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晚餐
」 達文西 蒙娜麗莎巴黎奧運/林郁婷打敗性別霸凌摘金、體操天后屈膝對手 10大精彩回顧
今年的巴黎奧運話題不斷,從開幕式引發宗教爭議,到林郁婷捲性別風波,最後還是勇奪金牌,喬科維奇摘生涯奧運首金等,法新社列出10大精彩回顧時刻。1.拳后林郁婷、克莉芙打敗性別霸凌摘金台灣拳后林郁婷、阿爾及利亞好手克莉芙(Imane Khelif)這次捲入性別爭議,最後分別在57公斤級、66公斤級拿下金牌,打敗性別霸凌。2.喬科維奇摘生涯奧運首金塞爾維亞網球名將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在男單決賽直落2擊敗西班牙艾卡拉茲(Carlos Alcaraz),拿下生涯第一面奧運獎牌,也是第5位達成金滿貫的選手。喬科維奇拿生涯奧運首金。3.美國體操天后拜爾絲屈膝美國體操天后拜爾絲(Simone Biles)在本屆奧運頒獎台上,和隊友切爾斯(Jordan Chiles),向巴西選手安德拉德(Rebeca Andrade)屈膝致意,獲得外界讚賞。美國體操天后拜爾絲(左1)在頒獎時向對手屈膝。4.神射手土耳其大叔土耳其選手迪凱奇(Yusuf Dikec)在運射擊10公尺空氣手槍混合團體拿銀牌,而他不戴射擊裝備和耳罩,還單手插口袋,讓外界對他的老神在在感到驚艷。5.南北韓桌球選手團結自拍奧運混雙銀牌和銅牌得主分別為北韓與南韓桌球選手,而他們也合體自拍,被外界大讚是兩韓團結的時刻。南北韓桌球選手自拍。6.開幕式模仿秀惹議變裝皇后和跨性別模特兒等人在開幕式中模仿世界名畫「最後的晚餐」,讓天主教會、保守派反彈,連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都批評,最後主辦方道歉滅火。7.美國短跑明星領先0.005秒摘金美國短跑明星萊爾斯(Noah Lyles)在男子100公尺,跑出9秒79,而第2名的牙買加選手湯普森(Kishane Thompson)也是9秒79,但最後透過輔助系統,判定他輸了0.005秒。8.巴基斯坦選手拿男子標槍金牌巴基斯坦選手納丁(Arshad Nadeem)拿男子標槍金牌,以92公尺97打破奧運紀錄,也是巴國首面奧運獎牌。9.14歲滑板少女奪金創澳洲紀錄澳洲14歲青少女特魯(Arisa Trew),勇奪女子滑板公園賽金牌,也成為澳洲歷來最年輕的得牌選手。14歲少女特魯拿女子滑板金牌。10.古巴角力選手奧運5連霸古巴角力選手羅培茲(Mijain Lopez)在奧運金牌5連霸,而賽後他也接受全場鼓勵,而他也宣布要退休,羅培茲說,他要讓出位置,讓年輕一輩發光發熱。
巴黎奧運/變裝皇后、跨性別模特兒模仿《最後的晚餐》!贊助商怒撤廣告:對耶穌的冒犯和褻瀆
巴黎奧運開幕式中的某個表演橋段,展示了變裝皇后、跨性別模特兒和裸體歌手,模仿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名畫《最後的晚餐》中的耶穌及十二門徒,但歐美的保守右翼政黨、基督教徒及法國天主教會卻認為他們的表演極具冒犯性和褻瀆性,就連美國私人電信和科技公司「C Spire」也開出了抵制第一槍,宣布將撤下巴黎奧運的廣告。對此,2024巴黎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COJO)28日則出面致歉了。綜合《每日快報》、CNN-News18、《印度斯坦時報》的報導,一些基督教團體和法國天主教會,譴責了奧運開幕式42歲的藝術總監喬利(Thomas Jolly)編排的上述表演橋段,他們認為這個片段是「對基督教的褻瀆和訕笑場景」。對此,喬利28日也向法媒「商業調頻電視台」(BFM)解釋,該場景旨在促進對不同性別及各種性別認同的包容,表演中還有法國創作歌手及演員凱特琳(Philippe Katerine)近乎全裸的扮演希臘酒神和享樂之神戴歐尼修斯(Dionysus),他是古羅馬高盧宗教和神話塞納河女神塞夸納(Sequana)的父親。「我們的想法是舉辦一個與奧林匹斯眾神聯繫在一起的大型多神教派對。」喬利表示:「在我的作品中,你永遠不會發現任何嘲笑或誹謗任何人的意圖。我想要一個將人們聚集在一起、實現和解的儀式,同時也是一個展示我們共和國自由、平等和博愛價值觀的儀式。」2024巴黎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發言人德斯坎普(Anne Descamps)28日也告訴記者:「顯然,我們無意對任何宗教團體不尊重,」如果有人覺得被他們大膽而古怪的開幕式冒犯到,「我們當然非常非常抱歉。」然而,總部位於密西西比州的美國私人電信和科技公司「C Spire」還是開出了抵制第一槍,在X平台上發文宣佈:「我們對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上對《最後的晚餐》的嘲諷感到震驚。C Spire將撤出我們在奧運會上的所有廣告。」「C Spire」執行長海斯(Suzy Hays)也對撤下廣告的決定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C Spire永遠支持我們的運動員,他們為參與奧運會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我們不同意對《最後的晚餐》展現冒犯性且不可接受的譏笑,這就是我們撤下奧運會廣告的原因。」密西西比州的共和黨籍州長里夫斯(Tate Reeves)也表示:「我對密西西比州私營部門堅定不移的表態深感自豪,上帝是不能被嘲笑的。C Spire劃出了一條符合常識且相當恰當的底線。」雖然受巴黎2024年主辦單位委託的「哈里斯民意調查」(Harris Interactive)所進行的1項民調顯示,有86%的法國受訪者對巴黎奧運開幕式持正面看法,但法國極右翼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RN)發言人奧杜爾(Julien Odoul)還是稱此段表演為「對法國文化的洗劫」;而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也批評這段表演是「大型同性戀遊行」。
達文西體驗展明盛大開幕 《蒙娜麗莎》躍上5公尺巨幕 畫一張AI肖像畫帶回家
