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核能
」 卓榮泰 核能閣揆表態「參與新核能技術」 潘思亮籲:觀光出口立國+速修太魯閣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行政院長卓榮泰等內閣公部門官員首度與工商界早餐會於26日登場,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今天是第一次聽到卓院長關於供電的政府態度,尤其是表態的「參與新核能技術、開放態度」等談話「是一大亮點」。晶華酒店董座潘思亮則提出建言參考日本政策,重新對台灣擬定「觀光出口立國」的逆差變順差,全面開放外籍生等赴台學習與工作;儘快修復太魯閣、中橫公路、燕子口、九曲洞、長春祠等台灣觀光地標。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今天的早餐會可以說是非常的成功,政府非常重視,大家發言踴躍到早餐會言長時間,代表院長非常重視,能源、產業發展、金融、觀光、生技等,有感受到政府的誠意,更加有信心,一起來為台灣經濟打拼。關於核綠能共存議題(核能小型發電機組、綠能、新能源等,以及修法核三廠延役等),吳東亮說,有感受到卓院長的主動,再三盤點電力供電量能並強調這幾年供電絕對穩定,而且今天還是首次聽到院長提到「參與新核能技術」的政府開放態度。對於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上任之後,對全世界的經濟產業地緣政治的不確定因素,是大家共同面臨的問題,我國政府也是少數有跟川普政府打過交道的政府,已成立台美交流工作小組,由行政院副院長主導經濟關稅等,是全體性的,跨部會的協調。被吳東亮稱為「觀光專家」的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則提到在早餐會上,有建議政府可參口依照日本觀光出口立國的政策,重新定義台灣的觀光業為「出口導向,利差變成順差」的觀光立國政策,可以賺外匯的,吸引更多國外觀光客,看到日本政府這幾年努力將從數兆的逆差到有順差,吸引更多觀光客進到日本旅遊,出口順差達到五兆,相信今年更是加倍。潘思亮表示,日本觀光業變成日本出口業第二,日本第一出口業是汽車業,相當於台灣的半導體業,觀光業也帶領日本經濟的復甦。我們現在是逆差的四千億,把觀光訂為出口導向,可朝「均衡地方發展、發展地方特色」以及「重要的配套措施」,像是少子化缺工,開放五年實習生簽證工作等,大家現在都看到許多外國人在日本觀光業工作,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建議我國政府全面鬆綁外籍學生、外籍實習生所有的限制,另一個是提到台灣是舉世聞名的觀光景點是太魯閣,還在修復中,請政府加緊腳步修復中橫公路,燕子口九曲洞長春祠等。對於網友建議五百元鈔票圖案改成中華隊,並設定為國定假日,吳東亮則也回覆說,「放假已經很多了,應該要紀念,不一定要放假」,至於是否鈔票改版,日本最近才全面改版,這可以由社會達共識討論,我也會贊成。至於卓榮泰強調明年軍公教加薪3%幅度,懇請工商界一起來加薪,吳東亮則回應說,包括台新金控等與許多企業,過去的加薪幅度都不少於3%,還有更多企業會比這樣的加薪幅度更好;而這對中小企業會比較辛苦,需要政府協助。工商協進會秘書長朱曦則說明今天工商早餐會27項提案74建議中,與行政院交流的很大成果進展,即是就創新經濟、健康台灣、金融發展、優惠稅制、綠色經濟等六大面向的提案與建議中,有三點成果。包括推動AI人才培育,包括經濟部與輝達等合作未來四年培養20萬人才,增加教學能量;二是推動生技醫療產業,政府啟動匡列100億元投資,金控公司創投部分投資生技比例大幅放寬;三是開放參與公共建設兆元促參引導國內保險業資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計畫之下,保險公司可以投資。這三大類是非常重要的成果。
吳東亮籲供電穩定 卓榮泰回應「參與新核能技術」三不決心
