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代工
」 台積電 晶片 三星 蘋果 股價「白手套」事情餘波 傳台積電11日起斷供陸7奈米晶片
先前華為的昇騰910B處理器內出現台積電7奈米製程產品,台積電發現後緊急斷供並通報美國商務部。據《金融時報》報導,台積電將從11日暫停生產其最先進的AI晶片。這一決定涵蓋所有7奈米及以下先進製程的AI晶片,並可能需美國批准才能恢復供應。台積電向所有中國AI晶片客戶發送電子郵件,強調從11日起,將暫停向中國AI / GPU客戶供應7奈米及以下更先進製程。過去美國商務部限制台積電出貨給中國華為、壁仞、摩爾線程的投片都須經過美國同意,不在管制名單的公司只要頻寬、算力符合商務部規定都可以投片。未來新規定改為,台積電出口中國公司7奈米(含)以下,只要電晶體、頻寬、晶片面積達到條件的晶片,台積電在投片前都需要取得商務部許可,換言之未來大陸所有AI晶片包含車用、GPU、自動駕駛等晶片,都要先經過商務部同意才可以投片。報導分析,台積電「白手套」事件被盯上,再加上川普對台積電施加壓力,聲稱要徵收「保護費」,似乎讓台積電下定決心投誠,與美國商務部訂定嚴苛的審查制度,要全面封鎖中國的先進製程產能。未來中國的晶片公司無法再使用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恐對產品的性能和市場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中國晶片業供應鏈將重組,未來可能需要尋找新的晶片代工廠,也可能使其目前自給自足的先進製程產能再受限。
ASML財報暴雷原因曝光 外媒:三星「沒有大客戶」推遲交付設備
半導體產業股票高潮迭起,荷蘭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財報第3季淨訂單額從前一季的55.6億歐元腰斬至26億歐元拖累半導體股;接著台積電財報驚艷,重燃市場對AI 需求的樂觀情緒。近日,《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韓國半導體巨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德州工廠原欲使用荷蘭半導體設備巨頭艾司摩爾(ASML)的晶片製造設備,但目前已推遲交付,因目前三星電子仍未有主要客戶。另外三名知情人士也稱,針對德州泰勒市(Taylor)價值170億美元的廠房,三星也一直延後向其他供應商下訂單的時間,促使供應商尋找其他客戶並將進駐員工送回國內。根據知情人士說法,泰勒廠延後接收的設備中,包括了艾司摩爾所生產的「極紫外光曝光機」(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艾司摩爾則在15日發表的2025年展望之中,下修全年業績預測,但並未詳細說明是否受到三星延後設備接收計畫所影響。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在鎔為了讓公司跨出主要收入來源記憶體晶片業務,而野心勃勃讓三星進入晶片代工製造業,並以泰勒廠作為發展核心。如今傳出推遲設備交貨、興建新廠遇到挑戰,計畫連連遭受打擊。
台積電終場上漲25元市值重返27兆元! 法說會前利好狂噴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將於下周四(17)召開法說會,此外近期輝達、超微等大客戶也持續釋出AI晶片需求強勁的展望。多家外資法人也看好AI半導體需求的增長,紛紛給予台積電「買進」評等,同時調升目標價。台積電今(11)日終場以1045元作收,股價最高衝上1050元,創下近三個月高點,進一步靠攏前高1080元,市值也回升衝過27兆元。台積電今日早盤開盤走高,股價一度觸及1050元,漲幅達30元,增長2.94%。隨著股價上升,台積電的市值也達到27兆元,助推台股一度上漲至23011點,增長超過300點。然而,隨後台積電的股價在1045元至1050元之間波動,最終以1045元收盤,漲25元,漲幅為2.45%。超微(AMD)10日也再度重申與台積電的緊密夥伴關係。執行長蘇姿丰在舊金山ADVANCINGAI2024活動上,不僅發表新一代AI晶片,更表態AMD現階段不考慮台積電以外的晶片代工廠生產其先進AI晶片。另外,蘇姿丰表示公司將擴大使用台灣以外的生產線,尤其著重於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新建廠房。台積電9月合併營收約為2518.73億元,躍升史上第2高,第三季營收達7596.93億元,也創下單季新高,累計今年1至9月營收約為2兆258億4700萬元,也是歷史新高。台積電將於17日召開法說會,法人預估,台積電下半年將可望逐季成長,全年營收挑戰新高。
