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國家
」 東協 RCEP 中國 馬來西亞 台灣讓世界看見台灣!「台灣橋樑計畫」明年推動 將邀請諾貝爾獎得主來台訪問
讓世界看見台灣再下一城!據了解,世界和平基金會選擇台灣,率先與台大合作推動「台灣橋樑計畫」,未來將陸續邀請物理、醫學、化學、經濟等6位諾貝爾獎得主來台訪問,前進台大舉行學術講課或演講,預計來台訪問期間將深入了解台灣,可望成為我國的「國際宣傳大使」。這項計畫預計從明年開始啟動,不但可讓台大學生更具國際觀,也將加深台灣與國際連結、提升台灣全球影響力。知情人士表示,未來與世界和平基金會合作的大專院校學生,有機會和諾貝爾得主深入互動,進行國際網絡連結,而這些諾貝爾得主很多是國際知名大學教授,未來台灣學生也可以有機會赴國外上課,甚至進行學術研究,進而培養台灣的國際化人才。據了解,世界和平基金會原本在德國,但應泰國政府邀請在泰國設立辦公室,啟動「橋樑計畫」,邀請諾貝爾得主與亞洲各國進行學術網絡連結,最近已將橋樑計畫的網絡帶進日本,和日本大學合作,而台灣近來因地緣政治因素,成為印太地區重要國家,因此世界和平基金會也希望將頂尖交流平台的學術網絡帶進台灣。總統賴清德3日曾接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尤韋.莫拉韋茨(Uwe Morawetz)一行。過去該基會已和東協國家合作,包括新加坡、菲律賓、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都有合作計畫。由於疫情期間,全球供應鏈斷鏈,急需台灣晶片支援,大大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因此該基金會在前中研院長李遠哲牽線下,找上台大合作。知情人士表示,這項橋樑計畫可以將台灣能見度推上國際舞台,讓世界看見台灣,透過國際諾貝爾得主來台灣,與台大進行講座交流,包括講課與演講,停留期間不只一、二天,可能長達一、二周,希望讓諾貝爾得主深入瞭解台灣,再返回各國為台灣宣傳,成為我國的「國際宣傳大使」,可大大增加台灣與國際的連結及提升全球影響力。未來該基金會還會繼續往中部及南部尋找適合作為合作夥伴的大專院校,例清大或成大,但都還在評估中,尚未進一步洽談。知情人士認為,大專院必須具有一定學術能量,才有可能入選為合作對象。據了解,台大校長陳文章為了這項計畫,向企業界募款,光寶集團宋恭源創辦人去年8月已捐助台大,成立「跨域頂尖交流平台」,促成台大與世界和平基金會合作交流。
揚秦5月營收逾2億創高 董座:麥味登朝千店目標、炸雞大獅進軍海外
揚秦國際企業(2755)今(7)日公布5月自結營收,5月營收2.07億元,月增2.72%、年增13.14%,創歷年同期新高。1月至5月累計營收共9.75億元,較去年同期8.42億元成長達15.82%,續創歷年同期新高。揚秦總經理林麗玲表示,5月營收創高,主要受惠於「麥味登」與「炸雞大獅」雙品牌門市拓點有成,營運規模持續擴大。截至目前,麥味登總店數達862間、APP的會員總數已突破50萬人。而炸雞大獅海內外店數113家,除了國內持續展店外,海外區域代理授權在本(6)月新增印尼泗水區及新加坡,東協國家在疫情之後的消費力道逐步回溫,炸雞大獅在當地的展店腳步亦逐漸加速,馬來西亞砂拉越地區的第二家門市即將開幕,第三家店也正在籌備中。展望後市,林麗玲表示,營運主力的「麥味登」與「炸雞大獅」雙品牌將持續拓點,新創火鍋品牌「涮金鍋」在桃園的第二家門市預計將在七月開幕,第三家門市也正籌備中。日前在股東會上,揚秦除通過承認去年財報外,同時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3.6元。揚秦國際董事長卓靖倫表示,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1.58億元,年增14.52%,稅後淨利達1.32億元,年增14.62%,營收、獲利均創股票上櫃以來新高。每股稅後盈餘(EPS) 4.40元。
外交以自身長遠利益為考量 新加坡的一中政策非「一中原則」
新加坡長期與兩岸保持友好關係,賴清德贏得總統大選後,新加坡外交部在賀詞強調將在新加坡的「一個中國」政策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對台友好關係。新加坡駐台代表葉偉傑強調,新加坡向來以「新加坡的一中政策」為論述,而不是「一個中國原則」;新加坡之所以能在國際間與各國保持靈活應變,在於是以自身長遠利益為考量。對於媒體報導、翻譯,常有所謂「新加坡的一個中國原則」說法,葉偉傑受訪時特別強調,這是不對的。他說,新加坡的公文不可能是「一中原則」,寫的是「一中政策」,政策當然包含一中原則,雖然國際間對一中原則理解也不盡相同,但新加坡向來以新加坡的一中政策為論述。新加坡的外交政策靈活、有彈性,在國際間被譽為「小國外交」的典範。近年來,美國刻意拉攏東協國家加入抗中陣營,新加坡是否感受到壓力?葉坦言,確實有很多壓力,但他強調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從來不是想跟哪個國家靠攏或結盟,而是以自身長遠利益為首要考量。他舉例,星國參加北京發起的「一帶一路」,看似偏向中國,或列為美國發起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看似靠攏特定國家,但新加坡的態度一直都是「只要對區域發展有幫助,都歡迎且願意合作。」葉偉傑表示,雖然有人認為參加特定國際組織等同表態支持,因而對加入有所顧慮,但他認為,選擇不參加是一種作法,但不參加也不能阻止該組織的設立,若能加入,還可以發揮影響力,在內部影響該組織的發展,並影響其決策,而不是連發言權都沒有。他也提到,東協國家對美中和國際關係的態度也不盡相同,與兩岸間感情也不一致,因此,東協與歐盟不同,並無一致的對外或是兩岸政策,但在兩岸議題上,皆期盼區域的安全穩定。
