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
」 本田 MG 國產車 日產 石門水庫NISSAN與HONDA合併時程曝光! 明年6月正式合併
鴻海(2317)集團搶併日系車商的計劃失利,日本兩大車廠本田(HONDA)、日產(NISSAN)23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合併方向,兩家公司已正式簽署經營統合備忘錄(MOU),力拼在明年6月敲定合併協議,經營合併後依然保留各自品牌,但未來人事將由本田主導。根據《每日新聞》等日媒報導,本田社長三部敏宏、日產社長內田誠與三菱汽車社長加藤隆雄在日本時間23日下午5點共同出席記者會,三部敏宏宣布進入業務整合協商時強調,為了讓兩家公司在移動出行的轉型中成為領導者,有必要採取大膽的變革。本田和日產都明確表示,將由本田任命新公司社長與大部分董事。換句話說,整合將由本田主導,而日產明顯將成為被拯救的一方,由於日產是三菱汽車大股東,三菱也宣布,將在明年1月底前決定是否參與業務整合討論。報導稱,本田和日產計劃透過成立單一控股公司,將各自公司納入旗下進行整合,並於明年6月達成最終協議,確定具體框架和投資比例,而新公司預計在2026年8月於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兩間日系車商加速整併的主因,除了鴻海搶親外,美國特斯拉和中國比亞迪等新創企業正在擴大影響力,大大改變了汽車產業的動態。報導也引述了日產員工的看法,對於由本田擔任新公司高層來進行改革,滿懷期待,本田員工則表示,兩間公司合併其實是為了努力拯救日產,不過合併但對日產高層來說恐難掩失望,認為公司實際上是被本田吞併,據了解,日產近幾年財務表現不佳。針對這起合併案,市場人士指出,本田和日產要在短短6個月內達成協議的障礙非常大,兩家公司都需要整合工廠、重組零件供應鏈,因此其實兩家公司內部都存在對合併持謹慎態度的聲音,談判能否繼續順利進行尚不清楚。不過也有市場分析師認為,若本田和日產成功納入三菱汽車,將打造出全球第3大汽車集團,合計年銷量將超過800萬輛,僅次於銷量1123萬輛的豐田集團,以及923萬輛的德國福斯(Volkswagen)集團。至於曾涉特別背信罪被日本起訴、2019年棄保潛逃的日產前執行長戈恩(Carlos Ghosn)稍早指出,本田和日產因為產品相似,在日本政府的壓力下只能進行合併,他認為,就算兩間企業合併也難以發揮效應。NISSAN與HONDA合併時程曝光。(圖/翻攝自X)
本田、日產將於2025年6月正式合併 三菱明年決定是否加入
針對本田與日產汽車的合併計畫,目前已於23日正式進入經營統合的協商階段,雙方也完成基本合意書的簽署,目標是在2025年6月達成最終協議正式合併,此舉有望誕生全球銷量第三大的汽車集團。而三菱汽車則於明年第一季度決定是否要加入合併行列。綜合日媒報導指出,目前本田與日產雙方計劃於2026年夏季之前設立控股公司,將兩家公司同時納入旗下,新公司的領導權將由本田主導,社長人選預計從本田提名的董事中產生。此外,控股公司的董事會中,本田將提名過半數的成員,以確保主導地位。雙方之所以會有合併想法,主要是為了應對全球汽車市場格局的劇變。隨著電動汽車(EV)和自動駕駛技術的興起,以及軟體開發的重要性不斷增加,美國特斯拉(Tesla)和中國比亞迪(BYD)等新興企業迅速崛起,這些都對傳統汽車製造商構成巨大挑戰。面對技術開發所需的高額投資,本田與日產希望通過統合分攤研發成本,提升經營效率,從而增強在市場中的競爭力。目前本田、日產及三菱汽車工業的領導層共同前往經濟產業省和國土交通省,報告統合協商的最新進展。三菱作為日產的最大股東,雖尚未明確表態,但計劃於明年年初決定是否加入新聯盟框架中。報導中也提到,日產近期因美國市場銷售不振,業績惡化。而本田計劃透過供應混合動力車(HV)及在其他領域展開合作,協助日產渡過難關。同時,三菱的加入可能進一步壯大新聯盟的實力,形成與豐田汽車集團分庭抗禮的局面,並對日本國內汽車產業的供應鏈產生明顯影響。此外,台灣電子代工巨頭鴻海精密工業(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也曾提出收購日產的建議,並透過收購法國雷諾(Renault)所持有的日產股份來進行談判,但日產選擇了與本田合作。
車廠出招搶市2/國產車市占衰退「這3家」減幅逾10% 祭現折、分期0利率超狂促銷
今年前11月汽車累計總掛牌數416,528萬輛,年減4%,其中國產車以215,900輛的表現搶下51.8%市占,不過相比去年同期衰退1.9%。在國產品牌中,MG共賣出15,079輛,年增24.2%,是少數成長的品牌;而Honda、Nissan、Mitsubishi減幅均超過10%。 和泰汽車管理本部本部長賴志偉在11月和泰法說會上表示,「看好新車年銷量可達近46萬輛。」各大國產車廠趕緊在最後一個月踩油門,紛紛祭出購車優惠,衝刺年底掛牌數。本刊記者也整理各家優惠,讓消費者能以更低價格入手新車。 首先在國產車廠部分,裕隆集團旗下裕日車所代理的Nissan前11月累積銷售17,397輛,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5.3%。裕日車推出購車優惠,入主Nissan旗下X-Trail、Kicks及Sentra現折6.6萬元,優惠價分別為92.6萬元、69.9萬元及66.9萬元起;值得注意的是,旗艦房車Altima至12月底前更祭出119.9萬元的價格,比原價便宜20萬元,電動車Leaf更現折30萬元,搶攻年底換車熱潮。 同時,裕日代理的Infiniti QX50全車系在12月可享現金折抵30萬元,換算只要159萬元就能買到,並提供最高100萬24期0利率;QX60、QX55也分別提供150萬36期0利率、100萬24期0利率貸款專案,前者也可選50萬低頭款。 裕隆集團旗下中華車Mitsubishi前11月累積銷量14,317輛,與去年同期相比衰退11.6%。中華車也祭出12月購買Outlander、Eclipse Cross、Colt Plus、Grand Lancer、Zinger Pick Up與Zinger指定車型並完成領牌,均贈Bose SoundLink Max可攜式音箱;於11月上市的J Space在12月入主且完成領牌就有1.2萬配件金,貨車可免費升級貨斗防護板組、廂車則可升級尾門照地/警示燈組。 同樣為裕隆集團旗下納智捷(Luxgen)n⁷熱賣以後,納智捷年底再推「5萬自由配」,可選擇配件、保險或優惠分期,且指定車型再享充電點數回饋;燃油車U6和URX則有現折3.3萬元及2千元。 而台灣本田累積前11月銷量達23,698輛,雖然目前排名車市品牌第4名,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卻衰退11.8%。對此,台灣本田也持續延長馭光特仕版的販售,除了免費能搭載馭光黑化套件,本月入主還可享5年延保、高額0利率,重點是還有折價優惠,CR-V最多現折8萬元;HR-V最高現折5萬元;Fit最多可折6萬元,至於進口身分的Civic更高達10萬元。 台灣本田也推出優惠方案,其中進口車款Civic折價高達10萬元。