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燕
」 機師 長榮 罷工 加薪 底薪18萬旅客解套3/「春節不罷工」長榮華航股價嗨 工會:力爭年終獎金「比照台塑有公式」
長榮航空機師勞資協商28日達成共識後,春節罷工風波提前化解,股民歡慶,長榮(2618)股價隔日跳空大漲近6%,來到32.2元,交易爆大量3萬張,華航(2610)也跟進漲約1%。這場春節機師罷工事件提前落幕,為何航空股價量齊揚?與罷工引發營業損失有關。我國航空業歷年共發生三次罷工事件,第一次是2016年6月華航空服員發動罷工3天,共取消122個航班,影響旅客逾3萬人,營業損失約2.8億元;三年後的2019年2月,華航機師突襲無預警春節罷工7天,214個航班停飛,影響旅客約2.7萬人,營收損失約6億元,賠償給消費者初估約1.54億元。期間,長榮航空機師則在2018年也發動罷工投票並取得合法罷工權,但因勞資雙方協商取得共識,並未真正展開罷工行動。2019年2月華航機師罷工,圖為華航松山機場櫃檯地勤人員向旅客鞠躬敬禮致歉。(圖/報系資料)長榮航空服員則是在2019年6月發起罷工長達17天,造成1440個航班停飛,影響旅客28萬人次,依長榮航的統計,營收損失約32.4億元,補償旅客損失等各項支出逾8億多元,總計40.45億元。這是國內第三次航空公司罷工,也是時間最長和損失最大的一次,當時股價約15元。回顧這三次罷工事件,總計取消約1776個航班,影響旅客近34萬人;若今年春節長榮機師真的展開罷工,以目前機票價較疫情前的翻倍計算,損失金額恐更為加劇,例如台北往返洛杉磯經濟艙機票,疫情前約2.5萬元,現在則要5萬元。事實上,四家國籍航空公司2023年獲利表現都亮麗,也給出不錯的年終獎金,其中台灣虎航EPS為3.19元,年終獎金平均10.8個月,奪雙料冠軍;長榮EPS為3.05元,年終獎金平均6個月;華航EPS為1.15元,年終獎金5個月及2萬元定額獎金;星宇的前二季EPS為0.18元,年終獎金1個月。在調薪方案上,華航2023年9月調薪2千元,2024年則一舉調薪4%;長榮則是平均調薪5千元;星宇調薪2千元、交通津貼1千元;虎航則是平均調幅共達11.48%,另有伙食津貼增加12%,但虎航企業工會對此也向公司爭取「更應該參考其他航空公司同步調整固定薪資,才不會讓員工覺得,疫情期間共體時艱留職停薪或大規模放無薪假,疫後復甦流汗流淚都是白費的」。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理事長李信燕與工會成員,赴交通部抗議,要求官方重視長榮航空飛安、機師人力流失等問題。(圖/黃鵬杰攝)CTWANT記者採訪到長榮航空資深機師表示,「公司怎麼計算『年終獎金』方式,員工當然不會知道,可是看看其他三家國籍航空的EPS與發放的月數,長榮的比華航高了三倍,年終獎金只多一個月,應該進一步討論『比例原則』問題。」依長榮航自結財報,2023年合併營收2003.56億元,首度破2000億元,年增45.11%,其中客運營收達1357.9億元,年增326.01%。其實「年終獎金計算方式」,一直是航空公司勞資協商的重點之一。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理事長李信燕向CTWANT記者證實,「工會跟長榮航空公司反映項目中,確實有提到『可否比照台塑等公司,擬定一套計算公式』,但這一項迄今仍未獲長榮航回應。」
18萬旅客解套1/長榮機師底薪落後變老三「不罷工換加薪」 華航機師也同步爭取
一場可能牽動18萬旅客春節出國行程的長榮航空機師罷工風暴,1月28日危機解除,勞資雙方歷經六天協商,取得加薪等四項共識,旅客、旅行社、機師及航空公司皆大歡喜。CTWANT記者獨家取得消息,除了長榮航空,中華航空機師也同步透過工會爭取加薪案,相較於長榮航,結果更為樂觀。CTWANT記者採訪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理事長李信燕,本身也是長榮航空正駕駛,有15年飛行資歷的她說,「因簽保密條款,無法透露任何細節。」星宇、台灣虎航則目前尚無類似提案。就華航機師爭取今年的加薪案CTWANT記者詢問,華航公司30日回應:「持續與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華航分會代表溝通,雙方已達成共識」。「長榮機師罷工事件」在短短一個半月內可說是峰迴路轉。