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馬偕醫院
」 武漢肺炎 戴口罩 新竹 馬偕醫院 白永嘉國3驚見6車連環撞釀2死5傷 高齡婦一度失去生命跡象急救挽回
國道3號南下144公里處的苗栗縣竹南路段,29日清晨發生一場6車連環追撞的重大車禍,釀成2死5傷的慘劇,國道警察局第2大隊現場勘查並詢問駕駛後,初步推測這起事故肇因為56歲的黃姓貨櫃車司機未注意前方車況,導致連環追撞。據悉,黃姓司機先是撞上由53歲王姓男子駕駛的小客車,接著又撞擊到另1輛由52歲黃姓男子駕駛的小客車,進一步將該車推向61歲鄭姓男子駕駛的中油油罐車,造成車禍擴大,事故發生後,現場一片狼藉,車輛殘骸散落,場面慘烈。此次事故不幸造成黃姓男子及其車上25歲的陳姓同伴當場傷重不治,肇事的黃姓貨櫃車司機及鄭姓油罐車司機則僅受輕傷,當場拒絕送醫;另外,車禍中的傷者包括79歲張姓婦人,救護人員在現場發現已無呼吸心跳(OHCA),但經由救護車緊急送往頭份市為恭醫院搶救後,奇蹟般地恢復心跳,目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此外,現場還有4名傷者雖受外傷,但意識清楚,隨後分別由新竹市消防局的救護車隊送往新竹國泰醫院、新竹馬偕醫院、新竹台大醫院以及頭份市為恭醫院進行治療。目前,警方正針對車禍的詳細成因進一步調查,提醒駕駛人行駛國道時務必保持安全距離,並高度專注於前方路況,以防止意外再度發生。
抗藥性細菌威脅日益嚴峻 感染科醫師憂「恐面臨無治療武器可用」
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但不當使用將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國內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加護病房的抗藥性細菌比率,近10年不斷攀升,最高增加至3倍,且多重抗藥性問題也延燒至門診和兒童病人。感染科醫師憂心,若新藥研發趕不上抗藥性產生的速度,恐面臨無治療武器可用的危機。抗藥性細菌的威脅日益嚴峻,世衛組織(WHO)稱為「無聲的大流行」,並列入全球十大健康威脅。抗藥性細菌會導致病人住院天數增加、醫療費用上升,如果抗藥性危機未能有效遏制,推估至2050年,每年有3.3萬人因抗藥性感染死亡,占台灣每年總死亡人數的2成,財產損失估計3000億元。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莊涵琄指出,過去10年來,國內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加護病房抗藥性細菌比率持續攀升。2023年第1季和2014年相比,具有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抗藥性的克雷伯氏肺炎桿菌上升231%,腸桿菌上升198%,腸球菌上升了62%。過去認為抗藥性問題較常出現在年長者或重症加護病房,其實多重抗藥性問題已延燒至門診和小兒科。莊涵琄說,今年發現不少黴漿菌感染的成人或兒童,抗藥性約有6到7成,須使用到第二線藥物才行;門診也發現,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蜂窩性組織炎,一線藥物盤尼西林效果越來越差。新竹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林千裕指出,抗藥性是整個群體的問題,去醫院探望重病患者之後,就可能把抗藥性細菌帶回家。林千裕說明,當病人診斷為細菌感染,通常會一次做8、9種藥物敏感性測試,判讀哪種抗生素對病人最有效,但臨床上偶爾會遇到病人測了全部抗生素,卻找不到哪種可有效對治,等於束手無策,須嘗試是否有第10種抗生素可用,或是加大劑量、合併使用等做法,希望克服抗藥性問題。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指出,抗生素研發困難,成本和收穫不成比例,需要珍惜使用,他提醒民眾實踐「四不一要」原則,即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自行購買抗生素、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隨便停藥,以及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