(圖/方萬民攝)近期喊出「退出車輛公會」登上各大新聞版面的三陽工業旗下南陽實業所代理的Hyundai表現不俗,前11月累積銷量20,570輛,雖比去年同期微幅下降1%,不過在年底優惠的催化下,整年銷售表現有望突破去年再創高峰。 Hyundai推出「Venue職人潮玩版」原價82.9萬元,限量優惠只要77.9萬元,並贈送原廠電子後視鏡、藍鑽隔熱紙,及5年六大系統原廠保固,優惠總價值8萬元;此外,Tucson也依車型不同,擁有1至3萬元不等的現金折價,汽油版更升級電動尾門+科技環景套件,包含3D環景影像系統(含錄影功能)、前雷達、無線車門警示燈組、抬頭顯示器等。現代旗下都會小休旅Venue靈活可愛,很適合穿梭在大街小巷。(圖/Hyundai提供)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福特六和以21,493輛的掛牌數拿下品牌全年第7名銷量,不過今年前11月累積銷售前10名卻未見Ford的蹤影,因此福特六和也加強優惠力度,不僅Focus Wagon車系及Focus Active Wagon車系最高優惠超過12萬元,Kuga在改款配備升級超過15萬後,再享限量優惠價舊換新86.9萬元起,指定車型還送1萬配件金、2萬限時購車金、3萬元輕鬆開回家(或低月付9,990元起)入主方案。此外,進軍電能市場的Ford Mustang Mach-E最高還享50萬元購車優惠。 至於龍頭和泰汽車旗下Toyota在今年前11月銷量達114,292輛,雖然仍為銷售冠軍,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年減1.7%。和泰車也宣布,12月入主Vios、Corolla Altis、Sienta、Town Ace、Yaris Cross等車系指定車型,可獲象印烘烤微波爐,並享高額0利率、5年14萬公里延保等優惠;而純電休旅bZ4X則現折12萬。 占據品牌掛牌冠軍多年的Toyota也有優惠方案,旗下純電休旅bZ4X更有達12萬元的折價。(圖/黃耀徵攝)
車廠出招搶市3/「這輛車」現買現省40萬元 BMW、Benz銷量穩定成長超車國產車
在政府要求「國產車自製率」後,國產車表現呈現衰退情況,進口車更在11月達到49.1%的市占,直逼國產車。觀察前11月銷量榜單,Mercedes-Benz以24,555輛的表現擠下台灣本田成為銷量季軍,相比去年同期成長7.6%;BMW也有18,675的成績,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4.4%,隨年底購車旺季,其他進口車廠持續加強促銷力道,盼能拉高市占表現。 台灣馬自達11月表現優異,躍升單月銷售前10名,雖然較上月表現微幅衰退,不過比起去年同期卻成長超過10%。因此也公告,12月入主Mazda全車系指定車型,就送日本廣島來回機票;另享最高100萬分期0利率,以及5年原廠保固。 馬自達在台銷售相較去年表現有所成長,近期也推出買車送機票的優惠。(圖/台灣馬自達提供)同樣在11月前10名銷售榜的Volkswagen,月成長16.6%,宣布旗下熱門車款Golf、Tiguan可享百萬分期0利率,且Tiguan、Tiguan Allspace、Touran及Arteon/Arteon Shooting Brake更有現折3萬到30萬元的優惠。Golf慶祝活動邁入尾聲,台灣福斯汽車針對指定車系祭出超值回饋。(圖/台灣福斯提供)和MG一樣在2022年進軍國內市場的Opel,旗下車款均推出售價現折優惠,依照不同車型折價14.9萬元至33.9萬元不等,同時也享配件金或分期0利率,希望能挽救銷售成績。 近期在電車市場表現不俗的Volvo也跟上年底促銷,旗下24年式電車C40 Recharge、XC40 Recharge除了加購原廠家用充電樁半價以外,還有現金折價12萬元至23萬元;燃油車V60、S60、XC60、V90 CC及XC90也可現折5.6萬元至37.6萬元不等。 在歲末年終之際,好久不見的意美汽車也祭出「Subaru歲末隆重鉅獻」購車專案,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旗下 WRX潮黑科技版推出153.8萬元優惠價、 WRX赤焰馭望STI空力套件版152.8萬元。此外,入主純電休旅Solterra只要149.8萬元,優惠幅度高達40萬元。Outback也現折20萬元來到142.8萬元、WRX Wagon特惠價155.8萬元,而Crosstrek跨界潮旅系列入手價96.8萬元起。
鴻海找雷諾搶親日產恐沒望? 這位前董座爆:「法國政府想取悅日本」
日系重量級車商本田(Honda)與日產(Nissan)即將在23日召開會議宣布兩家公司啟動合併磋商備忘錄(MOU),市場傳鴻海(2317)出手搶親用以完善自家電動車版圖,正接洽Nissan法國大股東雷諾汽車協商。Nissan前董事長戈恩(Carlos Ghosn)拆解鴻海搶親動機在於「投入自行生產電動車,不如直接買車廠」,不過他認為,鴻海接洽Nissan法國大股東雷諾,還要注意法國政府的態度,雖然雷諾想賣股套現,但目前「法國政府為取悅日本讓步」。戈恩20日接受《彭博社》專訪表示,隨著中國汽車業發展迅速,規模經濟愈來愈重要,鴻海不會是唯一一家出手併購汽車業的公司。日本經濟產業省力促本田和日產達成這一「並不務實的交易」,旨在應對來自中國車企的競爭。至於鴻海出手併購對大股東雷諾的想法,戈恩分析:「雷諾知道日本經濟產業省的態度對鴻海併購不太有利,而且法國政府可能不想讓日本人不高興」、「不幸的是,我親眼目睹了法國政府在過去為了取悅日本人而做出了多大的讓步。」戈恩認為,Nissan、Honda甚至是三菱(Mitsubishi)合併,都因同質性過高難看到實質效益,屬於「孤注一擲的無奈之舉」。而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恐加重關稅障礙,將再次重擊汽車產業。
日本車界破天荒! 傳本田、日產談合併成「全球第3大汽車巨頭」
日產(Nissan)汽車深陷財務危機,前陣子宣布裁員9,000人、降低全球產能20%、出售持有的Mitsubishi股份以及延遲新車型的推出,不過近期卻有不同發展。根據日經新聞17日的報導顯示,本田(Honda)將和日產展開合併協商,預計簽訂合作備忘錄(MOU),甚至也將納入三菱汽車(Mitsubishi)。由於比亞迪等中國車廠的入侵以及特斯拉的猛烈出擊,眾多車廠的銷量也受到影響,因此本田、日產為了降低開發成本、加速車款生產,考慮朝向「合併」的方向前進。本田和日產在17日發出聲明,並未證實日經的報導,僅提到「報導內容並非是各自公司所宣布的」,同時也在各自聲明中表示,「如同今年3月宣布的,本田和日產會充分利用彼此的優勢,研究未來合作的各種可能。」本田社長三部敏宏18日也表示,「尚未敲定任何事項」,但是並未否認這種可能性。與法國雷諾有交叉持股結構的日產汽車今年股價崩跌40%,市值為82億美元。本田的市值為440億美元。兩家公司若結合,會是飛雅特克萊斯勒與PSA在2021年締造520億美元合併案、創造Stellantis以來汽車產業最大規模合併案。本田和日產分別為日本第二和第三大車廠,僅次於豐田。現階段本田市值6.64兆日圓(約新台幣1.4兆元),日產市值1.53兆日圓(3,237億元),若兩大集團成功合併,將是繼2021年飛雅特克萊斯勒(FCA)和PSA集團以520億美元合併成立Stellantis以來,汽車產業最大的一筆交易。不僅如此,若本田、日產合併,汽車2023年銷量將超過800萬輛,會躋身全球第3大汽車製造商,但仍低於豐田1,120萬輛和德國福斯920萬輛。
