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部外海
」 地震本週恐生成2颱風 日本氣象廳預測「摩羯」這日到達台灣外海
菲律賓東方海面的低氣壓醞釀中,氣象署預測,可能在週一(2日)或週二(3日)增強成輕度颱風「摩羯」,且路徑有可能影響台灣,但時間點還不一定。而日本氣象廳則預測「摩羯」颱風6日早上將來到台灣東南部外海。氣象署指出,該熱帶性低氣壓今(1日)8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2.3度,東經126.2度,以每小時12公里速度,向北北西進行。中心氣壓1004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12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20公尺。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陳姵安表示,菲律賓東方海面目前有一個低氣壓正在發展中。陳姵安指出,該低氣壓可能在週一或週二增強為輕度颱風,並可能影響台灣,但具體影響時間尚不確定。由於未來的路徑變化多端,目前歐美模式的預測結果差異很大,還需進一步觀察其在接近台灣南邊時,是否會向南海或北方移動。至於92W的未來的運動動態,氣象專家林得恩則在「林老師氣象站」臉書表示,成颱之後美國NCEP模式認為會先往北走後遠離,位置較昨天模式預測的偏東,對台灣的影響也轉為變小;但是歐洲ECMWF模式則認為先往西走,經巴士海峽後,位置相當接近台灣。由於環境配置仍在調整當中,各家模式分歧性高;後天將是轉折較為明朗的關鍵點。林得恩指出,本週至少會有2個或以上的熱帶擾動會生成或持續發展,且成颱的機率高達70%。氣象專家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中提到,今晨紅外線雲圖顯示,菲律賓東方的雲團正在持續發展。根據最新的歐洲(ECMWF)和美國(GEFS)系集模式模擬,預計周四至周六期間,可能有颱風在台灣附近活動,路徑可能掠過台灣或直接登陸。由於這些模擬屬於期末預測,模式仍在大幅調整中,因此颱風帶來的威脅不容小覷,需密切關注。吳德榮也進一步分析,最新的歐洲模式顯示,周四至周六期間,台灣可能受到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具體天氣變化將取決於颱風的動向,仍需持續觀察。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指出,「摩羯颱風即將形成,日本氣象廳首報預測路徑,9月6號早上將來到台灣東南部外海」。氣象專家吳聖宇也在臉書表示,目前在菲律賓東南方有熱帶擾動正在發展,有可能在今天先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明、後天還有繼續增強為輕度颱風的可能性。未來大致會先朝向菲律賓呂宋島至巴士海峽一帶靠近,週三就會來到呂宋島北部或巴士海峽,後續的動態變化很大,有可能逐漸向西偏轉趨向南海移動,也有可能繼續緩慢北上往台灣靠近,兩者之間對於台灣天氣的影響程度有非常大的差異。吳聖宇說明,若是颱風逐漸偏向南海,台灣只會受到它外圍環流的影響,迎風面地區降雨機率高。但若是繼續向台灣靠近,那麼各地風跟雨的影響程度從週三之後就會逐漸加大。吳聖宇指出,未來颱風是否會繼續逼近的關鍵點可能是在於台灣北方太平洋高壓對它的導引程度,若是高壓明顯壓制並且導引它向西移動,那麼趨向南海的機會就比較高,反之則有可能繼續緩慢向北接近台灣。未來這1至2天內的預報變化,還有熱帶擾動實際發展的情況都需要密切觀察,也請大家持續注意最新的天氣預報資訊。
東南部外海一天兩震「實屬罕見」 氣象署說明:震央地點少見
根據中央氣象署資料顯示,27日凌晨0點38分、27日19點21分,台灣東南海域發生2次地震,其中一次規模達到5.4,由於該地點過往甚少發生地震,氣象署也為此說明,表示地震震央位於台東外海,屬於板塊前緣碰撞,算是比較少見的,預期後續所產生的餘震也會比較少。根據中央氣象署資料顯示,27日凌晨0點38分,台東縣政府南南東方97.0公里處發生芮氏規模3.9地震,震央深度為23.2公里。而這起地震屬於小區域地震,僅在台東蘭嶼當地可感知最大震度4級。後續又於27日19點21分,台東縣政府南方104.3公里的台灣東南部海域上,再次發生芮氏規模5.4地震,震央深度51.1公里,這起地震除了在屏東、台東等地最大震度為3級外,多數地區均為1級。根據《中央社》報導指出,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受訪時表示,芮氏規模5.4的地震起因是菲律賓海板塊往西北歐亞大陸板塊碰撞所致,屬於板塊前緣的碰撞。吳健富也提到,就過往資料而言,這次地震震央位置比較少見,但由於深度深,因此影響範圍也不大,後續餘震推測也會比較少,同時也沒有產生海嘯的可能。