高速驚魂一幕!61歲男子從國道陸橋墜落 緊急送往醫院搶救中
國道3號北上96公里寶山路段,21日近中午時分,驚傳一起意外事件。61歲田姓男子不明原因從國道上方陸橋掉落,陷入路旁邊坡中。路過民眾發現後立即報警,國道警方緊急介入並通知新竹縣消防局,由芎林分隊趕赴現場展開救援行動。警方初步推測,田男應是從國道上方陸橋掉落,但具體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目前,警方已經通知當地派出所聯繫田男的家屬,同時將他迅速送往新竹馬偕醫院進行緊急救治。田男的生命目前仍然岌岌可危,醫護人員正在全力搶救。國道管理表示,將加強巡查和安全監控措施;同時,警方呼籲所有駕駛人士在行駛高速公路時,要格外小心,並遵守交通規則,以免發生危險。
口罩令已全面解除! 醫建議1場所仍要配戴:是個大毒窟
5月19日開始,口罩令正式全面解除,醫療院所及老人福利機構改為建議佩戴。不過,小兒科醫師傑登醫師提醒,雖然進入醫療院所已不強制戴口罩,但因為醫院本身就是一個大毒窟,因此他還是建議民眾,前往醫院仍要將口罩戴好,預防病菌。小兒科醫師傑登醫師日前在自己的Facebook中發文,指出5月19日開始,醫療院所的口罩令解除,進醫院診所不強制戴口罩了。不過他還是建議大家,要是前往醫療院所時一定要把口罩戴好。傑登醫師透露,因為醫院基本上就是一個大毒窟「可能你只是去醫院探個病或借個廁所,有人經過你身邊咳個兩聲,回家就發現得了流感。」因此把口罩戴好可以預防病菌傳染。另外,新竹馬偕醫院急診外科主任白永嘉也指出,雖然現在進入醫療院所都不強制戴口罩,但醫護人員要照顧病人,仍會堅持戴口罩。他還分享了一個例子「有一位病人受傷掛急診,應該是覺得自己很帥,沒戴口罩一直吃東西開心交談,殊不知他旁邊的是肺炎的病人。」對此他也呼籲民眾「我建議口袋裡還是要準備一個口罩,病人一多或旁邊一直咳的,不要憑著血氣之勇被傳染,就戴上口罩吧。」
排便習慣改變要小心 可能是大腸直腸癌徵兆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久坐不動、飲食習慣不正常,排便不順、便秘等腸胃問題成了常見的現象,若是腸道症狀長期不理會,小心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的徵兆。新竹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呂宜霖主任指出,大腸直腸癌的診斷相對棘手,原因是患者一開始多半無症狀,等腫瘤變大時才會產生排便習慣改變、腹瀉或是便祕、體重減輕、血便、貧血等症狀,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時,通常都是三期以上。大腸直腸癌以手術治療為原則 微創手術為主流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若不進行手術,腫瘤長大造成出血或阻塞,日後處理會更加困難,醫師會根據病人身體狀況評估是否適合接受手術,若腫瘤尚未轉移,則手術為治療原則。若狀況不理想像,大腸癌則會考慮先施予化學治療,而直腸癌則會建議搭配放射治療,目前除了手術、化療之外,還有多種藥物或治療方式可以考慮。大腸癌手術可分為傳統手術及微創手術,傳統開腹手術是直接用手術刀劃開肚皮打開腹腔,由醫師觸摸並切除癌腫瘤和周邊淋巴結組織,這種傷口大、恢復時間較長,現在大多採用微創手術,如腹腔鏡或是達文西手術。大腸直腸鄰近多器官 減少出血風險為主要在進行手術時,最需注意的就是減少出血風險。大腸直腸緊鄰許多重要器官,其中肝臟是最容易轉移至的器官,若是腫瘤已轉移至肝臟,則是秉持者能切盡量切的原則,但由於肝臟內血管非常多,止血就會是需要注意的問題。另外,手術中也需注意大腸直腸的血管走向,若是乙狀結腸腫瘤則還須注意避免誤傷輸尿管,另外,以男性直腸手術為例,則須注意避免誤傷攝護腺、儲精囊。大腸直腸手術以往容易造成出血、傷口感染、術後疼痛,目前高能量器械的進步,可有效避免上述狀況。