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南
」「胎兒腸道閉鎖又穿孔」緊急剖腹 跨科醫療團隊搶救成功
37歲吳小姐於懷孕30週時,因產前超音波發現嬰兒腹部有一個巨大的多囊性囊腫,經轉介至中醫大母嬰醫學中心的醫療團隊,超音波顯示腹腔內和肝臟表面有高密度回聲,疑似腸穿孔合併胎便性腹膜炎,狀況緊急,與家屬討論後,今年二月初,約於懷孕32週提前以剖腹產出寶寶(正常懷孕週期37-40週)。花花(化名)出生時因肺部發育不全合併嚴重腹脹影響呼吸問題,緊急處置後進新生兒加護病房,並啟動母嬰醫學中心跨科團隊加強照護,經新生兒科沈上博主治醫師與兒童外科李建興副院長討論,由於花花出現腹膜炎合併嚴重感染與凝血功能異常情形,決定讓花花在出生第二天立即接受手術治療。術中發現,迴腸有腸道閉鎖合併腸扭轉與破腸穿孔,切除部分壞死腸道,並執行腸造口手術,術後給予適當之營養支持治療,讓花花身體更強壯體重更好。花花於出生三個月後再接受腸吻合手術,並順利出院,目前術後狀況良好。另一例32歲媽媽懷孕30週產檢時,經由中醫大附醫婦產部產科蘇俊維醫師執行超音波,發現胎兒有非免疫性水腫合併嚴重腹水。經安胎與使用肺部成熟藥物,嬰兒小亮(化名)於32週以剖腹產出生,小亮體重過輕僅有1700公克,立即轉至新生兒加護病房,發現大量腹水,立即進行腹膜穿刺引流,影像顯示有腸道阻塞現象。經新生兒科蔡明倫醫師與兒童外科曾采藝醫師討論,小亮於出生第三天接受手術,解決腹水,而術中發現有迴腸阻塞合併胎便腹膜炎,切除患部結構異常的25公分腸道,術後給予足夠營養支持。小亮於出生後31天健康出院,體重已達到2300公克。中醫大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教授表示,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每年有五千分之一的新生兒患有腸道閉鎖或狹窄,有時可能合併腹水的產生;嬰兒腹水問題若無獲得及時處置,可能導致心臟衰竭、肺部發育不全等狀況。在孕產期中,產婦應接受完整的產前檢查,定期追蹤胎兒器官發育狀況。若發現胎兒疑似有先天性異常時,不要輕言放棄,應至適當的醫療院所尋求協助。中醫大附醫與中醫大兒醫成立「母嬰醫學中心」,結合跨科別的醫療專業,並邀請國內外知名醫學權威擔任顧問,包含日本國立名古屋大學佐藤義朗教授、澳洲國立墨爾本大學鄭珍妮教授,以及國立臺灣大學李建南教授等專家,與全球先進醫療同步。
那一年抗疫2/護理師懷孕30周遭傳染 緊急剖腹搶救母女兩命
2021年5月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5/15新增180例本土確診案例,5/16更增加到206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5/19宣布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各醫療院所湧進大量篩檢人潮,面對湧入的大批確診者,醫護人員疲於奔命,甚至有懷孕的護理師遭患者傳染而確診,不但媽媽病況嚴重、寶寶心跳也出現異常,兩條生命皆危在旦夕。40歲的王小姐是北市聯醫急診的護理人員,當時雖然已懷孕超過30周,但仍在第一線照顧確診者,卻不幸遭到傳染。「當時一直想,怎麼會是我?」王姓護理師說,肚子裡的寶寶是她的第一胎,染疫後家人通通被隔離,她只能獨自收拾行李、簽同意書,住進醫院,隨時提醒自己認真呼吸,一定要把自己和寶寶顧好。一開始王小姐只有疲勞、肌肉痠痛等輕微症狀,但後來卻開始發高燒,同時肚裡的寶寶也開始心跳異常加快,後來緊急轉診至台大醫院搶救。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醫師戴怡芸表示,王小姐當時病情已經很嚴重,即便已經用了高濃度氧氣治療血氧仍不穩定,且肺部X光持續惡化。