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治療
」北醫附醫超微創脊椎內視鏡技術 病患最快當天可返家
打破傳統脊椎手術傷口大、住院時間長的印象,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運用超微創脊椎內視鏡技術,以極小傷口和精準操作,助病人加速術後恢復。傳統脊椎開放式手術 傷口大、恢復時間長北醫附醫骨科部吳孟晃主任表示,傳統脊椎開放式手術通常需要大範圍切開皮膚和肌肉,傷口較大,恢復也較長,診間往往有病人聽到脊椎手術就擔心卻步。為提供更安全、高效的脊椎治療模式,北醫附醫107年引進脊椎內視鏡設備,將超微創內視鏡運用於椎間盤切除、脊椎狹窄減壓及內視鏡脊椎融合等脊椎減壓手術,截至112年11月已治療470位病人。超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 精準、安全全性高、恢復快北醫附醫神經外科陳淑美醫師解釋,超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能在1公分以內的切口下完成複雜的脊椎手術,不僅大幅減少傷口和組織損傷,利用高解析度內視鏡影像,更能精確辨別脊椎內的神經、血管和軟組織等精密結構,顯著提升手術的精準度與安全性,同時降低術後疼痛、併發症風險,讓病人快速康復,早日回歸正常生活。結合樂康專案 評估術後狀況最快當日可返家吳孟晃主任強調,對長者而言,長時間臥床休養可能導致肌力流失,也可能增加跌倒及其他健康風險;因此,超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今年起更進一步結合樂康專案,病人經醫療團隊評估後,適合者可於手術後4-6個小時於病房接受觀察,若術後狀況良好,手術當天即可返家休養,無須住院,有助於長者保持身體機能,減少肌肉流失風險,以及病人就醫的不便。脊椎問題遲未治療 恐致多重併發症陳淑美醫師提醒,脊椎健康不容忽視,若遲未治療可能導致神經壓迫、行動受限,甚至引發慢性疼痛及其他併發症,建議可透過專業醫師評估與先進治療,及早解除病痛,重拾自理能力與生活品質。
40歲業務員蛀牙不理會 竟誘發蜂窩性組織炎!險沒命
一名40歲百萬超級業務員,每天忙於衝業績,應酬喝酒忙到沒空保健自己的牙齒,今年一場應酬後的意外,不但摔破頭,住院期間還因長期蛀牙未治療,四個月就三度併發蜂窩性組織炎,甚至一度併發肺炎命危,幸好醫療團隊及時啟動整合治療,成功保命還他一口健康牙齒。未養成潔牙習慣 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臺中醫院牙科主任林佳詠說,幫他進行口腔檢查時,發現他長期未保健牙齒,下牙床蛀牙嚴重,另一顆橫長的智齒長不出來也讓他齒齦發炎,加上生病臥床期間未養成潔牙習慣,才會接連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經召開整合會議,醫療團隊結合牙科、胸腔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家醫科與心臟內科,為他穩定腦傷與治療蛀牙等症狀,還他一口健康牙齒。蛀牙併發症恐致命 定期檢查莫輕忽蛀牙雖然是常見的口腔疾病,但忽略了不只會牙痛,蛀牙的併發症卻可能讓自己陷入心內膜炎、鼻竇炎、腦膜炎,甚至牙齦癌、舌癌的致命危機中!林佳詠主任提醒,國民健康署提供成人每六個月洗牙、65歲以上長者或三高、洗腎、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等特殊族群三個月塗氟等牙齒健檢服務,以及提供65歲以上高齡長者假牙補助,但很多民眾忙於工作或學業,都忽略了牙齒保健的重要與權益,呼籲民眾把握自己的健康權益,定期牙齒健檢,才不會讓平日就可以檢查跟治療的小蛀牙,變成併發腦膜炎、肺炎的致命威脅。
秋冬來臨!心血管疾病高峰期多留意 醫曝「致命心臟隱患」:別輕忽
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位居國內十大死因的第二位,僅次於惡性腫瘤。隨著氣溫逐漸下降,秋冬季節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明顯上升。為了提升大眾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亞東醫院舉辦「心臟守護▪健康常駐 - 不可不知的隱藏危『肌』」衛教活動,告訴你致命的心臟隱患,以幫助了解這些潛在的健康威脅。心房顫動未治療 中風及死亡風險激增社區健康發展中心主任暨心臟血管內科莊文博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整問題,因心房跳動不規律,導致心臟無法有效將血液輸送至全身。根據統計,國內約有1%的人口患有心房顫動,其中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若心房顫動未得到妥善治療,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和日常活動,還可能引發疲勞、心臟衰竭,甚至增加中風與死亡的風險。轉甲狀腺素蛋白類澱粉沉積心肌病變 出現這些症狀應警覺轉甲狀腺素蛋白類澱粉沉積心肌病變(ATTR-CM)則是一種少見但致命的心臟病變,對一般民眾而言較為陌生。心衰竭中心主任曾炳憲醫師解釋,類澱粉沉積症屬於系統性疾病,其特徵是無法被代謝的蛋白質沉積在組織中,影響組織和器官的正常功能。若出現心臟衰竭,並伴隨腸胃不適、手指麻木無力、下背痛或腿部沉重疼痛等症狀,應警覺是否為 ATTR-CM 的徵兆。曾炳憲醫師補充說明,ATTR-CM可分為「野生型」及「遺傳型」。野生型通常在60歲以上開始出現症狀,若診斷後未及時治療,中位存活期約為3至5年;遺傳型則較早發病,症狀通常在50至60歲間出現,未治療的中位存活期僅約2至3年。自今年2月1日起,致命心肌病變的治療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患者可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選擇。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勿輕忽身體微小症狀院長邱冠明呼籲,應養成規律作息、控制情緒、適度運動、均衡飲食,並遠離菸酒,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他特別提醒,若出現心衰竭等症狀,切勿忽視身體發出的警訊。
高血壓不治療恐「增加這風險」 研究證實:失智症緊接而來