台積電飆破907元天價!除息前再創新高 張忠謀身價突破1131億
台積電(2330)股價在今(12)日進午盤前半小時衝上新高,不只突破900元大關,最高更來到了907元,刷新天價,漲幅超過2%。而台積電今日市值也超過23.52兆元,台股大漲200點,同樣再創新紀錄。美股蘋果收盤大漲逾7%,台積電(2330)、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等蘋概股領漲下,指數開高走高,而鴻海(2317)也是蘋概股代表之一,今日午盤前最高來到了185.5元,逼近前波高點186元。台積電即將於明(13)日除息,今日股價創新高,台積電新任董事長魏哲家先前在5日公司股東會上曾暗示,正在考慮提高AI晶片代工服務的價格,也已經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討論過,對方則釋出正面態度回應。據悉,張忠謀在2018年6月5日股東會後退休,當日台積電的收盤價還是229元,今日卻達到了907元,讓市場估計持有12.5萬張台積電的創辦人張忠謀,身價飆破1131.37億元。而被視為老戰友的曾繁城身價則升至266億元,台積電剛退休的董事長劉德音也將超過116億元。另外,台積電於6月5日深夜發出訊息,為「抵銷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所造成之股權稀釋影響」,且要維護股東權益,決定實施庫藏股,從6月6日至8月5日止,從集中市場買回自家股票3249張,目標價格落在598至1281元,預計將斥資41億元。
台積電前5月營收破兆年增27% 新董座魏哲家:將調高晶片代工價格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昨(7日)公佈5月營收報告,合併營收約新台幣2296億2000萬元,創同期新高,較上月減少了 2.7%,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30.1%;累計今年前5月營收1兆582億8600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7%,寫下同期新高紀錄。台積電先前法說會釋出第二季財測,AI需求比一年前樂觀,隨著AI的應用和晶片對公司提出更高要求,對未來的增長充滿信心。預估第二季美元營收將介於196億元到204億元,若按新台幣兌美元匯率1比32.3計算,毛利率約在51到53%之間,營益率則則介於40到42%,以財測中位數推出,第二季均值年增約27.5%、季增約6%。同時,台積電前任董事長劉德音退休,將職位交接給CEO魏哲家,這代表魏哲家成為台積電多年來首位同時擔任董事長和CEO職務的人。股東大會後,台積電新任董事長魏哲家暗示,他正在考慮提高公司人工智慧晶片代工服務的價格,並已與輝達CEO黃仁勳就此問題進行討論。魏哲家表示,「考慮到輝達晶片的價格,以及台積電在其生產中的重要作用,調漲生產費用再正常不過。」此外,台積電在交易所發佈公告,計劃於6月6日至8月5日回購3249張公司股票,回購價格為每股598元至1281元,買回金額上限41.61億元。此次回購旨在抵消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所造成的股權稀釋影響,回購的股份將辦理銷除。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日前表示,台積電今年首季的業績雖受智慧型手機的季節性因素影響,但此影響被高效能運算(HPC)相關需求部分抵消。進入第二季,預期即便公司業績會受到智慧型手機季節性因素的持續影響,市場對公司領先業界3奈米和5奈米技術的強勁需求仍將支持台積電業績。台積電週五股價終場下跌15元,收在879元,跌幅1.67%。
台積電股價一年多狂飆逾110% 分析師憂:AI需求五年內可持續性
