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辨識
」「2023臺北生技獎」得獎名單揭曉!智慧醫療、精準檢測多元精進 躍進國際市場版圖
生技產業奧斯卡級榮耀「2023臺北生技獎」已於(9/15)由蔣萬安市長親自揭曉「創新技術獎」、「國際躍進獎」、「技轉合作獎」及「跨域卓越獎」四大獎項得主,共計20家績優生技企業與學研機構獲獎,頒發總獎金600萬元。臺北市蔣萬安市長致詞表示,臺北市有8大醫學中心、全台90%創投機構據點及85%金融總部設立據點,完善的基礎建設與產業聚落環境,為生技產業落地發展最佳選擇;市府亦相當支持生技產業發展,持續投注資金補助、人才引進、市場拓展、土地空間等資源,期許成為生技產業最佳夥伴!蔣市長說,2023臺北生技獎邁入第20周年,透過技術、財務、創投與智財法律等專業領域委員及審慎嚴謹的評比機制,至今吸引1,500件績優生技產品技術參賽,並有超過250件標的獲得肯定,得獎企業的優異表現,也讓「臺北生技獎」在生技界獲得「生技奧斯卡」之美名,為國內頂尖生技企業爭相角逐的競賽,更成為生技產業打造企業形象、提升國際知名度的絕佳平台。2023臺北生技獎四大獎項共頒發製藥、醫材、應用生技領域20件生技企業暨學研單位績優技術產品,得獎內容展現生技產業豐沛的創新能量外,多項技術更展現臺灣生技從醫療、生活守護民眾的用心,其中金獎企業單位獲獎標的,更展現出台灣生醫技術結合AI人工智慧及精進精準醫療檢測的產業脈動。臺北市蔣萬安市長、產業局陳俊安局長、2023臺北生技獎審查委員會吳金洌總召集人與得獎企業單位合影(圖/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創新技術獎金獎 振磬科技(股)公司】標靶音波刀結合磁振影像 實現更精準安全的無創熱消融治療 振磬科技公司研發之「振磬標靶音波刀」具有創新專利的弧形結構,可快速安裝於現有磁振造影(MRI)床台,以結合磁振影像精準分辨病灶及高風險區域,再透過弧形結構內的上置式聚焦超音波陣列探頭及水袋,除集中超音波束產生高溫,讓病患無須開刀,採熱消融方式,達到目標病灶軟組織萎縮變小,減輕或減緩相對應症狀,水袋並可降低超音波因界面空隙或氣泡釋出熱能燒灼患者皮膚的風險,提高治療安全性,目前已獲TFDA核准為第三級醫材許可證,並在大林慈濟、花蓮慈濟、亞東等醫院提供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瘤治療服務,未來將加速研究開發如癌症骨轉移和胰臟癌等新的臨床適應症,提供醫師更廣的醫療路徑,創新整合技術獲得「創新技術獎」金獎。【國際躍進獎金獎 邦睿生技(股)公司】台灣品牌導入不孕症自動化檢測市場 全球52國行銷成果亮眼專注生殖領域的邦睿生技,是2016成立的體外診斷醫材新創企業,在全球高齡化、少子化的趨勢下,看準全球不孕商機,研發微型化顯微鏡頭、精子品質分析檢測儀、及AI人工智慧演算法之核心技術,打造男性不孕症自動化檢測解決方案。邦睿生技以LensHooke®與Bonraybio®之產品與技術雙自有品牌策略,立足智慧化、自動化、標準化及操作簡便、精準檢測優勢,快速佈建美國、日本、印度等52個國家,近三年營收翻倍成長,從109年新台幣2,500萬快速增長至111年1.06億元,獲得「國際躍進獎」金獎肯定,為台灣生技產業躍上國際舞台展現新實力。蔣市長與創新技術獎得獎者合影(圖/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技轉合作獎金獎 陽明交通大學雷射系統研究中心】首創診療治療雙效眼科雷射醫療系統 產學合作創造國際銷售佳績 陽明交大雷射系統研究中心與承賢科技公司產學合作開發的「AI智慧型點陣式多波長眼科雷射治療系統」,將雷射系統研究中心成功產生具有世界頂尖雷射功率與轉換效率的黃光,搭配自主開發的雷射驅動模組、高速振鏡掃描系統與光學變焦模組等設備,及AI影像智能辨識軟體,成功開發市場首創同時具有診療及治療功能的視網膜光凝儀。透過產學技術移轉合作,結合承賢科技公司在雷射治療產品上的設計與製造經驗,及國際市場與銷售通路的優勢,成功銷售美國、波蘭、捷克、泰國等市場,2年來已創造逾新台幣5,900萬元營收,獲得本屆「技轉合作獎」金獎肯定。【跨域卓越獎金獎 三軍總醫院人工智慧暨物聯網發展中心】AI輔助智能精準判讀心血管疾病 醫療及居家照護多元用途造福普羅大眾三軍總醫院人工智慧暨物聯網發展中心所開發之「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平台」為該中心第一個商品化的產品,累積超過一百萬筆自身建構的數據支持,結合AI輔助判讀可診斷50多種心血管疾病,精度達心臟專科醫師水準,提供醫療院所、緊急救護、偏鄉醫療、較低價的自費健檢及居家照護的服務,最大化發揮心電圖檢查的功效,造福民眾能更早期發現潛在的心血管疾病,榮獲「跨域卓越獎」金獎。「臺北生技獎」持續鼓舞企業及學研單位投入產業發展,得獎典範更激勵產業持續創新研發,領航產業共同打造全球生技版圖新亮點! 有關2023臺北生技獎得獎企業單位介紹,請至生技@台北查詢。