現在主打沉浸式體驗的展演愈來愈多,著重跨越虛實來一場震撼感官的冒險。像是將於6月14日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正式開展的「達文西體驗展-超越500年的輝煌」展覽,是由創下全台超過30萬參觀人次的「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團隊一手策劃,以文藝復興巨擘李奧納多達文西為主題,透過5公尺巨幕光影盛宴,結合超過50件跨海來台的珍貴實體展品,希望讓觀眾徜徉在虛實之間,穿越時空感受達文西橫跨科學與人文藝術的輝煌成就。達文西於1485年構思的「螺旋飛行器」,是對垂直上升飛行的初步探索。(圖/魏妤靜攝)達文西對科學和技術的觀察研究在其手稿筆記與素描中被發現,圖為《福斯特抄本》,研究範疇包含幾何學、重力等。(圖/魏妤靜攝)展覽共有3大亮點,亮點1「向羅馬達文西體驗館借展實體藏品跨海來台」:早在500多年前,達文西就繪製了飛行器、汽車、戰車、潛水艇等設計圖稿,讓現代科學家、發明家驚嘆不已。在達文西體驗展中集合了超過50件由羅馬達文西博物館官方授權的珍貴展件,讓觀眾親身體驗達文西的前瞻視野與驚人想像力。而舉世聞名的畫作《蒙娜麗莎》,透過工程師帕斯卡爾・科特(Pascal Cotte)獲羅浮宮授權的近距離拍攝與長達十年的分析研究,也在展覽中揭開橫跨五個世紀的命運與不為人知的故事,包含曾遭水漬損壞、竊取,以及透過多光譜相機去辨別最初被畫出時的顏料色彩。帕斯卡爾・科特用多光譜相機對《蒙娜麗莎》進行數位化分析。(圖/魏妤靜攝)達文西以大型戰役為主題的創作亦透過巨幕呈現。(圖/魏妤靜攝)除了多幅名作,在光影體驗中也會透過大銀幕介紹達文西在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圖/魏妤靜攝)亮點2「高規格沉浸式環繞光影體驗」:這次體驗展延續「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的視覺效果,使用了由澳洲策展公司Grande Experiences開發的SENSORY4TM 沉浸式投影系統,透過當代科技轉為動態影像,並以5公尺巨型銀幕呈現《蒙娜麗莎》與《最後的晚餐》等經典畫作,帶觀眾直接走入超乎想像的細膩筆觸世界,直觀感受達文西透過暈塗法、透視法與光影層次追求藝術極致的表現。另外搭配上巴哈、莫札特、韋瓦第等大師譜寫的古典樂章,以及為展覽調製的特殊香氛,透過五感體驗沉浸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氛圍。在「化身維特魯威人」體驗區若有配合指示完成動作,便能獲得自己的體態比例圖。(圖/魏妤靜攝)展間以達文西的工作室為靈感設置繪畫工作坊,民眾可透過螢幕上的輪廓教學解析,繪製達文西構思的大型器具或畫作。(圖/魏妤靜攝)亮點3「走進達文西作品裡的獨特互動裝置」:展中規畫了多種可互動體驗的區域,像是「化身維特魯威人」裝置體驗區在現代科技輔助下,會解析達文西名作《維特魯威人》的創作脈絡與概念,還能讓觀眾實測自己的體態比例,是否符合達文西認定的「完美黃金比例」;以及台北站獨家打造的「AI達文西畫室」,購票入場的民眾可憑加購價150元體驗一次,每次繪製可容納1~2人,將讓民眾先拍下自己的人物照,再透過AI創作將你的臉安置在文藝復興風格的肖像畫裡,結束後還能打印一張照片、下載影片帶回家!若無法看展但想體驗AI畫室,由於其與周邊商品區相連,亦可以不購展區票的200元價格體驗。AI達文西畫室會透過數位技術捕捉人物神韻繪製成肖像畫,民眾可從3個不同背景中選取最喜歡的一張。(圖/魏妤靜攝)達文西展將從6月14日持續展至9月29 日,展期全票450元、學生票420元,持國泰世華CUBE卡現場購票可享購票9折、405元優惠價。一般民眾亦可於KKTIX(https://kktix.link/LDV500TP)及全台全家便利商店購票。戴上VR裝置與身旁夥伴盡情共舞、拋下現實包袱。(圖/驚喜製造提供)另外以沉浸式體驗設計聞名的「驚喜製造」團隊,攜手HTC旗下結合藝術與科技的應用品牌VIVE Arts,從2023年12月開始,在台北科教館重新演繹威尼斯影展最佳VR作品《巴黎舞會》,至今已迎接近6千位海內外賓客,最後展演時間只到6月29日。這場舞會是由國際知名編舞家Blanca Li創作的虛擬實境作品,除了VR虛擬實境,還結合真實表演、演員、舞蹈、音樂、精品高訂與微醺品飲,讓每位體驗者彷彿置身於20世紀初的巴黎。與歐洲巡演版本不同,台北場次增設了前後互動環節,像是參與者只要戴上VR頭戴顯示裝置,便可以穿梭於各大奇幻場景,並能毫無束縛地自由互動、起舞、行走、牽手、探索,甚至聞到香氣、感受到風吹。還能選擇喜歡的面具,並換上香奈兒虛擬高級訂製服,在這場盛大的化妝舞會中,享受獨屬法國的浪漫魔幻。VR舞會的體驗語言包括中文、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與義大利文等6種版本,最後席次也提供單人票、雙人票、四人票等不同選擇,預約體驗可至官網查詢,主辦單位還推出專屬折扣碼,只要輸入「togoparis」不限票種皆可現折200元。
「達文西體驗展」預售票開賣 羅馬珍貴展件╳沉浸式光影巨幕 帶大家走進天才的奇想世界
今年夏天又有藝文新展覽值得期待!由創下全台超過30萬參觀人次的「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團隊策劃,以文藝復興巨擘李奧納多達文西為主題的「達文西體驗展-超越500年的輝煌」,將於6月14日~9月29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登場。延續梵谷光影體驗展的震撼視覺效果,達文西體驗展同樣使用了由澳洲策展公司Grande Experiences開發的SENSORY4™ 沉浸式投影系統,再度以5公尺巨幕環繞空間,透過光影呈現出《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後的晚餐》等經典作品的細膩筆觸,讓觀眾置身於達文西天馬行空的奇想世界中。展覽讓文藝復興巨擘穿越5世紀重磅襲台。將有超過50件羅馬達文西博物館藏品跨海展出。即使身處逾5個世紀之後的今日,橫跨數理、建築、機械、解剖學、藝術等十餘個專業領域的達文西,留下的創作軌跡依然令後人驚奇且折服。回顧達文西眾多超越時代的發明與創意,幾乎建構了當代世界的樣貌,而在藝術領域中,達文西亦將人體解剖、光學的知識積累,運用在繪畫之中,打造出《蒙娜麗莎的微笑》那彷彿直搗靈魂核心的震撼力。此次除了頂級規格的沉浸式光影展示區,展中也將全面解析這位天才橫跨藝術、軍事、飛行器、解剖學、樂器等領域的前瞻奇想,集結了超過50件由羅馬達文西博物館官方授權的珍貴實體展件,以多元化的展示內容,剖析這位天才藝術家的前瞻奇想。民眾可透過不同類型實體展件了解達文西的奇想世界。展中亦有部分展件與互動裝置與達文西名作《蒙娜麗莎的微笑》相關。最適合親子共同參與的「繪畫區」也將在本次展覽中呈現,透過投影方式教授素描技法,提供畫架和紙筆,讓大人小孩一起互動臨摹,兼具娛樂性與教育意義;而達文西體驗展也量身打造了全新亮點,透過《蒙娜麗莎的秘密》、《化身維特魯威人》等互動體驗裝置,讓參與者能擁有「走入畫中」的獨特感受,更能將完成體驗後的驚喜成品帶回家留念。展覽預售票即日起於KKTIX(https://kklivetw.kktix.cc/events/ldv500tp)及全台全家便利商店FamiPort正式開賣,預售票除了推出全票380元(展期間全票450元),還有限量四人套票1,440元,有興趣的人不妨把握時機搶先下手。
「蒙娜麗莎」又遭襲擊! 環保團體2年發動27次攻擊破壞歷史名作
