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製造
」 台積電 晶片 輝達 AI 美國CES新風口/「沒AI不敢來」國際大廠新品齊發 晶片三王鬥法僅英特爾股價下挫
「今年如果沒有AI,都不好意思參加CES」一台灣廠商跟CTWANT記者開玩笑說。2025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於1月7日至1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今年再度以AI為展示重心,在台灣時間7日,包括英特爾、超微和輝達都已舉辦新品發表會,而這三家公司演講完後,仍是以輝達股價漲3.43%最多,超微漲3.33%,英特爾則下跌3.36%。主辦單位美國消費科技協會(CTA)表示,今年CES創新獎的參賽產品數量再創新高,AI是成長最快的類別,較去年成長49.5%,包括家電、數位健康產品、情感伴侶、次世代AI筆電、更聰明的AI助理等都是關注重點。CTA首席執行官夏皮洛表示,AI是無處不在的核心議題,展會上會看到AI驅動的各種新應用,從AI晶片到AI技術支援的藥物研發、智慧工廠解決方案等,數位健康醫療,以及能源轉型、交通移動生態系統等也是本次展會重要看點。因AI熱潮,晶片製造商成為近年CES要角,台灣時間7日除了有全球關注的AI天王、輝達黃仁勳演說,超微AMD也在7日發表新的AI PC晶片,可惜不是由執行長蘇姿丰親自站台;有趣的是,在AMD官方轉播的留言區,不少網友笑稱全場AI滿天飛「我數他講AI超過120次後放棄了」、「我聽到AI就喝一口酒,現在我的腎臟已經壞了。」其實在CES搶頭香的是英特爾,第一個發表全新Intel Core Ultra系列處理器,搭載AI增強技術。因為英特爾前執行長基辛格剛下台,這次由產品執行長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出馬,表示英特爾會在2025年進一步加強AI PC產品組合,目前已向客戶提供Intel 18A樣品,並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開始量產。高通也推出第四代Snapdragon X系列平台,強化Windows生態系的AI應用能力,預計到2026年採用數量將突破100款。高通總裁暨執行長Cristiano Amon表示,2025年將見證AI處理逐步向邊緣端轉移,以AI為核心的體驗,將攜手生態系夥伴,全面改變PC、汽車與智慧家庭的操作模式。韓國大廠三星則展示AI-powered智慧家居的家電產品,三星執行長韓鐘熙表示,三星要靠手機、冰箱和洗衣機等家電的市場優勢,安裝AI晶片、強化家電連網功能,電視也能自己即時翻譯節目,居家機器人Ballie則會在今年上半年進入市場。LG電子也宣布推出人工智慧助理服務LG FURON,像是聽到主人在咳嗽,就會自動調整空調溫度,並提醒去醫院,LG也與微軟合作,新推出的電視可用Copilot。這次台灣廠商,包括技嘉、微星、所羅門、友達、群創、華擎、友通、精英、亞旭等也有展出最新技術與解決方案,但其他電子五哥因消費型業務較少,未正式參展,但也會派高層到現場拜訪客戶。
ASIC王者 2/博通挑戰輝達成全村希望? 業者搖頭「這答案」將長期共存
去年扮演美股台股「全村希望」的輝達(NVIDIA),12月中突然被市值衝破1兆美元的ASIC(客製化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逼車,還拉動大洋另一端的台股中的ASIC概念股,如世芯-KY(3661)、創意(3443)、智原科技(3035)等。年末博通飆漲三成多,輝達陷入盤整之際,投資人社群紛紛熱議,博通是「下一個輝達」、「全村的希望換人」?ASIC會不會成了輝達GPU的替代品?CTWANT記者採訪一位業內人士,對方聽完上述問題微笑搖頭,「ASIC是把幾個已有的晶片做到一起,GPU則是從頭設計一個此前不存在的晶片」,「根本不可能憑空ASIC出一個GPU來」。簡單來說,輝達GPU代表「面面俱到」的通用性GPU,ASIC則是「精準突破」。摩根士丹利(大摩)月前的報告也認為,這兩種技術將「長期共存」,為不同需求場景提供最佳解決方案。不過,ASIC確實有望從輝達GPU手中搶下AI晶片商機。中信投顧一位分析師告訴CTWANT記者,和通用性GPU比起來,ASIC精準於「某個領域」,具有最低的功耗跟最高效能兩大特性,價格也相對便宜。博通最新財測令市場驚豔,執行長陳福陽(HockTan)預告,2027年博通ASIC類型晶片銷售金額將達到600億至900億美元。(圖/翻攝自博通官網、Linkedin)目前,博通和Marvel(邁威爾)是全球ASIC賽道雙雄,合計市佔超過六成,博通為Google自研AI晶片TPU(張量處理器)的製造商,近來還與Meta合作,Marvel則是亞馬遜的老夥伴。對於AI ASIC市場崛起,輝達自然不放棄,去年2月建立新部門,試圖插旗,高層親自拜會亞馬遜、Meta、微軟、Google和Open AI。「博通無意跨入輝達擅長的GPU AI加速器領域,我們不會試圖成為他們的競爭對手。」博通執行長陳福陽(HockTan)去年中在法說會上直言,半年後他還預告,2027年博通ASIC類型晶片銷售金額將達到600億至900億美元。世芯參與了特斯拉超級電腦Dojo1部分設計。(圖/翻攝自特斯拉官網)《日經亞洲》點名,美國CSP(雲端服務商)刮起的ASIC風潮中,台灣晶片設計服務前三大公司:世芯、創意和智原,因支援客戶半導體設計業務,2023年三家總營收是2019年12月底時的3倍多。