疫後「來台國際旅客」前10名大洗牌! 港澳衝第一超越日本
疫情後哪一國的旅客最愛來台灣?根據交通部觀光署本周公布的最新統計顯示,去年(2023年)來台國際旅客中,最多的不是陸客也不是日本旅客,而是港澳客,其次才是日客,第3名則是韓國客。值得注意的是,前5至10名的外國旅客都是東南亞國家,東協旅客數量更佔比達34.7%,幾乎每3位就有一位來自東南亞。去年國際觀光客來台人次達648.6萬,已恢復疫情前一半,交通部觀光署本周也公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整年度各地來台的國際旅客數前10大排行在疫情前後已重新大洗牌,原本疫情前來台旅客最多為陸客,其次為日本旅客,第3名才是港澳旅客,沒想到疫情後,變成港澳客最愛來台灣,2023年高達119.9萬居冠,超車疫情前領先的日本旅客人數。2023年來台旅客數第2名則是日本旅客,有92.8萬,第3則是韓國客有74.4萬,第4則是美國旅客52.9萬。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來台國際旅客數第5名至第10名則依序為新加坡46.3萬、馬來西亞43.7萬、泰國39.4萬、越南38.2萬、菲律賓35.0萬,以及中國客22.6萬。整體來台旅客前10名中,東協國家的人次佔比達34.7%,幾乎每3位就有一位來自東南亞。對此,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系副教授黃正聰也分析,疫情後港澳客來台從第3衝到第1,主要是因為地緣上台灣離港澳很近,也有很多香港人在台灣讀過書,跟台灣有連結,再加上香港人出國率很高,尤其在疫後很多人希望到外面走走,因此預期這塊市場未來仍有成長空間。至於日本旅客來台人次為何在疫情後下降?黃正聰則點出,因為疫情後日幣貶值,等於出國旅遊開銷變貴,再加上日本經濟狀況其實沒有非常好,導致日本旅客出國人數變少,這也體現在去年日本旅客來台總數不到疫情前一半,不過去年底有逐漸回溫趨勢,日客來台人次已達到疫情前的6成。不過他也坦言,今年日本同樣面臨匯率和經濟問題,所以這塊市場只能期待慢慢恢復,如果能恢復到8成,其實就算不錯了。另觀察東南亞旅客人次的增長,黃正聰表示,東南亞旅客疫情前來台占整體市場可能只有2成5,但去年來台占比已提高到3成5,可以說東南亞旅客數是各個市場疫情後恢復最好的,且東南亞市場預料將持續成長,原因則包括人口紅利,東南亞人民的經濟水準提升,賺了錢就會想出國,再加上行政院規劃擴大東南亞市場,簡化通關程序,因此東南亞旅客市場很有潛力。而原先的陸客方面,黃正聰指出,目前中國大陸尚未開放自由行和團客來台,去年中國旅客22.6萬人為商務客、旅居及留學第3地陸籍人士等第3類陸客。
184萬人「月薪未滿3萬」!青年低薪拉警報 學者示警:改善產業結構當務之急
民進黨贏得總統選舉,新任總統賴清德接任後,不僅有通膨上漲壓力,全台還有多達184萬、月薪未滿3萬元的勞動人口,陷入低薪困境;學者警示,兩岸關係未來4年恐怕很難改善,繼石化產品之後,大陸擬再擴大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優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也已在去年啟動關稅降為零,台廠為了成本將有外移壓力,政府應改善產業結構,及早解決青年低薪問題。根據主計總處公布「人力運用調查」,全台受雇員工者平均每月收入未滿3萬元者仍多達184萬人、占比近2成,而近2年通膨壓力大,111年與112年的CPI分達3.05%、2.9%,民眾實質所得縮水下,若再遇上製造業外移,無疑是雪上加霜。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選舉已經結束,政府該灑的鈔票也近尾聲了,賴清德所組的行政團隊,上任後得面臨物價上漲、穩定經濟等挑戰,尤其中油、台電虧損嚴重,當電價、油價回歸市場機制、價格調漲,又有紅海動盪等風險,上半年國內物價恐怕持續攀升,今年農曆年前後物價恐怕會貴得離譜。殷乃平表示,除了ECFA外,政府更大的難題是RCEP已在去年全面啟動,從關稅減免到零關稅,為了避免高關稅,台廠勢必外移到東協國家。相關問題勢將衝擊國內就業。「青年低薪已成為國安問題,實需適度公權力介入。」立委曾銘宗表示,日韓等其他國家也由過去的尊重公司治理,慢慢轉有公權力介入,且政策手段持續強化。他建議,過去為解決低薪提出修正的《公司法》、《中小企業發展條例》與《證交法》等法案,應再度提出送審。曾銘宗舉例,《公司法》修正案中,要求明文訂定公司獲利一定比例要拿來調薪。即是督促企業主在賺錢之際,也應考量為自己的員工提高薪資。
藍綠惡鬥24年 吳欣盈質疑「為何這些人連抄都不會?」