十項新制明起上路! 零股交易時間縮短、北市禁用塑膠杯
今年即將進入尾聲,12月起有多項關於民生、財經、交通、環保的新制上路,CTWANT整理相關規定,讓讀者更快了解12月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項。一、12月1日起適度放寬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12月1日起民眾在室外不必再配戴口罩,室內唱歌、運動,進行談話性質工作也開放免戴口罩,也取消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的規定。二、學齡前孩童、65歲以上長者免費領快篩12月1日起,民眾可持「2016年9月2日(含)以後出生」的學齡前孩童健保卡,及「1957年(含)以前出生」的長者健保卡,前往各快篩特約藥局或衛生所免費領取1份觀共5劑的家用快篩試劑。三、台鐵行動支付新增9家支付業者台鐵局繼去(110)年9月7日台灣Pay上線開始使用後,將於今年12月1日起增加「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歐付寶、Pi錢包、LINE Pay、悠遊付、橘子支付、愛金卡icash Pay及全支付」等9家支付業者,於全台台鐵局191個車站436個電腦售票窗口上線使用。四、12/10起入境人數限制取消、探病有條件開放指揮中心指出,入境人數持續上升,但是新增病例持續下降,因此12月10日零時起,取消入境人數限制。當天也同步有條件開放醫院探病,每天固定一個探病時段,每名住院病人每次2名訪客為限。五、12/19 盤中零股交易撮合時間縮短盤中零股交易撮合間隔時間將由3分鐘縮短至1分鐘,將於今年12月19日開始實施,可望促進零股流動性,也增加小資族入市的機會。六、12/1 台北市飲料店禁用塑膠杯台北市政府率先宣布,12月1日起轄內飲料店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杯,可用紙杯或其他植物纖維為主要材質的杯子代替,此外,也可以選用租借循環杯服務。北市手搖杯飲料店,改用紙杯(圖/周志龍攝)七、新北16處路口12月啟用科技執法為打造安全友善行車環境,新北市府運用區間測速設備進行速度管理,並輔以違規停車、AI智能辨識、輪動式熱點科技執法等方式。自12月1日起,板橋、中和、永和、三重、新莊、土城、蘆洲、泰山、五股及八里等行政區計有16處路口正式啟用科技執法設備,請交通局、警察局、區公所等相關單位運用各式管道加強宣導。八、北市Youbike1.0退場 12/10起將無站可還台北市交通局說明,YouBike2.0已提前達成全市1,200站擴建目標,YouBike1.0系統將在12月3日停止營運。依規定,12月3日至12月6日YouBike1.0空車柱仍可還車;12月7日至12月9日,雙北使用率高的南港、關渡等30站可還車。自12月10日起,YouBike1.0在台北市將無站可還,騎錯須負擔新台幣350元跨縣市調度費。YouBike站(圖/黃威彬攝)九、11/30起微型電動二輪車掛牌納管11月30日起微型電動二輪車需掛牌、投保強制險才能上路,未領用牌照行駛的民眾,將被處以新台幣 1200 元以上 3600 元以下罰鍰。已購買的舊車有13個月年緩衝期申請掛牌作業,至 2023 年底提早掛牌者將免收450 元牌照和行照規費。11月30日起微型電動二輪車需掛牌、投保強制險才能上路。(圖/黃耀徵攝)十、北市12/1起試辦路邊停車無紙化開單台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自今(111)年7月1日起推動路邊機車無紙化開單政策,目前使用率約14.5%,實施以來已減少44萬4,443張停車繳費通知單。自12月1日起試辦路邊汽車計次收費路段無紙化開單,已登記的民眾停於路邊「計次」收費汽車停車格,將由開立停車繳費單改為簡訊通知,減少停車單據開立。民眾可於停車查詢一站式網站(https://parkingfee.pma.gov.taipei/)進行車主註冊完成後,登入「車主專區」點選「車主修改」,選擇「綁定車輛」並選「新增車輛」,輸入車牌號碼並勾選「開單無紙化申請」後於翌日生效(111年11月30日前完成註冊者,於111年12月1日生效)。
