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謙
」 李信謙 身心科媳婦過年壓力炸鍋 先生幫忙有助化干戈
除夕夜是家戶團圓好日子,許多媳婦卻隱藏著難解的千千結,有的媳婦要張羅年夜飯洗一大堆碗盤,有的媳婦要面對親戚的各種比較,也擔心春節期間頻繁互動、相處產生嫌隙,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李信謙直指,這些壓力大部分都離不開「人」與「人際關係」。年節關係通常反應平時的相處,了解自己焦慮的來源,行前花點時間討論,凝聚夫妻雙方共識,讓佳節可以回歸到凝聚親情的初衷。媳婦與婆婆的相處,是許多女性婚後的最大課題。有些婆媳平時沒有住在一起,也沒有摩擦或衝突,只是雙方都不熟悉,農曆新年要面對飲食口味、生活模式、宗教的差異;另一種是長期與公婆同住一個屋簷下,住在一起摩擦爭執多,平時下班回家相處時間短,年假的時候整天待在一起,沒得躲了。這些種種都會產生預期性的焦慮,畢竟「婆媳要親如母女」,實際上的互動經驗卻不是如此,雙方都會感到挫折。沒有安全感、自我價值感低,以及各種軟弱,都是人生常見的劇本,當我們有意識的覺察到這些老套的劇本,就有改寫的可能。從溫良恭謙讓,到再也不回去過年李信謙門診中有位50多歲的劉女士,初為人婦時,家人希望她朝三從四德、溫良恭謙讓的姿態去生活,侍奉公婆、賢慧持家,才能在公婆家佔有一席之地,背負很大的無形壓力,幾年後出現憂鬱症的狀況,覺得跟公婆的關係很緊繃,認為受到婆婆的欺壓,但是婆婆並不認為自己是擺威權的強勢婆婆,也沒有干涉家庭自主權,先生也不認同太太的感受。當憂鬱症痊癒後,她把生病的原因歸因在先生身上,認為先生處處不替她著想,很多事情不幫她,一直要她配合公婆家的活動,決定以後過年絶對不回公婆家過,彼此關係降到冰點。公婆知道她的決定後,根本無法理解,認為對媳婦沒有不好,怎麼突然間關係就破裂,中間溝通橋樑完全斷裂。媽媽決定不回去過年,爸爸也沒辦法把孩子揪回家,一年一度的過年返家,從媳婦的焦慮轉變為先生的焦慮,獨自留在北部的劉女士,心情也不好受,情緒波動無法釋懷。先生也有內心小劇場 先生是兩個女人間最好的平衡及溝通橋樑,但同時搞定家中兩個愛他的女人,對男人來說也不容易。夾在太太和媽媽之間,男人也頗為辛苦,一方面想孝順媽媽,一方面想成為尊重女性的好男人,過年時節,也有自己的內心小劇場。李信謙門診一位男性患者吳先生,也有「春節壓力症候群」。小夫妻和公婆家沒有住很遠,爺爺奶奶很疼愛孩子,常常到家裡突襲檢查,美其名買了些好料來家裡,卻常常跟兒子抱怨,家裡凌亂不堪,還說兩個人都是高知識分子,一個博士一個碩士,公婆時常碎唸,媳婦為什麼結了婚就不出去工作。事實上小家庭的經濟沒有什麼問題,面對父母時常耳提面命,他沒有透露口風獨自承受,過年前焦慮到失眠,胸悶、心悸,也擔心過年相處時間長,爸媽不小心說出來,引發兩造戰爭。給婆婆的禮物,從驚喜變驚嚇時代背景不同,新世代公婆有傳統框架的人比例大幅降低,公婆在與媳婦相處時也可能會有壓力,異中求同成了很多人的共識。有一個婆婆原本就有焦慮症,在李信謙門診固定就診。她每年都期待三個孩子的到來,一位住在南部,兩位在國外,過年時會固定回家團聚;平時用藥反應都不錯,過年前一個月開始,婆婆要求增加安眠藥的使用,好幾年都是如此。婆婆腦中常常思索,要怎麼對他們好一點,從國外回來的兩對,生活習慣不一樣,需要準備哪些吃的,一直在腦補,有一年開始出現輕微的憂鬱症。某一年,孩子們回來後,特別給她一個驚喜,帶她去環島旅遊,飯店、租車都安排好了,她心想,是不是孩子們覺得過去幾年她煮的菜不好吃,所以不想待家裡,環島五天四夜,回來後就憂鬱症發作。從孩子們的角度來看,覺得每年母親為過年操持勞累,想讓她享受一個不用待在廚房的假日,可惜因為沒有事前討論,這種surprise不像是驚喜,反倒變驚嚇了。行前討論,凝聚隊友共識李信謙表示,過年其實有點像遷徙的概念,「票訂了嗎?」「車子送去保養了嗎?」像要出發去旅遊,都會事前做一些功課,去哪些景點,時間怎麼安排,大家都要出一點力氣,有一些事先的溝通,全家做一些預備,讓媳婦不是匆忙進入新的情境,只能被動因應,找出因應解決之道。提前詢問年夜飯的菜色?在家下廚、訂購年菜,還是出外用餐。