本田汽車、日產汽車擬進行合併協商 傳再揪三菱成「全球第3大巨頭」
日本2大汽車製造商本田汽車(Honda Motor)、日產汽車(Nissan Motor),今(18)日傳出將針對2家公司資源、業務整合進行討論,並可能成立一家控股公司進行營運。據悉,日產汽車也正考慮將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納入,若3家汽車製造商合併成真,有望成為全球第3大汽車巨頭。根據日媒《日經亞洲》(Nikkei Asia)、《體育報知》報導,本田和日產汽車開始就業務整合進行談判,並將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將2家汽車大廠納入旗下。由於三菱汽車的最大股東為日產汽車,因此日產汽車也在思考加入三菱汽車的可能性。如果3家汽車大廠合併,年銷量可能超過800萬輛,其有望成為繼日本豐田汽車集團(Toyota)和德國福斯集團之後的全球第3大集團。報導指出,美國特斯拉等電動車製造商和中國企業對日本汽車產業構成威脅,3家汽車大廠便想結合技術能力和其他管理資源。值得注意的是,本田與日產早在今年3月透露,雙方已同意在電動車和其他領域探尋戰略夥伴關係。對此,本田汽車現任社長三部敏宏今早在接受朝日電視台《羽鳥慎一早間秀》訪問時表示,「如你所知,我們目前正在考慮包括合作在內的事情,我們正在討論其他可能性,但目前還沒有進行最終確認」。而針對這則消息,日本網友則紛紛在社群平台上驚呼,「奇妙的時代」、「哇,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決定」、「汽車行業可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是一個在90年代日本汽車工業低迷時期都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日本受訪者中風影響記憶 見「老少女」脫口50年前台灣歌謠
《老少女奇遇記2》昨(15日)播出第四集熊本篇,播出後導演許志成、鍾欣凌、嚴藝文也開直播與觀眾分享拍攝回憶,提到在日本打拚的棒球小將喬恩與國善,距離節目錄影經過一年後,導演透露2人今年已步入高三階段,順利申請上理想的日本大學,在夢想的道路上繼續努力,鍾欣凌感嘆:「當時真的是被深深打動,原來追求夢想是這麼有魔力的事,但怎麼這麼難。」嚴藝文也回憶起當時2位小將在日本的同儕間人緣也很好,並祝福2位小將能得償所願。《老少女奇遇記2》也因上周棒球動人的小將故事讓觀眾哭成淚海,這周有愛台灣的日本父子再次突破最高收視 25-39歲達到1.26,而平均收視也來到0.88的新高。林哲熙驚喜現身,3位姐姐卻認不出來。(圖/桂田文化藝術基金會、桂田文創提供)楊貴媚、鍾欣凌和嚴藝文抵達熊本探訪了經營台灣料理餐廳的台灣夫妻以及在日本當翻譯的台灣人,三位姐姐跟著她的腳步來到了本田 有先生的店,本田 有先生看到三位姐姐的到來非常吃驚,鍾欣凌便非常驕傲的自我介紹:「我是台灣的超級巨星。」沒想到本田 有先生竟然用中文回答:「我知道。」原來是本田 有先生曾看過鍾欣凌演過的偶像劇。鍾欣凌透露:「當時看到本田 有先生及媚姐因為本田爸爸在唱台灣歌謠時都哭了,我看到也跟著眼框泛淚。因為本田爸爸之前有小中風過的關係,所以有些事情比較不記得了,但沒想到還記得50年前在台灣發生的事情。」製作人崔長華也分享場勘時的幕後花絮:「其實當時本田爸爸是沒有在預定的受訪名單內的,因為當時場勘的時候爸爸都很安靜地坐在旁邊,本田 有先生說爸爸自從生過病之後就不太愛說話,但沒想到拍攝當天本田爸爸很自然而然地坐下來跟大家聊天,我想是被三位姐姐的熱情所感染了吧。」許志成導演也在直播中分享:「感覺三位姐姐們有某種治癒能力,因為當天本田爸爸回憶起太多事情了,當時我們要走的時候本田 有先生是在門口哭著跟我說謝謝姐姐們能來。」老少女主持群也參加了熊本當地祭典活動的趣味比賽「伐木三鐵」,姐姐們聽說有扮裝的話還有機會拿造型大賞獎,嚴藝文便很興奮地說:「那我要畫絡腮鬍。」但沒想到真正畫完之後她卻氣憤又後悔地說:「我為什麼早上要起來化妝啊?」在祭典活動中也安插了一位小鮮肉林哲熹充當烤栗子攤販的店員,當三位姐姐們經過攤販時,鍾欣凌看到他還說:「他長得好像林哲熹喔!」身為在戲劇《有生之年》中飾演林哲熹媽媽的楊貴媚雖然第一個發現他,但事後也坦承:「我差一點認不出他,因為他帽子壓很低。」昨晚直播中嚴藝文還特地為觀眾們解惑:「當下真的第一秒認不出來。」鍾欣凌也附和:「因為林哲熹太像日本人了。」嚴藝文還分享當時內心小劇場:「我第一個念頭想說這個市集有帥哥我怎麼沒有看到;第二個念頭想說糟糕我臉上畫了酒糟鼻跟絡腮鬍;第三個念頭覺得這個人也太像林哲熹了吧,我要拍照傳給林哲熹看,跟他說他日本有失散多年的兄弟。結果原來真的是本人。」嚴藝文在直播中自嘲說:「原來這就是林哲熹錄影回台後閃婚的關鍵!因為被我們的妝容驚嚇到。」導演也開玩笑說「為了避免妳的糾纏。」鍾欣凌更在最後吐槽:「林哲熹最後決定的關鍵一定是因為看到媚姐的蜜桃臀。」
2024 Join To Hualien!「第五屆台灣地方創生年會」花蓮登場 徐榛蔚歡迎優質團隊為花蓮注入新力量
台灣地域振興聯盟攜手花蓮縣政府舉辦為期兩日的2024台灣地方創生年會,於昨(10)日從花蓮火車站出發前往花蓮各主題見學點,為年會第一天主題見學拉開序幕,今(11)日展開「2024地方創生年會開幕式暨主論壇」,邀請日本福島團隊來台分享面對地方復興的經驗以及下午場針對創生團隊遇到的不同面向的阻礙進行討論,花蓮縣長徐榛蔚今日特別出席會議,仔細聆聽經驗分享與廣納各界成果,持續整合花蓮縣資源,積極打造花蓮地方創生,成為全國的示範縣市。(圖/花蓮縣政府提供。)縣長徐榛蔚表示,地方創生從105年在陳美伶擔任主委時期開始推動,並由107年開始啟動,地方創生結合了相當多的地方文化以及長年生活的智慧,如何捲動這一塊土地,將原本的面貌展現出來,然後讓每一個聚落產生獨特性,並成為經濟生態系的脈動,這也是地方創生團隊在為台灣寫下歷史的每一篇故事,在台灣的歷史文化背景下,讓地方生命力更加豐盛。(圖/花蓮縣政府提供。)徐縣長接續提到,花蓮是一座韌性的城市,花蓮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每一次的颱風都難以避免地正面交鋒,然而花蓮又是在頻繁活動的地震帶上,今年的0403地震帶給花蓮許多挑戰,這也激發出花蓮自救、自助、互助的力量,在災害發生當下整合資源恢復秩序,到現在持續進行振興計畫恢復花蓮經濟生活,最後感謝今年度地方創生年會能夠再來花蓮舉辦,讓大家看見花蓮的美好,也能看到各團隊用心的成果,為花蓮、為台灣帶來新的力量。(圖/花蓮縣政府提供。)今日活動透過論壇交流讓日本與全台各地的創生團隊共300人齊聚花蓮,邀請日本福島團隊來台分享面對地方復興的經驗,將與台灣團隊及專家學者展開跨國對話,號召各界一起挺花蓮「逆境.