高血壓不治療恐引發失智症!醫師指出,許多高血壓的研究顯示,如果好好控制血壓,上了年紀之後發生失智症情況會明顯減少,據研究顯示,40歲以前就有高血壓,50歲之後有可能發生認知功能障礙。根據《福斯新聞網》等外媒引述一項研究顯示,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除了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增加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外,還會有失智症及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會顯著增加。這項發表在《神經學期刊》的研究,透過研究人員對3萬1千名年齡平均為72歲的人進行了4年追蹤研究後發現,未經治療的高血壓者,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血壓正常的人高36%,這數據包括服用藥物的患者。根據這項研究作者、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倫農醫生(Matthew J.Lennon, M.D., PhD)指出,高血壓是「中風和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它可以透過藥物控制,從而降低個人罹患這些疾病的風險」,倫農醫生更補充,「我們的綜合分析研究了年長者,發現未治療高血壓確實可能增加的風險」。透過這項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年齡增長,治療高血壓仍然是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的重要因素,另外,美國稍早也有一項追蹤 30 年的研究顯示,若在 40 歲前就有高血壓的患者,來到50歲後,就有可能發生認知功能障礙,而且可以從醫學影像上面看到腦部的退化。據了解,失智症主要分為血管性的腦部退化、阿茲海默症,而高血壓確實會引發血管硬化、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腦部缺氧和認知障礙的情況,另據美國心臟協會表示,50%的高血壓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而降低血壓的兩種自然方法是定期運動,不食用含過多鈉的食物。放任高血壓不治療?最新研究指出,高血壓導致老人失智症風險。(圖/翻攝自X)
男子退休常「睡不好、關節痛」 擔心得重病!檢查竟是憂鬱症惹禍
67歲徐先生2年前退休後,因睡不好服用安眠藥,之後又因肩膀關節疼痛吃了許多止痛藥、做復健,但都沒有明顯改善。且相較以前經常跟同事親人外出活動,徐先生退休後逐漸提不起勁,不想出門,更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重大疾病。他到家庭醫學科求診,確定身體沒大礙,轉診到身心醫學科門診,發現原來是憂鬱症。在規律服藥下,徐先生的疼痛敏感度降低,生活品質明顯改善。10%長者有憂鬱症 6%有自殺傾向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增加,退休的老年人是憂鬱症的高危險族群之一。根據國外統計,每100個長者會有10個有憂鬱症狀,其中1至2個會符合憂鬱症診斷。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張芳瑜表示,一般10到20個有自殺企圖的成年人中會有1個自殺死亡,但在65歲以上的長者中,4個有自殺企圖者中就有1個死亡,且一般高齡族群中約有6%長者有自殺的想法,因此長者的情緒不可忽視。女性患者數是男性2倍 7種人要當心張芳瑜指出,65歲以上老年人因為屆齡退休,失去生活重心,身體疾病增加,身邊親友陸續離世等多重原因,發生憂鬱症的機率高。此外,憂鬱症無論發生在哪個年齡層,女性的發生率都較男性高出1倍,且除了遺傳原因外,致病原因也與中風、巴金森氏症、紅斑性狼瘡和部分藥物的副作用有關。另外,對自己要求高、情緒時常處於緊繃狀態、社會家庭支持度不足的人也是好發族群。而老年人跟一般成年人憂鬱症狀的不同,在於老人不會表達內心的鬱悶情緒,所以會將身體的不舒服放大,以身體症狀表現出來,最常見的是疼痛。因此當相關檢查都正常或與他感覺痛苦的程度不成比例時,就會進一步評估是否為心理作用造成。憂鬱是失智前兆 及早檢查、規律治療張芳瑜提醒,憂鬱症是失智前兆,若遲遲未治療,不僅病情會加重,更可能影響病人的認知功能,演變成失智症;若病人本身就有失智情況而又未治療憂鬱症,就會加速退化程度。由於失智症與憂鬱症有許多症狀重疊,因此老年人憂鬱症評估必須更完整,要涵蓋抽血檢查排除內外科疾病、藥物、營養的影響,還要有醫師的會談評估。治療則以血清素藥物為主,原則上若是病人這輩子第1次發病,建議至少維持1年的治療,直到病情穩定;但若是反覆發病3次以上就會建議拉長時間,至少治療3年。照顧身心健康 5撇步遠離憂鬱症張芳瑜最後呼籲,憂鬱症是可以治癒的疾病,延誤治療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認知能力和身體狀況,必須盡快就醫。長者要預防憂鬱症,可以在退休前預先規劃好未來的生活,藉由規律的社團活動轉移生活重心,而維持均衡飲食、適當運動並戒除菸酒等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對憂鬱症有一定程度的預防。健康醫療網提醒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張老師專線:1980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生命線專線:1995
嚴重打鼾、睡覺沒呼吸! 睡眠呼吸中止症恐增心血管風險
若有長期疲勞、白天嗜睡、淺眠多夢、嚴重打鼾及被另一半發現睡覺時呼吸暫停,當心睡眠呼吸中止症上身!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若未治,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例如高血壓、心臟衰竭,心律不整或中風。簡韶甫表示,此疾病好發在男性、中老年、肥胖、酗酒、心血管疾病、下顎短小及服用安眠鎮定劑之病人,且常伴隨有精神不集中、頭痛、口乾、睡著時被嗆到或喘氣、脾氣暴躁不易控制。大約25%的成年人有某種程度的睡眠呼吸中止障礙,睡眠呼吸障礙會造成白天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事故發生的風險。研究表明,患有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2倍以上。此外,未治療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例如高血壓、心臟衰竭,心律不整或中風。這種風險可能是由於睡眠期間心率和血壓的變化所致。睡眠呼吸中止症3種病因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分為中樞性、阻塞性及混和型三種。中樞性中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起因於心臟衰竭。阻塞性肇因於睡眠過程中,控制呼吸道的肌肉張力降低,導致喉嚨變窄而影響呼吸。由於呼吸中止會導致血液中氧氣濃度下降和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嚴重失衡時會刺激腦部喚醒病人使呼吸次數增加以改善氧氣及二氧化碳失衡的狀況。許多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睡眠呼吸異常,睡眠中斷頻率增加導致疲勞和白天嗜睡。混和型即阻塞型、中樞型兩種狀況結合的狀況。睡眠呼吸中止症如何診斷?要如何知道自己睡覺時有沒有呼吸中止呢?簡韶甫表示,臨床診斷可參考呼吸中止指數亦即每小時發生呼吸中止的次數。呼吸中止指數每小時小於5次是正常,5-15次為輕度,15-30次為中度,30次以上為重度。進一步可安排睡眠多項生理檢查以診斷是否確實有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標準的睡眠多項生理檢查,患者需要在睡眠實驗室中睡一個晚上,至少記錄6小時睡眠期間的生理訊號。