過去年夜飯多由婆婆和媳婦一手料理,產生不少矛盾和分工問題,近年來訂購年菜與出外用餐的接受度愈來愈高,不用煩惱除夕圍爐前的大採買,省去備料下廚的工序與時間。如果決定自己煮,過年前先溝通好菜色,餐畢後,全家人一起收拾,而不是媳婦一個人洗洗刷刷。太太可以老實說,回到老家哪些事情做得來、哪些做不來,或什麼情況需要先生協助圓場。對男性而言,回到習慣的環境,容易被「慣性」所驅動,甚至把婚姻中建立的新習慣給抹煞掉,有些男性在自己建立的小家庭裡,也會主動幫忙洗碗做家事,但回到原生家庭時,這些習慣突然都不見了,好像回到兒時,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味耍廢。傳統華人家庭,親子關係是核心,夫妻關係淪為親子關係的配角,媳婦嫁進家門,有點像「外來者」,和原先的大家庭攪在一起,很容易出問題。現在的家庭中,媳婦多半要負擔經濟,到外工作,學識專長兼俱,價值觀、人倫關係、權利義務都在鬆動,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才是家中的主角而不是配角,身為「三角關係」核心的兒子,若沒有適時當個潤滑劑,家庭氛圍容易緊繃。最容易踩雷的多半是教養方式,公公婆婆的管教方式多半較為寬鬆。平時還算聽話的的孩子,面對教養態度不同調時,例如長輩不斷餵食孩子糖果餅乾,躺著看電視不節制,跨年夜熬整晚,行前提醒孩子,仍要遵守規矩。婆媳間關係要和諧,需要先生大力「助功」,隨時支援、打圓場,面臨眾多長輩的噓寒問暖與關愛的眼神,或問一些令人尷尬的問題時,隊友要注意太太發出的肢體暗示,故意岔開話題或找個藉口離開現場,例如可以跟長輩表示「想帶小孩去家裡附近逛逛」,願意幫忙太太的先生,日後婚姻生活會越來越平順,先生如果不願幫忙,未來婚姻關係緊張的風險可能大幅提升。以理相待、降低期待,雙方才能和睦相處來自兩個不同家庭的女人,很少真的能把彼此當成母女的。事實上,婆婆不是肉身的媽媽,從生物遺傳的觀點來看,飲食的習性、待人接物、表達方式多所不同,如果沒有換位思考,很容易產生矛盾和衝突。關係最會造成影響的是關係,最能夠改善的也是關係,面對公婆,保持禮貌和尊重,以善意出發,透過觀察跟理解找出相處之道,平時花點時間關心長輩,刻意打通電話問候,增加一些互動頻率,一份問候、一份關心,都能增加彼此關係情誼。李信謙提醒,如果家庭關係複雜難解,一個人承受不住,千萬不要獨自悶在心裡,尋求身心科醫生或心理師的協助,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解析,有機會跳脫原有的思維,用全新角度看待事情。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幼兒園餵藥2/突破10億顆!台灣安眠藥用量「亞洲第一」 醫授4招避成癮
新北市板橋幼兒園爆發餵藥案,8位孩童驗出巴比妥及苯二氮平類等藥物殘留反應,引發大眾譁然,上述2種藥物皆屬中樞神經抑制劑的安眠鎮靜藥物,事實上,台灣安眠藥用量逐年增加,目前已突破10億顆,是亞洲第一,醫師表示,安眠藥物具有成癮性,一般不會開立給兒童使用,而成人若不想愈吃愈重,建議服藥勿過度規律、適度調整藥物、改變生活習慣、多曬太陽與運動,才能避免成癮問題。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楊琇雯說,這次幼兒園餵藥中出現的苯二氮平類藥物,就是目前經常使用的安眠藥的其中一大類,另一大類安眠藥物則是非苯二氮平類藥物,「醫師會根據患者症狀選擇藥物,如果是焦慮導致失眠,會開立輕劑量的苯二氮平類藥物;如果是睡不安穩容易醒,會開立劑量較重的苯二氮平類藥物;如果是入睡困難,就開立非苯二氮平類藥物。」據健保署統計,2021年441萬國人使用安眠藥,相當於每5人就有1人吃安眠藥,用量也突破10億顆,若以每顆安眠藥厚度約0.2公分估算,疊起來的高度約4170座101大樓。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亞洲地區開立精神科藥物型態(REAP)」,從1999年至2018年,比較了中國、香港、印度、印尼、日本、南韓、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和泰國等國家的精神科藥物處方,結果發現台灣開立安眠藥處方的比率,為亞洲最高。