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疫後
」 新冠肺炎 長新冠 確診 疫苗 疫情新冠疫情 專家:10月JN.1疫苗視為追加劑接種
新冠肺炎夏季流行趨緩,主要反映JN.1、KP.2疫情,但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未來仍可能受LB.1、KP.3.1.1變種病毒影響而出現新一波疫情。公衛學者提醒,如今的病毒已不同於Alpha、Delta時代,感染後的保護力無法維持半年~1年之久,2~3個月就會衰退,今年7、8月雖有大量民眾染疫,但到了9、10月,恐有再感染的風險,民眾應將10月開打的JN.1疫苗視為追加劑接種,而脆弱族群在等待新疫苗的同時,應先接種XBB疫苗,提高自身保護力。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國際間受KP、LB.1變種病毒影響,各大洲夏季疫情持續嚴峻,然而美國近期變種病毒分布顯示,除KP.2、KP.3、LB.1,更出現KP.3.1.1新型變種病毒,其占比迅速上升至17.7%,整體KP.3 (包含KP.3 &KP.3.1.1)已超過50%,成為主要流行株,未來是否造成新一波流行值得關注。陳秀熙分析,國內JN.1的佔比雖有下降,但JN.1仍是主流病毒株,占39%,而KP.2/KP.3的比例和6月相比,卻有上升,目前達到30%,LB.1則達到20%。未來LB.1、KP.3.1.1會不會上升,仍需要高度注意。最新研究推論指出,KP.3.1.1具高傳播力,其有效再生數約為3.8,與LB.1同屬近期新型變種病毒中傳播力最高者,原因在於,這兩種變異株都皆有未曾出現在JN.1及KP.3的變異點S:S31del。陳秀熙表示,KP.3.1.1具免疫逃脫的優勢,使過去的病毒株中和抗體反應降低,促使突破性感染機率增加。過去曾在社區感染者所產生的血清也有相同情況,這表示保護力隨著時間、新的變種病毒株產生而衰弱。今年這波夏季流行在5月開始,並在7、8月達到高峰,產生群體免疫的保護力。然而陳秀熙提醒,如今的病毒已不同於Alpha、Delta時代,染疫後的保護力無法維持半年~1年之久,2~3個月就會衰退。10月開始,社區的族群免疫保護力也逐漸下降,民眾應施打JN.1疫苗,作為免疫追加劑,強化族群免疫保護力,預防下一次的大流行。在等待期間,脆弱族群應接種XBB疫苗,減少重症死亡風險。出入人多的場所時,務必配戴口罩。
中年婦確診新冠後咳嗽不止!以為「長新冠」 就醫檢查竟罹肺癌
51歲陳女士去年底確診新冠肺炎,解隔離後原本的咳嗽經藥物治療,不但未緩解還咳的更嚴重。今年初前往臺中醫院經過一連串檢查,竟發現右胸有顆早期肺癌,經緊急會診胸腔外科醫師手術切除惡性腫瘤,術後久咳症狀明顯改善,目前門診持續追蹤中。誤認「長新冠」 主婦不菸酒罹肺癌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信如指出,患者是家庭主婦,不菸不酒也沒有肺癌家族病史,她到院時抱怨,去年底確診新冠肺炎時僅輕微咳嗽,但解隔離出關後卻持續咳不停,她以為是大家口中的染疫後遺症「長新冠」,沒想到吃藥都不見改善還越咳越嚴重,只好到醫院求助醫師。醫療團隊幫她進行胸腔聽診等檢查正常,經開立解咳藥物後症狀也有緩解,原本以為只是單純「長新冠」,卻在進行胸部X光檢查後,意外發現右肺疑有一個約1.5公分之不規則狀結節,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攝影與切片檢查,確診為肺腺癌。持續咳嗽治療未改善 超過兩周應至胸腔內科檢查 陳信如表示,新冠疫情雖已解封,但染疫後卻仍有部分患者久咳不癒,臨床上統計,約有15%~20%民眾,染疫解隔後一個月仍會出現疲憊、久咳不癒、呼吸困難等症狀;染疫後一年仍有2.5%仍持續出現久咳不癒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由於久咳不癒原因很多,陳信如主任提醒,確診新冠肺炎後,若持續有咳嗽症狀經藥物治療超過兩周仍未改善,建議立即至胸腔內科就醫進一步檢查,找出病因,才能及時對症下藥,避免延誤治療。精準醫療技術治療 早期治療預後較佳臺中醫院院長黃元德表示,這幾年肺癌已成為台灣男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為了全方位照顧患者,該院已導入精準醫療技術,肺癌患者可選擇微創手術、標靶、免疫藥物治療,大幅提高治療效果,尤其國健署已提供一等親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該院近年因此發現多名早期肺癌患者,呼籲符合資格民眾前往醫院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遺憾。
45歲男染疫後視力模糊 「高壓氧單人艙」治療改善症狀
