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實現損失
」 投資 台股路易莎「投資受創」! 總公司發重訊「公布損失總額」:對營運無重大影響
台灣連鎖咖啡品牌「路易莎」為避險需求,進行咖啡豆期貨合約交易時出現損失。對此,路易莎表示,最近咖啡期貨波動劇烈,購買咖啡現貨時便會進行期貨避險,按規定超過20%的損失就要平倉並公告,但咖啡期貨再次暴跌,產生潛在獲利,總結來看,對公司營運無重大影響。路易莎陸續公告多筆「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達所訂個別契約損失上限」,路易莎說明,有關衍生性商品交易,自1月1日截至10月6日,認列未實現損失金額為521萬元、認列已實現損失金額為453萬5000元。據《中央社》報導,路易莎指出,因最近咖啡期貨波動劇烈,故購買咖啡現貨時,也會進行期貨避險,總金額1000萬元。在咖啡期貨突然暴漲到歷史第2高點時,因應櫃買中心規定,若超過20%的損失,就要平倉並且公告;但路易莎同時在相對高點時再避險,如今咖啡期貨又再度暴跌,產生潛在獲利,總結評估並未產生太大損失。從路易莎公布的最新「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達所訂個別契約損失上限」來看,其期貨合約事實發生日為10月5日,契約金額為美金78448元(約新台幣252萬元)、40250元(約新台幣129萬元),別契約損失上限為交易金額之20%,是以交易為目的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相關資訊顯示,依公平價值評估含之損失金額,未實現損失約1萬7138美元(約新台幣55萬元)、8080美元(約新台幣26萬元),損失發生係因咖啡價格波動大所致,對公司營運無重大影響。
壽險業「未實現損失5.6兆」? 公會3點說明不應看短期波動
壽險公會今天(16日)表示,儘管今年Q3由於Fed貨幣政策higher for longer之預期發酵,帶動美債利率上揚並引發金融市場振盪,導致壽險業整體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含AC)擴大至5.6兆,惟實際影響財報之OCI及覆蓋法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為5,750億元。還有,受到近期金融資產評價因短期市場因素受到衝擊,但截至Q3止,壽險業整體淨值(合併財報)為19,798億元,仍較2022年底回升3,791億元,呈現改善情形,1~9月壽險業稅前損益為1,747億元,亦保持穩健獲利。壽險公會甫於10月31日發新聞稿喊冤,強調壽險業坐擁31兆投資資產中的「利息收入」數據證明「遠大於」保險給付,而且截至9月底壽險業銀行存款規模逾7,121億元,資金水位充裕,駁斥今年前九月保費收入1兆6,158億元,與「保險給付」高達1兆7,445元相減,呈現負的1,288億元,外界關注壽險業面臨入不敷出加劇、現金告急的窘困。針對外界擔憂「壽險業未實現損失5.6兆創史上最慘」及「10月淨值恐再跌千億元」之議論,壽險公會今天再就「壽險業AC債券係基於資產負債管理而持有,短期評價變化不影響業者運營,若資產與負債同步採公允價值衡量更能合理體現利率波動的影響」、「金融波動恆存,不宜以短期視角檢視壽險業者長期經營本質」與「壽險業者將積極控管風險,維持財務健全性及清償能力」三點提出說明。壽險公會指出,壽險業持有大量債券係基於長期配置而持有,壽險業資金運用首重視資產負債管理,為匹配負債長期之特性,資產配置以長天期債券為主,其評價對利率敏感度甚高,同時基於長期持有收息之經營管理模式,並考量現行財報負債並未採公允價值衡量,故目前業者將債券部位多帳列於AC,以攤銷後成本為帳面價值。儘管近期因美債利率走高而導致未實現損失擴大。