到底台灣的失眠問題有多嚴重?據亞洲睡眠協會調查指出,台灣有1/5成年人為失眠所苦,更有高達8成的中年人(45至65歲間)有睡眠障礙。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楊琇雯表示,工作壓力大、頻繁使用3C、太晚下班造成失眠問題的惡性循環。「很多患者晚上10點才下班,情緒、身體沒時間好好放鬆,就必須趕緊睡覺,因為明天一早8點又要上班,這樣當然睡不著。也有不少患者已經吃了安眠藥,卻還一直猛滑手機,這兩件事根本是互相矛盾的,難怪也會睡不好。」隨著國人使用3C時間愈來愈長,除了影響視力健康,也直接影響睡眠,許多人就算吃了安眠藥,還是猛滑手機,也會讓藥效大打折扣。(示意圖/CTWANT資料照)無論是哪種安眠藥,都有成癮的問題。台北醫學大學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表示,安眠藥不是永無止盡地吃,如持續服用超過3個月就有成癮風險,除非是夜班工作者、神經退化病人等特殊情況,需要靠安眠藥來維持睡眠,否則通常不建議長期使用安眠藥,短期治療通常不超過1個月。安眠藥危害健康的研究非常多,可能會增加癌症、中風、死亡、失智等風險,「這些研究大多是間接證據,沒有直接證實安眠藥與這些疾病相關。」但楊琇雯承認安眠藥的確會影響白天的專注度、記憶力、甚至也容易造成步態不穩,尤其許多患者服藥後仍持續活動,更可能會產生「斷片」、失憶、過於衝動情緒化等情形,所以還是不建議長期服用安眠藥。楊琇雯建議4招避免成癮,第一,不要過於規律服藥,以免產生依賴性,例如上班族在周末時就可暫時停藥;第二,定期與醫師討論是否調整藥物,避免產生藥物耐受性;第三,調整生活習慣,例如固定時間就寢、睡前儀式化培養睡意;第四,多曬太陽、多運動。「許多患者擔心成癮,反而會突然停藥,這也非常危險,建議在醫師指示下階梯式減藥,還有許多人會改而服用褪黑激素,事實上它比較適合用來調整作息、調時差,對長期失眠的效果有限,而且會與三高藥物、癲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要特別小心。」
睡出病!1/4青壯男罹呼吸中止症 中風機率暴增3倍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我國將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醫療支出增加、醫療量能緊繃,為緩解此狀況,政府將提高預防、早期診斷及健康維護的比重,未來醫療發展方向將從疾病治療走向疾病預防。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邱國樑醫師表示,在提前預防疾病,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是關鍵。睡眠品質最大障礙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主席李信謙醫師表示,睡眠為人一生中相當重要的課題,睡不好為百病之源,研究顯示,睡眠不足6小時者,相較一般人心臟病、中風風險將提升200%。美國睡眠醫學會亦指出,充足與高品質的睡眠與多項嚴重併發症如心血管、腦血管健康都有關鍵影響。門諾醫院胸腔內科加護病房專責黃國恩醫師表示,全台十分之一人口有睡眠障礙的困擾,其中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疾病。根據統計,我國40歲以上男性約有156萬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約佔整體的1/4,但以健保就醫資料來分析,就診人數卻不到12萬人,就醫比率不到1%;顯示仍有百萬人口仍壟罩在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威脅下。