加盟展場熱度高 智能辨識指出逾3成民眾詢問突破3小時
為提高展覽品質,於台北世貿一館舉辦的台灣連鎖加盟創業大展中,迅智網路打造的「AI展覽雲系統」隨時監控觀展民眾的入場時間,讓本次夏季加盟展的熱度一覽無遺,統計至本(11)日下午16:30,後臺顯示逾3成民眾詢問加盟時間超過三小時,超過一小時以上(含三小時以上數據)的民眾更高達47%。加盟展使用觀測系統有效掌握觀展停留時間。實際詢問觀展民眾後可得出不同的觀點,有民眾是希望趁著市場洗牌之際佈局創業契機,亦有民眾更直指跟著加盟總部成功率,將遠高過自行創業的比例;對此熱潮,連鎖總部們紛紛表示終於迎來後疫情的曙光,也因為疫情的教訓,總部的商業模式將更多元、更寬廣,讓品牌總部都能有足夠的戰鬥力面臨突如其來的挑戰。本次加盟創業大展開幕典禮上與日本樂天市場平台營運商、萊爾富國際所簽訂的合作中,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將開拓出更多的通路,讓台灣的品牌不懼寒冬、勇往向前;週日及週一(12日及13日)都將迎來更高的展場熱潮,屆時將引爆更多的加盟創業契機。
【促進健康情報】iMirror AI智能兩分鐘測心肺耐力 助長輩居家運動防失智
重訓夯,只練肌肉小心外強內虛,心肺耐力沒跟上!年輕人進行體適能抽測,竟有三分之一不如健康銀髮族!老中青運動皆不能偏廢訓練心肺耐力,不但是預測心血管疾病致死的獨立因子,心肺耐力高者更可延緩5年的失智症發生,有氧運動能降低28%失智風險,對於長者尤其重要。有鑑於此,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台塑企業暨信託創辦人:王永在)與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共推「科技導入及人工智慧應用於國人常見疾病之預防與健康促進計畫」,研發全球唯一專屬銀髮族AI體適能魔鏡(iMirror),可及時辨識動作是否正確、計算長者心肺功能等體適能分數。醫院中常見的運動心肺耐力檢測主要透過跑步機、踏步機進行測試,但其檢測過程強度大、時間長,並不推薦長者做此檢測。一般僅透過靜態心電圖、肺量計來檢查基礎功能,故iMirror其中一項測驗:2分鐘踏步來評估銀髮族心肺耐力功能,建議 65歲以上男性若踏步低於70下,女性低於57下,即為較差的心肺耐力程度,要注意心血管疾病之控制,與失智、肌少、骨鬆等相關共病風險。可透過特製的【強心健肺4招】運動介入菜單,日常加強訓練、促進健康。疫情期全台共關4500間社區據點 長者心肺耐力恐退化 小心失智症風險!今年五月進入全國第三級防疫警戒到八月底為止,除了住宿型的長照機構之外,日照中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全數關閉,三個月影響共4512間社區據點,若以經營良善之據點平均服務100位長者來計算,恐影響45萬名長者!子計畫四之一共同主持人成功大學生理學研究所蔡美玲副教授說明,銀髮族居家防疫時無法至據點運動,缺乏結構性的身體活動量,恐連帶引發心肺功能衰退。最新的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四大死因(30%)都與心肺功能相關,而其中65歲以上的老人死亡占比更超七成。蔡美玲副教授說明,心肺功能低落除了造成直接死亡外,還會提升共病風險,如罹患失智症之風險便與心肺功能密不可分。除了大眾較熟悉的退化性失智症—阿茲罕默症外,心肺功能差者易因腦部血液循環不良而引起血管性失智。研究顯示,較高的心肺耐力健康可將失智症發病時間延遲5年,有氧運動能降低28%失智風險。蔡美玲副教授提醒,除了失智症外,肌少、骨鬆、憂鬱也都是與心肺功能息息相關的共病,任何一環失能都會加速整體老化速度,大幅降低晚年的生活品質。撕心裂肺的城鄉差距 心血管死亡率、失智症比例鄉村較高 台灣本土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發生率鄉村明顯高於城市,其中臺東縣、花蓮縣、嘉義縣為全台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前三名,而美國研究追溯1999年至2017年間,鄉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較都市來得高,並指出受地理隔離、社經地位、獲得醫療資源機會及就業機會影響,嚴重加劇城鄉間的健康不平等,顯示國內外在偏鄉的醫療可近性仍有許多改進與進步的空間。