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個案
」 確診 新冠肺炎 群聚 疫情 桃園未成年少女染性病數增!醫憂七夕後性病潮 警告「3異狀」看到快跑
有感染科醫師指出,近期臨床觀察年輕性病個案增加,而且暑假期間接連有好幾個15、16歲的女孩子,與交友軟體認識的網友發生性行為而染病,接下來又是七夕情人節,根據以往經驗恐怕又有一波染病潮。醫師提醒年輕人,要發生性行為前,最好多了解對方狀況。倘若進行性行為時,發現對方生殖器有分泌物、聞到異味或者出現潰瘍等情況,最好趕快跑。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直言,很多人會藉七夕情人節等節日的名義「放縱青春」,往往導致節日過後因為性病來就醫的人數增加。黃高彬指出,其實從暑假以來,他就接連碰到很多15、16歲的年輕女孩因為性病就醫,其中又以淋病、梅毒為多,這些少女大多懵懂無知,透過交友軟體與網友見面沒幾次就發生性行為。他提到其中一個病例,是雙方已經發生關係2、3次,對方才告訴她自己有淋病,嚇得少女趕緊就醫,事後檢查也確實「中鏢」。還有一名少女是被見面沒幾次的網友強迫發生性關係,來就醫時已經下體潰爛,檢查後確認感染梅毒。黃高彬指出,性傳染病其實相當難預防,即便使用保險套提供保護,如果年輕人動作相對粗暴,依然可能有感染風險。他建議年輕人交往,應該多花一點時間了解對象是否有不好習慣,性行為前如果發現對方有生殖器潰瘍、分泌物、異味等情況,最後快跑。即使當下拒絕可能會有困難,甚至有些品行不佳的對象可能會有暴力行為,但還是要冷靜想辦法安全脫身。另根據疾管署疫情監測數據,國內梅毒、淋病等性傳染疾病確有增加趨勢。統計2023年整體通報梅毒感染人數計9941人、淋病8257人,和2022年相比分別上升2%、3%;其中增幅最多是15歲至24歲的年輕族群以及女性,去年梅毒的新增個案分別比前年上升約20%,「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疾管署提醒,梅毒常見症狀包括無痛性潰瘍與硬性下疳、皮疹等,若未接受適當治療,晚期則會出現「梅毒腫」、「心臟血管性梅毒」或「神經性梅毒」;此外,孕婦感染梅毒未接受適當治療,梅毒可透過胎盤傳播給胎兒,導致胎兒死亡或感染先天性梅毒等不良結果。至於淋病,疾管署表示,常見症狀包括尿道化膿,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女性感染後大多症狀不明顯,因此常被忽略,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不論男性或女性,都可能造成不孕;也可能導致泌尿生殖系統外的感染,如:直腸、咽喉部的感染、淋菌性結膜炎等。疾管署也提醒,若有患者一旦確診,務必提醒配偶或性伴侶也接受篩檢及治療,避免互相交叉感染。
凱米颱風重創台灣 已釀10死2失蹤880傷
凱米颱風重創台灣,多地傳出災情,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迄今已釀10死2失蹤880傷。另外,農林漁牧業產物及設施損失則達16.7億元,而全國曾停電用戶數有87萬0271戶,至今仍有6722戶還在停電。截至7月27日下午3點為止,凱米颱風已釀10死2失蹤880傷,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死亡新增1人,個案為嘉義縣水上鄉內抽水站堤防貨櫃屋旁水溝發現1具男性浮屍,經初步調查為63歲男子。另外,失蹤部分,分別為嘉義縣67歲郭姓男子,疑似掉入番路鄉台3線水溝涵洞,搜救尚未發現;嘉義縣番路鄉47歲男子25日11時許外出失聯,搜救尚未發現。受傷部分則新增3人,新增個案分別在屏東縣、嘉義縣,傷者較多分別在高雄市260人、台南市124人、台中市123人。死亡人數:10人1 高雄市1名、女、約64歲;路樹倒塌機車騎士壓傷,送醫不治。2 花蓮縣1名、女、約44歲;屋頂掉落物壓傷,送醫不治。3 高雄市1名、男、約78歲;遭土石流掩埋死亡。4 臺南市1名、男、約65歲;自家修繕摔落,送醫不治。5 雲林縣1名、男、約75歲;上午騎車外出購物,返家途中疑似壓到樹枝倒地昏迷,送醫不治。6 嘉義縣1名、女、約54歲;水上鄉溪仔底附近發現1具女性浮屍,辦理相驗程序中。7 嘉義縣1名、男、約54歲;水上鄉嘉朴路產業道路附近發現1具男性浮屍,辦理相驗程序中。8 嘉義縣1名、男、約57歲;林務局員工駕駛自小客遭落石砸中,送醫不治。9 雲林縣1名、男、約50歲;元長鄉東興路發生自撞車禍案件, 送醫不治。10 嘉義縣1名、男、約63歲;水上鄉美上美社區抽水站堤防貨櫃屋旁水溝,發現1具男性浮屍,明顯死亡未送醫。
寶林4重症「3人恢復意識」1疑腦損傷 33個案「吃粿條」邦克列酸全陽性
衛福部今(7日)公布寶林茶室中毒案最新進度,個案維持34例但新增1例邦克列酸陽性,目前食用粿條共33案全數陽性,另有1起炒麵陰性,顯示問題集中在粿條。加護病房4例有3人恢復意識、1人仍深度昏迷,其腦部或中樞神經可能受損。衛福部表示,34個案中有2人死亡、4人重症加護病房治療、2人一般病房,其餘全數返家休養。目前邦克列酸檢驗結果為粿條製造廠「大粄城」食材、環境陰性;廚師手部檢體與糞便陽性,正著手廚師相關環境採檢的細菌培養。另針對4加護患者情況,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受訪時表示,經血漿置換術持續治療,個案體內毒素濃度均有下降,其中3人意識恢復,顯示腦部損傷程度較低,後續可能評估換肝;使用葉克膜1人評估是否移除;1人仍處於深度昏迷,雖然毒素下降程度與別人差不多,但可能中毒較深或中樞神經或腦部有狀況。陳彥元指出,重症者可能因肝衰竭引起的腦部病變導致意識受影響,出現所謂「肝腦病變」,血漿置換術能減輕肝引起的腦部問題,但患者肝臟膽紅素仍高,肝有可能損壞,另患者腎臟情況也不佳,可能需洗腎。衛福部也表示,由於4月5日、4月6日連續2天沒有新增通報個案,故從明天開始不再每日公布通報個案數,改有新增個案時再宣布。
