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欽
」 電電公會 李詩欽 英業達台北電子展登場!結合AIoT、TPCA、光電展四合一 逾700廠商參展
2024年「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攜手「台灣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TPCA Show Taipei)」及「國際光電大展(OPTO Taiwan)」,於23日以「台灣國際電子製造聯合展覽會」形式呈現,計共有超過700家參展商、使用超過2,250個攤位;外貿協會秘書長王熙蒙指出,臺灣出口成長10.2%,須歸功於ICT資通訊產業,並期許產業透過AI創新發展,帶動下一個更精彩的50年發展。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指出,TAITRONICS將持續轉型,並全力支持臺灣資通訊電子產業。在過去50年中,臺灣的資通訊產業已成為日不落的行業,從進口零組件加工到自製,從硬體製造到軟硬體的完整整合,最終從臺灣走向全球。期待未來50年能再創台灣ICT產業的奇蹟。經濟部部長郭智輝提到,臺灣科技業以及資通訊產業技術領先全球,晶圓代工封測全球市占率第一,新世代科技創新動能將在未來持續扮演關鍵的角色。經濟部已在9月成立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同時在AI技術迅速推進的時代,規劃在國內外培養二十萬名AI人才,並鼓勵企業投入AI設備以及AI應用投資,以協助產業升級轉型。今年展覽延續AI物聯熱度,邀集到凌群電腦、鈺創科技、群創光電、奇翼醫電等指標性廠商展示前端技術。如鈺創科技展出用於物聯網、智慧穿戴、終端AI系統之記憶體解決方案及3D感測AI晶片,顯示其創新研發技術與能量。群創光電發展可進行體感互動遊戲的裸眼3D影音牆及浮空投影3D魚缸,成為實現智慧生活的潛力技術。為呼應近年備受矚目的無人機產業,TAITRONICS & AIoT Taiwan攜手嘉義縣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共同設立「Drone Taiwan 無人機專區」徵集24家無人機業者,大秀臺灣無人機國家隊最新研發實力,包括雷虎科技、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智飛科技、其昜科技及臺灣希望創新等,並於無人機試飛區實際演示無人機作業情形。同時太空衛星科技快速發展,為全球衛星通訊產業帶來了一場革命,吸引Sony semiconductors、繁晶科技、誠釱科技等國內外頂尖衛星通訊業者展出在家用、車用、海事及航空4大終端設備系統整合及衛星通聯實測相關解決方案。首度推出的「Big Bang Startup」新創展區,匯聚來自日本、韓國、加拿大、匈牙利以及英國之新創企業,展示出各項潛力AI驅動的創新應用及解決方案,同時舉辦Big Bang Startup Demo Day & Networking,提供新創企業絕佳的發表機會,促進與國內外業者交流,拓展合作商機。
AI創新應用聯盟成立 電電公會李詩欽:背後推手有「這大咖」
外貿協會與電電公會在10月23日至25日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辦2024年「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 (TAITRONICS)」及「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 (AIoT Taiwan)」,23日也成立AIIA聯盟。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台灣的AI硬體排在世界第一,但軟體只在全球第25名,要推動科研專案、政府協助,讓台灣AI產業在未來4年內推到世界前三名。今年活動聚焦「AInnovation Now」,涵蓋「AI物聯應用」、「低軌衛星」、「新創動能」和「無人飛行器」四大領域,參展廠商300多家、使用550個攤位,規模較上屆成長4成,經濟部長郭智輝、總統府資政沈榮津、嘉義縣長翁章梁都到場,還有墨西哥契瓦瓦州(Chihuahua)州長María Eugenia Campos Galván、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Lutz Güllner等人,由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陪同參觀。郭智輝在開幕式時特別點名無人機產業,已成世界趨勢,也是總統賴清德推動的五大信賴產業,而無人機市場規模,預估到2030年將達8000億元至1兆元,今年9月成立「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就是要集結國家隊之力,推動產業往國際發展。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表示,今年邀請到墨西哥的州長參與,與電電公會會員廠商接洽,他們也邀請台灣ICT、半導體等產業前往墨國投資,墨西哥是打入北美市場重要關鍵。李詩欽表示,台北國際電子展自1974年舉辦以來,已走過半世紀,見證台灣資通訊電子上下游和全產業鏈發展,在這段期間,台灣電子產業從零、走到全球領先,從台灣製造、到全球布局的日不落產業,明年將轉型為人工智慧(AI)創新應用展,期待未來50年,再創台灣資通訊產業奇蹟。AI創新應用聯盟(AIIA)也於23日正式成立,李詩欽透露,這次能順利集結八大公協會,有一部分要歸功於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以及多位產業界先進的幫助,期許在慶祝電子展50周年的同時,大家攜手為台灣下一個50年盡早規劃,合力爭取更好的未來。