民眾黨今在凱道舉行選前之夜,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助講時批評,藍綠惡鬥拖垮台灣24年,台灣薪資沒漲,房價越高,淪為亞洲四小龍最後一名,還被東協國家緊追,但全球卻推出個資法、綠色金融等政策,質疑「為何這些人連抄都不會?」她也反駁民眾黨只是空氣票的說法,直言車掃過程看到許多長者支持。民眾黨凱道活動人數超越民進黨昨日凱道造勢人數,民眾黨發言人李頂立晚間9點多喊話,現場已湧入超過30萬人、線上達到25萬人。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圖/中國時報陳慰慈攝)吳欣盈晚間9點多助講時表示,「藍綠輪流執政,生活有變得更好嗎?」台灣20年來薪資沒漲,房價越高,民眾勞保退休金快破產台灣淪為亞洲四小龍最後一名,被東協國家緊追,台灣藍綠輪流執政,卻換來停擺20年來,總統執政跟不上世界腳步。吳欣盈說,她跑遍60個國家很有感,感謝柯文哲3年前給她機會服務台灣,今天她在白紙運動下寫下「數位政府、永續台灣」,希望下一代有更好未來,因此她提出策提出主權基金10年藍圖、外匯存底、碳稅等政見,讓政府幫人民賺錢,不是在跟人民拿錢,10年來可以多出3到5兆台幣,多出一個國庫,補助勞保、退休金,減輕大家的負擔。對於外界認為民眾黨只是空氣票、網路聲音,只能得到年輕人支持,吳欣盈說,她車掃時得到很多阿公阿嬤的支持,昨天在競總甚至看到有一名阿嬤落淚,擔心藍綠惡鬥,希望投票給年輕人支持的候選人,改變台灣,因此她呼籲讓民眾黨執政,她也會用國際人脈、資源,讓下一代過更好。
全球供應鏈大翻轉 經部:前十月台商投資東協49億美元30年來首超中國
經濟部投審司20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到10月核准的僑外投資件數為1864件,較上年同期減少8.18%;投資金額為83.9億美元、約2519.5億元新台幣,較上年同期減少27.35%。特別的是,其中投資新南向國家為49.6億元,遠超過同期的投資中國大陸26.3億美元,今年將會是台灣開放對陸投資30年來的第一次大逆轉。新冠疫情重挫,加上近來美中貿易戰,造成全球供應鏈大移轉,也改變台商投資行為。台灣在1990年開放台商對中國大陸投資,數據顯示,在1991年、1992年時台灣在東協國家的投資還高於大陸,隨後因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吸引全球投資中國大陸,台灣也在1993年開始大量投資,當年就投資了11.4億美元,到今年2023年的30年間,一直遠超過對東協國家的投資,今年將第一次出現交叉。陸資來台投資方面,今年1到10月核准陸資來臺投資件數為22件,較上年同期減少43.59%,金額為美金2673萬美元、約8.1億元新台幣,也創下2009年6月30日開放陸資來臺投資以來的歷年同期次低。今年1到10月的對外投資,還是以科技大廠領頭,包括台積電以美金80億元增資美國公司、35億歐元投資德國公司,鴻海則是以8億美元增資新加坡公司、陽明海運以8億美元增資新加坡公司等大型投資案所致。
新南向淪為大內宣 國民黨團:東協國家貿易出超縮減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30日)開記者會指出,蔡政府執政8年合計編列506.9億元推動新南向政策,結果卻是對東協國家出口佔比逐年降低,對中國大陸貿易依存度仍重。根據審計部統計指出,我國對新南向國家出現貿易出超縮減情況,且逐年降低。新南向政策根本上是澈底失敗,淪為蔡政府的大內宣工具。總召曾銘宗表示,蔡政府執政下,我國對中國大陸和香港出口佔比為41.2%,馬政府時期平均在40%左右。蔡政府曾說,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上,但事實上,是籃子裡放更多雞蛋。對照我國對東協國家部分,106年對東協出口比例為109年將至15.4%、110年15.7%,去年才緩步回升到16.8%。曾銘宗說,蔡政府引以為傲、引以為豪的新南向政策,對中國大陸依存度反而更高,對東協相關出口反而降低。曾銘宗認為,蔡政府花了506.9億元的新南向政策,是澈底失敗,淪為大內宣。蔡英文總統和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請出來講清楚、說明白。書記長謝衣鳯表示,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蔡政府新南向政策預算編列,從106年度開始,編列了44.4億元,到了113年度編列了63.8億元,總計編列506.9億元。到了111年度出口大於進口已經萎縮到134億元;這代表蔡政府近幾年編列新南向政策,並沒有顯著成果。謝衣鳯指出,我國ECA(經濟合作協議)和FTA(自由貿易協定)的貿易覆蓋率,低於主要競爭對手,包括新加坡、韓國、日本。台灣在109年貿易覆蓋率為8.86%、110年9%、111年8.19%。反觀新加坡在111年貿易覆蓋率為95.08%、韓國77.30%、日本77.82%。換句話說,我國對於各項貿易談判,低於我國貿易競爭對手。其次,我國申請加入CPTPP的進度,和跟新南向國家簽訂協定進度均落後,這將產生包括在人才交流上的困境。台北市議員李彥秀表示,經濟政策應該回歸到專業,而不能被意識形態綁架,民進黨逢中必反的態度和角色,扭曲了整體新南向政策本質。國民黨不反對新南向政策,但應該善用與新南向國家和中國大陸間,一個非常重要的連結點,而不是斷點。最後,李彥秀要問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你的經濟政策是什麼?繼續做為斷點?還是東協、中國大陸間的連結點?