美國心臟協會於2021年提出警告,大眾應提升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警覺,若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未治療,不僅恐加速心血管疾病惡化,相較一般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更提升2.6倍,中風風險高出3倍,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高出4倍,甚至可能導致認知障礙。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危險族群以40歲以上的男性、有肥胖問題、呼吸道狹窄,以及抽煙喝酒習慣的民眾為主,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內科張恩庭醫師強調,「打呼」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重要警訊,若有打鼾現象,約有1/2可能出現呼吸暫時停止的狀況,應提高警覺主動前往諮詢醫師。根據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發表的治療指引,目前治療第一線多建議使用陽壓睡眠呼吸器(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藉由持續維持呼吸道正壓、產生風壓,來防止呼吸道在睡眠時發生塌陷而阻塞。邱理事長亦表示,在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上,全世界首選方式為使用陽壓呼吸器輔助治療。然而不管是口腔矯正器、手術治療,或是陽壓呼吸器,皆建議民眾多加利用醫病共享政策,與專家討論評估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父母管制手機」14歲少年墜樓身亡 防悲劇!專家建議「重新連結親子關係」
新北市新店區一位14歲少年昨晚因為手機使用問題,與父母發生爭吵,疑似因父母管制沒收手機一氣之下甩門離家,今天凌晨1時20分許大樓外突然傳出巨響,鄰居查看赫見少年倒臥地面,警方勘驗現場,發現大樓7樓窗戶開啟,懷疑少年從7樓墜落,最後少年不幸傷重身亡。根據國衛院針對台灣169所各級學校學生進行的調查,大約有3.1%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也許有人會驚訝數字比想像中低,但如果將範圍在放大到「網路成癮」,另一份研究量表的調查數據就暴增加至20~30%。雙和醫院身心科主任李信謙醫師表示,「現在諮詢網路成癮的患者,相較於十年前,增加七至十倍,大部分都是父母拉著孩子來。」常常聽到許多親子因為使用網路而爭執、互毆,實際上很多都不是成癮的例子,大多是夾雜了親子關係、學業成績、人際交往等種種問題,應該先理解孩子想逃避的東西是什麼,再對症下藥。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說,很多家長都希望能立即幫助孩子脫離網路沉迷,但事實上非常難,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會沉淪在網路世界中,是逐漸累積出來的,當孩子在生活中感受不到接納與肯定,充滿空虛與無力時,偶然間發現,打場連線遊戲竟然如此舒壓;後來,越來越常透過網路遊戲來排解煩悶。因為花大量時間在網路活動上,造成課業落後、人際疏離等排擠現象。此時,大人若沒意識到孩子需要幫忙,反而給予更多責備與否定,又更把孩子推往虛擬世界中。最後,越陷越深、出不來了!所以,你要他立刻回到生活常軌,談何容易?陳志恆說,當然,也並非完全沒有辦法,但家長需要有「長期抗戰、重啟連結」的心態準備。所謂長期抗戰就是,你得理解,幫助孩子脫癮,得循序漸進。往往要花費許多時間,絕不可能是幾天或幾個月,有時候是以「年」為單位。甚至,看似好轉也有可能一夕之間故態復萌。這對一心想幫助孩子脫困的家長而言,是種身心上的折磨。但是,戒癮的過程就是如此,尤其是大腦尚未發展成熟的兒童或青少年,更需要耐心等待。