去年12月12日,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宣布,依法兩周內展開長榮航空機師罷工投票案,「正如勞動部說,勞資雙方協商、發動罷工消息,很早預告了」李信燕說;也就是說,一旦取得合法罷工權,外界是可提前預測未來恐掀起的「班機停飛重大危機」。不過,這項宣布沒有引起太多注意,民眾繼續規劃過年出國行程,旅行社照樣收團客,長榮航空機位也照常賣,直到今年1月22日機師投票通過,並公布2月7日至4月7日春節、清明節兩段的可能罷工警戒期,提醒各界提早因應。根據CTWANT取得最新消息,華航機師也正透過工會爭取加薪案,圖為中華航空訓練中心內的空中巴士A330模擬機。(示意圖/報系資料)春節長榮航機師醞釀罷工消息一出,旅客、旅行業立馬炸鍋,「可以退票嗎?」「可以簽轉嗎?」「買旅行不便險還來得及嗎?」依官方估計,一日影響旅客約1.5萬人次,12天春假共18萬人次出國行程遭波及。旅客及旅行業者等的集體憤怒及焦慮,果然加速勞資協商速度,24日雙方再次協商進展有限,遂在行政院長陳建仁指示下,副院長鄭文燦28日出面居中協調此案,勞資達成共識,順利化解十多萬民眾的春節出國危機。究竟長榮航機師有什麼委屈,不惜以罷工來爭取?據機師工會指出,「長榮航空飛行員自2011年以來實質減薪逾10%(指職級年度未晉薪部分),導致國籍機師人力流失近一成,透過仲介引進外籍機師涉法問題,更涉及影響飛航安全等重大議題。」長榮航空機師超過1460人,有640人為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長榮分會會員,自2022年12年28日起,向長榮航空提出勞資協商主張,「調漲飛行員結構薪資20%(全薪)、調漲外站津貼從每小時3.5美元調到6美元」但雙方在隔年的2月13日調解不成立後,4月26日再提出「停止聘用外籍正駕駛」勞資協商,6月30日調解也不成立。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居中協調與見證,由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理事長李信燕(右)與長榮航空代表、副總經理普維屏簽訂勞資四點共識約定。(圖/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提供)CTWANT進一步了解,航空公司機師的「全薪」薪資結構,以底薪、職務津貼、保證飛行時數津貼等這三項為主;另外還有外站津貼(星宇是稱誤餐費)、額外的飛行時數津貼(加班費)、滿一年即有第13個月全薪(依過去雙周薪的52周薪領26次換算月薪計算)、起落飛安加給、日支費、交通津貼、年終獎金等。以長榮、華航、星宇航空為例,年終獎金皆是以「底薪」計算,「長榮的底薪佔全薪則約22%,華航的底薪的占比則高達33%」,尤其星宇全薪,比長榮足足多出20%,成了長榮航勞資最大爭議。以剛晉升正駕駛(機長)的「底薪」來看,華航約9.5萬元,長榮、星宇航空各約7.5萬元,虎航沒有底薪;在保障的飛行時數部分,長榮為75小時,每小時2800元計算的話,則為21萬元。至於「外站津貼」長榮機師的以報到時起計算,現為每小時3.5美元,華航為5美元。航空業界估算,目前星宇航空正駕駛月薪約37萬元最高,其次為華航約35萬元~36萬元,長榮航約30萬元吊車尾;華航、長榮的副駕駛則約20萬多元。李信燕說,一年來,工會不放棄地與長榮航持續溝通,不願輕言重啟罷工行動,遺憾的是,在公司堅持下依舊毫無進展,未見公司提出任何協商方案,窮盡一切努力後別無選擇,只能依代表大會決議舉行罷工投票。所幸,罷工投票通過後的第六天,勞資協商達成共識,長榮航同意調漲飛行員正駕駛每月的「底薪、職務津貼」共1.35萬元、資深副駕駛1.1萬元、副駕駛1萬元,調整副駕駛與資深副駕駛的年度晉薪薪級上限,允諾定期檢視外站津貼,盡速於上半年度進一步調漲;且不直接以正機師身分進用外國籍機師,除非營運上有特殊需求使能聘僱,然申請程序上需經勞動部與交通部民航局依法實質審查。工會同意自勞資簽署協議生效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止,不再就上述三項勞資爭議標的發動爭議行為,罷工事件正式落幕。李信燕跟CTWANT記者說,加薪幅度雖未達工會主張的20%,但這次長榮航空調薪幅度在可接受範圍內,為全體飛行員爭取到全年2.25億元加薪,「這是一個開始,絕對不會是結束。」長榮航空30日則表示,長榮航空機師的薪資不會亞於其他國籍航空公司。據業內人士指出,長榮航正駕駛底薪有8.5萬元,月薪有34.6萬元;副駕駛、正駕駛平均年薪約350萬元~650萬元,若飛行時數多一點也有破700萬元;如公司發紅利年薪會更高。