寶林茶室中毒案又+1「累計33例」 29人邦克列酸陽性
北市遠百A1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衛福部於4日傍晚公布通報再增1例,為1位21歲女性在3月22日食用炒粿條後,當天就出現腹痛、嘔吐、噁心、全身倦怠等症狀,目前在一般病房住院治療中。截至4日下午5時30分,累計通報共33例,其中32人採檢邦克列酸,有29人都驗出陽性,另有3人檢驗中。衛福部疾管署於傍晚表示,截至下午5時30分,寶林茶室案累計33例通報,其中2人死亡、4人住加護病房、3人住一般病房、24人則已返家休養。對此,疾管署指出,新增1例個案為21歲女性,3月22日食用炒粿條後,當天就出現腹痛、嘔吐、全身倦怠等症狀,最初在急診就醫,後轉入一般病房住院,正在治療中。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現在已有32人採檢邦克列酸(原稱米酵菌酸),包含新增個案在內,目前尚有3案檢驗中,累計29人檢驗邦克列酸陽性。曾淑慧表示,邦克列酸潛伏期最長為38小時,目前寶林茶室專案的通報條件,以3月19日至26日間,曾去北市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用餐,且在28日前出現疑似食品中毒症狀者為主。至於通報專案的截止時間,曾淑慧則表示,由於邦克列酸的半衰期約4天,目前仍在持續觀察通報狀況中,暫無期限,並呼籲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持續通報到專案,疾管署也會持續公布最新的通報狀況。
外界憂寶林案成懸案? 薛瑞元:不會說懸案就沒結果
台北市信義區素食餐廳「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發酵,截至4月1日已累計29例患者。衛福部長薛瑞元2日表示,最新數據顯示沒有新增個案,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的患者狀況大致穩定,其中一位稍有好轉,但目前未能證明米酵菌酸是從何而來,外界擔憂該案成懸案,薛則認為「答案越不明顯,需要預防的範圍就越大,不會說懸案就沒有結果」。截至4月1日晚間,食物中毒案共累績29例,其中14人檢測出米酵菌酸陽性,包括2人死亡、5人正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薛瑞元指出,目前無新增個案,患者狀況與昨日大致相同,也有1位加護病房患者情況稍有好轉。至於可能需要肝移植的患者,仍需考量手術對其恢復的幫助、其他器官損傷情況以及病患是否適合進行手術等因素。外傳法醫研究所正在檢測死者體內是否有老鼠藥,也有傳聞指該案素食餐廳在處理食材時長時間擱置室溫、未冷藏,對此,薛瑞元則表示,這些細節都在調查中,檢調也尚未向衛福部透露詳細信息,所以詳情他並不知曉。此外,由於目前檢驗完成的14名患者檢測均出現米酵菌酸陽性反應,因此,薛瑞元認為其他物質引發中毒的可能性相對較低。此外,有專家建議,應考慮將米酵菌酸納入常規檢測範圍,同時擔心此案件是否會成為懸案。對此,薛瑞元表示,需要與專家進行討論,明確「常規檢測」的含義,儘管目前尚不清楚米酵菌酸的來源,但他強調,專家將進行推論並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答案越是不明確,需要預防的範圍就越大,不會說懸案就沒有結果」。
中年男血尿確診攝護腺癌晚期 搭配精準治療重拾人生
6旬鄭先生因血尿、半夜頻尿至泌尿科就診,一診斷竟是攝護腺癌第四期,且癌細胞轉移到淋巴系統及骨頭,恐活不到2年!由於有癌症家族病史,患者接受基因檢測,找出BRCA致病性基因缺陷,從化療改用PARP抑制劑治療,不僅穩定存活4年多,打球、游泳、跑步都沒問題。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呼籲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11月起健保擴大給付標靶新藥,及早基因檢測搭配第一線精準治療,仍有機會重拾人生。攝護腺癌是年長男性殺手,美國影集《六人行》男星詹姆斯邁克爾泰勒(James Michael Tyler)、名媛孫芸芸父親、前太平洋董座孫道存皆因攝護腺癌過世。台灣泌尿科醫學會馮思中理事長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攝護腺癌高居男性十大好發癌症第5名,死亡第6名,發生人數7481位,年新增個案以4%速度成長,相當可怕。多數患者常在排尿異常、雙腿無力,甚至是背痛才求醫,此時可能已為晚期骨轉移,臨床約有3成患者被診斷為轉移性攝護腺癌,若家中親人曾罹患癌症、有家族病史,罹癌風險更高,應小心預防。及早基因檢測 掌握前「腺」治療關鍵攝護腺癌藥物治療選項多,不同的治療策略對於後續疾病發展及病友存活期影響甚鉅。臨床治療大多是給予荷爾蒙藥物以抑制雄性激素,但病友通常治療幾年後會產生抗藥性,發展為「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疾病惡化程度及死亡率高。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泌尿腫瘤委員會健保擴大給付標靶新藥黃昭淵分享,具有BRCA基因突變的人罹患攝護腺癌後,死亡率則為一般人的2.5倍,主要因為病程進展較快、對傳統治療的反應比較差,因此預後也比較不好;在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中,約12%具有BRCA基因突變[i],若使用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可讓具有受損BRCA基因的癌細胞無法被修復,導致癌細胞死亡進而可延緩或停止腫瘤生長[ii]。