其中記錄腦電圖、肌電圖及眼電圖以區辨病患睡眠期別,並同時記錄打鼾聲音、心跳速率、呼吸氣流、胸腹起伏、血氧濃度、身體姿勢、腿部肌電圖等訊號偵測睡眠中發生的呼吸、肢體抽動或其他障礙。另外,可以使用家用監測設備來監測呼吸,血氧飽和度和心跳速率。如果醫生強烈懷疑中度或重度睡眠呼吸中止,可考慮此替代方法。睡眠呼吸中止症4大類治療針對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的目標是在睡眠期間保持呼吸道暢通及減低危險因子。有效的治療將消除睡眠障礙及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正壓呼吸器簡韶甫表示,持續性正壓呼吸器—使用正壓呼吸器產生的氣壓以維持睡眠過程中呼吸道通暢。經過學習後,可以在家使用。佩戴適當的面罩非常重要,以免因舒適度不佳而減少治療的意願與效果。 減重減重對肥胖或超重的人非常有幫助。通過飲食變化,運動或手術治療來達成減重的目的。避免飲酒和鎮靜劑避免飲酒和鎮靜劑,酒精和鎮靜劑會加劇嗜睡,增加發生事故的風險。同樣,服用抗焦慮藥或鎮靜劑入睡的人應與醫療保健提供者談談這些藥物對睡眠呼吸暫停的影響。手術對於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的病人,手術是另一種選擇,手術也可以與其他非手術治療結合使用。包含重塑上呼吸道的結構、懸壅垂軟顎咽成型術、上顎及下顎前移術等等。所有外科治療都需要討論治療目標,預期結果和潛在併發症。醫師最後呼籲,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會增加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發生率,而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早認知並好好控制危險因子,不只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也可以減少長期的死亡率。
七旬嬤以為冬季乾癢狂抓! 檢查竟發現罹「1病」痛不欲生
近日一名70多歲阿嬤皮膚出現紅疹、搔癢及刺痛,原以為是冬季乾癢,多塗點乳液就可改善症狀,沒想到患部持續向外擴散,且搔癢感、疼痛感加劇,並長達數日之久,讓她連飯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直到前往皮膚科門診就醫後才發現是帶狀皰疹發作,對症下藥後情況緩解許多,阿嬤也重回正常生活。逾50歲「皮蛇」帶狀皰疹機率高 過度搔抓恐感染雙和醫院皮膚科翁子玉醫師表示,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病毒復發引起的疾病,盛行率約千分之5(4.89‰),台灣約九成的民眾小時候都有得過水痘或接種過水痘疫苗的經驗,症狀緩解後,病毒便會潛伏在人體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時,便有機會復發。研究顯示,年齡是帶狀皰疹發作的關鍵,50歲後發生機率明顯上升,研究也指出,帶狀皰疹的機率為32.2%,意指每三人就一人會面臨到帶狀皰疹的困擾,千萬不可輕忽。初期症狀不明顯 疼痛不適影響生活品質翁子玉指出,初期帶狀皰疹的症狀多數並不明顯,主要是些許癢感或刺痛感,民眾常誤認為肌肉痠痛或落枕,待後續水泡、紅疹或淋巴結腫大出現時,疼痛感將越發明顯;但也有些人在水泡出現後才開始感到劇烈的刺痛感。有別於一般的皮膚疾病,帶狀疱疹會沿著神經節擴散、蔓延,也因此才會有「皮蛇長滿一圈會死掉」的迷思出現,但雙側發生的情況相對少見。除疼痛不適影響生活品質,患部過度搔抓也可能造成細菌感染或傷口潰瘍等皮膚問題。高風險族群應施打疫苗 延誤恐造成神經痛後遺症一般來說,帶狀皰疹未治療約數周可自行痊癒,但翁子玉建議仍可前往皮膚科門診尋求專業諮詢,透過口服或靜脈注射的抗病毒或止痛藥物來控制病毒擴散、減緩疼痛的蔓延,特別是發作在額頭、頭皮、眼皮及鼻子等三叉神經分布區域時,若不及時治療,恐出現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傷及眼角膜;另外,也建議50歲以上、有慢性疾病、作息不正常或生活壓力大、免疫不全、癌症患者,以及曾得過帶狀皰疹之高危險族群來施打疫苗增加保護力。值得注意的是,若帶狀皰疹發作90天後仍有疼痛,醫學上便定義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持續時間從幾個月到數年不等,其中以女性、50歲以上、帶狀皰疹病灶數較多、發作於頭部、薦骨部位、有出血性水泡及症狀前期就出現帶狀疼痛等為高風險族群。若能在急性發作期就給予藥物治療,就可以有效降低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發生。治療含口服及外用藥物 低能量雷射儀緩解疼痛翁子玉指出,年紀同樣是引起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關鍵,疼痛感常為陣發性、持續性或頻繁的疼痛,具有灼熱、針刺或電刺等特徵,可能伴隨感覺異常、觸覺敏感或蟲蟻鑽動的感覺,如生產般「痛不欲生」嚴重影響生活。目前有可透過多種藥物來減緩神經痛的嚴重度,包括口服藥物、外用藥膏或貼布,近年有部分抗癲癇或抗憂鬱藥物,經研究證實抑制神經痛的效果良好,已被食藥署核准用於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控制,雙和醫院皮膚科也有低能量雷射儀,可以加強對疼痛的控制,但實際使用上還必須考量患者的個別狀況,民眾若有相關疑問可至皮膚科門診尋求專業協助。
今年第5種「嚴重傳染病」爆發 WHO:疫情已從非洲擴散到歐洲
2023年剩不到20天,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登記的「可在全球造成嚴重破壞」傳染疾病名單卻又增添1筆,且疫情已從發源地尚比亞擴散到歐洲並造成4人死亡。WHO也警告,尚比亞等非洲10國目前仍處於高度的傳染風險中。據《每日星報》報導,這波炭疽病是繼最新型的新冠病毒株、季節性流感、中國的多重呼吸道疾病與百日咳後,今年第5種正在傳播的危險傳染疾病。WHO指出,截至11月20日,最早爆發疫情的東南非國家尚比亞已有684人染疫,發源地希納宗格韋(Sinazongwe)287名患者中有半數不治,打破該國炭疽病疫情紀錄,另有10頭牛、3隻山羊被感染。讓WHO官員更頭痛的是,疫情除可能在安哥拉、波札那、剛果民主共和國、馬拉威、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坦尚尼亞及烏干達等尚比亞鄰國爆發,羅馬尼亞也確認有多起病例,並帶走某小鎮4位居民生命。WHO指出,由於尚比亞與各鄰國有頻繁的人、畜流動,「病毒也可能隨著河流及湖泊上的動物屍體,繼續傳播到其他地區」。據台灣疾管署資料,炭疽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疾病,人類通常經由接觸、食入受感染動物或吸入大量炭疽孢子感染;疾病可分為出現小膿皰或丘疹,未治療死亡率可達40%的「皮膚型」、症狀類似感冒但惡化極快,死亡率也高的「吸入型」、好發於頰黏膜、舌、扁桃腺及後咽壁,症狀為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輕微腹瀉,惡化快死亡率也高的「腸胃型」等3種。
逾50%偏頭痛患者有焦慮、憂鬱共病 醫授如何治療、預防偏頭痛!