存放於法國羅浮宮的世界名畫《蒙娜麗莎》於28日遭到環保團體「Riposte Alimentaire」2名成員潑湯破壞,好在畫作外圍有玻璃罩保護著,因此畫作本身並未遭到破壞。而這其實也並非是《蒙娜麗莎》首次遭人破壞,早在2022年5月29日當天,就有疑似環團的成員試圖破壞畫作。而在此之後,許多環保團體為了吸引民眾目光,在2年內對歷史畫作發動了27次的攻擊行動。《CTWANT》就由近至遠的逐一整理,方便讀者理解。2024年2024年1月28日,環保團體「Riposte Alimentaire」2名成員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內,向展出的《蒙娜麗莎》投擲黃色、橙色的液體,後被證實是湯。2名成員也在現場高喊「是藝術比較重要,還是獲得健康與永續食物比較重要?」該團體也要求法國政府,要把食物納入一般社會保障體系中。(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3年2023年11月6日,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2名成員在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手拿鐵鎚狠砸17世紀名畫《鏡前的維納斯》(Rokeby Venus)外圍的玻璃防護罩,之後2名成員在現場發表簡短的演說後,就遭到警方逮捕。(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3年8月30日,環保團體「On2Ottawa」成員蘇德菲爾德 (Kaleb Suedfeld)在安大略省渥太華的加拿大國家美術館中,對著加拿大畫家湯姆森(Tom Thomson)所繪製的作品《Northern River》潑灑粉紅色的顏料,畫作本身有被玻璃保護罩保護,而蘇德菲爾德之後也當場遭到逮捕。(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3年7月27日,環保團體「This is Rigged」2名成員闖入英國愛丁堡蘇格蘭國家美術館,對著蘇格蘭畫家克羅(Victoria Crowe)所繪製的《The Prince Charles, Duke of Rothesay》肖像畫進行噴漆,之後兩人又用強力膠將手掌黏貼在畫框上,更要求蘇格蘭政府應永久停發天然氣與石油的採取許可證。之後兩人也遭到警方逮捕。(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3年06月14日,環保團體「Restore the Wetlands」2名成員闖入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國家博物館,他們將一手手掌黏貼法國藝術家莫內的名畫《吉維尼花園》(The Artist’s Garden at Giverny)在畫上,另外一手則沾滿紅色油漆,並且直接塗抹在畫作上。博物館方面當時表示,畫作需要進行檢查才得以知道損害情況。(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3年4月27日,環保團體「Little Dancer Aged Fourtee」2名成員闖入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他們對著19世紀藝術家竇加(Edgar Degas)的雕塑作品《十四歲的小舞者》(Little Dancer of Fourteen Years)潑灑紅色、黑色的油漆,並且在現場要求政府應該要對氣候變遷付出更強力的行動。(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3年3月9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在義大利米蘭進行示威遊行,之後有2名成員使用噴漆破壞米蘭大教堂廣場上的《伊曼紐爾二世紀念碑》。而義大利官員曾就此痛批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是為了永久破壞藝術品,但此番言論遭到「Ultima Generazione」駁斥,更強調自己所使用的都是與其他案例相同的油漆。(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3年1月20日,環保團體「Disrupt Burrup Hub」2名成員闖入澳洲珀斯的西澳大利亞美術館 (AGWA),並且對著19世紀澳洲畫家麥卡賓(Frederick McCubbin)的作品《Down On His Luck》。他們在現場直接點名澳洲最大石油探勘與生產公司伍德賽德(Woodside)對環境產生嚴重破壞。(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2022年11月19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成員闖入義大利米蘭文化中心Fabbrica del Vapore ,並且對其中展示由美國藝術家沃荷(Andy Warhol)於1979年彩繪的BMW投擲大量的麵粉。(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1月18日,環保團體「Derniere Renovation」2名成員對著法國巴黎商業交易所外的、由美國雕塑家雷 (Charles Ray)於2014年所製作的《Horse with Rider》雕塑潑灑油漆。之後2人並且將自己的腳踝綁在雕像的馬前腿上,手牽手跪在雕像前面。(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1月15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成員闖入奧地利維也納利奧波德博物館,對克林姆(Gustav Klimt)名畫《死亡和生命》(Death and Life)潑灑黑色油性液體。(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1月13日,環保團體「Futuro Vegetal」成員闖入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埃及博物館,並對其中的木乃伊複製品潑灑可樂。 (圖/翻攝自Futuro Vegetal官方網站)2022年11月12日,環保團體「Stop Fracking Around shows」2名成員闖入加拿大溫哥華美術館,並對加拿大畫家卡爾(Emily Carr)於1934年所繪製的《Stumps and Sky》潑灑楓糖漿。這2名成員之後則是要求政府應該要停止在哥倫比亞省北部建造天然氣管道的計畫。(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1月9日,環保團體「Stop Fossil Fuels Subsidies」2名成員闖入澳洲國家美術館,並對美國藝術家沃荷(Andy Warhol)於1962年創作的藝術品《Campbell’s Soup 1》使用藍色墨水進行塗鴉。而這2名成員在警方抵達現場前就已逃逸無蹤。(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1月5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成員闖入義大利羅馬博物館,並對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名畫《播種者》(The Sower)潑灑碗豆湯。(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0月27日,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闖入荷蘭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對著荷蘭繪畫大師韋梅爾(Johannes Vermeer)《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投擲油漆,甚至將自己的頭部、手掌黏貼在畫作上。