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望月
」 農曆 龍年2025開始…大年三十將「消失5年」 專家曝原因
2025年1月29日就是農曆新年的蛇年,不過未來5年將沒有大年三十,代表大年二十九後就是大年初一,必須等到2030年才會再度出現,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專家也做出解釋了。今年農曆龍年除夕在2024年2月9日,也是近幾年「最後一個大年三十」,接著從2025年到2029年,連續5年都是「大年二十九」,這些日子分別為「2025年1月28日、2026年2月16日、2027年2月5日、2028年1月25日和2029年2月12日」。消失大年三十,要等到2030年才會再現,原因和中國農曆歷算規則有關。農曆歷法中,農曆月主要根據月亮陰晴圓缺變化的週期而制定,來計算一個月的天數,在天文學上被稱為「朔望月週期」。綜合陸媒報導,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說明,月球繞地球轉動一週的過程中,從地球上看,月亮呈現出不同相貌。當月球和太陽的地心視黃經相等時,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這個時刻的月相稱為朔,當天稱為朔日,是每個農曆月的初始日,稱為農曆初一,因此初一在每個農曆月都會出現。王科超介紹,從一個朔到下一個朔,之間的間隔就是農曆的一個月,被稱為「朔望月」,平均長度29.53天。事實上,朔望月的長度並不固定,以29天為多。本世紀內最短為29.27天,最長有29.82天。取整計數,農曆月分為大月和小月,前者30天,後者29天。如果臘月剛好碰上農曆小月,大年三十就會「消失」。農曆月的安排取決於實際月相,大、小月排列與公曆月有所不同。整體而言,兩者間隔排列的比例較高,有時也會出現練續2個大月或2個小月的情況,王科超表示:「根據長時間的統計來看,有年三十的比例略高一些,連續5年沒有年三十也屬正常現象,但較為少見」。
他見行事曆這年「有2春節」喊快規劃年假 網見細節全傻眼
日前有網友翻看行事曆時,發現未來某一年將適逢「閏正月」,因此有兩次農曆新年,便興奮地表示「年假可以放兩次!」並建議大家趁早規劃年假,引起網友熱議,許多人也在見到年份是「西元2262年」時感到哭笑不得。該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1公社」,貼出行事曆截圖,興奮地表示「跟大家公布一個好消息,2262年可以過兩次農曆過年喔!也就是說,年假可以放兩次喔!趁現在趕快規劃年假怎麼放吧」,從行事曆上可見,1月21日是「農曆正月初一」,2月20日則是「閏正月初一」。然而網友們仔細一看,該年份竟是「西元2262年」,要等到238年後才會有「閏正月」,許多人紛紛留言表示,「如果有投胎的話,我要在那年當小孩」、「誰能活到2百多歲啦,烏龜喔」、「錢存到那個時候就能當富翁了」、「靠…那年要包兩次紅包給孫子」、「已經不知道投胎到哪了」、「2262年,我都不知道投胎幾次了」、「2062都不知道還在不在勒,還2262……」、「到那年地球還有人嗎?」、「首先你要先接受長生不老手術」、「2262年你可以在供桌上吃二次過年供品」,但也有網友表示,「沒有這回事,不管什麼節日,只要碰到2次,都只放第一次的,很早以前端午中秋就有碰過了」事實上,根據中央氣象署的科普,我國古代所行的曆法(農曆),月份是配合月象圓缺,12個陰曆月(朔望月)加總約354日,而氣候周而復始的1個回歸年卻有365.2422日,兩者相差11日左右,因此若只使用純陰曆12個月份為1年,則16年後農曆正月初一將會落後陽曆約176天。為了使農曆的春夏秋冬較為配合陽曆的四時節氣,老祖先們便在農曆適當的時間增加一個月來解決農曆年較短的問題,而這增加的月份就稱之為「閏月」,平均19年就須加7個閏月,如此農曆才能與氣候相配合,而上一次的「閏正月」發生於1640年2月22日,距今已經過了384年。
今年第2個「龍年龍月龍日龍時」 下次四龍聚首要等這天!快來接好運