2022年,45歲的賴先生感染了SARS-CoV-2,經歷了頭痛、間歇性發燒、咳嗽、皮疹、骨痛等一系列症狀,更令人擔憂的是,他甚至出現了眼部模糊和視野缺失等症狀。經眼科檢查後發現為閉塞性視網膜血管炎,並在視網膜上出現了Kyrieleis(發炎性)斑塊。亞東醫院眼科與高壓氧治療中心醫療團隊的綜合治療計劃,賴先生接受了包括14次高壓氧治療,每次90分鐘,壓力為2.5絕對大氣壓。在治療過程中,賴先生的視網膜血管炎症狀得到了緩解,視野缺失情況也有所改善。隨著高壓氧治療的進行,他的皮疹和發燒等其他症狀也獲得控制。為了進一步滿足患者的需求並提供更個性化的治療體驗,亞東醫院自今年5月起引進全新的「高壓氧單人艙」,可造福更多眼科手術、中風及臉部整形的患者,同時提供高隱私、更舒適的治療選擇,也讓醫療團隊能為患者打造更精準且個人專屬的治療計劃。高壓氧治療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法,透過在封閉的環境中呼吸高壓純氧,患者可以獲得多種益處,包括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炎症、增強免疫力等。然而,中風病人卻因無力引動多人艙吸氣及吐氣閥組,呼吸會比較費力;臉部整形病患則因臉部有傷口無法戴面罩。張厚台主任指出,單人艙無須戴面罩的優勢正可解決這些問題。對於眼科病患,單人艙氧氣可直接經由擴散到水晶體及視網膜,效果會比多人艙吸入肺動脈再到眼動脈來的直接及快速。相較於原先的多人艙,高壓氧單人艙具有多項優勢。張厚台主任表示,除了預約時間彈性外,在單人艙內,患者不需要與他人共享空間,治療過程中能夠保持完全的隱私,而每位患者的治療時間和壓力也都可以根據其具體需求進行調整,提供更加量身定制的治療。此外,單人艙採用平躺式設計,並配備多媒體系統,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以觀看影片或聽音樂,提升治療的舒適度,讓個案在豐富而美好的影音氛圍下,置身高壓氧的環境,讓富含氧氣的血漿能夠更進一步的擴散到身體其他細胞,達到修復受損組織的效果。
比戰爭、自然災害影響更大!新冠疫情衝擊 全球預期壽命縮短1.6年
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11日於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布研究指出,全球預期壽命於新冠疫情期間(2020至2021年)縮短了1.6年。研究員指出,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比半世紀內所有戰爭與自然災害更廣泛。目前國內新冠疫情仍處高原期,疾管署14日將討論是否比照美國,讓長者再接種一劑XBB疫苗。研究分析全球204國數據發現,疫情期間全球成年男性死亡率上升22%,女性死亡率上升17%。先前研究顯示,1950至2021年間全球預期壽命已成長23年,研究團隊稱新冠疫情象徵「預期壽命連續數十年延長後的逆轉」。研究第一作者、研究員舒馬赫(Austin Schumacher)指出,疫情期間有84%地區預期壽命下降,顯示出新冠病毒毀滅性的潛在影響。他表示,對世界各地的成年人而言,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甚至比半世紀內所有戰爭與自然災害都更加廣泛。在疫情初期便有所行動的澳洲與紐西蘭則取得相對較佳的結果。澳洲是預期壽命在疫情期間不減反增的32國之一,2021年死亡率只上升0.01%,紐西蘭則是超額死亡率最低的國家。國內疫情方面,過去一周共新增408例新冠中重症確定病例,較前一周新增523例,下降22%。死亡個案共60例,較前一周少10例,但疫情仍處於高原期。死亡病例中,最年輕為北部1歲男童,無慢性疾病,未曾接種XBB疫苗。男童染疫後,併發多重器官衰竭,心跳停止,使用葉克膜治療,仍不幸死亡,發病到死亡僅間隔5天。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美國建議65歲以上長者、免疫力不全及低下者,再接種一劑XBB疫苗。為增進高風險族群免保護力,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將在14日討論是否跟進。
放生變放死!清水岩寺為千隻鵪鶉普渡 彰化婦曾「殺螞蟻」也來求安息
農曆七月來臨,彰化百年古剎清水岩寺每年都會舉辦「梁皇超渡消災」法會,今年來登記的超度件數已上萬件,廟方特別為上月被放生而喪命的千隻鵪鶉立大牌超渡,還有名彰化婦人特別為過去自己殺死的螞蟻來設牌位,廟方表示,近年信徒超度對象無奇不有,也可見社會對萬物皆有靈觀念逐漸普及。據了解,清水岩寺建於清朝雍正年間,至今已有277年歷史,是台灣最先供奉三寶佛的寺廟,是當地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7月則會舉辦「梁皇超渡消災」法會以超度亡魂。今年法會為期5天,將從24日舉辦到28日,廟方今年特別為上月在十八彎古道,被放生而喪命的千隻鵪鶉而立大牌祈福,民眾們也紛紛登記,而至今廟方已受理上萬件超度申請。廟方表示,今年有位無神論的政治名人因助理染疫後非常痛苦,特別報名要報名超渡2名助理,還有外縣市新住民夢到家鄉的已故親人,亡者指名要到清水岩寺超渡,新住民則不敢大意,連忙來申請,希望家人能離苦得樂。彰化縣員林鎮還有名婦人來為自己過去的行為贖罪,他表示,過去因廚房食物會吸引大量螞蟻,她往往以火燒或殺蟲劑來撲滅以害,接觸佛法對殺生行為十分不安,特別為螞蟻設立牌位,廟方表示,近年信徒超度對象無奇不有,也可見社會對萬物皆有靈觀念逐漸普及。
逾300萬人染疫後「思考障礙」 失智或腦霧?專注力測驗可分辨