術中高階能量器械輔助 有助止血縮短病人恢復時間呂宜霖主任說明,高階能量器械分為兩種系統,包含超音波刀以及組織凝集儀,超音波刀在切肝臟或灼燒組織、血管時有好的止血效果;而組織凝集儀則是將電能轉換成高溫高壓,切割組織時同時將7mm以下的血管與組織封閉起來,對於止血十分有幫助,也可以減少周邊組織的破壞,患者較不會有強烈的發炎反應與疼痛感,術後傷口愈和感染風險相對低也同時縮短病人恢復時間,相較於傳統用電燒較有好的血管控制與組織切割。大腸癌多半無症狀 定期篩檢早發現早治療根據衛福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已連續15年為台灣癌症十大之首,呂宜霖主任呼籲,常遇到透過健檢意外發現的大腸癌案例,這些患者多半無症狀,但仍部分發現時已經是第三期,若有相關症狀就應立即就醫檢查,即便沒有症狀也要定期篩檢,國健署有提供50歲至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建議國人可以多加利用。
馬偕停車場延宕封路惹民怨 新竹市府曝水源街通車時間
新竹市馬偕醫院由於周邊停車空間嚴重不足,市府斥資2.87億元闢建地下停車場,有民代反應,施工期間民眾配合忍受水源街封閉,但工期卻一再延宕造成困擾。對此市府表示,主體工程進度97%已接近完工,預計9月將開放水源街通車,年底取得使照後開放營運。新竹馬偕醫院是新竹市重要醫療院所,但周邊汽車、機車停車空間常年嚴重不足,市府爭取前瞻預算連同市款共2.87億元,在醫院旁的園道五綠地空間下方增設停車場,規畫地下2層、246格汽車位,也在去年6月拆除馬偕醫院天橋。停車場原本預計去年底完工,如今現場仍是施工狀態。市議員黃文政指出,工程封閉水源街要道,周邊住戶眾多,施工影響通行及居住品質,民眾配合忍耐施工黑暗期,但工期卻一再延長,也質疑市府效率。市府交通處表示,為了讓民眾停車更便利,於園道五地下停車場施作地下連通道連結馬偕醫院,但連通道施工過程中,遭遇高壓電、自來水與瓦斯管線等阻礙,必須等管線單位遷移後,工程才得以進行。交通處表示,去年整體施工進度延後,經過今年努力目前連通道已完成,正常施工中,地下停車場主體工程進度為97%,預計年底前取得使用執照後開放營運。為減輕民眾交通不便,市府已完成初步評估,預計9月將優先開放水源街通車。另外,交通處也表示,地上景觀工程因人力、材料、物價上漲,原施工廠商無意接手後續景觀擴充工程,今年已另案發包,並於6月26日上網公告,預計7月6日開標,若順利決標可於8月開始施工。
國3北上轎車自撞護欄翻覆 駕駛送醫不治身亡
一輛自小客車於國道3號關西路段自撞翻覆,遭後車撞上後駕駛送醫不治。(圖/竹縣消防局提供)國道3號北上85K清晨4時許發生車禍,一輛由鄭姓男子駕駛的自小客車自撞護欄後翻覆,導致後車輛閃避不及追撞,前車男子獲救後失去呼吸心跳,經救難人員將他脫困後送醫仍不治。後車車主則意識清醒,因胸悶送往新竹馬偕醫院。新竹縣消防局10日4時10分接獲報案,表示該路段有車輛翻覆,派遣芎林11車、91車及二重91車共3車7人前往搶救,4時25分芎林車組抵達現場,回報現場2輛汽車車禍共2名傷者,翻車車內1名傷者OHCA(男性、45歲、無證件籍貫不詳)脫困後送東元醫院,後方追撞車內另1名傷者(男性、67歲、新竹市人)意識清醒主訴胸悶送新竹馬偕醫院。根據警方初步調查,前車在自撞護欄後翻覆倒在道路中線,造成後方車輛閃避不及追撞。事故造成前車車主當場失去呼吸心跳,送醫後仍宣告不治。
行經國道「鐵片衝破擋風玻璃砸中頭」 母陷重度昏迷…網友PO文討公道
駕車行駛於國道竟遇飛來橫禍!臉書社團《新竹爆料公社》一名網友發文,表示自己的母親本月2日晚間,行駛於國道三號南下茄苳交流道時,突然一塊30*30公分、厚約1公分的鐵片飛來,砸穿擋風玻璃後重擊頭部,目前陷入重度昏迷仍在加護病房急救。由於原PO至今仍找不到當天掉落鐵片的肇事車輛,因此才PO文向網友請求幫忙轉發。PO文網友表示,母親是在本月25日行駛於國道三號101K南下茄苳交流道前,突然被一塊噴飛而來的大鐵片強烈撞擊頭部,陷入昏迷目前仍在新竹馬偕醫院外科加護病房急救。貼文表示,母親目前仍未脫離險境,家屬也還找不到肇事車輛,因此希望網友幫忙擴散消息,藉此徵求當天目擊到事發經過的行車紀錄器,或是目擊者可以幫忙指認肇事車主。消息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幫忙集氣「早日康復」、「祈禱早日康復、平安吉祥」、「希望早日康復」、「早日脫離險境,平安無事」,目前該篇貼文已經有超過210次分享。網有母親行經國道三號101K南下茄苳交流道,遭到鐵塊砸中。(圖/翻攝自記者爆料網)