台灣頭痛學會舉辦「2023偏頭痛影音徵稿大賽頒獎典禮」,公布「123頭痛Free」影片創作徵稿比賽的獲獎名單,希望藉此傳遞偏頭痛的正確知識,並呼籲社會重視偏頭痛帶來的身心威脅。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陳韋達醫師表示,希望透過比賽讓病友發揮自己的藝術天分,也可喚起社會對偏頭痛的關懷。偏頭痛易有「這些」共病 未治療可能成慢性偏頭痛偏頭痛痛起來不只會影響生活,長期下來還可能會有各種生理、心理共病產生。陳韋達醫師提到,偏頭痛共病症的比例很高,以精神相關包括焦慮、憂鬱等最常見,比例高達50%以上,其次包含筋膜炎、頸椎或肩膀僵硬疼痛、纖維肌痛症等也相當常見。陳韋達醫師指出,偏頭痛如果拖延治療,有可能會變成一個月發作15天以上的嚴重頭痛,臨床上就稱它為「慢性偏頭痛」,一旦變成慢性偏頭痛,治療效果不僅會打折,還會造成很多健康的危害,共病出現的機率也會因此增加。偏頭痛有其治療方法 濫用止痛藥恐頭痛加劇不過,許多人並不知道偏頭痛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大部分的人有偏頭痛問題都會自行服用止痛藥,但有可能會因此越用越糟。台灣頭痛學會秘書長王嚴鋒醫師表示,止痛藥若適量使用應該是有幫助的,但若使用的量太多、太頻繁,反而會讓頭痛惡化,一個禮拜吃超過2天以上,長期下來就會越吃越多、頭痛越來越厲害,最後變成天天痛天天吃,不吃就痛起來形成成癮的現象叫作「藥物過度使用頭痛」。陳韋達醫師提醒,偏頭痛如果只有吃止痛藥就是治標,在頭痛的時候及時服用是可以徹底治療的,但是如果1個月頭痛4次以上,平均1個禮拜發作1次以上且必須吃止痛藥,建議要看神經內科進一步診斷跟治療。偏頭痛不只有急性治療 新一代預防性用藥更專一在治療上,神經內科醫師會依據偏頭痛發作的頻率、嚴重程度等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治療方式除了止痛藥的急性治療外,事實上也有預防性的藥物治療。王嚴鋒醫師表示,常見的預防用藥過去大多是用來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如: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是從前拿來治療血壓、心律不整的藥物。不過,這些藥物本身並不是專門針對偏頭痛設計的,因此可能會有一些不想要的副作用,像乙型阻斷劑可能會有血壓偏低、心跳過慢等副作用。王嚴鋒醫師提到,現在有新一代的預防用藥包含肉毒菌素、CGRP單株抗體等注射型藥物,他們共通的好處就是作用較專一且副作用較少。其中,CGRP單株抗體是較新的治療藥物,王嚴鋒醫師說明,所謂的CGRP是一個偏頭痛時會釋放的神經傳導物質,它會接合在受體上並將疼痛訊號傳遞下去,而單株抗體可以把CGRP的傳遞路徑阻斷,對於陣發偏頭痛、慢性偏頭痛等都有很好的療效。王嚴鋒醫師表示,有些人頭痛發作很密集1個月超過4天以上,或是有很厲害的功能性障礙,如:頭痛起來不能上班、工作效率減少50%以上,又或者是吃止痛藥會過敏、副作用很厲害等,都可以考慮使用預防性用藥。除了藥物治療外,醫師也提到減少咖啡因攝取、運動、維持良好習慣、紓壓等都是減緩偏頭痛的方法,民眾應及早前往神經內科,與醫師討論適當的方式及早治療才能避免生活、健康受到更大的危害。
洗澡都有洗乾淨嗎?醫生示警「3部位易被忽略」 小心染超級細菌嚴重恐敗血症
洗澡都有洗乾淨嗎?美國有名皮膚科醫生提醒民眾,若沒有確實洗淨身體有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尤其是耳後、肚臍及指甲下方更需要頻繁的清洗,否則恐會染上抗藥性超強的細菌,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危及性命。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皮膚科醫生林希(Lindsey Zubritsky)於日前在TikTok分享,在洗澡時絕對要更頻繁清洗的3個部位,第一為「耳後」,她說把手指放在耳朵後,若聞到有異味或感覺有異物,那就應該多洗幾次,他接著解釋,像是頭皮屑、皮脂和其他頭部堆積物都經常積在耳後。第二則是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地方,肚臍。林希指出,若清潔得不夠,裡面會有很多的汗水和污垢,久了可能會形成臍石,也稱為肚臍石,指的是會發出惡臭的黑褐色硬物。最後是指甲下方,林希也說若不常清洗這裡,那在衛生方面實在不及格,所以在洗澡時,真的需要用刷子刷到指甲下面,以清除污垢等堆積物。林希強調,若沒有正確清潔這3個部位,則可能會染上「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又稱多重抗藥金黃色葡萄球菌),這是種抗藥性超強的細菌,其症狀包括腫脹、發熱、發紅和疼痛,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縮寫為CDC)則稱,若未治療MRSA,嚴重有可能引發敗血症,危及性命。
女子子宮肌瘤10年未治療! 月經增量頻尿開刀取出109顆瘤
大陸陝西一名50歲女子,10年前健檢時發現體內有子宮肌瘤,卻並未重視治療,直到近2年,她的體態逐漸變圓潤,更出現頻尿、月經增量、頭暈無力等情況,她才到醫院做檢查。沒想到當她進行檢查後,竟發現體內有一個巨大子宮肌瘤,後續經過醫生開刀後成功取出約109顆子宮肌瘤。根據陸媒綜合報導,大陸陝西西安一名50歲張姓女子,10年前健檢時,發現自己體內有子宮肌瘤,不過她卻未重視治療。直到近2年,她的體態逐漸發胖,原先以為只是上年紀發福了,後續卻出現頻尿、月經增量、頭暈無力等情況,於是她便立即到醫院檢查。而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張女隆起的腹部內,有一個如6個月胎兒大小的子宮肌瘤,於是便立即幫張女安排手術處理。後續經過4小時的手術後,醫生成功從張女婦中取出重2.02公斤的肌瘤組織,粗估約有109顆子宮肌瘤。事發後醫生也呼籲,「如果出現月經量突然增多、不規則出血、腹部觸摸有包塊、不明原因尿頻、大便困難、不明原因不孕等情況,有可能是子宮肌瘤在『搞事情』,一定要及時就醫,按醫生的建議進行檢查和治療。另外,由於子宮肌瘤會影響女性生育,育齡期的女性在備孕前可到醫院做相關檢查,儘早篩檢是否有子宮肌瘤哦。」