惟短期市價變動不影響壽險業持有資產目的,亦未損及業者淨值及公司運營;再者,利率上揚,壽險業更有利於提高資金投配之收益率,提升長期穩定收益。若資產與負債同步依公允價值衡量更能合理體現利率變動之影響: 雖然近期壽險業債券部位因反映利率上揚而惡化,若未來接軌IFRS17後資產及負債倘全數皆依公允價值衡量下,利率上升對資產面評價之衝擊可望由保險負債之影響所抵銷,利率波動對壽險業的影響將能更合理反映。壽險公會強調,近期金融行情顯著修復,當前國內外經濟及金融局勢變化快速,波動風險為常態,如9~10月全球股債市陷入新一波調整,然截至11/15止,美債利率已回跌至到9月底水準,而美台股市不僅收復跌幅,指數點位甚至已高於Q2底,壽險業淨值進一步惡化風險降低。不宜單憑短線金融波動解讀壽險業財務體質,壽險業為長期性事業,經營本質是持續完善資產負債管理,特別是壽險業持有大量金融資產,財報本身即易受金融行情影響,過度放大或聚焦短線金融波動對金融資產評價或淨值之影響,進而評判壽險業者體質,恐產生誤導或不必要恐慌。在當前宏觀、政策、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錯綜之環境下,金融市場不確性仍高,面對複雜局勢的挑戰,壽險業將以審慎及嚴謹態度進行資產負債管理,維持良好資產品質,落實風險管理,並強化清償能力,以確保健全財務體質,維護保戶及股東權益。
聯準會考慮修補矽銀漏洞 擴大納管資產1000億至7000億美元約30家
據《華爾街日報》周五(21日)報導,在負責監管事項的聯準會主席巴爾(Michael Barr)的帶領下,聯準會正考慮終止一項豁免,該豁免允許一些銀行藉監管目的而提高其報告的資本額。資本額是銀行為吸收潛在損失而必須持有的緩衝資金。目前聯準會正考慮填補相關漏洞,將銀行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同樣計入資本水準。此前的漏洞使一些中型銀行能夠有效掩蓋其持有證券的損失情況,而這是導致矽谷銀行(SVB)倒閉的因素之一。此外,監管機構正在考慮將更嚴格的限制措施擴大到資產規模在1000億~7000億美元之間的約30家公司。相關提案最早可能在今年夏天公布,並且可能會在幾年內逐步實施修改。上個月,SVB和Signature Bank接連倒閉震動了金融系統後,監管機構就正在權衡相關措施的推行,並有報導稱美國政府開始著手加強中型銀行的監管。預計這些提議將要求美聯儲和其他機構制定新規則,包括針對資產規模在1000億~2500億美元間的銀行。今年3月,SVB宣佈以近20億美元的損失出售了證券,並表示將出售股票以籌集資金,反映出了該行帳面上存在未實現虧損的風險,引發了市場擔憂,SVB隔日股價暴跌。隨後,美國銀行存款從較小的銀行轉移到美國最大的銀行。聯準會的數據顯示,美國商業銀行的存款在3月8至15日期間減少了980億美元,但前25家銀行的存款增加了670億美元。不過,即使存在潛在的措施調整,如果一些中小型銀行長期面臨存款壓力,它們在未來幾個月內仍可能面臨風險。位於舊金山的第一共和銀行擁有大量存款保險之外的存款,儘管該銀行努力改善其健康狀況,但一直受到投資者的密切關注。與此同時,如果銀行不得不被迫擁有更多的流動性,再疊加其持有至到期的證券可能受到限制,銀行可能會減少購買長期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這最終將推高政府借貸成本和抵押貸款利率。
矽谷銀行為何遭到擠兌? 一文看懂美國銀行倒閉危機始末