有了這個覺悟,家長要做的,就是設法沈得住氣,不斷告訴自己:「慢慢來,比較快」。許多父母認為網路成癮的孩子,似乎不覺得自己有問題,不思改變,但陳志恆卻觀察到,有更多的孩子,其實知道自己不能再繼續下去,也想脫離現況,甚至,有時候也掙扎著,要不要乾脆破釜沉舟,重新開始。只是,即使有些意願,卻三心兩意,無法下足決心做出改變。陳志恆說,身旁大人要努力的,就是相信孩子也想改變,設法支持孩子提升改變的動機。然而,這常是來來回回、反覆漸進的過程。甚至,有時候看似成功脫離網癮了,過幾天又被虛擬世界召喚回去。孩子的三分鐘熱度令你心灰意冷,但這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請相信,即使耗時費力,進步狀況時好時壞,我們的努力仍然不會白費。只要掌握要領,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去,日積月累,終將看見曙光。另位,家有「迷網」兒,親子關係肯定惡劣到了極點,要不是緊張衝突,不然就是冰冷疏離。陳志恆建議家長首先要思考的,不是如何把孩子從螢幕前面給帶離,而是,如何與孩子修復關係,重啟溝通,增進彼此的信任關係。陳志恆坦言,這確實非常困難,但是,少了這個步驟,肯定不會成功。當你無法和孩子有效溝通時,你的人生智慧再有道理,也進不到孩子的心裡;當你無法和孩子有效溝通時,你也無法讓孩子開口說出他的困境,給他支持與協助;當你無法和孩子有效溝通時,你也難以讓孩子去接受專業協助,因為,不管你做什麼,孩子只會拒絕與反抗。重啟連結需要從生活的細微處著手,在有機會和孩子說上幾句話的時刻,溫暖關懷孩子,在孩子願意說話的時候,傾聽孩子的想法。甚至帶著好奇去探問:「還有呢?我還想多知道一些!」鼓勵孩子多說一點。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把孩子的心給拉了回來。有些家長會問「可是,我的孩子一回到家,就黏在螢幕前面,一句話也不肯和我說,怎麼辦?」陳志恆反問,「一整天下來,孩子真的一句話都沒和你說嗎?」「一整天下來,你們完全沒有任何互動的機會嗎?」孩子除了上網,也需要喝水、吃飯、上廁所,也有離開房間、放下手機的時候。這時,家長就可以抓住機會,溫暖問候個幾句:「肚子餓嗎?要不要吃一些點心?」「你出來啦!想不想聊聊天呢?」當然,十次裡可能有九次,你會碰壁。孩子會用冷漠的眼神回應你,或說「不要」、「沒有」、「不知道」,或者,根本沒回應。如果談不下去,就暫停這一回合,等待下一次的機會。 請務必沈住氣,這是正常的!你越沈得住氣,越能為未來的良性溝通打下基礎。一開始,你的關懷會令孩子厭煩,但你能夠不批評、不責備,就純粹只是表達關心,孩子會慢慢感覺到溫暖,也會開始善意回應的。
心理校正回歸2/限制資訊接收 吃睡正常抓穩生活節律
疫情爆發之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在疫情第一時間就啟動院內關懷團隊,身心科主治醫師李信謙說,瘟疫傷的不僅是人的身體,更傷害人的心靈。比起SARS時封院阻隔的粗魯隔離方式,這次許多醫療機構都啟動關懷機制,希望達到「被說出、被看見、被分擔」的目的。「疫情的心理影響不論在時間、深度、廣度上,影響範圍非常廣泛。」李信謙舉例,四月發生的太魯閣號事件是屬於急性且短暫性的心理壓力。但疫情卻是不斷在變有延續性,而且與每個人都切身相關,所帶來的心理影響當然也就更嚴重。短短幾個月的SARS事件到現在許多人還記憶猶新,就是最好的例證。醫師李信謙表示,因疫情發生時間較長、每日都有變化,容易造成民眾焦慮,甚至變成慢性壓力。圖為李信謙透過電話關懷被隔離者。(圖/李信謙提供)李信謙解釋,疫情的時間軸拉得很長,每天都有新的數據、新的改變;壓力大的人焦慮感會因為這些刺激不斷升高,逐漸變成慢性壓力;民眾要提升危機因應能力,就必須靠正向心態增強心理韌性提升自我抗壓力。疫情所影響的廣度與深度也超過其他事件。李信謙說,疫情演變至今幾乎就像在自己身邊一樣,這種恐懼感會擴散到生活每個地方;至於深度則是疫情影響了大家的生活型態;生活型態改變本來就是一種壓力,現在大家過著類隔離的生活,若疫情無法控制,影響層面只會越來越深。