台灣感染新冠肺炎患者超過1000萬人,根據網路社群統計,「腦霧」排名新冠後遺症第5名,另外約有1/3的新冠患者在康復後仍然會感到腦霧症狀,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思考能力下降及疲勞等。精神科醫師更推算,全台腦霧後遺症的人數超過300萬人!這些症狀可能會持續數月或更長的時間,並且對生活、工作和家庭產生負面影響。40多歲公務員王先生,去年新冠確診治療後身體逐漸康復,但最近卻明顯感覺思考出現障礙、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偶而因「斷片」遺漏重要的工作,與同事溝通還出現雞同鴨講,最後被主管約談及告誡,差點工作不保!由於症狀愈來愈嚴重,最後到精神科診所檢查,醫師先幫他施作「專注力測驗」CPT(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發現短期注意力值出現異常(指數大於70),顯示他在短時間的專注力出現嚴重障礙,而衝動值與警覺值(長期注意力)準確度都高於正常人均值(小於30),需要進一步接受藥物治療,經過調整生活作息及搭配藥物治療後,症狀大幅減輕,也找回工作自信。精神科楊聰財醫師表示,「腦霧」是一種常見的長新冠後遺症,與常見的精神疾病,如失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等,皆屬於神經系統認知障礙。腦霧若短期沒有改善,除了生活品質大幅下降,還可能演變成焦慮症。目前針對腦霧已有許多自我評測表,但這些都是主觀認知,還是需要依靠「專注力測驗CPT」,也稱「知覺測驗」,用科學的方式去佐證才能真正對症下藥。楊聰財醫師說明,「專注力測驗CPT」是一種透過電腦軟體技術測試,用於評估患者的注意力、反應時間、反應正確率等指標,並且可以檢測出腦霧的存在,該測試已經被廣泛應用於診斷和監測腦部疾病,包括精神疾病、認知障礙及腦損傷等,CPT可以在診所或醫院等地方進行,測試時間通常在15分鐘到30分鐘之間。楊聰財醫師說,對於CPT測驗出現異常的患者,若檢測結果為「不穩定」等級者(指數30-69),可以建議先調整生活作息,並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減少壓力和焦慮來源,有助提高注意力和認知能力。若比較嚴重的異常(指數大於70)患者,就會建議進行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及心理諮商,幫助患者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為模式,必要時可以搭配藥物和營養補充品,增加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從而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和認知能力。楊聰財醫師提醒,不管是否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平常都應該多留意自己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因為腦霧也可能是失智前兆。如果您感到腦袋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專注等症狀持續數周,應及時就醫並接受相關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確診後患糖尿病風險高 恐與新冠肺炎有關
高雄1名50多歲女子曾染新冠肺炎,過陣子後因飢餓難耐、吃東西仍無法止餓,前往阮綜合醫院急診,經急診醫師李念融檢查,發現女子當天血糖高到將近300mg/dL(正常值120mg/dL),因此推斷女子可能有新診斷的糖尿病。李念融表示,現已有研究顯示染疫新冠肺炎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因此民眾染疫後得多注意身體狀況。女子今年3月時出現飢餓感不止,怎麼吃都不會飽的症狀,飢餓難耐的她只能前往急診求助,並告知醫生日前才感染新冠肺炎,經李念融檢查,發現女子的血糖指數比正常值高了180mg/dL,研判是罹患糖尿病。李念融表示,未診斷及控制的糖尿病常有「3多」症狀,包含吃多、喝多、尿多。女子則是以吃多和難以緩解的飢餓感表現。而糖尿病人會有這症狀主要是因為胰島素的缺乏或抗性導致血液中的糖分無法飯後被細胞吸收和產生能量,而讓身體一直發出飢餓的訊號給大腦。李念融說明,由於女子先前感染過新冠肺炎,而現在已有研究提出新冠病毒感染及糖尿病的關聯性;發現經新冠病毒感染後而產生糖尿病的風險明顯增加。因此,民眾須警惕雖新冠病毒感染有「流感化」的趨勢,但此感染不但會造成長新冠的後遺症,諸多慢性病,例如糖尿病的生成和加重風險也可能藉由這感染而大幅提高。李念融提醒,如民眾發現染疫後身體出現類似的症狀,建議盡早就醫檢查,必要時依內科醫師指示服用糖尿病藥物控制血糖且定期追蹤,並諮詢合格營養師做好飲食調整。
長新冠讓她丟了工作! 「高壓氧治療」改善腦霧、恢復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31歲的楊小姐,去年9月確診新冠肺炎後,身體各方面出現不適,有長新冠現象,甚至出現嚴重腦霧,生活上常忘東忘西,精神不濟,無法完成主管交代工作,也因此被迫停職。因此求診醫院胸腔內科,確認無肺部問題後轉介至高壓氧中心治療,在排除重大腦部疾病,遂安排十次的高壓氧治療,治療結束後,楊小姐腦霧、生活品質已逐漸改善。腦霧常見注意力不集中、失眠 高壓氧治療可改善台北慈濟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張孟宗表示,目前醫學界對於新冠肺炎引起腦霧的原因尚未定論,可以把腦霧當作是腦損傷的一種,為腦神經細胞受損或腦細胞的粒線體受損。一般來說,腦霧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短暫失憶、長期失眠、精神不濟的情況,好發族群為各年齡層確診後症狀較嚴重且有長新冠現象的人。張孟宗主任指出,高壓氧艙治療運用在染疫後出現長新冠症狀的民眾,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前三個月為黃金治療期 高壓氧加速修復腦部損傷張孟宗主任說明,腦霧的患者,前3個月是黃金治療期,而高壓氧治療腦霧患者只能當作輔助性嘗試治療,進入密閉的高壓氧艙坐好後,戴上氧氣面罩接受1.4大氣壓力以上的氧氣治療,透過間歇性的吸入純氧,增加血漿中的氧氣含量,經由循環系統送到全身組織,提高氧氣濃度,加速修復腦部損傷,一次療程約兩個小時,建議積極治療兩個禮拜。然而,高壓氧治療常見的副作用為耳膜痛,如果沒有適時的在加壓或減壓時做哈氣、吞口水的動作,耳咽管就無法排出氣體,會造成耳膜損傷甚至破裂出血。非人人適用 需尋求醫師建議張孟宗主任提醒,確診後如果有長新冠並出現腦霧的現象,甚至影響到生活品質,建議盡快到神經內科門診尋求協助,以免延宕病情。而由於高壓氧艙治療時會加壓、減壓,因此有幽閉恐懼症、上呼吸道感染、氣胸、血胸或是其他影響到呼吸治療的患者,不適合接受高壓氧治療;若是有高血壓、鼻塞、流鼻水、鼻竇炎的現象建議待身體狀況恢復後再進行治療。
