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蓋牌1/北市200戶預售屋交易「被隱藏」 險釀消費糾紛
為讓預售市場更加透明化,實價登錄2.0去年7月上路,預售屋交易須於30天內即時申報,不過台北市有民眾反映,購買預售屋簽約後遲遲未被放上實價登錄網。CTWANT記者調查,過去一年來,推估北市約有200件預售屋成交筆數,「因被認定成交價偏離市場行情2成以上」,暫不公開,有違「公開透明」之虞。一名民眾近期向CTWANT記者反映,4、5個月前他於北市精華地段購買預售建案,但遲遲未見實價登錄網出現交易紀錄,詢問銷售業者,對方告知有申報但是地政局沒有公布。原以為銷售人員私下做手腳,沒想到致電地政局詢問才知道真有此事,險些造成消費糾紛的他發現,「實價登錄原來沒有想像中這麼透明!」CTWANT記者也找到該建案主管,業者無奈解釋,應該是去年銷售較多是低樓層,且因潛銷所以售價較親民;今年成本上漲反映在售價上,同時陸續對高樓層進行銷售,價差因此拉大,結果被認定偏離行情不揭露,所以造成與消費者間的誤會。業者對「被蓋牌」感到疑惑,「我們建案並非總銷百億大案,也未創區域高價,或是特殊關係的交易,是真真實實的成交價格,卻不被揭露。」據了解,該案去年成交價約落在110萬元,今年反映物料成本後,高樓層成交價約落在130萬元,漲幅約2成。「消費者來反映實價登錄沒有揭露的狀況不只一件,我們要消費者放心,都有登記報備,但怎麼解釋客戶都不相信,最後只能請客戶親自詢問北市地政局,才化解誤會。」被蓋牌情況不是單一案例,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北市過往也有不少建案有過類似實價有登錄未揭露的情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豪宅「陶朱隱園」及「世界明珠」,地政局會和估價師公會合作,如果估價師認為成交價高出市價20%以上,擔心少數幾筆高價成交是建商安排定錨拉抬市場行情,就會先暫不公告,等成交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才會選擇公開。未求資訊更即時、透明,修法推動實價登錄2.0,不過地政局先過濾再公開的作法,卻讓民眾及業者覺得仍有不便之處。(圖/報系資料庫)根據北市地政局提供數據,去年7月1日預售屋即時實價登錄新制上路截至8月7日,總共受理申報12,469戶成交件數,已經實價揭露的有12,225筆,占98%,剩下的244件除少部分近期申報在查核中,其餘皆已列為暫不揭露,推估數量約有200件。同樣情況也出現在其他縣市,高雄市不動產代銷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謝哲耀表示,高雄也曾有案子少數戶別因成交價較高,地政局先暫不做實價登錄。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市場資訊主委白洪章也聽聞台中七期豪宅因價格過高沒有被刊登出來的情況。至於房價屢創新高來到7字頭的新竹,銷售業者則表示沒有聽到有蓋牌這種狀況。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推估,應是建案普遍熱銷,「如果是一整批送件都是每坪68~72萬元的話,就代表作假可能性低,因此沒有蓋牌的必要。」一位不具名代銷表示,聰明的消費者會去查實價登錄做功課再跟銷售小姐談判,但若地政局選擇性登載交易,消費者相信政府實價登錄的準確性,只會認為是業者不老實,真的是啞巴吃黃蓮。該業者認為,政府想在房價上作管控能理解,但實價登錄的初衷本就是公開揭露最新成交行情,且確確實實是客戶合意的買賣價格,政府希望業者能誠實登錄,自己卻不誠實揭露,有違這項政策設立的初衷,建議審核機制能再更因應實際環境做改善調整。謝哲耀也認為,地政局不該有蓋牌的機制,應該查核一下是事實後直接揭露,才能即時反映行情,不揭露反而不論是買方或賣方都更難判斷市場價格。不過也有人持不同看法,何世昌就表態支持這項作法,才能遏止不肖業者刻意炒作墊高房價,大家不應該苛責北市地政局審查太嚴,而是應該要督促其他縣市也能嚴格審查才對。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北市過往也有不少建案有類似實價有登錄卻未揭露的情況,不過他認為地政局能將價格偏高的交易有所保留,才能遏止不肖業者刻意炒作墊高房價。(圖/CTWANT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