創生」。國發會副主委彭立沛、花蓮縣長徐榛蔚出席年會開幕式,揭開台日交流序幕,另年會焦點論壇由日本元気になろう福島本田紀生理事長及國立東華大學日宏煜副教授、海洋大學莊育鯉教授,從「逆境」經驗來看日本創生實踐的案例,並且也邀請國發會副主委彭立沛、花蓮縣長徐榛蔚共同與三位講者對談在逆境中如何創生。(圖/花蓮縣政府提供。)下午分場論壇則邀請花蓮及各地的創生夥伴聊聊「逆境後的花蓮學」到「創生障礙賽」以及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帶來「美伶姐給地方團隊的叮嚀」閉幕演講,系統性盤點創生團隊遇到的不同面向的阻礙進行討論,期待大家在面對創生的挑戰上不孤單,彼此支持並找到解方。這次從花蓮出發,一起思考地方創生的現在與未來。(圖/花蓮縣政府提供。)台灣地域振興聯盟表示,感謝有這個緣份今年與花蓮攜手籌備年會,也感謝花蓮縣政府的全力支持,雖然花蓮受到衝擊,仍希望能帶著接力賽的精神一棒一棒傳遞下去,透過年會以及促成與企業、公部門的合作「+N」,支持花蓮,也期待花蓮長出新的樣貌。另外難得的是透過今年年會前一系列的活動串起花蓮夥伴,透過凝聚討論,找出沒有太魯閣後的出路,今年見學也讓花蓮的委員共同策劃,打破以往地域性的規劃,用主題來看花蓮,期待透過領路人的視角認識「新」的花蓮。花蓮縣政府表示,為讓參與的民眾更深入瞭解花蓮創生的面貌,本屆年會與主辦方台灣地域振興聯盟合作,整合縣府各局處輔導的資源支持,並且也於花蓮縣運動休閒運動園區(吉安菸廠)打造別具特色的創生晚宴,由在地團隊供應花蓮特色餐食及當季農漁特產,並以逆境主題策展,融入年會主題及年會前導活動的精彩花絮,邀請到山月村太魯閣族人來擔任表演嘉賓。此外也有慈濟用於賑災的行動廚房(熟食車)展示及現場料理災防即時料理,別具特色的感受花蓮0403後的新突破及「韌」性。(圖/花蓮縣政府提供。)今日與會貴賓包括國家發展會副主委彭立沛、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蔡君蘋組長、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康廷嶽、地域振興大賞評審團主席曾旭正、副主席李佩書、評審黃宣衛、地域振興聯盟年會籌備委員會主委林峻丞、副主委林依瑩、委員馬中原、政策倡議委員會主委謝昇佑、委員何立德、支持系統委員會主委范成浩、委員邱明憲、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協理曾俊超、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經理李若寧、黑松股份有限公司副課長朱安然、非營利法人振興福島理事長本田紀生、立法委員傅崐萁服務處主任邱惠敏、花蓮縣議員林則葹等人到場。花蓮縣政府 廣告
三陽怒退公會1/沒有及早告知+「有心人士」落井下石 吳清源:強烈不滿
經濟部新制「國產車自製率」上路4個月,國內大廠中華車、三陽工業全部躺槍,但12月2日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突然不滿,直言「退出車輛公會」,讓今年已不平靜的汽車產業,再添一樁「兄弟失和」。CTWANT記者調查,這樁失和源於12月1日的一場同業餐敘,吳董大吐苦水,不料隔天被傳開,氣話只好成真。一位知情人士向本刊透露,12月1日,吳清源參加南部一家汽車零組件商舉辦的家庭日聚會,在私下聊天中,吳清源告訴與會人士對於「國產車自製率」新制的看法,「我支持車輛國產化,但是我不認同車輛公會的做法。」餐敘上,吳清源越說越氣,他認為,身為車廠和政府橋樑的車輛公會應該從中協調,但公會不僅在規範出爐前未盡到告知會員的義務,三陽還疑似被公會成員檢舉,眼見12月又要繳會費了,吳清源索性退出。陳昭文(右)於2020年接任車輛公會理事長一職,並在2023年連任,眾望所歸。(圖/業者提供)CTWANT記者調查,惹怒吳清源的導火線是,「產發署有人私下透露給吳董,表示公會內有成員舉發三陽工業旗下南陽實業代理的Custin,也應該被限制生產。」知情人士說。依車界估計,今年新車銷量截至11月已累積416,528輛,其中,國產車有215,900輛,占51.9%。而經濟部祭出「國產車自製率」新制,則鎖定中國原型車款,因此,新制上路後首當其衝的就是中華汽車導入及代工的MG,在2022年8月引進後,僅1年半時間就在台擄獲破萬名車主。而三陽同樣在2022年引進的Hyundai Custin,是台灣少有的7人座MPV車款,使用與北京現代共用的零件,採取CKD(完全散裝進口)模式組裝,在2023年以6,290台銷售成績寫下國內最暢銷MPV Custin。據傳,原本Custin並不在名單內,但因為有心人士舉發,因此也成為此次新制的受害者之一。為了盡快通過審核,三陽短時間已投入近4億元調整生產線,不僅進行Custin車款相關零組件國產化,也投入相關產品開發與模具費用。「現在有600、700車輛零件都滯留在海關,所以Custin的生產和銷量都有影響。」受到國產車自製率影響的中華汽車、三陽工業,都為了盡快通過審核不斷努力。(圖/翻攝自中華汽車官網)沒想到,餐敘上吳董一番氣話,隔(2)日一早被傳開來,「三陽工業不滿新制退出車輛公會」,成了今年歲末車市的大新聞。2日傍晚,吳清源也發出聲明表示:「車輛公會自詡是車輛業的大家庭、車輛產業與政府之間的重要窗口,惟令人遺憾的是該會近年於一些政府重要政策上,除未能及早知會會員、協助會員做好準備外,會中更有有心人士以落井下石、魚死網破之心態破壞會中秩序與和諧。」他再次重申對車輛公會的強烈不滿,並宣布三陽工業即日起退出車輛公會。不僅如此,吳清源也強調,「其餘國家政策云云,皆為媒體揣測,三陽一向恪尊法規,也支持車輛國產化,絕無不滿亦或不配合之說。」至於吳清源口中的「有心人士」究竟是誰?攤開車輛公會官方網站的簡介,可以發現中華汽車、國瑞汽車、裕隆汽車、福特六和、光陽工業、台灣本田、台灣山葉機車工業、台鈴工業等高層都在理、監事名單中,也引起外界的猜測。
三陽怒退公會3/短時間砸4億調整產線 「這2款車」力拼核可恢復生產
經濟部在8月祭出的「國產車自製率」新政策,就像機關槍一樣瞄準「中國原型車款」,規定上市3年內自製率須逐年提高至35%後,在台銷售的車款包含MG旗下的HS、ZS與MG4全數中彈,Hyundai Custin與即將登台銷售的台灣大通Maxus G50 Plus也在劫難逃。不過近期,MG HS和Hyundai Custin陸續傳來好消息,有望在短時間內恢復生產。觀察國內掛牌數表現,MG Taiwan中型SUV銷售黑馬HS以8,248輛的成績,直接攻佔熱銷車榜第5名,換算每個月平均交車量超過1,300輛,領先Honda CR-V、Hyundai Tucson L、Ford Kuga等熱門休旅車款,但是在新制上路後,HS掛牌數直接砍半,在11月更僅有293輛的銷售成績。目前電動車市場中最親民的MG4在6月中驚艷登場,讓中華車總經理陳昭文喊出「今年賣出1,600輛」的目標,甚至已有7,000組消費者預約試乘;不僅如此,開賣才過半個月,MG4即以122輛的表現搶進電動車單月第8名的位置,只是同樣為新制所苦,MG4只交車到8月底,在9月交2台車後、10月直接掛蛋。