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例
」 新冠肺炎 疫情 新冠 變種病毒 確診疾管署修新冠病例定義!不再叫「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9月起僅通報重症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20日)表示,考量多元監測方式已能有效掌握COVID-19疫情,為降低醫院通報負荷,經諮詢專家後,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名稱為「新冠併發重症」、通報時效為「1週內」,另修訂病例定義,調整臨床條件為「發燒(≧ 38℃)或有呼吸道症狀後14 日(含)內出現肺炎或其他併發症,因而需加護病房治療或死亡者。」並自今年9月1日生效;公費藥物開立條件不變,不影響民眾權益。疾管署說明,上週(8/13-8/19)新增274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8/6-8/12)新增347例下降,低於流行閾值,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45例本土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57例下降,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疾管署指出,國內新冠疫情下降,將觀察未來一週疫情趨勢,如持續低於流行閾值將可脫離流行期,惟目前重症及死亡病例數仍多,須留意重症發生風險。另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病例檢出皆以KP.3各占36%及27%為多,將持續監測疫情變化及變異株流行趨勢。疾管署表示,全球COVID-19陽性率於近期呈上升趨勢,其中,歐洲、美洲及西太平洋區陽性率上升,東地中海區則為上下波動,部分國家如韓國COVID-19住院數呈上升趨勢,美國陽性率持續上升,另俄羅斯、希臘及中國等國家之病例數亦處高點。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全球近28天(6/24至7/21)期間,與前28天期間相比,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分別增加了30%和26%。於7月下旬(7/15至7/21)之全球主要流行變異株KP.3、JN.1、KP.3.1.1、KP.2占比分別為29.4%、25.7%、18.6%、12.8%,惟尚未增加疾病嚴重度。疾管署提醒,國內疫情雖降,但重症死亡風險持續,且國際新冠疫情仍呈上升趨勢,民眾如有出國旅遊計畫,建議儘速接種新冠XBB疫苗,以獲得保護力,並落實勤洗手、出入人多擁擠或空氣不流通場所佩戴口罩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此外,疾管署呼籲感染後易併發重症或死亡之65歲以上長者,如已接種1劑且間隔12週(84天)請再接種第2劑,提高保護力,抵抗疾病威脅。接種院所資訊可至疾管署官網「新冠/肺鏈疫苗專區」(https://gov.tw/eU4)查閱。
新冠、流感齊發威 疾管署:7月迎雙高峰
新冠、流感雙雙再發威。本土新冠連續5周上升,上周暴增817例中重症新冠病例;流感則是時隔7年,再度出現「夏季流感」,上周新增10例死亡個案,重回流行期。疾管署預估,7月中旬時,新冠、流感兩疫情將進入雙高峰。新冠疫情升溫太快,疾管署原評估9月邁入高峰,卻提早7月報到。上周重症病例,較前一周增幅3成,另新增40例死亡病例。重症則出現2名1歲男嬰,其中較嚴重者,因併發腦炎,發病5天就插管住進加護病房迄今搶救中。流感上周新增77例重症、10例死亡個案。流感今年4月時才脫離流行期,疾管署統計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占比,發現又超過流行閾值,重回流行期,國內上一次出現這樣「夏季流感」,是在2016年至2017年期間。疾管署昨日公布一例流感併發重症死亡個案,8歲高雄男童於6月14日經流感快篩為確診A流陽性,醫師立即開立流感抗病毒藥物,但15日因意識改變、急診就醫,同日轉診至加護病房,仍在17日不幸死亡。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進入暑假後,因校園群聚減少,研判新冠疫情會趨緩或是持平,不過仍有國旅等人流,預估7月中會進入高峰,流行趨勢會上下震盪維持高原期,直到9月才會下降,兩疫情高峰可能都會落在7月,屆時可能出現雙高峰。