快訊/長榮航全體機師加薪總額2.25億! 李信燕:這是一個開始,絕非結束
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理事長李信燕、本身也是長榮航空正駕駛(機長)接受CTWANT採訪時表示,加薪的幅度雖未達工會主張的20%,但這次長榮航空也同意就「底薪、職務津貼」皆調薪,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工會也持續跟公司對話,此次替全體飛行員爭取了整年度的2.25億元加薪。長榮航空則表示,基於守護旅客權益 ,盡最大可能和機師工會達成協議。目前長榮航空公司2023年年底所宣布的調薪外,28日公司並同意於底薪及職務津貼項目,再行調漲飛行員正駕駛每月13,500元、資深副駕駛每月11,000元、副駕駛每月10,000元。此外,公司亦同意調整副駕駛與資深副駕駛之年度晉薪薪級上限。李信燕強調,尤其相對在疫情過後旅遊、旅運需求繁忙之際,相信公司營運也會一起相對亮眼,我們也期待「這是一個開始,絕對不會是結束」後續會持續跟公司在每一年做對談,調薪幅度可以繼續跟公司做討論,「溝通、互信」是雙方解決爭議的關係基礎。至於工會提出的「外站津貼從每小時3.5美元提高為6美元」這一部分,長榮航空公司已允諾將定期檢視,並儘速於上半年度進一步調漲。對此,李信燕說,由於公司已允諾會調漲,但公司目前還要做更多的評估。CTWANT記者問,此次長榮航空機師醞釀罷工事件,可以在一周內達到4點協商的最大的關鍵是哪些?李信燕進一步說明,要感謝行政院院長陳建仁、副院長鄭文燦、勞動部政務次長王安邦,他們費了非常多的功夫與努力。現任桃園市長張善政也非常關心此案,之前在桃園市勞工局也有開過二次協商。李信燕說,因為在2018年長榮航空機師首次醞釀罷工時,鄭副院長那時是桃園市長,王安邦是桃園市勞動局局長,當時他們對工會與長榮航空的爭議,有過類似處理的經驗,對於雙方的立場與態度,還有一些會糾結的地方,也會比較明確、清楚,我相信這樣一來一往溝通花時間,把兩方的距離拉近一點,才能達到雙方的共識。至於交通部長王國材公開呼籲長榮航空的高層要定期與工會對話,CTWANT記者詢問是否是要拉高層級?李信燕表示,「是的。」建議公司要把工會的聲音聆聽進去,而不是以管理職權的態度,目前會與工會溝通的是副總級,以前是只有經理,這次提高到副總級。長榮航空就工會主張「停止進用外籍正駕駛部分」,長榮航空同意不直接以正機師身分進用外國籍機師。除非營運上有特殊需求使能聘僱,然申請程序上需經勞動部與交通部民航局依法實質審查。至於機師工會同意自勞資雙方簽署協議生效日起2024年1月28日,至民國115年(2026年)5月31日止,不再就上述三項勞資爭議標的發動爭議行為。CTWANT記者問,工會是否允諾接下來的二年不會發動罷工?李信燕表示,只有針對共識的不會在發動為罷工的主張訴求,並非是指接下來二年不會發動罷工,是有差異的,之前在2018年達成協商的不會罷工的內容,也是類似此次的方式,非「絕對不罷工」的意思。長榮航空表示,秉持開放的態度,持續提出可行方案與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機師工會)協商,最終雙方達成共識,共創守護旅客權益與勞資和諧的雙贏局面。長榮航空也特別感謝行政院、勞動部、交通部、民航局、桃園市勞動局居中協調。長榮航空照顧員工的初心從未改變,近年公司不斷提高員工待遇與福利。未來在符合企業永續經營、合理與可行性的原則下,將持續增進員工的薪資福利,期盼在勞資雙方和諧氣氛下,共同努力繼續提供旅客最安全、最優質的航空服務。