工商界與行政院26日舉行「工商早餐會」,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首先恭喜台灣棒球英雄們勇奪世界冠軍,鍥而不捨團隊合作精神正是Team Taiwan最強大實力;行政院長卓榮泰同表贊成之外,也指出今天中午將宴請慰勞選手們。工商界此次呼應政府產業政策提出27項提案、74項具體建議,將於會中就行政院各部會回覆進一步做交流;工商界出席的有王道銀行創辦人駱錦明、台泥企業集團董事長張安平、義美食品董事長高志尚、台隆集團董事長黃教漳、華南金控副董事長林明成、富邦金控副董曾銘宗、保瑞集團董事長盛保熙等。吳東亮致詞時除了再次關切供應供電穩定性的重要之外,提到2024年在各國政府與央行的努力下,全球在維持經濟成長 的同時,也取得通膨率逐漸回穩的成果。台灣受惠於全球貿易回溫,連續12個月出口正成長,帶動整體經濟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全年經濟成長率應可超過 4%,是近十年來的次高。展望2025年,在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新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將為全球的金融市場與經濟發展帶來重大的變數與挑戰。然而,台灣仍有相對樂觀的條件,尤其是在全球AI需求持續強勁的大環境下,加上台商回流與國外科技大廠的資金挹注,出口貿易與民間投資都仍有穩健成長的支撐。政府若能持續營造多元、穩定供電的環境,吸引國際人才,鼓勵金融發展來支持產業成長,並實現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將能進一步強化我國經濟、社會與環境韌性,因應全球政經環境變遷的挑戰。行政院長卓榮泰致詞時則強調,在供電上工業需求不用擔心,政府也將在「新核能技術」部分採取開放的態度、參與討論,並取得人民全體共識,行政團隊未來四年也將以「二上一下一平衡」為執行政策的核心指標,即「經濟發展要3%以上、人均GDP為4%以上」「失業率在3.5%以下」「消費者指數維持在2%」。卓榮泰並強調,美國新政府即將成立,美中經濟合作也將會有新模式,在印太地區、台海和平中,台灣舉足輕重為全世界看得到,產業供應鏈台灣是更被需要的,在全球發展中,重申「不可被破壞、不可停止、不可慢下來」的政府三不決心。
卓榮泰對新核能抱開放態度 籲社會有共識才繼續推動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赴立法院進行「能源配比及電價政策」專案報告,他表示,對於核能討論,政府維持尊重態度,有關核電使用應配合法規規範、依法行政,如果未來新核能技術在安全、沒有核廢料問題、社會也有充裕共識等三個前提下,政府抱持開放討論的態度。卓榮泰表示,政府對新核能技術的態度保持開放,政府會關注國際各種新能源發展情勢,包括新核能技術在內,同時也責成經濟部及台電公司研擬核電部門留才計畫,保持人員以因應未來新核能技術的研發、核廢料等核後端處理及法律變更的可能。卓榮泰指出,所有行政機關都必須依法行政,依現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等相關法規中已明確規範核電廠的使用年限,現在剩下核三廠2號機,預計運轉到明年5月。卓榮泰續指,考量台灣地狹人稠且位處地震帶上,在核能發電的使用上,必須審慎考量核安及核廢料處理等問題,此外,台灣民眾對核能發電議題,也應該要有共識才繼續推動。
遭質疑反核立場轉變 卓榮泰:社會需要多一點信任
行政院長卓榮泰近日接受彭博(Bloomberg News)專訪時指出,對新核能科技態度「非常開放」,被解讀反核立場轉變。對此,卓榮泰表示,台灣的社會真的需要多一點的信任關係,我們提出一種想法,應該是可以討論,而不是用非常不理性的言詞來批評。卓榮泰接受外媒專訪的一番言論,遭批評是反核立場反覆。對此,卓榮泰今(22)日受訪時坦言,台灣社會真的需要多一點信任關係,我們提出一種想法,應該是可以討論,而不是用非常不理性的言詞來批評,以汽車為例,從燃油車到電動車,這是劃時代、不一樣的產品,造成給社會各種能源跟空氣負擔也不一樣。卓榮泰表示,當然期待有新的能源技術,有朝一天能夠沒有核安顧慮、沒有核廢料處理,社會也能集體的有共識,政府也是採非常開放態度,如果有新的技術,難道台灣要置於新技術之外嗎?當然不是,政府希望跟著世界潮流,一並的研究發展甚至學習。對於日後核電廠員工的去留,卓榮泰說,同仁們都有非常好的專業技術及經驗,現在要處理的還有核電廠除役之後,很多的核後端處理,未來面臨新技術,同仁們當然是首批人選,留下來多少?做什麼工作?會就近跟台電做了解,法令上的規定如何、未來的期待如何、我們研究的計畫如何,都不是在這裡空口說白話,最後也喊話,希望各黨團跟自己一樣,用彼此開放的態度來面對這個未來世界我們必須面臨的問題。
回應彭博專訪 行政院重申:立場沒變