荷爾蒙治療產生抗藥性! 健保擴大給付標靶新藥根據研究,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針對BRCA基因突變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治療上,可降低近8成疾病惡化風險[iii],今年11月也獲得健保給付,成為有BRCA1/2基因突變且曾使用過新型荷爾蒙治療惡化病友的治療新選擇。高雄榮民總醫院泌尿科郭威廷醫師指出,以往自費使用PARP抑制劑在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的治療,每月約需耗費10萬元,擴大給付後估計每年約有296位患者受惠。曾使用荷爾蒙療法仍惡化的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患者,經BRCA基因檢測後,具有BRCA1/2或與DNA修復相關基因的基因突變皆受惠,可在第一線治療就獲得較佳的成效,大幅減輕經濟負擔。郭威廷進一步說明,現今轉移性攝護腺癌邁入精準治療,一線治療會影響預後。根據研究,與新一代的荷爾蒙療法相比,若使用PARP抑制劑可以減少近8成的疾病惡化風險,以及死亡風險降低近4成[iv]。相較單用新一代荷爾蒙藥物,PARP抑制劑亦可與新一代荷爾蒙療法合併使用,可延長無惡化存活期近1年以上[v],有效縮小腫瘤、降低PSA指數,四期攝護腺癌雖無法治癒,但穩定控制症狀,有望和疾病和平共處,維持生活品質。馮思中呼籲,進入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的病友們,可及早進行基因檢測、掌握精準治療,現健保擴大給付PARP抑制劑在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的治療,讓患者獲得最好的治療成效。男性朋友也應更加注意自我的健康,50歲以上的男性應定期進行PSA篩檢,若家族中有癌症病史者應格外注意,及早篩檢不僅有助於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也有助於提前預防、及早應對,增加早期發現治療的機會,掌握前「腺」才是掌握人生自由關鍵。 [i]https://www.astrazeneca.com/media-centre/press-releases/2020/lynparza-approved-in-the-eu-for-prostate-cancer.html#.
台南登革熱逼近900大關 確診者同住家人拒配合抽血最高罰1.5萬
台南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至6日累計876例,鑒於近日有確診者同住家人拒絕抽血採檢,由於家庭群聚約占3成,憂心拒檢者成「漏網之魚」,台南登革熱防治中心強調,《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對於拒絕疫調、抽血防疫措施,可處以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提醒民眾配合,否則將開罰。嘉義縣6日也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累計共4例。台南市昨天新增21例,分別為東區9例、永康區4例、仁德區3例、南區及北區各2例,中西區1例。登防中心指出,綜觀近幾周病例趨勢圖呈平緩上升而非陡升,疫情仍是在控制之中,只要一發現病例就趕快啟動化學防治及孳清,尤其孳清還是最重要的防治登革熱手段。此外,由於第一型登革熱病毒症狀輕微,很多人甚至沒症狀,未必會在第一時間發現,為及時揪出潛藏病例,登防中心7月中旬起與醫檢師公會合作,於高風險社區主動出擊,並前進家戶協助確診個案同住家人與同事抽血,但日前卻接獲有民眾拒絕抽血。登防中心昨呼籲,依照《傳染病防治法》第36條、第70條,確診個案同住家人與同事均須配合抽血,若拒絕,依法可開罰3000元至1萬5000元,登防中心說,目前民眾配合度都很高,僅少數個案不願配合。嘉義縣6日新增3例,新增個案是竹崎鄉63歲男性,平時在雲林縣古坑荷苞村務農,所幸接觸者7人快篩皆陰性。衛生局指出,5日梅山營造公司1人確診,3人快篩陽,昨檢驗結果出爐,2例判定確診,尚有1例還在判定中。衛生局長趙紋華呼籲,縣內已有竹崎、梅山出現本土案例,且確診者均有古坑工作足跡,提醒民眾在疫區工作務必做好防蚊措施,降低傳播風險。
上週本土登革熱+206 台南40多歲女成今年首例死亡個案
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中,上週新增206例本土登革熱病例,此外更出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死亡病例。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呼籲,長者、幼童、有慢性疾病者、孕婦等族群,感染登革熱後併發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高,應特別注意。上週本土登革熱+206 台南疫情未減根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週(2023年7月18日至7月24日)新增206例登革熱本土病例,新增個案居住地為臺南市(163例)、雲林縣(40例)及高雄市(3例)。