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代謝
」78歲老婦力抗大腸癌卻因背痛受挫 一檢查竟是骨鬆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1名78歲罹患大腸癌老奶奶,想保護生命力抗癌症,但時不時感覺到背部劇痛,用止痛藥改善也有限,常讓情緒大受打擊,因此接受進一步檢查,發現不但身體多處壓迫性骨折,也有髖部骨折,骨密度僅有T值-5.2,立刻使用藥物與手術治療,僅數月後狀況大幅改善,甚至能夠遠渡美國探親。骨密度最高峰約在30歲之後開始下滑 高齡者體態有異小心骨鬆纏身行天宮醫療志業醫療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外科部部長吳長晉表示,人類骨密度最高峰約在30歲,隨著年紀增長,骨質就開始慢慢流失,因此年紀是骨質疏鬆關鍵因子,女性在停經後,或女性高於65歲、男性高於70歲,都是骨鬆高風險族群,另外身體若有特定疾病,需要長期使用特定藥物,也會影響鈣質吸收,導致骨質流失加快。骨鬆就像無聲殺手悄悄接近病患,沒有發生骨折前,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但在體態改變上能夠發現端倪,如果身高比以前矮3到4公分,或靠牆站立後腦勺無法貼到牆壁,就是骨鬆常見矮與駝徵兆,如果再加上經常感到下背部疼痛,很可能已有壓迫性骨折,須立刻前往檢查治療。DXA骨密度檢測T值小於-2.5確診骨鬆 兩種類藥物協助提升骨質目前檢查骨質健康,會利用DXA骨密度檢測,以20至30歲女性骨質量做為基準,如果檢測T值在-1.0至-2.5,就已骨質缺乏,假使T值小於-2.5,就確診罹患骨鬆,78歲個案治療前T值只有-5.2,屬於嚴重性骨質疏鬆,須馬上接受治療,目前有兩大類藥物,能幫助骨鬆病患提升骨密度。人體憑藉兩種機制,維持骨頭新成代謝,蝕骨細胞破壞老舊不佳骨頭,造骨細胞製造出健康新骨質,原則上蝕骨與造骨速度應維持平衡,但骨鬆患者蝕骨作用太快,造骨速度跟不上,導致骨密度減少,因此治療上有「減少骨質流失」及「促進骨質生成」兩大類藥物,協助病患提升骨質。骨鬆治療先促進骨質生成澳洲已實施 降低骨折手術複雜度加快復原減少骨質流失藥物能減緩蝕骨細胞作用,就像水庫減少出水量,等待造骨細胞慢慢長出骨質,目前健保以減少骨質流失藥物,作為第一線用藥,促進骨質生成藥物則是加快造骨細胞作用,讓骨密度能快速提升,目前促進骨質生成藥物,健保規劃為第二線用藥,但國際治療骨鬆方針已有改變。澳洲醫療系統已考慮將促進骨質生成藥物,作為治療骨鬆第一線用藥,骨鬆病人一旦發生骨折,會因骨密度太低,增加手術複雜,例如使用鋼釘或鋼板,可能就要配合骨水泥固定,以免未來鋼釘鋼板鬆脫,手術後如果需要石膏或背架穩固骨折處,也會比其他人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拆除。抉擇第一線用藥與醫師充分討論 治療骨鬆也要小心肌少症假如骨質疏鬆太嚴重,或骨折後要趕快恢復,在經濟條件許可下,可短期先自費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等到骨質狀況改善,再回到健保第一線給付的減少骨質流失藥物,有助於快速減少骨折的生命危害,78歲老奶奶個案確認骨折後,先自費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骨密度快速回升至-3.2。臨床治療常會發現,骨鬆時間一久常伴隨肌少症,因此除了攝取充足鈣質與維生素D外,最好也要充份補充蛋白質,也要有適量運動訓練,藉著身體活動穩固骨質與肌肉,恩主公醫院成立骨微創暨骨質疏鬆照護中心,就是希望不僅醫療支持病患,也能在生活中協助病人遠離骨折危害。
喝水也會中毒?毒物專家曝「這時刻」猛灌水最NG 高危險族群出爐