由於呼吸道疾病大爆發,病人幾乎擠爆各醫療院所,昨天衛福部健保署「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即時訊息」顯示,台大醫院急診室上午候床人數一度接近百人。由於病患擠爆急診室,台大重啟「控床」機制,恢復在疫情期間的統一調度各科別負壓隔離病房的做法,「該住院的住院、該隔離的隔離」。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宜君表示,由於台大病房本來就很擠,為了讓病房更有效運用,上周二醫院決定,因應感染新冠病毒住院患者增加,將單人病房、負壓病房回歸感染管制中心改由院級統一調度管理,不再交由各科控制彈性使用,恢復疫情期間的感控機制,病人確診,就送到單人房或負壓病房隔離。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表示,「今年夏天真的很忙」,流感、新冠病人都很多,上周一個早上,光是流感病患,可說是「篩5個,5個都中」,有診所一天就看了300多名病患,建議民眾盡速接種XBB疫苗,仍可有效預防目前的主流病毒株。
暑期赴沖繩注意!當地新冠病例「連8週上升」 政府籲民眾嚴守預防措施
新一波旅遊旺季即將到來,不過若有打算前往日本沖繩旅遊的旅客請注意,根據沖繩縣政府發布數據,當地的新冠肺炎病例數已經連續8週呈現上升趨勢。據日媒《琉球放送》(RBC)報導,沖繩縣政府7日宣布,依據當地53個醫療據點統計,自5月27至6月7日,已接獲1046人通報個案,平均每個哨點達到19.74人次,且從報告中的感染人數趨勢圖表來看,疫情擴散趨勢有類似去年前次大蔓延的跡象。報告指出,本次統計病例數以60歲以上感染者最多,約佔38.2%;其次為50至59歲族群,佔10.4%;30至39歲佔9.8%。若依地區劃分,則以南部衛生所當地平均每個哨點29人最多,接續依序為中部衛生所平均每個哨點18.53人,那霸市衛生所平均每個哨點18.17人,宮古衛生所平均每個哨點14.25人,八重山衛生所平均每個哨點4人,以及北部衛生所共9人。沖繩縣衛生局感染對策課公告,民眾需嚴守「洗手」、「注意咳嗽禮儀」、「保持良好通風」等預防措施,並視情況戴好口罩。如果感覺身體不適,請先電話諮詢醫師,並且採取預約就診。
新冠、流感達高峰!新冠單周增65死創新高 春節後疫情恐再升
目前國內COVID-19、流感疫情正處流行期,疾病管制署於6日公布,上周新增567例新冠病例,較前一周新增546例上升,且上周還新增65例死亡病例,為5個月(9月初以來)的新高,至於類流感上周就診12.3萬人次創下10年同次高,且春節後可能疫情上升。疾管署在6日表示,目前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且處流行期,因農曆春節將近,人群聚集及移動頻率增加,病毒傳播風險仍高,為保護個人健康,請民眾儘速接種新冠XBB疫苗,以及時獲得保護力。近期全國XBB疫苗打氣持續提升,上周(1月29日至2月4日接種19.7萬人次,再刷新2023年9月底開打以來單周最高紀錄;新冠XBB疫苗迄今已累計接種167.2萬人次,其中莫德納XBB疫苗累計149.3萬人次,Novavax XBB疫苗累計17.9萬人次。全國接種率達6.96%,65歲以上長者接種率達15.92%。疾管署說明,上周1月30日至2月5日新增567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周1月23日至1月29日新增546例上升,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周新增65例死亡病例,與前一周新增64例相當,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自新冠XBB疫苗開打以來,本土通報確診併發症及死亡病例中未曾接種新冠XBB疫苗者分別占98%及99%。近四周變異株監測總計,本土檢出病毒株以JN.1(64%)為多,其次為EG.5(25%)及BA.2.86(6%)等;境外檢出病毒株以JN.1(82%)為多,其次為EG.5(10%)及BA.2.86 (6%)等。至於流感方面,疾管署6日表示,今(2024)年第5周(1/28-2/3)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123,131人次,較前一周上升,為近十年同期次高,仍處高原期,須持續觀察疫情變化趨勢;多項監測系統顯示近期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及腺病毒等多種呼吸道病原體持續於社區活動,其中流感病毒以A型H3N2為主。截至2/5,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648萬餘劑,其中65歲以上長者(含機構對象)共223萬人已接種,接種率53.2%,尚未達目標值(55.0%)。