隨著全球投資者對人工智慧的狂熱,全球最大晶片代工製造商台積電的股價已從2022年10月的低點飆升逾110%。儘管去年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收入僅佔台積電總收入的6%,但市場預期需求將出現跳躍式增長。在過去兩個月的時間內,該股的相對強弱指數一直處於超買區間,表明反彈幅度過大、速度過快。台積電的股價相對於分析師平均目標價的溢價也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晨星公司的分析師Philip Lee是業內給出最高目標價的分析師之一,但他承認,對於人工智慧的高速增長能保持多久感到緊張。他給出新臺幣950元的目標價,代表上漲幅度超過20%。並表示,「如果我看一下訂單,我會有點擔心人工智慧需求在三到五年時間內的可持續性,因為不可能每年在數據中心上花費數百億美元。」台積電今年1月表示,其人工智慧收入正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到2027年,該公司的人工智慧收入將達到13%左右。該公司正在美國、日本和德國建設工廠,競相滿足亞馬遜和微軟等全球巨頭運營的數據中心所使用的人工智慧晶片的需求。考慮到貿易緊張局勢以及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可能產生的影響,地緣政治擔憂給台積電的前景蒙上了陰影。Lee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台積電強勁的訂單主要是由人工智慧產品的終端需求推動,還是美國客戶為避險政策不確定性而增加庫存所致。瑞穗證券亞洲有限公司的分析師指出,另一個風險是蘋果公司能以多快的速度應對智慧型手機行業的低迷,並成功地在其設備中添加人工智慧功能。分析師認為對於iPhone來說,在中國地區的需求實際上正在減弱,所以他們的訂單可能會有一些潛在的風險。不過,儘管存在這些擔憂,晨星和瑞穗仍對台積電的股票持樂觀態度,該股獲得35個「買進」評等,只有一個觀望評等、沒有賣出評等。分析師們似乎同意,估值對台積電來說不是問題,該股明年預期市盈率為16倍,與五年預估中值大致一致,在全球主要晶片類股中排名接近最低。
輝達CEO黃仁勳:矽谷目標通用人工智慧AGI「五年內問世」
美東時間上周五(1日),輝達CEO黃仁勳在美國加州參加史丹佛經濟政策研究所高峰會時表示,他預計通用人工智慧(AGI)最快將在五年內面世。通用人工智能(AGI)又稱強人工智慧(Strong AI),是AI的一種理論形式,指的是AI可以像人類一樣學習和推理,有可能解決複雜的問題並獨立做出決策。由於目前仍沒有公認的人類智慧定義,不同領域科學家對通用人工智慧的定義和標準也各不相同。通用人工智慧的概念是相對於目前我們已經廣泛實現的「弱人工智慧」來說的,後者指的是擅長執行單一任務、解決特定問題、但沒有自主意識的人工智能,其應用包括智能客服、無人駕駛、算法推薦等。實現AGI一直是矽谷長期以來追求的目標之一。當被問及需要多長時間能夠實現這一目標時,黃仁勳回答稱,這一答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定義AGI的目標。他表示,如果對AGI的定義是通過人類測試的能力,那麼這一目標五年內就能實現。他稱,「如果我讓一個AI進行任何測試,你可以列一個測試的清單並把它放在計算機科學行業面前,我猜在五年之內,我們就可以在每個測試上都做得很好。」目前,AI已經可以通過律師資格考試等測試,但在胃腸病學等專業醫學考試中仍表現不佳。但黃仁勳認為,在五年內,它應該能夠通過任何單個測試。但他也提到,要實現更高要求的AGI仍然很難,因位科學家們在如何描述人類思維的工作方式上仍然存在分歧。黃仁勳還在高峰會上回答了另一個問題,需要多少晶片代工廠來支持AI產業的擴張。有媒體報導稱,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認為需要更多的晶圓廠,而黃仁勳顯然認爲此舉「大可不必」。他指出,雖然目前市場上對更多晶片有所需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晶片性能也會提高,這會限制所需晶片的數量。「我們將需要更多的晶圓廠。但請記住,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在極大地改進(人工智慧)的演算法和處理。」黃仁勳表示,「運算效率並不會停留在現今的水平。在10 年內,我將會把計算能力提高一百萬倍。」
台積電龍年股價狂飆24% 有望重回全球前十大上市公司
晶片代工巨頭台積電在全球投資者們對人工智慧的樂觀情緒推動下,其股價自2024年以來大漲超24%,並且強勁漲勢短期內似乎難以停止。近期,科技股投資者們對於AI的信仰,在全球股市再度掀起巨大波浪,因此輝達旗下需求無比強勁的AI晶片A100/H100唯一晶片代工商台積電,有望重新躋身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行列。在全球晶片行業巨頭輝達下周公佈最新季業績之前,投資者們紛紛湧入AI晶片的最關鍵製造商台積電。台積電周四(15日)在台股股價飆升近8%,市值達到5750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13位。