腦膜炎雙球菌疾病24小時內恐惡化死亡! 「這族群」發生率最高如何預防?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腦膜炎雙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引起的腦膜炎,腦膜炎雙球菌疾病雖然發生率低,但卻有高致死率、高後遺症。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教授表示,腦膜炎雙球菌疾病早期症狀與類流感類似,症狀非特定性不易診斷。許多患者可能會在就醫返家後,疾病突然惡化,才被發現是腦膜炎雙球菌疾病,而若未即時治療24小時內有可能會因此而死亡。所以民眾應了解疾病傳染方法、風險因素等,藉此預防腦膜炎雙球菌疾病的發生。腦膜炎雙球菌24小時內病程發展曝 嬰幼兒風險最高腦膜炎雙球菌是一種好氧性的革蘭氏陰性雙球菌,感染多侷限於鼻咽。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教授表示,較易造成疾病的血清型為A、B、C、W、X、Y,而多數地區包含台灣,主要都以B型為主,台灣約有81%屬於此類型。黃玉成教授提到,腦膜炎雙球菌疾病若快速發展,可能會在24小時內從非特定症狀惡化至死亡,症狀發展如下:0-8小時:不易診斷,因為早期徵象和症狀通常是非特定和類流感相似,包含煩躁不安、食慾不振、發燒、噁心/嘔吐、咽喉痛、鼻炎、全身或肢體疼痛、嗜睡、肌肉張力低下9-15小時:出現典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症狀,不過症狀無法預測且並非總是發生,包括出血性皮疹、頸部僵硬或疼痛、畏光、假性腦膜炎、囟門突出、敗血症早期徵象(如:手腳冰冷)16-24小時:可能會出現精神錯亂、譫妄、意識不清、癲癇等,甚至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死亡黃玉成教授表示,若未治療有高達50%的致死率,而經過治療後倖存者仍有20%可能會出現後遺症,包括聽力損失、癲癇、神經障礙、智能障礙、截肢等,而且都是永久性的。李秉穎教授指出,腦膜炎雙球菌疾病在嬰兒、幼兒族群發生率最高,而且嬰兒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屬於高風險族群。黃玉成教授也提到,約3成患者是4歲以下嬰幼兒,應特別注意。易飛沫、直接接觸群聚感染 該如何預防疾病?腦膜炎雙球菌會透過飛沫、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喉嚨和鼻腔分泌物傳染,因此發生親密接觸或長期生活、環境擁擠等有較高的感染風險,像過去軍營就曾爆出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群聚疫情,而家庭接觸傳染也是常見的傳播原因。若要預防感染,應避免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群聚、家庭環境暴露等,黃玉成教授表示,基本的戴口罩、勤洗手、減少出入人流密集場所是預防方式之一,但是像在家中很難24小時都戴著口罩,所以打疫苗可以算是一種「保險」。許多先進國家都有將各血清型疫苗列入嬰幼兒常規疫苗接種建議,以預防腦膜炎雙球菌疾病,不過許多民眾仍不知道,更不了解腦膜炎雙球菌預防的重要性。為了提升國人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認知與疫苗施打積極度,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特別邀請林志玲擔任腦膜炎預防與關懷大使,於今(2023)年推出《The End. 阿拉丁》與《The End. 睡美人》衛教手冊,藉此提醒民眾,面對發病症狀不典型、不明顯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應掌握預防勝於治療的原則積極應對。
骨質疏鬆無積極治療! 老翁跌倒釀全身七處骨折
骨質疏鬆是高齡社會下最易被忽略的隱形殺手,尤其當跌倒後造成的骨鬆骨折,又以髖部骨折最為嚴重,是導致長期臥床、行動受限,以及肌力萎縮的兇手,這類患者容易出現肺部及泌尿道感染,有極高的死亡風險。仁愛長庚醫療聯盟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部長黃贊文提醒,骨質疏鬆是值得關注的老年疾病,而年齡在75歲以上、有糖尿病或有帕金森氏症、中風等長者,一旦跌倒所造成的髖關節骨折,更是危險。醫師警告,髖關節骨折後一年死亡率高達20-30%,對於骨鬆的預防與治療,必須及早介入。高風險骨鬆患者,跌倒易造成多處骨折黃贊文部長分享前陣子有名老翁只是整理花圃不小心跌倒,就發生脊椎多達七處骨折而送進急診,問診後得知老翁屬於極高風險骨鬆患者,因為疫情期間沒有積極治療骨質疏鬆症,跌倒後才會如此嚴重。「骨鬆骨折在接受手術治療後,必須持續使用骨鬆藥物,可減少下次骨折的發生機率。」黃贊文部長說,對於骨鬆高風險的族群,應該要有術前優化的觀念,雖然目前健保規定必須出現骨折後才能開始以骨鬆藥物治療,但從臨床來看,提前使用能促進骨骼生長的骨鬆藥物,除了能減少骨折機率外,即使不幸發生骨折,傷害程度也比較小,手術也較好處理。2022年發表於國際期刊《Bone》的資料顯示,「長效型骨鬆藥物可以顯著提升髖部骨折病患的10年存活率,使用藥物滿一年以上,可降低4成死亡風險,使用滿3年以上更能降低7成以上的死亡風險。」因此,髖部骨折後建議務必接受骨鬆藥物治療,可降低再次骨折的發生,也能降低整體死亡風險。讓骨品質變好,是治療骨鬆的效益之一他提醒,嚴重骨鬆患者,應該優先使用促骨生成劑,快速拉高骨密度,改善骨頭品質,減少骨折發生風險,也能增加骨癒合改善背部疼痛,改善生活品質。目前促骨生成劑也有生物相似藥可以使用,對於自費患者多了較可負擔的選擇。「此外,骨鬆治療不能中斷。」黃贊文提及,上述老翁就是因家庭因素無法固定回診,導致藥物服用中斷,「如果解決不了病患無法定期回診問題,可以選擇長效型針劑,一年施打一次不容易忘記,能減少舟車往返次數,並有效降低反覆性骨折的發生。」當然,除了藥物治療外,平日也需打好基礎,多補充鈣片、維生素D,曬太陽、適度運動等都不可少。他呼籲,即使是健康、活動度高的長者,也可能會發生骨鬆,千萬不要輕忽;對於有高骨折風險的族群,務必與醫師討論骨鬆治療,以避免發生骨折的憾事。
不只胸口灼熱、呼吸道不適 胃食道逆流還會腐蝕牙齒
「胃食道逆流症」會造成胸口灼熱、胃酸倒流、打嗝甚至呼吸道不適的症狀。牙醫師郭芯妤提醒,胃食道逆流不僅上述影響,當牙齒出現表層凹洞、中間特別黃,就顯示牙齒的琺瑯質被胃酸破壞,應盡速就醫治療,怕看牙醫而延誤治療,不僅療程更久更複雜,荷包花的錢也會更多。胃食道逆流症狀與治療方式一次看根據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資料指出,胃食道逆流為胃內容物(包括胃酸、胃脹氣或膽汁)以不正常的頻率或過多的分量反流至食道,是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台灣的盛行率為12-16%。原因下食道括約肌的功能異常橫膈食道裂孔疝氣食道蠕動障礙長期放置鼻胃管服用造成下食道括約肌鬆弛的藥品或食物症狀典型症狀:如胸口灼熱、胃酸倒流非典型症狀:易與其他病症搞混,如胸悶、夜間咳嗽、呼吸不順、口臭、吞嚥疼痛或喉嚨異物感。併發症慢性胃食道逆流若未治療,可能會引發嚴重併發症,如食道發炎出血、食道潰瘍引起食道狹窄甚至食道腺癌。另外研究顯示,胃食道逆流可能會導致氣喘、慢性咳嗽與肺纖維化。治療方式調整生活作息,如避免彎腰提重物、就寢時抬高床頭10公分左右避免攝取油炸食物、辛辣食物與咖啡、菸、酒、甜食。且進食後1-2小時內避免躺臥造成逆流使用藥物治療或進行手術,建議諮詢醫師。牙齒也遭殃! 越晚治療越難拯救亞洲人尤其台灣人特別多胃食道逆流狀況,而且相當嚴重。郭芯妤建議患者先赴腸胃科照胃鏡,確認胃食道逆流的期別,進行藥物治療並改善生活習慣,從源頭控制胃食道逆流。而且,胃酸逆流恐會破壞牙齒表面,一旦琺瑯質或者是牙粉質大範圍破壞,牙齒就會特別敏感,就得使用特殊的瓷材質或是樹脂去重建牙齒,做好牙齒保養才能找回健康。郭芯妤呼籲,民眾千萬不要因怕看牙醫而延誤治療,拖的越久問題就會更複雜、更難治療,一旦要拔掉牙齒重建地基,治療時間更長、錢也要花的更多。