其中,世芯除了大客戶亞馬遜和英特爾,還參與了特斯拉超級電腦Dojo1部分設計,創意幫助微軟Athena自研晶片,智原IP與ASIC客戶則包含博通與索喜科技(Socionext)等。為何這三家ASIC台廠能乘上這股東風?業者坦言,美系或矽谷公司雖靠近市場,但台廠優勢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主要廠商集中在台灣,不論是晶片製造還是封裝,都可以在台灣解決,成了獨到優勢。中信投顧認為,「價格」是另一大優勢,台灣人力成本比起美國相對便宜,具成本優勢。這三家公司中,創意大股東是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智原大股東則是二哥聯電(2303),世芯雖無「富爸爸」庇蔭,但和台積電緊密的合作關係,搭起設計服務與生產外包的生態系統,成立競爭力利器。其中,世芯成長最顯著,2023年營收304.81億元,比2019年的43.3億元,增長約7倍,2024年前11月營收已達474.9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6.1%,創史上新高,美國市場營收比重逾八成。總經理沈翔霖在2024年11月法說會上透露,隨客戶製程持續推進,現階段開案多以3奈米為主,相關案件單價高,預期明年NRE(委託設計)業績將有顯著成長,看好明年毛利率將優於今年。另外,市場還傳出Google第七代與第八代TPU的ASIC訂單有可能交由聯發科(2454)與世芯。法人預估,2023年ASIC伺服器總出貨量為37.6萬台,2024年將增加至43.1萬台,年增率達15%,以亞馬遜AWS ASIC伺服器為最大的推動力;台廠以世芯最為受惠,手握AWS Inferentia2、3等訂單,今年有世代轉換期,2026年將迎來推論需求的增長拉貨動能。中信投顧也直言,世芯與其大客戶合作的3奈米AI產品預計將於2026年開始量產,量產後營收有望超越第一代產品表現,中長期來看,公司成長趨勢明確,整體產業前景正面。
美補助晶片投資生產 三星獲批47.5億美元縮水二成五
美國商務部21日表示,敲定提供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約47.5億美元補助,以協助三星在美國興建晶片廠,擴大美國的晶片生產,卻比當初宣布的金額縮水約17億美元。根據路透報導,商務部也提供德州儀器(TexasInstruments)達16.1億美元補助,以擴大晶片生產。並敲定另一項最多4.07億美元的獎勵方案,用於資助艾克爾國際科技(AmkorTechnology)在亞利桑那州設立規模20億美元的先進半導體封裝廠計畫。提供三星的補助金額比今年四月預定64億美元的補助金少了約17億美元,商務部表示,這是為了反映三星下修投資計畫規模。三星原先計劃2030年前投資德州約450億美元,興建兩座晶片製造設施、一座研發中心和一座封裝廠,但三星將只計劃投資370億美元,來完成這些計畫。商務部發言人表示,該部「調整這筆補助,以符合市場條件及公司實際投資的範圍」。三星發言人則說,該公司「中長期投資計畫已進行部分修改,以最適化整體投資效率」,拒絕透露與商務部的協議細節。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隨著對三星的這筆投資,美國現在正式成為全球唯一有全部5大尖端半導體製造商進駐的國家。」
「全世界最有錢的傢伙跟我說」 魏哲家:看好機器人+無人機發展
每4年舉行一次的全國科學技術會議16日啟動,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為開幕式引言,他以近兩個月與國際大客戶的交流心得,點出未來最重要的命題就是AI,他看好兩大產業,就是多功能機器人和無人機,認為台灣有這樣的人才和環境,在多功能機器人領域一定可以舉足輕重。「我前幾天跟全世界最有錢的傢伙聊天,他跟我說,多功能的機器人是他要努力的方向,而不是汽車。」魏哲家表示,我們大可利用AI方面的優勢,我們有很好的設計公司、晶片製造跟封裝測試,我們也有很好的伺服器、數據中心供應鏈等先進技術,可以讓我們在AI這方面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魏哲家說,機器人是很精準的東西,人類則是具有彈性、而不精準,所以中間的訣竅就是軟體設計,多功能的機器人一定是以後的方向,如果加上我們的半導體技術,包括晶片、軟體設計和各種的精密機械,讓多功能機器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效用。另一個可以在台灣占很大重要性的就是無人機,魏哲家表示,我們在軟體和精密機械領域,都應該盡量往這方面來發展,因為無人機的發展是無遠弗屆,可以幫我們做各種的測量與服務,甚至以後可以載人、載運所有的物體。魏哲家也建議企業們可用AI做節能減碳與提高生產效率,他以臺積電為例,已經用AI技術提高生產效率,每年因此增加好幾百億的利潤。魏哲家演講相當輕鬆有趣,他一開頭就自嘲「各位有點誤會,以為只要是台積電董事長,那一定是學問又好、見識又廣的人,那個只有在姓張的時候」;他說「我在晶片短缺的時候交了好多朋友,等到生意壞的時候,剩下來的就不多了」;提到跟世界首富的對談,魏哲家問他擔憂什麼事,原本以為會聽到一大堆理論,沒想到他說最擔心的是沒人供給他晶片,「我說,你不要緊張,只要你肯付錢,你的晶片一定有。」引發全場大笑。