行政院長卓榮泰接受彭博(Bloomberg News)專訪時指出,對新核能科技態度「非常開放」,被解讀反核立場轉變。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21)日說明,卓揆已經不只一次對外說明,在安全、核廢料的處理問題得到解決、社會有共識的三個前提下,政府都採取開放的態度,從過去到現在,都是這樣的態度,並沒有所謂立場轉變的狀況。李慧芝表示,目前台灣面臨的核後端、核廢料的問題需要專業人力處理,因此在專訪中卓揆也提到 ,他會要求台電不能讓核電廠管理人員因核電廠除役而離開,必須要保持這些原來的人員,不僅因應未來新的核能技術的研發,也要因應核廢料等核後端的處理,或法令變更的可能。李慧芝強調,目前政府的工作重點,就是將興建中的電廠如質、如期地完成,也要持續地開發多元綠能,除了目前運轉中的風力、光電、水力,未來也將對氫能、地熱等「新能」擴大研發。
新核能不用等到2030年? 卓榮泰:兩目標達成用電足夠供應
賴清德總統日前表示,若能滿足「確保核安」、「解決核廢」、「社會共識」3前提,不排除新核能使用可能。對於使用新核能是否不必等到2030年,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表示,目前所做的,就是持續開發新的綠能,以及將興建中的電廠如期如質地完成,只要達成兩目標,在2030年前用電的需求是足夠供應的。卓榮泰今(13)日上午訪視台電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前受訪,媒體詢問道,考慮核安與低核廢問題,不管SMR或者中國已使用的第四代核電都能符合,新核能討論是否不用等到2030年?卓榮泰表示,再次強調「對於未來新的核能技術、核能的發展,政府都採取開放的態度」,但目前政府所做的,就是要持續地開發新綠能,以及把既有在興建中的電廠如期如質地完成,只要這兩個目標能達成,在2030年前,我們用電的需求是足夠供應的。接著說,未來的新核能當然要跟世界的共識來做連結,台灣內部也要對於核安、核廢料的處理跟保障,能夠得到進一步的認證。「我們是要跟世界先進國家的技術跟認證來做連結」卓榮泰說,中國大陸的人權價值跟人命的安全係數跟台灣不盡相同,「不要讓它的標準來當作我們的借鏡」,這個是非常殘酷的事實,他覺得還是要以台灣人民財產的自由安全為最大的考量。
卓榮泰:核三廠1號機除役後 2030年前難再發電
核三廠1號機將在27日停機,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提案修《核管法》,讓核三廠延役;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2日)上午出席工商協進會會員大會,談到電力時他表示,核三廠1號機在7月27日運轉40年,依照法律必須停下來,依照現在核管法,沒有在5年前展開延役的各種安全體檢,所以目前是不可能延役繼續發電,因為沒有人敢擔保未來的安全責任。他也坦言,現在韌性電網不足,確實是常跳電。卓榮泰說,要達成經濟日不落的境界,是創新轉型過程必須要做,至於「我們的穩定供電,剛剛進來時,媒體在問,核三怎麼辦?核三在7月27日,依據法律必須停下來,核三會不會延役?依現在的《核管法》,已經沒有在5年前展開延役的安全檢查,所以不可能在27日之後繼續發電,因為沒人敢擔保安全責任。」他說,核三廠必須透過設備汰換、安全檢查、地震耐震檢查,才能討論可不可能延役,「前面各種檢查初步估計,必須3至5年,換句話說,核三廠1號機、2號機無法發電,未來的核電解決不了大家擔憂的問題,2030年之前核三廠就是現在這個狀況,它很難發電。」卓榮泰指出,「這是我們遇到的問題,未來的新核能會怎樣,現在我們沒辦法預測,但我們對未來新核能抱有各種可能,新核能發展的技術和知識,我們現在無法馬上得到印證,但各國都在發展,未來新核能抱著各種可能,但是現在到2030年之前沒辦法依靠核能和核電,唯一辦法就是發展綠能。卓榮泰表示,行政院的工作就是保證新開發綠能發電程序能夠順利推動,如果不行是行政院的責任,2030年前會提供餘裕的供電;卓榮泰坦言,現在韌性電網不足,確實是常跳電,經濟部已經擬定10年5645億加強全國電網的安全,賴清德總統和他都認為,10年太長,希望5年內就能完成,經濟部很有企圖心,希望可以加入完成,無論如何,會加速完成以「比10年更快時間完成全國電網,讓各地跳電機率和次數降到最低。」另外,卓榮泰談到,AI力就是國力,如何讓人民來共享?希望把高科技找入到公共領域導入政府機構,讓人民感受到成就,創新驅動要埔會大眾,在創新轉型除了發展高科技,都要同時並進來發展。卓榮泰提到,大家也會關心碳費執行,近期環境部也將擬定碳費的3個子法,透過這樣方式協助國內產業,有一天我們會進入到那個時代,知道產業的努力和政府的政策會結合世界潮流,會請環境部加速過程。