美國1週內倒了3家銀行!繼加密貨幣友善銀行Silvergate Bank在8日受FTX破產影響而終止營運後,全美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SVB)也在10日宣布破產倒閉,如今紐約州金融監管機構又在美東時間12日以「系統性風險」為由,關閉全美第2大加密貨幣友善銀行Signature Bank,以防止這場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的銀行危機繼續蔓延。美媒CNN Business指出,儘管SVB的擠兌和倒閉過程僅歷時關鍵48小時,但其實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以及SVB的投資決策,早在多年前就為這場銀行倒閉危機種下禍根。聯準會在疫情期間實施QE政策大放水,市場充滿熱錢,新創公司從創投(VC)融資到大量資金存入SVB,SVB資產瞬間膨脹,且SVB在低利率環境下幾乎不用付出任何利息給存戶。SVB將客戶存款拿去購買大量低利率且到期日至今仍有數年以上的長天期美國國債和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聯準會為抑制通膨,開始激進升息回收資金,SVB難以透過原先的低利率吸引資金存入,因此必須付出更高的利息才能留住資金。與此同時,手中的長天期美債價格又因為升息開始下跌,未實現損失的相關數據成為一大隱憂。SVB利率風險管控不佳的消息漸漸傳開,且SVB為了應對流動性危機,又開始賤價變賣總價210億美元的長天期美國國債及MBS換取現金流,認列18億美元巨額投資虧損,讓主要客戶大感恐慌。SVB更發布公告要籌資22.5億美元,用來改善資產負債表,從而引發市場恐慌,導致更多存戶和投資人加入擠兌行列。最終SVB的股價在48小時內暴跌75%並宣布倒閉。此外,據《路透社》的報導,矽谷銀行的倒閉進一步衝擊全球銀行股,美國13日主要銀行的股票市值損失了約900億美元,使它們在過去3個交易日的損失達到近1900億美元,美國地區性銀行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First Republic Bank的股價暴跌超過60%,原因是新融資的消息未能讓投資者放心,評級機構穆迪對該銀行作降級審查。亞洲銀行股14日延續跌勢,日本企業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更因為對系統性風險的擔憂引發了市場更廣泛的暴跌。在貨幣市場,美國和歐元區銀行系統的信用風險指標小幅上升。全球擁有矽谷銀行帳戶的公司則紛紛評估其財務狀況受到的影響。大量持有長天期美國國債的銀行或投資機構也可能成為危機的下個引爆點。矽谷銀行的危機,也引發了其他國家監管機構對矽谷銀行在當地子公司以及銀行業潛在風險的重視。據知情人士透露,英國央行下轄審慎監管局(PRA)正密切追蹤英國銀行業和更大範圍的市場形勢,並與受其監管的金融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繫。德國金融監管機構BaFin的一位發言人10日表示,正在考慮當前的事態發展,並將反映在其持續監管中。矽谷銀行德國2021年最新財務披露稱,它是一家小型、不復雜的機構,由於在資本和流動性方面依賴母公司,因此不受德國資本要求的約束。
面臨「五窮六絕」 壽險陷入百億保衛戰
2022年壽險經營恐面臨「五窮六絕」壓力。新台幣5月下旬急升逾2.5%,美國公債及公司債今年前五月反彈逾百點,股市震盪加大,加上部分壽險公司有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子公司,四大不利因素讓前六大壽險5月獲利恐面臨百億元保衛戰,單月可能創今年新低。前六大壽險為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及台灣人壽,去年5月合計單月稅後獲利近175億元,是去年上半年單月獲利最低成績,當時即是因為新台幣對美元升值逾1%、台股單月回檔2.8%;但當時債券殖利率下跌,六大壽險手中還有數千億元的債券未實現獲利可支撐獲利。5月新台幣再度急升、台股與美股波動極大、債券殖利率年初以來大反彈,加上產險子公司要提列防疫保單準備金,5月可能呈虧損,四大不利因素交集,六大壽險手中債券幾乎沒有什麼可實現獲利,唯一能賣的只有股票,但賣太多就會讓淨值減少更多,市場人士分析,今年5月六大壽險獲利應會比去年5月更差。