中國指控輝達涉違反「反壟斷法」 美國智庫:這就是一種「報復」
目前中國政府以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為由,對人工智慧晶片業者輝達(NVIDIA)展開調查。而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則認為,中國政府此舉,就是一種「報復」。根據《BBC》報導指出,輝達曾於2019年宣布以70億美元的價格併購中國的邁倫科技,這是當時輝達歷史上最大一筆的併購案。而當時中國監管機構之所以同意併購,是因為同意向中國供給繪圖處理器,輝達也不會歧視中國消費者,所以才順利通過中國監管機構的審查。但如今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輝達收購邁倫科技一事涉嫌違反中國的反壟斷法。但中國並未針對輝達的行為提出錯誤或違反承諾的說明。而輝達也表示,當時的併購協議,可以在6年後撤銷。報導中也提到,由於中國這次的指控,剛好正值美國加強對中國高科技出口限制的時候。美國日前針對包括Piotech、SiCarrier在內的140家中國晶片企業實施嚴格銷售限制,要求相關企業需取得特別許可才能進行交易。後續中國也迅速反擊,宣布限制向美國出口包括銻、鎵和鍺等關鍵礦物。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這一舉措明確針對美國,標誌著雙方對峙進一步升級。而輝達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AI)晶片製造商,一直以來都是競爭監管機構的關注焦點。目前輝達市值超過3兆美元,其產品不僅在圖形處理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也成為AI技術發展的核心。中國國家電視台中央電視台(CCTV)於9日報導指出,中國已依法啟動對輝達的調查,並指出該公司可能違反反壟斷相關規定。而輝達則回應願意配合監管機構的任何問題。面對中國的指控,位於華盛頓的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研究員劉易斯(James Lewis)則認為,中國針對輝達的調查時間並非巧合,認為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報復」。劉易斯也認為,中國政府此舉,其實也代表著中國不願再被動接受美國的制裁。他甚至用「恩怨對決」來形容此事。
台股三天漲近千點5日「斷電」無力上攻 法人:有望蓄勢再戰
台股在12月起連三買,加上美股前一日有聯準會主席鮑爾發表最新談話,表示美國經濟狀況非常良好,讓美股三大指數4日收盤同創歷史新高,但台股5日卻以23308.29點、上漲52.96點開出後,最高曾到23387.17點,但後繼無力,9點半前一度跌到平盤之下,後續在平盤起伏,近11點時約在23298點,漲約42點。台股4日在台積電開盤大漲帶動下,指數開高收高,最後漲227點,收在23255.33點,成交量3577億元。5日卻後繼無力,雖然一開始有AI股帶動,但抵不過傳產類股的一片疲弱,塑膠股跌逾1%,鋼鐵、橡膠、航運類股都跌逾0.5%。12月來三個交易日上漲992點,連三漲,漲幅4.4%。分析師認為,目前仍是多頭輪動,但短線仍需觀察急漲過後的拉扯,行情有望蓄勢再戰。電子權值股方面漲少跌多,11點左右,台積電(2330)漲10元、在1080元;鴻海(2317)跌1元、在200元;台達電(2308)跌1元、在394元;廣達(2382)漲1.5元、在295.5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漲5元、在1325元,大立光(3008)跌25元、在2510元。美國股市則是由科技股領漲,軟體巨頭賽富時(Salesforce)公布的第3季營收優於市場預期,並調高本季乃至全年度財測,股價大漲近11%,晶片製造商麥威爾(Marvell)獲利也超出預期,發布強勁的第4季度指引,股價飆升約23%。道瓊工業指數上漲308.51點,或 0.69%,收在45014.04點。 那斯達克指數上漲254.21點,或1.3%,收在19735.12點。S&P 500指數上漲36.61點,或0.61%,收在6086.49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85.92 點,或1.71%,收在5121.78點。
英特爾市值損失近50%!拉下季辛格也「難救」 專家:台積電繼續一個人的武林
待在英特爾超過40年的執行長季辛格(Gelsinger)於美東時間12月1日正式退休。曾嗆聲要超車台積電的他,在近4年的任期內,為英特爾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但市場地位仍持續下滑。對此,科技專家許美華點出關鍵稱,英特爾是體質、結構問題,拉掉基辛格也是「神仙難救」,「台積電繼續一個人的武林!」季辛格3年多前甫上任時,曾嗆台灣「不穩定」並揚言超車台積電,但張忠謀當時就神預言「基辛格難在5年內將英特爾拉回盛況」。如今英特爾在今年11月報告季虧損高達166億美元,為該公司史上最大虧損,公司董事會最終也對基辛格失去信心,給了他退休或被解職的選擇,季辛格選擇結束他在英特爾的職業生涯。消息公佈後,英特爾股價2日盤中一度漲超5.7%。