另外,Hyundai總代理南陽實業引進,原為中國市場專屬車款Custo的國產MPV車款Custin,也因為多數零組件都來自中國也受到影響。原本前8月都有每個月突破400輛的表現,9月直接暴跌9成,掛牌數僅13輛。新制是否衝擊國產車、進口車比例?透過掛牌數據顯示,截至前11月累積銷售量達到416,528輛,其中,進口車有200,628輛,占48.1%,目前並未有大幅度的成長。業內人士也告訴CTWANT記者,「雖然國產車自製率影響MG,但是近期和泰、福特及本田針對旗下國產車推出改款降價,也吸引不少買氣。」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制上路後,中華汽車「MG4暫停接單、HS和ZS限量接單」迄今3個月,終於傳出好消息。在旗下商用車J Space發表會當天(11月19日),中華汽車總經理陳昭文表示,「MG HS 1.5T車款自製率已拉到2成,爭取核可後正常供應」,成本部分還在計算中,「不會全部反應在售價上。」中華汽車也強調,在各廠商的努力及產發署指導下,全力加快提升在地化比率的工作,MG HS車款自製率已經拉上2成,要等核可達標才行。陳昭文進一步說明,已下訂客戶會確保用同樣交易條件,保障客戶權益。至於MG另外兩款ZS、MG4何時可以回歸?陳昭文僅簡單回應,「現在依序調整,目前先以HS 1.5T車型優先。」業內人士則分析,「若MG能通過審核,MG HS 1.5T車型應能在年底前恢復正常供應。」MG上市後以實惠價格、豐富配備吸引許多消費者,在新制上路後大受影響。(圖/MG提供)吳清源雖然不滿公會處理方式,但三陽仍以行動支持政府「國產車自製率」規定,在短時間內投入近4億元調整生產線,不僅進行Custin車款相關零組件國產化,也投入相關產品開發與模具費用,目前三陽已排定在12月中主管機關進行審查,期盼受影響的Custin可望恢復生產。台灣大通Maxus G50 Plus目前尚無任何消息。
佛心老闆寧願賣車賣房也不願解僱員工 哀嘆:說出這2字太難
馬來西亞有名老闆近日上網分享,他自2011年起便決定創業,一次經營3種不同的業務,但由於決策錯誤,導致公司每個月都處在虧損狀態,他目前已嘗試透過出售房產和汽車,但都未能扭轉困境,然而他卻始終不忍心解僱旗下的員工,坦言「要說出解僱這2個字真的很難。」據星洲網報導,這位老闆自2011年起便決定創業,一次經營3種不同的業務,即快遞公司、洗車業務以及儲值店,然而由於客戶數量不足,未能吸引足夠的顧客使用配送服務,導致快遞業務目前正面臨嚴重的財務困境。面對眼前難關,他目前已嘗試透過出售房產和汽車,但都未能扭轉困境,他表示儘管自己曾打算關閉其中1家業務,但心中卻依然充滿了傷感和痛苦,因為這意味著將有11名員工面臨失業,他透露其中有名員工從年輕時便加入公司直到結婚,並憑藉自己的薪水購買了汽車,看著員工一路努力的他一想到就更加不捨, 「每當我想到要關掉生意,心裡就很難過。我該怎麼面對這11個員工呢?要說出解僱這兩個字真的很難。」他還表示,由於未能按時償還車貸,他計劃將自己擁有的本田HRV交還給銀行。此文一出,便引起熱議,許多網友紛紛建議,「如果實在支付不了,可以考慮出租車輛。租賃所得款項可以用來支付銀行貸款。這是目前的趨勢,很多人都在這樣做。」
百萬內SUV搶市1/三大車廠旗下夯車全降價 專家:抓緊對手沒車賣的空窗期
中華車導入並代工生產的「價格破壞者」MG以豐富配備、實惠價格,2年內創下全國5%品牌市占,不過受到國產化自製率新制衝擊,MG目前陷入泥沼。台灣本田、和泰車及福特六和也陸續針對旗下熱門車款推出改款及降價,有專家指出,「受到政經環境不穩影響整體車市,以促銷價格提升買氣以外,也想抓緊競爭對手沒車賣的空窗期。」相繼搶食MG在百萬內休旅車市場上的空缺。MG休旅雙雄HS、ZS在台上市後,豐富配備及百萬內的價格帶,不僅引起許多關注、討論,同時也席捲大量買氣,不斷搶占同業市占率。看準MG在自製率問題所帶來的市場空缺,各車廠也陸續推出平價車款搶市。台灣本田率先在9月公布CR-V全新優惠方案,針對入門VTi-S車型推出期間限定的「360全境特仕版」,不僅帶來更大10.1吋多媒體系統與360環景影像輔助,還提供99.9萬元的入手價格,降價幅度達6萬元。台灣本田旗下夯車CR-V也降至百萬元內,以99.9萬元的入手價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圖/台灣本田提供)和泰車旗下「神車」Corolla Cross在2023年度銷售逾3.7萬輛,3度蟬聯全台銷售冠軍,更在10月初推出Corolla Cross小改款,除了配備升級以外,汽油車價79.9萬元起、油電車價83.9萬元起,降價幅度達6%到9%,入門車款搭配舊換新只要74.9萬元。不過為什麼每月有超過3,000台銷量的Corolla Cross要降價銷售?有專家告訴CTWANT記者,「受到政經環境不穩影響整體車市,以促銷價格提升買氣以外,也想抓緊競爭對手沒車賣的空窗期。」和泰車總經理蘇純興預估「年販可達4萬輛」。「和泰神車」Corolla Cross持續蟬聯全台銷售冠軍,不過今年推出的小改款仍降價販售。(圖/和泰車提供)不僅如此,福特六和在24小時後也發表Ford Kuga小改款,並帶來1.5T Vignale、1.5T Active 以及2.0T AWD ST-Line共3車型選擇,採客貨車認證的車型售價為93.9萬元、101.9萬元及113.9萬元,與現行款相比降價6萬至8萬元,且1.5T Vignale、 1.5T Active至年底前購車皆提供2萬元限時優惠折扣。換句話說,Vignale車款售價最低91.9萬元,與改款前101.9萬元相比一口氣降10萬元,1.5 Acitvie則降價8萬元;依不同車型升級配備分別為15萬元和25萬元,可以看出福特六和搶市的決心。值得注意的是,從10月掛牌狀況來看,Corolla Cross銷量為3,476輛、月增78.3%;Ford Kuga則賣出638輛、月增137.2%,顯見在配備升級及價格下殺的攻勢下,有效為車款帶來銷量的提升。至於和Kuga同級、價格帶和Corolla Cross相同的MG HS,在眾多準車主期待下,有沒有機會在年底重回市場?中華汽車僅簡單回應,「期望可以,不過還是要等主管機關審核通過才行。」MG一度交出非常亮麗的成績單,傲視同級車。(圖/翻攝自DWF-精緻隔熱紙工作室)
光陽60跨時代1/痛失22年霸主後推「3大策略」 柯勝峯:有時候失敗是好事
