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成長
」 國發會 GDP建物買賣同比上漲26% 內政部:緊盯房市防違規交易
113年第1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40.82,相較上季上漲3.40%。對此,內政部19日表示,本季因國內外景氣復甦,國內持續投資建設,經濟成長率年增6.56%,股市持續高檔上漲;加上市場資金充裕,房貸利率仍處於相對低檔,帶動自住置產購屋需求。內政部指出,本季全國建物買賣登記8萬1,013戶,較去(112)年同季年增26%,住宅價格指數年漲9.29%,受景氣成長因素影響,帶動整體房市交易量價俱增;近期桃園市政府對於稽查違規的建案,就依平均地權條例規定裁罰2,520萬元,內政部除了呼籲業者自律外,也會持續緊盯房市場交易,防止違規交易不當影響房價與交易秩序。在6都住宅價格指數部分,本季也都呈現上漲情形。其中以桃園市較上季上漲3.99%最多,台南市上漲3.94%次之,新北市、台中市及高雄市分別上漲3.02%、2.83%、2.49%,台北市上漲1.72%,漲幅為6都最小。內政部表示,自去年第3季起因受經濟景氣復甦成長等基本面因素帶動,造成整體房市交易量價持續升溫上漲,內政部密切關注此波房市變動情形,並緊盯市場交易,絕不會坐視違規交易不當影響房價及房市交易秩序。對此,內政部除在今年5月已發動第8波預售屋聯合稽查外,並與地方政府合作針對異常建案立即稽查。例如近期桃園市政府對於媒體報導排隊搶購的建案進行稽查,即發現其使用的預約訂購單(紅單)有不利於消費者的違規事項,並依平均地權條例規定裁罰2,520萬元。內政部最後也呼籲業者自律,並與政府共同維護交易秩序,讓房市能更穩健發展。
買不起!北市2024年土地現值再漲0.29% 101大樓第11度登上全市地王
台北市「113年公告土地現值及公告地價」經地價評議委員會評定完成,其中每年公告作為課徵土地增值稅基礎的公告土地現值較2023年上漲0.29%;每2年公告1次作為課徵地價稅基礎的公告地價則較2022年上漲4.02%;台北101大樓以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200.1萬元,換算每坪約661.5萬元,第11度蟬連全市地王。根據地政局統計,2024年地價作業調查期間(2022年9月2日至2023年9月1日)全市不動產買賣登記案量2萬5186件,較前一年同期2萬9672件減少4486件,減幅15.12%,主要受經濟景氣成長趨緩及利率調升影響,交易量創近6年新低;不動產交易價格部分,調查期間台北市住宅價格指數上漲1.05%,實價登錄交易價格平均漲幅約2.15%。整體而言,不動產市場呈現「量縮價穩」格局。2024年公告土地現值調整,經地價評議委員會考量最近1年地價動態及整體經濟狀況後,評定全市平均調幅為0.29%;台北市4869個地價區段,評議結果2863個地價區段(58.8%)上漲,1102個地價區段(22.6%)持平,904個地價區段(18.6%)下跌。各行政區評議結果,僅士林區下跌,其他11行政區均上漲,其中漲幅最大的信義區,平均調幅1.02%;居次為具交通樞紐地位的中正區,平均調幅0.53%;唯一下跌的士林區,近1期住宅價格指數年變動率下跌0.87%,加以使用受限之保護區土地比例較高,平均調幅-0.57%。至於2024年公告地價調整,經地價評議委員會綜合考量社會經濟狀況、地方財政需要及民眾負擔能力等因素,同時參考實價登錄等資訊,反應近2年(2021年9月2日至2023年9月1日)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變動情形,評定全市平均調幅為4.02%;台北市4869個地價區段,有4625個地價區段(約95%)上漲,185個地價區段(約3.8%)持平,59個地價區段(約1.2%)下跌。各行政區公告地價評議結果,全市12行政區均上漲。累計近2年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變動幅度,以信義區、南港區漲幅相對較大,平均調幅分別為4.98%及4.93%;士林區漲幅最小,平均調幅為2.52%。