今(22日)上午7時至9時,迎來本年度第2個「龍年龍月龍日龍時」。據悉,今年共會出現3次「龍年龍月龍日龍時」,分別在4月10日、4月22日和5月4日的上午7時至9時,這是使用傳統干支和生肖紀法來標記年、月、日、時形成的有趣現象,民眾不妨在特別的「四龍聚首」時刻迎接好運。大陸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表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天乾,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地支,它們排列成60個干支組合,例如甲子、乙丑、癸亥等,以此記錄年序與日序,如此循環往復。農歷至今仍沿用干支紀年、紀日,農歷年按干支紀法和生肖紀法命名,比如今年為甲辰龍年;農歷日按數序紀法和干支紀法命名。王科超說,現在的農歷以朔望月作為劃分月份的標準,用數字來定月序,但在2000多年前,古人已採用十二地支來標記月份,並以冬至節氣所在的農歷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丑月、正月為寅月,以此類推,並配合天干使用。事實上,中國古代同樣也用干支紀時,即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以十二地支循環紀時。對應到一天的24小時,每2個小時為一個時辰,子時為23時至1時、醜時是1時至3時,亥時則對應21時至23時。「我國古人又以十二生肖對應各個地支,今年為甲辰龍年,所謂龍月、龍日、龍時即為辰月、辰日、辰時。」王科超說,2024甲辰龍年的龍月裡有3個龍日,因此將出現3個「龍年龍月龍日龍時」,分別在4月10日、4月22日和5月4日的7時至9時。了解干支紀年和天干地支的搭配方法,就可以推算出龍年龍月龍日龍時;而排在第五位的龍和辰對應,每60年有5個龍年。龍月就是在中國傳統歷法中一年也分為12個月,但是這個月是以朔望月作為標準來劃分。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確定以冬至節氣所在的月為子月依次排序,至下一年冬至所在月再為子月,閏月不計。秦漢以來,中國傳統的農歷將寅月作為正月即一月。所以冬至所在的子月是農歷的十一月,因此將月份地支與生肖相配的話,一年中農歷三月為辰月就是龍月。龍日是怎麽回事?中國古代排列日期除了用123這樣的數字計日,也使用干支計日的辦法,這樣每60日就有5個辰日,也就是5個龍日。2024甲辰龍年的龍月裡有3個龍日龍時,分別在4月10日、4月22日和5月4日的7時至9時。
龍年吉時「四龍時」10日登場! 禁忌、意義一次看
許多人都會想在「龍年」拚個寶寶,在龍年生小孩也會看時程,而今年會有3次「龍年龍月龍日龍時」,也就是最吉祥的時刻「四龍時」,本年度首次最佳產房備戰日為10日7時至9時。但小孩在「龍年龍月龍日龍時」出生真的好嗎?事實上,「龍年龍月龍日龍時」各有其需要注意的禁忌,也有正面意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是使用傳統幹支和生肖紀法來標記年、月、日、時形成的有趣現象。大陸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天幹,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地支,它們排列成60個乾支組合:甲子、乙醜……癸亥,以此記錄年序與日序,如此循環往復。王科超解釋,農曆至今仍沿用乾支紀年、紀日,農曆年按幹支紀法和生肖紀法命名,例如今年為甲辰龍年;農曆日按數序紀法和乾支紀法命名。而現在的農曆以朔望月作為劃分月份的標準,用數字來定月序,但在2000多年前,古人已採用十二地支來標記月份,並以冬至節氣所在的農曆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醜月,正月為寅月…以此類推,並配合天干使用。依照這種幹支紀法,今年的正月十五也可稱為:甲辰年丙寅月戊午日。王科超表示,古代同樣也用乾支紀時,即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以十二地支循環紀時。對應到一天的24小時,2小時為一時辰,子時為23時至1時,醜時為1時至3時…亥時對應21時至23時。王科超說,「古人又以十二生肖對應各個地支,今年為甲辰龍年,所謂龍月、龍日、龍時即為辰月、辰日、辰時。」