凱米颱風來襲 台電6,000名搶修人力嚴陣以待
凱米颱風進逼台灣本島,台電已完成防災設備及備料盤點作業,並調度逾6,000名搶修人力、備妥車輛與機具待命,全面戒備強風豪雨可能帶來的災害。對於山區及離島等易受風災影響與外界斷聯的地區,也超前部署因應整備,致力將颱風對民眾用電的影響降至最低,儘速為民來電。台電23日說明,此次凱米颱風襲台,其路徑由台灣本島東南部外海直驅北北基桃宜,預估北部地區受影響程度較大,台電已全面盤點人力及設備資源,並啟動跨區處支援機制,調度南部各區處搶修人力,總計部署超過6,000名搶修人力、逾1,600輛搶修車輛及逾1,000台搶修機具,動員最大能量投入修復作業,致力縮短復電時間。針對綠島、蘭嶼、小琉球等離島,也超前部署派遣逾30名人力進駐,全力戒備颱風帶來的衝擊。台電指出,因應北部重點區域積極整備待命,23日下午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及台電工會理事長吳有彬共同前往第一線、位於新莊的台北西區營業處,致贈同仁搶修背包及毛巾,象徵台電穩定供電、投入搶修的團隊紀律及榮譽感展現,現場亦提醒同仁在後續颱風搶修之餘,也須特別注意工作安全。台電表示,每年颱風季來臨前,台電均會召開防颱會議,檢討各項防颱準備作業執行狀況,包括人員與設備的盤點,設施的檢查,以及電力設施淹水防範等,努力確保將災情對供電的影響降至最低。針對颱風造成的停電事故,復電程序將採「供電樞紐變電所→主幹線→分歧線」的原則,積極搶修盡快復電,惟搶修進度仍會受到停電範圍、交通路況、風雨情況等影響,敬請民眾諒解。台電也呼籲民眾加強防颱,例如加強固定招牌及看板、取下懸掛物,避免強風吹落電線引發斷線或停電。民眾若發現電線掉落與外露情形,請立即通知台電處理。另豪雨易使大樓地下配電室淹水,恐影響台電人員搶修作業,也請民眾加強地下室防淹水措施。此外,如有抽水站等須持續運轉之相關單位或設備,或是須24小時使用維生設備之用戶,請透過自備發電機或不斷電設備及早因應。台電提醒,民眾若發生停電事故,可使用「台灣電力APP」停電報修功能,或是台電網站於颱風期間開設的「颱風停復電資訊」專區,輸入停電地址、停電狀況,即可查詢或通報停電資訊,將台電「1911」客服專線保留給無法使用網路或仍習慣撥電話的用戶通聯使用。
日東南部外海發生6.6強震! 氣象廳緊急發布海嘯警報
日本伊豆群島外海在當地時間5日上午11點發生規模6.6的地震,且深度僅10公里。對此,氣象廳立即針對伊豆諸島發布海嘯警報,呼籲民眾遠離海岸和河口。根據《NHK》報導,日本伊豆群島外海,在當地時間5日上午11點發生規模6.6的地震,震央深度僅10公里。日本氣象廳立刻向伊豆群島發布海嘯警報,並提醒民眾,如果身處已發布海嘯警報的地區,請遠離海岸和河口,不要靠近。另外,日本氣象廳也針對千葉縣九十九里、千葉縣內房、靜岡縣、小笠原群島、愛知縣外海、三重縣南部、和歌山縣、高知縣、種子島屋久島地方發布「海嘯預報」,提醒民眾注意海面變化。而日本氣象廳地震資訊企劃官下山敏博還指出,「未來一周左右還會發生類似震級的地震。本月2日以來,該地區地震活動一直持續,預計將持續一段時間,需多加注意小心。」根據日本氣象廳最新消息指出,當地時間中午12時17分,伊豆群島八丈島八重根發生30公分海嘯,依據觀測地點不同,海嘯的高度可能比觀測到的高度還要高。因此,氣象廳再次呼籲當地民眾遠離海岸和河口,不要前往現場觀浪。
美國阿拉斯加南部規模7.4強震「深度僅9公里」 當局急發海嘯警報
美國阿拉斯加半島東南部外海稍早發生芮氏規模7.4強震,隨後又發生規模5.7餘震。美國地質調查局表示,第一起地震深度僅9.3公里,後來的餘震則是49公里。另一方面,當局已針對阿拉斯加沿岸發布海嘯警報,提醒在警戒區域內的民眾遠離沿海水域,並盡量移動至高處或內陸。美國地質調查局資料顯示,這起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16日上午6時48分,震央位於阿拉斯加州西南方沙點市(Sand Point)外海約106公里處,芮氏規模高達7.4,深度僅9.3公里。第一起地震發生不久後,該區域再度發生規模5.7的餘震,深度約49公里。另一方面,美國海嘯預警系統也針對阿拉斯加半島南部發出海嘯警報,提醒在警戒區域內的民眾遠離沿海水域,並盡量移動至高處或內陸,直到相關單位確認安全後再返回。美國海嘯預警系統針對阿拉斯加半島南部發出海嘯警報。(圖/翻攝自USGS)