這使得該股市值距離Visa、博通(Broadcom)和特斯拉(Tesla)等大型公司僅僅有600億美元的距離。在2020年短暫進入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之後,台積電有望重新躋身前十俱樂部。自去年9月底以來,全球股市圍繞AI的投資狂潮愈發猛烈,台積電股價在這波投資狂潮助力之下已上漲逾30%,而且還有進一步上漲的趨勢。由於生成式AI在全球各行各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畢竟所有AI技術背後都離不開算力支撐,而算力的背後則完全基於AI晶片這一最底層基礎硬體。正是在AI晶片火爆需求帶動下,台積電2023年第四季實現總營收與上年同期的歷史高位水平基本持平,同時大幅超過市場普遍預期。來自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分析師表示,台積電股價飆升反映了投資者對人工智慧技術未來增長前景的極度樂觀態度。但是,並非所有跡象都表明台積電股價將進一步上漲。最近猛烈的上漲勢頭使該股處於超買區域,這是一個技術性的障礙區域。此外,人工智慧領域出現任何利空的跡象,比如輝達最新季業績令投資者們感到失望,都有可能導致該公司股價下跌。但華爾街分析師們普遍看好台積電股價走勢。摩根士丹利近日上調了該股的目標股價,並預計市場將推高其估值。根據機構彙編的數據,在市值超過200億美元的全球晶片製造商中,台積電和輝達等晶片巨頭的分析師推薦評級為最高等級。
已和台積電洽談!ChatGPT之父「欲重塑全球半導體」提220兆計畫
全球半導體生態將發生巨變?!《華爾街日報》今(9日)披露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正籌措數兆美元以重塑全球半導體產業,且已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官員、台積電代表、日本軟銀執行長孫正義會談。報導指出,奧特曼為解決缺乏支援ChatGPT等大型語言模型的高級晶片等AI領域「最大挑戰」,奧特曼已和台積電代表、孫正義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官員進行討論。其中在台積電部分,奧特曼希望未來幾年能由中東投資者出資,台積電建造及營運「數十座晶片代工廠」,且預估金額達到7兆美元(約新台幣220兆),金額遠超過全球任何國家援助計畫,甚至美國國債,以及全球總市值最高2間公司微軟與蘋果的總和。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說法,表示作為談判一部份,奧特曼正推動OpenAI、投資者、晶片製造商和電力公司的多方合作關係,因為AI運算需要消耗大量電力,OpenAI發言人更告訴《華郵》,目前已在增加晶片、能源和資料中心的「全球基礎設施和供應鏈進行富有成效討論」。此外,OpenAI考量到國家優先計畫重要性,也會持續向美國政府通報。不過知情人士也指出,目前仍處於早期討論階段,不僅潛在投資者名單不完整、還需耗費數年討論,且計畫最終也可能不會成功。
製造業回神看好逐季成長 台經院:估2024年經濟成長率3.15%
迎接新的一年,台灣經濟研究院26日公布最新景氣動向調查報告,認為2024年台灣經濟成長主要仰賴消費與投資支撐,景氣已觸底反彈,外銷出口將轉好,從去年12月開始逐季上揚,廠商們預期今年第2季比較樂觀,預測全年經濟成長率3.15%,消費者物價指數預測則上調至1.95%;要留意地緣政治風險與全球超級大選年帶來的變數。台經院公布2023年12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6.78點,月增3.54點,結束先前連續兩個月下滑態勢轉為上揚;服務業為93.60點,月增1.78點、營建業為105.91點,月增3.78點,都是連續兩個月上揚。台經院表示,近期國際經濟情勢來說,儘管美歐製造業景氣續呈萎縮,但已有小幅改善,日本製造業因全球需求減少而下滑,服務業則因新業務擴展稍微成長,中國仍受房地產低迷拖累,但工商業活動復甦。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台灣製造業受惠於新興科技應用商機活絡,以及供應鏈庫存逐步去化帶動拉貨需求,且比較基期偏低,推升12月出口年增率續揚,加上部分傳產的外銷訂單與生產表現也較上月為佳,製造業對當月與未來半年景氣看法都明顯轉好。