目前全國公費流感疫苗剩餘9萬餘劑,請符合條件民眾於春節前後儘速接種疫苗,以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署說明,上周(1/30-2/5)新增30例流感併發重症(3例A型H1N1、23例A型H3N2、2例A型未分型、2例B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23例未接種流感疫苗;另新增8例死亡(1例A型H1N1、6例A型H3N2、1例B型),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其中7例未接種流感疫苗。本流感季自去(2023)年10/1起截至今年2/5累計435例流感併發重症,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8%),84%未接種流感疫苗;其中死亡71例,89%未接種流感疫苗。近期流感併發重症通報數仍多,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發生風險。疾管署說明,為兼顧農曆春節期間呼吸道傳染病病人(尤其是兒童)就醫需求及急重症醫療品質,獎勵急救責任醫院於初一至初三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簡稱特別門診),依衛生局回報,配合開設特別門診醫院共計156家,規劃開設約1,155診次(含346診次之兒科特別門診),高於往年開設診次。疾管署呼籲,近日鋒面通過、東北季風及冷氣團影響,春節期間可能出現低溫,提醒民眾注意保暖及留意自身健康狀況,也請符合接種資格民眾儘早接種流感疫苗、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勤洗手、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同時提醒醫師,如遇病人符合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用藥條件,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降低重症風險。
WHO急呼籲各國小心! 曝「X疾病」致死率恐達新冠20倍
全球COVID-19陽性率上升,國內新冠病例也有升高趨勢。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則示警「X疾病(Disease X)」的致死率比COVID-19高出20倍。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也敦促各國都該在2024年的5月前簽署「大流行病協定」,為「X疾病」的潛在威脅做好準備。綜合外媒報導,譚德塞於17日在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敦促各國簽署「大流行病協定」,他認為提前簽署協定即可以幫助全球有更好的因應方式,以對抗這一共同的敵人「X疾病」,他說「任何事情發生都是時間問題,所以我們需要為我們不知道的疾病做足準備。」譚德塞也將Covid-19確定為X疾病的最初實例,因為所謂的X疾病就是指「未知病毒引起的嚴重國際流行病」,他也再次強調為未來大流行做好準備的重要性。據世界衛生組織稱,「X疾病」的致死率比COVID-19高出20倍,因此其造成的破壞可能超過Covid-19。「X疾病」指的是「未知病毒引起的嚴重國際流行病」,早在2022年世界衛生組織召集了300名科學家,對25個病毒和細菌進行了研究,並創建了1份病原體清單,他們認為這些病原體有可能造成嚴重破壞,應該進行更多研究,名單中包括「X疾病」,該組織於2018年首次認可該疾病。
疫情最快4月降級!搭乘大眾運輸有望摘口罩
國內疫情連5周下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上周平均每日新增8959例新冠病例,與前一周相比約下降17.7%,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下周一(20日)確診輕症免隔離新制上路後,最快4月就可將新冠肺炎降為第四類,並將對大眾運輸口罩政策進行鬆綁。昨單日新增8855例本土以及37例死亡個案,為連續8天單日新增低於萬例。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上周共新增811例中重症、284例死亡個案。死亡個案中有95%具慢性病史、66%未打滿3劑疫苗,另有92%為60歲以上。下周一確診輕症免隔離新制上路,是否將導致清明連假疫情再度升溫?王必勝表示,由於本周疫情較前一周減少,推估接下來仍會穩定下降,根據過去春節、228連假的經驗,疫情反彈機率應不高。王必勝說,輕症免隔離新制上路後,將進一步針對大眾運輸工具戴口罩政策進行鬆綁,至於醫院、長照單位目前仍有專家建議維持戴口罩,如一切順利,最快4月就有機會將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類,不過仍得視輕症免隔離新制上路2周後的實施成果而定。「疫苗加1解封安心」活動上路10天以來,全台僅9.8萬人次接種,平均每天不到2萬人次。王必勝坦言施打狀況並不踴躍。另國內尚有成人、兒童及幼兒劑型輝瑞BNT疫苗,原本將全數在今年3、4月屆效,目前食藥署均已通過效期展延申請。