李詩欽表示,台灣過去比較偏ICT產業,但半導體占了很大部分,造成資源上的排擠,他認為應該多發起本土業者與ICT產業的融合交流,所以這次的「AI 創新應用聯盟」,不僅要加大投資本土新創產業,也會協助政府將更多算力留在台灣,供本土新創業者使用。AIIA聯盟會長徐爵民表示,台灣在AI及半導體技術上的領先地位,是推動AI革命重要基石,聯盟將聚焦智慧製造、醫療健康、智慧移動和智慧城市等領域,透過四大專案小組推動技術落地,建立強大的台灣AI生態系統。「AI創新應用聯盟」成員包括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AITA)、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CIAT)、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CISA)、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IBMI)、智慧產業電腦物聯網協會(ICAA)、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PIDA)、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 以及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
眾星雲集擠爆台大見證AI教父魅力! 黃仁勳:「台灣是無名英雄、世界支柱」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即將於6月4日開幕,但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搶先在2日晚間於台大體育館發表主題演講,分享AI人工智慧如何帶動全球新產業革命的發展,相較於3月的GTC大會,這次影片大量出現台灣元素,更在最後由黃仁勳訴說對台灣的感謝,「臺灣是無名的英雄,卻是世界的支柱」,現場掌聲久久不散。儘管在輝達官網、其他網路與媒體平台都有直播,且當天台北下起傾盆大雨,但現場仍擠得水洩不通,還有不少業界大咖進場捧場。包括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廣達副董事長暨總經理梁次震、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台塑董事長林健男、英業達董事長葉力誠、聯發科總經理陳冠州、緯創董事長林憲銘、緯穎董事長洪麗寗、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技嘉董事長葉培城、台達電董事長鄭平、光寶科總經理邱森彬、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美和美超微創辦人梁見後等,部會首長有經濟部長郭智輝、數發部長黃彥男也都冒雨前來聆聽。黃仁勳說,「每一個晶片、每一臺電腦,都描寫著你們辛勤工作和追求完美的故事,臺灣是無名的英雄,卻是世界的支柱。一起、我們推動了產業的復興,辛勤的耕耘,讓我們能夠踏入嶄新運算的領域。其中,我們製作的電腦會轉化成新型的工廠,製造珍貴無比的人工智慧。 親愛的夥伴們,你們是AI產業革新的後盾,無論面對多大的風浪,你始終穩如磐石。科技的卓越。 勤奮與齊心合力的精神是你的超能力。 沒有你,我們的願景只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想。 與你同行,我們勇往直前。 創造智慧 與便利的生活,對抗疾病和自然災害,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謝謝你,臺灣。讓我們繼續為這段AI創新之旅,打造一個成功和繁榮的產業。」今年6月3日的COMPUTEX開幕演講被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搶下,他在1日搭乘私人飛機來台,而黃仁勳則搶先在5月26日就提前到台灣,除了擴展美食地圖、5月29日拉著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逛夜市、5月31日宴請台灣科技大老,1日在台北大巨蛋成為中職史上身價最高的開球嘉賓,再加上2日的台大演講,可說是黃仁勳人氣魅力與供應鏈火力雙展示。
電子二代型男2/「不喜歡輸的感覺」 54歲董座葉力誠新任務:從車子到外太空
「2024年將會是英業達的『AI轉型元年』!」1月26日的集團旺年會記者會上,54歲的葉力誠帶領一眾高層排排坐、接受記者「拷問」,這場是葉力誠執掌新董座半年來的成績發布,也是他首次登上集團旺年會會場,他向台下6000名員工表達一整年來努力工作的感謝,員工們也都望向舞台,好奇這位新董會講些什麼。他語速不快、聲音低沉,一句句地向員工傾訴,就像怕大家沒有聽清楚,他希望集團的大家都在自己位置上利用AI技術,將長年累積起來的研發、生產等實力全面數位轉型,更有效率,今年也將是英業達啟動ESG的一年,讓公司更加完美,「2024年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將產能填滿」。記者會上一字排開,包括有英業達個人電腦事業群總經理張輝、英業達總經理蔡枝安、英業達財務長暨發言人游進寶與英華達董事長何代水;葉力誠確認眾家高層都發言完畢後,再侃侃而談自己的想法,他們的相處看起來不像是眾人簇擁的創辦人二代,反而像是各司其職的專業經理人同事。英業達前董事長卓桐華自認是為了培養年輕一輩的人才,才擔任董事長一職。(圖/報系資料照)「新的經營團隊至少年輕20歲!」2023年6月,電子五哥股東會由英業達打頭陣,當時的董事長卓桐華宣布卸任、啟動世代交替,由創辦人葉國一次子、當時的策略中心執行副總葉力誠擔綱,其他的專業經理人也陸續到位。老臣向CTWANT記者提及這個新董座的行事風格,「他很尊重專業經理人的意見,在收納所有意見後做出裁示,在全球投資佈局方面很熟悉,就像是運籌帷幄的角色」。絕對不是只想著坐領紅利的富二代。