常聽長輩說「沒事多喝水」,除了可以幫助體內代謝,還有助於排毒。不過,毒物專家招名威表示,不是什麼時候多喝水都多多益善,尤其是運動完後喝水,如果只是一昧猛灌水,讓身體裡一下子多了大量的水份,反倒是會瞬間造成體內電解質的失衡,就可能會造成身體不適,嚴重的話,就可能會造成「水中毒」。招名威指出,「為什麼喝水也會中毒?說穿了,水也是一種物質,當然也會有劑量超量的問題。其實水進到身體內,雖然可以幫助我們維持正常運作、調節體溫、維持新成代謝、排出毒素,但一次喝太多水,反而會稀釋體內鹽分,破壞鈉、鉀、鎂離子的平衡,從正常的血鈉含量 135-145 mEq/L 降到 120 mEq/L 以下」。專家表示,「電解質失衡後,就會產生低血鈉症的中毒症狀,包括感覺遲鈍、頭暈眼花、神智不清、嘔吐、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嚴重的還可能出現痙攣、身體麻痺、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等。所以只要掌握其在體內的劑量,不過少,也不過多,其實上述的症狀都不易發生。」招名威說明,「水中毒,最擔心的就是低血鈉症。它最常出現在運動時間長、低強度的耐力性運動中,例如馬拉松、三鐵、騎車環島、登山健行等運動。發生的原因可能是長時間(2 小時以上)的運動造成過度流汗,電解質大量流失,讓抗利尿激素荷爾蒙(antidiuretic hormone, ADH)持續分泌,但若只補充水分,就很可能造成潛在水中毒,這尤其容易發生在有過高或過低的BMI的人身上。」至於喝多少水會中毒?招名威提到,根據衛福部的規範,若用簡單公式計算成年人水份攝取量(每公斤體重需攝取 30 c.c 的飲水量),70 公斤的健康成年人每日所需水分最少 2100 c.c,若從事高強度運動、工作的人則需要再依身體狀況自行增加水分攝取量,但以不超過 3500 cc 為原則。
偶爾吃一次「包肥」沒關係? 身體會說話
吃到肚子再也塞不下任何東西,到底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英國巴斯大學營養、運動及代謝中心的研究團隊,針對「沒辦法再多吃一口」時身體究竟是什麼樣的狀況,進行了實驗。參與實驗的是22歲至37歲健康的年輕男子,平時感到很飽時,吃下的卡路里大約1500卡,但實驗時讓他們吃下3千卡甚至5千卡,而英國國民保健署認定男性一天最佳的攝取量則是2500卡,顯然一餐所攝取的量,已超過每日所需。在抽血後發現,披薩吃到飽的情況下,血糖及血脂還在正常的範圍內,血糖值並沒有比較高,但降血糖值的胰島素多分泌了50%,因為脂肪的攝取是平時的2倍以上,中性脂肪及游離脂肪酸讓體內的脂肪值有所上升,而因為胰島素大量分泌,也讓GLP-1及Peptide YY (PYY) 兩種荷爾蒙大量增加。研究團隊表示,過量飲食後,剩餘無法消耗的的能量就會以脂肪的方式儲存在體內,所以若是長期持續過量飲食的行為,可能會造成肥胖,而健康的人也會因此造成新成代謝受影響,產生肥胖、糖尿病及其他的代謝病,對身體不好。研究團隊也將對年長者、女性及肥胖者進行同樣的試驗,不過在年輕男性的實驗結束後4小時,許多實驗者還是有想睡、身體覺得很不舒服的情形,雖然俗語有說「甜點是另一個胃」,但所有的實驗者都表示,他們什麼都不想吃。
再減2公斤超難 學者直指2因素
想要減重,方法不外乎運動、飲食及改善生活,但有很多人,總是想「再減2公斤就好」,但就是做不到。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行動神經科學教授彼得(Peter Rogers)提出2個原因。首先,就是新成代謝變慢。體重下降後,身體為了維持必需的能量,就會保存卡路里。舉例來說,以身高175公分、體重90公斤、運動量為中等程度的45歲男性做為討論對象,他因為嚴格限制飲食在半年內瘦到75公斤,一天攝取的熱量從3200卡降到2270卡,前5個月平均每月瘦2.6公斤,最後一個月瘦了1.8公斤,如果要維持75公斤的體重,他需要每日進食2780卡。第二個原因則是體重減少伴隨的食欲增加,瘦蛋白這種荷爾蒙會將體內脂肪的儲存量向腦中傳達,脂肪量增加,瘦蛋白也會增加,食欲就會「冷靜」,但若脂肪減少,瘦蛋白的減少就會讓空腹感變強。