臺南市上週新增病例主要還是以永康區(75例)、東區(43例)、仁德區(25例)為多,其餘病例則為安南區11例、北區3例、南區2例、關廟區、歸仁區、善化區及新化區各1例。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病例依然有逐漸往外擴的趨勢,而且仍有感染源還待釐清的情形。至於,雲林縣主要還是以古坑鄉(37例)為多,其餘為斗六市2例及虎尾鎮1例;高雄市則為前鎮區、路竹區及苓雅區各1例。今年首例登革熱死亡 醫師籲「這些」族群應注意此外,上週更新增1例登革熱死亡個案,同時也是今(2023)年首例本土登革熱死亡個案。此個案為臺南市40多歲女性,7月16日出現發燒症狀,經過2天後症狀未改善,高燒超過40℃症狀持續且意識狀態逐漸變差,於7月18日就醫住院治療,並經醫院通報檢驗後確診。林詠青醫師表示,就醫治療後發現這名個案已有嗜睡、躁動等登革熱警示徵兆,在住院期間仍持續發燒,而且有癲癇症狀,另外也診斷有熱衰竭、休克情形,後來數次發生心跳停止的狀況,最後在7月21日(發病後5天)因多重器官衰竭而不幸過世。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今年登革熱病例中有42%為60歲以上的長者,較往年高而且目前社區同時有第一型、第二型登革病毒。林詠青醫師提醒,曾感染過登革熱後來又感染其他型別的登革病毒會造成較高的重症、死亡風險,民眾應注意個人防蚊措施,也要清除孳生源避免登革熱持續擴散。
快訊/今年首例登革熱死亡!台南40歲女「發病5天」不治身亡
國內出現今年第一例登革熱死亡病例!疾管署今(25日)公布,台南市一名40多歲女性,7月16日出現發燒症狀,7月21日病況惡化不幸辭世,這也是國內今年首例登革熱死亡個案。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周(7月18日至7月24日)新增206例登革熱本土病例,新增個案居住地為台南市(163例)、雲林縣(40例)及高雄市(3例),分別於台南市永康區75例、東區43例、仁德區25、安南區11例、北區3例、南區2例、關廟區、歸仁區、善化區及新化區各1例;雲林縣古坑鄉37例、斗六市2例及虎尾鎮1例;高雄市前鎮區、路竹區及苓雅區各1例,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122例男性、84例女性,發病日介於6月29日至7月24日。
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 累計感染人數破400例
疾管署今天公布,本土登革熱上周再度暴增133例,其中仍以台南市最多,有102例、雲林縣22例、高雄市8例及台中市1例;今年累計408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其中6例重症;大於60歲以上占44%,疾管署表示,目前國內登革熱疫情仍處於上升階段。疾病管制署今(18)日表示,依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周(2023年7月11日至7月17日)新增127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居住地為臺南市(95例)、雲林縣(23例)、高雄市(7例)及臺中市(2例),分別於臺南市東區33例、永康區24例、仁德區22例、歸仁區6例、安南區及北區各4例、中西區及新化區各1例,雲林縣古坑鄉19例、斗六市3例及臺西鄉1例,高雄市鳳山區及阿蓮區各2例、三民區、湖內區及左營區各1例,臺中市大里區及沙鹿區各1例,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75例男性、52例女性,發病日介於6月21日至7月17日。疾管署說明,本土疫情升溫,臺南市仁德區、東區、永康區為主要疫情群聚區,另北區公園里及週邊里別與歸仁區出現群聚疫情,亦具社區傳播風險,新增個案多與疫情群聚區具關聯性,惟病例分布里別逐漸外擴趨勢且出現感染源待釐清個案;雲林縣新增病例均與古坑鄉荷苞村及水碓村週邊疫情群聚區有關且移出病例至臺中市;高雄市新增鳳山區職場群聚並檢出登革病毒第二型,另阿蓮區亦出現群聚疫情,雖部分個案具台南市活動史,惟不排除於當地感染風險或引發疫情,仍須提高警覺;臺中市新增病例曾至臺南市及雲林縣,與疫情群聚區具關聯性;近期南高屏三縣市及雲林縣古坑鄉病媒蚊指數仍偏高,環境風險增加,須持續加強孳生源清除。疾管署呼籲,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期,氣候炎熱且各地均有午後雷陣雨,有利於病媒蚊孳生。請民眾於戶外活動時落實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等防蚊措施;並務必做好「巡、倒、清、刷」,經常巡查家戶內外是否有容器、帆布、廢輪胎或水溝等積水處,儲水容器應每週至少刷洗容器壁一次、不用時請倒置或清除,減少病媒蚊孳生。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也請醫師落實詢問TOCC,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及早通報,並請留意就診病患是否出現登革熱警示徵象,包括腹部疼痛及壓痛、持續性嘔吐、黏膜出血、嗜睡及躁動不安等,給予妥適醫療處置。