身為電子五哥中最老牌的,英業達已啟動三輪接班,2008年由創辦人、現任英業達會長的葉國一交棒李詩欽、2017年轉給卓桐華,當時卓桐華說過,自己最大的任務是培養年輕一輩高階人才,他僅算是「過程」,年輕一輩逐步跟上、管理英業達,才算完成世代交棒,而在2023年宣布交棒當天,卓桐華甚至笑得合不攏嘴。以同業廣達為例,目前仍是第一代創辦人林百里、梁次震經營,加上台灣的電子科技業,跟傳統產業不同,很難透過「耳濡目染」就能學會,所以大多是採取專業經理人制度,被認為是「傳賢不傳子」的行業;而身為電子五哥目前第一個、也是唯一交棒給第二代的英業達來說,正在書寫歷史,不管成功與否,都是為台灣的電子業接班做下一個新的範例。其實葉國一曾在2009年於其他媒體專訪時提到,1951年在美國成立的王安電腦,就是因為創辦人執意讓兒子接班,最終導致公司分崩離析,所以「我不會讓兒子進來,而是鼓勵他們創立新事業,我會在後面支持他們。」而今,葉力誠的出任董座卻像是水到渠成。葉國一的兩個兒子葉力銓和葉力誠,原本是要以「蘭花」當主業,葉國一在2003年成立蘭花公司皇基,在越南種蘭花與房地產開發,沒想到合夥公司接連出包、導致營運出問題,讓兄弟倆台灣、越南兩邊跑,哥哥當董事長、弟弟是總經理,從不懂蘭花、一步步科學化管理,引進電子業觀念,7千坪溫室的灑水、施肥、溫度設定全透過電腦控制,成功打入最龜毛的日本市場,也在2010年轉虧為盈。目前哥哥葉力銓的主力還是海外事業,而葉力誠因碩士念資訊管理,在做蘭花生意前,英業達集團有很多相關專案急需人手,他還一度「隱姓埋名」進公司工作,甚至帶睡袋在公司窩了半年。葉力誠在2018年逐步進入公司治理,他曾說,原本覺得種蘭花很開心,但後來葉國一多次跟他說,雖然原本規畫要是傳賢不傳子,但葉家和溫家是英業達的最大股東,「身為大股東,應該負起責任」,當時他覺得「只是一場新遊戲的開始」,所以擔任當時董事長卓桐華的特助,然後一步步走到現在。葉力誠畢業於美國佩斯大學資訊所碩士,出任過英研智能移動董事長、上海時聖企業管理諮詢總經理、網英科技董事長,葉國一甚至還安排他去中華開發投資部歷練,這些經歷也可看出他的接班鋪路,2020年正式進入英業達董事會,並接任新事業中心策略長,負責推動創新轉型,近年將公司觸角持續朝車用電子、邊緣運算、AI、5G 等應用市場邁進。葉力誠曾「隱姓埋名」進英業達工作,而今正式成為掌門人。(圖/黃威彬攝)雖然留著一頭型男的洋派大鬍子,談話間仍維持著英業達一貫的低調不張揚,但講起他看好的新事業就眉飛色舞,「期望最高的就是車載」,葉力誠說,英業達2017年就踏入車載領域,今年較去年會成長,且期望在明後年可以大幅成長,且在2027年將貢獻千億營收;未來的目標還有AIoT、邊緣 AI、5G 甚至是 6G,以及低軌衛星等,將積極布局全球,全球製造只是英業達的第一步,接下來是全球運營,各地都會有決策群,讓決策更有效率。葉力誠曾在12年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了句「不喜歡輸的感覺」,而今,這股力量在當前瞬息萬變的全球科技戰時,能帶領長年保守經營的英業達走向何方,各界都很期待。從車子到外太空,在他平靜緩慢的語速下,其實包含著巨大的野心與版圖。
電子二代型男1/父子都愛伍佰高唱「世界第一等」 英業達新董座強攻AI矽智財再拚1千億
2024年1月26日,在英業達席開600桌的旺年會上,「搖滾教父」伍佰在舞台上大唱〈世界第一等〉、〈台灣製造〉等多首神曲,而離舞台最近的一對父子檔不約而同地隨著音樂、拿起手機拍下伍佰的熱力四射,那是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以及他的二兒子、剛在2023年6月接下董事長棒子的葉力誠。「會找伍佰這樣的搖滾大咖來旺年會,就是『新人新氣象』嘛!」集團的老員工開心地說道。因為新冠疫情,上次英業達的實體尾牙是在2020年,當時有550桌、請來的壓軸藝人是擅長優雅迷幻的林宥嘉,再前一年則是475桌,歌手是李千娜和A-lin,也可見英業達集團的「進化」,2023年集團合併營收為5417.45億元,而電子業最重要的毛利率,2023年第三季時,以5.21%創下24季新高。1975年成立的英業達,由葉國一與鄭清和共同創辦,並邀請李詩欽一同加入;溫世仁則是在1980年加入、擔任廠長。一開始是製造計算機、電話機,後來進入筆記型電腦與伺服器製造領域,近年來邁入雲端運算、無線通訊、智慧裝置及物聯網等,與廣達、緯創、仁寶、和碩合稱「電子代工五哥」,但他在業界一直都是個「特別」與「低調」的存在,「基本上就是埋頭苦幹型,扎扎實實作事,做幾份事說多少話,股價也一直不溫不火的。」科技同業向CTWANT記者這樣評價。2023年起,ChatGPT橫空出世,加上GPU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這個最強代言人,只要跟AI有關聯的族群,都成為當紅炸子雞,法人機構常報明牌的前五大夯股,則是台積電、廣達、聯發科、世芯-KY及台達電等;像是相關IP族群,沒有工廠等生產設備,毛利相對高,所以很多成了台股「千金股」,包括創意、力旺、M31等IP廠。英業達在媒體行銷方面相對低調,AI利多消息就只發了新聞稿。(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英業達官網)熱熱鬧鬧的AI浪潮中,低調的英業達原本鮮少出現在媒體前,所以在眾多IP概念股一飛衝天的時候,完全沒趕上浪頭,然而英業達在2023年12月12日宣布推出 VectorMesh 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有低功耗、高效能以及高彈性架構三大優勢,由英業達IP自研設計,且獲得兩家國際IC設計大廠採用,傳出其中一家是拿來做AI PC,這才讓大家發現,英業達才是本土電子代工廠中,首家有能力自研AI晶片並有出貨「實績」的IP概念股,13日開盤跳空漲停鎖在47元。車載產品是董座看好的新事業,希望在2027年貢獻千億營收。(圖/翻攝英業達臉書)統一投顧預期,2024年台灣整體企業獲利將達3.5兆元,年增率18.3%,其中電子業因AI需求催動、庫存調整結束,獲利動能最強,看好「電子為王」,統一投顧證券分析師陳杰瑞預估,市場主流仍落在AI ASIC、AI PC與AI手機。分析師與投顧們眼中的2024最夯股票,電子業人人都想沾上邊,有一分成績、巴不得吹噓到十分,沒想到英業達反而謙虛起來,沒有畫大餅,甚至還幫大家踩煞車。