儘管中國及美國兩大市場經濟情勢不確定性仍高,但國內製造業受庫存調整逐漸完成及建設需求增溫影響,需求回穩,加上中國鋼鐵調控政策和國際煉鋼原料報價維持高檔,有利國內鋼材報價走勢,故有近三成的鋼鐵基本工業廠商看好未來半年景氣表現,亦有五成左右的鋼鐵基本工業廠商持平看待未來半年景氣;半導體供應鏈去化告一段落,加上國際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業者投入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晶片研發,帶動高階晶片代工與先進封裝測試需求增加,且DRAM市場供過於求改善,DRAM價格上揚,有助於相關業者稼動率回升,故有三成以上的電子機械業者看好未來半年景氣表現。服務業方面,受惠於聖誕節、跨年節慶商機、企業尾牙活動舉辦,年末假期航班載運量提升,帶動餐飲住宿需求,零售業與餐旅業看好當月景氣表現。營建業則因年底趕工與購屋旺季,加上政府推動的青年安心成家方案2.0政策的挹注,使得剛性需求持續浮現,再加上考量2024年政府公共建設預算續升,且未來半年房市景氣展望將朝向正向發展,營建業者也看好當月與未來半年景氣表現。
外媒:iPhone 17 Pro將採用台積電首款2奈米晶片
台積電正在與英特爾和三星競爭,為其客戶生產關鍵的2奈米晶片。此外,台積電有望在2025年為蘋果提供用於iPhone 17 Pro的技術。根據《AppleInsider》報導,對於主要晶片代工廠來說,縮小晶片架構的競爭仍然是一門大生意,據悉,蘋果晶片合作夥伴台積電將在未來幾年穩步推出使用2奈米技術的晶片。2名知情人士向英國《金融時報》透露,台積電已向主要客戶展示了其N2原型機的製程測試結果,這些客戶包括蘋果和輝達。報導指出,競爭對手三星顯然試圖透過提供降價的2奈米原型來吸引輝達等主要客戶,不過,在一些人看來,台積電的表現可能仍然更好。Dalton Investments分析師James Lim表示,三星認為2奈米技術將改變遊戲規則,但人們仍然懷疑它能否比台積電更好地執行升級。部分原因是,台積電已經在3奈米等級開展工作,多款Apple產品,包括iPhone 15 Pro系列中的A17 Pro。與此同時,三星正面臨3奈米晶片良率低至60%的困境。台積電先前曾表示,正致力於在2025年大規模生產2奈米晶片,蘋果通常是首次使用該製程的晶片的主要客戶。高層在報告中表示,N2技術開發進展順利,預計在2025年實現量產,一旦推出,無論在密度還是能源效率方面都將成為業界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如果進行得夠早,2025年的大規模生產將使蘋果能夠在當年發布的晶片(可能被稱為 A19)中使用該技術。理論上,除非蘋果改變其晶片發布策略,否則該晶片將在當年的iPhone 17 Pro系列中推出。
三星斥資170億美元在美興建晶圓廠 目標2030年超越台積電
目前有消息指出,三星電子計畫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泰勒市(Taylor)斥資170億美元來興建晶圓廠,這座新工廠預計占地270萬平方公尺。也由於三星電子近期曾與一家半導體晶片公司簽署供應AI人工智慧處理晶片的合約,這次的建廠有可能就是合約的範圍之內。三星電子也發下豪語,預計在2030年前成為超越台積電、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晶片的製造公司。根據《korea joongang daily》報導指出,根據德克薩斯州泰勒市政府的網站上資料顯示,目前已經出現一個名為「三星製造工廠2」的新建築項目立案,目前正在接受相關單位的審查中。而該項目中也提到,泰勒市與三星簽訂了一項開發協議,該協議要求泰勒市指定資源並為與場地開發和建築施工活動相關的審查、批准和檢查服務創建快速流程。報導中也提到,這座工廠其實早在2022年就進行開工,當時三星以170億美元的預算開工,但如今由於建築成本上漲、又新增一些建築物,預算已經上漲到250億美元。雖然三星電子並沒有透露該工廠未來的用途為和,但外界普遍認為,位於泰勒市的工廠預計是晶片生產線的一部分。據了解,三星電子於2022年向美國政府申請在德克薩斯州11處半導體晶片工廠的稅收優惠,三星電子向美國政府承諾,在未來20年會在美投資近2000億美元,同時也計畫在2030年前超越台積電、成為世界最大半導體晶片代工廠。
蘇姿丰:AMD考慮找台積電以外代工廠合作生產晶片