(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0月23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成員闖入德國波茨坦巴貝里尼博物館(Barberini Museum),並對法國畫家莫內(Claude Monet)名作《乾草堆》(Les Meules)潑灑馬鈴薯泥。(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0月14日,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成員闖入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並對梵谷(Vincent van Gogh)名畫《向日葵》(Sunflowers)潑灑番茄湯。 (圖/翻攝自Just Stop Oil官方網站)2022年8月25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成員闖入德國國家博物館,並且將自己的手掌黏貼在拉斐爾的《西斯汀聖母》的畫框上。(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8月19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2名成員闖入羅馬梵蒂岡博物館,並將手掌黏貼在著名大理石雕像勞孔群像 (Laocoön and His Sons)上,該雕塑於1506年出土,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7月30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4名成員闖入義大利米蘭新世紀博物館,其中2名成員將手掌黏貼在博喬尼 (Umberto Boccioni) 於1913所創作的雕塑《Unique Forms of Continuity in Space》的底座上。(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7月22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2名成員闖入義大利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並將手掌黏貼在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名畫《春》(Primavera)的畫框上。 (圖/翻攝自Ultima Generazione官網)2022年7月6日,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成員闖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超過四名以上成員將手掌黏貼在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名畫複製品《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的邊框上,同時也在畫作下方噴漆寫上「No New Oil」等字樣。(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7月4日,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成員闖入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他們將其他畫作黏貼在康斯塔伯(John Constable)名畫《乾草車》(The haywain)上,同時也將手掌黏貼在畫框上。 (圖/翻攝自Just Stop Oil官方網站)2022年7月1日,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成員闖入英國曼徹斯特美術館(Manchester Art Gallery),成員將手掌黏貼在脫爾諾(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名畫《湯姆森的風弦琴》(Thomson’s Aeolian Harp)的畫框上。 (圖/翻攝自Just Stop Oil官方網站)2022年6月30日,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成員闖入英國考陶爾德畫廊 (Courtauld Gallery) ,成員將手掌黏貼在梵谷(Vincent van Gogh)名畫《盛開的桃花》(Peach Trees in Blossom)的畫框上。 (圖/翻攝自Just Stop Oil官方網站)2022年5月29日,法國羅浮宮展出的名畫《蒙娜麗莎》(Mona Lisa)遭一名男扮女裝的36歲男子潑灑蛋糕,該名男子提出關注藝術之前,更要關注地球環境等訴求,但據查,該名男子在當時疑似不隸屬於任何環保團體。(圖/翻攝YouTube Poder360)
黑色星期五來臨!不幸象徵竟成狂歡購物日
今(24)日是大家期待已久的黑色星期五(BlackFriday),各大商家紛紛推出促銷活動,讓眾多消費者買到「剁手」。不過,還有個對西方文化來說不吉利的「13號星期五」,許多人容易混淆這兩者,但實際上它們的涵義卻截然不同。「黑色星期五」的日期是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也是感恩節的後一天。這個節日起源於2005年,由美國網路平台shop.org創造,陸續也有許多商家開始跟進,在這天推出優惠折扣,於是黑色星期五也漸漸成為全球性的購物節。「13號星期五」在西方被視為不吉利的日子。(圖/翻攝自pexels)「13號星期五」則是指每年會有一個月13號恰好是星期五之日。關於這個節日的由來有很多說法,其中一個說法來自《聖經》中的最後的晚餐,相傳是耶穌遭其門徒加略人猶大出賣,讓他在星期五這天被釘在十字架上。加略人猶大恰好是那晚的第13位客人,使得「13號星期五」與不吉利做關聯。為了避免混淆「黑色星期五」和「13號星期五」,許多商家也紛紛將前者稱為「綠色星期五」,因為綠色代表美鈔的顏色,方便讓人們做區分。
神秘事件多!13號星期五詭異歷史巧合 是真是假信不信由你