英業達董事長葉力誠在今年旺年會前、率一級主管聯合開記者會時,提到這個「利多」時,秉持著英業達一貫的低調,葉力誠說,這個IP「有一點小小的成果,是晶片裡很小的區塊,在影像裡做出有效運算、減低功耗」,有些客戶已經放入其IC設計裡,這是英業達一直以來的強項,從最上游提供給客戶、跟客戶一起成長,「但目前對整體營收貢獻度不大。」對AI伺服器來說,總經理蔡枝安也說了「大實話」,他說,AI伺服器可以抵好幾台傳統的伺服器,所以當客戶選擇購買AI伺服器時,就會減少通用型伺服器的採購,所以2023年時AI 伺服器占其5% 到6%,今年則有望達 10%,但一般型的今年大約就只會有個位數成長。英業達在AI伺服器和AI PC領域都有涉獵。(合成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英業達臉書)至於最近外界討論度極高的AI PC,英業達個人電腦事業群總經理張輝則認為,2024年市場還是會以傳統PC為主,畢竟目前還沒有很突出的應用變化,對於終端的消費者來說誘因不足,然而AI的確是觸發市場成長的新興產品,需要時間醞釀和消化,「2024年是AI PC醞釀期,預估2025年到2026年才會有明顯成果」,不過英業達都有佈局。儘管英業達集團一貫的風格,就是行事穩健、話說得保守,不過葉力誠接棒後,老臣們有感受到他的衝勁了,「他的身分就像是『總裁』,聽取眾人意見後,裁決事情時非常明快!」集團高層向CTWANT記者透露,在接棒董事長前,他是2020年起在新事業部門歷練,所以對於相關的產業都很熟稔,也很積極,包括穿戴式裝置、醫療、以及車用電子等,都是新董座的心頭好,這方面就很拚了。
臺灣產業鏈水準獲得國際信任!電資外商採購連四年破二千億美元
全球局勢動盪、國際貿易思維轉變帶動供應鏈重組,但電子資訊外商對臺採購金額仍創下連續四年突破二千億美元,凸顯臺灣電子資訊產業供應鏈在全球扮演無可撼動的重要地位。臺灣產業鏈水準獲得國際信任,加上外商加大採購力道加持,助攻臺股大盤站上萬七關卡,睽違30年,臺、港股出現黃金交叉,臺股正式超車港股,見證歷史榮耀時刻。為感謝國際夥伴協助臺灣產業發展尖端技術,提升在全球供應鏈的戰略地位,二○二三經濟部電子資訊國際夥伴績優廠商頒獎典禮,由經濟部長王美花頒發七大獎項予二十家國際大廠,當日與會大廠總市值近四○○兆元,持續以高附加價值、永續科技、創新應用等關鍵技術在臺落地扎根,壯大臺灣供應鏈韌性,讓臺灣+1走向世界的臺灣,非臺不可。「今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但臺灣產業強大動能,仍會是全球產能的重要火車頭。」身為經濟部大家長,王美花由衷感謝與會國際夥伴,持續和臺廠緊密合作、重押潛力股投資臺灣,攜手壯大臺灣供應鏈韌性與競爭力,共同寫下二○二三年電子資訊外商對臺採購金額達二一八四億美元的豐碩成果。◎市值高採購多連結深 IPO攜手臺廠建立新夥伴關係隨著國際貿易思維轉變,採購要素已從低成本轉向高品質、高標準,且聚焦先進技術、淨零碳排與供應鏈韌性,臺灣成為世界的臺灣,是值得被信賴的民主合作夥伴,第一島鏈戰略地位更顯重要。王美花強調:「無論是在臺灣生產,或是到新南向等其他國家生產,臺商都是最好的供應鏈夥伴。」她也以市值高、採購多、連結深肯定當日與會的國際大廠,攜手建立和臺廠之間的新夥伴關係。今年「技術加值夥伴獎」由ASML、Micron、NVIDIA奪得;「策略亮點夥伴獎」頒給Arm、Cisco、Google;「關鍵供應夥伴獎」由Denso、Hitachi、Merck出線;Dell、HPI、Panasonic贏得「綠色系統夥伴獎」;「創新應用夥伴獎」頒給AWS、HPE、Microsoft;Cadence、Intel、LINE獲得「軟性價值夥伴獎」;「市場擴大夥伴獎:」由Apple、HPI、Dell、AMD、Microsoft、Google脫穎而出。獲獎外商可享有研發測試自用商品免驗通關、外國人才來臺條件放寬等多項實質獎勵措施。今年IPO頒獎典禮也順應潮流調整兩個獎項,首先增設「關鍵供應夥伴獎」,肯定外商供應鏈夥伴在臺設立研發中心、投資生產製造,與臺廠建立新供應鏈合作模式,來自全球的頂尖公司在臺群聚,形成全球最綿密、先進的供應鏈網絡。王美花期盼,未來能有更多關於原料與設備製程的創新技術,如矽光子等先進技術一棒接一棒在臺落地生根,讓臺灣不僅成為全球重要製造中心,更邁向高值化研發基地。「市場擴大夥伴獎」則應生成式AI爆炸性成長,看好資料中心對AI伺服器需求大增,幾乎所有日系、美系與歐系品牌客戶都向臺採購,未來AI在伺服器、PC與筆電市場陸續導入,臺灣供應鏈將續寫獨占鰲頭戰績。◎臺灣+一當世界的臺灣 超前部署AI應用開創新局IPO Forum會長,同時也是臺灣戴爾科技集團總經理的廖仁祥表示,頒獎典禮上,除了投資臺灣,更重要的是「韌性」,這象徵臺灣與IPO Forum的共同精神,也是促進產業競爭力的關鍵特質,外商品牌將以持續投資臺灣行動,打造共創共榮的堅實夥伴關係,IPO Forum也會持續擔任臺灣政府與企業邁向數位轉型、永續發展與創造韌性的最佳國際夥伴。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認為,臺灣在全球ICT產業具備相當優勢,隨著AI技術發展與不斷上升的高階晶片需求,臺廠若能把握此波AI 浪潮,未來在半導體、製造、醫療和零售等產業皆可開創新機會。 今年也被視為生成式AI元年,臺廠若想在AI競賽彎道超車,可在垂直優勢應用領域多加著墨,帶動資服軟體商機,加速釋放生成式AI潛力。能力越強的同時責任也越大,除追求技術突破,Dell、HP、Cisco與國內EMS中心廠也透過以大帶小方式,落實供應鏈減碳,明年可減碳三十四萬公噸,落實綠色永續、淨零目標。透過加大與國際大廠的合作深度與廣度,推動臺灣資通訊技術與時俱進,也讓「臺灣+1」有了「壯大臺灣,加入世界」的全新詮釋,讓臺灣成為世界的臺灣,持續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
電電公會AI論壇 廣達林百里:誰的AI最強誰就有更大的贏面