半導體公司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訪台掀起熱議。不過由於美中緊張局勢雖時可能爆發衝突,因此她上週五(21日)表示,除了台積電(2330)之外,AMD還會考慮其他代工廠商來生產AMD設計的晶片,以確保供應鏈的彈性。蘇姿丰稱,「對於先進晶片的開發,我們目前沒有任何計畫。」她承認,鑑於台積電一直在晶片製造行業佔據主導地位,且掌握著尖端技術,AMD想找合適的其他代工廠並不容易。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晶片製造企業,從10奈米製程開始,台積電便在晶片代工領域遙遙領先。排在台積電之後的則有三星、聯電(2303)和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等。不過,蘇姿丰並未透露任何候選公司的名字。蘇姿丰對利用台積電在台灣地區以外的工廠持開放態度,例如該公司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工廠。她表示,「事實上,包括美國和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地正在發展更多的晶片製造業,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我們希望利用不同地區的製造基地來為我們提供一定的靈活空間。」台積電上週四(20日)在財報會議上宣布,由於當地勞工貴又效率低等因素,該公司在美國亞利桑那州4奈米晶圓廠的投產時間,已由2024年底推遲至2025年。隨著科技公司爭相開發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慧,晶片行業獲得了極大的提振。憑藉生成式人工智慧這股東風,輝達今年股價暴漲了兩倍有餘,原因是其在GPU(圖形處理器)領域佔據主導地位。而作為輝達的主要對手之一,AMD雖然在CPU(中央處理器)領域表現突出,在GPU領域則處於追趕地位。蘇姿丰表示,GPU的人工智慧領域有很大的商機,「因此我們大幅增加了資源,人工智慧目前是公司的最優先事項。」
蘋果憂台積電美國廠2025年產能僅滿足15%需求 彭博:將尋三星、英特爾救急
根據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內容顯示,蘋果將成為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第⼀⼤客戶,但仍需要尋找替代供應來源,像是三星電子或英特爾,以降低中期半導體供應風險。分析指出,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第一期項⽬預計2024年開始生產5奈⽶節點晶片,但產能太⼩且投產時間太晚,使蘋果⾯臨很⼤的供應鏈風險。彭博分析指出,蘋果仍會每年升級⼿機系統單晶片,⽽為了容納更多電晶體和記憶體,每次升級後仿生晶片的尺⼨都會更⼤。預估到2025年底,蘋果⽤於⼿機晶片的總晶圓需求將增長43% 。據彭博分析,2025年蘋果可能將獲得台積電美國廠的12萬⽚晶圓產能,僅能滿⾜15%的需求。相關原因包括⾼通和輝達等晶片設計公司分⾛部分產能,以及新晶圓厰投產後⼀般都有12到24個⽉的調試期。蘋果或將尋找三星或英特爾等替代供應來源,才能降低中期半導體供應風險。該分析指出,由於依賴台積電的台灣晶圓厰生產iPhone晶片和桌上型電腦處理器,蘋果⾯臨很⼤的供應鏈風險,未來3到5年內都無法有效化解這⼀風險,儘管蘋果將成為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厰的第⼀⼤客戶,但這並未有效解決晶片供應依賴單⼀地區的問題,因為這是蘋果產品最重要的元件。分析指出,在最壞情景下,蘋果可能將部分訂單交給三星或英特爾,三星在美國和韓國的3奈米和5奈米晶片代工產能都比英特爾大,且在A10晶片組推出之前⼀直都是蘋果的主要晶片代工廠。目前三星為高通代工晶片,三星是唯一一家具有新一代全環繞閘極技術(GAA)經驗的晶圓代工廠,提高了未來滿足蘋果嚴格性能和良率要求的幾率。值得注意的是,蘋果的記憶體和顯示屏供應已經依賴三星,如果三星在蘋果供應鏈中的份額越來越高,可能會讓其獲得更高的定價權。
台積電連漲3天500元大關站穩了? 分析師:突破一月底14.8萬張大量才能持續走高
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本周氣勢強勁,3個交易日就大漲34.5元,不僅自身股價順利衝上500元整數關卡,也推升台股指數重新站上16000點,創去年6月13日以來高點。展望後市,分析師林柏錦指出,從量價來看,台積電在今年1月30日當天收盤收543元,成交量則有148413張大量,需要換手成功,股價才有機會再創高點。林柏錦指出,台積電連續大漲,相信投資人都會想,該賣還是該買?其實如果將台積電今年2月14日的股價高點跟3月31日的高點連起來,畫成一條下降壓力線,很明顯發現今(18日)雖然跳空開高,但盤中高點 536元就剛好碰到下降壓力線,這也是今天台積電收盤收一根黑K棒的原因。華冠投顧分析師范振鴻則指出,從技術面角度來看,台積電今天開高帶量上攻,所以今日低點不收破則表示多方強勢仍在。至於基本面部分,台積電公司營運在先前法說會中提到,今年以美元計價的營收將減少低至中個位數百分比(約4-6%),手機市場復甦情況仍然不如預期,後續仍要留意半導體市況有二次下調的風險。不過台積電本身仍擁有多種題材,包括Nvidia 輝達急單採用的CoWoS先進封裝技術、Apple蘋果即將在WWDC開發者大會發表MR頭盔,以及Tesla 特斯拉Dojo D1晶片代工訂單,這些都是台積電仍有機會刺激短期市場的多方優勢。