「全天下的母親都一樣」 堅強護理師確診憂小孩處境痛哭
直至今日,台灣本土確診數已突破200萬,新冠肺炎疫情進入高原期,連日新增6萬至9萬確診數,新竹馬偕醫院急診主任醫師白永嘉1日在《急診醫師的眼睛》臉書粉專,分享一位護理師得知自己確診後痛哭,擔心自己小孩的故事,表示「全天下的母親都一樣」,引起網友的回響。白永嘉醫師表示,他認識一位急診護理師,工作迅速俐落、不拖泥帶水,個性像是大剌剌的大姐頭,平常對病人非常好,但是愛恨分明,機車的病人和家屬遇到她應該會很慘,在他的心目中,她是絕不會被病人欺負的護理師。白永嘉醫師發出貼文,表示護理師確診後,很擔心自己的小孩。(圖/翻攝自《急診醫師的眼睛》粉絲專業)然而,這位白永嘉醫師口中,極為強悍的護理師,在白永嘉值夜班時,發現自己確診,掛了急診。白永嘉以自身確診經驗,告訴她注意事項時,她卻留下了眼淚,哭著表示:「我不知道家裡的小孩要怎麼辦,前幾天下班我一直告訴他媽媽不能抱妳,我們家沒辦法一人一室,我自己怎麼樣都不會怕,我就是擔心我們家小孩。」白永嘉醫師於5月20日確診新冠。(圖/翻攝自《急診醫師的眼睛》粉絲專業)白永嘉表示從來沒看過她哭泣,面對這段經歷有感而發:「全天下的母親都一樣,自己急診水裡來火裡去,絕對不會害怕什麼確診,但就是擔心家裡的孩子有任何一點點病痛。」期盼她早日康復,孩子們平安健康。現在醫院也在想辦法挪出病床,安置這位護理師,隔離母子,不至於傳染給孩子,確保孩子的安危。不少網友對此感到心疼,留言說道:「謝謝您們的無私奉獻付出,希望您們在付出同時,要照顧好自己的健康」,更有保母留言表示感同身受:「身為保姆的我,真的不怕自己確診,只怕因為自己確診去傳染給幼小的托育兒」,同情這位護理師的遭遇。
何美鄉認接種疫苗加感染Omicron換「超級免疫」 專家:高風險族群不能冒險
蔡英文總統執政滿6周年前夕,民進黨中常會昨邀請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就疫情專題報告。對於確診人已突破8萬人,何美鄉認為是正常趨勢,並認為施打疫苗後再加上感染Omicron,「綜合免疫力」不僅效果好、抗體也廣效、持久,是「超級免疫」;惟專家看法認為這說法,只說對一半。民進黨中常會昨在520前夕邀請何美鄉就疫情專題報告。何美鄉預測疫情7月左右達到一個高原後,會慢慢下來。她強調,有人預測感染高峰是10萬,甚至20萬,也就是全台同時到達高峰就是20萬人確診。何美鄉在中常會後受訪表示,會中蔡總統對她提到「綜合免疫力」還問說,「這個概念很重要,他們能不能借用?」非常多學者不喜歡她這個論述,好像鼓勵人家去感染,但這不是她的意思。她只是敘述一個無法改變、無法不被感染的事實。對於「感染Omicron是最好的免疫」的說法,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認同,因為目前看來疫苗無法預防感染,只能預防重症和死亡,而且大約在接種後3到6個月會失效;根據文獻指出,如果曾感染Omicron,保護力會比沒有感染的人維持更久。不過有醫師引述澳洲報告顯示,Omicron的死亡率幾乎大於/等於Delta,且年齡有明顯的2個分水嶺,分別為超過60歲長者及低於18歲的孩童,由Omicron引發的死亡率已接近Delta的兩倍。新竹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林千裕認為,感染Omicron以輕症居多,也許對很多人來說是比較安全的選擇,但「自然感染比第4劑疫苗更好」的說法僅限於年輕人,但對於老年人、免疫低下等高風險族群來說,恐怕禁不起自然感染的風險,易引發重症死亡。