2024甲辰龍年的龍月裡有3個龍日,因此將出現3個「龍年龍月龍日龍時」,分別在4月10日、4月22日和5月4日的7時至9時。但小孩在「龍年龍月龍日龍時」出生真的好嗎?在此時出生的人,其本命年具有特殊意義,需要注意避免使用小龍的吉祥物或圖案,以防止辰辰自刑帶來的負面影響,這種自刑可能導致個性偏向苛刻、要求高、糾結,甚至偏執。然而,龍年龍日龍時出生的人也被認為會有大吉大利的好兆頭,事業和健康方面都有積極的預示:龍年:本命年較為特殊,應避免使用小龍的吉祥物或圖案,以防辰辰自刑帶來的負面影響。龍月:如果生日在清明之後、立夏之前,即為本命月,應注意上述提到的刑問題。龍日:在龍年龍日出生的人,被認為會有大吉大利的好兆頭,事業和健康方面都有積極的預示。龍時:同樣,龍年龍時出生的人也被認為會有幸福如意的好開頭,財源滾滾,事業更上一層樓。
2024甲辰龍年僅354天 專家揭「少12天」背後原因
2024年國曆為閏年,2月出現4年1次的29天,全年共366天,但農曆甲辰年(龍年)卻是平年,全年僅354天,2種曆法整整相差12天。對此,專家也解釋背後原因了。根據《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說明,目前國際通用的國曆,是依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即1個回歸年的運動周期來制定的,1個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天,也就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由於回歸年不是整數,所以規定國曆每4年設定1個閏年。凡國曆年數能被4除盡的年份為閏年,2月有29天,全年366天;除不盡的年份為平年,2月有28天,全年365天。2024年能被4除盡,所以是閏年。但如果是整世紀年(如1800年、1900年、2100年)可以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仍為平年。至於農曆是以月相盈虧和太陽周年視運動2個自然周期為依據制定的,全年年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整年有354天或355天,比國曆年(回歸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0至12天。國曆和農曆的計算方法不同。(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為了調節12個朔望月與1個回歸年的時差,古人採用設定「閏月」的方法,農曆「置閏」方法是「19年7閏」,意味每隔2到3年增加1個月,增加的月就叫做「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叫「閏年」,包含13個農曆月,年長384天或385天,反之沒有閏月的年份稱為「平年」。據了解,「置閏」是依據24節氣而定,農曆以12個中氣分別作為12個月的標誌,即每月都有1個中氣,如果沒有該月份就稱為上1個月的「閏月」。而即將到來的農曆甲辰年沒有閏月,因此是平年,對應國曆日期為2024年2月10日至2025年1月28日,總共354天。
農曆二月出生的人注意了 今年有3次「過生日」的機會
雖然台灣主要是用國曆(陽曆)為主,但由於傳統習俗的關係,不少人也會習慣合併農曆(陰曆)使用,這也變成有些人會「農曆過一次生日、國曆過一次生日」。但是如果你在農曆二月出生的話,那麼你今年有機會可以過上「三次」生日,因為,今年有並不常見的「閏二月」。據了解,現今的曆法有國曆(陽曆)與農曆(陰曆)兩種,這兩種曆法主要是根據地球、太陽、月亮之間的運動周期來制定的。國曆主要是根據太陽的日出日落,農曆主要是根據月亮的陰晴圓缺,但農曆12個「朔望月」大約只有354天,與國曆的365天相差了11天。時間一久,國曆與農曆就會有天差地遠的情形(比如國曆1月時,農曆已經跑到4月去了)。所以在制定曆法時,就會在適當年分中增加一個農曆月,以此來解決農曆年比較短的問題,而增加的這個月就是「閏月」。根據資料顯示,閏二月的出現頻率僅次於閏三月,從21世紀以來,一般是每19年出現一次(2004、2023、2042),而在此之後,閏二月的出現次數就會逐漸下降,成為罕見的閏月。或許會有人好奇,如果閏月中有出現一些傳統節日的話,是否會放兩次假。其實先前人事行政總處就曾解釋過,該年度的閏月內如果有傳統節日的話,是一律不放假的。