好巧不巧今天正是俗稱的「13日黑色星期五」,說到這裡不少人可能會聯想到恐怖電影《13號星期五》(Friday the 13th),在西方,數字13一直以來就代表著不吉利,而星期五也是一樣,若兩者碰在一起就更加讓人驚恐,除此之外,歷史上也有不少黑色星期五發生重大災難!「黑色星期五」(13號星期五)被西方視為相當不吉利的日子。(圖/翻攝自每日星報網頁)根據《每日星報》報導,關於13號星期五有許多說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來自《聖經》中的最後晚餐,相傳當天耶穌被門徒猶大出賣,而猶大恰巧也是最後的晚餐中第13位客人,另外,美國80年代末電視劇《13號星期五》,以及同個年代就有的電影《13號星期五》更是不斷被翻拍,由此可見,這個迷信對西方人來說有多深,而歷史上許多個黑色星期五還真發生不少大事,以下就是發生在13日黑色星期五的歷史事件澳洲維多利亞黑色星期五森林大火1939年1月13日黑色星期五,澳洲一場森林大火造成71人死亡,57.5萬公頃的土地被燒成焦黑,成為當地史上第三起最致命的事件,這場大火燒了兩天,大火產生的灰燼非常濃烈,甚至飄到了紐西蘭。英國白金漢宮在二戰期間遭到轟炸1940年9月13日,二戰期間德國轟炸白金漢宮,在爆炸發生時,雖然對英國帶來創傷,但已逝世的伊麗莎白女王當時僅表示,「很高興我們遭到轟炸。現在我可以親自看到東區景觀」。瑞典航班DC-3失聯1952年6月13日瑞典航班在波羅的海上空飛行時失蹤,40年來,瑞典政府堅稱,這架飛機是進行例行訓練,不過據《國家地理雜誌》報導,90年代,機組人員實際上對前蘇聯監控,儘管瑞典在冷戰期間維持中立,而前蘇聯一名飛行員告訴瑞典外交官,是自己將飛機擊落。波拉氣旋襲擊孟加拉1970年11月13日的熱帶氣旋波拉(Bhola Cyclone)肆虐孟加拉灣,這場致命的風暴,死亡人數估計在15萬至55萬人之間。波拉氣旋甚至被認為是促成孟加拉獨立的原因之一,當時,孟加拉還被稱為東巴基斯坦,由於不滿巴基斯坦對救援工作的不善處置,導致孟加拉人努力爭取獨立。烏拉圭空軍571號班機空難1972年10月13日,烏拉圭空軍571號飛往安地斯山脈時墜入智利,在墜機事件發生後的幾天內,躲在飛機機身內的倖存者淪落到吃掉死去乘客的屍體。這次救援工作在事故發生後10天就被中止了,但72天後兩名男子才被智利空軍救援隊救出並告知,還有其他16人受困,此事件後來被改編為電影「我們要活著回去」(Alive)。美國嘻哈歌手圖帕克被謀殺圖帕克(Tupac)是一位非裔美國西岸嘻哈音樂人、詩人和演員,他的謀殺案是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懸案之一。1996年9月7日,圖帕克在拉斯維加斯被人連開4槍,6天後因呼吸道及心臟衰竭,不治身亡,得年25歲。歌詩達協和號在義大利海岸沉船歌詩達協和號觸礁事故(Costa Concordia disaster)發生於2012年1月13日,歌詩達協和號為知名沈船鐵達尼號的2倍,因為觸礁沉沒,當時4232名乘客中,有32人死亡,來自台灣的11人觀光團和2名自由行乘客則平安返台,船長則被判過失殺人罪。儘管許多科學家都將「13日星期五」的禁忌斥為無稽之談,但仍有許多西方人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害怕13日星期五的到來。
囚犯變獄廚!他幫218名死刑犯「做最後一餐」 原因暖炸
美國男子普萊斯(Brian Price)在德州亨茨維爾(Huntsville)的監獄服刑11年間,陰錯陽差成為獄廚,並替超過200名死囚做「最後的晚餐」。他認為,讓死刑犯在享用最後一餐時感到一點點快樂、分散被處決前的注意力,是相當重要且自豪的事。但凡事皆有特例,普萊斯就曾為了一名死囚打破原則,拒絕做最後一餐。據《每日星報》報導,普萊斯在1989年因毆打前妻及前姊夫遭判15年徒刑,但他的職業攝影師身分在當時監獄裡毫無用處,被分配到廚房工作,幾年後因為負責膳食的4星級廚師臨時無法工作,被長官布萊恩(Brian)要求替殺人犯巴克斯頓(Laurence Buxton)做餐,從此成為死囚廚師。普萊斯表示,死囚會在下午4點、處決前2小時吃最後一餐,而當時對方點了菲力牛排,但他只給了塊丁骨牛排,「死刑犯可以點餐,但材料總是不夠不對,不是每個死囚都能吃到想要的餐點」。不過,巴克斯頓請求牧師轉告的「很感激,真的很喜歡這道餐」,讓普萊斯燃起了廚師魂。「這可能是某個人生前最後一次的感謝」、「我給了這個人一點點快樂,分散處決前的注意力」,普萊斯當天思考一夜後,決定要為監獄裡每個死囚做最後一餐。之後獄方雖然停止供應牛排,有時沒有龍蝦,他還是用牛排漢堡與冷凍鱈魚,盡可能滿足死囚們要求。萊奧波爾多讓普萊斯打破原因。(圖/翻攝自推特)然而,在1998年殺死前女友與前女友的2個兄弟姊妹,身揹多項謀殺罪的萊奧波爾多(Leopoldo Narvaiz Jr),成為普萊斯唯一一個拒絕做餐的犯人,因為死者全是當初希望他掌廚的布萊恩女兒的同學。普萊斯出獄後再婚,並開了間餐廳,還寫下講述死囚廚師經歷的書《Meals to Die》,他表示,替218名死刑犯做餐的經歷,讓他更加謙卑,每次餐前都會祈禱,還嘗試替死囚提供免費餐點,可惜後來中止死囚點餐福利的德州,拒絕了他的提議。
半年內14件藝術品遭破壞 近百博物館連署聲明「環團嚴重低估損害」
這大半年來,部分環保團體為了爭取世人關注,開始盯上各地博物館典藏的名畫,從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到克林姆的《死亡與生命》,均成為這些環保團體搏人眼球的踏腳石。而為了遏止這股風氣,一項由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Prado Museum)發起、全球92家博物館簽署的聯合聲明中表示「環保團體嚴重低估行為對畫作的損害,我們對於藝術品所面臨的危險深感震驚」。根據《衛報》報導指出,這項聲明是由由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Prado Museum)發起,之後獲得美國紐約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Louvre Museum)、義大利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Uffizi Gallery)等全球92家知名博物館館長簽署響應,最後是由國際博物館理事會 (ICOM) 德國國家委員會發布。在這份聲明中指出,許多國際級博物館的館藏在近幾周發生多起遭遇攻擊的事件。這些攻擊事件的發起者「嚴重低估這些幾乎無法替代的藝術品的脆弱性」。館方認為,這些極具歷史價值的藝術品必須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來加以保護,並且對於這些藝術品所遭遇的危險深感震驚。聲明中也表示,即便是數次遭遇攻擊,但博物館作為「不同背景的人可以相互交流、進行社會對話的地方」,他們會繼續維持博物館作為交流的自由空間,但同時也會繼續捍衛博物館的核心任務「收藏、研究、分享與保存」。先前也有媒體報導指出,部分環保團體人員在對畫作施加攻擊後,坦承自己的行為就是要搏人眼球,呼籲人們重視氣候變化等環保相關議題。甚至也有環團人員表示,攻擊之前有訪問過畫作修復師,經過研討後才制定對畫作幾乎沒有損害的攻擊方式。世界級博物館近半年遭環團攻擊清單:5月29日,在法國羅浮宮(Louvre)展出的名畫《蒙娜麗莎》(Mona Lisa)遭一名身分不明的人士投擲蛋糕。達文西知名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遭男子(右)拿蛋糕襲擊。(圖/翻攝YouTube Poder360)6月30日,在英國考陶爾德畫廊 (Courtauld Gallery) 展出的梵谷(Vincent van Gogh)名畫《盛開的桃花》(Peach Trees in Blossom)遭到環保團體「攔住石油」(Just Stop Oil)成員以手掌黏貼在畫框上。