MacBook營收創新低!蘋果M2晶片減產 恐衝擊台積電營收表現
根據韓媒《The Elec》報導,蘋果已在1、2月暫停生產用於MacBook筆電的M2系列系統單晶片,3月雖恢復量產,但產量較一年前銳減一半,等於訂單量打對折。由於M2晶片採台積電5奈米製程生產,恐衝擊台積電高階製程產能利用率與營收表現。蘋果同時也傳出將裁撤零售團隊一小部份工作,為其去年縮減開支以來的首度裁員。《The Elec》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從一月至二月,蘋果晶片代工廠台積電沒有送出任何5奈米M2晶圓成品至封裝與測試公司,進行切割與組裝;他們補充,這唯有在蘋果要求下才可能發生,其原因恐是MacBook需求低迷所致。報導說,M2晶片的封裝是由南韓封裝公司Amkor與STATSChipPAC Korea負責,這些半導體封裝、測試承包商(OSAT)收取台積電的晶圓,並將其完成成品晶片;相關OSAT公司有蘋果專門產線,這些產線不允許為蘋果之外其他公司進行封裝,因此基本上他們也停工兩個月。蘋果持續開發自研晶片,都由台積電操刀,台積電每年來自蘋果的營收金額也逐年墊高。消息人士說,雖然M2晶片已在3月恢復生產,但產量已比去年同期砍半。由於M2晶片採台積電5奈米製程生產,恐衝擊台積電高階製程產能利用率與營收表現。另外,MacBook代工廠廣達及鴻海也恐受波及。廣達近期已遭遇PC產業逆風,2月營收833.51億元,月減7.5%、年減8.1%;出貨方面,廣達2月筆電出貨310萬台,與元月持平,但年減35.42%,顯示MacBook需求下降,對廣達出貨量造成一定影響。今年2月,蘋果公布去年10~12月財報時,已對個人電腦市場的低迷提出警告;當時蘋果說,預計包括M2在內的蘋果自行設計的晶片將遭遇短期困境,MacBook季度營收77億美元、年減30%,創最低紀錄,預料該部門營收將進一步下滑。另彭博指出,蘋果正裁撤發展與維護部門的一些工作,相關工作負責蘋果全球零售商店與其他設備的興建與維護,儘管裁撤規模不大,但對這家全球最有價值的企業而言,在同業因消費支出疲軟、紛紛裁員之際,減產晶片更凸顯消費需求疲弱。蘋果回應,這項措施是精簡人力而非裁員;蘋果告訴相關部門員工,可以重新申請其他部門類似工作,而未獲得新職務的員工,可獲4個月的資遣費。
科技裁員潮擴大 格芯啟動裁員凍招聘年降2億美元成本
據彭博周五(11日)報導,美國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正制定計劃,並通知員工將進行裁員、實施凍結招聘,目標是降低每年營運費2億美元(約62億新台幣)。格芯的總部位於紐約馬爾他,由阿布達比主權財富基金控股,是向美國政府尋求資金以擴大美國國內芯片製造的半導體生產商之一。在計劃裁員和實施招聘凍結方面,格芯正在加入其同行的隊伍。格芯通知其員工即將裁員,但沒有透露具體何時裁員或哪些部門會受到影響。格芯發言人證實此事,但拒絕透露具體的裁員人數,還補充道格芯第3季財報表現強勁,且第4季財測穩健,但基於當前的總體經濟環境,正尋求成本的控制。 近期科技業裁員風暴吹起,Twitter、Lyft和雲端運算軟體公司Salesforce已啟動大規模裁員。Meta(MET)本週也迎來史上最大裁員潮,裁員超過1.1萬人,同時計畫削減支出及凍結招聘直到2023年第一季,英特爾(INTC)發布上季財報表示,將致力在2023年削減30億美元營運成本,包括大量裁員;美光科技(MU)等其他半導體公司已放緩招聘步伐。不只如此,包括高通(Qualcomm)、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等企業,也實施召聘放緩、裁員。格芯11月8日公布第三季營收、獲利均創歷史新高,預估第四季營收介於20.5億至21億美元,調整後每股純益介於1.24至1.44美元。格芯財務長David Reeder預估,第四季車用晶片需求將維持強勁,但通訊和資料中心業務成長可能放緩。本周二(8日),格芯報告稱,第3季度營收猛增22%,並發布了高於分析師預期的第4季度銷售額和利潤指引。格芯正在努力贏得晶片代工市場的份額,並獲得足夠的規模來與行業領導者台積電展開競爭。