出席新竹兒童醫院揭牌 陳時中解釋結束健康監測非雙標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昨(9)日揭牌,包括新竹市長林智堅、衛福部長陳時中、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馬偕醫療財團法人董事長蕭聰穎及新竹馬偕醫院院長翁順隆出席,預計9月1日營運。因總統蔡英文因接觸確診親人,被列為居家隔離對象,曾與蔡總統接觸過的陳時中出席引發雙標爭議,他解釋說,因總統檢測為陰性,因此他依規定解除自我健康監測。林智堅說,新竹市立馬偕兒醫是全台首座由地方政府發起BOT案,感謝柯建銘與國防部協調,將機關用地變更為兒童醫院用地,以及新竹市議會的支持,2017年8月市府與馬偕在衛福部長陳時中見證簽立BOT契約,市府沒花一毛錢,馬偕投入30億元興建,以短短7百多天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陳時中表示,馬偕與新竹市府BOT案簽約時,他看到林智堅市長的決心,與馬偕醫療團隊不怕賠錢的勇氣,過程中也有賴市民、議會、營造廠商等的支持,他也承諾將與健保署研議提高兒童重症醫療給付,中央地方攜手推進,帶給下一代健康與快樂。柯建銘表示,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揭牌,是首創也是唯一的「市立兒童醫院」,新竹「非常兒童」,不愧是兒童城市、幸福城市,林智堅市長的努力,相信大家有目共睹,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營運後可服務桃竹竹苗逾三十萬名兒童。陳時中也解釋他可以出席典禮的原因說,確診者的接觸者被匡列隔離後,往往還未辦法判定PCR結果或確診情形,這段空窗期間要自我健康監測,等到接觸者PCR結果出來後,若為陽性,相關接觸者就會列入隔離,若為陰性就解除自我健康監測;蔡總統的PCR為陰性,因此陳時中屬於相關接觸者,就自動解除監測。
前鄉代控台大醫嗆「是蔡英文立刻幫你看診」 網一看對比:希望醫師提告
前龍潭鄉代蕭家亮指控,因被鴨骨刺到呼吸困難,被轉送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沒想到急診室醫生居然說「沒有醫生,你要是蔡英文就立刻幫你看診」,讓他很傻眼,最後只好再轉到新竹馬偕醫院。貼文一出,不少網友都覺得很疑惑,希望急診室醫生提告。據了解,台大醫院目前正在調查中。蕭家亮在《爆料公社公開版》控訴,15日下午4時左右因食道卡到鴨骨刺呼吸困難,經友人送到台大醫院竹東分院就診,因該院沒有設備,再由竹東消防救護車緊急轉送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到院時間約下午5時左右,未料急診室醫師竟然說「沒有醫生,你不是蔡英文,你要是蔡英文就立刻幫你看診」,要他隔日再就診。蕭家亮痛斥,「天啊!醫者父母心,醫生對患者不是一視同仁嗎?」由於急救有黃金時間,因此他沒有繼續爭論,決定轉送新竹馬偕醫院,並緊急手術。蕭家亮強調,本爆料有刑事問題,如無憑據不會無端爆料,「醫療無界希望提升醫療品質,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室太離譜。」2篇貼文差異極大。(圖/翻攝自臉書/蕭家亮)不過有網友翻出當天蕭家亮在個人臉書發文,「轉送到竹東台大醫院急診結果沒有設備,再由竹東台大醫院救護車轉送新竹台大醫院急診結果沒有醫師,只好再轉新竹馬偕醫院急診手術成功。」甚至在文末Tag,「醫院的護士美眉叫我阿北」、「酒店的護士美眉叫我葛格」,兩篇貼文的內容差別極大。網友看完紛紛留言,「我是不太信急診室醫生會這樣講,唯一比較有可能的就是有患者硬要盧醫師才讓他不耐煩」、「根本不相信醫生會說這種話」、「一張收據,一張自拍,一個奇妙的故事」、「是真的就不要爆料,應該開記者會才對,趕快找議員立委幫你出聲」。據了解,台大醫院已接獲消息,目前正在調查中。
【暖心情報】大金空調持續捐贈醫療院所 守護醫護疼惜台灣