盼賴清德做出正確決策 李婉哲挺核:與人類滅絕絕對不能相比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預計7月底召開,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9日表態,他支持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的擁核立場,因為核災與全人類滅絕的威脅是絕對不能相比。他已接受賴清德總統邀請,擔任該委員會顧問,將以科學家身分提出專業意見,深盼賴清德做出正確決策。李遠哲數度批前總統蔡英文的淨零碳排政策錯誤,他曾入府與蔡英文討論,但蔡卻回應說「2024後不是我的事!」令他非常失望。李遠哲昨接受網路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對賴清德明顯寄予厚望。他以日前穆斯林至麥加朝聖為例,上千人被熱死,李遠哲沉痛表示,人類如果再不努力,就會面臨滅絕的嚴重問題,期許政治人物能重視氣候變遷議題。前天賴清德甫邀請李擔任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顧問,「他要我當顧問,我當場很高興」。李遠哲認為,委員會不僅能帶領大家討論、認識全球暖化的嚴重性,也能讓民眾了解2050年淨零排放的重要性。該委員會月底開會時,李遠哲會出席,他希望以本身專業,讓委員會的人了解能源發展能有不同做法,以及政府要把國人帶到哪個境界,「我有經驗、責任可以告訴大家」。「我可以從顧問角度,告訴大家童子賢講得很有道理!」李遠哲支持童子賢的核能論述,並強調,「雖然核電有缺點,但核能帶來的災害,跟全人類滅絕是絕對不能相比。面對核能的研究,如何設立跟運用核電廠,我覺得這樣的大方向是對的。」他也呼籲,民進黨2025年非核家園時程要往後延,現在需要用核能,還要有新核能。是否有心理準備與童子賢變成話題前鋒?李遠哲表示,台灣社會需要改變,賴總統不是不了解,但賴身邊有不同壓力,而童子賢說的話,是來自企業界與科學角度的說明,絕對是真心話。李遠哲坦言,在賴清德就任前,已見過兩次面,他認為賴清德理解台灣現狀,在減碳過程中,要擠入全世界前段班並不容易,但中段應可達成,「2030年要比2020年的排碳量減半,否則2050年不可能達到淨零排放。」他深盼賴清德做出正確決策,避免人類滅絕。
賴政府組新委員會選童子賢管氣候 三三會林伯豐:盼「不受牽制」
總統賴清德選在執政滿月的19日宣布成立三大委員會,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近來常倡導新核能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擔任「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一早就關注這項新聞,他表示,「童子賢是企業界的模範,如果能由他主導,對台灣是有利的」,且「不要又受到牽制,像經濟部長那樣!」三三會19日舉行6月例會,林伯豐接受記者採訪時,針對賴清德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三大任務型編組委員會,他表示,「方向是正確的,是為台灣好」,不過目的是要和平的話,也需要務實一點,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九二共識」。日前三三會赴中國大陸訪問,並與國台辦主任宋濤見面,林伯豐表示,到大陸訪問的目的就是要緩和兩岸關係,「企業界若能夠貢獻一份心力,這是我們該做的」,政府應以實際行動來緩和兩岸關係,應恢復海基會、海協會的直接溝通,以實現兩岸經濟、文化、宗教、觀光等所有交流活動,兩岸應共榮共存、和平發展。對於產業界長年擔憂的缺電議題,連過去的反核大將童子賢,近來都認為需要讓核能成為基載電力,才能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也能強化「能源韌性」以因應戰爭風險;來自產業界的經濟部長郭智輝原本也抱持著比較開放的態度,表示若立法通過就能讓核電廠延役,卻被綠委指責而改口,讓業界相當遺憾。林伯豐表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問題,需要靠減少排碳,但我們現在的能源政策就是主要用煤跟天然氣,「台灣就是到2050年也做不到!」目前要用核電,才能夠落實減碳。