六大壽險今年第一季實現股債資本利得約1,155億元,比去年同期少逾千億元,減少幅度近47%,今年第二季估計可實現部位更少,去年第二季六大公司實現逾1,400億元股債利得,第二季稅後獲利828億元,市場分析,今年第二季恐頂多只能實現500~600億元,5月及6月的獲利恐都不樂觀。六大壽險公司前四月累計稅後獲利1,335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23%,且今年投資環境與去年大不相同,去年六大壽險公司6月底帳上(含攤銷後成本)還有逾1.25兆元的股債未實現獲利,但今年6月初台股在16,000多點,美國道瓊指數在33,000多點,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飆上2.9%以上,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利率亦拉高到4.5~5%以上,六大壽險帳上則是有7,000~8,000億元的未實現損失,要再創去年上半年2,248億元的獲利,恐有極大的難度。
理財小白翻身2/文科女生小資族年領20萬股息 小車存股近9%報酬率攻金融股
政大中文所畢業的文科生小車,因為繼承父親股票而走入投資理財,並於去年成立FB粉專「小車X存股實驗」分享自己存股新手心得與成長,出書公布如何月薪四萬元打造年領二十萬元股息,一躍而為存股界意見領袖之一。面對台股震盪何時是進場買點?「我還是保持紀律,不去預測市場」,「我只做我懂得標的,像是台積電、華南金等金融股與ETF,其他真的不能問我喔!」小車如實地告訴CTWANT記者與粉絲們。30多歲的小車是一名上班族,她來回搭捷運隱身於台北市街頭,僅以綽號行走理財圈。2013年,小車因父親病逝,身為獨生女繼承並接手學習管理父親生前購買的「南亞、亞泥」兩檔股票,開啟股二代身分。「我根本不懂股票,決定帳戶內股票只進不出,每年股利都持續同張股票,直到2017年,南亞走出景氣低期,一股配了4.5元,我看到暴增的股利,幾乎等於我年薪的三分之一,讓我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小車說。小車也開始廣泛閱讀以「股利」為主要獲利的理財書籍,「不敗教主」陳重銘所撰的《6年存到300張股票》即是她的投資啟蒙導師,「我才知道過去那幾年所做的就是『存股』。」小車遂於2018年~2021年間,將自己的積蓄學習買股做實驗,「四年來我投入了本金338萬元,含股利再投入之下,到去年的資產市值已達475萬元,等於說是年化報酬率達到8.8%」,她也因為有了理財做後盾,與先生在北市貸款買了一間預售屋,做為未來撫養小孩的新家。「我的核心持股包括『官、民營金融股』華南金、合庫金、兆豐金、玉山金;『衛星持股』台積電(零股買入),還不定時加碼『景氣循環股』南亞、亞泥等三部分」小車清楚分享她的投資標的。很多粉絲問小車該買哪幾支股票?她公布自己一套的存股單,分享自己投資經驗。(圖/小車提供、翻攝小車X存股實驗臉書)「我買金融股是有一個543規律,一年12月是當年的從4月起,分成5、4、3個月等分。也就說,4月起到8月除息當月,這五個月是『前置期』,只存錢作壁上觀,6月起開始記除息日,規劃買進的股票張數。」小車說,8月起到12月,她則是將過去幾個月存妥的薪水閒錢,買進金融股標的,等到隔年1到3月,則是看看標的公布全年EPS估算股利,再用年終獎金做最後加碼買進張數。如今,小車說,「我有錢就先買台積電、0056、00878」,「我個人看法認為台積電財報持續創新高,基本面依舊良好,股價遭外資提款而下跌實乃非戰之罪,相對於其他檔股票,台積電修正得比較多,因此撿起來感覺格外划算。」至於被小車歸類為核心持股的元大高股息(0056)ETF或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當這兩檔股價持續下跌中,而且我加碼台積電比例超過了自己成長股預先設定的部位時,我就買進這兩檔補核心持股比例」小車進一步說明。