現年63歲的季辛格曾被譽為這家晶片巨頭的「救世主」,他表達了對公司的熱愛,並決心幫助英特爾重振代工業務、重新奪回晶片製造業「領頭羊」地位。業界分析師對基辛格的回歸抱持希望,因為他曾是英特爾的工程師,也是公司史上首任首席技術長。然而,季辛格面臨一些結構性問題,這些問題過於龐大,難以迅速克服。即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季辛格雄心勃勃的擴張計畫下,英特爾依然難以擺脫與英偉達和AMD的競爭壓力。季辛格也大力推動了公司與美國政府的關係,成功地獲得了一項為國防部生產安全晶片的合約。但隨著英特爾的開支變得越來越激進,投資人的熱情開始消退。人工智慧革命推動了其他半導體公司的發展,而英特爾在爭奪AI市場份額的努力卻未能奏效,這導致了更多的投資者懷疑,並且今年公司市值已損失近50%。對此,科技專家許美華也直言,其實季辛格被退休,一點也不意外,「這位老兄從上任到現在,除了嘴很秋,開出來的支票沒有一張兌現,董事會的耐心是有限的。」但她也點出關鍵,「說句公道話,英特爾營收衰退、股價大跌,已經是體質、結構的問題,不做翻天覆地的整頓,拉下季辛格換人也沒用,神仙難救。」她補充,半導體先進製程製造方面,英特爾如今陷入低迷,三星情況也差不多,「台積電繼續一個人的武林!」
美國補助台積電恐生變?川普2.0將審查拜登的《晶片法案》
美國拜登政府近期力拼在候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月上台前,簽署並發放500億美元的晶片製造補貼。對此,共同領導川普2.0「政府效率部」(DOGE)的印度裔生技企業家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也於美東時間25日宣布,他即將和世界首富馬斯克,一起審查《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並坦言拜登此舉「非常不恰當。」根據美國政治新聞POLITICO的採訪報導,拜登的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提到了她推動《晶片與科學法》所執行的剩餘工作,並表示,「我希望在我們卸任之前,可以將幾乎所有的資金分配到位。」對此,拉馬斯瓦米26日在X平台發文批評,拜登政府在川普1月上台之前,加速簽署並授予500億美元晶片製造補貼,直言「這是非常不恰當的,他們在權力過渡之前加速支出。」另外川普也曾經表示《晶片與科學法》「非常糟糕」,並認為關稅會是激勵國內製造業的更好方法。但他尚未提出對該法案執行情況的具體變更及建議。據悉,馬斯克與拉馬斯瓦米,將共同領導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川普指出,該機構將有助於「廢除政府官僚主義、削減多餘的監管及浪費性支出,並重組聯邦機構。」而公開支持川普的拉馬斯瓦米,則自詡為非建制派共和黨人。他曾在黨內初選時主張,讓每個台灣家庭擁有1把AR-15突擊步槍自衛,直到美國在2028年實現「半導體獨立」,但他認為美國不應該在軍事上保衛台灣。
不只台積電斷供晶片 外媒:美要求「這五大巨頭」供出中國客戶清單
日前傳出台積電向大陸AI晶片與GPU晶片客戶發送正式電子郵件,表示將於11日起暫停提供7奈米及以下製程代工服務的消息,台積電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聞,並重申作為一家守法的公司,始終致力於遵守所有適用的法令與法規,包含出口管制法規。而美方管制的動作更是強硬,綜合外媒最新消息指出,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專責委員會,7日已要求五家美國、荷蘭與日本的半導體企業,提供在中國的銷售量與客戶名單,強調這是因應中國科技發展對國家安全的擔憂。根據外媒報導,美國眾議院中國專責委員會以國家安全及危及台灣安全為由,7日已致函荷蘭半導體設備商ASML、日本東京威力科創及美商應材(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科磊(KLA)五家半導體產業巨頭,要求提供中國客戶清單與相關資訊。報導指出,這些公司被要求提供的資料,包括在中國營業額排名前30位的客戶、在中國獲得的總營業額等。該委員會主席、共和黨議員穆倫納爾(John Moolenaar)、民主黨議員克里希納穆提(Raja Krishnamoorthi)表示,中國購買晶片製造設備,不僅有助於向俄羅斯的戰爭機器供應晶片,還會威脅到台灣等鄰近地區。議員們表示,晶片製造設備銷售到中國,將使中國繼續在人工智慧等關鍵領域取得進展,這些領域正是美國與中國之間戰略競爭的核心。企業所提供的資訊,將有助於委員會瞭解晶片製造設備流向中國的情況,以及設備在中國晶片製造基地中扮演的腳色。
英特爾股價腰斬慘遭除名 輝達取代昔日王者加入道瓊工業指數成分股