快訊/長榮航機師勞資協商「和解有內幕」 交長王國材曝3原因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28)日晚間召集交通部長王國材、勞動部政務次長王安邦、長榮航空副總經理普維屏及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理事長李信燕等人召開勞資協商會議,會中達成四項共識,春節、清明節罷工危機解除。長榮航空也對此回應說,秉持開放的態度,持續提出可行方案與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協商,最終雙方達成共識,共創守護旅客權益與勞資和諧的雙贏局面;長榮航空也特別感謝行政院、勞動部、交通部、民航局、桃園市勞動局居中協調。長榮航空強調,照顧員工的初心從未改變,近年公司不斷提高員工待遇與福利。未來在符合企業永續經營、合理與可行性的原則下,將持續增進員工的薪資福利,期盼在勞資雙方和諧氣氛下,共同努力繼續提供旅客最安全、最優質的航空服務。交通部表示,行政院長陳建仁非常重視本次勞資雙方爭議,並指派副院長鄭文燦主持會議,勞資雙方對於調漲飛行員結構薪資、外站津貼、提高副駕駛及資深副駕駛最高薪級上限、聘用外籍正駕駛等各項議題充分溝通,終於達成共識。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強調,很感謝長榮航空及桃園市機師工會在確保公司永續經營的前提下,以雙贏為目標持續協商,機師是民航業重要的資產,這次的協議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期盼勞資雙方都有更深入的溝通及對話。鄭文燦也感謝在協商過程中交通部、勞動部與桃園市政府的協助,因主管部會居中協調讓雙方得以有空間進行協商,今天才能讓雙方達成協議。今天的協議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期許雙方能在未來持續努力,共創雙贏。交通部長王國材則指出,近日有接獲來自旅行業者的壓力,都希望交通部能處理長榮罷工爭議,今天有這個好的消息,旅行業者和旅客都可以放心春節出遊。王國材同時也說,交通部的相關單位有類似的勞資爭議,並已要求高層要定期跟工會對話,建議長榮航空可以參考辦理。
快訊/長榮航機師「可以加薪」不罷工了! 鄭文燦居中協調28日晚簽訂4共識
針對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長榮分會與長榮航空公司間之勞資爭議,近日在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與勞動部等主管機關積極協調、協助下,今(28)日晚間,勞資雙方終於就勞資爭議事項逐項達成協議,並在主管機關見證下,於行政院正式簽約,讓此次爭議畫下句點。關於工會長榮分會各項訴求,勞資雙方達成以下幾點協議:一、於長榮航空公司去年年底所宣布的調薪外,公司同意於本薪及職務津貼項目,再行調漲飛行員正駕駛每月13,500元、資深副駕駛每月11,000元、副駕駛每月10,000元。此外,公司亦同意調整副駕駛與資深副駕駛之年度晉薪薪級上限。二、有關外站津貼部分,公司允諾將定期檢視,並儘速於上半年度進一步調漲。三、有關停止進用外籍正駕駛部分,公司同意不直接以正機師身分進用外國籍機師。除非營運上有特殊需求使能聘僱,然申請程序上需經勞動部與交通部民航局依法實質審查。四、工會同意自勞資雙方簽署協議生效日起,至民國115年(2026年)5月31日止,不再就上述三項勞資爭議標的發動爭議行為。長榮航空機師取得合法罷工權事件,歷經六天於28日順利落幕。右起為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李信燕、在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長榮航空代表。(圖/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提供)工會表示,對於勞資雙方最終達成協議,首要歸因於工會(包括長榮分會與非長榮分會)每位會員所展現出的團結與集體意志。此外,工會特別感謝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與主管機關勞動部王安邦次長,於近日頻繁地積極努力協調勞資雙方進行實質協商,終得於今日促成勞資雙方達成協議。再者,工會也要感謝桃園市勞動局,自工會啟動勞資爭議行為程序後,即積極主動協助、協調,並在促成勞資雙方初期協商之努力。機師工會最後說明:誠如工會過往一再強調,爭議權的行使,絕非工會的目的,而是勞工不得已下的最後手段,對於此次爭議最後得以達成協議、順利落幕,工會希望藉此機會誠摯呼籲並期許資方,日後在公司日常營運過程中,即建立與工會平等協商、互信互賴的機制與企業文化,方為促進勞資雙方和諧、共創勞資雙贏的真正關鍵!