怕誤觸美晶片禁令 台積電要陸客戶簽免責聲明
美國晶片禁令封鎖高階GPU輸入中國,使中國具有設計高階晶片實力的企業人心惶惶,如今傳出即將推出新品的壁仞科技和阿里巴巴旗下的平頭哥,正著手降低晶片處理速度以規避禁令。上述兩家公司的晶片代工廠台積電,則要求其大陸客戶自報產品規格,並簽署免責聲明。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國晶片禁令使即將推出新款GPU的平頭哥與壁仞科技受挫,已暫停生產甚至在變更設計。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師帕特(Dylan Patel)10月底的文章指出,壁仞科技網站上公布的BR100產品規格已有改變,相關接口從8個減少至7個,藉此降低處理速度免於被美國限制。美國禁令大致以每秒600GB傳輸速度作為判斷區間,BR100原本的規格超乎該標準,但壁仞科技官網新顯示的規格已降低至標準被,顯示為每秒576GB。但整體晶片禁令影響範圍廣大且涉及多項關鍵指標,工程師與業內人士仍在持續評估。帕特指出,壁仞禁用晶片部分接口與功能,但並沒有改變晶片設計,或許美國政府會有疑慮,擔憂晶片功能並非永久停用。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為這些陸企代工的台積電難以判斷晶片效能,要求這些大陸客戶自行申報晶片產量與輸出功率,並簽署免責聲明。知情人士指出,台積電要求客戶證明其產品在出口管制下沒有問題,才會發貨。行業專家分析,壁仞科技此前頻繁宣傳晶片規格,並公開披露效能,使該公司被美國緊盯,台積電也為是否生產而感到為難。另一方面,即將發表新GPU的平頭哥也受波及,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平頭哥核心團隊許多專家來自此前被制裁的華為海思。報導引述平頭哥發言人表示,公司核心產品僅供阿里巴巴集團使用,符合所有相關規定。
Chip 4利益衝突!韓美半導體難脫鉤中國市場
晶片四方聯盟(Chip 4)已於本周召開首次預備會議,目前僅談及供應鏈合作議題,未觸及排除中國技術的出口管制項目。專家認為,Chip 4初期僅能以技術或平台合作方向為聯盟初步目標,產業界人士也補充,4方成員利益盤根錯節,堵中目的難達成。例如韓媒報導,有美國半導體企業正在拒絕韓國上游廠商供應中國製造的產品,該舉措勢必讓韓企蒙受損失而想辦法「洗產地」規避制裁。據韓國媒體ET News的報導,美國半導體客戶目前紛紛要求韓國企業提供「原產地證明書」,證明供應的產品不是由中國的代工廠生產,即使產品是由韓國的無廠半導體公司設計。根據韓國業界說法,整體供應環境已變得更趨嚴格,例如在合約中須註明半導體原產國,一名韓國半導體業主管透漏,「多數美國客戶似乎正想辦法避免,一旦美國政府檢查是否使用中國的半導體製品,可能伴隨而來的各式各樣處罰。」甚至有韓廠被要求在台灣代工的產品產地不能標註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而是台灣,因為產地名若包含「China」可能會被遭到禁止輸入。報導指出,許多韓國無廠半導體公司必須交由台灣的台積電和聯電代工生產。而美國客戶如今這波抵制「中國製造」的行動,預料將對韓國無廠半導體和晶片代工業者產生重大衝擊,例如南韓三星和海力士都有在中國大量投資,更不要說美國的英特爾也有投資中國的蘇州順芯半導體,因此與中國脫鉤,放棄中國市場,必然會使企業蒙受巨大損失,而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又難以用政治力量去介入市場經濟,因此許多企業勢必會想辦法規避華府的規範。
實現歐洲晶片獨立第一步? 意法、格芯傳斥資1210億元法國設廠
新冠肺炎引起的晶片短缺潮,讓世界各國開始警覺不能只依靠亞洲的晶片代工,美國醞釀興建大量半導體廠,近日傳出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預計在法國斥資40億歐元(約新台幣1210億元)設廠,讓歐洲在未來能夠晶片獨立。外媒《Bloomberg》曾報導,格羅方德、意法半導體在6月時,就以政府資助資金為前提,預計在法國設廠,同時也是在歐盟新晶片法實施後,第2間半導體代工廠。目前設廠訊息還未對外宣布,將在「選擇法國(Choose France)」會議中,由法國總統Emmanuel Macron親自宣布,希望未來生產佔比能達到全球的20%;但業內人士認為,該廠若順利投產應該多為成熟的半導體製程,鎖定的應該是車用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