眾所矚目的地王部分,由「台北101大樓」穩居寶座,因具全台指標地位,加上商辦市場需求殷切,帶動地價穩定成長,2024年公告土地現值以每平方公尺200.1萬元,換算每坪約661.5萬元,連續11年蟬連地王;居次的「國泰置地廣場」近1年商辦租金屢創高價,以每平方公尺192萬元,換算每坪約634.7萬元,首次登上地后;「新光摩天大樓」則以每平方公尺190.4萬元,換算每坪約629.4萬元,位居全市第三高價。地政局長陳信良表示,近2年經濟成長率及國民所得年增率雖略有下滑,但房價仍呈現上漲,地價評議委員會委員認為公告地價調整除反應近2年地價動態外,亦應審慎考量民眾地價稅負擔。經稅捐稽徵處預估,公告地價調整後,2024年地價稅負擔,占總戶數56%的自用住宅戶,平均每戶約增加214元。
景氣燈號「連6藍」製造業再減1分 國發會:經濟好轉要等下半年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發會)上周五(26日)發布4月景氣概況,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11分,與3月相同,燈號也維持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景氣燈號連6藍,顯示國內景氣成長動能偏弱;國發會認為,目前國內景氣成長動能仍偏弱,要翻揚轉好仍要等下半年。在4月景氣對策信號9項構成項目中,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由藍燈轉呈黃藍燈,分數增加1分,但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由黃藍燈轉呈藍燈,分數減少1分;其餘7項燈號不變。在景氣領先指標方面,不含趨勢指數為100.08,較三月上升0.13%,7項構成項目中,實質半導體設備進口值、實質貨幣總計數M1B兩項下滑,其餘5項如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外銷訂單動向指數、股價指數、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淨進入率、建築物開工樓地板面積等均上揚。國發會分析,由於全球終端需求續疲,以致台灣4月經濟數據在生產面、貿易面、金融面、信心面等指標表現仍低迷,但內需相對活絡,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穩健成長,且帶動服務業就業人數回升。至於景氣燈號何時可擺脫藍燈,國發會經研處處長吳明蕙表示,燈號換燈的機會一直存在,預期景氣下半年將優於上半年。不過,目前出口貿易等相關數字表現不佳,還在盤整過程。國發會指出,未來在投資方面,國內綠能與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持續落實,加上政府擴大公共建設經費等措施,有助維繫投資動能;內需方面,隨疫情影響淡化,國人消費活動增加,加上政府推動全民共享經濟成果措施,有助於內需市場維持暢旺。全球景氣低緩影響台灣整體外貿表現。整體而言,多數機構預測今年下半年台灣經濟可望較上半年改善,但全球通膨與金融情勢發展,以及美中對抗等不確定因素尚存,仍須留意其對國內景氣的影響。
勉強保二!主計總處下修今年GDP至2.04% 創8年新低
外需持續疲軟、出口積弱不振,主計總處昨日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GDP)預估,從2月時的2.12%下修0.37個百分點,至2.04%。雖然勉強「保二」,卻創下近8年新低。與此同時,國發會公布4月景氣燈號,也連續6個月亮出代表景氣低迷藍燈,顯示景氣成長動能仍偏弱。近一年景氣燈號走勢。(圖/黃琮淵製表)面對經濟成長率持續下修,美媒26日報導,台灣不斷惡化的經濟形勢,可能會成為即將到來的選舉關鍵問題。由於通貨膨脹、利率上升及經濟放緩,導致(民眾)不快樂加劇,執政的民進黨將面臨艱難的2024年總統大選。美媒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面臨海外需求疲軟,破壞了依賴貿易的經濟增長。儘管2023年第1季個人消費成長了6.6%,在很大程度上卻被外人投資下降近4.2%所抵消。副主計長蔡鴻坤坦言,出口表現不佳,預估將較去年大概減少7%,所以做此調整。