長榮機師取得罷工權…民航局24日協商 保險能否理賠業者這麼說
長榮航空機師不滿未合理調薪、公司違法聘用外籍機師,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22日發動罷工投票,成功取得合法罷工權,並預告不排除春節期間罷工。評估受影響最大的是美國、加拿大、歐洲航班,交通部民航局因此升級為應變小組,24日將舉行協商。產險公司表示,旅客若於長榮確定罷工日期後才買旅遊不便險,就無法獲得理賠。工會理事長李信燕表示,這次共910人領票,900人同意,同意比率超過9成。其中同意罷工的543位長榮機師,占長榮航空全體機師的37%。工會不排除在春節期間罷工,25日將召開理事會議,討論罷工形式及細節,若長榮航空有誠意協商,工會也會調整腳步,承諾發動罷工前24小時會預告,以免乘客撲空。由於長榮分會的客機飛行員大多是長程機隊,美國、加拿大及歐洲地區航班恐受到最大影響。長榮航空表示,不放棄與工會協商,已成立緊急應變小組,一旦開始罷工,將於第一時間公告,並設立專屬網頁提供最新航班異動。交通部次長林國顯說,交通部兩度和長榮航空勞資雙方互動,資方認為去年公司賺錢已發放6個月年終,並對全公司加薪,勞方提出的加薪幅度是發獎金之前,至今雙方仍有歧見。交通部期待不要走到罷工這一步,預計本周三在桃園市政府主持協商再溝通。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蕭博仁說,國人過年旅遊通常在半年前就敲定,旅客面臨損失的假期心裡忿忿不平,且罷工善後處理80%落在旅遊業,現在轉換行程或改其他航空公司,為時已晚,希望機師工會三思而後行。業者粗估,過去3次罷工造成旅行社損失上億元。至於保險能否理賠?產險公司主管表示,只要在罷工日確定前投保旅遊不便險,就可列為投保範圍,也就是說,可趁這兩天罷工日期尚未確定趕快投保旅遊不便險,航空公司罷工衍生的旅程取消損失,保險公司都會賠;不過,也有產險公司以22日(取得罷工權)為界線,針對長榮罷工將旅遊不便險列為不保事項,即22日(含)以後投保的旅遊不便險,不在理賠範圍內。
濫用外籍機師、船員 立委:恐釀國安、飛安危機
立委林宜瑾、黃世杰、賴香伶、洪申翰與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中鋼運通企業工會與國際機場工會聯合會今(26)日舉行記者會指出,政府放任企業大量聘用外籍機師與船員,除了損及本國人的就業權之外,也會造成飛航安全的危機疑慮,更可能在台海發生危機時,危及台灣對外海空運輸的命脈。機師工會理事長李信燕說,疫情解封後交通繁忙,但上周統計,以長榮航空為例,有四分之一是外籍機師,華航去年招收30幾位外籍機師,本國籍卻只有11人。她指出,交通部2010年對於國航聘僱外籍機師標準「每培訓1位本國籍機師,得以聘僱2.5位外國籍機師」,聘用外國人的比例竟高於本國人,鄰近的日本、新加坡航空沒有外籍機師,大韓航空也只有8%,台灣大量聘雇外國機師,除了與仲介業者間的利益輸送外,也可能籍由外藉人士稀釋、降低工會的力量。李信燕說,30年前台灣缺乏民航人才,聘用外國人或許說得過去,但如今台灣本土機師眾多,甚至有很多合格機師無班機可飛,航空公司不雇用有資格的本國人,反而尋求未領有相關機型的檢定執照的外籍機師,再訓練他們成為台灣航空公司使用的新型飛機駕駛,佔用了國籍機長的職缺,非常不合理,也可能危及飛安。中鋼運通企業工會理事長王慶宏說,中鋼運通為國營事業中鋼百分百的子公司,近兩年營收增長,卻增加外籍權宜船,聘用中國籍船員,使本國籍船員面臨公司不予派船,形同失業的困境。