李信謙就接獲一個個案,本身是退休人員具有統計專業,有高血壓病史偶爾失眠;原本疫情爆發時就知道會影響自己的心情,所以並沒有特別關注。但是周遭親朋好友關心不斷,讓他好奇把電視打開,沒想到打開後就關不掉了。「他有統計上的專業,對於數字特別敏感,他還會蒐集指揮中心公布的相關數字,做出自己的預測模型,隔天緊盯著電視,看看是否如自己所預期。」結果不論預測得準不準,都對他心裡造成極大影響,失眠變得更加嚴重。李信謙後來提醒他,要先嚴格限制看電視新聞的時間,每天只要固定接收適當訊息即可;同時也希望家人協助幫忙轉移注意力,經過了兩三個禮拜,才慢慢恢復正常。疫情打亂了眾人的生活節律,醫師建議應盡量保持規律作息,尤其三餐時間固定為佳。(圖/123RF)李信謙分析,比較容易出現焦慮憂鬱感的人,第一步就是減少接受訊息的時間,並建立抒發管道。把焦慮說出來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療癒的方法;如果再加上聽的人可以好好的對待與處理,相信一定可以降低很多不需要的負面情緒。李信謙特別提醒,疫情下大家都過著類隔離的生活,幾乎打亂了「生活節律」,如果是短時間影響不大,一旦疫情時間拖得比較長影響就會出現。所以建議基本節律一定要維持,起床、就寢、三餐時間都要固定,才不至於太過走鐘。李信謙也呼籲,不需要用歧視的眼光看待確診者或是被隔離者。他解釋,會有歧視是因為對疾病的不了解,進而產生害怕;如果歧視者能多一點了解,被歧視者能夠理解歧視者的心理,這樣就能產生互相體諒的正確心態。
心理校正回歸4/疫情讓我恐懼嗎? 輕鬆檢測及早發現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李信謙說,疫情心裡還是可以檢測的,大家有空不妨可以用以下的評量表進行簡單的評量,若出現問題可以更進一步到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網站,進行更完整的檢測。如您自覺很困擾,或發現自己落在高風險群,請您務必向專業人員諮詢,安排進一步的詳細評估。
開工好鬱卒2/生理節律被打破 內分泌紊亂讓身心失控
除了生理因素外,生活節律被打亂也是造成年假症候群的主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李信謙說,人的身體本來就是有一個固定節律,稱為約日生理節律,也就是二十四小時內的身體運作規律。這個生理節律會跟外在的社會節律相互調節。放假時吃吃喝喝沒有節制,不僅容易引起腸胃炎,也可能因腸道菌叢改變,讓免疫力下降。(圖/林士傑攝)但是過年期間原本較規律的作息模式很容易被打亂,生活節律運作紊亂後內分泌就會開始出現失調,整個人會感覺哪裡都不對勁。李信謙說,許多研究都顯示,如果假期越長,出現年假症候群的機會就會越高。李信謙指出,之前研究有發現,如果年假越長出現症候群的機會就會越大,原因就在於生活節律紊亂時間過長,導致身體機能嚴重受到影響,漸漸的身心症狀都會慢慢出現。醫師李信謙提醒,越快恢復生活節律,年假症候群會愈快消失。(圖/李信謙醫師提供)李信謙強調,一般身體狀況正常者,生活節律被破壞,還能透過努力慢慢恢復正常。但是對於生病的中年人與老年人來說,生活節律一旦被破壞,有可能造成原本的疾病失去控制,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會出現更嚴重的影響。李信謙建議,要避免年假症候群繼續纏身,最好的方式就是盡快恢復年前的生活節律,越快回到生活正軌,年假症候群就會消失得越快。如果年後上班後還是覺得疲累,一定要強迫自己回到正常生活節律,而不要再放任自己在過年假期間不正常的生活節律。生活節律不正常恐影響睡眠品質,導致休假時愈休愈累。(圖/馬景平攝)
睡覺如「斷片」要當心!「猝睡症」破萬人 3月起納入健保