今年第1季GDP最後校正為負2.87%,創2009年以來新低。不過內需表現不錯,因疫後復甦,加上政府普發現金效益,包含商品零售、百貨公司、超市、餐飲及高鐵營收,第1季均呈現成長。在經濟外冷內熱下,又有去年基期較高因素,出口較上回預估會下修0.64個百分點。反觀內需,今年民間消費成長6.92%,近26年新高,較先前預估數上修1.68個百分點。除了各國解封帶動跨境旅遊,疫後生活回歸常軌,購物、餐飲與出遊明顯回升,就業市場穩健與政府普發現金推升消費動能,都是原因。至於4月的景氣燈號,則是「連六藍」,代表景氣持續低迷,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11分,與上個月持平;景氣領先指標連續6個月上升,但升幅縮小,不過同時指標持續下跌,顯示國內景氣成長動能仍偏弱。國發會分析,由於全球終端需求續疲,導致4月生產面、貿易面、金融面、信心面指標仍低迷,但內需相對活絡,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穩健成長,並帶動服務業就業人數回升。展望未來,國發會認為,全球景氣低緩恐仍影響台灣外貿,但高效能運算、資料中心、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發展可望挹注部分出口動能,多數機構預測今年下半年台灣經濟可望優於上半年。
新光鋼首季毛利率逾14% 估鋼市Q3後合理回升看好後市
新光鋼(2031)受惠第一季營運好轉,昨(19日)日舉行法說會,後續看好鋼市。股價同日上漲3.1元,收在49.7元、單日漲幅6.7%,成交量放大到11551張。董事長粟明德表示,鋼市最慢7、8月就能回升,且新光鋼產品積極朝綠能、公共建設轉型,下半年到明年展望樂觀。法人估,新光鋼今年每股純益可望超過4元。營業部副總粟有容指出,新光鋼在去年第3、4季後才開始布局低價鋼料,因此今年首季表現回穩,首季毛利率14.7%,創近5季新高。新光鋼今年首季各產品營收比重,汽車、家電、電腦等約佔16%、零售裁剪買賣佔37%、租賃業務2%,但最大來源還是來自綠能等專案工程、專案加工等,約佔45%。粟明德補充道,新光鋼近年布局廣泛,以綠能領域為主,其中子公司前端風電為焊接離岸風電水下基樁二階供應商,增添營運動能,下游客戶超過2000家,產品廣泛應用在家電、汽機車、建材、工具機產品、石化與綠能能源設備(施)等應用領域。對於鋼市展望,粟明德提到,鋼價與股價一樣漲漲跌跌,最晚今年7、8月鋼價就要合理回升,但若續跌會持續採購,對今年下半年看法也保持樂觀,只要鋼市第3季後回穩,毛利率就不會太差,子公司、孫公司訂單無虞,且有穩定租賃事業,支撐新光鋼整體營運表現不衰退。粟有容表示,今年初中國粗鋼年增率增加,但中國以外地區呈現下降。目前雖然鋼市需求不佳、價格承壓,但會趁此時逢低布局,供應鏈庫存持續去化中,預期1、2個月內鋼市就會落底,後續將迎來庫存回補需求。就國內景氣來看,政府釋出政策支撐國內景氣成長,首要民間消費、旅遊已經逐漸回溫,接下來將推動公共工程,綠電則是趨勢,且兩塊領域多以長單為主,較不受鋼市波動影響。整體而言,粟明德認為,目前公司訂單能見度已經達到年底,甚至開始接明年的訂單,加上租賃業務穩定貢獻,今明二年展望都偏樂觀,毛利率也因為產品組合改善,可望高於過往水準。
環球晶擬合併兆遠換股比例0.02比1 法人分析三好處
環球晶(6488)今日宣布發行新股為對價,以換股方式取得兆遠(4944)百分之百股權;每1股兆遠換發環球晶0.02股普通股,暫訂今年11月1日為股份轉換基準日。法人解釋,兆遠從2018年連年虧損迄今,若是現金減資彌補虧損,則淨值從4.39億元縮水至1000多萬,如此便需要大股東中美晶(5483)與國發基金等注資;環球晶此舉讓大股東們不必拿出現金,同時正好能趁兆遠股價12.25元、成本相對較低時將私有化,並鞏固發展第三代半導體關鍵原料。為此,環球晶將增資發行普通股878,004股。公司指出,產品技術的創新需要高品質的先進晶圓,環球晶圓已在具備成長動能的全球市場啟動擴產計畫,先進製程專用的優質晶圓在產品占比將大幅增加,為抓住未來半導體產業復甦商機做好準備。今年2月環球晶已斥資逾4億元收購兆遠子公司。兆遠是台灣首家硬脆材料基板專業製造廠,為藍寶石基板供應商,然而在大陸供應商以低價搶佔市場,使產品價格快速崩跌,國內同業廠商在不堪長期虧損下已全數退出此市場。