未來倘若台海情勢陷入緊張,恐怕將發生權宜船無法配合《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徵用、中國籍船員遭中國強制召回導致台灣海運癱瘓,所亟需重要原物料進出口,陷入缺乏船舶與船員的國安級危機。林宜瑾說,大量雇用外籍機師與海員、偏好大量外籍勞工就有可能要規避工會的監督制衡,台灣每年有二萬多人申請成為船員,並非沒有海員工作人力,但船公司大量雇用中國籍海員,減少本國人培養經驗的機會,未來若中國禁止中國海員來台工作,可能影響海運正常運作。黃世杰說,業主意圖用大量雇用外籍機師、海員,甚至花更多錢請國外機師,而且是不一定符合資格的外籍機師,動機令人質疑。台灣作為海島國家,空運與海運是我們的生命線,此現象恐影響國安,呼籲主管機關要求業者,針對疑點一一釐清。賴香伶說,就業服務法對外籍工作者的規範,一直忽略機師與海員,以外專法處理,標榜吸收國外人才,但其實台灣並不缺乏相關領域的在地人才,但長期媚外,一直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園,外籍機師甚至沒有相關證照,仍可由仲介公司引進,再行接受訓練,這是交通部的失職,台灣機師擁有專業CPL執照,卻無從就業,除了保障國人工作權之外,還涉及國安層級問題,呼籲勞動部與交通部儘快與工會協商。洪申翰說,在航運與空航上對基層管理開了大洞,交通部要負起非常大的責任,台灣的航商大量使用外籍權宜船,也是規避國內法律的規範。《全動法》中有編列船員相關管理措施,但台灣籍的船員人數從15000名,掉到今年只剩6300多名,只占台灣公司雇用海員人數的15%,讓人相當憂心,遇到海上封鎖的狀況,要如何動員這些權宜船,更枉論動員船上的中國籍船員。中鋼運通公司表示,工會指控該公司帶頭大量將船舶掛在他國及大量聘僱中國籍船員取代本國籍船員等皆非事實,近年來主要船舶持有國家(如日本、希臘、德國等西歐國家)船員日益減少,在船舶航行有最低船員人數限制下,故透過船員管理公司指派外籍船員執行運務,確保船舶正常營運,不僅是船運界趨勢,也更能保障船東與船員權益。中運公司10 艘巴拿馬籍船舶共約進用 189 名船員,本國籍佔比達67%;另中運公司12 艘本國籍船舶,本國籍船員比例更高達 98.4%。
強迫入住檢疫旅館 4機師聲請提審「成功」 可返家居檢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允許3月7日起,放寬打3劑且滿14天長班機組員,可以從「5+9」改為「5+5」,並且可以1人1戶。但規定實施後,疑似認為難以稽查1人1戶因此喊卡,4名機師11日向桃園地院聲請提審,法院裁定4人釋放。據了解,4名機師聲請提審,法官開庭審理認為,無法稽查是否1人1戶,應屬於航空公司管理問題,因此裁定4人釋放。機師工會理事長李信燕表示,因指揮中心規定,3月7日開始,若符合家中1人1戶要求,5天的檢疫可以在家裡。但是因為航空公司與民航局配套尚未完成,且檢查1人1戶窒礙難行,因此要求機組員仍須在防疫旅館檢疫。李信燕也說,目前每天約有100名機組員檢疫,因此仍會持續送件,12日將會再送約10件。也相信11日晚上的裁定,會對後續案例有相當大幫助。不過先前多名機組員聲請提審皆被駁回,法官當時理由認為,應另循其他行政訴訟救濟途徑解決,非屬於提審事件所得審究事項,桃園地院下午將說明。
桃市機師職業工會「黃飄帶行動」 高喊:居檢不派飛、我要喘息日