目前有消息指出,輝達(Nvidia)將取代英特爾(Intel),成為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中的成分股。雖然英特爾曾經是晶片製造的主導力量,但在過去幾年中,其在製造技術上的領先地位被台積電(TSMC)逐漸取代,同時英特爾也錯失了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風潮,像先前就錯過對推出ChatGPT的OpenAI的投資機會。而這次被道瓊指數剔除,無疑是對英特爾的名聲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打擊。根據外媒報導指出,英特爾近幾年不僅表現不佳,其股價在今年甚至下跌54%,堪稱是腰斬,同時也是道瓊指數成分股中表現最差的公司。在1日的延長交易中,英特爾股價下跌1.6%。後續標普道瓊指數公司宣布,由輝達取代英特爾加入一事,將於8日開盤前生效。與此同時,塗料製造商宣威(Sherwin-Williams, SHW)也將取代陶氏公司(Dow, DOW)成為道瓊工業指數的一部分。消息曝光後,宣威與輝達的股價均有上漲,而英特爾和陶氏公司的股價則出現下跌。據了解,成立於1968年的英特爾,起初專注於生產記憶體晶片,隨後轉向處理器,並推動了個人電腦產業的發展。但面對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快速興起,英特爾卻未能把握住機會,這使其在與競爭對手的較量中逐漸失去了優勢。哈格里夫斯·蘭斯頓(Hargreaves Lansdown)的貨幣和市場主管史崔特(Susannah Streeter)表示,英特爾失去道瓊成分股身份一事,不僅對英特爾是一個名聲上的打擊,同時也意味著英特爾將不再被包含在追蹤該指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中,這會嚴重影響英特爾本身的股價。報導中也提到,輝達會加入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的傳聞,其實早在股市流傳數月之久。有鑑於輝達在人工智慧晶片市場的快速崛起,其股價也節節攀升。輝達曾於6月進行股票分割,進一步引發市場對其加入道瓊指數的可能。報導中也解釋,道瓊作為一個價格加權的指數,不希望高價股票因為輕微的百分比變動而對指數造成過度的影響,因此輝達的拆股行為被認為適合被納入該指數。
川普嗆台灣偷走晶片生意、應付保護費 誇讚習近平是出色的人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接受美國熱門podcast節目The Joe Rogan Experience(喬羅根體驗)訪問時,提到台灣,川普表示,「台灣偷了我們的晶片生意」,並重申台灣若要美國保護,就應該支付保護費,更誇讚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是出色的人。據外媒報導,川普在podcast節目中訪談長達3小時,講述他的集會和其他採訪者的故事,還有對於不明飛行物(UFO)是否存在等話題進行交流。川普在訪談中批評長期與美國結盟的台灣,川普告訴主持人喬羅根:「台灣偷走了我們的晶片生意。他們也想要保護,他們需要保護但沒有付錢,你知道嗎?黑幫可是會收保護費的,是吧?」川普過去接受彭博商業周刊專訪時,也曾發表類似言論,質疑美國是否該保衛台灣,「他們確實搶走了我們大概百分之百的晶片生意,我認為,台灣應該付給我們保護費。你知道,我們跟保險公司沒兩樣。台灣什麼都沒給我們。」川普還誇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管你喜不喜歡,習近平是個出色的人。」此外,川普批評了旨在大幅促進美國半導體製造業的聯邦補貼,這是拜登總統的標誌性成就之一。晶片製造商稱讚這項立法為新工廠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包括在戰場州亞利桑那州的工廠。談到外星生物時,川普則說他從不相信外星人造訪地球這種事,他說,他不斷被問到美國政府對「來自太空的人」了解多少,川普僅說當總統時被告知「很多事」,但避談了喬羅根想細聊外星人的要求。
映泰法說業績持平 積極佈局AI邊緣運算
板卡廠映泰(2399)因最近30個營業日起迄2日收盤價漲幅達101.41%,被證交所列入注意股。9月歸屬母公司虧損884萬元,每股淨損0.05元,相比8月虧損1,533萬元、每股淨損0.09元較為收斂。映泰25日舉辦法說會,發言人鄭仲賜指出,疫情期間因虛擬貨幣需求帶動挖礦板卡業務勁揚後,過去兩年明顯下修、表現持平,預期今年因主板新品放量出貨落在第四季後,顯卡尚無新品效益拉抬下,全年業績估將收斂至優於疫情前2019、2020年的水位。以業務比重來看,主機板業務仍占5成以上,顯示卡及IPC工業電腦/工控應用部分,則皆約在一成以下。儘管存貨水位持續降低,映泰本業營運尚未由虧轉盈,連五季營收損益皆為赤字。今年上半年每股純益(EPS)0.24元,較2023年轉虧為盈,主要仰賴業外投資、利息收益等。其中,三年前投資的元澄半導體,因近期搭上與超微AMD在矽光子領域上合作的利多,連帶催動映泰股價強勢走升,近五個交易日亦罕見連續買超。鄭仲賜強調,包括對元澄半導體及其旗下先發電光晶片製造廠之投資持股,映泰皆以財務投資角色為主,未介入其營運、也未有業務上的合作規畫。展望後市,映泰業務處副總經林坤德表示,在消費性的主機板、顯示卡等業務,短期內不易有新突破。映泰將積極投入IPC工業電腦/工控等領域,聚焦AI/Edge應用需求,以人機介面應用、Edge迷你電腦系統、次世代數位看板,及工廠自動化等四大方向,建立消費型產品線之外的營運支撐力道。