「這10年來我沒有覺得有什麼最大的困難,我的個性是很享受挑戰的。」國內機車大廠光陽工業(Kymco)今年成立一甲子,也是第三代掌門人柯勝峯接班第十年,他在接受CTWANT記者專訪時,充滿信心地說,「我就是想辦法讓光陽變成一間在未來時代、在世界舞台都能永續經營的好公司。」專訪時,身高近1米9的柯勝峯像往常出席記者會一樣,穿著一件西裝外套搭深色牛仔褲,加上招牌的後梳瀏海,看起來有型又不失穩重。現年57歲的柯勝峯,1989年從清大工業工程系畢業後就進入光陽,在電腦室寫了2年程式後又赴美深造,取得康乃爾大學企業管理碩士(MBA)學位,返台後再回到光陽企業策略部門待了5年,專門負責對外談判。不過,當年才36歲的柯勝峯還是想要出去闖闖,於是在2003年自行創業,成立CCMedia(啟奕資訊),更因此接觸到韓國、中國市場。2009年,柯勝峯的父親柯弘明退休,出任榮譽董事長,柯勝峯第三度重返光陽擔任副董事長,並在2014年出任光陽董事長。光陽工業成立於1963年,初期與日本本田(Honda)技術合作,直到1992年自創品牌Kymco,自主研發機車且行銷海外市場,並在2003年終止與本田的合作,成為一家獨立自主的全球品牌企業。因為有著與Honda合作的技術基礎,光陽生產的機車深受國內消費者喜愛,從2000年起至2021年,連續22年蟬聯國內機車銷售霸主地位。光陽銷量無敵,持續蟬聯國內機車銷售霸主地位,甚至捧紅廣告明星郭富城。(圖/報系資料照)沒想到在2022年,光陽被對手三陽(SYM)一路超車,最後以5.5萬台的落差跌到第2名,終結22年的銷售霸業。在痛失冠軍寶座後,光陽集團內部痛定思痛,從「市場導向」下手。柯勝峯坦言,「我們做了很多檢討,本來是市場的冠軍,現在為什麼不是?為什麼消費者沒有那麼喜歡我們的車子?為什麼都說他們的比較好騎?」許多的疑問充斥著光陽集團,「過去我們常說『最得我心』,那也要落實,聆聽消費者的聲音,然後做出改變。」2023年3月,光陽大張旗鼓舉辦發表會,高喊「全力以赴」,一口氣發表8款新車,包含耐操入門、頂級旗艦,甚至黃牌重機,以「車海戰術」吹起反攻的號角。緊接著,光陽計畫2年內在超過1,700家Kymco原廠油車經銷商導入「油電合一」的服務,在光陽原廠授權店中加入電動車銷售、維修、保養,及電池交換站行列。2023下半年,光陽祭出油車促銷優惠,雖然在11月以逾3萬輛掛牌數重返龍頭,但最後仍以整年度總銷售267,217台、市占率30.7%的表現,再度成為年度銷售亞軍,落後三陽拉大到6.7萬台。連2年失利,除了對車子的想法和設計有所不同以外,「心態」也是柯勝峯認為改變的關鍵。今年8月的光陽60週年廠慶亮相的5款新車中,專為女性打造「好可愛、好貼心、好駕馭」3大特色的Yogurt車款,就是光陽團隊在聆聽消費者意見後推出的作品。在心態轉換後,光陽持續推出有別於以往的車款,希望能更貼近消費者的心。「以前推出新機種,我們會比較保守,因為在第一名的位置,會覺得原本的東西就很好了,不用改太多。」柯勝峯笑著說:「現在你可以看到光陽今年的新機種跟以前都不一樣,過去就是因為太保守所以才輸掉,如果還繼續這樣,那不就沒有機會翻身嗎?」與時俱進、了解市場需求,成為光陽最大的策略調整。光陽持續打造新車款,漸漸從注重性能變成注重舒適性。(圖/報系資料照)不過柯勝峯也提到,「大家把第一名變第二名這件事情看很重,但如果因為輸掉個幾年,然後讓公司體質變更好,這樣也是好事。」「有時候失敗是好事,很多成功的前一步就是失敗。」只是面對外界的批評、內部的質疑、經銷商的出走,柯勝峯會不會有低潮的時候?他露出微笑,「不會,面對各式各樣的批評,如果有道理,我就會聽、會感謝;如果沒有道理,我就會解釋給他聽。我不會覺得這是低潮,反過來想,這是一種鞭策我的力量。」2018年成立的電動機車品牌Ionex,目前在電車市場上排名第二,落後於Gogoro,讓柯勝峯不斷在近期的記者會中喊出「油電雙冠」、「油電並重」等目標。光陽在高雄巨蛋前展示旗下新車,繼續朝「油電雙冠」的目標邁進。(圖/翻攝自Kymco Taiwan臉書)「這些挑戰也都是樂趣,因為克服了以後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對於柯勝峯來說,現在經歷的種種都是挑戰,他知道距離「油電雙冠」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光陽不是因為面子而喊出這些口號,是認為光陽實力技術基本上不輸給其他競爭對手,因此才會設定這樣的目標。」
不滿同事工作出錯!竟用鞭炮塞鼻引爆、澆油點燃臀部 女貨車司機3人遭逮
日本兵庫縣寶塚市某建築公司驚傳職場霸凌事件!當地警方在25日逮捕一名44歲貨車女司機村本幸子、39歲同事本田大志、55歲外包員工東賢,3人遭指控對多名男性同事施虐,包括將鞭炮塞鼻孔引爆、火燒臀部、BB彈射擊等等,手段相當殘忍。根據《讀賣新聞》、《每日新聞》等日媒報導,警方表示,案件發生於今年2月至8月期間,嫌犯利用職場「紀律」之名,對2名男性員工進行長時間的「懲罰」。其中,村本幸子曾在4月將鞭炮塞入一名56歲男性同事的鼻孔,並用打火機點燃引爆,導致對方嚴重受傷;本田大志則使用BB彈射擊另一名50歲男性同事,造成對方身體及精神上的傷害。到了8月初,村本幸子和本田大志更聯手脫下50歲男性同事的褲子,向其臀部潑灑酒精並點燃,使對方嚴重燒燙傷,入院治療約2個月之久。據悉,外包員工東賢也曾加入施暴行列,以手肘重擊該受害人眼部,甚至拿球棒猛擊其臀部。村本幸子在偵訊時否認罪行,辯稱只是因同事工作出錯,才會進行懲戒;本田大志和東賢則坦承了部分犯罪指控。警方指出,受害者因曾向該建設公司借錢,經常遭到村本幸子等人毆打,推測3人應已長期對受害者進行暴力威脅。目前警方已將3名嫌疑人移送檢察官辦公室,待後續進一步調查。
日本交通事故發生率激增 歸咎原因出在「這群人」身上
日本近期發生多起外國觀光客引發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在富士五湖等觀光熱門地區,事故發生率激增。有關當局調查後發現,除了有外國遊客使用車輛不熟悉導致發生車禍外,一些租車公司甚至對於外國遊客的駕照幾乎連審查都不審查。尤其中國籍的駕駛者,因持有非日內瓦樣式的國際駕駛執照,其合法駕駛資格往往存在問題。但不少租車公司並未深究相關細節,導致他們將車輛租借給持無效駕照的顧客。再加上許多預訂車輛的工作都是由旅行社代辦,所以這讓駕照審核這一環節形同虛設。根據《GENDAI 現代》報導指出,現行有不少中國人透過「外國駕照轉換」(外免切換)制度來取得日本的駕照,這是目前許多中國人選擇的一條捷徑。該制度允許持有外國駕照的外籍人士,僅需要經過簡單的筆試與技能考試後,就可將其外國駕照轉換為日本駕照使用。其中筆試僅需答對10題中的7題即可通過,並且提供多達24種語言的選擇。而隨著日本政府放寬切換手續,整個過程更加簡化,等待時間也大幅縮短。這項政策也對駕照登記地址做出極大的寬鬆。即便是短期居住於酒店的外籍人士,只要有「一時回國(滯留)證明書」,便可使用酒店地址申請日本的駕照。像是府中的商務飯店「Grandol府中」,便是許多外籍人士申請臨時地址的熱門地點。這些寬鬆的政策使得外籍人士無須如日本人般進行長時間的駕駛訓練,只需簡單幾步即可取得日本的駕照。但反觀日本民眾,他們取得駕照的過程相當嚴格,通常需要支付30萬日圓的學費,同時還要經過至少一個月的駕駛訓練課程,堪稱是世上相對昂貴且嚴苛的過程。但「外免切換」則讓外籍人士幾乎不需付出太大努力,便可輕鬆獲得日本的駕照,這樣的差異讓許多日本人感到不滿。這樣的駕照不僅可以讓外籍人士在日本合法駕駛,甚至還可以讓他們透過日本駕照取得取得日內瓦樣式的國際駕照,進而在約100個國家合法開車,這對於中國籍駕駛者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再者便是,隨著新冠疫情結束,日本迎來大量外籍觀光客,並且他們當中有不少遊客選擇租賃日本的跑車來過乾癮,如Skyline GT-R、本田S2000等知名車款,以此來實現他們的駕駛豪車的夢想。但當中就有不少遊客因不熟車況而發生意外,甚至有遊客趁機到竊車輛,當中就以越南籍遊客居多。
PayEasy前八月營收年增逾15% 上架「花東旅宿農特產」助商機
