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浩
」青少女失眠脾氣變壞 竟是甲狀腺作亂
小美最近剛升國三,晚上時常失眠,有時候會覺得心跳很快。家人起初認為可能只是課業壓力大,沒有太過在意。直到一、二個月過去,小美的脖子愈腫愈大,家人才帶小美前往小兒內分泌科就醫。經醫師診斷後,發現小美近三個月來食慾提升,但體重卻不增反減,且總是覺得家裡太熱、月經不順,連脾氣也變得暴躁。經抽血檢查後,確診是「葛瑞夫茲病」所引起的甲狀腺亢進。葛瑞夫茲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兒童較為少見,不過仍然是兒童時期甲狀腺亢進最常見的病因,較常發生在國中年紀左右的女孩子。由於自身免疫系統產生攻擊甲狀腺的抗體,部分抗體連接到甲促素(TSH)的感受器,刺激了甲狀腺,使得甲狀腺過度活化,產生過多的甲狀腺素。亞東醫院小兒遺傳內分泌科醫師李如浩表示,甲狀腺素對人體各器官的正常運作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當甲狀腺素過多時,可能會造成心跳快、手抖、怕熱、失眠、眼凸、食慾增加、體重減輕、脾氣暴躁或女性經期不規律。在兒童時期,特有的症狀也可能包括骨齡進展、注意力不集中而影響到課業表現等等。此種甲狀腺素分泌過多的情形,又稱為甲狀腺亢進。李如浩醫師提到,若甲狀腺素狂飆到一個極致,可能會產生「甲狀腺風暴」(Thyroid storm),雖然此狀況在兒童間極為少見,但若發生了,病人可能會因此意識不清、高燒、心律不整,嚴重者甚至會致命。李如浩醫師表示,目前臨床上尚未發現能有效預防葛瑞夫茲病的方法,僅知道此疾病與特定的「人類白血球抗原基因」(HLA)有關,也就是某些先天體質的人較容易發病。李如浩指出,葛瑞夫茲病所造成的甲狀腺亢進,一般可分為三大類治療方式:分別為「藥物治療」、「原子碘治療」及「手術治療」。1. 藥物治療大部分病人透過口服藥的使用,就能初步控制葛瑞夫茲病。服用者偶爾會有輕微的皮膚發癢情況,但多數病童不會產生明顯副作用,僅極少數病人服藥後會導致嚴重過敏、顆粒性白血球缺乏或是肝毒性等。李如浩醫師表示,根據不同的臨床情境,建議使用的藥物不盡相同。因此不論是藥物的選擇或副作用,都需要和相關專業醫師諮詢。2. 原子碘治療碘是甲狀腺素製造的原料,甲狀腺會吸收大量的碘來合成甲狀腺素。因此透過口服放射碘(如:碘-131)來破壞機能亢進的甲狀腺組織,也能達到治療效果。3. 手術治療對於口服藥物治療產生嚴重副作用、藥物無法控制疾病,或是藥物治療數年後,停藥仍然復發的病人,可透過原子碘或手術直接切除甲狀腺組織,來達到治療效果。對於有經驗的外科醫師來說,手術治療是相當安全的治療方法,很少會發生聲帶麻痺或是永久性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併發症。另外,無論原子碘或手術治療,由於絕大多數的甲狀腺已被破壞,許多病人需要終生補充甲狀腺素。李如浩醫師指出這三類治療方式各有其優缺點,建議家長可多和醫師討論,找出最適合病童的治療方式。
小六生頸手佈滿咖啡色紋路 一查竟是糖尿病釀禍
小杰是一名國小六年級學生,爸媽最近注意到小杰愈來愈胖了,脖子和腋下總有洗不乾淨的深咖啡色紋路。於是小杰被帶到醫院的兒童腸胃科減重門診就醫,沒想到卻被醫師診斷為「黑色棘皮症」,成因就是過重造成的胰島素阻抗。同時,也檢測出小杰糖化血色素高達7.3%,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經治療三個月後,小杰的糖化血色素目前已降到6.7%,恢復良好。「我的孩子才小學,怎麼可能得糖尿病?」這句話是許多父母第一時間得知寶貝孩子得到糖尿病的心聲。然而,根據美國近年的大型研究指出,兒童和青少年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就是兒童過重和肥胖的比例不斷增加。以台灣2015年的數據顯示,國小和國中生的過重及肥胖的比例約有3成,承受不少三高與糖尿病風險。亞東醫院小兒內分泌科醫師李如浩表示,許多孩子因肥胖問題導致在小時候就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原因就是因肥胖造成的胰島素阻抗,使得胰島素降低血糖的能力受到影響。第二型糖尿病的前期,為降低血糖,胰島素會試圖「以量取勝」而大量分泌,但隨疾病進展,胰島素分泌也會「精疲力竭」而不足以降下血糖,進而產生糖尿病。李如浩醫師提到,一旦血糖高到一個程度,血中的糖分便會從尿液中漏出,因此稱作糖尿病。從尿流失的糖分,除了帶走營養,也會帶走水分,因此人體會感到飢餓和口渴,進而導致多吃、多喝、多尿及體重減輕的惡性循環。所幸,第二型糖尿病的藥物日新月異,許多在成人間療效斐然的新藥,也已在兒童身上進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兒童常見的糖尿病除了因肥胖導致的第二型糖尿病之外,還有因自體免疫而引發的第一型糖尿病。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因自身免疫系統的攻擊或是其他因素而被破壞殆盡,只能分泌極少量的胰島素,無法順利降低血糖,進而引發第一型糖尿病。事實上,第一型糖尿病也是青春期前的孩童最常見的糖尿病。李如浩醫師特別表示,並非所有過重和肥胖的兒童糖尿病病患,都一定是第二型糖尿病。有些過重的孩子,是因為前述免疫系統破壞胰島細胞所致的第一型糖尿病;相反的,有些臨床表現特徵像是第一型糖尿病的孩子,也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因此需要專門的醫師仔細評估和通盤考量,才能確實診斷並擬定最適當的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