國內今(2023)年截至7月17日累計425例本土病例,其中臺南市362例、雲林縣42例、高雄市18例、臺中市2例及屏東縣1例,全國病例數為近10年以來同期最高;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大於60歲以上個案佔44%(187例),高於2014至2022年60歲以上累計個案數占比(26%),目前累計6例重症病例,其中2例住院中;目前社區已出現第一型及第二型登革病毒,曾感染登革熱、年長及高風險族群須持續注意重症警示徵象及出血徵兆;另今年累計68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分別自印尼(16例)、泰國(16例)、馬來西亞(14例)、越南(8例)、菲律賓(5例)、馬爾地夫(4例)、印度(3例)、寮國(1例)及緬甸(1例)移入。疾管署提醒,鄰近之東南亞/南亞登革熱疫情上升,其中柬埔寨及泰國近期仍持續上升,寮國處高點,且高於近年同期;另美洲地區疫情持續,累計報告超過301萬例,以南美洲巴西逾237萬例報告數為多,秘魯、玻利維亞及阿根廷等疫情亦屬嚴峻,請民眾前往當地時留意防蚊措施。登革熱相關資訊請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查閱,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洽詢。
確診0+N、輕症免通報 上路時間點曝光
昨本土疫情新增1萬6477例個案,連續13天下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告,若國內疫情穩定,將在3月調整確診者隔離措施,從「5+N」改為「0+N」,同時會修正通報條件,輕症將不需通報;另外,疫情記者會將改為每周1次。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國內昨新增本土個案,以新北市3117例居多,其次依序為桃園市2059例、高雄市1987例等,另增270例境外移入個案,61例死亡。疫情監測組長周志浩表示,昨日本土新增個案數較上周四下降19.9%,這是連續第13天下降,預期會以此趨勢持續發展。目前國內累計987萬8848例確診,其中1萬7319例死亡。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由於疫情持續下降,指揮中心記者會的時間將調整朝向於1周1次,細節預計下周一對外宣布。外界關切新冠肺炎何時會從第5類改到第4類?他表示,在這之前要先處理確診者隔離的方式調整、改變通報定義,目前指揮中心正積極擬訂計畫,和專家討論後盡快實施,應是3月才有可能上路。對於確診者隔離的方式調整,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屆時確診者的隔離將從「5+N」改為「0+N」,另也會只通報重症,輕症個案不再需要通報。由於疫情明顯下降,目前全國各醫療區專責及負壓病床共5878床,空床率為54.2%,各區空床率介於50.3%到61.7%。羅一鈞表示,過去專責病房設置都是只有「地板」,但沒有「天花板」,因此有部分醫院開設比例較高,達到9%到10%,因此決定設置專責病床上限,以便其他非新冠的病人入住。羅一鈞指出,台北區及北區非應變醫院,專責病床開設比率由「至少4%」調整為「4-8%」;中區非應變醫院開設比率由「至少4%」調整為「3-7%」;高屏區非應變醫院開設比率由「至少5%」調整為「5-8%」;南區和東區因原本開設的病床數較少,目前尚有調度需求,因此本次未調整。
室內何時免戴口罩?王必勝:第三波高峰已過望1月底宣布
本土疫情持續降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本土今天新增1萬8024人、境外390人、死亡新增48人,醫療應變組組長周志浩表示,今天新增個案與上周同日有2萬2653例相比,降幅超過2成。指揮官王必勝今天也鬆口表示,第二階段的口罩鬆綁政策,一月底就會宣布,實施時間則「不會讓大家等太久」。本土疫情持續下降,民眾關心,何時開放第二階段口罩鬆綁,是否還要需要專家會議決定嗎?若1月30開始上班,最快實施時間點有沒有機會落在2月1日?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和專家討論過了,原本希望早點實施,但第三波疫情起來,雖不能說結束,且高峰已經過了,但最後仍希望,春節過後疫情只要穩定,一月底會宣布。至於實施時間?王必勝強調「會給大家準備的時間,不會太久就會實施」,但是否2月1日會上路?王必勝說「應該不會,會再一段短的時間給大家準備。」
愛山林存7萬坪地轉建商 祝文宇:明年房市「這樣走」
愛山林今(9)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祝文宇表示,愛山林除了代銷外,現在已經多了建設開發和營造收入,目前已開始賺錢入帳,走向建設公司為主的方向。對於2023年房市,祝文宇認為,「量會減少,價會撐住,但供過於求的地方,明年有局部降價的隱憂。」祝文宇表示,愛山林過往營業項目以代銷為主,去年將股本增加1.65倍,主要是賺錢的項目開始動作了,這兩年增加營建和建設開發收入。過去愛山林沒有配股配息一直積蓄能量,每年營收都有10多億元,應該有很好配息條件,但都拿來儲存土地及負擔相關利息及費用,現在愛山林土地非常多快7萬坪,對公司能回饋的量也非常大,今年把股本從19億調到26億元,接下來還有增資計畫,加上更多營運資金,把手上土地更快變現利潤。愛山林去年合併營收55.21億元,刷新近8年最高,今年受到政府打房政策與央行升息影響,截至2022年第三季前,營業收入32億元,每股盈餘0.57元,每股淨值21.96元。祝文宇表示,今年有疫情、選舉、政府打房因素造成銷售上,去年銷售共700多億,今年預估600億元左右,「房價因為造價增加不斷提升,前陣子大家把房價升的較快,現在消費者僵持,量會少價會撐住。」目前愛山林線上銷售案量850億元,其中以北市南港「世界明珠」222億元為首,其次為新北淡水「海上皇宮」89億元、高雄鼓山「美術1號院」83億元。