ECFA若喊卡…各方衝擊台貿易 學者示警:恐步入日本失落後塵
ECFA早收貨品陸對我減稅概況ECFA小百科大陸對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仍持續進行中,可能導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中止;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ECFA若喊卡,而台灣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又遙遙無期,面對南韓、大陸、日本等競爭,加上成本更高的貿易障礙,恐導致台灣出口衰退、經濟成長頹靡,步入日本失落10年、20年的後塵。殷乃平指出,ECFA已經過期,大陸隨時可以書面通知另一方中止協議,現在傳出貿易壁壘調查延到明年總統選舉前後,由於台灣對大陸出口占比仍高達32%至35%之間,ECFA若喊卡,等於台灣賣到大陸的許多產品要多課稅,將會影響台灣產品銷售的競爭力。「前有埋伏、後有追兵!」殷乃平表示,政府一直避談的是RECP,據了解,RECP將建立歐盟模式,不只成員國之間免關稅,明年將全面啟動邊境開放,即生產資本、勞動力等將能相互移動,一旦走到這步,我國面臨的出口、經貿挑戰會更大。大陸加上東協國家,占我國出口貿易高達65%。現在台灣無法加入RCEP、CPTPP,若ECFA也終止,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認為,會讓資源湧向沒有關稅壁壘的產品,如在資訊與通信科技(ICT)產品,因有世界貿易組織(WTO)下的《資訊科技協定》(ITA)享零關稅優惠,亦即不但民間資源湧向那邊,政府政策也是往那方向支持,如此一來,就要非常注重匯率,若台幣弱勢,便可以發揮部分抵銷海外巿場關稅效果,這也意味央行須更加重視匯率變化。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ECFA在關稅減免部分,陸對我早收清單貨品每年減免約8億美元,台灣則對陸減免約1億美元,假設ECFA真的中止,並非完全不能對大陸出口,而是要多給8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259億元的稅。殷乃平警示,全球各國為分散地緣政治風險,紛紛蓋晶圓廠,預計3到5年後量產,台灣半導體的優勢將不再;ECFA若喊卡、RECP將我排除在外,殷乃平預期,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道路愈變愈窄,廠商只好外移找出路,我們將複製日本失落的模式,工廠、年輕人外移,人口持續老齡化,社會結構的改變,經濟長期處於低度成長。邱達生則評估,大陸官方不至於將ECFA全部中止,哪有將政治籌碼一次用完的道理?他以農產品禁令為例,先以鳳梨、釋迦等當目標,對台灣農民殺傷力就很強,達成心理戰,因此,會一項一項來禁止,看台灣反映再調整。
台綜院估運具電動化產值達3.9兆 SMAT籲政府推「333補貼政策」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rt Mobility Association Taiwan, SMAT)今 (24)日舉辦「淨零世代 共好未來 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發表會,攜手台灣綜合研究院共同完成的《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中指出,推動電動運具產業發展,不只為淨零轉型帶來貢獻,更能創造3.9兆新台幣的產值,帶動 57 萬個工作機會。SMAT 理事長邱俊榮表示,「運具電動化」是台灣2050淨零轉型的12項關鍵戰略之一,建議政府應跨部會共同努力,推動「3 3 3」政策,包括經濟部提供機車行電動機車銷售獎勵金每輛3千元;環境部恢復新購電動機車補助每輛 3千元,提高民眾綠色消費意願;交通部補助民眾電池資費每月3百元,在油電銜接的過程,平衡燃油運具與電動具的使用成本。邱俊榮坦言,截至今年第2季,全台共1,439萬輛機車,其中僅66萬輛電動機車,占比4.6%;從機車銷量來看,過去3年電動機車每年都沒超過10萬輛,市售比不到12%,因此台灣在推廣電動機車普及上仍有很大努力空間。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蘇漢邦指出,根據台灣綜合研究院推估,在2040年電動運具市售比達成100%政策目標的情境下,電動運具產業預計帶動3.9%的GDP成長率,整體產業鏈產值可擴張至3.9兆元,並帶來57萬個就業機會,創造新一波綠色就業浪潮,同時也逐步提高電動機車市售達722萬輛。蘇漢邦也提到,目前電動機車打入冬南亞新興市場,近年在地緣政治與國際供應鏈重組趨勢下,全球供應鏈區域化發展,東南亞國家逐漸成為亞洲製造中心,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推估,2023年亞洲新興市場成長動能高於其他區域經濟體,也高於全球及先進經濟體,而東協為全世界最大的機車市場,對於總持有成本較低的電動機車購買意願高,具龐大的人口紅利商機。他建議政府加強爭取電動機車相關產品的關稅減免,同時結合新南向政策,透過「電動國家隊」赴東協國家投資。有望帶動整體電動機車向前、向後關聯產業的發展腳步,並降低跨國供應生產、運輸成本與政治風險。