現場應援機組員喊起口號「居檢不派飛、我要喘息日、機組人員辛苦了、機組人員加油!」。(陳夢茹攝)不少機組員趴在窗邊揮手響應黃飄帶行動。(陳夢茹攝)工會理事長李信燕表示,機師工會訴求居檢期間不要再次派飛,每月讓機組員有3天喘息日。(陳夢茹攝)另也有機組員群體在陽台掛上黃飄帶,看起來相當壯觀。(翻攝照片/陳夢茹桃園傳真)國籍航空61歲委內瑞拉籍機師23日在桃園市住處猝死,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28日在3處檢疫旅館發起「黃飄帶行動」,機組員紛紛在窗邊、陽台掛上黃飄帶、毛巾、浴巾等。工會理事長李信燕表示,該名委內瑞拉籍機師在華航服勤21年,跟機組員之間的感情相當友好,得知他在家中浴室猝死,機組員都感到悲痛、遺憾,生前他曾向其他同仁透露,這1年半以上的執勤、連續派飛等都讓他感到身心俱疲,為悼念他因而發起「黃飄帶行動」。不過「黃飄帶行動」稍微受阻,無法將黃飄帶送入檢疫旅館內。李信燕說,稍早遞送物資時被旅館禁止,旅館說要跟公司討論,但直到剛剛都沒有得到正面回覆,才讓機組員沒辦法一起響應黃飄帶行動,她更直呼「難道是這個社會、環境對我們的歧視嗎?」。雖然有些機組員無法在窗邊掛起黃飄帶,不過有不少人拿起旅館中的毛巾、浴巾等物品,懸掛在窗邊揮手響應,也有機組員群體在陽台掛上黃飄帶,看起來相當壯觀,另也有貌似家屬的人開車至記者會現場,按喇叭響應,但隨即直接開走不願受訪,現場應援機組員喊起口號「居檢不派飛、我要喘息日、機組人員辛苦了、機組人員加油!」。李信燕指出,機師工會有幾點訴求,第1點希望居檢期間不要再次派飛,機組員沒有經過完整居檢,容易跟下個航班的機組員有交互感染;第2點希望每月讓機組員有3天喘息日,可以脫離派遣、執勤、居檢跟自主健康管理,可以與家人一起共度,「看不到盡頭讓我們非常無力又無奈」。談及27日又有組員確診,李信燕表示,經了解,該名機組員也是有連續派飛的狀況,居檢期間再派飛導致匡列組員比以往更多,若按照工會主張「居檢不派飛」,頂多匡列2、3位機組員,但現在匡列11位,以後甚至會匡列更多,更有可能變成好幾倍,希望讓機組員做完整居檢後再進入社區。被問及機組員是否人力不足?李信燕以自身案例說明,她曾經今天早上從加拿大回台灣,隔天晚上又飛出去執勤,班表上1天居檢時間都沒有,但她並不是個案。至於人力不足的問題,全台目前約有2600至2800名飛行員,長榮跟華航各有1200多位,培養1名飛行員需培訓2年,需要徵人但現在根本緩不濟急,目前還是需要有其他的配套措施。李信燕表示,按規定機組員在航班結束後應要做5天隔離、9天自主健康管理,這是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民航局給各航空公司的的指引,裡面包括可以做長途航班的再次派遣,但這導致機組員又確診、交叉感染,機組員在這樣的循環下身心無法平衡,曾以何時,非常理性的機組員竟會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心聲,呼籲相關主管機關協助給予機組員正常的生活環境。
長榮3人遭突破性感染 機師親曝可能染疫破口
長榮航空再度爆出2名機師遭「突破性感染」,其中1名機師更在居家檢疫期間違反規定與友人餐敘,且在飛澳洲勤務前便已出現症狀,也未確實填寫健康聲明書,恐遭到航空公司開除懲處,據悉,;另外,有確診機師事後回憶,芝加哥外站的地勤與作業人員,有些人未戴口罩上過飛機,懷疑可能是造成此次機組人員的染疫破口。長榮航空表示,遭感染的其中1名機師疑似違反防疫規定,在7天加強型隔離檢疫期間外出與友人聚餐,並在上個月(8月)30日飛澳洲返台航班前就已出現確診症狀卻未即時通報,還在健康聲明書上造假勾選無症狀;有傳言該機師目前已向長榮航空提出退休申請,但由於其已嚴重違反防疫相關規範,長榮航空內部已在3日召開事實調查,並預計將在4日召開紀律評議委員會,該名機師恐因違規遭到開除。