大陸疫情逐漸趨緩! 澳洲宣布11日起取消陸客行前新冠檢測
澳洲衛生部長巴特勒(Mark Butler)9日發布聲明稱,澳洲將取消從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抵達乘客的行前新冠病毒檢測要求,該措施將從當地時間11日起生效。據澳洲衛生部網站,聲明提及,其他幾個對自中國大陸入境的旅客,實施類似限制措施的國家,最近不是取消了相關限制,就是宣布有意取消限制,包括美國、韓國、日本、法國和義大利。聲明引述巴特勒的話寫道,「我想感謝所有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和遵守相關新冠檢測要求的航空公司」,這是一個明智的、有分寸的決定,其依據是中國大陸不斷減少的新冠病例數,中國大陸定期提供的關於病例數的最新數據,以及我們已經加強了檢測和應對澳洲境內國際來源,新出現的關注變種能力。澳洲衛生部今年1月1日發表聲明稱,自1月5日起,所有來自陸港澳的入境旅客須提供登機前48小時內的核酸陰性證明。
陸疾病專家:新冠病例正在減少 但恐出現新一波疫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主任高福認為,世界應該冷靜看待新冠病變種病毒可能在中國傳播的情況。據路透社,目前是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的高福,透過電郵表示:「世界應該徹底冷靜下來,不應擔心新變種或特殊變種病毒可能(在中國)傳播。」高福說,在中國發現的變種病毒為BA.5.2和BF.7兩個Omicrom變異株亞分支,與世界其他地方發現的相同。高福等研究人員2月8日在《柳葉刀》醫學期刊發表報告,強調中國在清零政策結束後出現新一波疫情時,最初幾週沒有出現新變種。研究人員分析從2022年11月14日至12月20日北京市新增的413起冠病病例後發現,所有病例都可能與現有毒株有關。這些病例大多數為本土個案,其中90%與BA.5.2和BF.7有關。調查結果具有全國代表性。高福稱,中國正繼續展開大規模病毒基因組測序,如果中國出現新變種病毒,將能識別出。他認為新冠病例正在減少,但未來可能會出現新一波疫情。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周一新增102起死亡病例,較峰值下降近98%。
網傳感染XBB1.5會「無意識腹瀉」 中國民眾瘋搶紙尿褲
繼蓮花清瘟、布洛芬等能緩解新冠診狀的藥物被瘋搶至大缺貨後,中國民眾近日又有新的囤貨目標。1月3日,網路上流傳上海已出現XBB1.5病例,感染之後會無意識腹瀉,呼籲民眾多囤積紙尿褲,專家回應此傳言表示,就算是一般病毒性感冒也會導致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這屬正常病理反應,請大家不要過度驚慌。自從中國宣布全面解禁要與病毒共存之後,中國單日確診人數居高不下,人民大量囤積蓮花清瘟、布洛芬等能緩解新冠診狀的藥物,甚至有哄抬市場價格的情形,大城市內買不到藥的民眾託其他地方的親朋好友購買,然而卻頻頻發生郵寄藥物時物流業者破壞包裹盜取藥物變賣的亂象發生。如今又有新的亂象產生。網路上流傳上海已出現XBB1.5病例,感染之後會無法控制的腹瀉,呼籲民眾多囤積紙尿褲。對此武漢雷神山醫院感染三科五病區主任、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中醫專家組組長、上海中醫藥大學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長方邦江教授表示,上海目前所發現的OmicronBQ.1和XBB1.5毒株僅在極少數入境隔離人員中查出,尚未造成本土傳播,另外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最新數據可看出,雖XBB1.5占美國新冠病例占比40.5%,比前一週幾乎翻了一倍,但並未引發高死亡率。方邦江教授也提醒,除了紙尿褲止瀉藥物也沒必要囤積,一般臨床上病毒性感冒也會導致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症狀,這屬正常病理反應,請大家不要過度驚慌、杞人憂天。專家回應網路留言提及的症狀屬正常病理反應,請大家不要過度驚慌。(圖:/茶姐的進階之路1211微博)