另,台灣非五都地區的65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14%)也高於大城市五都地區(6.57%),蔡美玲副教授補充,比起大城市有密集的專業醫療院所網絡,偏鄉地區的長者健康照護則多仰賴社區據點的服務,當前台灣少子化嚴重,台灣人平均壽命81.3歲,但健康餘命只有72.4歲,代表年長者平均失能8.9年。因此推動預防醫學、延長健康餘命,降低年輕人負擔成為現代台灣公衛重要課題。蔡美玲副教授表示,在老年人口不斷增長、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背景下,預防醫學最好的策略乃是結合現今人工智慧與行動醫療,善用以人為本的人道關懷、發展偏鄉科技與系統產業的橘色科技(Orange Technology),本計畫即運用智慧聯網(ArtificialIntelligence over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 AIoT)邊緣計算之技術與現有之體適能檢測,研發 AI 體適能魔鏡(以下簡稱:iMirror)來實現預防醫學之推動。透過iMirror機器進駐偏鄉,可以更有效地提升社區據點的功能,促進長者健康。全球唯一AI體適能魔鏡 專為長者設計 即時反饋心肺耐力分數蔡美玲副教授解釋,心肺耐力檢測可做為預測心血管疾病致死之獨立因子,心肺耐力為體適能檢測中不可或缺之項目,醫院中常見的運動心肺耐力檢測主要由受測者透過跑步機、踏步機進行分段測驗,並記錄受測者之血壓、心跳速率及心電圖,然而並不推薦70歲以上、心肌梗塞史、骨鬆、慢性阻塞性肺病者做此運動檢測,一般僅透過靜態心電圖、肺量計來檢查基礎功能,但追蹤銀髮族運動中的心肺耐力才能真正降低共病風險。子計畫四之二共同主持人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暨AIoT智慧聯網應用技術研發中心主任張萬榮教授表示,iMirror根據教育部體育署規定之銀髮族體適能項目,設計出六大銀髮AI體適能檢測菜單包含2分鐘踏步、手臂曲舉、30秒坐姿站立等等,並以2分鐘踏步為重點評估銀髮族心肺耐力之AI檢測項目。張萬榮教授補充,iMirror以「電子透鏡」及「AI嵌入式邊緣運算平台」所組成,電子透鏡結合雙面透鏡與攝影機,能即時拍攝年長者進行體適能活動時之影像,再將影像透過WIFI傳送至二維AI人體姿態影像辨識模組進行人體姿態辨識計算體適能運動分數,以鏡面增進年長者互動體驗,再導入運動教練評分機制產生運動履歷,未來民眾也可透過APP在居家及社區使用。以iMirror中的2分鐘踏步為例,雖然醫院老年科透過6分鐘步行來檢測長者心肺耐力,但是自2016年後之相關文獻指出,2分鐘踏步更接近老人日常爬樓梯、小空間移動的生活習慣,也與肌耐力有較高的關聯性,故本次iMirror特施作2分鐘踏步測驗,長者可在社區或居家有限的室內環境中透過iMirror AI智能辨識二維人體肢幹座標,來及時辨識動作是否正確、計算施作之次數,並即時根據正確的次數給到相對應的分數,來評估心肺耐力功能,張萬榮教授說明,根據統計,65歲以上男性若得分低於70分,女性低於57分,即為不好的心肺耐力程度,要注意心血管疾病、失智、骨鬆、肌少等風險。強心健肺四招介入 iMirror增銀髮族同儕互動張萬榮教授說明,本團隊於計畫前期也特抽測18名20-30歲之間年輕人,其中有三分之一未達80分,平均落在銀髮族標準的橘燈區(表一),令人擔憂!而目前iMirror已進入台南大左鎮的社區據點,共進行 180人次銀髮族體適能測試,持續追蹤60位長者體適能狀況,特別在後疫情期間,AI體適能魔鏡進入社區,減少協助長者進行體適能檢測之人力,並有效、精準地判斷姿勢正確度與評分。每日iMirror進行前測完畢後,據點進一步帶領長者可根據自己的體適能分數,來進行不同強度的【強心健肺4招】運動介入,並於運動後再次進行iMirror檢測,本計畫成果顯示,心肺耐力在規律體適能檢測與三個月運動介入後明顯提升兩成(20%)。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台塑企業暨信託創辦人:王永在)與iMirror研究團隊再次呼籲,後疫情時代的來臨使偏鄉年長者的日常健康受到嚴重影響,AI科技除了有助於遠端照護、減少人力的介入外,透過科技智能互動工具能有效提高長者之同儕學習,彼此鼓勵與持續練習之動力,以期有效降低疾病發生率、拉近城鄉差距,促進國人健康,同時減少社會醫療資源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