疫情持續緊張,和泰大金空調董事長蘇一仲感謝關心第一線醫護人員辛勞與健康,近日透過衛福部捐贈100台大金閃流放電空氣清淨機,分別送給此波疫情最嚴重的北部地區,包括9家醫院:衛福部桃園醫院、衛福部雙和醫院、板橋亞東醫院、台北慈濟醫院、淡水馬偕醫院、新竹馬偕醫院、林口長庚醫院、新店耕莘醫院、新竹台大醫院分院等,助台灣防疫成功。大金空調今年度至今已捐贈衛福部桃園醫院、台北榮總、高雄榮總、台中榮總、永和耕莘…等醫院,兩年來合計捐贈超過600台空氣清淨機。之前也曾攜手新光集團關係企業,捐贈超過500台空氣清淨機,給全台各地老人安養機構,為銀髮族帶來健康好空氣。大金空調長期關注空氣品質,更希望透過各式捐贈,守護醫護人員暨長輩健康, 善盡企業責任,疼惜台灣。大金全系列空氣清淨機及2021年家用空調旗艦機種-橫綱V系列,皆搭載日本先進閃流放電技術,透過閃流放電釋放高速電子。橫綱V系列閃流放電功能可與冷氣、暖氣或送風、除濕模式同時運行;搭配防黴運轉,在關機後自動送風吹乾熱交換器,讓室內機內部自動乾燥以抑制發霉。並搭載世界首創研發的溫濕雙控Hybrid Cooling,冷氣除濕同步運轉,較一般冷氣除濕力大幅提升75%,舒適省電。更集結大金先進科技:健康空氣濾網,可吸收清除PM 2.5。運用航太科技新研發康達效應導流板,廣域舒適氣流,分布均勻室溫平穩,不直吹人體。採用R32環保冷媒,全系列CSPF 1級能效,好省電。室內機內建手機APP轉接器,可直接透過網路遙控,雲端智慧一指搞定。7月31日前,購買大金家用變頻空調每台組最高現金回饋5,000元,還可申請政府貨物稅退稅2,000元;6月30日前,購買大金空氣清淨機3款指定機型,可現折1,000元,拿現金、最實在。
高血壓免吃藥1/藥罐子bye 新式導管治療幫你降血壓
台灣約有460萬人罹患高血壓,但卻只有一半的病患有在控制血壓,且目前血壓控制主要是依靠藥物,但根據美國心臟醫學會最新的研究顯示,「高血壓導管治療」可以更有效控制高血壓。「我一餐要吃19顆藥,一整天下總共有57顆,真的吞到都會怕了!」羅先生因為常常覺得身體懶洋洋,有一次就醫時量了一下血壓竟然高達180;雖然他很聽話地服藥控制,但是藥物似乎沒有甚麼作用,而且還越吃越多。後來他的主治醫師覺得這樣不對,就將他轉到心臟內科希望更積極控制高血壓,看到羅先生這樣的狀況,醫師建議他可以考慮採用新式的高血壓導管治療。「手術後經過幾年,我現在每天只要吃5顆藥,而且血糖、血脂也都獲得了控制!」羅先生很開心的這麼說。羅先生還未進行「高血壓導管治療」前,一天要吞57顆藥,治療後每天只須吃5顆藥。(圖/張向晴攝)比起藥物來,高血壓導管治療或許是未來,從根本上解決高血壓上升問題的主要武器。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柏霖指出,2020年3月在美國心臟學院年會,一項針對超過3千人的臨床導管研究顯示,在沒有服用藥物的狀況下,病患診間測量血壓平均下降9.2毫米汞柱,24小時動態血壓平均降低4.2毫米汞柱。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柏霖透露,台灣目前已執行約250例的高血壓導管治療,且效果比歐美國家還好。(圖/高血壓學會提供)「可別小看這10毫米汞柱,根據高血壓的治療指引,患者診間血壓只要降低10毫米汞柱,就可以降低20%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30%的中風發生率與百分之四十的心臟衰竭發生機率。」林柏霖還說,台灣目前已經執行了約250例的高血壓導管治療,效果比歐美國家更好,有病患降低了30毫米汞柱,甚至還有人可以暫時停止藥物。
高血壓免吃藥2/電燒腎臟動脈交感神經 1.5小時手術2天出院
很多人應該都只有聽過心導管治療,為什麼高血壓也可以透過導管治療呢?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柏霖說,兩個導管治療的概念是一樣的,但是高血壓導管治療,是透過微創導管由鼠蹊部進入到腎臟動脈血管內的數個位置進行加熱,以熱能燒灼,降低交感神經活性,達到降血壓的效果。「其實門診中很多病人都會問,為什麼腎臟會跟高血壓有關係?其實我們的腎臟也有交感神經分布;人在面對外在環境變化時,會刺激交感神經開始作用,但過於活躍的交感神經會讓腎臟分泌過多的腎素,腎素就會造成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林柏霖這麼解釋。心臟血管內科不僅可以做「心導管治療」,新式的「高血壓導管治療」也是由該部門專科醫生操刀。(圖/馬景平攝)高血壓導管治療是經由鼠蹊部放入微創導管後,進入到腎臟動脈,利用電燒方式進行神經阻斷術,降低交感神經活性;病人需要全身麻醉、手術時間約1.5小時,住院約一到兩天即可出院。台灣高血壓醫學會理事長王宗道醫師說,依衛福部的規定,高血壓導管治療目前只限於收縮壓一六0以上的病患才可進行,手術費用約十三至十六萬元左右,台灣高血壓學會正積極尋求醫界共識,希望衛福部能放寛規定,造福更多高血壓患者。衛福部規定,目前僅收縮壓高於160毫米汞柱的患者,才能接受高血壓導管治療,且沒有健保給付。(圖/王永泰攝)高血壓學會建議符合下列狀況即可手術●服用1到3種或大於3種降壓藥至少3個月,血壓仍控制不良,超過140/90毫米汞柱者。●對於降壓藥耐受不良,有手腳冰冷、過敏、咳嗽等副作用者。●經常忘記吃藥者。