12月起新增個案北市高達341億元,以北市松山興富發復興北路145億元為首,另外還包括新北三重「都廳大院」450億元、新北「甲山林土城永寧案」150億元。對於明年市場降溫的疑慮,祝文宇回應,明年度市場會有些競爭,公司都選擇競爭力產品,開價太貴或品質不好都不會參與,手上目前個案都是會動的個案,有市場需求還是會增值。營建個案方面,目前線上預售案共246億元,案量最大為屏東「甲山林花園帝寶」及北市士林「圓山帝寶」分別是54及50億元。2023年預計公開銷售總銷247億元,目前房市成長動能主要來自首購的剛性需求,未來開發主力朝向雙北去域或以外精華區。祝文宇補充說明,明年自建案會非常多,但代銷案能當年認列,自建案代銷收入是要跟著完工認列。愛山林總經理張境在表示,自建案營收主要會在2年後入帳,預估每年自建案收入能帶進20~30億元,未來每年代銷營收約10~15億元。愛山林近年推案重壓基隆,祝文宇表示,高雄周邊、台南周邊3字頭,基隆也3字頭,「是要選擇1000萬人口的3字頭,還是200萬人口3字頭重要?」他也提到,台北周邊3字頭剩淡水,A7都要4字頭,基隆到北市只要15分鐘,讓很多年輕人圓夢,3字頭買30坪總價不超過1000萬,有需求價就不會跌,尤其大片社區跟自辦重劃一樣,環境會好,如果是小案,當然會比較困難。祝文宇表示,甲山林過去都是在不景氣大賣,景氣時反而看不到我,「城上城」、「湯泉」都是不景氣時大賣,「不景氣時誰還有在動就很清楚,我都幫客戶先挑過房子才賣給客戶。」他也強調,今年大家都說房市降溫,事實上因為兩岸問題和選舉,沒有人會看房子,現在選也選完了,才開始安定,很多案子才要蓄勢待發,「北北基供不應求,還會往上,但供過於求的地方,明年有局部降價的隱憂。」
疫情趨緩「記者會仍天天開?」 指揮中心宣布:改每週一、四召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85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64例本土個案及21例境外移入。隨著疫情趨緩,指揮中心今日拍板將於12月1日起放寬口罩禁令、12月10日起取消入境人數限制,稍早再宣布疫情記者會不再天天開,若無特殊疫情變化,自即日起改為每週一及週四召開。指揮中心表示,因應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穩定,自今日起若無特殊疫情變化,指揮中心將固定於每週一、四召開記者會,防疫工作持續進行,每日新增個案等疫情資訊將以新聞稿發佈。另外,指揮中心今日也宣布,考量國內疫情趨緩、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情形平穩,為兼顧防疫、經濟及社會運作,維持國內防疫量能與有效控管風險,經綜合評估疫情情勢,12月1日起適度放寬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相關規定說明如下:一、室外空間、室外場所,取消應全程佩戴口罩之規定。惟歲末/跨年大型室外活動之口罩規定,將視近期疫情變化,另行研擬。二、外出於室內空間、室內場所(包括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之內部空間),維持應全程戴口罩,但符合例外情形者,得免戴口罩。三、符合以下例外情形者,於室內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或準備口罩。但若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一)從事運動、唱歌、拍攝個人/團體照。(二)自行開車,車內均為同住家人,或無同車者時。(三)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四)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四、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五、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室內場所或活動,如符合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之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六、餐飲場所:取消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之規定。指揮中心提醒,體質敏感、有慢性病或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民眾,於人潮較密集區,仍建議戴口罩;防疫工作人人有責,請民眾自主落實防疫措施,維持個人衛生好習慣,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並籲請尚未完全接種COVID-19的民眾,儘速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保護自身及親友健康。
年底恐進入另一波疫情 戶外何時免戴口罩?王必勝揭時間點