你有過在非就寢時間如「斷片」般倒下呼呼大睡的經驗嗎?當心患有「猝睡症」。睡眠專家推估,我國患有猝睡症的潛在病患高達1萬1000人,因診斷過程繁複,加上健保未提供多元的檢查給付,導致每間睡眠醫學中心1個月平均僅能檢查1至2位病人,健保署日前發出公告,3月1日起將首度納入「多次入睡睡眠檢查」,提供另一檢查途徑,以服務更多人。睡眠醫學會學會監事、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黃玉書教授表示,根據國外研究,患有猝睡症的人口比率每10萬人為25至50人;以此推估,我國可能有6000至1萬1000名猝睡症患者。但從台灣健保就醫資料分析,長期接受診療的猝睡症病患卻少於千人,顯示高達8成個案並未得到適切診療。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醫師李信謙指出,診斷猝睡症,一般來說會讓患者進行5次的睡眠測試,只要有2次能在20分鐘內達到快速動眼期的睡眠,或平均入睡時間小於8分鐘即可診斷為猝睡症,需透過藥物控制以避免意外發生。由於猝睡症診斷需在病患非睡眠時間下進行測試,因此檢查時間多半在白天,但過去的「睡眠多項生理檢查」並非針對猝睡症,且需在醫院過夜,因此造成願意提供猝睡症篩檢的醫院相當少,就算有態度也不太積極。健保署指出,目前僅有「睡眠多項生理檢查」一項,但若要診斷一名患者是否有猝睡症,就必須進行多次的睡眠檢查,而醫院為避免被健保署盯上,多半會減少檢查頻率,導致真正有睡眠檢查需求的民眾,需要漫長等待才能進行檢查。這次健保署將多次入睡睡眠檢查納入健保給付,即可提供疑似猝睡症的患者進行專門檢查,每人1年限檢查一次,可透過胸腔內科、神經內科、精神科、耳鼻喉科、兒童神經科及兒童胸腔科醫師執行,執行後健保署將撥付7623點數。
【網癮讓人瘋狂5】工程師夜夜滑手機 失業也不找工作
暑假剛結束,許多家長擔憂孩子沉迷網路的情況更加嚴重,去年六月,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而根據國衛院針對台灣169所各級學校,共8110位10~18歲學生進行的調查,大約有3.1%有「網路遊戲成癮」,也許有人會驚訝數字比想像中低,但如果將範圍在放大到「網路成癮」,另一份研究量表的調查數據就暴增加至20~30%。網癮難有生理證據、也完全合法,更可怕的是無所不在、眾人一起沉淪。「現在諮詢網路成癮的患者,相較於10年前,增加七至十倍,大部分都是父母拉著孩子來。」雙和醫院身心科主任李信謙醫師說,只遇過一位30歲的患者是自己主動求診,而且評估後的確是網路成癮。「他是位軟體工程師,因為工作所以每天接觸網路10多個小時,後來被裁員丟了工作,卻發現自己還是無法關掉電腦,每天漫無目的地使用10多個小時,猛滑手機睡眠不足,但不看手機又睡不著,甚至無法認真找工作。」李信謙建議這位患者先轉移注意力,多去戶外運動、常常看電視。「雖然看電視也不太好,但起碼可以關掉,至少先讓他離開網路。」再配合藥物控制患者的焦慮感,一~兩個月後,成功地將使用網路的時間縮短至四小時,患者也認為自己能自我控制,於是宣告戒斷成功。雙和醫院身心科主任李信謙醫師。
【終於戰勝網癮4】遊戲練功幾天就破關 比唸書更有成就感
根據國衛院針對台灣169所各級學校,共8110位10~18歲學生進行的調查,大約有3.1%有「網路遊戲成癮」,也許有人會驚訝數字比想像中低,但如果將範圍在放大到「網路成癮」,另一份研究量表的調查數據就暴增加至20~30%。每年潘信允都受邀到馬來西亞分享網路戒癮經驗,現在更有描述他故事的電影即將開拍。(圖/潘信允提供)亞東醫院成癮醫學中心主任侯德斌醫師分析,網路成癮的危險族群有四大類,分別是喜歡新奇事物、挫折忍受力低、自我價值低、身心疾病與過動症患者。「網路世界本來就很吸引人,也很適合成為逃離現實的安身處,例如怎麼念書都考不出好成績,但網路遊戲練功幾天就能立刻破關。」亞東醫院成癮醫學中心主任侯德斌醫師侯德斌說,身心疾病、過動與成癮息息相關,誰是因、誰是果則沒有定論,但彼此影響是必然的,當兩者一起出現時,建議先治療身心症狀,再進一步處理網路成癮,效果會比較好。雙和醫院身心科主任李信謙醫師雙和醫院身心科主任李信謙醫師則提醒,許多父母經常帶著孩子諮詢網路成癮問題,也常常聽到許多親子因為使用網路而爭執、互毆,但實際上成癮的例子很少,大多是夾雜了親子關係、學業成績、人際交往等種種問題,應該先理解孩子想逃避的東西是什麼,再對症下藥。當然,只要開始動念,終有成功的一天,而脫離網癮之後,人生路也更加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