【NG消暑氣2】空氣清淨機別亂用 氣流循環恐讓病毒「繞著屋子跑」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發表在醫學期刊《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研究指出,在大陸廣州一間餐廳內,1名新冠肺炎的無症狀感染者,用餐時將病毒傳染給另外5人。這5人分別坐在確診者的隔壁二桌,用餐時間分別重疊53分鐘、73分鐘,由於彼此都沒有接觸,調查之後發現極可能是透過餐廳的冷氣機傳播病毒,確診者的飛沫直接吹向其中一桌,另一桌則是透過牆壁反彈的氣流所傳染。為避免病毒飛散空中,負壓隔離病房內禁止使用電風扇,而是採用特殊抽風系統維持空氣循環。(圖/報系資料庫)「氣流循環可以讓病毒的傳播範圍擴大!」亞東醫院感染科主任楊家瑞醫師說,飛沫傳染的範圍大約在1~1.5公尺,所以目前的社交距離也依此規定,但如果有氣流循環,恐怕維持社交距離也沒用。衛福部也建議各醫療院所不要使用電風扇、空氣清淨機,以免空氣對流時,反而增加病毒飄散的範圍,其中又以牙科最需注意,主要是因為牙科治療時必須近距離接觸,而且會產生飛沫氣霧,更增加空氣傳播的危險性。如果求診患者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衛福部也建議牙科醫師適時延後療程,就算就緊急狀況必須進行治療,也盡量避免使用洗牙機、快速磨牙機等,以免造成空氣傳播。(待續)牙科醫師治療患者時,須近距離接觸,加上治療過程易產生飛沫氣霧,會增加病毒傳播的風險。(圖/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清明連假潮恐掀疫情高峰? 醫警示:台灣人「11項壞習慣」必須改
今天起就是長達4天的清明連假,許多人都趁此機會南來北往掃墓祭祖,但也有人趁此假期機會出遊。對此,新竹馬偕醫院急診外科主任白永嘉在臉書提出預警,提醒民眾防範新冠肺炎病毒不能懈怠,台灣疫情會不會就此大爆發,他認為「清明連假」這段時間,會是重要關鍵。白永嘉在臉書粉專「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人無法藉由出國,結果多選擇在國內旅遊,看到台灣像是日月潭、墾丁、花東等知名景點的旅館,幾乎都客滿,讓他很擔心,這波假期人潮往返,會成為台灣防疫的破口。白永嘉表示,很多人現在都已經被教育,戴口罩和勤洗手消毒,可防範病毒,但他觀察,國人還是有一些問題或不好的習慣,是需要改正的。白永嘉列出以下11點,提醒民眾日常生活要特別留意:1、洗手的時間不夠長2、有時忘記使用肥皂洗手3、洗手完手擦在褲子上4、摸完電梯按鈕或捷運扶手的手,不經意揉眼睛、摸臉和嘴5、口罩脫下來直接放口袋或包包6、戴著口罩時觸摸口罩表面7、佩戴用過的口罩之後沒有再洗一次手8、用手捂嘴打噴嚏9、使用信用卡健保卡後沒消毒直接放包包10、拿錢找錢之後沒洗手或酒精消毒11、洗完手但卻一直没消毒手機
第一線問題快速回報!醫揭「防疫關鍵功臣」:他是重要橋梁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球,為了讓國人可以了解各項政策進度與情況,並有效阻止疫情擴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皆召開記者會向國人報告,許多民眾大讚此作法,讓國人面對疫情減少恐慌,指揮官陳時中的優異表現也讓許多民眾稱讚。除了陳時中外,還有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被許多急診醫師認為是醫院和指揮中心溝通的重要橋梁,是一大功臣。新竹馬偕醫院急診外科主任白永嘉在臉書PO文表示,石崇良是一位他熟識多年,且十分尊敬的急診學長,他透露台灣的急診主任有一個200多人的防疫聯絡群組,而石崇良就在群組內,對於各家醫院急診主任在群組內提出來的問題和意見,石崇良總是回應「我會帶回衞服部討論」、「有什麼消息再跟大家說」,許多急診第一線問題都能夠快速回報到官署,白永嘉認為「這也是台灣防疫目前成功的一大關鍵」,也表示他們的問題能被長官重視,大家都放心許多。貼文一出,許多民眾紛紛留言給予鼓勵與感謝,「感謝您們,第一線的醫護英雄」、「重視第一線的聲音真的很重要」、「令人尊敬的石司長!」