全球晶圓大擴廠 集邦:成熟製程訂單能見度僅1季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顯示,受中國IC國產替代政策影響,2025年中系晶圓代工廠將為成熟製程增量主力,預估2025年全球前十大成熟製程代工廠的產能將提升6%,明年包括智慧手機、電腦、伺服器等市場有望恢復成長,車用、工控等庫存問題緩減,但經濟復甦狀態仍有隱憂,訂單能見度僅一季,明年仍充滿變數。因美中貿易戰,近年來美國一直透過管制,禁止先進的人工智慧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出口到中國大陸,以抑制中國半導體產業崛起,因為設備受限,所以中國廠商聚焦發展成熟製程領域。半導體設備巨頭艾司摩爾(ASML)日前公布的財報遠低於市場預期,主因就是美國不讓先進的EUV出口到中國,不過外媒報導,ASML執行長富凱(Christophe Fouquet)在近期倫敦舉行的科技會議中表示,儘管產量可能受限,但中國大陸企業已具備自行生產5奈米、3奈米晶片的潛力。TrendForce表示,目前先進製程與成熟製程需求呈現兩極化,5/4nm、3nm因AI server、PC、筆電 HPC晶片和smartphone新品主晶片帶動,2024年產能利用率滿載至年底;但28nm以上成熟製程僅溫和復甦,今年下半年平均產能利用率較上半年增加5%至10%。由於多數終端產品和應用仍需成熟製程生產週邊IC,加上地緣政治導致供應鏈分流,確保區域產能成為重要議題,催化全球成熟製程擴產,明年多家晶圓代工廠都有擴產計畫,包括台積電於日本熊本的JASM,以及SMIC中芯東方(上海臨港)、中芯京城(北京)、HuaHong Group Fab9、Fab10和Nexchip N1A3。TrendForce表示,隨著中國的新產能釋出,預估至2025年底,中系晶圓代工廠成熟製程產能在前十大業者的比例將突破25%,以28/22nm新增產能最多。而中系晶圓代工業者 specialty process製程技術發展以HV平台製程推進最快,2024年已量產28nm。價格方面,由於既有成熟製程全年平均產能用率不到80%,新產能也需訂單填補,難以漲價,不過中系晶圓廠有國產化任務,對價格態度較為強硬,能部分抵銷成熟製程價格下跌壓力,有望維持2024年下半年補漲後的價格。不過TrendForce也提到,全球經濟情勢和中國經濟復甦仍有隱憂,終端品牌與上游客戶下單態度也不積極,導致成熟製程訂單的能見度維持在一季左右,預估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明年的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將小幅成長至75%以上,2025年仍充滿變數。
台積電通知美國接獲詭異訂單 外媒爆料「中國試圖突破晶片管制」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指出,台積電近日表示由於接獲詭異的訂單,推測有人試圖透過像台積電下訂,為華為生產美國規避出口的AI晶片。目前台積電也就此事已向美國商務部通報,根據《路透社》引述《金融時報》報導指出,根據美國政府的規定,出口管制其中一個關鍵條款,舊式是禁止全球晶片製造商利用美國技術或設備來為華為及其產品生產晶片。這項管制自2022年生效,主要目的是為了限制中國軍事能力的擴展。自2020年9月中旬以來,台積電就停止向華為供貨,後續也沒有因此成為任何調查的對象。但由於《金融時報》曝光此事件,台積電在美國上市的股票,其股價也因此下跌了1.5%。報導中提到,台積電收到一個類似於華為AI伺服器晶片「Ascend 910B」的晶片訂單後,就主動向美國商務部通報相關情況。Ascend 910B是一款用於大型語言模型訓練的AI處理器,其應用範圍涉及人工智慧技術和語言模型的開發,先前Ascend 910B曾由中國的中芯代工,但遭爆量率僅2成左右,產能難以擴大。而目前美國商務部與華為均未對這起事件對外界做出回應。
ASML財報暴雷原因曝光 外媒:三星「沒有大客戶」推遲交付設備
半導體產業股票高潮迭起,荷蘭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財報第3季淨訂單額從前一季的55.6億歐元腰斬至26億歐元拖累半導體股;接著台積電財報驚艷,重燃市場對AI 需求的樂觀情緒。近日,《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韓國半導體巨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德州工廠原欲使用荷蘭半導體設備巨頭艾司摩爾(ASML)的晶片製造設備,但目前已推遲交付,因目前三星電子仍未有主要客戶。另外三名知情人士也稱,針對德州泰勒市(Taylor)價值170億美元的廠房,三星也一直延後向其他供應商下訂單的時間,促使供應商尋找其他客戶並將進駐員工送回國內。根據知情人士說法,泰勒廠延後接收的設備中,包括了艾司摩爾所生產的「極紫外光曝光機」(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艾司摩爾則在15日發表的2025年展望之中,下修全年業績預測,但並未詳細說明是否受到三星延後設備接收計畫所影響。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在鎔為了讓公司跨出主要收入來源記憶體晶片業務,而野心勃勃讓三星進入晶片代工製造業,並以泰勒廠作為發展核心。如今傳出推遲設備交貨、興建新廠遇到挑戰,計畫連連遭受打擊。