「新冠、流感、RSV」夾擊!紐約衛生局呼籲重新配戴口罩
在新冠病毒、流感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3種疫情的夾擊下,美國紐約市衛生局長瓦森(Ashwin Vasan)於當地時間9日下午緊急發布建議,呼籲市民們不論是在室內還是擁擠的室外,都應該重新配戴口罩。據美國媒體WABC-TV的報導,瓦森還強烈建議民眾採取其他預防措施,例如接種疫苗、確實快篩、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生病時也最好待在家休養。同時衛生當局還寫信給全州的學校負責人,敦促他們提醒師生重新配戴口罩。瓦森指出:「假期團聚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護自己。接種疫苗和加強針很重要,但常識性預防措施同樣關鍵,比如在室內或室外擁擠的場所配戴口罩,如果感覺不舒服就待在家裡。此外,群聚之前最好要快篩。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康奈爾流行病預防中心(Cornell Center for Pandemic Prevention)博士威瑪(JayVarma)也表示:「我完全能夠理解民眾對配戴口罩的不情願,但如果真的想讓孩子們留在學校,並確保全校教職員能夠出席實體課程,那麼配戴口罩實際上就是保護他們的最佳方法之一。」報導稱,新冠病毒、流感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在紐約市都將面臨高風險傳播,據CDC統計,目前紐約新冠病例數較高的區域有布魯克林、皇后區以及布朗克斯(The Bronx),但因流感和呼吸道融合病毒住院的病患也持續增加,因此情況十分棘手。
美國CDC主任瓦倫斯基確診 專家示警:下一波疫情將在冬季來襲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主任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於當地時間21日證實確診新冠肺炎,所幸症狀輕微,目前正在居家隔離,並進行遠端工作。雖然美國目前的新冠確診數不斷下降。但專家表示,未來的病例數可能會像過去2個冬季的大流行一樣開始攀升,尤其是在幾種新的Omicron亞型變異株開始擴散的情況下。據美國CNN的報導,瓦倫斯基才剛在9月接種疫苗,目前症狀輕微,這幾天她將依照CDC的防疫指導方針,進行居家隔離,並以遠端視訊模式參與原定的會議。CDC未來將密切監測瓦倫斯基的健康狀況。雖然美國目前的新冠病例正在持續下降中,但專家表示,確診數可能會像過去2年冬季的大流行一樣開始大幅增加,尤其近期又出現多種傳染力增強的Omicron亞型變異株,導致病例攀升的可能性也隨之提升,所幸目前還沒有產生具有抗藥性的變異株,否則會相當棘手。
美國CDC:停止發布出境全球疫情旅行風險評估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3日(當地時間)表示,由於報告新冠疫情數據的國家減少,報告數據不足以作出準確評估,因此已經停止發布針對美國人出境的全球疫情旅行風險評估。由於疫情升溫,美國CDC在今年5月曾將台灣升級為風險最高的第三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疾控中心3日表示,由於檢測或報告新冠病例的國家減少,該中心準確評估美國旅行者大多數目的地新冠(疫情旅遊風險)水平的能力受限。未來只有在某國「出現了諸如新冠變異株的情況,而改變了疾控中心對該國的旅行建議」時,才會發布相關的旅行健康通知。美國疾控中心今年3月時曾建議,不要前往全球大約120個國家和地區。但自4月起美國疾控中心即停止發布對約90國第四級(Level 4)「請勿旅行」的旅行風險評估,並表示第四級只會「針對特殊情況」發布。由美國疾控中心發布的旅行健康通知是美國人國際旅行的重要參考,時常引發一些國家的不安。2021年5月,也就是日本奧運會前的幾個月,美國疾控中心發布不要去日本旅行的建議,引發國際廣泛關注。而美國疾控中心在今年5月將台灣一路從第一級「低風險」調升至第二級「中度風險」,並在5月中旬時升級為當時風險最高的「第三級」。與許多深受美國人歡迎的歐洲旅遊地點,如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荷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等並列。美國疾控中心過去對第三級「高風險」的判斷依據是,過去28天內,每10萬人超過100人染疫;第二級「中度風險」是過去28天內,每10萬人有50至100人染疫;第一級「低風險」為過去28天內,每10萬人僅有49人以下染疫。