在苦撐多年後,亦因不堪虧損,於去年停止藍寶石基板生產,並積極推動產品轉型,朝砷化鎵、鉭酸鋰、鈮酸鋰晶圓市場發展,以謀求公司永續經營。環球晶指出,雖然國際總體經濟可望逐漸從疫情後復甦,全球景氣仍面臨升息、烏克蘭戰爭、地緣政治帶來的經濟分裂等風險,導致2023年景氣成長遲緩,但可望於2024年回春。環球晶表示,2023年,汽車產業、伺服器、資料中心與工業電子等市場驅動力持續支持半導體營收。為了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政府政策、企業承諾與消費者行為帶動全球電動車滲透率急遽上升。此外,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車輛電動化也將增加每輛車半導體含量,預計到2030年可貢獻更高的整體產業價值。電動車/油電混合車是碳化矽功率元件最大的應用市場,在電動車/油電車的蓬勃發展下,碳化矽亦成為引領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快速成長的重要推動力。於此同時,對高效能運算(HPC)和AI晶片的長期需求促進全球資料中心的建設,而 AI 硬體加速器以及如 ChatGPT 等生成式AI 應用預期將繼續成長。在產業長期基本面不變的情況下,全球半導體市場將持續穩步上升。環球晶今日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2023年第一季財務報告,合併營收186.2億元,年增14.2%;營業毛利75.5億元,年增8.7%,營業毛利率為40.6%;營業淨利61億元,年增3.6%,營業淨利率為32.8%;稅後淨利為50億元,年增186.4%,稅後淨利率為26.9%;稅後每股盈餘為11.49元。2023年首季營收與3月單月營收雙雙締造歷史最高紀錄。環球晶今日董事會亦通過2022年下半年度的現金股利發放案。2022年下半年擬配發每股9.5元現金股利,配發總金額為 41.3億元,若計入上半年已發放的每股6.5 元、總金額28.3 億元之盈餘暨資本公積發放現金股利,全年共將發出每股16元(包含盈餘分配每股14.765元及資本公積配發每股1.235元)、總金額69.6億元的現金股利。此外,環球晶圓股東常會擬訂於6月20日上午9時假新竹科學園區科技生活館舉行。
台灣去年人均GDP有望超越日韓 學者:恐曇花一現
全球景氣趨緩,行政院主計總處周三(18日)將公布去(2022)年第4季經濟成長,學者與官員皆預期,因去年9月後出口持續下滑,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GDP)無法保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日本經濟研究所預期去年台灣人均GDP,將超越日、韓,學者認為有機會達成,卻可能曇花一現,今(2023)年挑戰度頗高。IMF去年10月預期,台灣去年GDP約3.3%,人均GDP將由3萬3143美元成長至3萬5513美元,首次超越日本,也是2003年以來第一次超過韓國,成為東亞第一。日本經濟研究所去年12月的預測雷同。但主計總處去年底下修2022年經濟成長率為3.06%,台灣人均GDP是否還能超越日韓,引發外界關注。「歐美嚴重通膨,逐月升息,已慢慢排擠家庭消費,衝擊台灣出口表現。」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預測,出口不佳,連帶拖累經濟表現,預期去年全年台灣GDP恐在2.8%至3%之間,低於月前主計總處預估的3.06%。 台、日、韓近年人均GDP概況。不過,吳大任分析指出,即使去年第4季出口總額僅1118.1億美元,較前年同期大減105.7億美元,但受惠前8月出口暢旺,全年出口仍成長逾7%。主計總處之前推估,台灣去年人均GDP為3萬2700美元,低於IMF預測的3萬5513美元,未來這個數字可能再下修。吳大任認為,就出口數據分析,韓國比台灣慘,不僅衰退幅度大於台灣,且轉為貿易逆差,另日圓貶值,也無法拉抬出口表現,日本去年出口仍嚴重衰退,為此,去年台灣人均GDP可望優於日、韓。展望2023年,由於台灣出口占GDP比重高達7成,遠高於日、韓,受全球景氣成長趨緩拖累較大,加上去年基期高,內需拉抬效果有限,人均GDP要再超過日、韓,困難度頗大。對於蔡政府只剩一年半任期,不論是新內閣接棒或內閣續任,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指出,財經政策亟待改善。殷乃平表示,全球經濟趨緩、兩岸關係緊張,都會影響到台灣經濟,導致產業營運更加辛苦,失業率上升;其次即使國際原油價格趨緩,惟隨著氣候變遷,進口糧食仍會上漲,國內物價蠢蠢欲動,這些問題都會在2023年下半年爆發。他強調,蔡政府未來在經濟作為上要「穩住」台灣經濟不要潰堤,物價穩定、降低對國外糧食的依賴,為當務之急。