聯發科、聯詠等15家獲補助 57億元 IC設計業可望創造4000億投資效益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公布「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核定名單,通過聯發科技、聯詠科技、創鑫智慧、昇佳電子及瑞昱半導體等15家廠商所提出的11項計畫,總補助金額達57億元,預計將帶動171家上下游廠商投入相關生產,並新增至少1651個就業機會,創造投資效益逾新台幣4000億元。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2023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合計約1,677億美元,年增12%,關鍵在於NVIDIA(輝達)帶動整體產業向上,其營收年成長幅度高達105%。台灣IC設計產業在全球競爭力強勁,包括聯發科、聯詠、瑞昱等三大廠營收皆擠進全球IC設計前八大企業。為鞏固台灣IC設計國際地位,經濟部去年公告「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2項計畫,開放業者申請,今年9月由經濟部及國科會共同召開雙首長會議,近期公告核定名單。產業技術司表示,「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作為「晶片驅動台灣產業創新方案」的重要一環,目標是推動國內IC設計業者投入先進技術應用晶片的開發,挑戰半導體高階製程,並達到或超越國際領先企業的技術水準。產業技術司指出,此次研發補助的重點是跟上國際頂尖IC設計公司及先進晶片製造技術的發展趨勢,涵蓋從AI晶片的研發到AI應用環境下所需的通訊需求。首先,針對伺服器用的特定AI晶片,這些晶片能協助企業進行大規模語言模型(LLM)等AI技術的訓練,例如,創鑫智慧所開發的大算力晶片,其效能預計可提升超過60倍,媲美全球領先企業的技術水準。在手機端AI應用方面,產業技術司提到,該計畫也持續推動新技術的開發,例如聯發科針對智慧型手機等設備打造的AI核心晶片,旨在滿足快速增長的移動設備AI需求。針對不同產品需求,計畫中還開發了專用的AI晶片,這些晶片具備強大的運算能力,能應對高度運算需求,並且在應用上更具彈性。記憶體方面,產業技術司說,為因應未來AI運算對高速資料處理的需求,國內廠商積極投入開發專為AI設計的高效能記憶體,這類記憶體可提供高速運算效能,特別適用於深度學習、資料中心等需要大量數據處理的應用領域,隨著AI需求不斷增加,這些技術將扮演關鍵角色。另外,產業技術司表示,針對AI應用對於高速通訊的需求,全球通訊廠商將矽光子技術視為關鍵發展項目之一,此次補助計畫也提供矽光子技術支持,期望藉此研發出我國首顆自主技術的矽光子晶片,以應對高速通訊與資料傳輸的挑戰,提升國內在AI通訊領域的競爭力。
馬來西亞8大地產商組團來台 向半導體廠招商
搶發地緣政治財!包括10年前有意收購「台北101」股權而名噪一時的IOI集團在內的馬來西亞8大地產商,組團來台,向台灣半導體廠招商。瑞普萊坊指出,馬來西亞晶片封裝、組裝和測試服務領域,在全球市佔率達13%;台灣在台積電、AI題材的推波助瀾下,儼然成為國際間最重要的晶片製造基地,也帶動半導體供應鏈蓬勃發展,更成為馬來西亞積極拉攏的招商目標。台灣面臨地緣政治的壓力,加上美中貿易戰牽動供應鏈多元化,使得台灣半導體大廠已成為馬來西亞房地產開發的新寵。瑞普萊坊與萊坊馬來西亞聯手合作,安排包括Sunway Property、Ideal Property、IOI Properties、NCT Alliance、Sime Darby Property、SP Setia、Gamuda、Seri Pajam,等8大房地產開發商,本周來台針對半導體產業,積極招商。萊坊馬來西亞執行董事Allan Sim表示,此次來台招商的8家馬來西亞地產開發商,來頭不小,規模都排名馬來西亞地產商前十大,招商工業區地點大多是極具開發潛力之地,希望為台灣大廠提供馬來西亞的投資商機與重點工業區。瑞普萊坊顧問暨市場研究部總監江珮玉表示,美中貿易戰促使供應鏈多元化,企業在保留或縮減中國大陸業務的同時,將生產設施擴展到其他國家,以降低地緣政治對供應鏈的影響。此波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趨勢,不僅台商回台,也吸引包括Nvidia輝達、AMD超微等AI晶片大廠,把亞太成品物流運籌中心設置在桃園遠雄航空自貿港區(保稅倉),讓台灣成為AI產業的重心。另外台灣在面臨地緣政治、美中貿易戰改變產業鏈布局之際,近年也有不少台廠紛紛插旗馬來西亞設廠。瑞普萊坊總經理蘇銳強指出,台商將布局擴展到具有近岸(nearshoring)與友岸(friend-shoring)的東南亞地區,可利用東南亞和印度等具備低成本、貿易便利、鄰近中國等優勢,將可降低製造中斷風險,以及可與東協經濟體共同成長。例如緯穎科技在2024年9月決定增資6,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9.24億元,擴充大馬雲端資料中心產線,成為亞太區最主要的出貨地。矽品2024年5月決定投資馬幣60億元、約合12.74億美元,在檳城州桂花城科技園區興建半導體廠房。毅嘉科技為因應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及客戶需求,也將投入新台幣30億元,擴建馬來西亞新的生產基地。另外,近年國際半導體大廠布局馬來西亞的腳步,也很積極,包括英特爾、英飛凌,已在北馬設廠,以縮短生產週期、提高半導體產業的效率與競爭力。江珮玉表示,對半導體廠商來說,多元佈局以分散生產風險,將會是接下來必須思考的課題,這也是這次馬來西亞地產開發商來台招商的原因,好的設廠地點,可以擴大群聚效應、降低生產成本。瑞普萊坊指出,目前馬來西亞晶片封裝、組裝和測試服務領域的全球市佔率,已達13%,但這些是半導體製造後段領域,未來在台招商目標,將鎖定前段的晶片生產。