新冠疫情緩慢上升 疾管署估5月底逐步攀向高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1日解編,而本土新冠疫情近來有升溫趨勢,疾管署統計,近7日每日平均新增114例中重症個案,較上周平均新增98例。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新冠疫情呈緩慢上升趨勢,預估5月底到6月逐步攀向高峰,但幅度不會太大。羅一鈞指出,新冠疫情近3周呈略增趨勢,觀察鄰近的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都有新一波流行出現,但規模都小於先前幅度,評估台灣這波夏季流行不會太大,會視疫情狀況,調整醫院與機構的管制與篩檢強度。另機構陽性率也有略升,後續會加強投藥與監測。至於新興變異株,上周一口氣檢出5例被稱為「大角星」(Arcturus)的新冠肺炎新興變異株「XBB.1.16」本土個案,不過,本土主流病毒株仍為BA.2.75,占66%。此外,下周國內腸病毒正式進入流行期,上周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東部1歲男童,染疫後出現腦炎、反應遲緩、嘴唇發紺等症狀。國內目前累計3名重症,分別為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21型,顯示多型別齊發。羅一鈞表示,本土腸病毒多型別齊發,特別提醒家長,即使曾感染過,仍可能會再度感染不同的型別,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等危險徵兆,應速就醫。至於猴痘,上周新增12個本土病例,分別為桃園5例、台北4例、新北2例、台中1例,其中11例本國籍、1例外國籍,都男性。預計5月中旬第三批猴痘疫苗將抵台,共2萬瓶,可供6萬人次接種。
幼兒追加劑5月初開打 僅莫德納基礎劑幼兒可打
幼兒施打完COVID-19基礎劑後,若想接種追加劑,過去國內無相關疫苗可以提供接種。不過,指揮中心在4月13日宣布,未來幼兒可接種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作為追加劑,對此也公布了新的建議指引。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目前洽購的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將於4月16日到貨,經過食藥署封緘檢驗流程後,預計最快5月初可以提供幼兒接種追加劑疫苗。追加劑不開放混打 僅莫德納基礎劑幼兒可打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已於今(2023)年3月22日專家會議,先行針對「幼兒是否可接種莫德納COVID-19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作為追加劑」進行討論。指揮中心於4月13日公布討論結果,並依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及國際間使用情形,針對幼兒莫德納COVID-19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追加劑接種作出接種建議。羅一鈞說明,由於現在幼兒混打的安全性證據不是很充分,專家檢視現有資料後認為現在不適合建議幼兒族群進行混打,所以建議施打疫苗仍需同一廠牌延續使用,不建議混打。因此,幼兒莫德納COVID-19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追加劑接種建議,滿6個月至未滿6歲且以「莫德納疫苗」成基礎劑接種的幼兒,可接種莫德納次世代苗作為追加劑,接種時間須與前一劑間隔至少3個月。關於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接種效益與安全性,羅一鈞指出,根據臨床試驗,幼兒輕症保護效果約有50.6%,也就是說染疫後產生輕症的情況大約可以減少一半。另外,副作用大部分都是輕微且短暫的過渡性症狀,主要有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等,少部分接種後會有肌肉、關節疼痛以及發燒的情形,不過症狀都較輕微。BNT基礎劑幼兒 無追加劑接種怎麼辦?由於,已接種BNT疫苗作為基礎劑的幼兒,不適用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作為追加劑,許多民眾就好奇未來是否會採購BNT幼兒型次世代疫苗,提供給幼兒作為追加劑接種呢?羅一鈞表示,目前沒有更多的證據顯示這群幼兒需要再提供第四劑疫苗,包含次世代疫苗在內進行接種,而美國也還沒有開放BNT次世代疫苗讓已接種3劑BNT疫苗的幼兒作為追加劑使用,所以還須檢視更多資料評估。已接種BNT疫苗的幼兒,依現行建議完成3劑基礎劑施打就可以了。不過,羅一鈞強調,由於現有資料專家建議不進行混打,但之後針對幼兒混打若有新的資料、結果,也不排除會進行調整。