大馬企業反對福島核處理水入海 發起逾萬人簽名聯署抗議活動
日本於24日排放核處理水入海,引起多國擔憂,中國宣布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抵制日本其他食品的聲音迅速蔓延,就連東協國家馬來西亞也有動作,除了官方針對日本進口的高風險食品進行更嚴苛的檢測外,民間也發起萬人連署活動,包括當地的餐飲業者也擬陸續以其他國家海產替代日本進口海鮮。馬來西亞民間也有「全民發聲,保護海洋」簽名運動,迄今逾萬人響應。(圖/翻攝自臉書)日本福島核處理水入海後,就連遠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也有了回應,當地的科學、工藝及革新部(MOSTI)決定,要在東馬沙巴海域安裝輻射偵測儀,並對日本進口的高風險食品進行第4級檢測,除此之外,民間也有「全民發聲,保護海洋」簽名運動,迄今逾萬人響應,並會在簽名連署活動結束後,將簽名橫幅交給日本大使館。根據《中央社》引述活動發起人、富貴集團創辦人鄺漢光的說法,認為福島核處理水入海的話題最近討論的十分熱烈,引發許多大馬民眾的疑慮,「身邊不少對日本排放核處理水有疑慮的友人,多半都會交代家人親屬不要去吃海鮮,或是減少大啖海鮮次數」。鄺漢光質疑,日本排放核處理水是否另有隱情,否則就不需大費周章要分30年排放,他認為,大馬政府雖有各種嚴格監控措施,但民眾普遍擔心,無人能預知會對海洋環境生態造成多麼嚴重的危害,即使受影響的周邊國家訴諸國際法院,日本又將如何面對這場人類浩劫災難。鄺漢光指出,東南亞周邊國家看不到有強烈回應態度,或許是相信政府能嚴格把關,但核處理水入海會影響到漁民生計,包括大馬在內的東南亞國家飲食都會受到影響,特別是這些海鮮全部都是來自海洋。此外,有當地餐廳業者表示,引進日本水產諸如貝、蟹、藻類與鮭魚等,以及日本神戶和牛或水果等產品,短期內是看不出影響,但民眾仍會產生預期恐慌,勢必會減少採買次數。馬來西亞民間也有「全民發聲,保護海洋」簽名運動,迄今逾萬人響應。(圖/翻攝自臉書)
楊金龍:美中爭端使台美貿易順差大 台灣要「避免成制裁對象」
近年美中衝突情勢,全球發展出現新變局。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天(29日)受邀至政大舉辦的2023年國際經濟與金融趨勢論壇,發表專題演講「全球化最新發展與台灣因應之道」。他表示,美中爭端使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擴大,宜持續關注其發展,並避免成為美國貿易制裁對象。楊金龍在演講中提到,台灣為小型開放經濟體,與全球經濟整合程度深,加上過去台灣積極參與全球貿易。隨近年全球化發展步調調整,對於台灣經濟前景具重大意涵,也有值得持續關注的變化和趨勢。美中爭端使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擴大,楊金龍表示,台灣應持續關注相關發展,並避免成為美國貿易制裁對象;同時,因應供應鏈重組,金融業可把握機會順勢發展為台商貿易結算及資金調度中心。對於金融業發展,楊金龍指出,不同於香港及新加坡等金融中心,台灣經濟發展主要以台廠在國內或全球布局為主,經濟腹地較分散,但隨台企產線逐漸擴大東協布局等海外據點,國內銀行與東協國家資金往來趨於密切,一方面擴大金融服務業等經濟腹地,另一方面降低過去高度集中在中國投資生產的現象,提供金融業發展新契機。楊金龍點出,主流經濟學觀點偏重全球化帶來互利互惠的總體面經濟效益,但忽略全球化有贏家、也有輸家的個體面分配不均問題,並忽略全球化恐限縮國家政策空間,可能引發政經不穩定。為避免全球化造成的外部性及逐底競爭問題,主要經濟體宜透過國際政策協調來制定全球化基本規範。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緣政治風險及全球供應鏈重組變局下,讓台企能以投資與貿易地區分流因應,提升台灣生產韌性並使經貿發展更平衡,帶來新發展機會。不過,企業仍面臨諸多挑戰,須妥適應變,並搭配政府政策支持,讓台灣繼續保持競爭優勢,確立不可取代地位。
中國跌出對美最大出口國寶座 被「這兩國」超車了
美國總統拜登主政以來,美中貿易分歧不減反增,拜登政府對中國商品維持高制裁關稅,同時推動「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政策,惠及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北美貿易盟邦。在此趨勢下,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已「讓出」長達15年來穩居對美最大出口國的寶座,領先地位被墨西哥和加拿大兩國超越,落居第三名。《日本經濟新聞》14日報導說,據美國商務部的貨品貿易(Trade in Goods)統計數據,今年1至5月,中國對美出口額為169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減25%,占美國總進口額的13.4%,占比也較去年同期減少3.3%。從金額來看,跌至19年來的最低水平。日用品、電器等範圍廣泛的中國產品,對美國出口量均有所下降,半導體出口額更是減半。相較之下,今年1至5月,墨西哥對美出口額達195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加拿大亦以1760億美元超越中國。