電電公會今(27日)舉辦「AI巨浪來襲-AI技術與應用展望」論壇,理事長李詩欽表示,全球ICT產業台灣具備優勢,如果可以把握這波的AI浪潮,台灣在未來半導體、製造、醫療和零售等產業將可開創新的機會。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也應邀出席論壇,並以「與AI共舞」發表演說。林百里表示,AI來襲聽起來雖然很可怕,但大家應該要放輕鬆,與AI共舞,就像跟俊男美女共舞一樣快樂,若是不能跟AI共舞,會很難活出品質。話鋒一轉,林百里說,現在的生成式AI只是剛開始,接下來還將掀起重要的革命,未來還有很多事情會被翻轉,不過AI還是要回歸到以人為本。林百里也強調,就目前來看,AI的算力需求大約是每3個月就會翻一倍,已超越每2年翻倍的半導體摩爾定律,換言之,在不久的將來,AI力就是國力,誰能更快做出最強的AI,誰就有更大的贏面。
經濟部攜手電子資訊業者推動產業低碳轉型 掌握永續供應契機
為達成我國2050淨零轉型目標,經濟部於112年5月16日辦理「2023電子資訊產業低碳轉型永續峰會」,號召近20家國內外供應鏈夥伴,例如宏碁(Acer)、華碩(Asus)、戴爾(Dell)、技嘉(Gigabyte)、惠普(HP)、微軟(Microsoft) 等電子資訊品牌業者;與鴻海、廣達、仁寶、和碩、緯創、英業達、光寶等EMS大廠及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與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TCA),與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III)共同宣誓攜手減碳,推動台灣持續扮演全球資通訊產業關鍵角色。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致詞時表示,由於全球氣候變遷,世界各國紛紛制定減碳/零碳政策,隨之而來的碳權、碳稅將對全球產業造成莫大衝擊,經濟部工業局為協助素有我國護國神山群的電子資訊產業接軌國際減碳趨勢,特推動中心廠以大帶小方式合作減碳,並提供疫後補助,協助供應鏈業者加速導入最新低碳工具和能源管理等技術,鼓勵汰換製程老舊耗能設備,並提供節能減碳專家顧問輔導及診斷服務,打造整體供應鏈具體減碳的亮點案例。為協助我國電子資訊業者掌握國際產業供應鏈需求與做法,本次會議邀請戴爾、惠普、宏碁、華碩等國際品牌大廠分享減碳的實際執行經驗,以及微軟、安侯建業、台灣檢驗科技、東捷科技、友達宇沛、永訊智庫、思納捷、伊雲谷、台經院、成功大學等產學專家,分享各自在國際減碳趨勢、科學驗證、產品設計、數位管理平台與碳盤查工具等專業領域的know-how,來協助業者了解自身碳排放量,以利擬定減碳措施、對症下藥,降低企業的碳焦慮。此外資策會亦透過自身多年的產業數位化推動經驗,發展數位信任減碳的交換機制,協助供應鏈與碳盤查工具業者合作運用。經濟部工業局長期透過IPO Forum平台與外商緊密合作,領域涵蓋技術研發、對台採購與創新應用,外商會員亦積極響應政府減碳政策,協助供應鏈夥伴大帶小達成減碳目標,IPO Forum廖仁祥會長致詞時提到,台灣的供應鏈對全球電子資訊產業非常重要,IPO Forum的外商代表做為投資台灣的國際夥伴,也會持續與政府攜手協助台灣供應鏈和產業,以更創新的模式達成減碳目標。電電公會李詩欽理事長與北市電腦公會童子賢榮譽理事長表示,為呼應經濟部推動我國產業升級轉型目標,公會除全力配合倡議產業減碳目標指引,推動碳盤查輔導、資料追溯與降低組織或產品碳排之外,亦將推動多元化以大帶小的實證應用,輔導會員業導入現代化數位工具,完成減碳路徑規劃與應用,攜手邁入減碳行列,讓具體減碳效益落實到次產業供應鏈端。面對全球淨零新局,國際品牌大廠與其供應鏈夥伴為落實社會責任,已陸續提出2030年至2050年階段性減碳目標,但因電子資訊產品供應鏈上游複雜,碳足跡活動多元統整不易,而正確排放係數資料更加難以挑選,為協助廠商解決上述痛點議題,經濟部工業局特於會中介紹近期於產業競爭力發展中心網站公告的「經濟部推動產業及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辦法,推動以大帶小製造業低碳化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協助相關業者,1+10(1家中心廠帶10家供應鏈廠商)方式導入低碳化,最高可獲3,000萬元補助,或以1+4(1家中心廠帶4家供應鏈廠商)方式導入智慧化,每案最高也可獲2,000萬元補助,目前已開放申請,歡迎相關業者投件,以利加速企業低碳轉型及強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吳東亮認同MIH聯盟打團體戰 劉揚偉曝「電動車發展三窘困」待解決
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今天(5日)就「電動車產業」公開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言,現階段台灣電動車最缺乏的是整車研發、測試與驗證的環境與人才,以及電動車使用環境的普及化,像是充電、智慧電網等基礎設施,公協會可以作為產、官、學界穿針引線的角色與平台,大家群策群力,一起讓台灣成為全球電動車產業最信賴與可靠的夥伴。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5日受邀出席工商協進會活動,並就電動車產業提出建言。(圖/工商協進會提供)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受邀出席工商協進會舉辦第264次公亮紀念講座時提出以上看法。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致詞時指出,台灣產業製造能力精良,不該繼續單打獨鬥只賺代工財,需要策略聯盟合作整合產業力量,才可能提升產業附加價值,成為推升經濟的新驅動引擎,他並對鴻海集團2020年推出MIH聯盟吸引全球逾2,500家策略夥伴加入構想深感認同。吳東亮並提到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是當今全球最重要的公共議題,運具電動化是日常生活中落實淨零排放的重要路徑之一。