%受調者表示過至少有一種後遺症,直到感染2年後,該比例下降但仍有55%。該研究也顯示,在發病2年後出院患者的健康狀況通常比普通人群差,有31%表示疲勞或肌肉無力、31%表示睡眠困難。對比非新冠肺炎受調者,出現相關症狀的比例分別為5%、14%。另外有約13%康復者表示出現一些其他症狀如關節疼痛、心悸、頭暈和頭痛。曹彬表示,透過研究結果表明,對一定比例的新冠肺炎的出院康復者來說,雖然可能已清除最初感染,但需要2年多的時間才能完全康復,特別是那些有長新冠症狀的人,因此進一步探索康復計畫對恢復至關重要。
以色列醫院血清研究新發現 打完第3劑新冠疫苗「抗體高10倍」
在一家以色列醫院進行的一項血清研究發現,在注射第三劑COVID-19疫苗後,一週後體內的抗體水準比第二劑疫苗後,檢測到的抗體水準還要高出10倍。該醫院表示,將在未來數月持續監測受試者。根據《以色列時報》(The Times of Israel)報導,特拉維夫(Tel Aviv)郊外榭巴醫療中心(Sheba Medical Center)的醫療工作者,檢測接種者打完新冠肺炎疫苗第二劑及第三劑後一週的抗體量,初步結果發現,接種者抗體量增加10倍。該項研究激起了人們對於疫苗的樂觀情緒,認為加強劑可能提供比以前更持久的保護力。該醫院表示,他們正謹慎看待這一結果,並將在未來幾個月繼續觀察受測者體內的抗體水準。以色列是全球第一個正式開打第三劑疫苗的國家,自8月1日起對60歲以上年長者實施,然後逐漸降低接種資格年齡,最終擴大至12歲以上以及至少5個月之前施打第二劑者。截至15日,以色列全境已有近300萬人施打加強針。以色列國家防疫顧問扎卡(Salman Zarka)呼籲,以色列要開始為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做準備。但他並未具體說明何時可以施打第四劑,「考量到疫苗、抗體減弱,未來似乎要每隔幾個月補打疫苗,可能一年一次,或5、6個月一次。」該國衛生部本月早些時候還宣佈,一種允許已接種疫苗或已從新冠病毒中康復的人進入某些聚會和公共場所的檔-「綠色通行證」,將在持有者接受第二或第三劑後的6個月內到期,這暗示著6個月後可能要施打第四劑。本週稍早,18位知名科學家和2位即將離任的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官員聲稱,目前沒有必要給普通人群注射第三劑。另外,發表在《柳葉刀》(TheLancet)醫學雜誌上的一份報告認為,即使有超強感染性的Delta變種病毒的威脅,在疫情大流行的這個階段,為普通人群提供加強劑量仍是不合適的。
台灣防疫的新敵人是它! 台大公衛教授揭「印度變種病毒5件事」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為了讓人民生活早日恢復如常,各國政府積極安排民眾接種疫苗。然而,面對不斷產生變異的病毒株,也著實令人頭大;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就在臉書發文表示,新冠病毒印度變異株(Delta)是台灣下一波防疫的新敵人,必須開始思考佈署新版的防疫措施(防疫3.0),才能防堵本土疫情捲土重來。詹長權教授在臉書以《印度變異株(Delta)相關的重要知識》為題PO文說道,想要對付頑強的印度變異株,第一步需先了解敵人,而根據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的說明,目前可掌握5件事如下:1、它正在世界各地迅速傳播Delta變異株於2020年底首次在印度被發現,據認為它是該國第二波COVID-19病例數量極高的原因。世界衛生組織(WHO)宣稱截至6月14日為止,它已蔓延至全球 74 個國家;另外,由於許多國家正準備放寬限制,允許民眾社交聚會和跨境旅行,加上Delta變異株已經占美國病例的 10%,因此衛組織歐洲司司長警告,變異株正準備在世界各地流行。2、它似乎更具傳播性。英國自 2 月份發現第一例Delta變異株病例以來,它已迅速超過在英格蘭肯特首次發現的所謂Alpha (B.1.1.7) 變異株,該變異株本身的傳染性比最早的新冠病毒(SARS-CoV-2)高出43%至90%。根據英國政府的估計Delta目前佔英國COVID-19 病例的91%以上,且比之前的Alpha變異株的傳播率高出約40%。然而,其他科學家估計它的傳播率甚至可能比Alpha高30至100%。3、它產生了不同的症狀Delta也在中國東南部迅速蔓延。當地醫生表示,與大流行開始時接受治療的患者相比,患者病情加重病情惡化得更快。根據Zoe Covid症狀研究的數據也發現,與COVID-19相關的症狀可能會因新變種的出現而發生不同變化。例如,自5月初以來參與研究的染疫者感染的首要症狀是頭痛,其次是喉嚨痛、流鼻涕和發燒。領導這項研究的蒂姆·斯佩克特教授說:「咳嗽更罕見,我們甚至看不到嗅覺喪失列在前十名的症狀之中。」斯佩克特說,風險在於不太可能患上嚴重疾病的年輕人,更有可能將這些症狀誤認為是重感冒而不採取自我隔離措施,因而進一步加劇Delta的傳播。4、感染上Delta變異株的人更有可能生病住院迄今為止已發表的關於Delta變異株的大部分科學數據都來自英國,研究人員正在使用一種稱為「基因型分析檢測」(genotypeassay testing)的快速方法來確定陽性COVID-19樣本是否包含令人關注的變異株。