照此趨勢,今年上半年(1至6月),墨、加對美出口額都料將超過中國。東協國家對美出口也顯著擴大,今年1至5月的金額達1240億美元,為史上第二高,較十年前成長兩倍。今年1至5月,美國對中國出口額則為62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出口額分居第一和第二名,中國排在第三,但占比為7.5%,約是加、墨兩國的一半。目前,美國的商用飛機等產品出口失去上升勢頭,出口占比在2020年達到峰值(略低於9%)後正在下降。2009年,中國超過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一大出口國。在前一年雷曼兄弟破產引發金融海嘯的經濟衰退中,高成本的美國製造業失去了競爭力,中國則憑藉低廉的價格和供應鏈集聚效應,提升其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當前,中國的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較15年前增長3.8倍,出口總額成長2.5倍。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中國商品占美國進口總量上升至20%左右,但在2017年川普政府上台後開始下降。川普政府對價值37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現拜登政府不僅延續對中國的高關稅,還在尖端半導體和通信設備方面強化出口限制措施。美企亦開始重新審視供應鏈問題,例如蘋果公司正鼓勵其在台灣和其他地區的承包商,將生產中心從中國大陸轉移到東南亞和印度。《日經》指出,若脫離對中依賴的趨勢進一步擴散,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出口將失去上升動力。外國企業把中國作為生產據點,向全球市場出口的戰略也會出現改變。
疫情時取消159國免簽措施 印尼政府沒打算恢復「30天簽證1千元」
在疫情期間,印尼政府取消了159國免簽的措施。而雖然近期疫情趨緩,但印尼政府依舊沒打算恢復免簽,近期甚至表示,將會維持如今的狀態,對159個國家採取簽證措施,其中也包含了美國、日本、澳洲與台灣。根據媒體報導指出,目前如果旅客要入境印尼的話,必須要申請落地簽證或是電子落地簽證,費用的話一次為50萬印尼盾(折合新台幣約1000元),簽證最長可滯留當地30天,得以延長一次。而由於在疫情之前,印尼對159個國家均是採取免簽政策,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日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在經過評估後,決定不再對這些國家採取免簽政策。僅恢復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個東協國家的免簽資格。佐科威表示,過去雖然對這些國家是採取完全開放狀態,但還是要持續評估免簽證測是否對國家有利,如果沒有好處的話則必須停止。而根據當地媒體報導指出,取消159國的免簽政策,其實不會影響印尼旅遊業的發展。印尼觀光及創意經濟部長桑迪阿加(Sandiaga Uno)表示,這159個國家的遊客對印尼的旅遊業貢獻並不大。而即便少了這159國的旅客,桑迪阿加認為,印尼也是有望在今年達成850萬人次遊客入境印尼的目標。而截至4月為止,印尼當地的入境遊客已經達到317萬人次。
秦剛雅加達會晤印尼外長 中印共同發聲維護東協中心地位
大陸外交部長秦剛22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與印尼外長勒特諾共同主持中、印尼雙邊合作聯委會第四次會議後,共同會見記者。秦剛與勒特諾共同發聲,主張東協不能成為任何外部勢力的代理人,地區國家不應被迫選邊站隊,相信東協國家將獨立自主做出判斷和選擇。據大陸外交部網站,勒特諾表示,印尼堅定致力於地區和平穩定繁榮,主張東協不能成為任何外部勢力的代理人、不能陷入大國博弈的漩渦,將履行東協輪值主席國職責,繼續與中方加強合作,發揮東協獨特優勢和經濟增長中心作用,助力全球疫後復甦。秦剛強調,中方始終將東協作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全力支持印尼發揮輪值主席國作用,打造東協增長中心,促進地區疫後復甦。新冷戰、大國競爭不應在亞太地區出現,地區國家不應被迫選邊站隊,相信包括印尼在內的東協國家將從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的根本利益出發,獨立自主做出判斷和選擇。秦剛最後表示,中方支持東協戰略自主、團結自強,維護東協中心地位和包容性區域架構,反對集團政治和陣營對抗。
陸星外長會晤 雙方同意加快恢復直航