根據《蘋果日報新聞網》報導,為防止疫情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令、即日起芝加哥航線機組員返台都將進行居家隔離檢疫14天,並回溯過往14天曾飛過的機組員;1名染疫機師回憶飛芝加哥執行勤務過程,指當地因疫苗接種率高,有些地勤搬貨上機時並未戴口罩,疑似因此成為疫情漏洞。桃園市機師工會理事長李信燕表示,目前芝加哥航線確診機師的感然源頭不明,建議該航線暫時停飛,避免讓機組員暴露在危險之中。另外,目前推測外站地勤為可能破口,但仍無法確定是否無其他感染源,呼籲防疫專家不妨跟著機組員飛一趟,親自檢視問題關鍵出在哪,讓機組人員可放心值勤。
機師壓力大!「值勤+檢疫」無限輪迴 9成機師無法享有正常生活
(12:27 新增民航局回應)「這是我們向社會大眾發出的求救信號!」去年3月全球疫情爆發以來,為了運輸民生用品和醫療物資,國內航空公司的機組人員陷入「值勤-檢疫」無限輪迴;今年1月檢疫政策更加:緊縮,有機組員從1月至今沒有任何1天能完全自由行動,身心健康集體亮紅燈。機師工會1項調查顯示,56%機師有更嚴重的失眠問題、將近7成感受到更大壓力、將近9成無法享有正常生活,呼籲政府正視問題。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林劭華合作,大規模調查國內航空機組員心理健康,有效問卷數超過700份,發現機師已出現焦慮沮喪、社交功能障礙等,56%機師失眠較過往嚴重、69.9%機師感受更大壓力、89.0%認為無法享有正常生活。林劭華強調,飛航安全非常重要,美國聯邦航空總署、國際民用航空組織都相當關心疫情期間飛航組員心理壓力問題,台灣政府也應盡速擬定因應措施,刻不容緩!機師工會理事長、長榮機師李信燕表示,有機組員1個月值勤3次,26天無法出門;有女性機組員只能由丈夫帶著孩子在飯店底下和她打招呼,令人鼻酸。「有機組員表示想要留職停薪,想和家人、孩子相處,或是照顧生病的親屬。但是若我們不飛了誰來飛?誰來送醫療物資?」這種情況已經撐了1年,組員已經在崩潰的臨界點。機師工會常務理事、華航機師陳建財表示,很多民眾不解為何一般人要居家檢疫14天,但機組員只要3天?這是因為機組員是被管制的一群,到了外站旅館之後就像是被戒護的犯人被「押送」進房門,沒有房卡,要在10坪空間待18到72小時;他笑說在外站最期待就是下一班飛機來的時候,終於可以呼吸到自由空氣,「每個人這一年都像被壓縮的彈簧,」不斷值勤、檢疫、自主健康管理,然後自主健康管理還沒滿又要派飛,陷入下一個循環。機師工會理事、長榮資深副機師廖伯軒表示,今年1月起外站人員都要做PCR檢測,而且不是抽測,是全部都要測,不到3個月內長榮和華航機組員共做了1萬4千多次PCR檢測,通通是陰性。這表示機組人員的防疫措施非常有效,指揮中心是否該重新檢討返台之後的防疫措施和天數,刪除多餘的、過度管理?因為已經造成飛行員及其家屬身心很大壓力。李信燕補充,國外航空公司飛不同航點有不同調配,例如他們認為台灣相對安全,飛台灣再飛回去就不需要居家檢疫。李信燕認為現在疫情也相對受到控制,希望這類方式能應用在台灣。疫苗的部分,機組員接種意願是高的,但排序也不是很前面,希望政府能重新檢視這方面分配。民航局回應表示,維護飛航安全為民航局首要任務及目標。在兼顧國內防疫安全需求下,民航局除督促航空公司落實機組員防疫管理,也將持續要求航空公司妥為規劃派遣作業,加強機組員身心關懷及諮商機制,避免發生個別組員身心負荷過重影響飛安或健康情況。對於從業人員反映的相關問題,民航局也將繼續與指揮中心討論,尋求更完善的防疫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