兒科急診「新冠病例增加中」 醫師警告:2度感染情況愈來愈多
本土疫情維持單日2萬左右,不過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指揮中心預估8月中下旬會有一波BA.5疫情,根據統計有近9成的染疫重症兒童都沒打疫苗,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也透露,最近兒科急診的新冠肺炎病例明顯增加,更提醒疫苗保護力減弱,2度感染的情況會愈來愈多。吳昌騰坦言,這幾天兒科急診的COVID-19病例持續增加,有幾個家庭家族旅遊後,有的是小孩子確診,有的是全家確診,兒科急診中,有發燒、腹瀉、新冠重症病人,也有沙門氏菌感染的重症病例出現,提醒民眾還是要注意。至於感染新冠病毒的次數,吳昌騰警告沒有限制,很多人已經感染很多次,雖然早先有研究說明,從新冠病毒感染康復的人,免疫力可以持續3個月到幾年,然而在Omicron流行時,最早1個月內就會再次感染。許多研究顯示,再感染新冠病毒是可能的。(示意圖/趙世勳攝)美國CDC研究發現,再次感染相同或不同的新冠病毒,都是可能的;澳洲也有愈來愈多人感染BA.2,而且在4周後又再次感染,當局宣布將新冠再感染期從12周縮短到28天,「他們可能會在6到8周內發生第2次感染,而且幾乎可以肯定是BA.4或 BA.5」。韓國7月份第1次感染到第2次感染,平均持續時間約為5個月,急劇上升歸因於BA.5,新加坡過去3個月的2次感染情況則非常罕見,吳昌騰指出,目前台灣隨著疫苗的保護作用減弱,2度感染的情況預計將會增加,美國CDC最近進行一項研究發現,50歲以上的人,在第3劑後4個月,只有55%的人不會因感染新冠住院,但在第4劑之後,保護躍升至80%,因此「打好打滿疫苗」很重要。
莊人祥:國內疫情預期在往後1個月內緩步上升 籲符合資格民眾踴躍接種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新增2萬2959例新冠病例,包含2萬2707例本土及252例境外移入,死亡個案增加56例、中重症新增152例,包含1例6個月大男嬰確診MIS-C,為國內監測到最年幼案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國內疫情預期在往後1個月內緩步上升,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踴躍接種疫苗預防BA.5疫情。新增本土病例中,以新北市增加4326例最多、其他依序為台中2807例、台北2388例、桃園2352例、高雄2159例、台南1744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增死亡個案年齡介於40至90多歲,其中3例年約40多歲,其中一名40多歲女性,沒打過疫苗,有癌症病史,7月31日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困難至急診,PCR陽性,隔天因敗血症休克在醫院死亡,死因為肺炎併敗血性休克。另名40多歲男曾接種2劑疫苗,有癌症病史,7月31日出現口腔大量流血,合併呼吸困難就醫,檢驗出陽性,出院後隔天就因癌症出血併呼吸衰竭過世。另名40多歲男有高血壓病史,7月15日因全身抽搐、意識改變送入急診緊急插管,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為自發性腦幹出血,同時PCR陽性,收治加護病房後於7月27日死亡,死因為腦幹出血及染疫。中重症方面,新增2例兒童MIS-C個案,其中年僅6個月大男嬰,是國內年紀最小的個案;另一名5歲女童,6月8日接種1劑BNT疫苗,目前2人都已好轉。目前共累積146例兒童重症,包含79例為MIS-C。另外,近期新竹出現一名1歲兒童二度感染,且病毒量極高,症狀較前一次嚴重。羅一鈞說明,從國外的研究統計來看,重複感染的重症、死亡率不會增加,甚至有可能降低,新竹這起為較特殊的案例。
零病例樂土又少一處! 密克羅尼西亞證實出現首例本土確診
位於西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曾是全球少數還未出現新冠病例的國家,不過如今也破功,當局19日證實,境內的2座小島被驗出首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同時當地醫院也發現25名陽性患者,病毒恐將迅速在密克羅尼西亞拓散開來。人口約有10萬5千人左右的密克羅尼西亞,位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北方約1600公里處,全國由607個島嶼組成,據法新社報導,除了在邊境攔截到隔離中的零星病例外,密克羅尼西亞一直未受到新冠疫情的襲擾,只是好景不常,當局19日發聲明表示,本週有2名學生從首都所在地彭佩島(Pohnpei)前往科斯瑞島(Kosrae),卻被驗出陽性反應。