台大醫院產科主任李建南說,孕婦染疫後重症風險比常人高3到5倍,早產、死產風險也高,照護團隊肩負媽媽、寶寶兩條性命,壓力相當大。李建南說,評估過後決定靠藥物促進寶寶肺部成熟並保護腦部,出動產科、新生兒科、麻醉科、內科、感染科及重症醫療團隊,緊急在產房負壓隔離病室剖腹產,所幸母女均安。寶寶出生後,王小姐回到重症加護病房持續治療,為了讓她放心,護理師每天安排她和丈夫、寶寶視訊,讓王小姐更有動力一起對抗病毒。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胡文郁說,由於寶寶早產,仍在插管的媽媽希望能哺餵母奶,增加寶寶抵抗力和營養。因此重症加護單位與產後病房的醫護人員更穿著全套防護裝備,定時協助擠乳以維持乳汁的分泌及乳腺的通暢,也採檢確認母乳PCR為陰性,讓媽媽在加護病房期間仍完成哺餵母乳的心願。最後經過3次PCR採檢,寶寶檢測結果皆為陰性,而王小姐也順利出院。由於王小姐確診後病況惡化,也讓肚中的寶寶心跳加速,因此緊急剖腹讓寶寶提早出生。(圖/翻攝自臺大醫院官網直播)
急診護理師懷孕30周確診!台大醫療團隊緊急剖腹 母女今平安返家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一名急診護理師日前確診,當時已經懷孕約30周。由於全家人都在隔離,只能自己搭上救護車,轉院至台大醫院治療。短短幾天,肺部情況就變差,一天之內病情急轉直下,醫療團隊為她緊急剖腹產,順利產下健康寶寶。她在今日順利解隔離,準備出院,感謝台大醫院團隊的陪伴,讓她感覺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難關。急診護理師王小姐坦言,在得知確診的當下,只覺得怎麼會是自己染疫,經與家人討論,決定轉院到台大醫院接受治療,由於家人全部都在隔離,只能自己一人完成所有的事情,感覺壓力非常大,需要靠自己把自己和孩子顧好。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戴怡芸表示,王小姐一開始發病時只有全身倦怠、肌肉痠痛,但後幾天則出現輕微發燒,再進一步轉為高燒、乾咳。一開始狀況穩定,但約4天後病情開始變化,需要呼吸支持。經過醫療團隊討論,在動員包括產科、新生兒科、麻醉科、內科、感染科及重症醫療團隊之下,王小姐接受了剖腹產,順利產下女寶寶。寶寶出生後經PCR檢驗,確定未感染新冠肺炎,發育也與同齡寶寶無異,只是因為一出生就隔離,心理健康還需進一步追蹤。而生產後的媽媽,用藥問題也變得較不複雜,順利度過難關。台大醫院婦產部主任陳思原表示,去年疫情以後,台大醫院各司其職,制定好防疫標準作業流程,產科也做好沙盤演練,建置負壓隔離產房和手術室。當時接到指示說會轉來一名孕婦時,便進行跨科部討論,隨時待命。面對今日解隔離的王小姐,台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也恭喜她擔負生理心理上的負擔,順利度過難關,準備離開醫院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內科部副主任王振泰也表示,王小姐在這段過程中,展現了非常大的勇氣。王小姐也表達對台大團隊的感謝,謝謝他們讓她感覺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在面對。台大醫院產科主任李建南表示,懷孕時染疫的個案,臨床症狀會比一般成人嚴重。小兒感染科教授張鑾英提醒孕婦,目前疫苗已經可開放孕婦施打,建議在第2或第3產期接種疫苗,預防感染,接種後,也可經由胎盤把抗體傳給胎兒,避免新生兒染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