大陸外交部網站消息,大陸外交部長秦剛20日在北京會見新加坡外長維文。雙方同意加快全面恢復直航航班,更好便利兩國人員往來。雙方強調將堅持以東協為中心、開放包容的區域合作架構。秦剛說,新加坡是中國的重要合作夥伴,長期深度參與中國改革開放與發展進程。中方高度重視中新關係,重視星方在地區國際事務中的獨特作用,願攜手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推動中新關係實現新發展。秦剛強調,當前,我們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星方也提出「經濟2030願景」。兩國現代化建設交融互促面臨重要機遇,中方願繼續同星方互學互鑒、合作共贏。雙方要深度對接發展戰略,深化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提升合作「統籌力」「競爭力」「帶動力」,推動合作提質升級。維文說,疫情發生以來,星中守望相助、同舟共濟,以實際行動彰顯寶貴友誼、踐行夥伴精神,互信不斷深化,務實合作順利推進。很高興看到中國實現疫後快速復甦,星中利益高度融合,我們對兩國各領域合作充滿期待。當前國際形勢充滿挑戰、令人擔憂,星方將繼續堅持多邊主義,宣導多元文化,維護自由貿易和產供鏈穩定暢通,與中方共護共促和平繁榮。雙方表示將籌備好下階段高層往來,充分發揮雙邊合作機制作用,推動重點合作項目好上加好。雙方同意加快全面恢復直航航班,更好便利兩國人員往來。雙方強調將堅持以東協為中心、開放包容的區域合作架構。秦剛表示,中方堅定支持東協主導作用,維護東亞合作正確方向,願同東協深化務實合作,打造合作亮點,推進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中方願同東協國家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全程55小時!陸「中寮泰」全程鐵路首發 今晚抵曼谷
新華社9日報導,一列搭載19個冷鏈貨櫃、約280噸新鮮蔬菜的中寮鐵路國際貨物列車,7日下午從雲南省中鐵聯集昆明中心站駛出,標誌著「中寮泰」全程鐵路運輸往返班列成功首發,全程55小時,預計今晚將抵達泰國曼谷。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指出,首趟「中寮泰」全程鐵路運輸班列預計55小時到達泰國曼谷,該班列由中寮鐵路「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從昆明運到寮國永珍南站進行換裝,再經泰國米軌鐵路運抵曼谷,較以往的鐵路加公路分段運輸模式縮短約1天時間,運輸成本降低20%以上。班列返程時將裝運泰國龍眼、榴槤等應季水果,實現班列重去重回。「鐵路部門加強冷鏈貨物組織,強化與海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推行快速通關和轉關模式,最大程度壓縮貨物通關時間。」中鐵聯集昆明分公司副總經理徐超說,「中寮泰」全程鐵路運輸班列搭建起更加高效穩定的冷鏈物流新通道,為中國與東協國家間的經貿合作注入新動能。據了解,中寮鐵路跨境運輸的貨物由開通初期的10多種擴展至1200多種,貨運總量超過250萬噸。
海外置產停看聽4/最大最知名也是倒 昔百人說明會盛況只剩「噓聲」
8年前海外投資狂熱席捲全台,五星級飯店百人享用精緻下午茶,仔細聆聽投資說明會的盛況,還歷歷在目,CTWANT記者調查,當時銷售的仲介公司,近年卻營運狀況頻傳,有的倒閉,有的遭檢調搜索,還有的被投訴建案根本沒動工。上一波的海外置產起於2011年奢侈稅上路,加上房市走下坡,因此開始放眼海外產品,2013年,日本、澳洲、英國、美國,及馬來西亞、柬埔寨、菲律賓等東協國家各國物件遍地開花,投資熱潮於2014年達到高峰,全年交易金額高達740億元,直到2016年才逐漸降溫,除了一般住宅,投資物件還包括飯店、渡假園區、學生套房,甚至停車位,推估6年來近2000億元資金「錢」進海外不動產。消基會房屋委員會委員張欣民回憶當時盛況,業者租下五星飯店租場地,邀請投資人邊享用精緻下午茶,邊聽取財經名人針對海外市場分析,再進行到物件介紹,有些還有抽獎活動助興,全程免費。張欣民表示,當時有不少大咖名人擔任海外房地產代言人,號召粉絲來聆聽講座,成交獎金至少3%起跳,也就是說成交千萬房子,就能拿到30萬高額獎金,這都是公開的秘密。2013~2016年台灣掀起海外置產熱潮,說明會幾乎場場爆滿,但專家建議慎選仲介公司,避免衍生糾紛求助無門。(圖/報系資料庫)根據內政部資訊系統的統計,2014年時,經營國外不動產仲介及代銷的家數一度翻了3倍,來到340家,當時國內幾家大型房仲也都設有海外房產相關部門,但不僅小型業者良莠不齊,糾紛一堆,就連大型業者也在熱潮退卻後紛紛傳出負面新聞。像是當時台灣最大的海外不動產代銷業者亞太國際地產,已於2019年宣告倒閉,還有投資人在臉書社團成立自救會,與亞太合作的台灣搜房,目前公司登記稅籍狀態為停業,2020年亞太國際地產負責人秦啟松、台灣搜房董事長楊建傑等5人,雙雙因當初保證獲利遭到起訴;同年藍海集團董事長劉威廷也被依違反銀行法,向法院聲押獲准。今年8月因柬埔寨詐騙案,也牽引出一票投資人跳出來控訴甲桂林創辦人曹瑞濱投資的豐匯地產,多年前推的柬埔寨金邊預售案,約20位台灣人前後共匯了總金額約2億多元的工程款,原預計2023年落成,至今仍是空地一片;無獨有偶,10月份,基泰建設董事長陳世銘等人,也因2011年至2014年間以投資境外不動產並打出保證可回本獲利,不法吸金新台幣上億元,涉嫌違反銀行法遭搜索。2016年柬埔寨皇家集團副總裁陳豐天(左)與甲桂林創辦人、豐匯國際地產曹瑞濱攜手推出金邊精華地段超高摩天樓案,沒想到6年過去,投資人控訴建案基地至今仍是荒地,投訴無門,恐淪海外不動產投資孤兒。(圖/報系資料庫)澳洲投資達人Jerry分析,國外地產商的確會提供保證投報率的優惠,那些觸法業者大多都是誇大、暴利,或是詐騙,借保證租金的外衣吸金觸犯金融底線,「我過去都是直接向日本或澳洲的仲介買房,所以回頭看台灣業者在賣海外不動產時,都是亂七八糟,趁著資訊不透明,能撈就撈,當廣告量鋪天蓋地,謊話聽一百次也會以為是真的。」知名公司一個個出事,受害人肯定不計其數,因無官方統計,究竟多少人受害、損失金額多少,迄今不詳。張欣民強調,海外不動產不是不能投資,只是要慎選,目前東協國家的投資風險還是比較高,日美加等已開發國政經因素穩定,代租代管也比較健全,主要擔心的是房價下跌和匯兌損失。除了選擇相對有品牌、成立時間較長的公司外,投資人也要有長抱的心理準備,才不會因為急用,在不對的時間點被迫出場。