隨著本土疫情逐漸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開始討論口罩鬆綁,第1階段會以戶外為主,暫時不談第2、3階段,避免民眾混淆。至於何時會實施?指揮官王必勝也做出回應了。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預測,隨著變種病毒入侵,預估台灣明年1月6日開始進入另一波疫情,直到2月6日才會開始下降,提醒從跨年活動到明年春節為止,國內的防疫措施都不可輕易鬆懈。對此,指揮官王必勝坦言,許多專家都有提出意見,包括現在已經進入冬季,以及年底的活動比較多,包括跨年、聖誕節等,因此對於口罩政策一直非常謹慎,一再的討論,畢竟口罩政策影響疫情的防控,還是屬於比較重要的措施,他認同陳秀熙所說的時間點,要仔細考慮和謹慎觀察。指揮官王必勝透露,第1階段最快11月底實施。(圖/翻攝自衛福部直播)另外,有醫師建議口罩應該戴到明年3月中,是否第3階段解封會在這個時候?王必勝指出,疫情比較趨緩的時候,口罩政策就可以稍微放鬆,但是疫情如果嚴峻,就會戴比較久,目前還是以第1階段室外可以脫口罩為主,最快11月底會實施。據了解,王必勝日前透露,放寬戴口罩制度有3大要件,分別為單周新增病例數低於這波疫情上升起點的15萬例、單日新增個案2萬例以下,還有觀察冬季流行病狀況。
就怕民眾受騙!指揮中心啟用「政府專用短網址服務」 輔助防疫業務推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表示,為使民眾能清楚辨認政府官方網頁之短網址,指揮中心已於今(2022)年10月起使用數位發展部「政府專用短網址服務」,並將原先於疾管家與疾病管制署-1922防疫達人提供新聞稿短網址連結以政府專用短網址取代,以輔助防疫業務推動。指揮中心說明,「政府專用短網址服務」連結導向至原始網址沒有延遲相當順暢,除能避免原非政府專用短網址服務網址可能隨時間失效甚至導向錯誤網站情形外,也減少轉換短網址所需花費的人力成本與主機資源,且「政府專用短網址服務」均有存檔,可避免不同單位處理同樣網頁時出現不同網址造成的錯誤情形。指揮中心另指出,疫情期間時有接獲民眾反映,收到不明以指揮中心或疾病管制署等官方名義發送之詐騙釣魚信件或簡訊,內容出現不明短網址連結。指揮中心一再提醒民眾提高警戒,勿開啟此類信件或簡訊、點擊連結或附件,以確保個人資訊安全。政府機關網址一定是使用「政府專用短網址服務」,如昨(25)日發布新增個案新聞稿網址為「https://gov.tw/upJ 」。對於一般民眾也提供反查原始網址的功能,以減少民眾困惑。指揮中心提醒,鑒於全球COVID-19疫情仍持續發展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正積極推動各種科技防疫措施,也請全民於疫情期間配合政府防疫作為,共同為維護國內防疫安全努力。
8月單日確診數站回4萬大關? 王必勝:有可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昨天本土新增2萬6943例、境外移入253例,新增57例死亡。疫情雖趨緩,但台大公衛學者預測,BA.4、BA.5在國內占比8月中旬將達到40%,若持續攀升至55%以上,單日確診數恐站回3.5萬~4萬之間。指揮官王必勝坦言,「當然有可能」,面對變種病毒於國外再掀疫情,他也宣布,第4劑疫苗接種對象擴大至50歲以上,7月22日開始施打。而昨日死亡案例最年輕為40多歲女性,在家中昏迷送醫,因肺炎併呼吸衰竭,急救無效死亡。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國際間觀察BA.4/5病毒,平均花26天就會在該地從1%成長至20%,從20%成長至40%則約需11天,且每增加10%,感染率就增加4%,因此估計當我國BA.4/5占比達55%時,每日新增個案數就會回升至3.5萬至4萬,且時間點很可能在8月底。陳秀熙也指出,我國6月分的超額死亡率為43%,其中有63%是因新冠致死,37%是因無法得到醫療照護間接死亡,呼籲政府在關注確診病患之餘,也要關心癌症與慢性病患的照護需求,若醫療量能持續緊縮、人力短缺,超額死亡率就難以下降。BA.4/5疫情可能在8月讓國內疫情重返單日4萬大關?王必勝表示,這件事當然有可能發生,不過還要看到時候狀況。至於超額死亡率過高,王必勝則建議不要看短期。因應BA.4/5變異株來襲,指揮中心經ACIP專家委員會同意,宣布擴大第二次追加劑接種對象,周五(22日)起,開放50歲以上成年人,可於第三劑接種時間間隔5個月以後,預約接種第四劑疫苗;曾經確診過的民眾,則建議確診3個月後再打。另指揮中心日前宣布「騎機車免戴口罩」,但同車者僅限同住家人,也遭質疑無法查處,形同虛設。王必勝坦言,處罰上確實有認定困難,希望先以勸導方式。至於他在前天「散步不用戴口罩」說法,挨批擾民,他昨天重申,重點在「如果有症狀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就需要戴口罩,請民眾在此原則下自行衡量。
6月底解封指數降至0.5↓ 學者預測:將轉成地方流行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各國近期雖受Omicron亞變異株BA.4、BA.5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發生率、死亡率都未像過去BA.1、BA.2時代那麼高。公衛學者預估,台灣的情況類似紐西蘭、新加坡,屬於高峰流行感染率低、地方流行感染率較高的國家,若接下來未出現新一波大流行,6月26日以後,解封指數會降至0.5以下,地方流行時代已來臨。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今年初開始,全球出現BA.1、BA.2的「雙胞胎」大流行,各國流行的高點不一,隨著疫情下降,BA.4、BA.5出現後,大家也關心是否會出現「第3胞胎」的流行,這取決於追加劑施打的效力是否足夠避免產生流行高峰、減少對中重症的影響。陳秀熙表示,全球六大洲受亞變異株的影響不一樣,產生的高峰型態也不一樣,但共同點在於,在BA.4、BA.5出現後,發生率、死亡率都沒有像BA.1、BA.2的時代那麼高,確診數僅微微增加、重症死亡也沒有增加,這都支持了地方流行時代的來臨。