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寮掩埋場
」 玻璃纖維 鹽埔漁港漁船墳場1/拆解費暴增10倍 漁民痛罵「當官的」無心協助
台灣遠洋漁業發達,乘風破浪遠征世界海域,漁船結構材質多為安全性較高、較硬的玻璃纖維為主。自2019年屏東枋寮掩埋場整建後,就不再收漁船解體後的事業廢棄物,全部委由民營機關處理,處理費用暴漲10倍,漁民無力負荷,求助政府僅獲得「回歸市場機制」的輕描淡寫回應,漁民黯然望著「征戰夥伴」傾倒在東港鹽埔漁港,砲轟「當官的無心協助。」東港鹽埔漁港位於台灣西南端海岸、高屏港出海口南側,1959年建港至今,自稱是全國發展漁業最早的漁港,港內以中小型作業漁船居多,漁獲以鮪魚、旗魚及鯊魚為大宗,港內大小漁船超過1500多艘,是台灣最大的近海漁業基地,也是遠洋漁業重鎮,泊區包含東港及鹽埔兩處,水陸面積合計達82.2公頃。9月初,國民黨立委廖婉汝邀集環保署、漁業署、屏東環保局共同會勘東港鹽埔漁港,因為漁民汰舊又無力負擔拆解費用的漁船,約有30多艘停泊在港邊,有些船體嚴重毀損、有些依靠著他船,在水面上載浮載沉,讓此處儼然成了漁船墳場。船體拆解費喊漲,漁民吃不消,國民黨立委廖婉汝(粉上衣者)9月初曾邀集各部會研擬對策。(圖/國民黨屏東黨部提供)以往漁船汰舊解體後都是送往屏東縣枋寮掩埋場處理,但自2019年枋寮掩埋場整建後,就不再收漁船解體後的事業廢棄物,全部委由民營機關處理,價格也從原本的1公噸4千多元,暴增為1公噸4萬多元,處理費用落差10倍,在沒有配套措施下,讓漁民措手不及。洪姓船長說,早期漁船都使用木材建造,但結構容易因為風浪大遭到毀損,後來就使用安全性較高、較硬、較輕的玻璃纖維包覆,以維護生命財產安全,隨著近年漁船拆解處理費用暴增,「我們不是不處理,是處理費用瞬間高的嚇人,也吃不消。」屏東縣環保局指出,枋寮掩埋場整建進行活化工程,多出來的貯存空間只收焚化廠燃燒後的飛灰固定物,至於漁船拆解若做好完整的分類,木材、塑膠等可以送至崁頂焚化廠焚燒,但玻璃纖維因燃燒後易沾黏爐底,導致破管,必須交由正規且專業的環保業者處理,不適合再送至掩埋場或焚化爐。漁業署則表示,漁船汰舊後,「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等同於回歸到市場機制,至於有無補助的可能,仍需進一步研擬,漁業署會再與環保署討論船體拆解後,是否有其他處理方式的可能性。船隻使用年限到了之後就該進行拆解,變成一團的廢棄物。(圖/讀者提供)
漁船墳場2/公家掩埋場拒收 一艘廢船得付百萬處理費
屏東東港為漁業重鎮,每年平均產生數千公噸的汰舊船體廢棄物,其中包含無法二次回收的玻璃纖維,自2019年屏東枋寮掩埋場整建後,不再收事業廢棄物,必須全數改由民間處理,在沒有配套措施下,廢漁船處理費用跟著暴漲10倍,政府竟束手不管,讓漁民心都涼了。記者隨著謝姓船長的腳步來到東港鹽埔漁港,他汰舊的一艘40多公噸漁船停泊在港邊,對比其他跑遠洋的大船,船體顯得嬌小許多,但由於是二手船,轉到自己的手中才不到3年,許多機械就已經不堪使用而報廢,但謝船長等了2年多,都找不到價格合理的環保公司,每公噸處理費動輒4萬元起跳,整艘漁船光是拆解處理費用就要花上百萬元,讓他大嘆「實在無力負擔」,無奈只能停在港邊。「不是我們不處理,是處理費用瞬間高的嚇人,也沒有配套措施。」另一位洪姓船長也苦笑表示。他說,早期漁船都使用木材建造,但結構容易因為風浪大遭到毀損,後來就使用安全性較高、較硬的玻璃纖維包護,以維護生命財安全。謝姓船東的漁船報廢後因為拆船費用高,只能暫時停在港邊等有經費時才能拆解。