7月景氣綠燈較上月少3分 國發會:通膨、升息致景氣成長放緩
國發會今公布最新7月景氣燈號,因通膨、升息,導致全球貿易量疲軟、景氣成長動能放緩等影響,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24分,較上月減少3分,燈號續呈綠燈;國發會官員表示,主要是景氣領先、同時指標續呈下跌,顯示景氣擴張走緩,對策信號綜合判斷為24分,是創2020年8月以來新低,後續須密切關注其變化。國發會經濟發展處專門委員林慈芳分析,受到俄烏戰爭膠著、全球通膨壓力未減等影響,全球經濟成長力道趨緩,不僅影響股市、企業信心,全球貿易量也下滑,將影響我國下半年的出口需求,由於不確定因素增加,8月是否續亮綠燈,林慈芳表示,國內相關經濟數據出爐後會將密切觀察;若8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再減2分以上、即22分以下,就會落入黃藍燈。不過,我國本土疫情回穩,林慈芳認為,國內旅遊熱絡也帶動內需消費,加上節慶(中秋節)商機挹注,消費動能將穩定回升,對我國經濟成長率將產生一定的支撐力道。7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24分,燈號續呈綠燈;國發會表示,9項構成項目中,工業生產指數由黃藍燈轉呈綠燈,分數增加1分,股價指數、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製造業銷售量指數均由黃藍燈轉呈藍燈,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則由紅燈轉呈黃紅燈,分數各減少1分;其餘4項燈號不變。
俄烏戰造成3大利空 世銀下修2022東亞太平洋GDP為5%
俄烏戰爭持續進行,世界銀行(World Bank) 5日下修東亞及太平洋地區2022年GDP(經濟成長率)預估值逾5%,同時示警,萬一俄烏國際情勢再惡化,該區GDP向上衝的動力恐怕會熄火。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就地理位置而言,包括中國大陸、日韓、東南亞地區、紐澳及其它的太平洋島國等。世銀於2021年10月原預估2022年GDP為5.4%,不過俄羅斯大軍壓境烏克蘭至今,國際情勢改變,世銀5日修正預測為5%,同時示警,若國際地緣政治狀況持續不佳,且政府又反應不及,GDP可能只剩下4%。世銀認為,俄烏大戰是影響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GDP最大的風險,且已造成3項利空,包括全球食物及燃料價格一片大漲、金融市場動盪不安,以及信心度下滑。此報告中,同時預計中國大陸2022年GDP將增5%,低於之前預估的5.4%。除中國大陸以外,東亞及太平洋其它地區2022年GDP預估應在4.8%左右。世銀指出,俄烏戰爭對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影響,將取決於曝險程度還有恢復力道。東亞及太平洋區還是有新冠疫情傳出,中國大陸的GDP動力出現結構性趨緩現象。同時,通膨大漲也可能讓美國加快貨幣緊縮腳步。因此,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更是令當今全球景氣發展雪上加霜。世行認為,東亞與太平洋區雖正脫離新冠病毒魔掌中,但俄烏目前還在大戰,也壓抑景氣成長性。所幸,該區尚有健全的基本面以及穩健的政府政策,應該可度過目前不利GDP發展的種種難關。中國大陸也有能力執行景氣刺激計畫,降低不利於GDP的衝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