「那邊腫起來」恐是罹患疝氣!太晚發現恐致命 尤其這2類人要注意
「醫生,我那邊腫起來啦! 」78歲的榮民王老先生至泌尿外科看診時,訴說陰囊附近最近突然出現腫塊,表示「走路就會跑出來,用手揉一揉會覺得比較舒服」,經醫師診斷為「疝氣」。疝氣發生不分年齡 嬰兒及老年人最常見臺中榮總嘉義分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佳達指出,「疝氣」俗稱墜腸,是指腹腔內的腸子跑到腹腔外,最常見的就是腹股溝疝氣,觸診時可在腹股溝(即鼠蹊部處)摸到一團腫塊,肚子用力時會變大一些,平躺時多半會縮回去。林佳達醫師補充,疝氣發生不分年齡,但最常見於嬰兒及老年人,分別有7%及8%的好發率,但嬰兒及長者形成疝氣的原因各有不同,嬰幼兒主要是有先天性的疝氣袋凸出於腹腔外,而老年人形成疝氣的原因,就像是輪胎外胎使用太久磨破了,內胎跟著鼓出來,因此在治療上除須修平內胎(去除疝氣袋)外,還要加強外胎(腹壁補強術),避免復發。不治療恐致命 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傷口小、恢復快疝氣治療通常以「手術」修補,但許多嬰兒患者的父母經常擔心年齡太小,不忍心讓小孩接受手術。林佳達醫師強調,治療疝氣除外觀考量,最重要的就是為避免腸子從腹腔內滑出,無法縮回的「嵌頓性疝氣」,嚴重可能造成腸壞死、敗血症,甚至死亡。林佳達醫師進一步說明,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相較傳統手術,傷口小,術後疼痛感較低、住院天數短約1-3日,且通常可立即恢復正常工作,手術成功率超過95%,在手術時,會檢查腹腔對側,查看是否有潛在性對側疝氣發生可能,則可同時修補,這樣可大幅降低對側疝氣發生的機會,減少將來需要再動一次手術的機率。日常減少腹壓可預防 疝氣這樣自我察覺林佳達醫師提及,小兒疝氣可能有先天性的特點,但成年人疝氣則可以「減少腹壓」來預防,平常應避免長期用力大便造成便祕,避免攝護腺肥大未治療導致須長期用力小便,或避免慢性咳嗽、長期搬舉重物等,減少腹部壓力上升的行為。林佳達也提醒,大部分的疝氣可從外觀看出,患者也能察覺到自己腹股溝或陰囊處出現突出的腫塊,當站立及腹部用力時特別明顯,有時候患部會出現疼痛、或沉重感,當出現以上症狀,建議立即尋求醫師專業診斷及治療,才不會導致病情惡化。
淋巴腫大以為是慢性貧血 美髮師6個月才確診「這罕病」
淋巴結腫、手腳腫脹、感到疲倦、全身又有發炎情形,35歲美髮師反覆就醫找不出原因,一開始以為她是慢性貧血,又或是淋巴相關疾病,也推測可能是免疫類疾病,經過各種檢查,最後切片才發現為卡斯爾曼氏疾病。收治該案的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張明志回憶,因為此病太罕見,花了六個月時間才確診,還好用了IL-6標靶治療藥物後幾乎治癒,而此類藥物須終身服用才能維持健康。卡斯爾曼氏病罕見又難診斷 五年內死亡率30%卡斯爾曼氏症(Castleman disease)是種淋巴結異常增生的疾病,全台灣依盛行率每年應要有100人確診,但實際上一年僅有20至30人確診,相當罕見,主因為許多醫師對此病不甚熟悉,即使有症狀也很難第一時間判斷。根據增生的位置、範圍多寡等又分為三種亞型,有少部分與HIV病毒、疱疹病毒相關,其中一種亞型「特發性多中心型卡斯爾曼氏症(idiopathic mult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 iMCD)」更是至今成因不明,難以診斷。張明志醫師指出,卡斯爾曼氏症(iMCD)基本上介於良性及惡性之間,但可能發展成淋巴癌;80%患者病情不會有太大進展,不過因為體內反覆發炎、耗損體力,也會造成各種症狀,相當影響生活,且五年內仍有30%患者會死亡。細胞激素IL-6過高 引起免疫風暴「有點像我們新冠肺炎時候提到的細胞免疫風暴,這種病也是細胞激素介白質6(IL-6)起起伏伏、分泌過多,導致免疫風暴,出現很多症狀。」張明志醫師解釋,介白質6這種細胞激素濃度過高,會造成淋巴腺腫、發燒、盜汗、疲累、體重減輕,也因為引起黏膜反應出現腹水、肋膜積水,或脾臟及肝臟腫大。通常發生在30至50歲,張明志醫師指出,相對年長者較不容易產生免疫風暴,年輕者的免疫系統較容易有反應,,由於一百萬人當中只有3至4人罹病,也很難被診斷出來。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iMCD)平均六個月才能確診 這些指標應注意「症狀多元就像是千面女郎,通常都要六個月才能診斷出來。」張明志醫師坦言,通常第一時間會懷疑是否為癌症?因為發燒也會被懷疑為感染,抽血可能被判斷為貧血,由於沒有特殊標記可以辨識,淋巴切片也會診斷為良性發炎,診斷的關鍵角色落在病理科醫師。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iMCD)進展不快,但有幾個指標可以特別注意:1.免疫球蛋白會莫名上升2.白蛋白下降卻沒有蛋白尿3.血小板減少4.紅血球細胞減少5. C反應性蛋白(CRP)過高6.血液沉降速率極高7.由於肝臟也會受到影響,鹼性磷酸酶也會上升雖然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沒有立即的死亡威脅,輕型者可以存活很久、相安無事,不過張明志醫師強調,有四分之一機率可能是嚴重型,若未治療,有可能會進展成淋巴瘤,甚至死亡。IL-6標靶治抑制細胞激素 可望達到完全緩解此病威脅在於難以診斷,也無法對症下藥,用錯藥也可能造成不良影響。張明志醫師表示,過往沒有藥物時,僅能當作濾泡性淋巴瘤治療,但改善有限。目前日本有針對介白質6接受器作用的藥物,台灣也已有直接抑制介白質6的IL-6標靶治療。2014年,張明志醫師針對IL-6標靶治療進行臨床試驗發表,四位試驗者當中,有三位反應良好,前述的美髮師接受治療後2至3年也達到完全緩解,他提到使用藥物約八成患者會改善,約4至6個月就會有明顯改善,需要終身服用。醫師提醒,若為嚴重型的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卻未治療,腎功能惡化、肝脾腫大、肺積水,甚至有生命危險,提醒民眾及醫界應提高警覺,也呼籲能將藥物盡快通過健保給付,減低患者負擔。
新調查!85%民眾認缺牙影響咀嚼 營養不良風險激增3.2倍