(圖/翻攝自Just Stop Oil官方網站)7月1日,在英國曼徹斯特美術館(Manchester Art Gallery)展出的脫爾諾(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名畫《湯姆森的風弦琴》(Thomson’s Aeolian Harp)遭到環保團體「攔住石油」(Just Stop Oil)成員以手掌黏貼在畫框上。(圖/翻攝自Just Stop Oil官方網站)7月4日,在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展出的康斯塔伯(John Constable)名畫《乾草車》(The haywain),遭到環保團體「攔住石油」(Just Stop Oil)成員黏貼其他畫作,成員甚至將自己的手掌黏貼在畫框上。(圖/翻攝自Just Stop Oil官方網站)7月6日,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展出的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名畫複製品《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遭環保團體「攔住石油」(Just Stop Oil)黏貼手掌在畫框上,同時也在畫作下方以噴漆塗上「No New Oil」等字樣。(圖/翻攝自推特)7月22日,在義大利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展出的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名畫《春》(Primavera)遭到環保團體「最後一代」(Ultima Generazione)成員以手掌黏貼在畫作上。(圖/翻攝自Ultima Generazione官網)10月14日,在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展出的梵谷(Vincent van Gogh)名畫《向日葵》(Sunflowers),遭環保團體「攔住石油」(Just Stop Oil)成員潑灑番茄湯。(圖/翻攝自Just Stop Oil官方網站)10月23日,在德國波茨坦(Potsdam)的巴貝里尼博物館(Barberini Museum)展出的法國畫家莫內(Claude Monet)名作《乾草堆》(Les Meules)遭環保團體「最後一代」(Last Generation)成員潑灑馬鈴薯泥。(圖/翻攝自推特)10月27日,在荷蘭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展覽的荷蘭繪畫大師韋梅爾(Johannes Vermeer)《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遭到環保團體「攔住石油」(Just Stop Oil)成員投擲紅色物質,同時也有成員將頭部、手掌黏貼在畫作上。(圖/翻攝自推特)10月31日,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Musee d'Orsay)展出的梵谷自畫像與高更(Paul Gauguin)的畫作,差點遭到一名身穿「攔住石油」T恤的女子潑灑不明液體,好在最後有成功阻止。11月5日,在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Prado Museum)展出的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大師哥雅(Francisco Goya)兩幅作品之間的牆面被環保團體「未來蔬菜」(Futuro Vegetal)成員寫下「+1.5°C」的字樣,同時也有成員將手掌黏貼在哥雅的畫作上。(圖/翻攝自推特)11月13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埃及博物館展出的木乃伊複製品,遭到環保團體「未來蔬菜」(Futuro Vegetal)成員潑灑可樂。(圖/翻攝自Futuro Vegetal官方網站)11月14日,義大利羅馬博物館展出的梵谷名畫(Vincent van Gogh)《播種者》(The Sower)遭到環保團體「最後一代」(Ultima Generazione)成員潑灑碗豆湯。(圖/翻攝自推特)11月15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利奧波德博物館(Leopold Museum)展出的克林姆(Gustav Klimt)名畫《死亡和生命》(Death and Life)遭到環保團體「最後一代」(Ultima Generazione)成員潑灑黑色油性液體。(圖/翻攝自推特)
《綜藝玩很大》迎來本季最終章 班底流下不捨及感動的淚水
中視、三立外景實境綜藝《綜藝玩很大》今年吳宗憲、林柏昇(KID)再度入圍本屆金鐘「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KID很期待但以平常心面對,小鬼下周離開兩年,他表示:「仍然覺得是三人一起入圍,KID對去年沒得難過一陣子,但不知不覺一年過去,又再度燃起希望。」《綜藝玩很大》以新形態固定班底的模式經過了9個月後,即將迎來最終章,日前正式進入最後一個打卡點的製作,所有人在高溫40度的曝曬下,將一根一根的竹子釘上,一捆一捆的茅草綁牢,為花蓮新豐隧道口的公車亭,賦予全新樣貌,可望再度在此處帶起另一波觀光打卡人潮。本季賽事黃隊氣勢相當旺。(圖/三立提供)本季最終戰邀來金鐘女配角曾沛慈及資深玩粉張棋惠擔任嘉賓,替黑、黃兩隊增加不少戰力,首次參與的曾沛慈,在各項遊戲當中表現出色,讓人相當出乎意料。錄影過程中製作單位請大家寫下這段日子對彼此的心底話,當所有競賽結束後,兩隊坐下來吃了一頓「最後的晚餐」,不但票選出這一季的MVP,也在餐桌上依序將卡片內容念出來,每位班底都流下不捨及感動的淚水,這三季當中有各種酸甜苦辣的回憶,最後誰輸誰贏是其次,彼此感受到像家人般的友情,才是最大的收獲。
搜奇/1.5億年前魚龍胃竟全黑 神秘龍骨出土專家解密本尊是「牠」
《侏羅紀世界》風靡全球,然而在水下,有一群與恐龍有親緣關係的古生物,其中被稱為海中霸王的「滄龍」有雙排尖銳牙齒,最長可達30公分,頭骨比暴龍大1倍,除了這款海中霸王,還有一款於1.5億年前在侏羅紀晚期海域出沒的「魚龍」,來自英國的化石收藏家於2009年在多塞特(Dorset)沿岸找到一塊海洋動物化石,發現這個魚龍化石保存非常完整,有趣的是,在魚龍胃部還發現黑色染料,以及烏賊觸手的鉤狀物。化石收藏家發現一塊標本化石,進一步研究驚覺,石板上的是新品種魚龍。(圖/翻攝自@Dean_R_Lomax推特)《每日郵報》報導,當時化石收藏家埃特斯(Steve Etches)在多塞特一處坍塌的懸崖處發現一塊被包裹完整的標本石板,原本這塊石板是埋在300英尺深的石灰岩海底層中。樸茨茅斯大學 (University ofPortsmouth)古生物系學生雅各布斯(Megan Jacobs)對此進行研究,發現牠是新品種的魚龍,並命名為「埃奇斯海龍」(Thalassodraco etchesi)。