明起新冠「輕症免隔離」!8症狀快就醫 「防疫鬆綁」懶人包一次看
防疫政策持續鬆綁,明天(20日)開始新冠肺炎輕症免隔離通報,改採「0+n自主健康管理」,僅中重症民眾須通報並隔離治療。指揮中心也示警,染疫者雖多數為輕症,但仍有機會發展成中重症,如果快篩陽後出現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明顯漸少、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等8大重症警示症狀,就要迅速就醫。另外,65歲以上、孕婦、產婦(產後6周內)、具慢性病或免疫功能疾病的民眾,是染疫後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切記快篩陽後要迅速就醫並使用口服抗病毒藥。對此,《CTWANT》也整理6大QA懶人包供民眾參考。什麼情況要快篩?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時候。快篩陽後出現什麼症狀要就醫?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90mmHg無發燒之情形下心跳>100次/分鐘指揮中心表示,新冠肺炎感染者雖然多數為輕症,但病程仍有機會發展成中重症,若出現以上8大重症警示症狀請立即就醫。哪些高風險族群染疫後要就醫,吃口服抗病毒藥物?65歲以上孕婦及產婦(產後六周內)慢性病,包括: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炎、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BMI≧30等有影響免疫功能疾病的民眾指揮中心表示,以上4族群為感染新冠肺炎後可能導致併發症的高風險對象,快篩陽性請儘速就醫,以利及早診治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公費口服抗病毒藥物及清冠一號開立方式。(指揮中心提供)口服藥怎麼拿?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即使新制上路,醫生只要針對檢驗陽性結果,包括家用快篩、醫用快篩或是PCR陽性,且是65歲以上或是具有重症風險因子,就可以開立公費的口服抗病毒藥物。若想要服用中醫的清冠一號,則由中醫師針對檢驗陽性結果,包括家用快篩、醫用快篩或是PCR陽性,且符合重症風險因子或中醫急迫病勢的民眾,都會持續提供公費清冠一號。兒童染疫後,出現哪些症狀要就醫?指揮中心表示,兒童染疫後重症機會低於成年人,如家中兒童快篩陽性後,出現以下症狀,請家長儘速帶往就醫。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退燒後持續或活動力不佳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胸悶胸痛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解尿若出現以下症狀,立即送醫:抽蓄、肌躍型抽蓄步態不穩意識不佳或持續昏睡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體溫大於41度新冠輕症患者就醫建議流程圖。(指揮中心提供)快篩陽性輕症或無症狀,要做些什麼?指揮中心表示,有症狀時在家中休息,避免不必要外出,注意自身健康狀況,依照前述建議適時就醫。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請勿從事群聚型的活動,外出時全程戴口罩。
口罩佩戴規定放寬! 醫籲:「這些族群」勿大意
一名50多歲男子在確診後,仍持續胸悶、胸痛,且維持數個月之久,對日常生活帶來極大影響,直到前往醫院就醫,在專業儀器檢測下,發現是肺小支氣管受到病毒影響導致發炎與細菌感染,隨即對症下藥,情況才逐漸紓緩。長新冠恐非修養就能好轉 恐影響生活品質雙和醫院胸腔內科陳冠元醫師指出,染疫後的持續症狀,如胸悶、胸痛、易喘等呼吸道症狀、疲累與肌肉痠痛,大多數患者會在數個月內逐步緩解,若後遺症持續三個月以上且無其他原因可以解釋其症狀就可視為長新冠,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病毒造成的其他併發症,常有民眾認為染疫後只要好好休養即可,往往忽略身體的警訊,也讓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新冠後遺症 當心還會併發其他疾病另外,陳冠元醫師也分享,臨床上曾出現患者因久咳不止,讓原先的鼻竇炎狀況加重,長期鼻塞、流鼻涕、鼻涕倒流與頭痛不止,甚至影響到工作表現,直到就醫後才發現情況不只是新冠後遺症,同時還引發慢性鼻竇炎急性惡化,幸好有來門診就醫,避免情況持續惡化。室內口罩放寬規定 這些族群仍須警覺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2月20日起除醫療照護院所及公共運輸具等特定場合外,即將放寬戴口罩規定,等同於民眾即將回歸盼望許久的疫前生活狀態。陳冠元醫師指出,雖然隨著疫情趨於穩定,防疫政策鬆綁,但仍不可小覷新冠病毒對身體的造成的傷害,特別是尚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或有癌症、重大疾病及慢性病史的高風險族群;另外,像是高齡長者、孕婦或未滿5歲的幼童,由於自身抵抗力較弱,也得特別注意,除戴口罩,多洗手、避免接觸眼、口、鼻,以及遠離人多、密閉等擁擠的場所,都是保護好自己的方式。