根據6月14日發表在醫學權威雜誌《柳葉刀》上的一項蘇格蘭研究發現,Delta變異株的住院風險大約是其Alpha變異株的兩倍。該研究調查了2021年4月1日至6月6日期間蘇格蘭報告的19,543 例COVID-19社區病例和377例住院病例的數據,發現原來就有其他疾病的感染者的住院風險更高。5、只打完一劑疫苗的保護效果較差,但打完兩劑後仍具有很強的保護作用同一項研究發現,與未接種疫苗的人相比,曾接種過COVID-19疫苗的人因感染Delta變異株而需要入院的可能性更小,但需在第一次接種疫苗至少28天後,才能看到強烈的保護作用。該研究發現在接受第二劑疫苗兩週後,輝瑞疫苗似乎對Delta變異株的保護力高達79%,而對Alpha變體的保護率則有92%。英國公共衛生部(PHE)發布的新數據顯示,兩劑AZ疫苗對因感染Delta變異株而導致的需要住院治療患者有92%的保護效率,且已接種疫苗的人中並未出現死亡案例。這一支疫苗同樣顯示出對 Alpha變異株的高度有效性,可以讓住院率降低86%、而且沒有死亡報告。另外數據也顯示,疫苗可以避免感染者產生新冠肺炎症狀,保護效率針對Alpha變異株為74%,針對Delta 變異株為64%。英國公共衛生發表的另外一組數據還顯示,輝瑞疫苗在第二次接種兩週後,對Delta變異株引起的症狀性疾病的保護效率為88%,而對Alpha變異株的保護效率則高達93%。與蘇格蘭的數據類似,PHE發現與Alpha變體相比,單劑疫苗對 Delta變體的效果較差:在第一次接種後三週,疫苗對由Delta變異株引起的症狀性疾病只提供了33%的保護率,對Alpha變異株的保護率則約為50%。
35年長高8.1公分全球長最快 陸19歲男女平均身高東亞第一
近日,一項發表在知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新研究發現,大陸人過去30多年變得越來越高,尤其大陸男性成為全世界身高增長最快的群體之一。2019年大陸19歲男性平均身高為175.7公分,全球列名的200個國家地區中排名65,在亞洲排名僅次於黎巴嫩(26)、土耳其(54)、以色列(61)和喬治亞(62)。此外,大陸19歲女性平均身高也是東亞第一,以163.5公分全世界排名第54,超過南韓的163.2公分(排名65),也勝過163.3公分排名第58的美國。至於去年台灣19歲平均身高,男子為173.5公分,全世界排名102;女性為160.7公分,排在100名。香港男子則為174.8公分,排名76;女子平均160.6公分,排名101。數據顯示,男性、女性平均身高最高的國家均為荷蘭(183.8公分、170.4公分)。東帝汶(160.1公分)的男性最矮,瓜地馬拉(150.9公分)的女性最矮。在1985年至2019年這35年間,大陸男性平均身高增幅在200個國家地區中位列第一,增長8.1公分(從167.6增長至175.7),世界排名從1985年的第150名提升到了2019年的第65名。女性身高增幅從157.4增長至163.5,增量全球第三,平均身高全球排名從第129名上升到第54名。台灣男性在1985年平均身高169.2公分增長至2019年的173.5公分,女性則是從158.3公分增長至160.7公分。日本男性在1985年時平均身高170.4公分,高於大陸及台灣,但至2019年時,平均身高172.1公分,都落後大陸及台灣。日本女性則是從157.3公分增長至158.5公分,只長高1.2公分,也都被大陸及台灣拉開差距。全球19歲男性平均170.8公分,女性158.6公分。以柳葉刀的地區分類,平均身高最高的男性為中歐及東歐區的178.3公分,其次為高收入西方國家177.7公分,中亞北非及中東區173.7公分排第三,高收入亞太國家173.2公分第四,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區172.4公分排第五,東亞及東南亞區172.1排第六,撒哈拉非洲區169.6公分第七,南亞區166.5公分第八,最後的是大洋區164.5公分。至於女性地區排名,也是中歐及東歐區,以165.3公分的平均身高排第一;高收入西方國家163.9排第二,中亞北非中東區160.4公分排第三,高收入亞太國家160.0排第四,東亞及東南亞160.0排第五,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區159.3排第六,撒哈拉非洲區158.2排第七,大洋區157.8排第八,最後則是南亞的154.8公分。人口大國對比,19歲男性平均身高美國176.9公分排47,印度166.5公分排180。女性平均身高美國163.3公分排58。英國163.9公分排49。印度155.2排182。這項分析結果,來自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針對全球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高和身體質量指數(BMI指數)的最新分析。該團隊分析了1985年至2019年的2000多項研究,涉及6500多萬5至19歲的兒童和青少年的資料。結果顯示,作為健康和飲食質量指標的兒童及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和平均體重,在世界各地差異巨大。學齡兒童及青少年飲食不良,可能導致平均身高最高和最矮的國家之間,有大約20公分的差距。目前存在的問題是,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兒童在5歲前健康狀況較好,但5歲後明顯落後。