缺牙是常見且又常被忽略的問題,曾有日本研究指出,缺牙患者若配戴咬合度不佳的假牙或未治療,營養不良風險與正常人相比高出3.2倍,進而提高罹患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對於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缺牙除了與營養不良有著強烈關聯之外,也有國外研究指出,缺牙者會因外表改變、發音不標準、飲食受限等影響而缺乏自信,感到尷尬而減少社交活動,進而影響心理健康。今年全台47間牙醫診所共同進行了一項最新的2022年缺牙認知調查,針對35歲以上成年民眾調查缺牙狀況與認知,結果發現有缺牙問題的民眾中有85%認為缺牙會導致吃東西時影響咀嚼,進而導致營養不良、體重減輕,另有75%民眾表示,缺牙會影響外觀樣貌與自信心,甚至社交生活,由此可見缺牙是相當需要正視的健康問題,若不處理將進一步導致其他負面影響。歐仕美牙醫診所院長康智為指出,長時間缺牙不但會影響相鄰牙齒導致傾斜,也可能會造成缺牙區的牙床萎縮,影響咀嚼的效率,時間久了便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缺牙患者可能會傾向攝取不需多咀嚼的澱粉類軟質食物,而避免攝取需多咀嚼的肉類、蔬果等食物,導致礦物質、蛋白質、纖維素等營養來源不足造成營養不良,營養不良除了會影響精神狀態以外,還可能造成老年人肌少症,導致跌倒、住院與失能。除此之外,缺牙還可能影響說話發音和外貌,甚至有患者會因發音不標準與容貌變化而自信心低下,害怕社交進而影響心理健康。康智為院長分享,曾有患者因為嚴重牙周病而導致幾乎全口缺牙,不但有口腔異味,還因缺牙導致剩餘牙齒搖晃,加上這位患者因為怕痛、恐懼治療過程漫長而遲遲未進行治療,不但使他長期不敢開口說話與露齒笑,還造成容貌凹陷,嚴重影響與人社交的自信心。立威口腔顎面外科牙醫診所院長林涵威表示,民眾常礙於就診耗時、治療時間冗長、恐懼等因素,而選擇忽視牙齒問題,讓好處理的狀況變為棘手。過往全口缺牙常採用的治療方式包含全口活動假牙與全口傳統植牙,但全口活動假牙常有咬合不佳、黏著不牢的問題,而全口傳統植牙因植體數量多,有治療時間長與清潔不易等缺點。目前已有All-on-4全口速定植牙技術,不同於傳統植牙,All-on-4可以透過一次手術完成植牙與假牙,治療完成當天,就可完成臨時假牙的裝戴,不需經過多次手術與長期等候,就能快速解決缺牙問題。All-on-4植牙技術成熟,經長期臨床研究認證,讓民眾減少回診次數與減少等待時間,提供缺牙民眾合適的治療方案。林涵威院長分享,曾有位台商患者因長期在大陸經商,無法好好治療缺牙,只好繼續配戴咬合度不佳的假牙,導致吃東西時都會疼痛不舒服,無法正常飲食。所幸透過All-on-4植牙技術,趁著疫情回台趕快治療,評估後一天內就完成療程,取得咬合力,還能大口咬下缺牙以來都無法享受的香甜蘋果。康智為院長也分享,診所患者林先生因車禍導致失去全口四分之三的牙齒,原本採以傳統牙橋式假牙治療,但反而造成好的牙齒蛀蝕動搖,再加上假牙不甚美觀,一直以來都不敢咧嘴笑,工作、自信都受到影響,再加上認為植牙手術費時傷神,直到幾乎全口牙齒都不能用才求診,後來透過All-on-4植牙技術,讓林先生在一日內就重建全口假牙,不但未感受到想像中的疼痛,治療後也自信心大增,後來每次回診看到林先生自在說話與開心笑容,讓康醫師也覺得非常替他高興。隨者植牙技術進步與成熟,越來越多人接受植牙為缺牙時的第一首選治療方式,2022年缺牙認知調查結果也指出,植牙民眾中,高達85%表示對植牙成果表示滿意。另外,同份調查也發現,高達91%缺牙民眾表示,因為害怕看牙醫或覺得缺一至兩顆不處理沒關係而不會立即就醫治療。康智為院長強調,牙口好,營養吸收才會好,許多民眾認為缺一、兩顆牙並無大礙,直到缺牙對生活造成影響後才求助醫師,情況往往相當嚴重,所以呼籲牙齒有狀況須及時處理,且定期檢查,才是最重要的口腔保健方法。林涵威院長提醒,選擇缺牙的治療方案時,除了要找專業的醫師諮詢評估之外,還要選擇有經長時間臨床試驗證實安全可信賴的治療方式。
台南殺警案/陳偉捷主動投案! 警曝兇嫌案後行蹤…愜意買完飲料再看醫生
台南殺警案晚間出現重大進展。警方比對案發現場行車紀錄器與相關監視器畫面後,初判兇嫌案後先回到最初偷竊機車的地點,再前往醫院急診室就醫。而起初被懷疑為兇嫌的陳偉捷則已向警局投案,並稱自己不是兇手。疑似為兇嫌的男子案後到超商買飲料。(圖/翻攝畫面)據悉,兇嫌在殺警奪槍後,先到安南區土城高中棄置機車,再乘坐計程車回到竊車地點,並在赤崁樓附近購買飲料後,改搭乘公車到台南市立醫院急診室就醫,卻疑似因與醫療人員爭吵,「未治療自行離開」。至於稍早被認為是兇嫌的陳偉捷,已在今晚主動投案並喊冤,台南市三分局除坦承此事,也透露會在明天早上對外宣布相關事宜與進展。此外,在陳男主動到案前,警方曾表示不排除陳男涉案。
母女同命!皆靠試管療程求子 2大疾病恐釀「家族性不孕」
台灣引進試管嬰兒科技於4月滿37年,第二代試管寶寶今日(12日)首度在記者會現身!備孕6年無法懷孕的張媽媽,35年前找上試管嬰兒之父、現為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執行長曾啟瑞醫師求子,經治療後成功誕生一對雙胞胎。而女兒張小姐,過去月經週期就不正常,在備孕3年無果後,經媽媽提醒,才31歲的她就決定去找曾醫師,經檢查發現和媽媽一樣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曾啟瑞醫師透過藥物調整代謝,加上改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回復正常排卵後,一次試管療程後就順利懷孕!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王瑞生醫師提醒,過去大家著重在個人體質如何造成不孕,但其實原發性女性不孕症,包括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和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都與遺傳基因有關。這些疾病會因家庭成員的生活型態類似,如高熱量飲食、缺乏運動等,成為罹患不孕症的危險因子。王醫師表示,建議30歲以上、親戚中若有難孕症狀的女性,未避孕半年後仍無法懷孕,需盡快到生殖中心檢查,才能把握黃金生育期!根據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最新統計,有25%的求診者都因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和子宮內膜異位症而導致不孕,王瑞生醫師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好發於年輕女性,依據統計,生育年齡婦女有5-10%罹患此疾病。以台灣育齡婦女推算,全台約有28-56萬婦女受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纏身,常見有肥胖、多毛、青春痘和黑色棘皮等症狀。醫師進一步解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因卵巢異常分泌過多的雄性激素,影響卵巢功能,導致受孕困難。根據2021國際《Nature Reviews》期刊,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母親,女兒得到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機率比正常人高出5倍!