這一家海外旅平險也賠染疫者!旺旺友聯產險跟進安達臺產
目前市面上15家產險公司的海外旅平險、海外突發醫療險中,從去年八月率先開賣包含法定傳染病的美商安達產險,到今年1月臺灣產物也推出含法傳的新版旅平險之外,今天(23日)旺旺友聯產險則宣佈跟進,是目前第三張含法定傳染病的海外旅平險保單。民眾投保前須注意「海外突發醫療險中的除外條款」,安達與旺旺友聯產險的都是投保前90天的「既成病況」為除外條款,臺產的則為180天,係指保戶在發生急難事故前90天或180天以內接受該疾病治療者;若保戶係先染疫痊癒復後才出國,卻在出國期間又染疫的話,因染疫後康復就非既成病症,仍會理賠。旺旺友聯產險表示,考量近日疫情趨緩,國外旅遊熱度再現,國人仍有法定傳染病保障的需求,旺旺友聯產險海外突發疾病含「法定傳染病」商品正式於2月23日在網路投保、線下同步開賣,保障範圍包括新冠肺炎、猴痘等法定傳染病,國外旅遊保障期間最長達180天、海外突發疾病住院醫療保險金最高150萬、海外突發疾病門診或急診醫療費用保險金以住院的醫療保險金1%為限。以投保旺旺友聯「健康C1型」5天為例,保費311元起,保障範圍有200萬元意外身故、失能、10%醫療保障(包含意外及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及海外緊急救援服務等,並可加費購買產險公司才有的附約險「旅遊不便及旅程費用補償」。美商安達產險的海外旅平險在「海外突發疾病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的上限為100萬元;旺旺友聯產險的海外突發疾病住院醫療保險金最高150萬元;兩家的「外突發疾病門診、急診的醫療費用保險金」則皆以「海外突發疾病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之1%」為限。臺灣產物的海外突發疾病保險(保障範圍含法定傳染病)的保額,最高則為20萬元。
赤道幾內亞爆發「馬爾堡病毒」釀9死 WHO警告:目前已派員協助
世界衛生組織(WHO)13日發出警告,指稱赤道幾內亞首次爆發馬爾堡病毒(Marburg virus),目前在赤道幾內亞西部的基埃-恩特姆省(Kie-Ntem)已經有9人染疫後喪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最新公告表示,赤道幾內亞衛生局在向WHO所屬的塞內加爾巴斯德研究所發送病毒樣本後,其中檢驗出病毒陽性反應。而赤道幾內亞當地除了有9人因為染疫身亡外,另外還有16名疑似病例,這些患者都出現發燒、疲勞、嘔吐和腹瀉等症狀。目前WHO已經在當地受影響區域派出先遣部隊,以便進行追踪接觸者、隔離並為出現疾病症狀的人提供醫療服務。目前WHO也在運送用於檢驗樣本的實驗室帳篷、與相關設備,其中包含了一套病毒性出血熱試劑與可供 500 名衛生工作者使用的個人防護設備。世衛組織非洲區域主任莫帝(Matshidiso Moeti) 表示,馬爾堡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有賴於由於赤道幾內亞當局在確認該病方面迅速果斷,這也讓WHO的行動得以迅速全面展開。公告中也指出,馬爾堡病毒病是一種引起出血熱的高毒力疾病,與伊波拉病毒屬於同一家族,病死率高達88%。感染馬爾堡病毒後出現的症狀有高燒、嚴重頭痛和嚴重不適,許多患者會在7天內出現嚴重的出血症狀。而目前馬爾堡病毒並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但透過口服或靜脈輸液補液、針對特定症狀進行治療,可以有效的提高生存率。該病毒主要是透過果蝠傳染給人類,而病毒也能透過受感染者的體液、直接接觸在人類之間傳播。WHO表示,馬爾堡病毒疫情自1967年首次爆發以來,已經有10多次疫情發生,大部分都是在非洲東部、南部爆發,而赤道幾內亞是首次爆發該疫情。根據WHO資料顯示,過往疫情爆發時,當地死亡率介於24%至88%之間。
醫定感動3/護理師4年罹3癌「為孩子拚下去」 疾呼「有什麼理由撐不下去?」
醫護人員平時站在第一線治療患者,但其實他們與你我一樣,同樣會生病、染疫,也會對疾病感到害怕。一位護理師4年內罹患3種癌症,曾被宣判只剩半年壽命,但她為了孩子咬牙接受副作用極強的治療,也激勵其他癌友「我都撐下來了,你有什麼理由撐不下去?」台南市立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科醫師李楊成,因為希望多跟民眾、患者交流,繁忙之餘利用空檔在影音平台成立「聽聽癌症在說什麼」頻道,希望透過輕鬆的方式,分享許多動人的人生故事,激勵更多受病痛所苦的患者。李楊成認為自己的跟診護理師怡文,是他心中最堅強的神力女超人,因此特別邀請她上節目訴說自己的故事。「當我知道自己身上又發生第3種癌症時,真覺得老天很愛開我玩笑!」原來怡文在短短4年內罹患3種不同的癌症,而且都不是癌細胞轉移造成的。2014年怡文發現罹患乳癌,為了老公與3個孩子,她堅強地積極治療,好不容易控制住病情,但2016年又在屁股發現惡性極強的黑色素瘤,而且發現時已經是末期,存活期大約只有半年。幸好在新療法的幫助下有所好轉,多數人都無法忍受強烈的副作用,但怡文前後打了7個月,每一次打完都痛苦萬分,還曾經在路上昏迷,心想再也不打了,但想到家人還是乖乖去治療。治療的效果很不錯,讓怡文以為終於要苦盡甘來,沒想到此時肌肉開始無力,竟又發現胸腺腫瘤,嚴重時全身都不能動,只能躺在床上,雖然怡文一向樂觀,但接二連三的疾病,連醫師都擔心她撐不下去。