就製造業的角度而言,台灣具有半導體、ICT(資通訊)等領域的優勢,非常適合發展電動車產業。劉揚偉今天則以「台灣在全球電動車產業的機會與挑戰」為題發表演講,分享近日出席印尼B20峰會(Business 20)所提出「分享(Share)、合作(Collaborate)、共榮(Thrive)」理念。劉揚偉指出,台灣ICT產業正面臨包括全球致災性的極端氣候、起伏不定的新冠疫情,以及科技力所延伸出來的大國地緣政治角力等衝擊。面對可能帶來的衝擊,劉揚偉認為,應該善用群體智慧,以創新的力量來促進整體產業發展,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是台灣「百年一遇」的市場機會,也是台灣ICT產業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劉揚偉並分享鴻海集團投入電動車的經驗,台灣ICT產業最擅長的就是在當地快速打造大規模的產業鏈,鴻海集團結合自創的BOL商業模式,透過「建造(Build)、運營(Operate)、在地化(Localize)」,攜手客戶、當地政府、產業打造產業生態系,建立出海口。今天與會來賓包括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新光銀行副董事長李紀珠、總統府國策顧問林見松、中信銀行董事長利明献等200位工商界人士出席。
國門開放 電電公會疫後第一發參訪團急衝印度有原因
鴻海鄭州廠工人逃「疫」鬧得沸沸揚揚,反映中國當局緊繃的防疫政策,國家的手越抓越緊,未來民間資金發展空間同時受限,更加速供應鏈外移,而越南已經飽和且缺乏人口紅利,又台廠緯創、和碩、鴻海相繼在印度開出iPhone產能,導致印度成為電電公會疫後出訪首選。第一屆台印CEO論壇11月3日在印度德里舉行,由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率 15家台灣電子製造、智慧交通相關企業,組成台灣代表團前往第一屆「台印度CEO論壇」,印方則是印度商工總會(FICCI)代表,會後雙方發表共同聲明,期許未來企業合作更加深化,尤其在「電子製造」及「智慧交通、電動車」等產業。印度亟度歡迎台灣這個高科技島前往拜訪,印度代表團,在上週先來到台北,與李詩欽等台灣商業代表交流。印度工業部秘書長克里西南強推重工之城清奈所在的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並指出「電電公會包含台灣16個次產業、3000多個會員,是全球知名品牌的供應商」,更希望複製台灣價值鏈,不僅龍頭廠到當地,中小型零件廠也可以響應投資,甚至規畫台灣工業區委由東元旗下世正開發進行,事實上,印度已經成功複製數十個韓國與日本工業區。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展示印度製造的公事包。(圖/記者陳柔蓁攝)李詩欽說,泰米爾納德邦是最都市化、工業化動最高的城市之一,有多元產業,包含汽車、藥品、紡織、皮革、化學等,汽車產業尤其蓬勃,汽車、火車、卡車、機車、重型運輸車零件已經累積數十年基礎,尤其電動車產業有相當契機,而這是台廠積極布局的生態系。李詩欽看好印度製造的實力,他指出自己最近接待了印度好幾個參訪團,並樂觀表示,「世界上make in India的產品,一定會越來越多」,並展示自己的公事包就是印度製造,這次也要去參觀和碩、緯創、鴻海在印度的生產基地。經濟部希望能與印度達成互相承認相關認證,並希望印度政府能鼓勵電子業者明年組團參加由貿協與電電公會合作的「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Autotronics」暨「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2035 E-Mobility Taiwan」、及「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Taitronics。第二屆CEO論壇將在台灣由貿協舉辦。
全球銀髮照護市場千億美元 工研院攜手電電公會搶進
由工研院與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簡稱電電公會)主辦,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國家衛生研究院(簡稱國衛院)協辦的「智慧醫養場域跨域交流會」登場,工研院宣布將與國衛院發展「科技照顧支持共生社區發展計畫」,並攜手電電公會打造出「智慧共生社區」,從市場需求、科技共創、產品製造、到場域驗證等不同階段,藉由台灣電子科技產業實力,加快ICT廠商加速進入銀髮產業,協助我國照護產業走向智慧化,進而在超高齡社會來臨前,催生出跨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搶攻全球數位健康市場商機。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社區共生是全球銀髮照護的新趨勢,照護與醫療產業迫切需要彙集跨領域科技,提出完整解決方案,發展以使用者為核心的個人化醫療、健康促進或賦能方案,讓社區共生真正實現。因此,工研院聯手國衛院研擬推出「科技照顧支持共生社區發展計畫」,選擇優質社區關懷據點,邀集醫療、養老、照護、健康促進、保險、藥局等六大領域夥伴,運用科技,擴大共生社區,進行實地驗證,共同推動國內「智慧共生社區」,使長者可於熟悉的社區獲得完善照顧,實現「在地安老」願景。工研院也和電電公會合作,鼓勵更多電子電機廠商一起關注、深度參與照護議題,透過產研共創,共同打造更完整、更接地氣、更跨域整合的智慧共生社區解決方案。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表示,2025年台灣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疫情更大幅改變醫病關係,新科技結合遠距醫療帶動新一波需求與商機。