當地衛生官員證實,2名學生的11名密切接觸者中,又驗出10起確診病例。更棘手的是,在科斯瑞島的一所醫院,有28名病患出現流感症狀,其中有25人採檢結果呈陽性反應。衛生當局呼籲民眾不要群聚、戴好口罩做好防疫,另一方面也表示,所有公共服務維持開放。總統帕努埃洛(David Panuelo)昨天也發布聲明表示,密克羅尼西亞正面臨疫情急速升溫的局勢,同時證實科斯瑞島和彭佩島上還有數十起病例。密克羅尼西亞宣布從8月1日起「有條件」解除邊境管制,遊客須出示完整疫苗接種及採檢陰性證明才能入境,如今密克羅尼西亞也逃不過被疫情入侵的命運,意味著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和吐瓦魯(Tuvalu)可能是目前僅存尚未發現新冠病毒的2個太平洋島國。
新冠病毒加速變異 中國已出現10種Omicron變異株
據《第一財經》報導,自今年7月6日,西安確認中國首例感染Omicron BA.5變異株的本土病例以來,截至7月17日的不到兩周時間內,中國多地已報告了多達10種Omicron 變異株。新冠病毒的加速進化也引起科學家們的擔憂。7月17日,成都通報,最新一輪疫情基因測序分析,感染者感染的是Omicron 型變異株BA.2.12.1,在大陸國內本土疫情數據庫中尚未發現同源序列。BA.2.12.1是今年早些時候在美國最先發現的,為BA.2變異株分支,但傳播性較BA.2高出23%至27%。BA.2.12.1一度成為美國主導的流行株,不過後來被BA.5逐步替代。目前在美國,BA.5已經佔到了65%以上的新病例。另外,在甘肅蘭州最新一輪疫情中,監測到了Omicron變異株BA.2.38,該變異株也是BA.2變異株的分支,近期在印度流行。在截至7月2日的30天內,BA.2.38佔據了印度約30%的新增病例。中國本土監測到的其他Omicron變異株還包括上海、天津和青島報告的BA.5.2.1變異株;廣州、佛山和北海報告的BA.2.3變異株;廣東、上海和臨沂報告的BA.2.2變異株;西安報告的BA.5.2變異株;大連報告的BA.5變異株以及天津報告的BA.2和BA.4變異株;珠海報告的BA.5.1變異株。值得關注的是,以上所有的Omicron亞型變異株都為境外流行的毒株輸入中國的。例如上海首次監測到的BA.5.2.1變異株,就是今年5月首次在比利時發現的,並在歐洲多個國家傳播;BA.2.3變異株也是美國首次發現的。一位公共衛生專家表示,「這意味著我們仍然應該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動態清零政策。發現輸入性的疫情擴散,就要及時撲滅。」按照中國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要求,對入境人員進行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在截至7月17日的一周內,中國平均每天報告了390例本土新增新冠病例,較前一周的340例有所增長。然而對於多地的疫情,流行病學調查都尚未發現病毒感染來源。報導稱,在今年3月開始的一輪中國疫情中,大部分人感染了Omicron BA.2變異株。而在過去的幾個月裡,Omicron已經進化出更多的變異株,病毒傳播速度也更快。例如首次在南非發現的BA.4和BA.5變異株就比BA.2有大約13%至15%的傳播優勢,並且還可以逃避BA.2的免疫力。有病毒學家介紹稱,雖然這些變異株的名字各異,但都屬於Omicron,從病毒結構來看差別不大,病毒傳播過程中,平均每個月大約出現2個左右的氨基酸位點變化,基本特性相似,免疫反應也差不多。儘管從目前真實世界報告的數據來看,無論是BA.2.12.1、還是BA.2.38或者BA.5變異株,都顯示它們並不會導致更加嚴重的疾病,但這並不意味著就可以放鬆警惕,因為這些變異株逃避免疫的能力會導致大量的再感染,而且由於它們的傳播速度很快,也可能會加速新的變異。根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發佈的最新數據,在BA.2和BA.2.12.1流行的情況下,接種兩劑mRNA疫苗對抗新冠重症的有效性大幅降至24%,而接種第三劑加強疫苗對抗重症的有效性可提升至52%至69%。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徐建國指出,「數據顯示,從病毒感染細胞的情況來看,Omicron的致病力下降了,但病毒的複製速度增加了,而且病毒仍在不斷地變異和進化,這可能會導致現有疫苗的保護力下降,已經給我們帶來新的挑戰。」徐建國認為,感染的人越多,病毒變異的幾率也越大,這是不爭的事實。「病毒變異速度很快,一些變異株的抗原性可能會發生變化。」他表示,「所以我們一定要尋找新的方法和技術,切切不能大意,應該高度警惕疫情的發展。」