面對疫情從大流行走入地方流行,陳秀熙表示有5大關鍵,包含「社區免疫保護」 防火牆、「追加劑及次世代疫苗」防疫、「新型變種病毒交叉免疫保護」 防疫及監測,如BA.4、BA.5防疫及監測、「抗病毒藥物及醫療照護」治療及照護、「中重症監視」社區流感化監測。目前台灣20~49歲年輕族群的免疫防火牆已達75%,是免疫保護的火車頭,其次是50~69歲54%、0~19歲46%,而70歲以上只有45%,需靠年輕族群的防火牆保護。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首批50多萬劑Novavax疫苗預計本月底抵台,有望在7月7日開打。陳秀熙說,該疫苗可作為基礎劑、加強劑、追加劑,特別針對未施打疫苗者及高危險群進行施打。各國依Omicron流行高峰每日感染率、地方流行每日感染率,可分為3類,其中台灣與新加坡、澳洲、紐西蘭都屬於高峰流行感染低、地方流行感染率較高的國家,預估進入地方流行後每日感染率約為0.10~0.12%,台灣為0.12%,6月底地方流行開始後,北北基桃單日新增個案為0.11%、竹竹苗宜花東為0.10%、中南高彰為0.12%、投雲嘉屏0.09%。6月26日後,如沒有新一波的大流行,解封指數預測會降至0.5,地方流行時代來臨,可維持新常態生活,讓醫療能量恢復正常,避免太多超額死亡出現。陳秀熙認為,台灣可考慮將新冠肺炎由第5類法定傳染病轉為第4類,即較為軟性的、以流感監測為基礎的防疫。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表示,「流感化」監測可依疾病嚴重程度來設計監測方式,在輕症監測方面可以基層或定點醫師門診個案,利用系統抽樣方式做檢測,對於嚴重急性呼吸道個案,則可針對住院個案進行監測。
BA.4、BA.5已入侵 莊人祥稱恐再造一波流行
本土疫情昨日新增5萬2213例,並未降至指揮中心先前預測的4字頭,死亡新增171例,包含1名4歲腦炎重症女童,從發病到死亡僅4天,全國致死率攀升至萬分之14。中央流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對疫情走向「感到樂觀」,不過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和BA.5已入侵國內,兩大新型變異株恐再造成一波流行,他參考其他國家疫情,預測7~8月可能有一波會上升。昨個案新增以台中7909例最多,其餘依序為高雄6992例、新北6444例。莊人祥表示,除新竹、宜蘭、連江,其他縣市皆在下降,且個案較前一天下降7.3%,打破過去周三都是最高趨勢,今應會降到5萬例以下。另外,中重症新增281例、171人死亡,且又添兒童死亡個案,為1名4歲女童,無慢性病史,6月14日發燒、抽搐,後因腦炎入住加護病房,17日突發性肺出血,當天病逝,從發病到死亡僅短短4天。為國內第19例兒童重症死亡案,腦炎死亡第6例。截至目前,國內共累計343萬9279例確診、5651例死亡。今年以來的本土重症個案中4798人死亡,致死率為萬分之14。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說,台灣整體流行曲線下降,20~49歲年輕族群流行下降速度最快,依自然感染、突破性感染以及疫苗保護計算,該年齡層「免疫防火牆」達72%,保護中老年族群,是疫情下降最大原動力。他也預估,6月底北北基將達成單日個案少於萬例,逐步進入「地方流行平原期」,台灣每日新增個案將控制在全人口的0.2%,即約單日約4.6萬例,走入地方流行。莊人祥回應,月底能否降到單日確診1萬例需持續關注,但「對疫情走向樂觀」。不過,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已經入侵國內,專家也紛紛預警兩大新型變異株恐再造成一波流行。莊人祥指出,國內整體疫情都在下降,針對變異株,參考其他國家疫情,大概7~8月後才可能有一波上升,指揮中心也正在關注。
疫情流行曲線下降 公衛學者:估轉為地方流行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但已有下降趨勢。公衛學者表示,依照年齡層感染率動態曲線來看,台灣20~48歲年輕族群流行下降最快,逐漸形成「免疫防火牆」,保護年老族群,這代表台灣的疫情即將受到控制,預計疫情下降後,將進入平原期,6月轉為地方流行。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台灣整體流行曲線目前仍依紐西蘭軌跡逐漸下降,根據紐西蘭經驗,疫情下降後將產生平原期,開始會有地方性流行、流感化監測,台灣未來也可能如此。依年齡層感染率動態曲線來看,台灣20~49歲流行下降速度最快,很快達到高峰後下降,而0~19歲亦受20~49歲影響而下降,年輕族群已逐成「免疫防火牆」,進而保護年老族群,代表台灣的疫情即將受到控制。若依地區分析,陳秀熙表示,台灣的生活圈在東部靠的是普悠瑪、太魯閣,西部靠的是高鐵到達的各個城市。他將台灣分為北北基桃、竹竹苗宜花東、中南高、彰投雲嘉及離島5區進行分析,發現北北基桃在5月17日達到高峰後疫情下降,預估6月底每日個案數將小於1萬;竹竹苗宜花東,以及高鐵主要3大城市台中、台南高雄,這2區域的流行曲線也在下降,將在6月底達地方流行,再來則是彰投雲嘉。至於離島,曲線似乎還沒完全下降,但是解釋上要很小心,原因是有資料歸戶問題。整體而言,陳秀熙表示,台灣到了6月底,預估每日新增個案將控制在2%,疫情走入地方流行流感監測。由於20~49歲築起免疫防火牆,依自然感染、突破性感染以及疫苗保護計算,台灣這年齡層的整體「免疫防火牆」達72%,其中北北基桃、竹竹苗宜花東、中南高及彰投雲嘉分別為79%、72%、70%及66%,此族群所形成免疫防火牆是台灣目前疫情下降最大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