雅各布斯透露,這款魚龍在英國極為罕見,當化石被發現時,對於魚龍非常熟悉的研究團隊,立刻認為這是新品種的魚龍,為了保險起見,研究員還花了1年時間,與其他魚龍進行比對,都找不到匹配的屬和種,這項結果也讓研究員非常興奮。化石收藏家發現一塊標本化石,進一步研究驚覺,石板上的是新品種魚龍。(圖/翻攝自@Dean_R_Lomax推特)這款魚龍體長6英尺,大約183公分,擁有極深像桶子的胸腔,意味肺部能夠吸入更多氧氣,在海底待的更久,眼睛也異常大,顯示在弱光環境下仍看得見獵物或是在夜間活動。不過埃奇斯海龍的鰭狀肢較小,推測牠的游泳方式與其他魚龍不同,雅各布斯還在標本的胃部,發現多處區域呈現黑色,極有可能是烏賊抵禦敵人的黑墨,其中殘留大量觸手的鉤狀物,推測這應該是這隻魚龍「最後的晚餐」,至於魚龍的死因,可能因年齡大而過世,或是遭捕食者攻擊後沉入海底。大陸寧夏彭陽縣一座山下,村民在取土時挖出一顆頭骨。(圖/翻攝自寧夏要聞)除此之外,在大陸寧夏彭陽縣,有村民在取土時挖出一顆「龍骨」,特別的是,以往骨頭都是在地底下發現,但這個骨頭卻是鑲在黃土上且保存十分完整。據《寧夏日報》報導,彭陽縣新集鄉白河村的村民,在半山腰取土時挖出一顆神秘動物頭骨,這顆頭骨的牙齒相當堅硬,鼻腔和眼眶邊緣處的骨頭沒有缺失,保存相當完整。土中挖到神秘骨頭。(圖/翻攝自寧夏要聞)經測量,頭骨長30多公分,最寬處有20公分,最後處有30公分,牙齒共有18顆,上頭骨可容下一個成人拳頭。根據村民表示,「這樣的動物骨頭,我們犁田、挖窯洞時都有發現,這麼完整的還是第一次見到」,村民透露,家裡進行修建時,除了新建的磚瓦房,靠山處還有幾孔窯洞,頭骨就是在堆雜物的窯洞上方挖出,「以前挖窯洞過程中,也發現過大量的動物骨頭,都被當作普通動物骨頭丟棄或掩埋」。文物管理所所長推測是馬的頭骨。(圖/翻攝自寧夏要聞)原來,新集鄉蘊藏豐富文物,姚河塬就曾發現過商周遺址,為研究3千年以前的西周早期歷史提供豐富的實物資料,還發現大量動物骸骨,以及漢代墓葬和隋棠墓葬。這個頭骨經當地的文物管理所所長楊寧國觀察後表示,推測這不是龍,而是馬的頭骨,「如果骨頭是從墓葬中發掘,可以推斷頭骨年代」,至於頭骨為何埋在深山中?楊寧國認為,可能與當地地質環境變化,以及早期地震有關。
小春一圓粿粿制服夢 辦「畢業旅行」告別《全明星》
實境節目《全明星觀察中》找來江宏傑、小春等人展開為期14天的同居生活,在最後一天,大夥一早就開始收拾東西,江宏傑表示很不喜歡離別的氛圍,一邊喃喃自語「不想收行李」,還跑到小春房間幫忙摺衣服,把握分別前最後相處的時間。七人帶著複雜的心情踏出房門後,映入眼簾的是林敬倫這14天來的心血,以七人特徵為主題的「漫畫」就陳列在桌上,江宏傑稱讚他觀察入微連小細節都不放過,把「破音小傑」畫的唯妙唯肖。大淵找總舖師一起張羅最後的晚餐辦桌。(圖/好看娛樂提供)另一方面,高中就讀劇校的粿粿,學生時期沒有穿過制服,早在節目剛開錄時她就提過想一起穿制服拍紀念照,小春一直把這件事記在心上,並選在最後一天揪大家換上高中制服,搭上巴士前往海邊完成這趟「畢業旅行」。趁一行人前往海邊不在家的同時,神秘嘉賓瘦子、大淵也來到民宿,人都還沒見到面,第一件事就是先處理小春交代的「驚喜」,由瘦子親手做飾品禮物、大淵找總舖師一起張羅最後的晚餐辦桌,瘦子還吃味表示:「小春從來沒說過我們(頑童)三個要一起做個什麼,現在居然要送禮物給他們。」談及怎麼看兄弟在節目上的表現,瘦子則感性地說:「感覺好像小春是自己的小孩,來參加他的畢業典禮,到學校看他怎麼跟同學相處。」這話一講完自己也覺得很肉麻。《全明星觀察中》最後一天的同居生活將拆成上下兩集,精彩內容於周日晚間八點台視頻道播出。 瘦子親手做飾品禮物。(圖/好看娛樂提供)
毒鴛鴦同房遭逮 妻烹「滿桌菜」慰勞夫打包至警局
北市刑大接獲情資,一對同遭通緝的33歲呂男與45歲王女的情侶躲藏在新北市,警方於上月25日上門逮人,當場查扣安非他命、磅秤等證物,但警方發現2人住處擺著滿桌「佳餚」,王女表示,因丈夫做理貨人員很辛苦,因此每天親自下廚,也央求警方答應她打包「愛的晚餐」帶到警局,讓2人在入監前享受最後的晚餐,再依法解送地檢署歸案。通緝毒鴛鴦逃亡1年,最後被警方逮捕。(圖/翻攝畫面)警方調查,呂男因毒品案遭判刑6年5個月,但入監前夕人間蒸發,遭新北檢發布通緝,1年多前透過朋友介紹結識王女,巧合的是對方也是因毒品案未到案開庭、又裁定勒戒未執行遭通緝。2人同是天涯淪落人,都因毒品案被通緝,最後決定「牽手」一起過著東躲西藏的逃亡生活。警方表示,起初透過逮獲的毒蟲進行溯源追查,逐步鎖定呂男與王女,涉嫌販賣毒品維生,還四處更換地點躲避追緝,2人原本住在三峽一帶,後來又流竄到花蓮,在花蓮待了2、3週後,才輾轉北上跑回新莊藏匿,整整逃亡1年多,最後才栽在警方手裡。警方破門時,當場查獲桌上3組安非他命吸食器、12包安毒、1包印有外送品牌的咖啡包以及磅秤、分裝袋等證物,同時赫見滿桌的「大魚大肉」,王女偵訊時無奈表示,因為丈夫在貨運公司擔任大夜班的理貨人員,需要大量體力,才會天天到菜市場買菜,並親自下廚,希望丈夫有力氣可以工作。警方看著滿桌菜餚,也不希望浪費掉,也同情2人一旦解送歸案執行,未來可能很久才能相逢,便答應王女將一桌的大餐打包,帶到刑大隊部食用,待2人吃飽喝足也應訊完後,隔天分依毒品通緝和毒品罪嫌解送相關單位歸案,並再深入擴大偵辦。
超毛!Google地圖驚見成群「白衣斗篷人」 真相曝光網傻眼
Google地圖十分方便,民眾可以利用「街景服務」,不用前往現場,就可以查看該地點的真實街景,不過有時也會拍到意外的畫面。國外一名男子在地圖街景上發現詭異秘密,一處廢棄城鎮竟出現一群穿白色斗篷的人,看了渾身發毛,真相卻讓人哭笑不得。一名抖音(TikTok)用戶傑森(JasonCline)利用Google地圖街景瀏覽美國內華達州一個廢棄城鎮,「你先找到沙漠,接著發現一個像指紋的圓形物體」,放大之後仔細看,他驚恐表示:「我無法解釋也不明白,我真的認為我不應該看到這個」。男子發現地圖上一個廢棄的城鎮。(圖/翻攝自Jason Cline抖音)傑森說,首先會看到一棟廢棄的房子,附近有一個披白色斗篷的人,正看著一輛自行車,不僅如此,還有很多人圍成一圈,像是在做某種奇怪的儀式,畫面讓人感到毛骨悚然。一名身穿白色斗篷的人,站在自行車前。(圖/翻攝自Jason Cline抖音)畫面曝光後引發討論,網友嚇壞表示:「你怎麼找到這些東西的?」、「太可怕了,那裡離我住的地方很近」,其中一人指出,那群「毛骨悚人的男人」其實是鎮上的裝置藝術,是比利時藝術家阿爾伯特(Albert Szukalski)在1984年前往內華達沙漠創作的「最後的晚餐」雕塑,謎團終於解開了。原來這些「白色斗篷人」是裝置藝術。(圖/翻攝自Jason Cline抖音)
玩家帶路/台南鹽水 古意遊