但為了孩子,怡文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堅持下去」,竟然又多活了這麼多年,她以自己為例,「我這樣都撐過來了,你有什麼理由撐不下去?」李楊成說,大多數患者得知罹癌都是愁眉苦臉,他除了提供專業的治療建議外,也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支持患者的身心,他最愛在診間裡跟病人開玩笑,李楊成認為「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而且多笑可以提升免疫力」,他都這樣告訴患者,也促成他做節目鼓勵大家的機緣。陳志金醫師(左四)分享護理師同事染疫後被照顧的溫暖經歷,認為這樣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醫療院所上演。(圖/翻攝自陳志金臉書)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則分享1位護理師染疫的故事,這位護理師確診隔離的第2天突然呼吸困難,於是緊急被送回奇美醫院,當時染疫護理師因恐懼而邊喘邊流淚,照顧她的護理師學姊立刻將她擁入懷裡,哽咽說「妳回來了,姊姊會保護妳,不要擔心」。染疫護理師說,當時她轉進加護病房時仍然喘不過氣,她腦海裡閃過前幾天「20多歲女性打3劑疫苗無慢性病史,確診後數日死亡」的新聞,擔心自己也會發生同樣的憾事會。所幸在其他護理師同事們的悉心照料下,染疫護理師恢復狀況良好,也讓她感受到同事之間的溫情。陳志金說,這位護理師的染疫經歷算是有驚無險,也有著滿滿的感動,當醫療人員自己生病時,同樣會擔心受怕,也需要被關懷,但醫療人員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要如何配合治療、要相信醫療團隊能一同對抗病魔,而這樣的溫暖故事其實每天都在台灣醫療院所各個角落上演著。
無懼新冠!陸景區爆滿 「清明上河園」湧上萬人
近日,中國大陸疫情失控,多地醫院急診都被民眾擠爆,但有不少首批染疫後已康復者開始恢復日常生活作息。日前,河南開封一女子帶全家到「清明上河園」遊玩,原以為疫情期間應該沒什麼人,不料到了才發現大錯特錯,現場不僅有很多攤販在賣小吃,甚至有人連口罩都沒戴,不少網友看完影片後傻眼直言,這根本是「大型培養皿」。據悉當時該景區的某些時段能免門票遊玩所以才這麼多人,工作人員稱這幾天遊客數將近十幾萬人,比「十一假期」還多。
恩恩案監院調查報告出爐 糾正衛福部與新北市府
監察院調查新北市「恩恩案」,今(27)日公布監委趙永清、葉大華與蘇麗瓊的調查報告,提出10點意見,糾正衛福部與新北市政府,並強調「對事糾正、不對人究責」,促請確實檢討相關缺失,強化兒童緊急醫療應變措施。趙永清說,根據錄音檔顯示,政府的相關規範,家屬都確實做到了,但政府單位卻未適當指引家屬,造成不幸;而疫情尚未結束,希望各單位引以為鑑,從制度面根本改善。新北市幼童恩恩4月19日染疫後引發腦炎重症致死,成為國內首例兒童重症死亡案例,家屬質疑,新北市衛生單位無專人處理,致消防人員無法及時聯繫而延誤送醫,且新北市政府於事發後以各種理由推託拒絕提供機關間橫向聯繫錄音檔,企圖掩蓋真相,趙永清、葉大華、蘇麗瓊申請自動調查,經半年調查,監察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內政及族群委員會聯席會議於21日通過調查報告,指出中央與地方主管機關均未善盡職責,故糾正衛福部與新北市政府,並促請該等機關就兒童緊急醫療救護相關問題落實檢討改善。葉大華說,新北市的消防與衛生機關缺乏對兒童染疫的應對意識,違反了兒童權益保障相關法令,中央和地方政府有責任維護兒童救護優先權益,但相關程序卻仍以成人為對象考量,致恩恩成為全球首例兒童重症引發腦炎死亡的不幸憾事,調查報告雖然不能寬慰恩恩父母,但盼望調查結果能促使權責單位未來改善,對家屬的心理創傷也要持續關注。蘇麗瓊說,監委對消防中心製造一場「現場非常忙碌」的演練,非常不能諒解,呼籲應該給予家屬、當事人完整、正確的資訊。對於消防與衛生單位等政府機關的橫向聯繫效能低落,非常不解,未來在緊急狀況下,主管應授權基層人員能在緊急時直接向上級報告,以免浪費時間在頻繁的橫向對話。監委調查報告指出,本案秉持「還原真相」、「釐清責任」、「促進改善」等原則,就恩恩案送醫流程重要環節深入調查。雖然當時國內、外缺乏兒童確診重症病例,且疫情發展迅速,然此僅為尚無須對個人究責之理由,就「國家或政府機關之職責義務」而言,人民遵循政府防疫政策規定,卻未能獲得有效之緊急醫療救護,發生「政府失靈」效應,中央與地方主管機關均難卸其責。監察院職司糾正權,為促使防疫政策規劃優先重視兒童最佳利益,並促使執行部門強化危機應變及協調整合能力,爰「對事糾正」、「不對人究責」。趙永清說,此案有糾正而沒有彈劾,相關人員確實努力做事,雖然有疏失,但沒有到達須彈劾的程度,相關單位也已做出一些改善,未來監委也會持續追蹤糾正的內容。另外,趙永清指出,調查過程中,還發現國內目前兒科的醫生人力不足,願意擔任兒科醫生與開設兒科診所的數量下降,呼籲衛福部要正視此一問題,提出因應的措施。
李文瑗夫妻合體同框 和殷正洋輪流染疫體力下降