中颱梅花08:30海警…吳聖宇:環流紮實「小鋼炮型」 明起這些地區防大雨
今(11日)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部、東半部地區及澎湖有局部短暫陣雨,北部、東北部山區及基隆北海岸易有局部大雨發生,其他地區及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象局表示,中颱「梅花」預估今(11日)上午8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氣象局預報,今(11日)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部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中在北部及東北部的降雨會最為明顯,山區及基隆北海岸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東部及東南部的降雨偏向以午後為主,中南部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溫度方面,清晨各地低溫約23到25度,白天北部及東北部稍涼些,高溫約28、29度,其他地區仍有32、33度。氣象局指出,第12號中度颱風「梅花」,凌晨2時位於鵝鑾鼻東方440公里的海面上,向北北西方向前進,暴風圈已進入台灣東南部外海,移動速度正逐漸放慢,未來在其北上通過台灣東半部海面的過程中,是否會更靠近台灣,仍有相當的不確定性。預測路徑。(圖/中央氣象局)氣象專家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中指出,最新(11日2時)中央氣象局的「路徑潛勢預測圖」,與最新(10日20時)歐洲(ECMWF)系集模式模擬路徑皆顯示,今(11日)「梅花」大致朝石垣島方向前進,即將進入導引氣流弱的海域,移速減慢;12、13日在石垣島附近滯留打轉,14日緩慢轉北,逐漸加速。潛勢預測的「機率範圍」偏大,系集模擬路徑已較先前收歛、但仍分歧,皆顯示預測路徑的「不確定性」大。以目前「梅花」的預報資料而言,其暴風圈將通過台灣東部鄰近100公里海域,但暴風圈西側是否觸及陸地?則需持續密切觀察。吳德榮分析,最新(10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今(11日)北部、東北部雲量增,轉有局部雨,其他各地多雲時晴,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北台白天氣溫略降。各地區氣溫,北部22至28度,中部22至33度,南部22至34度,東部21至33度。最新模式模擬顯示,明(12日)至周三(14日)上午,「梅花」暴風圈邊緣及其外圍環流影響,沿海風力強,北部、東北部及中部山區有明顯降雨,皆應注意防範;其他地區受影響相對較小,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北台白天轉涼,中南部高溫略降。周三下半天起「梅花」漸遠離,北台降雨趨緩,天氣漸好轉。周四至周六(15至17日)各地恢復穩定,天氣大多晴時多雲,白天氣溫回升至33至35度。天氣職人吳聖宇10日晚間在臉書分析,目前梅花為中度颱風,外觀雲型為6字型,標準的北進型態,結構看起來蠻完整的,環流紮實,風雨集中在暴風圈內,半徑並不大,差不多就是150公里左右,暴風圈外的外圍環流雨帶不是特別明顯,依照預報模式的預測,這颱風11日之後有更加內縮的可能性,強度可能會再略為增強,但是暴風圈再擴大的可能性似乎不高,從這樣的結構來看,偏向小鋼炮型,暴風圈內外的風雨差異可能不小。至於是否發布陸上警報,吳聖宇表示,還有待觀察,暴風圈邊緣可能在東北角近海掠過,因此的確是不排除有發陸警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