虎年元宵較去年早11天 專家解密:與月亮有關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有民眾注意到,去年元宵節的國曆日期是2月26日,今年卻是2月15日,足足較去年早了11天,而明年(2023年)的元宵節卻是國曆的2月5日,比今年又早了10天,究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科普專家趙之珩給出了解答。根據《新華日報》報導,趙之珩表示,中國古代使用農曆,是一種陰陽曆,以月球圓缺,也就是月相盈虧和太陽的運動周期為依據。農曆曆法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12個朔望月共354天或355天;而國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365天,閏年則為366天,兩者相差11天左右。為了補齊國曆和農曆相差的天數,不致於造成月份和季節的嚴重脫節,調整的方法就是將有些年份安排為13個月,使得當年出現兩個一樣天數的月份,稱為「置閏」(即閏月)。報導指出,「置閏」的規則按照二十四節氣來定。由於有「置閏」這樣的巧妙安排,因此每年的元宵節所對應的國曆日期才會不同,不是提前11天左右,就是往推後19天;也才會造成有些年份會在2月過元宵節,如:2016年、2025年,而有些則在3月過元宵節,如:2018年、2037年。據報導,翻閱天文年曆會發現,21世紀最早的元宵節在國曆的2061年2月4日,最晚則是在2015年的3月5日,最早與最晚相差達1個月。
2022年「這一天」不見了 專家:2025年到2029年也消失
今天(21日)正逢冬至,許多人會在今天吃吃湯圓,為即將過去的今年,畫下一個圓滿的句點。但隨著今年即將進入最後尾聲,有人發現,2022年的除夕,並不是「大年三十」,因為「大年三十」整個消失了,有天文專家出面解釋,「大年三十」會不見,與「朔望月」有關;且2025年到2029年,連續5年也都不會有「大年三十」。據《人民日報》報導,明年的除夕在國曆是1月31日,農曆為12月29日,大家傳統熟悉的「年三十」卻不見了。原來這是因為月亮圓缺變化的一個周期稱為一個「朔望月」,月亮最圓的那天叫做「望」,完全看不見月亮的那天,則叫「朔」。《人民日報》臉書粉專小編進一步提到,「月亮圓缺變化一周,稱為一個朔望月,一個周期平均為29.5天,2022年臘月是小月,便沒有了年三十。」而其實2022年並不是少了「年三十」唯一的一年,根據《搜狐網》報導,從2025年開始到2029年,連續5年也都將不會有「大年三十」這一天。但儘管如此,因為所謂「除夕」,指的通常是歲末的最後一天晚上,所以只要「正月初一」還在,不管是年三十還是年廿九,前一晚就都是除夕。
比4年慶生一次更悲傷 1984年潤10月出生下次切蛋糕是2166年
今日是2月29日,由於4年一次,所以本日壽星們常會被調侃「4年過一次生日」,不過還有比本日壽星更悲慘的狀況,據了解,若是習慣過農曆生日的人,只要是1984年閏10月出生的人,要等到2166年才能過下一次農曆生日。據了解,古代所行的曆法是屬陰陽合曆,月份則是配合月象的圓缺,而年份必須要配合四季寒暑的變換,但是12個陰曆月(朔望月)約354日左右,而一個回歸年卻有365.2422日,兩者相差11日,因此約每3年須加一個閏月,更精確地說,是19年須加7個閏月。據《TCPB局長室》指出,今年(2020)是閏年,閏年的產生是為了補足曆法與地球公轉的差異天數,由於地球公轉與陰陽曆法計算的關係,不只有閏2月,也有農曆算法的閏10月跟閏5月。所以對於2月29日出生的朋友,應該常被調侃生日4年才過一次,不過別太難過,因為全球大約有500萬人是229壽星,若壽星習慣過農曆生日的話,只要是「1984年閏10月」出生的人,下一次過生日是2166年,必須等到輪迴再世好幾次才能再過生日。貼文一岀引發熱議,網友小乖回應:「我就是1984年閏10月的,誰能比我慘」,也有人說:「我是農曆4月,很常過兩次農曆生日」、「很難想像怎麼過生日,雖然我也沒過生日的習慣」、「哇…好慘…4年才一個生日…」令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