李文瑗跟殷正洋兩人結婚快三十年,婚後兩人共同主持大愛電視的「殷瑗小聚」之後,就很少再同台,昨(22日)因為慈濟人文志業基金會舉辦第一屆「人文藥草園暨關渡人文藝術週」兩人難得同台,李文瑗負責主持,殷正洋演唱兩首歌曲「感恩的心」與「祈禱」,演唱後安排兩人同台談個天,李文瑗喊「殷正洋」三個字,殷正洋開玩笑說:「你這樣我很不習慣。」李文瑗才改口喊「殷師兄」。李文瑗跟殷正洋兩人結婚快三十年,近日為活動合體同框。(圖/大愛提供)兩人同台的這天剛好碰上第二波冷氣團,殷正洋說,上週六到新竹的一場感恩音樂會,遇到第一波冷氣團報到,低溫又下雨,還沒上台手就在抖,雖然又碰到第二波冷氣團來,不過出了大太陽,倒是上台前暖身動作一樣少不了,先發聲練習,唱到很順暢沒有異物在肺裡的感覺。因為平常有氣喘,處於慢性發炎,對表演是很大的壓力,演唱前會要先把痰清乾淨,避免唱到一半卡痰。以前一般感冒就會呼吸困難,經常要送急診,這兩年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染疫的時候,反而沒有發作,覺得這幾年照顧身體很有成效,氣喘控制的不錯。確診後有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體力下降,一直到第五週,打羽球時才感覺到體力恢復。殷正洋說自己體力變差算是幸運,他有朋友染疫後腦霧、還有朋友身體癱瘓,醫院還特別為了朋友的疫情特別開了研討會,是個染疫後的特別個案。李文瑗跟殷正洋兩人結婚快三十年,近日為活動合體同框。(圖/大愛提供)李文瑗照顧完殷正洋四天後,換李文瑗染疫,兩個人感受互相照顧的感覺,人生互相扶持的美好,染疫後覺得身體健康很重要,不只年長要小心,年輕時的體質就要保養好。兩人都有打羽球的習慣,已經長達十年,兩年現在只有健康第一,工作只有接自己喜歡的。以前工作時覺得依靠是工作,磨合的很辛苦,現在退休後才發現兩人就是彼此的唯一,情義相挺,絕不勉強對方,所有家務都是殷正洋負責,財務共同處理。沒有小孩兩人也不會乾瞪眼,殷正洋說生命中的浪漫有兩種,一種是刻意去做,一種是生活裡就很浪漫。以前很有很多事情李文瑗覺得是男生該做的,就不碰,現在李文瑗想做就會去做,會去除草、做清潔工作,李文瑗說「浪漫你沒有去經歷過的事情」,她一直都是在職場上工作很忙,退休後在家掃地、洗衣服,當家庭主婦,愈做愈有興趣,還會漆油漆,把家裡欄杆、書架全變成白的,成了「白色控」。李文瑗跟殷正洋兩人結婚快三十年,近日為活動合體同框。(圖/大愛提供)李文瑗出書,殷正洋就是小編,做編輯的工作,李文瑗已經甜蜜到說:「你們以後找對象就要找這種的,真的很顧家。」兩人現在都不會吵,很珍惜,聽到殷正洋氣喘就會很緊張。殷正洋認為兩個不同家庭的價值觀,結婚後前幾年是最困難,等到釐清楚後就順了,現在長時間想處也不怕相敬如「冰」,因為會一起追劇,有共同娛樂圈的話題,又一起打羽球,喜歡的東西都很像,疫情時關在一起,兩人就在家打電玩,在家一點都不無聊。
秒睡者染疫後致睡眠障礙怎麼解? 醫推「4生活細節」幫助改善
63歲的李小姐,平時睡眠品質很好,躺在床上後十分鐘左右便可安然入眠,近日確診新冠後睡眠變得很差,入睡變得較為困難,睡後容易醒,夜間醒後也沒辦法再入睡,有時需一至兩小時後方可入眠,夜間會醒來兩次,整晚睡不到五小時,隔天體力不佳,精神無法集中,因此求助中醫治療。睡眠障礙為長新冠之一 容易注意力渙散、情緒不穩衛生福利部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賴博政說明,新冠肺炎除了以上呼吸道為主的症狀舉凡咳嗽、喉嚨痛、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外,睡眠困擾也是其一。根據研究指出,約有25%-33%的病人因為確診後造成睡眠品質不佳。一般而言,睡眠障礙有分三大類:一、入睡困難,二、睡後容易醒,三、睡眠品質差,容易作夢,睡不飽,隔天精神差,睡得時間變短等。因為睡眠障礙求助中醫的患者變得比較多,增加約兩成左右。長時間的睡眠障礙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疲勞,情緒不穩定等。依照睡眠障礙持續的時間可以分為:短暫性失眠:持續時間小於一週,可能在感受壓力、刺激、情緒焦慮時,像考試、開刀、親友離異或過世、家庭工作人際關係的問題。短期性失眠:持續一個月內,可能是輪班工作,旅行時差造成。慢性失眠:發生時間超過一個月,原因也較為複雜。中醫是怎麼看待睡眠的問題?中醫認為失眠主要由於臟腑陰陽失調造成,中醫典籍提到「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賴博政醫師說明,因為染疫後造成情緒壓力起伏、或是病毒未除造成陰陽氣血不調,使得「心藏神、肝藏魂」 的正常生理功能失調,通常陰血虛的體質照這類患者最為常見,治療也較為棘手困難。平時可以針對身體特定穴道做刺激,用以幫助睡眠,賴博政醫師分享常用於助眠的穴道有三,神門穴:在手掌的橫紋上,和小拇指一側的延長線,交會處的凹窩中。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印堂穴:在鼻根直上,與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處。具有鎮靜安神的效果。三陰交:在足內踝尖上四指距離,在脛骨後緣的凹陷處。刺激本穴可健脾補血,養陰安神。4個生活細節 減少失眠發生賴博政醫師表示,長時間失眠會導致記憶力下降、學習效率變低,久則會使身體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更提高患慢性病的風險。平時可以從注意生活上小細節,減少失眠的發生:1.養成固定時間睡眠就寢,維持規則作息,每日按時入睡及起床,保持心情愉快,不讓自己過於緊張及焦慮。2.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平時適當運動有助壓力解除及身心放鬆,但在睡前不宜做過度劇烈運動,可做放鬆身心的活動,如泡熱水澡、靜坐及冥想。3.平時少喝刺激性飲料如咖啡、酒類、可樂,夜間少喝水及吃宵夜,以免半夜容易醒來,使得睡眠品質變差。4.若有睡眠障礙,可以尋求醫師專業協助,避免自行服用安眠藥物及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