公會會員近年來也積極投入智慧穿戴裝置、健康醫材、遠距醫療、網路通訊、數據雲端平台等健康照護領域。此次與工研院、國衛院兩大法人合作,共推「智慧共生社區」,正是最好的時機,不僅呼應政府長照2.0政策,更可為電電公會會員帶來新一波契機。台灣將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全力提升照護科技刻不容緩,根據市場研調機構Global Market Insights公司推估,2020年全球數位健康巿場規模為1,418億美元,2027預計成長至4,268億美元,年平均複合成長率達17.4%。因此,智慧醫養跨域交流會邀請醫藥、科技、壽險、照護等業者代表分享精準賦能及數位健康的應用及經驗,包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李光申、諾亞克科技執行長沈家平、南山人壽資深副總陳維新、奇林樂活資深顧問林志城均到場分享案例。
工商協進會70周年 理事長吳東亮:配合政府「以大帶小」推動經濟前行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今天(21日)召開會員大會並進行理監事改選,並於晚間理監事聯席會議中,由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當選第26屆理事長,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獲推舉為監事會召集人,副理事長由台隆集團董事長黃教漳、長興材料工業公司董事長高國倫,以及王道銀行董事長駱怡君出任。工商協進會新任理事長吳東亮表示,本屆理監事成員新增多位青年企業家,期盼老幹新枝永續傳承,共同前行「跨越70,共創新猷」,參與見證台灣再奮起與再躍升。第26屆理監事名單:理事長吳東亮。副理事長黃教漳、高國倫、駱怡君。常務理事徐旭東、劉德音、蔡宏圖、林明成、卓永財、黃清苑、潘思亮。理事林百里、羅智先、李成家、蔡伯翰、陳進財、辜公怡、 吳敏求、吳欣儒、張宏嘉、邱純枝、黃呈琮、李詩欽、嚴陳莉蓮、張虔生、黃南光、林嘉佑、江松樺、陳立恆、 朱志洋、張剛綸、張裕屏、丁廣鋐、蔡裕慶、杜綉珍。監事會召集人蔡明忠。常務監事利明献、焦佑倫。監事王伯元、王文傑、許育瑞、林大鈞、林明昇、羅忠祐、 廖國富、朱炳昱。吳東亮致詞表示,在欣逢本會成立70周年之際,受到會員代表及理事的支持,當選第26屆理事長,深感榮幸與責任重大,並特別肯定及感謝林伯豐理事長過去八年積極代表工商企業界向政府建言、推動國際及兩岸合作,並表示未來將追隨歷任理事長奠定之堅實基礎,繼往開來,為工商界奉獻心力,不負所託。吳東亮指出,當前世界局勢變化莫測、氣候變遷風險加劇,考驗企業營運韌性。面對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2050淨零碳排、區域經濟整合趨勢,以及全球通膨壓力,企業如何前瞻規劃、掌握轉型契機是永續發展的關鍵。並於未來四年,將繼續發揚工商協進會的領航角色,圍繞「優化投資營運環境」、「深化全球經貿合作」、「強化工商創新動能」、「擘劃永續共好未來」四大核心主軸,運用平台影響力為產業發聲,協助工商企業與政府溝通、向世界接軌。以下為吳東亮擔任工商協進會理事長的願景藍圖:以四大核心主軸,推動台灣經濟前行的全文。一, 優化投資營運環境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成立70年來,見證台灣每一個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適時發揮企業與政府間的溝通橋樑角色。近年來,美中貿易與科技戰以及新冠疫情的加乘影響,改變全球供應鏈結構,也突顯台灣地緣戰略價值,工商協進會將持續聚焦「產業發展與勞工政策」、「能源轉型與循環經濟」、「稅制法規與監管措施」、「國際經貿與兩岸關係」等議題,邀集工商代表與智庫碩彥共同集思廣益、研提政策建言,透過與政府首長定期召開工商早(午)餐會等各種管道,提供政府施政參考,並支持政府建構開放、透明、高效、安全的企業營運環境,吸引更多國際高科技產業落腳台灣。二,深化全球經貿合作工商協進會長期推動國際及兩岸經貿交流合作,不僅協助會員企業拓展全球市場,亦發揮「二軌外交」功能,協助政府擴展對外經貿談判空間,降低區域經濟邊緣化風險。工商協進會將持續推動與各國重要工商團體簽訂合作備忘錄,積極發揮遊說功能,協助政府儘速完成CPTPP入會談判,並與重要經貿夥伴洽簽貿易、租稅、投資保障等雙邊或多邊協定,排除貿易投資障礙。同時密切關注WTO、RCEP、IPEF等重要經貿組織發展動態,以及中國大陸政經情勢與投資環境變化,扮演穩定兩岸經貿關係促進者的角色,協助台商掌握全球佈局情勢,以利企業接軌國際。三,強化工商創新動能台灣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供應鏈聚落完整,5G佈建及滲透率持續茁壯,人文底蘊豐富多元,奠定創新經濟發展優勢。新冠疫情加速數位經濟發展進程,工商協進會將促請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強化數位基礎建設、協助各產業導入數位創新,以加速產業升級與多元創新應用開發;同時營造更友善的創新創意環境,包含檢討鬆綁相關法規、研擬租稅及投資獎勵、落實資訊安全與個資保障、加強人才培育等配套策略,鼓勵各產業進行技術、商業模式創新,帶動服務業與製造業跨領域整合,促進新經濟發展。四,擘劃永續共好未來面對氣候緊急狀態,全球已凝聚2050淨零排放共識,台灣也將此目標正式寫入「氣候變遷因應法」,淨零碳轉型已是必然趨勢。工商協進會將促請政府加緊完善低碳基礎建設、加速氣候相關立法工作、投入資源輔導企業導入減碳工程,並進行低碳/負碳技術與新能源研發應用,以提升產業氣候韌性。工商協進會會員結構多元,涵蓋科技製造、金融服務、運輸觀光、農畜食品等各行各業,本會將配合政府扮演「以大帶小」的角色,持續關注全球氣候治理、ESG、碳定價、永續金融、糧食安全等議題,並透過宣導增進企業與全民參與,形成產官學協力,實現產業經濟與社會環境共好的未來,為地球永續貢獻心力。
綠色職缺3年成長5成 工研院成立「淨零永續學校」組人才聯盟