「很多粉絲關心的金融股,我個人經驗會以『跌破起漲點才考慮』,也就是說可以考慮在華南金21元、合庫金22、23元、兆豐金32元;玉山金則是因為EPS持續衰退中,不加碼」小車提到她個人會操作的策略。小車並進一步解釋說:「我覺得近期金融股價格回檔不少,但相較去年年尾的起漲點,仍有一段距離,因此我個人除非修正到起漲點以下,才會考慮買進,否則8月除息後,應會優先加碼是華南、合庫與兆豐金。」小車也分享目前她所持的投資部位帳面上,未實現損失最慘烈的一檔為「統一NYSEFANG+ETF(00757),「因為這一檔是以美股科技尖牙股為主要成分的ETF,應是屬於趨勢向上的成長股,只是這幾個月股價隨美股修正而跌至36元」,但小車也強調,她個人對美股的了解其實並不如台積電多,因此成長股方面會她會優先加碼台積電。
回饋股東!四家壽險公司拚發放現金股利 合計申請逾300億元
爭取回饋股東。金管會14日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四家壽險公司來申請今年發放現金股利,即先前已遞件的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外,遠雄人壽、保誠人壽亦已正式遞件申請,四家公司合計申請逾300億元的現金股利,最後仍要看金管會同意的金額。四家壽險公司2021年稅後獲利合計1,445億元,申請的股利發放率約20%,國壽去年稅後獲利近1,132億元,已公告要申請發放239億元,台壽是稅後賺逾231億元,申請發放逾46億元,遠雄人壽去年稅後獲利64.65億元,約申請發放12億元,保誠人壽則是稅後賺17.47億元,應會申請3億元以上現金股利。先前已表示要申請現金股利的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等都尚未遞件,應還在作最後的調整,光這三家去年就賺1,919億元,若以兩成發放率,應會申請384億元左右。此外還有安聯人壽、康健人壽、合庫人壽等往年會申請現金股利的公司,三家合計去年獲利逾46億元,應有有9億多元的申請空間。先前有立委質疑壽險公司面臨資本市場波動、接軌IFRS17等,可能都有增資壓力,現在申請發放現金股利,之後又要增資,是否不太合宜?保險局強調,現金股利是以前一年獲利為依據,發放給股東,但增資是依資本與經營需求,作出的決定,兩者本質並不相同,且目前為止,沒有申請現金股利的公司又申請增資。由於壽險公司2026年要接軌保險負債會計(IFRS17)、新清償能力指標(ICS) ,因此除了前一年底淨值下不能有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外,也要提列如外匯、處份債券、健康險等特別盈餘公積,今年還要額外檢視接軌缺口,若都沒有問題,還有多餘資金才能申請發現金股利,因此壽險業者表示,大家都約申請前一年獲利的兩成左右。
淨值告急? 新光金:必要時出租總部大樓
強化淨值,必要時新光金控亦可搬遷總部。新光金財務長徐順鋆3日表示,今年新光人壽要積極增加淨值,尤其是「內升」的淨值,而新壽最值錢的大樓就是新光摩天大樓,但因大部分自用,所以增值不能認列;徐順鋆表示,不動產部門會評估,必要時將摩天大樓改為全棟投資用不動產,即可認列增值利益,大幅提升淨值。新光摩天大樓一直是台北市西區的地王,整棟價值500~600億元以上,且新光金控創辦人吳東進深信,雙子星大樓開發案若成功,屆時新光摩天大樓的價值還會進一步飆升。金管會從2019年開始,對壽險監理增加淨值比指標,即淨值對應資產必須達2%以上,低於3%就會要求改善,低於2%則是會有強制增資或相關行政措施。新壽2020年6月底資產已突破3兆元,資產快速增加,但資本市場波動加劇,讓淨值波動亦增加,3月疫情即讓新壽淨值降到688億元,淨值比跌到2.33%,一度告急,新光金上半年也火速增資新壽30億元,且改變會計制度,認列投資性不動產續後價值,即將多年累積在帳上的不動產增值利益認入淨值內,未來不動產價值漲跌就會影響新壽的損益。