根據過去的實驗,對午餐吃披薩的實驗者說「盡情地吃飽吧」的情況下,大約吃下1580卡,但如果對實驗者說「盡可能的多吃一點」,則可以攝取每天必要熱量的2倍。所以人們為了「滿腹感」,是可以吃很多東西的。而「滿腹感」是由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等所有的食物構成,如果改成吃青菜水果,是無法辦到的。彼得指出,以1580卡來說,要吃超過3公斤的蘋果才會達到,但一般人根本不會願意這樣攝取食物,而且100克就有280卡的披薩、100克就有500卡的巧克力及洋芋片,更會讓人覺得美味,而這也是高熱量食物「滿腹感」低的原因,就會讓人過度攝取。彼得也建議,以1個250卡的草莓蛋糕及1個95卡的草莓優格為例,其實滿腹感是差不多的,建議用低熱量的選擇來取代,體重才有減少的空間。不過最難的還是要長期保持「自制力」,這才是永遠無法少減2公斤最主要的因素。
人類未來也能冬眠? 老鼠實驗已成功
根據日本筑波大學及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報告,刺激沒有冬眠習慣的老鼠腦部,能夠產生與冬眠相近的狀態,未來同樣是哺乳類的人們,也有被「人工冬眠」的可能。筑波大學的櫻井武教授及博士班的高橋徹,研究發現和老鼠吃東西相關的傳導神經「QRFP」在刺激後,能夠讓老鼠的體溫及代謝大幅地下降,而此神經被命名為「Q神經」。哺乳類等溫動物,體溫下降後,靠著耗氧能夠產生熱能、讓體溫上升,一般老鼠的體溫是37度,但在人工冬眠的狀態時,體溫則下降到30度左右。實驗發現Q神經與運動能力及記憶能力相關,但尚未發現有特別的影響,研究團隊認為,藉由Q神經進行的人工冬眠,將會是安全的低新成代謝狀態。而以比一般老鼠大10倍的研究用大鼠做實驗,發現同樣有低體溫、低代謝的狀況,Q神經誘導休眠的機制,有機會廣泛擴到大其他哺乳類生物中。實驗結果也讓研究團隊相信,像人一般不冬眠的動物,也有冬眠的可能性。若是「人工冬眠」能夠實驗成功,或許能讓重症患者的運送、器官再生的儲存,或是臥床老人的肌肉萎縮治療都有可能運用到。而此研究成果,也已於近日在英國科學雜誌自然(Nature)刊登。
減重不等於減脂 女網友po照證明
同樣的體重,身材可以差多少?外國一名女網友,在「減脂不減重」後,分享了自己的照片。有運動和沒運動的差別,非常明顯。(圖/翻攝自livedoor.blogimg.jp)女子的體重,一直維持140磅(約63公斤),但在運動後,體態有明顯的改變,原本略凸的腹部,變得比較纖細。想要增肌減脂,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喝溫水,能促進新成代謝,而且飯前喝也能避免過餓而不小心暴食,另外也要注意少喝含酒精飲料,因為熱量比較高,至於飲食上,也需要避免高脂飲食,精緻澱粉類的蛋糕、零食也要避免。在運動習慣的養成上,比起只做有氧運動,做重量訓練更能提升新成代謝,身材也會比較有線條,最好交叉多做幾種運動、讓身體有多種刺激,才能消耗更多的脂肪。另外良好的睡眠也很重要,先前已有報導指出,睡不好更容易胖,所以想要有好身材,一定要多管齊下才會成功。
10小時內吃完三餐 有助於改善肥胖及糖尿病問題
減肥方法千奇百怪,甚至有人主張「3天不吃、12小時內拼命吃、再3天不吃」的方式,不過最新研究證明,「一天14小時斷食」可以改善肥胖及糖尿病的情形。過去以老鼠做實驗對象,發現減少攝取的卡路里,並且限制用餐的時間,能改善代謝性疾病,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生物學家邦達(Satchin Panda)率領的研究團隊,則以代謝症候群的患者做為研究對象進行實驗,這些患者都有共同的特徵,肥胖、高血糖、高血壓。研究團隊要求19名患者每天要14個小時斷食,但對於飲食內容及生活習慣未做要求,根據生理學鐘自行決定每天可以進食的十個小時,但其餘十四個小時,只能喝水及吃平時依照醫囑該吃的藥。12個星期後,這些患者的體重、腰圍及血壓都有明顯的改善,而且有三分之二的人認為睡眠品質有改善,睡覺前也不會覺得肚子餓,而且有8%攝取的卡路里降低,的確改善新成代謝的問題。研究團隊確定,要改善代謝問題,並非限制攝取卡路里一項而已。