因應2050淨零碳排趨勢襲捲全球,工研院日前宣布成立「淨零永續學校」,並攜手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化學產業協會、台灣電路板協會、循環台灣基金會等關鍵公協會共同合作,籌組「淨零永續人才聯盟」。根據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預估,2030年全球將新增2,400萬個綠領工作機會,就業市場對於綠領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而過去3年來綠色職缺的成長超過5成,可見產業對人才需求的迫切。工研院長劉文雄表示,2050淨零排放已經是一定要達成的目標,現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問能不能,而是要找到怎麼做,科技研發則是其中重要關鍵。工研院去年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積極投入研發零碳或減碳的創新科技,目前已有上百項技術成果;同時透過「產業淨零轉型服務團」,走進產業、協助產業找到淨零解方。劉文雄表示,成立淨零永續學校,並發起淨零永續人才聯盟,以人才聯盟與淨零永續學校攜手合作,從三面向培育綠領人才:一是鏈結產業公協會,掌握數千家會員企業綠領人才需求,盤點並補足產業缺口;二是由淨零永續學校設計系統化課程,培育符合產業所需綠色人才;三是鏈結典範案例分享減碳相關技術成功經驗,協助企業掌握資訊。透過推動產業淨零生態圈學習,發揮以大帶小的力量,全面提升企業減碳能力。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也指出,電電公會已提出「台灣ICT產業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也希望透過此次加入「淨零永續人才聯盟」,加速與跨領域不同的產業一起交流,獲得減碳相關技術與作法,協助企業掌握資訊。
英業達突爆8.2萬張神祕天量 原來是這對父子對敲
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次子葉力誠,於今年6月股東會董監改選後進入董事會,是否啟動布局接班計畫,當時引發外界關注,9月葉國一以實際行動轉讓5萬張持股予葉力誠,持股拉高至11.74萬張,與葉國一的17.64萬張漸接近,接班布局的答案似乎已揭曉。以英業達9月均價22.64元計算,葉國一約轉讓相當於價值11.32億元的股權予葉力誠。依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葉國一9月減少5萬張持股,葉力誠增持5萬張,英業達今年來單日成交量多在數千張至萬張以上,9月21日當天,英業達爆出85,076張天量收22.8元來看,應是二人對敲。另一受到關注的是,9月申讓持股的不只葉國一及葉力誠的持股異動,葉國一的「內部人關係人」,持股從99,314張減了3萬張至69,314張,但並未見董監事及大股東持股名單中,有其他人增加持股,到底這3萬張由誰承接,也備受關注。葉力誠於今年6月董監改選後進入董事會,當時持股僅有6.74萬多張,如今持股增至11.74萬張,持股比率3.27%,為僅次於葉國一的17.64萬張、持股4.92%的第二大單一自然人股東,超越另一重量級董事李詩欽的11.58萬張、3.23%持股,也超過另二大法人股東─富邦人壽的2.23%及中國信託銀行的2.33%。法人指出,葉國一將手中持股轉給葉力誠,主要基於接班布局態勢明顯,因股票二人對敲,股價並沒有波動,以正面看待平和交班,有助公司未來營運穩健,然而,台股於8、9月間相繼觸及萬三歷史新高,不少股票登峰創高,但也有不少股票並未合理反映其基本面,大股東及董事忙著回補自家股票。據統計,9月有華邦電(董事金鑫投資)、大國鋼法人(董事長大成不鏽鋼),以及合麒(董事長謝菁菁、董事太吉投資)等三家公司大股東或董監事大增1~1.6萬張以上持股;神達、明泰、農林、矽統、東元及均豪等,也各增2,000~5,000千張以上,不少股票如華邦電、合麒、明泰、農林及均豪等,股價都在9月或10月間大漲,捍衛自家股票行動奏效。
美陸大戰擊夾下 台供應鏈選哪邊? 這個人有答案
新冠肺炎疫情並沒有衝擊台灣讓通信產業,反而帶來像是遠距設備與硬體商機。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今天分析,疫情對台ICT產業有三大影響,包括製造業重回核心地位、5G成為未來10年最大商機,以及全球供應鏈區域化。李詩欽今天下午出席外貿協會舉辦的「後疫時代數位商機探索論壇」,首先談到疫情,他認為台灣是例外中的例外,全球目前以美國確診數占3成最多,要問疫情何時結束,就是要觀察美國,跟第二位的巴西。台灣資通信(ITC)產業2019年占我工業產值54%,出口總額也差不多是55%,比重是重中之重。李詩欽認為,這場疫情對台灣ICT產業會有三大影響,一是製造業重回全球經濟穩定的核心、二是區域經濟帶動全球供應鏈區域化,另外是5G成為台灣未來10年最大商機。製造業、5G應用在疫情後更加蓬勃可以理解,至於供應鏈區域化,他進一步說明,未來ICT製造業加速區域化布局,研發會放在台灣,量產雖仍以大陸為主,但會逐漸移轉到LCCs(低成本國家)的亞洲14國,只是這供應鏈移轉是花錢的。組裝部分,則會靠近市場,例如到印度旁、美墨邊界、中東歐。李強調,ITC供應鏈其實從2013年就開始移動,疫情只是加速擴大。對於經濟部打出在台建置高端製程中心,他表示支持。台灣資通產業應以量少、利基化產品為主,大量的較低階產品會在LCCs國家,並分階段從大陸移出,像是到泰國、越南已經很多,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也在增加。「但產業並沒有離開中國,只是其比重在降。」對於中美兩國大打科技戰,無形逼迫資通信業選邊站。李詩欽坦言,可能失去大陸市場也是大家擔憂的,畢竟這對業者是困擾,因為大家希望兩邊都兼顧。「不過相信業界可以彈性調整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