徐順鋆表示,今年新壽將提升淨值列入年終績效KPI,主要是看內升的淨值,即包括投資的金融資產增值、提升不動產價值、強化外匯準備金等,今年上半年新壽淨值提升,主要還是不動產部門貢獻較大,股債價值回升對新壽淨值貢獻並不明顯。新壽股票、基金部位到6月底還有約89億未實現損失,到7月才轉正。新壽今年認列多年投資累積的不動產續後增值利益,讓淨值增加449億元,成為拉高淨值比到5%以上的最大功臣,但如新光摩天大樓增值利益有數百億元,由於不是全棟都是投資性不動產,如新光金控總部、新光人壽總部等辦公室等,都算是自用,就不能認列增值。徐順鋆表示,必要時考慮將總部搬到如杭州北路的新大樓,將新光摩天大樓全棟出租,淨值即可有效地提升。
疫起慘兮兮 這7家壽險步入警戒區
原來這麼慘。新冠肺炎疫情3月突然衝擊全球,全球主要股市大回檔,債券信用風險升高,造成壽險業投資的金融資產出現大量跌價損失,22家壽險公司3月底淨值驟降到1兆4,797億元,較2019年12月底「蒸發」4,655億元,同時有七家壽險公司淨值比進入「警戒」區。依據金管會去年上路的新規定,若壽險公司連續二個半年淨值比低於3%,就要增資或提改善方案,低於2%就要限期改善,否則就可能被接管。雖然3月季報並不會被列入計算,但若到6月底仍不改善,就會進入第一輪警戒區,今年首季美國及台灣等全球股市下跌14~20%,壽險投資的股票、基金出現大量跌價損失,再加上匯損等因素,壽險公司淨值跟著大幅減少,如宏泰人壽3月底淨值不到16億元,淨值比0.53%左右;另外如中華郵政、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則是高於2%但不到3%。再來是3%附近仍不到4%者,亦有三家壽險公司,也就是不小心一點就可能落入警戒區,即台銀人壽、遠雄人壽及全球人壽,其中全球人壽因為承受國華人壽有行政寬容,並非所有資產都計入,因此淨值比會相對同規模的壽險公司拉高。整體壽險公司首季稅後獲利597.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99%以上,主要是大型壽險公司都趁著前二月股市行情及債券殖利率走低,先實現一波資本利得,但實現之後,淨值項下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大幅減少,3月底整體壽險業淨值項下金融資產是未實現損失近2千億元,與去年12月的未實現利益3,409億元相比,是減少近5,400億元。因為金融資產大跌價,壽險業雖然首季獲利近600億元,但綜合損益卻是負4,818億元,代表壽險業3月底身價比去年「大跌」。不僅淨值項下金融資產,主要是股票、基金等,幾乎都是虧損,就連放在攤銷後成本(AC)的債券因為信用風險升高,價格下跌,未實現利益從去年12月的9千億元,降到5,218億元,少了3,800億元,如果淨值下蒸發的金融資產利益加計AC項下債券,壽險業今年首季身價少了9,200億元之多。
殯葬天王李世聰打國際盃!「看準」股神巴菲特 砸3億吃進波克夏54900股
「殯葬天王」李世聰相中「股神」巴菲特!龍巖集團滿手現金,繼月前大舉敲進「護國神山」台積電、「股王」大立光共6.3億餘元之後,最近看準「股神」巴菲特,再度出手,砸下新台幣3.05億餘元,吃進波克夏.海瑟威54,900股,悄悄往國際盃邁向。龍巖去年脫手台北市精華地段辦公大樓,營收衝上45.59億元,全年大賺23.03億元,EPS高達5.48元,刷新近五年新高;再加上去年底大舉出脫彰銀39.15萬張持股,回收近90億元資金,大賺34億餘元,手中銀彈滿手。日前龍巖公告,基於財務投資與資產配置的目標,已從3月20日~5月8日,大舉買進Berkshire Hathaway Inc.(波克夏 . 海瑟威)的普通股股票,總計買進54,900股,每股買進價格為184.9568美元,前後共砸下1,015萬4,125.94美元,折合新台幣為3.05億餘元,累計持股比例已有0.004%。