沒有鑼鼓喧天的蜂炮與陣仗,才能瞧見的台南鹽水淡雅之姿,從斑駁屋瓦、建築史蹟緩緩蔓延,在日常時光走訪鹽水小鎮,去探尋另一種迷人風貌吧!人稱「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四月津」指的便是台南鹽水。現代人只將鹽水和蜂炮劃上等號,卻不知道這是小鎮風光過的證明。清代時為驅趕瘟疫,家家戶戶大手筆放起鞭炮,遶境至天明的習俗延續保留;而通商大船駛入月津港(舊鹽水港),沿著港灣而建的大戶人家,與店舖商號林立著的鹽水第一街「橋南老街」卻已沒落。特色教堂 中西式合璧昔日船隻停泊月津港口的舊址,現今為「鹽水大眾廟」前西側,沿著西門路往東漫步,首站是錯過可惜的「鹽水天主聖神堂」。當年的神父為了傳教而突破傳統,將東方文化揉入西洋文化中,像是大剌剌地立著十字架的教堂,卻採用中國風建築,外觀極似寺廟;壁畫上「最後的晚餐」,不是「達文西版本」,而是「東方臉孔」吃著包子饅頭的模樣;走到前方,還能看見一個大香爐,供信眾拿香祭拜,「中西合璧」的奇觀,至今仍吸引不少人來一探究竟。壁畫上「最後的晚餐」裡的主角是東方臉孔,拿著筷子吃著包子饅頭,以爵飲酒。(圖/宋岱融攝)走進天主聖神堂對面的「王爺巷」,往左彎可見到「八角樓」,這座豪宅大院由經營糖商致富的葉家所建,以求航運平順的「壓艙石」(花崗石)為建材,福州杉作梁柱,石灰磚條為門前台階,搭建出少見的氣派樓閣宅第,不僅因特殊的八角形屋頂而得名,同時也見證鹽水的繁華時期。走進「八角樓」後方的連成巷,可造訪以古月津八景之「赤兔望月」為靈感的裝置藝術。(圖/宋岱融攝)繞回王爺巷,再到鹽水第一街「橋南老街」,雖然嘈雜聲早已消散,但首間打鐵舖「泉利」的老匠人李一男守著木造街屋,拾起鐵器,演示舊式工法的傳統手藝,激起響亮的敲打聲,吸引旅人們注意,彷彿將時光拉回百年前,人聲鼎沸的那天。 「泉利鐵舖」的老匠人李一男訴說老店歷史,也常吸引遊客前來造訪合影。(圖/宋岱融攝)步行十分鐘的「永成戲院」,前身為日治時期黃直經營的「永成碾米廠」(民國三十二年落成),二戰重創之後,風光不再,才改建為戲院。放映廳裡是第二代黃怡祿親自操持著老電影播放,和藹地介紹著檜木長座椅及老電影放映機等文物,有時還會有布袋戲、歌仔戲等表演,過了一甲子依舊是鎮上的藝文育樂場所。古色古香的「永成戲院」,至今仍播放著電影,並不時有戲曲演出。(圖/宋岱融攝)前身為「永成碾米廠」的「永成戲院」,目前由第二代黃怡祿經營。(圖/宋岱融攝)在地意麵 肉燕酥絕配和蜂炮、月津港並列鹽水三寶的「意麵」,絕對是不可漏掉的美食。老字號的鹽水意麵在製麵時,以鴨蛋來代替水分,讓麵條堅韌帶有蛋香,擀麵時出力發出的「噫、噫」聲,也成為「意麵」名稱的由來。「阿姬意麵」口感Q彈的乾意麵,淋上香噴噴的肉燥,滋味絕佳。(四○元/碗)(圖/宋岱融攝)中山路上,取名「阿」字頭的意麵攤就有四、五攤,在地人推薦「阿姬意麵」,通常點乾意麵會順便搭上一碗「肉燕酥」。肉燕酥是用新鮮的魚漿豬肉拌成餡,油炸成金黃色後加入大骨湯上桌,吸附湯汁的麵衣酥脆可口,是鹽水的特殊吃法。口感類似酥炸餛飩的「肉燕酥」,有乾、湯兩種吃法。(30元/碗)(圖/宋岱融攝)飽餐一頓後,當然要來杯飲料!阿姬意麵旁的「點心城冬瓜茶」,老闆一大早用手工切好冬瓜後,慢火煉煮、依循古法炒著冬瓜糖,讓冬瓜茶喝來清甜冰鎮。若還不夠飽,對街「鹽水觀光美食城」裡,有著經營四十多年的「胡家豬頭飯」,也是外地吃不到的美食。店家用米粒鬆散、偏硬不黏的在來米,以豬頭大骨高湯炊煮,配上紅糟肉、豬頰肉、滷魚等家常小菜,保證心滿意足。「點心城冬瓜茶」的老闆在店門前熱情講解製作冬瓜茶的方法,並協助小朋友親自體驗炒冬瓜糖。(圖/宋岱融攝)經營四十多年的「胡家豬頭飯」,白飯選用米粒鬆散、偏硬不黏的在來米,再配上一桌家常小菜,成為在地人日常的早餐。(圖/宋岱融攝)搭菱角船 快樂採蓮子除了老街小吃,還有不少得跟著當地人才知道的好料。來到「台南菱角番茄園」直擊「鹽地番茄」的產地,帶有較高鹽分土壤種植出的「帥哥番茄」品種酸中帶甜,很適合做果乾,遊客還能親自種下一株番茄幼苗,體驗田園樂趣。鹽水農會的「帥哥番茄果乾」和「日曬意麵」,都是限定款的人氣伴手禮。(圖/宋岱融攝)走進番茄園,遊客可親自種下一株番茄幼苗,體驗田園樂趣。(圖/宋岱融攝)熱情的農家在蓮子產季尾聲時,大方地將池子整理一番、設計了獨一無二的「搭菱角船去採蓮子」,小船搖曳入花池,在現場採到的蓮子、蓮蓬通通能帶回家,相當有趣。相距不遠的菱角田,老闆謝隆泰穿上青蛙裝,從水田上一叢叢地翻著菱角,同時細心解說如何分辨菱角是否成熟及正確採收方式,民眾也能將新鮮菱角帶回家簡單蒸煮料理,品嘗散發清香的滋味。趁著蓮花季的尾聲,可以前來體驗「搭菱角船採蓮子」,在現場採到的蓮子也能帶回家。(圖/宋岱融攝)趁著蓮花季的尾聲,可以前來體驗「搭菱角船採蓮子」,在現場採到的蓮子也能帶回家。(圖/宋岱融攝)
開心聚會變最後晚餐 開車自撞電線桿3人遭火吞噬
桃園市1名趙姓男子(30歲)昨(25)日深夜22時許,與友人聚餐完畢後,開著小客車載著邱、林姓友人返家,豈料,行經桃園市大竹南路轉彎時,疑似車速過快,自撞上路邊電線桿,整輛車瞬間變成火球,車內3人全葬身火海,參加聚會友人聽聞此事都相當不捨,怎料開心的聚會,竟成了3人最後的晚餐。警方調查,趙男是在桃園市內的鐵工廠上班,事發當天他與10多名友人到小吃店聚餐,席間眾人相談甚歡,也有人飲酒,聚餐約於晚上9點結束,趙男沒有飲酒,開車載著邱、林姓友人返家,豈料,行經大園區大竹南路轉彎處時,疑似車速過快失控撞上電線桿,導致車輛瞬間起火燃燒。警方約在10時04分接獲報案,但是趕到現場後,發現趙男、後座的林男已經燒成焦屍,而副駕駛座的邱男則是下半身全都燒焦,至於詳細事故發生原因、起火原因仍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
外送員敲門「你好我馬英九」 長髮妹傻眼笑噴「我素顏醜爆耶!」
前總統馬英九從今年初到書店當過一日店員後,順應外送平台風潮,最近他改成化身為「馬大九」,當起外送員!他繼本月19日,現身北一女中外送後,昨天有一位女網友在臉書發文,提到自己中午點了一份Uber eats外送後,發現送餐的外送員竟然是前總統馬英九,她立刻與馬英九合照,並在社群平台打卡,讓其他網友看了紛紛笑說:「我也要叫。」有女網友分享叫外送餐點,竟遇到前總統馬英九來送餐,當場嚇傻,又驚又喜。(圖/翻攝臉書)從曝光的照片中可以看見,一頭長髮的女網友,衣著樸素與馬英九站在看似樓梯間的地方,面對鏡頭一起合影。馬英九手上還拿著一張春聯,上面寫著「吱吱鼠年,財源滾滾」等字句。原PO在臉書發文笑稱:「這什麼經驗啊,剛剛中午叫Uber eats,然後送餐的人一脫下口罩,竟然是馬英九」、「我四天沒洗頭素顏又大爆痘」、「他們遞了一張同意上傳影片的同意書給我簽,我醜爆誒。」原PO除了在IG打卡外,事後也把照片上傳臉書。不少網友看了照片後,紛紛表示「太酷了」,「跟中樂透的機率差不多吧」;對於原PO稱自己素顏醜爆,有網友回應:「我覺得很美啊」;還有人搞笑提醒:「不要握手阿」、「握手就變最後的晚餐了」,大家都對前總統馬英九,化身一日外送員,覺得很新奇有趣。
冬日限定液體版甜點! 「最後的蘋果派」蘋果肉桂水果酒問世
被稱為液態麵包的啤酒,結合黑糖、肉桂、蘋果等甜蜜又邪惡的元素,巧妙地把甜點變成液態版!臺虎精釀在冬日限定推出可以喝的「最後的蘋果派」,三種不同容量包裝選擇,包含330ml經典版、500ml大容量裝、薑餅屋聖誕禮盒,即日起針對不同指定通路陸續上市囉。將酒標創意翻玩經典名畫,藏有彩蛋的趣味同樣用在這次的酒款,「最後的蘋果派」,呼應冬日的聚餐與節慶氛圍,以經典名作「最後的晚餐」為靈感來源,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繪入酒標。「最後的蘋果派」以蘋果汁發酵,每喝一口都像咬下挾帶酥脆派皮與飽滿內餡的蘋果派,挾帶著濃郁肉桂香,滋潤了舌尖上的每一寸味蕾。入喉後,繚繞於口腔中溫暖、多層次的酸甜香氣,隨著逐漸微醺而開始暖和身心。▲聖誕禮盒以充滿季節感的薑餅屋作為包裝主題。(圖/臺虎精釀提供)而品牌旗下門市限定販售的「限量版聖誕禮盒」,以充滿耶誕季節感的薑餅屋作為包裝主題,充滿童趣的設計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絕對是今年交換禮物最吸睛的選項!禮盒內容包含3罐500ml酒款及1個曲線杯(數量有限售完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