(圖/宋岱融攝)國民黨立委廖婉汝指出,近年漁業主要趨勢均是以木頭船體包覆玻璃纖維、樹脂,但當要報廢或汰舊時,就衍生廢棄物的問題,政府應該超前部署,不是一句「交由民間機構處理」就置之不理,現階段應該以補助價差,或採破碎壓縮掩埋等方式,讓漁民能夠解決汰舊和廢棄的老舊漁船問題。屏東縣環保局指出,枋寮掩埋場整建進行活化工程,多出來的貯存空間只收焚化廠燃燒後的飛灰固定物,至於漁船拆解若做好完整的分類,木材、塑膠等可以送至崁頂焚化廠焚燒,但玻璃纖維因燃燒後易沾黏爐底,導致破管,必須交由正規且專業的環保業者處理,不適合再送至掩埋場或焚化爐。漁業署則表示,漁船汰舊後,「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等同於回歸到市場機制,至於有無補助的可能,仍需進一步研擬,漁業署會再與環保署討論船體拆解後,是否有其他處理方式的可能性。台灣漁船目前盛行使用材質較硬的玻璃纖維,但卻成了掩埋場的拒絕往來戶。(圖/宋岱融攝)
漁船墳場3/屏東30多艘汰舊船待拆解 恐釀塞港危機
屏東東港地區擁有漁獲拍賣市場,每日有上千艘船次進出,可說是全台漁業重鎮,但近年因為受到疫情燃燒影響,魚價崩跌,部分漁民索性不出港,目前估計有30多艘待拆解漁船停泊在東港鹽埔漁港,漁民又無力負擔處理費用,恐怕會引爆塞港危機。據漁業署市場行情統計,東港魚市場今年4月間鮪魚拍賣價格每公斤仍有600多元,本土疫情爆發後,因為餐廳暫停內用、沒有遊客,導致買氣不佳,價格瞬間攔腰斬,僅剩200多元,漁民受挫選擇不出港捕魚或者將船隻趁機報廢。陳姓船長說,他的30多噸漁船原本為木質,使用超過20多年,老舊腐蝕滲水嚴重而無法出海作業,因而雇工將整艘船包覆玻璃纖維,以防漏水,完工之後不久卻遇上本土疫情攪局,漁貨價格差,出海捕魚肯定要賠錢返航,百般考量下,決定淘汰舊船,拆下仍有價值的機械轉賣換現金。以往船東報廢的船隻,會透過環保公司雇用怪手,將船體直接破壞、拆解,再加以掩埋。(圖/讀者提供)但多數的船長卻沒錢處理每艘高達百萬元的漁船處理費,只好把打算廢棄的漁船都停在東港鹽埔漁港,等到有辦法處理時再說。洪姓船長就苦笑說「不是我們不處理,是處理費用瞬間高的嚇人,政府一句不收就不收了,也沒有配套措施,讓我們措手不及。」國民黨立委廖婉汝指出,枋寮掩埋場不收拆解船體後,改由民間處理,價格從原本的1公噸4千多元變成4萬多元,價錢差距太大漁民無法負荷處理的壓力,又長因廢舊船隻在漁港卡位造成漁港擁塞。琉球區漁會總幹事蔡寶興說,因枋寮掩埋場不再收船體廢棄物後,處理費用變高,許多漁民將汰除漁船暫時停泊在屏東東港鹽埔漁港,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盼政府盡快居中協調。屏東縣環保局指出,枋寮掩埋場整建進行活化工程,多出來的貯存空間只收焚化廠燃燒後的飛灰固定物,至於漁船拆解若做好完整的分類,木材、塑膠等可以送至崁頂焚化廠焚燒,但玻璃纖維因燃燒後易沾黏爐底,導致破管,必須交由正規且專業的環保業者處理,不適合再送至掩埋場或焚化爐。漁業署則表示,漁船汰舊後,「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等同於回歸到市場機制,至於有無補助的可能,仍需進一步研擬,漁業署會再與環保署討論船體拆解後,是否有其他處理方式的可能性。屏東枋寮掩埋場經過活化整建後,不再收取船體拆解後的事業廢棄物,讓漁民相當困擾。(圖/報系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