王瑞生醫師強調,由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代謝疾病,若未妥善治療、管控飲食及調整作息,未來罹患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風險會增加。「子宮內膜異位症也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媽媽或姊姊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罹患率比一般人高出7倍!」王醫師說,全台近11-28萬女性有子宮內膜異位症,但實際人數應該更多。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內膜細胞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造成卵巢、輸卵管和子宮的沾黏,常見有經痛、性交疼痛等症狀。王瑞生醫師提醒,相較於正常育齡夫婦的受孕率,未治療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女性的受孕率約只有2-5%之間,相差1.5-10倍。王瑞生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為藥物和手術治療,若能早期發現,就能掌握治療的先機,因此建議媽媽或姊妹有嚴重經痛或曾經診斷罹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應主動到生殖中心檢查。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執行長曾啟瑞醫師,見證37年試管嬰兒技術和醫療的轉變。尤其去年政府擴大補助後,不但就診人數提升5成,截至目前為止已有超過一半的人領到補助,對於年輕夫妻的幫助很大。根據88年-108年國健署人工生殖執行報告書,10年來人工生殖的高峰年齡從32歲變成38歲,生育年齡拉長6歲;而累積懷孕率從37.2%提升到45.8%、累積活產率從27%提高到34.5%。曾啟瑞醫師表示,依據TFC統計,小於38歲累積懷孕率近7成、累積活產率更比平均高出近8%,單胞胎比例高達81%,和過去相比已經有非常大的提升,亦提供給更多求子夫妻新的希望。曾啟瑞醫師解釋,近年來提升懷孕率和活產率的重要原因是「冷凍胚胎」和「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2個技術的發展。過去冷凍技術尚不完全,多半是將胚胎新鮮植入,但現在技術已經成熟,以TFC為例,解凍胚胎的存活率已經高達99%,冷凍胚胎植入的周期數已超過2000 個,佔全部的90%以上,植入成效良好!曾啟瑞醫師解釋,先將胚胎冷凍,可以等患者在身心靈狀態最佳的時候再進行植入,更能提升懷孕率!另一方面,「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對於高齡、容易重複性流產或曾經胚胎萎縮者,可以提前篩檢出染色體異常的胚胎,降低小產和流產的機率。但曾啟瑞醫師提醒,儘管技術的提升,讓高齡婦女懷孕不再不可能,但是35歲-37歲染色體異常的比例為45%、38歲到40歲提升為64%,40歲以上更是高達78%,對於求子的高齡婦女是一趟艱辛的旅程。考量生育風險及胎兒健康、父母養育年齡的準備度、合適性、情緒穩定性等因素,建議女性於25歲至35歲之間完成生育規劃。
睡出病!1/4青壯男罹呼吸中止症 中風機率暴增3倍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我國將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醫療支出增加、醫療量能緊繃,為緩解此狀況,政府將提高預防、早期診斷及健康維護的比重,未來醫療發展方向將從疾病治療走向疾病預防。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邱國樑醫師表示,在提前預防疾病,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是關鍵。睡眠品質最大障礙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主席李信謙醫師表示,睡眠為人一生中相當重要的課題,睡不好為百病之源,研究顯示,睡眠不足6小時者,相較一般人心臟病、中風風險將提升200%。美國睡眠醫學會亦指出,充足與高品質的睡眠與多項嚴重併發症如心血管、腦血管健康都有關鍵影響。門諾醫院胸腔內科加護病房專責黃國恩醫師表示,全台十分之一人口有睡眠障礙的困擾,其中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疾病。根據統計,我國40歲以上男性約有156萬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約佔整體的1/4,但以健保就醫資料來分析,就診人數卻不到12萬人,就醫比率不到1%;顯示仍有百萬人口仍壟罩在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威脅下。美國心臟協會於2021年提出警告,大眾應提升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警覺,若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未治療,不僅恐加速心血管疾病惡化,相較一般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更提升2.6倍,中風風險高出3倍,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高出4倍,甚至可能導致認知障礙。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危險族群以40歲以上的男性、有肥胖問題、呼吸道狹窄,以及抽煙喝酒習慣的民眾為主,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內科張恩庭醫師強調,「打呼」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重要警訊,若有打鼾現象,約有1/2可能出現呼吸暫時停止的狀況,應提高警覺主動前往諮詢醫師。根據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發表的治療指引,目前治療第一線多建議使用陽壓睡眠呼吸器(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藉由持續維持呼吸道正壓、產生風壓,來防止呼吸道在睡眠時發生塌陷而阻塞。邱理事長亦表示,在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上,全世界首選方式為使用陽壓呼吸器輔助治療。然而不管是口腔矯正器、手術治療,或是陽壓呼吸器,皆建議民眾多加利用醫病共享政策,與專家討論評估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