國內最大企業福利網PayEasy歷經2年宣佈轉型封閉化,今(2024)年1~8月份營業額成長率超過15%,且正逢今年為成立20周年,考量0403地震後花東地區因交通受阻導致商機流失,周年慶主活頁協助上架花東地區旅宿與農特產品等公益服務;總經理李易騰指出,下一步將協助企業內部加深數位化提升效率。PayEasy總經理李易騰指出,為取得價格優勢,在2022年12月率先宣佈轉型全站封閉化,努力「放大」員工的福利金價值;下一步將針對企業員工福利外的其他工作流程,以技術力為企業解決內部作業痛點。PayEasy自轉型封閉化以來,已連續第3年營業額持續成長外,原本擔心封閉化後流量可能流失,但實際卻因簽約企業增加以及客戶回購增加,流量不減反增,2024年1-8月再較2023年同期提高8%,且轉換率仍維持在22%以上。PayEasy也開闢「花東專區、公益商品」,攜手ARTT《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上架動物糧食,企業會員下單後,商品寄至弱勢貓狗園區之外,包括中國信託、台新金控、台灣本田、國際富豪汽車、新光三越、鴻海科技集團等客戶均給予公開祝福。從這些企業給予PayEasy的回饋賀詞中可以發現,PayEasy津貼審核中心功能,協助將員工福利單據報支及HR審核作業全面電子化,是企業的「智慧好夥伴」,認可PayEasy福利平台提供包括優惠商品、生活票券、旅遊等眾多選擇,協助實現員工福利最大化;禮贈平台功能完整,簡單操作即可完成派發經銷商業績獎勵,提供透明、高效、高滿意度的數位化紅利回饋平台服務;協助籌辦員工淨灘等公益活動,達成環保、減塑 等ESG目標等。PayEasy推出消費滿10000元送3%購物金回饋無上限、滿20000元再抽Dyson等品牌大獎、買iPhone16新機PayEasy加碼回饋1%、蘋果舊機回收最高回饋福利金36000點、日本A5和牛5折起、知名品牌無線吹風機每台激省5700元等豐富優惠。
中颱珊珊登陸日本九州!日航、全日空逾300班機停飛 幕末武士「坂本龍馬」急撤離
今年第10號中度颱風「珊珊」持續朝日本逼近,今(29日)上午正式從九州鹿兒島縣登陸,日本氣象廳昨(28日)已針對鹿兒島縣發布最高級別的「颱風特別警報」,示警民眾嚴防強風、巨浪及洪患。對此,包括豐田汽車、日產汽車等5大日本車廠紛紛宣布停工,而位於高知市的知名地標「三志士像」巨型銅像也已暫時拆除躲避颱風。綜合《NHK》、《讀賣新聞》等日媒報導,中颱「珊珊」已於日本當地時間今天上午8時登陸九州鹿兒島縣薩摩川內市,目前正以每小時15公里的速度持續緩慢向北移動,珊珊挾帶狂風豪雨入侵鹿兒島縣、熊本縣、宮崎縣等地,颱風路徑預計周五(30日)將轉朝東邊移動,且速度可能會進一步放緩,恐對日本造成重大災情。為因應即將到來的珊珊颱風,位於JR高知站的3座「三志士像」銅像已被緊急拆除。(圖/擷取自X)珊珊颱風打亂空中交通,日本航空(JAL)、全日空(ANA)等日本主要航空公司,宣布29日各取消159個、173個航班,包括廉航天馬航空(Skymark Airlines)、春秋航空日本(Spring Japan)、星悅航空(Star Flyer)也在官網上公告,受到颱風影響班機可能延誤或停飛,提醒旅客留意最新航班動態。此外,豐田汽車(Toyota)、日產汽車(Nissan)、本田汽車(HONDA)、大發汽車(Daihatsu)及馬自達汽車(Mazda)等5大日本車廠也決定,周五前暫停國內部分廠房的營運。日本四國地區「高知縣」也正加緊腳步防颱,當地觀光局發布公告,指為因應即將到來的珊珊颱風,已於28日下午將位於JR高知站的3座「三志士像」銅像拆除,坂本龍馬、武市半平太及中岡慎太郎等3位出生於幕末時代的武士,暫時也去避難了。
台版陸車大戰2/「國產車自製率」新政策一天半上路 6大車廠怎說?「應給緩衝期」
MG在2022年7月正式登台,不僅短短1年半擁有破萬名車主,更在今年榮登全台第6大汽車品牌。不過MG零組件從中國進口、台灣組裝的方式,引發立委質疑是「偽國產車」,經濟部也在今年7月30日強制未來「國產車自製率占比」,並在8月1日正式實施,從公告到執行僅短短1天半,可見政府態度強硬。有業者告訴CTWANT記者「本來就要在公平環境下競爭」,也有業者表示「應該要有緩衝期」。根據規定,已上市車款國產車自製率第一年20%、第二年30%、第三年35%,現行的MG車款要在庫存售罄前完成國產化,否則無法再銷售。而不斷強調「逐步推動國產化計畫的」中華車,原定「明年4到6月要讓所有車型的國產化比率達到15%到20%」的目標,明顯沒辦法跟上經濟部第二年要30%的新規定。原先MG Taiwan內部人士告訴CTWANT記者,「目前新車交付與保修服務均不受影響,服務正常進行。」且在消息公布之後,MG展間人潮並未受到影響。不過,8月16日卻有新的轉變,MG Taiwan發布聲明提到會全力配合政府政策,HS、ZS車系「已成交訂單交易條件維持不變」,同時也完成雙車款現有車系盤點,目前新車訂單交付進度正常並限量接單。至於電動車MG4的部分,MG Taiwan也完成新車零件盤點,預估可供應至8月底;不過針對8月底以後無法完成交付訂單的每位車主,MG Taiwan也深表歉意,「我們正積極克服政策要求與滿足自製率規定。」至於何時能夠恢復正常供應?MG Taiwan並未提及,官網目前也關閉MG4線上訂車功能。不具名的汽車達人也向CTWANT記者提到,「汽車有生產期,還要訂物料、零件,MG已經接了很多訂單,但是政策從公布到執行才1天半,就算要取消也來不及,有可能會面臨違約賠償的狀況,應該給更多緩衝時間。」未來如果沒辦法達標,恐面臨停產問題,這意味著斷了中華車新找的出路,將帶來巨大的損失。中華車提到,「雖然汽車零件在地化需要包括開模、試驗驗證等階段,需要一定的時間,不過中華車仍與產發署及協力廠商密切聯繫、持續溝通,加速提升在地化比率,爭取盡快達成新政策的要求。」裕隆集團也對外表示,「裕隆集團採多角化品牌策略,有自主品牌,也是台灣唯一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國產車業者,會持續推動國產化。」對於這個新上路的規定,和泰車僅低調回應,「對於產發署自2024年8月1日起實施的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要求新制,和泰汽車與國產車製造廠國瑞汽車,無論於適用對象與比率上,目前均不受影響。未來也將配合政府政策,支持現地零組件,與供應廠商共同成長。」其餘則未多談。對於國產車自製率事件,和泰集團表示「配合政府政策」,其餘未多談。圖為和泰集團董事長黃南光(左)及總經理蘇純興(右)。(圖/劉耿豪攝)福特六和向CTWANT記者表示,「會持續評估導入適合台灣顧客需求的產品。今年斥資超過25億推動中壢廠區產線升級,同步強化在地廠商研發能力,提升零組件生產品質及產值,未來也將持續與在地供應鏈攜手合作。」台灣本田也告訴CTWANT記者,「品牌不受影響,會配合政府政策。」Hyundai總代理三陽工業旗下南陽實業則向CTWANT記者提到,「目前內部還在討論中。」福特六和今年斥資超過25億推動中壢廠區產線升級,強化研發能力。(圖/報系資料照)
台版陸車大戰1/「中國車銷台」經濟部祭出自製率滅火 專業人士:真的是保護國產車?