案34染7人 陳時中:建立院內感染阻絕線
鑽石公主號郵輪的19名台灣旅客今(7)日解除隔離,衛福部長陳時中今(7)日表示,這些旅客經過三採陰(三次採檢呈陰性)解除隔離後都很安全,也許身體都已出現抗體,希望民眾放心,這些旅客回歸社會沒問題;針對昨日新增第45例院內感染個案,陳時中表示將儘速建立阻絕線。陳時中今天在新竹市長林智堅的陪同下,到新竹馬偕醫院參加防疫演練。他表示,鑽石公主號的台灣旅客被隔離得太久了,歷經海上漂流、被日本政府隔離檢驗,返台後也經過高規格三次採檢皆呈陰性,他也特地感謝大家隔離期間的配合。陳時中說明,鑽石公主號的防疫過程讓人擔憂,先是有旅客採檢陰性後又確診,國外也有陰性回國變陽性的個案,甚至出現死亡個案,因此鑽石公主號的台灣旅客返台後採用高規格檢疫措施。他也保證,歷經三次採檢與隔離,這批旅客回歸社會沒問題。針對昨天新增第45例確診個案,陳時中今天也再次說明,案45與案34同病房、不同病室,於2月14日住院,2月20日出院;3月1日進行案34相關風險對象追蹤採檢時,因採檢不明確,再次採檢後驗出第45例個案,雖然目前該案健康情況還好,不過34案是指標性個案,自34案後共有8位確診,盼全力建立阻絕線。
捷運公車上「有人不戴口罩一直咳嗽」 醫師:在他們旁邊,不戴就會被傳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台灣目前沒有社區感染情形,健康民眾在戶外活動或搭乘通氣足夠的大眾運輸工具時,不戴口罩感染風險很低。對此新竹馬偕醫院急診外科主任白永嘉認為,「如果家中有口罩,不要放著不用,坐捷運、公車、去醫院、人多密閉處還是戴。」但請大家不要因為戴或沒戴而吵架。白永嘉指出,因為最近很多人詢問「搭乘大眾運輸」是否要戴口罩,身為第一線急診醫師的他,對於衛福部衛教影片,呼籲民眾搭乘公車、捷運與計程車時不用戴口罩,想提出一些個人看法;他表示,前兩天下班在捷運上,以及帶女兒上課的公車上,都有發現到「有人不戴口罩一直咳嗽」的問題。(圖/翻攝自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其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明確列出口罩使用3時機,但為什麼還是有人明明有呼吸道症狀,坐捷運、公車仍然不戴口罩呢?白永嘉分析,主要為兩個原因,一口罩不夠,買不到排隊太久,二個人因素,自私的人格特質,「如果在他們旁邊,自己不戴口罩就會被傳染了。」根據上述情況,白永嘉建議,「多洗手、盡量減少非必要的出門,如果家中有口罩,不要放著不用,坐捷運、公車、去醫院、人多密閉處還是戴。」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台灣人別因爲戴與不戴之間吵架,不要去罵別人為什麼要戴口罩,個人有保護自己安全的權利,因為就是有人咳嗽卻沒有戴口罩。另外,針對「搭乘大眾運輸會被傳染嗎」議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日表示,台灣目前沒有社區感染情形,只要遵守口罩使用3時機,看病、陪病、探病的時候要戴,有呼吸道症狀者應戴口罩,有慢性病者外出建議戴口罩,就能有很好的保護網,不用擔心不戴口罩就會被感染。指揮中心也呼籲,搭乘通氣量足夠的大眾運輸(如公車、捷運、高鐵),不用擔心不戴口罩會被感染,因此身體健康者從事戶外活動、搭乘通氣量足夠的大眾運輸時,不需要戴口罩,請把口罩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如有慢性病者、有呼吸道症狀者)與醫療、防疫人員,才能讓防疫發揮最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