奧斯卡大導憂極端氣候 推紀錄片《新核能時代》探討核電去存
美國奧斯卡導演奧立佛史東(Oliver Stone)曾以《前進高棉》、《七月四日誕生》、《閃靈殺手》、《華爾街》和《誰殺了甘迺迪》等片在好萊塢出名,如今他推出紀錄片《新核能時代》(Nuclear Now)探討核能發展歷史以及核電去存、氣候變遷議題,並親自獻聲飽含贖罪感真情的全片旁白,成功入選 2022年 威尼斯影展。已高齡 77歲 的奧立佛史東為了拍攝,更親自走訪法國、俄羅斯等各國能源專家。導演奧立佛史東表示他曾深信核能非常危險,一直到 2019 年他看了一本《紐約時報》推薦來自約書亞S戈爾茨坦(Joshua S. Goldstein)所撰寫關於氣候變遷的著作《A Bright Future: How Some Countries Have Solved Climate Change and the Rest Can Follow》後大為改觀,並回想曾經看過的奧斯卡得獎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中雖對全球暖化有生動的描寫,卻從未提出以核能作為解決方案,也因而促使他拍攝這部電影尋找沒有被訴說的「真相」。奧立佛史東拍攝《新核能時代》,親自走訪美國、法國、俄羅斯各國核電廠。(圖/佳映提供)「我曾是 7、80 年代的年輕人。我曾經相信珍芳達、拉爾夫納德和布魯斯史普林斯汀所說的,他們都曾是英雄,所以我和他們站在一塊兒。但隨著情況的演變、時間的演進,自 2000 年以來已經過了 20 多個年頭,世界上 84% 的能源仍來自化石燃料。」奧立佛史東表示他在讀完約書亞S戈爾茨坦的書後開始重新思考曾經深信的核能議題,並為自己子孫們未來所生活的世界環境所憂慮,認為即使 2050 年他已經不在人世了,但該留給後代什麼樣的地球所深思。「在我看來,這是當今最重要的故事:記錄人類從貧窮走向繁榮,以及人類掌握科學來滿足對更多能源需求的發展歷程。做為一個全球社會,我們只需克服我們的恐懼。」他補充表示:「氣候變遷迫使我們重新看待核能。」並認為恐懼只會扼殺心智。奧立佛史東拜會各國能源專家。(圖/佳映提供)《新核能時代》是奧立佛史東人生的第 30 部長片,也是他拍攝的第 10 部紀錄片,他曾想以劇情片的方式吸引世人的注意,打趣表示:「我的想法是把它做成一個女科學家的故事,因為這現在非常受到歡迎。一個女科學家和一個男隨從之類的。為了拯救核能,她必須表演出和湯姆克魯斯一樣的特技。」甚至都請了編劇試寫故事,但最終仍在預算、可行性等多方考量下沒有讓這個想法繼續進行。 《新核能時代》將在 11 月 24 日在台上映。
蔡英文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 工商團體批:根本緣木求魚
蔡英文總統國慶演說再度宣示,台灣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此話一出,被學者、專家及工商團體打臉表示,若現有非核家園能源結構不改,要達成目標,根本緣木求魚!工總祕書長蔡練生表示,按目前設定2025年達到非核家園目標,燃氣、燃煤占比提升至80%,要達到政府宣示的2050年淨零排放,是很遙遠的。他指出,台商大舉回台,面臨的五缺問題將更嚴重;又或希望高耗能的半導體在台深耕,但國內能源是否能無限制滿足其需求,這些對產業發展來說都是很嚴肅的課題。商總主席賴正鎰也指出,核電廠將陸續除役,要配合國際趨勢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政府應回頭檢討,使用新核能來發電,畢竟現在綠能發展緩不濟急,如政府只是一味關掉核電廠,不檢討能源結構,供電一定會出問題,且用電成本會持續攀升。中小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則坦言,沒錢、沒設備,中小企業要拿什麼達成淨零排放,政府應有相對的配套。央大講座教授梁啟源更指出,當前備用容量率僅16%,其中夜間無法發揮作用的太陽光電占10%,這意味備用容量率到晚上只剩6%,備轉容量率更只剩1%,這是在所有機組供電正常下算出的,但近年夜間尖峰用電頻創新高,只要有機組出問題,一定限電。淡大經濟系教授廖慧珠說,改變能源結構,提升再生能源占比是必要的,建議政府應積極推動儲能技術、智慧電網等配套,畢竟夜間缺電等問題不解決,一旦限電定將衝擊許多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