工總理事長指明年經濟「非常悲觀」 全球超過1/3經濟體衰退、停滯
工總理事長苗豐強11日對明年經濟情勢直言,非常悲觀。他說,歐美各國困於高通膨、主要經濟體的強勢貨幣政策,又左右著全球金融的走勢、地緣政治的衝突進一步加深去全球化的腳步,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IMF)同時警示;全球可能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經濟體,今年或明年將會陷入衰退或停滯。工總11日舉行工業節大會,苗豐強致詞時指出,更值得關切的是,全球政經秩序正在劇烈變動中,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烏俄戰爭不僅衝擊全球能源及糧食市場,更加速全球政經秩序走向集團化、分立化的態勢。美中戰略競爭,從貿易延伸到科技限制、投資補貼、金融消費等各領域,除牽動美中兩大強權的盟邦經貿政策,更對全球產業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面對全球日益動盪與景氣下行的趨勢,苗豐強指出,強化韌性成為因應挑戰的基調。並打造具有韌性的經濟與產業需要提出四建議:一是,更開放的國際市場:他說,近年因地緣政治衝突、糧食危機等因素,國際上出現限制自由貿易趨勢,保護主義抬頭,對產業界形成新的挑戰。長年以來,我國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路途艱難,所幸我國是WTO資訊科技協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 ITA)的一員,我國資通訊產業及半導體產業得以在開放、公平競爭的環境中憑藉實力取得關鍵地位。不過,我國許多傳統產業,例如石化、紡織、鋼鐵、工具機,甚至汽車零組件等產品出口,仍面臨東協國家和印度較高的關稅,對建立產業區域供應鏈有所阻礙。二是,穩定低碳的能源供應,苗豐強指出,為了達成產業淨零轉型的目標,能源供應不但必須穩定,而且需要低碳。然而,按照目前政府的能源配比規劃,2025年核電廠除役後,很難兼顧穩定及低碳的需求。為因應全世界天然氣供應不足及零碳能源的趨勢,日、德等國都務實調整其能源政策,提高其核能比重,協助其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產業界期待政府務實檢討能源規劃,不預先排除任何的能源,以穩定低碳的能源供應,協助產業淨零轉型。三是,平衡完整的產業生態,苗豐強表示,平衡的產業生態系統是產業韌性的基礎。政府大力支持高科技發展,同時顧及其他產業,持續關切與追蹤產業關切的問題,包括協助各產業進行高值化、去碳化、人才培訓及移工引進等,這部份產業與政府需要持續的對話以及合作。四是,和平安全的經營環境,苗豐強說,和平的經營環境是產業發展的根本,我們從烏俄戰爭中看到百姓流離失所,經濟嚴重受創,台灣應全力避免走到那一步。危疑不定的兩岸局勢更可能影響內外投資的意願,不利於國家的長遠發展。因此,恢復交流,面對溝通是當務之急,工總在今年的白皮書建議「民間先行、政府支持」的原則,希望政府委託具公信力與經貿性質的民間組織進行對話,以因應兩岸亟待解決的經貿事務。如今疫情已有效控制,對岸剛剛確立新一代領導團隊,工總願意在兩岸經貿關係的深厚基礎上,協助兩岸民間和平互動。
新興亞股疲弱「台股」跌最多 越指逆勢守穩
越南上周國慶假期,越指上周小漲站上1280.51,周漲幅0.26%,法人表示,綜觀上周資金流入最多的前三新興亞股為印度、印尼及南韓,金額分別為5億美元、1.6億美元及1.3億美元,台股連5周淨流出,越南也連2周淨流出。受到美國聯準會(Fed)「鷹」式風格、景氣下行預期持續回落影響,新興亞股上周疲弱,周跌3.28%,其中台股跌幅最重,單周下跌3.96%,南韓、泰國分別下跌2.89%與1.38%。綜觀上周資金流入最多的前三新興亞股為印度、印尼及南韓,金額分別為5億美元、1.6億美元及1.3億美元,台股連5周淨流出、越南也連2周淨流出。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以越股來說,儘管投資人在連假前較為保守,但越指仍站穩1280點,且上周調整交割時間從T+2進化到T+1.5日,有望刺激成交量上揚,加上企業穩健獲利帶動下,過去一年越股成交量成長幅度較東協國家耀眼。張晨瑋表示,越南信貸需求不斷保持高位,銀行額度幾乎快用光,投資人接下來可關注SBV公布的信貸空間配額能否帶動大盤走多。整體而言,越南復甦趨勢仍不變,當前本益比仍偏低,加上處於震盪格局,建議投資人可把握契機入手越南基金,迎接未來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