輝達繼續創新高? 大摩分析師:Blackwell未來一年供應已售罄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本週在紐約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財務長克萊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以及晶片製造商管理團隊的其他成員舉行了爲期三天的會議。由於其GPU晶片需求持續飆升,大摩認為輝達(NVDIA)的股票有望進一步上漲。摩根士丹利分析師Joseph Moore表示:「管理層的每一個跡象都表明,我們仍處於人工智能長期投資週期的早期階段。」該行重申對輝達股票的「增持」判斷,上看目標價150美元,這意味著該股有機會上漲11.2%。Moore指出該股仍是半導體領域首選,並稱輝達仍處於人工智能創新的前端,並擁有獲得新市場份額的機會。他說,對英偉達長期前景仍然非常看好,但考慮到目前的股價反彈,料短期上漲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盈利門檻。Moore表示,輝達下一代GPU芯片Blackwell的生產正在「按計劃進行」,且未來12個月左右的供應已經售罄,這意味著現在下訂單的客戶要到2025年底才能收到貨。分析師們表示,「這將繼續推動對現有Hopper架構產品的強勁短期需求」。此次會面充分表明Blackwell仍然強勁,並且具有很高的前瞻性。
台積電6年後恐吃掉全台23%電! 標普稱:缺電將致信用風險
標準普爾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台積電是台灣市值最高的企業之一,也是用電大戶,目前台積電的用電量估計佔全台8%,而隨著其加快先進3奈米晶片的生產,到了2030年,台積電用電量將占全台總用電量的近四分之一,約達23.7%。不過,由於台灣的供電成長速度緩慢,可能讓台積電面臨用電風險。據科技新聞網站《Wccftech》報導,標普全球稱「台積電因電力需求高而面臨信用風險」,因為晶片製造的需求,台積電的用電量上升,雖然台灣家庭用電量下降,但台電的數據顯示,台灣的電力儲備百分比仍難以達到政府的15%目標。報告指出,台積電生產10奈米晶片的用電量約為110 GW,占台灣整體電力消耗量的4%多,工業用電量則為6%以上。到了2023年,台積電開始大批生產3奈米晶片後,用電量已接近250GW,占全台整體用電量8%、工業用電量近 16%。標普也預測,待2030年,台積電用電量可能占台灣總用電量的近四分之一,即為23.7%,這是基於「2030年的晶圓出貨量將比2023年增加90%」的假設,彼時耗電量將達到794 GW。即使在最不樂觀的預測情境下,2030年的晶圓出貨量僅成長50%,台積電的用電量仍會達到418GW。隨著台積電持續推進3奈米晶片的製程,半導體製造的物理限制要求晶片製造商使用更精細波長的光在晶圓上印刷數十億個電路,對於7奈米以下製程的技術來說,極紫外光(EUV)曝光機比成熟製程的深紫外光(DUV)機台更加耗電。2022年,台積電才剛開始量產3奈米晶片時,其每12吋等晶圓掩模層的耗電量為27.7千瓦(kW)。隨著2023年3奈米生產規模擴大,消耗量躍升至40.5 千瓦。除了擴大晶片製造規模外,人工智慧產品的高需求也促使台積電增加封裝產能。截至2023年,台積電的年用電量為232GW,是英特爾(約90 GW)和SK海力士(125GW)的2倍以上。因此,電力需求成長之際,台灣也在努力維持電力儲備。
英特爾股價一度大漲9%「有好消息」? 外媒:高通將收購部分業務
週五美股英特爾(Intel)收高3.31%,成交56.64億美元。股票尾盤拉升,一度漲近9.5%,最高報每股23.14每元,創8月新高。近期有報道稱,高通(Qualcomm)就收購事宜跟英特爾進行了接洽,這筆交易有可能會在晶片行業創紀錄。半個月前,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高通已有收購英特爾部分股權的可能性。該公司正在尋求收購英特爾的設計業務,以豐富其產品組合。英特爾目前正努力創造現金流,並希望剝離業務部門並出售其他資產。根據《CNBC》報導,英特爾曾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但近年呈現「螺旋式下滑」,邁入2024年後,英特爾的處境更加艱難,在8月發佈了令人失望財報,並宣布裁員15%並停發股利,一度引爆股價單日大暴跌26%,創50年最大跌幅。該公司正在艱難應對銷售的疲軟和虧損的擴大。若雙方確實談成併購,將會是歷來最大科技公司合併案之一;英特爾目前市值超過900億美元,高通市值約1,881億美元。目前雖離達成協議還很遠,儘管被視為加強美國晶片競爭優勢的機會,這種超大規模的交易肯定會引起美國司法部門的反壟斷審查, 而據研調機構Omdia 18日發布的報告中指出,預估今年Q3全球半導體產業總營收可達1758.66億美金,季增8.5%,而南韓記憶體大廠SK海力士(SK Hynix)在Q3的銷售額有望首次超車英特爾,成為全球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