對於龍巖大買波克夏 . 海瑟威股票,龍巖副總詹淑娟表示,目前龍巖的生前契約,累計信託資金已高達110億元,投資標的涵蓋很多產業別;至於會買進波克夏,只是投資眾多標的當中的其中之一,只占龍巖信託資金總額的2.7%。至於波克夏第一季受疫情衝擊,市場傳出單季虧損將近有500億美元,為什麼龍巖會相中波克夏的股票?對此,詹淑娟表示,龍巖之所以買進波克夏股票,主要有三大考量,第一是巴菲特價值型選股投資策略,與龍巖投資策略是一致的。第二,波克夏目前手中還有上千億美元的現金,如果有好的投資機會,有能力可以逢低入市。第三,第一季波克夏投資損失,是所謂的未實現損失,預期日後隨著疫情逐漸好轉,將可望回轉到帳上。近期龍巖對於各產業龍頭股,儼然情有獨鐘,包括3月已買進台積電3.08億元,總計買進1,121張,每股買進成本約275.1元;緊接著,龍巖又叫進大立光,總計投入3.27億元,買進77張,每股買進價格平均為4,247.42元。日前龍巖也自結第一季財報,合併稅前淨利歸屬業主3億1244萬元,每股稅前賺0.74元。最近,龍巖投資目標再打進美股,投資策略已比往年靈活許多。
開發金Q1法說會/投資部位虧損4.88億 多為未實現損失
中華開發金控(2883)今(15)日召開2020年第一季法人說明會,該季自結稅後獲利虧損4.88億元,主要損失來自於直接投資部位按市值估價的變動,多為未實現損失,整體評值應隨市場回穩而恢復合理水準。該場採用線上法說會舉行,由開發金控代理總經理許道義、執行副總郭瑜玲、發言人張立荃主持,現場並與子公司中華開發資本總經理何志傑、凱基銀行總經理曹慧姝、凱基證券代理總經理方維昌、中國人壽總經理黃淑芬異地連線。開發金控表示,2019年開發金控致力於資本重分配,以及充份利用集團資源提升跨售,以推升穩定獲利。2019年稅後淨利達新台幣127.96億,比2018年成長63%,每股盈餘大幅成長至0.88元。而2020第一季自結稅後獲利虧損4.88億元,主要損失來自於直接投資部位按市值估價的變動,多為未實現損失,整體評值應隨市場回穩而恢復合理水準。在因應疫情部分,中國人壽已採用數位工具提升效率以推出應變方案。凱基銀行多為大型企業客戶為主,衝擊相對較小,但也持續關注中小企業客戶營運,並隨著政府的紓困方案,搭配使用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以降低曝險金額。凱基證券則是以嚴格控管曝險、注意持股之基本面及信用面變化等策略因應。中華開發資本則因投資評價大幅下降,中小型創投退出市場,可能有利於未來一至兩年佈局低檔投資。開發金控代理總經理許道義表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子公司擬定及執行多項業務策略,包括全面盤查並評估授信資產及投資組合之信用品質,監控原訂定之各項交易部位風險值限額、敏感度部位限額及停損限額等,已針對疫情加強對損益及淨值影響之評估及監控頻率,並進行壓力測試。以下為各子公司的營運表現及2020年策略目標。中國人壽2019年表現亮眼,稅後淨利達136億元,創下年成長34%的歷史新高。近來採取高價值商品策略,2019年底資產規模已突破2兆元,淨值為1,427億元,成長率為95%;資本適足率達305%,維持充裕的資本水準。2020年將持續推動傳統型分期繳以及外幣保單,並逐步增加醫療與保障型保險的銷售,以帶動整體新契約價值利潤率的成長。2020年的投資策略亦維持審慎的風險管理,尋找穩健的投資標的;同時將聚焦推動高價值產品,新契約價值利潤度提高至23%。凱基銀行的核心收益向來穩健成長,另外,隨著金融投資表現回穩,2019年稅後淨利為36.1億元,年成長68%。資本結構健全,資產品質也相當穩定。2020年將持續專注客戶需求,並以提升效率、提升資產收益率與降低資金成本為核心策略;以及運用數位科技,持續優化內部流程與外部介面,致力提供更友善便利的客戶體驗。