7月30日,經濟部無預警宣布「國產車自製率」全新政策,隔天立馬上路,消息一出,不僅為車界投入一顆震撼彈,消費者哀嚎「買不到便宜車」,更打碎許多車廠透過中國車賺錢的美夢。多家車廠及零組件業者告訴CTWANT記者,國產車年銷25萬輛要養8家車廠已經很辛苦,政府想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又要提高自製率,「真的是保護國產車?還是將車市推向進口車?」一家已走出國際、受影響較小的零組件業者二代老闆語重心長地表示,「政府既要保護國產車,提高自製率,又想積極加入CPTPP等自由關稅協定,根本是不符合實際的做法。」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我國對CPTPP會員國出口比重占整體出口額的21.6%,同期自CPTPP會員國進口占我國總進口額比重達29.1%,加入CPTPP將成台灣在現今區域貿易架構中的重要機會。台灣在2021年申請加入CPTPP會員,若未來成為會員,必須調降進口車關稅,而目前卻又將「國產車自製率」提高,也是對國產車的變相調漲。因此針對這項規定,有不少消費者質疑「以後都買不到CP值高的車了嗎?」、「會不會未來進口車會取代國產車?」有業內人士認同表示,「自製率提升之後,未來車輛開發成本恐越來越高,售價跟進口車相差不遠,也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據了解,7月30日中午,經濟部旗下產業發展署(簡稱產發署)署長楊志清出面,邀請國內包含和泰(2207)、中華車(2204)、裕隆(2201)、鴻華先進(2258)、福特六和、三陽工業(2206)、台塑(1301)、台灣本田等8大國產車廠,隔天拍板宣布,「國產車將逐年提高自製比例最低要求,自2026年後須達35%。8月1日正式實施,並且溯及既往。」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楊志清在7月30日邀集國內8大國產車廠,宣布實施「國產車自製率」。(圖/報系資料照)新制做法針對包括「陸資與國際品牌合資者」、「陸資併購之國際品牌者」、「國際品牌在中國大陸廠生產者」及「中國大陸品牌者」4類型,也就是車市黑馬MG、剛通過環境部審核噪音的大通Maxus、不斷傳出年底將登台的奇瑞和吉利汽車都中槍。車廠須配合提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且須逐年提高,上市第一年15%、上市第二年25%、上市第三年35%;對於新制上路前已販售的車款,則要求首年20%,到2026年8月須達35%自製比例,且溯及既往。經濟部會有此一政策,主因起於裕隆旗下中華汽車於2022年引進中國上海汽車(上汽)集團下的MG品牌休旅車款HS國產化。據了解,MG首年國內供應零件的比率不到10%、其餘多從中國進口,在競爭激烈的國產休旅車市場,以配備豐富及比同級國產車低約10萬元以上的價格優勢,在1年半內迅速累積破萬名車主,重新改寫車市版圖,也令其他國產車廠灰頭土臉。緊接著MG Taiwan再引進小休旅ZS,以及備受矚目的百萬元內純電動車MG4。因為MG的成功,中華汽車去年獲利大增,稅後純益56.52億元,創下近20年最賺紀錄,EPS達10.36元,首度賺進1股本;而今年上半年營收為238.85億元,營業利益達15.8億元、稅前淨利30.1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的淨利為24.57億元,EPS為4.5元。中華車引進MG後銷售表現相當優異,更使中華車去年獲利大增,創近20年最賺紀錄。(圖/MG Taiwan提供)從帳面上來看,中華車引進MG,的確為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但再往深層挖掘,是「為什麼這間50多年的老車廠,不得不與大陸車廠接觸?」一位在國產車商待了近40年的退休高管說:「除了納智捷外,台灣國產車的新車款都需仰賴合作的母廠提供,所以當母廠不再有符合台灣市場的新車款推出,國產車廠就會面臨『無車可國產』的窘境。」這個現象在Mitsubishi與中華車、Nissan與裕隆車、Honda與台灣本田的合作關係中間都存在著。車廠為了求生存,只好在模糊的法規中找生路,據傳裕隆也與上汽集團的大通Maxus談好合作。此外,福特六和、台灣本田等廠也都聽說正在洽談要引進母廠在大陸獨家開發的休旅車款,不過針對這部分,車廠並未回應;而吉利、奇瑞、比亞迪等大陸車廠,更是對進軍台灣蠢蠢欲動。這接二連三的消息自然會刺激到其他國產及進口車商,甚至影響到國內零組件生產業者。為此,民進黨立委王世堅領銜開炮,3月7日在財政委員會高分貝質詢,怒指國產汽車裕隆把大陸電動車的零件引進台灣組裝成「偽國產車」,可能成為「21世紀科技版的木馬屠城記」。7月底,政府從善如流,火速做出國產車自製率「這個幾乎沒有緩衝期的政策,十分罕見。」知情的業者告訴CTWANT記者。民進黨立委王世堅針對「偽國產車」事件,在財政委員會上率先開炮。(圖/黃耀徵攝)由於該新政策沒有緩衝期,經濟部現正研擬配套措施。「政府真的應該很認真的考慮,台灣需不需要這麼多國產車廠?」一名老牌零組件廠二代負責人直言,台灣每年新車銷售量約在45萬輛左右,其中國產車最多約25萬輛,這樣的比例要養活8家國產車廠,實在很辛苦。「以澳洲來說,每年有百萬輛的新車市場,但還是在2023年10月結束最後一家國產車工廠Holden。」不只一家國產車廠及零組件業者對本刊表示,「這些配套措施通常是治標不治本,我們看不到長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