沒吃東西卻想吐 荷爾蒙做怪
若是長期間沒有吃東西,伴隨著空腹感,身體卻有想吐、腹痛的反應,為什麼沒吃東西卻會想吐?克里夫蘭研究中心(Cleveland Clinic)消化科李醫師(KristenLee)表示,空腹時會想吐的原因是「胃酸過多」。胃酸具有強酸性,長時間未進食的情況下,胃酸會造成胃壁黏膜受損,引起胃食道逆流及「火燒心」。不過李醫師也指出,明明空腹但胃酸卻分泌過多,與「瘦蛋白」及「饑餓素」兩種荷爾蒙崩壞有關。瘦蛋白是由脂肪細胞分泌的荷爾蒙,能讓食欲降低,並促進新成代謝,而饑餓素則會增進食欲,並且影響胃酸分泌、腸蠕動及味覺等機能,若是兩者之間的平衡被破壞,就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李醫師也建議,若是空腹時很想吐,要注意可能有三高的問題,應儘快前往醫院做檢查較佳。
影響第二型糖尿病的原因不限於飲食習慣 「身高」竟也成關鍵因素!?
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原因,一般都和生活習慣、肥胖有關,但根據德國最新的研究發現,身高及腳的尺寸大小,也是因素之一。德國營養研究所教授列門斯(Lemmens Wittenbecher)率領的研究團隊,從之前研究中收集到2萬6,437人的資料,隨機挑選2,500人,並針對體重、身高、從著的身高、腰圍及血壓等資料進行調查,想知道確診第二型糖尿病的人,在身體數據上是否有「玄機」。調查發現,身高愈高,未來獲得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愈低。平均來說,身高每高10公分,得到糖尿病的機率,男生會減少41%,女生則會減少33%。若是標準體重的人,只要每高10公分,男生能減少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達86%、女生則減少67%。如果是肥胖的人,每高10公分,男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減少36%,女生減少30%,列門斯認為,從數據上看起來,的確「身高」和獲得糖尿病的機率,的確有部分關連性。另外研究團隊也發現,較高的人,新成代謝也比較好。以脂肪肝的比例來說,身高每高10公分的人,脂肪肝的機率減少34%,女生則只有13%。列門斯認為,以數字來看,較矮的人,內臟的代謝也比較差。不過美國羅利.邁爾斯護校(Rolly Mayers)的研究員蓋爾(Gale Merckx)則認為,身體的影響其實不大,正確又健康的飲食習慣比什麼都重要。
咬住才有安全感? 柴犬竟對青椒「愛不釋口」
【記者/朱晨寧】青椒帶有微微的苦味,很多小孩和成人都無法接受這個味道,蠟筆小新每天都拒絕吃的食物,這隻柴犬小純卻「愛不釋口」。日本推特上日前出現一隻柴犬咬著青椒不肯放,躲在桌下的照片,根據主人描述,這隻柴犬叫小純,只要主人一喊「把青椒還給我!」牠反而會更用力咬住,無論怎麼講都不理會主人要求。(圖/翻攝自推特) 主人表示,同樣的戲碼經常上演,小純似乎非得咬著青椒才有安全感;而有趣的是,小純有個姊姊叫做小夏,對青椒卻是避之唯恐不及,拿著靠近還會露出嫌惡的表情,或直接跑開,完全不同的反應讓主人感到非常有趣。連柴犬都愛它,但青椒究竟有什麼好處呢?其實青椒營養價值很高,每100公克含有460毫克的維他命C,而且含有抗氧化物質,可預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又能促進新成代謝,增強體力,緩解疲勞。一般人都能吃青椒,不過因為帶有辛味,所以身體發炎,屬於熱體質的人,應該避免食用,以免造成病情加重。在選購青椒時,應選擇厚實、深色、緊實,且帶有光澤者為佳。若蒂頭的切口已呈現黑色,表示已經不新鮮了,應避免購買,由於富含維他命C,建議和雞肉一起食用,能促進雞肉的膠原蛋白合成,對健康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