WHO採「可疑團隊」奎寧數據 成員有科幻作家、主管是色情模特兒
世界衛生組織(WHO)上月宣布要暫停「羥氯奎寧」的臨床試驗,前(3日)改口表示已經審查相關數據,又要恢復研究。不過有英國媒體卻爆料,世衛審查的數據來自一間「可疑公司」,成員有科幻小說家,主管還是「色情模特兒」。據《衛報》報導,總部位於美國芝加哥的這間Surgisphere公司,不僅聘用科幻小說家,甚至還由提供大尺度拍攝的成人模特兒來擔任行銷主管。這間公司提供由CEO德賽(Sapan Desai)和其他員工所著,有關新冠肺炎的多項研究和數據,但卻不解釋相關的研究模式和方法。(圖/linkenIn)Surgisphere公司的LinkedIn頁面在《衛報》報導時,追蹤人數不到100人,至今也僅有191人。他們的公司官網也被發現,「與我聯繫」竟是連結到加密貨幣網站,不禁令人疑心大起。Surgisphere僅宣稱他們的研究報告,是根據全球超過1000間醫院合法獲得的數據,而他們的研究甚至影響許多拉丁美洲國家對於新冠肺炎的治療政策。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原本都有根據這間公司的數據來進行研究,但衛報進行相關採訪後,兩本雜誌都作出回應,表示對自己這些已發表的研究會「繼續關注」。
新冠肺炎男女有別 武漢大學研究:女性潛伏期更長、應隔離超過14天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針對新冠病毒發表最新研究,研究團隊發現,女性在新冠肺炎的傳播上表現與男性不同,女性不僅症狀相對較輕,而且比男性有更長的潛伏期。研究認為,可能是因為女性的抗病毒免疫力天生比男性更強。根據陸媒《澎湃新聞》報導,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腫瘤科、老年醫學科、重症加強醫療科等多個科室的醫師3日在研究平台SSRN發佈一篇《柳葉刀》預印本(Preprints with The Lancet)研究論文,標題為「女性在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傳播中可能比男性扮演更重要角色」,首次分析女性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特殊性,發現新冠病毒在不同性別的患者身上會有不同的表現。根據研究結果,團隊發現大多確診病例都集中在男性,而且在入住加護病房(ICU)的患者中更為明顯。這似乎顯示男性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而且症狀比女性更為嚴重。研究團隊呼籲中國及世界其他國家地區,儘快對女性採取差異化的疾控措施,例如在篩查過程中,應該對接觸史明確的女性直接進行核酸測試,且無論是否有症狀,受醫學觀察的女性隔離期也應該超過14天。報導指出,通常女性趨向於產生更強的免疫反應,這有助於她們更快清除感染並降低疾病持續發展的風險,但是只要存在病毒感染,就會不斷與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抗,在病毒突破免疫系統之前,人體沒有任何疾病症狀,這也就是潛伏期。論文作者表示「當你的免疫力能夠抵禦病毒更長的時間,但又不能完全殺死它時,你就會有更長的潛伏期」。研究人員還發現67例無症狀感染中,其中47例是女性。 這意味著女性患者不僅有相當比例是非重度患者,而且也有很多人是無症狀感染。研究團隊還發現,女性的潛伏期可能比男性更長,且被感染的男性症狀要比女性嚴重,這或許是因為女性天生具有比男性更強的抗病毒免疫力。
武漢肺炎/病毒僅限海鮮市場?最早發病疑在11月
新型冠狀病毒一發不可收拾,原本被認定是病毒發源地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如今有中國學者懷疑是否有其他起源地。中國《澎湃新聞》轉述中國學者在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的一篇最新論文,指出追蹤發現第一批41個確診病例中,有13人與華南海鮮市場無接觸,27人到訪過海鮮市場。在第一批確診病例中,最早發病的前4名感染者,3人未曾到過華南海鮮市場。上述論文第一作者、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對外表示:「從現在整個發病情況來看,海鮮市場已經不是唯一的暴露源。新型冠狀病毒起源是多源性。」他懷疑病毒有較大可能來源於野生動物,但還不能確定。《科學》雜誌(Science Magazine)於1月26日刊出上述論文,並採訪美國喬治城大學傳染病專家丹尼爾•盧西(Daniel Lucey)說法:「13人和這個市場沒有任何聯繫。這不是個小數字。」他認為,如果資料確實,那麼最早的感染可能發生在去年11月,因為在感染和症狀出現之間有一段潛伏期。他的假設是病毒的來源可能是一群被感染的動物,或是某一種進入海鮮市場的動物,建議對相關的人和動物的血液樣本儘快進行回溯分析,加速釐清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