凱基證券2019年稅後獲利60.5億元,年成長61%,主因各項業務獲利持續成長,將持續將傳統經紀業務轉型為財富管理,運用金融科技提升數位化交易平台服務,並且優化區域業務發展以使營收來源更加多元化。凱基投信2019年底管理資產規模達1,692億元,年成長達451%,排名已晉身業界第七。中華開發資本因應開發金控的資本規劃,持續處分直接投資部位。2019年受惠於資本市場持穩,稅後淨利22.3億元。由於中華開發資本持續處分自有資金投資部位,2019年底的直接投資組合評價已降至308.6億元。募集中的多檔具有前瞻性的主題式基金,則持續推升資產管理規模,截至2019年底,現有11檔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約423億元。
華南永昌證大虧34億 證交所:將面臨6月到期日投資人實現壓力
證交所針對華南永昌證券所發行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認售權證出現34.1億元的未實現帳上損失一案表示,由於相關權證到期日約在6月,屆時恐將面臨投資人實現的壓力,公司欲降低部分損失可能需等待台股反彈機會。金管會官員也透露已請證交所詳細調查了解華南永昌證在做風險、內部控管等避險操作執行面狀況。據指出,該案是證交所上週五(20日)查核華南永昌證券時發現此況。由於華南永昌證在2018年在購買康友-KY(6452)暴跌中曾出現損失,證交所強調會對華南永昌證「持續嚴加查核」。華南金(2880)旗下的華南永昌證券於24日下午重訊公告「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未實現達公司淨值3%事宜」,主要是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股、台股市場自3月12日大跌,導致權證交易避險不及造成損失,截至23日為止對股東權益的影響,依市價評估未實現損失達34億1371萬元,占最近期財務報告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權益的26.07%。依資料統計,華南永昌證淨值從3月12日到23日的130億元,扣掉虧損34億元後降為97億元,資本額則為81億元。
34億一夕蒸發!華南永昌證暴虧:「衍生性金融商品」權證交易避險不及導致
華南金(2880)旗下的華南永昌證券(000930)今(24)日下午重訊公告「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未實現達公司淨值3%事宜」,主要是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股、台股市場自3月12日大跌,導致權證交易避險不及造成損失,截至23日為止對股東權益的影響,依市價評估未實現損失達34億1371萬元,占最近期財務報告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權益的26.07%。這也是券商面對今年以來股災中,第一起暴虧之案。華南永昌綜合證券並在重訊中強調其因應措施:「衍生性商品業務已採取相關避險措施,不影響客戶權益。」對此,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指出,由於券商發行權證的槓桿倍數會很高,其風險性也很高,相對來說就必須控管好風險,證期局也正在了解釐清華南永昌證券此案的風控細節。目前初判可能上屬於個案狀況,並非受到全面系統性的影響。依華南永昌證公告指出是自3月12日大跌,而台股指數重挫471點後接連大跌至10年線以下,截至3月23日共達8個交易日,台股已跌掉2000點。稍晚,華南金也發出重訊公告,華南永昌證未實現損失金額截至3月23日依理論價評估損失為28.34億元,但不影響客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