北韓控訴脫北者「傳單投毒」! 南韓政府駁:子虛烏有
在首度承認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幾個星期之後,北韓當局指境內首宗個案(零號病例)來自與韓國接壤地區,而患者曾接觸「異樣物品」,似暗指是韓國的脫北者團體透過空飄傳單「投毒」,以致北韓才爆發疫情。韓國統一部1日反駁稱,政府基於專家的意見判斷,新冠病毒不可能透過傳單流入北韓。據朝中社1日報導,北韓經流行病學調查最終認定,首例新冠病例來自與韓國接壤的江原道金剛郡伊布里。北韓國家緊急防疫司令部指,4月初一名18歲士兵和一名5歲兒童分別在部隊和住宅區附近野山接觸到「異樣物品」,他們曾出現病毒感染初期的臨床症狀,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結果亦呈陽性。報導稱,鋻於惡性病毒從邊境地區流入,北韓國家緊急防疫司令部要求民眾在分界線、邊境附近地區對隨風飄來或氣球空飄而來的「異樣物品」保持警惕,並及時舉報處理。韓國統一部副發言人車德哲則反駁說,相應脫北者團體稱於4月25日和4月26日對朝投送了傳單,這要比朝方提到的最初感染時間晚得多。而且韓國疾病管理廳等有關機構專家和世衛組織(WHO)一致認為,物體表面殘存的新冠病毒不會造成疫情傳播,也不曾有過被正式認定透過物資或包裹感染的物傳人病例。北韓官員長久以來就警告,新冠病毒可能透過新奇的方式入境,其中包括透過候鳥、雪、空氣汙染或韓國活動分子投送的反平壤傳單。本星期初,在韓國的脫北者朴尚白(譯音)表示,他曾釋放了20顆氣球,而上頭是攜帶可用來應對疫情的醫療用品,包括口罩、止痛片及維他命片。北韓新增逾4500宗發燒病例,連續兩天低於5000宗,累計病例逾474萬,大部分已康復,逾8100宗仍在治療中。當局沒有公布新增死亡個案,累計73人死亡。
北韓揪出新冠零號病患! 因接觸邊境「異常物品」染疫
隨著金正恩在5月12日鬆口承認國內有首例「發燒病例」後,北韓的零確診神話正式破功。但由於篩檢工具不足,北韓目前只能通報發燒病例,無法準確紀錄新冠病例數。眼下北韓境內的新冠疫情有和緩的跡象,當局也在近期進行病毒溯源調查,並最終在1日得出結論後透過官媒宣布,零號病患原來是來自南北韓邊境的金剛郡伊布里。據韓聯社引述北韓官媒朝中社的報導,北韓國家緊急防疫司令部宣稱,接觸野外「異常物品」的1位18歲軍人和1名5歲兒童最先在4月中旬遭到感染,他們不但出現初期的臨床症狀,且進行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後也呈現陽性反應,之後與他們接觸過的人群紛紛發燒,整個伊布里地區從此出現了聚集性發燒病例激增的現象,官方目前已責令徹底調查並加強監控系統。朝中社表示,截至4月中旬,除伊布里地區外,全國所有地區和單位均出現其他疾病引起的發燒症狀,但並沒有一個地方像伊布里地區一樣出現過聚集性發燒病例激增的情況,同時調查委員會還根據患者的臨床病徵、抗體檢測結果等科學方法來證實「惡性病毒」是從金剛郡伊布里流入並傳開。另外朝中社還提到,國家緊急防疫司令部示警民眾應該對分界線和邊境地區隨風飄入的氣球或各種異常物品及天氣現象保持警覺,並即時向官方通報。與此同時,朝中社也援引國家緊急防疫司令部的消息稱,6月30日全國疑似為新冠確診的發燒新增人數為4570人,該數字已連續一週保持在10000人以下,而當天完全康復的患者總數則來到5690人。根據北韓官方宣布的數據顯示,目前該國累計發燒病例為474萬多例,4月底至6月30日期間,則有473萬多病例痊癒,8130多人正在接受治療。
澳門爆71例新冠病例…當局急拉警報祭第二輪普篩 商家全關、餐廳禁內用
新冠肺炎疫情一波接一波,澳門維持251天的「零確診」紀錄日前破功,截至22日,澳門政府在當地檢驗出71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為此官方大動作防疫,宣布自今日(23日)上午9點到24日午夜,所有澳門居民與在澳人士,都必須在社區檢測中心進行第二輪核酸檢測,同時自下午5點開始,境內所有戲院、酒吧、泳池設施關閉,餐廳停止內用。綜合外媒報導,澳門疫情再起,且目前疫情源頭仍不明,令官方擔憂,緊急跟隨中國大陸的清零政策,自19日起對60萬居民進行首輪大規模普篩,而後又於今日宣布進行第二輪全民檢測,希望搶在39小時內完成。根據澳門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表示,在目前的71名確診個案中,有47例為無症狀患者,目前官方共掌握約2965名接觸個案,因此當局決定對全體人群進行第二輪強制檢測,當局已經準備好方艙醫院已接納確診者。同時為防疫情蔓延,衛生局呼籲澳門民眾減少所有非必要活動,並要求自23日下午5點開始,境內所有電影院、劇院、室內遊樂場、電子遊戲場、健身房、卡拉OK、酒吧等全數關閉,所有餐廳、飲料店禁止內用,但不妨礙外賣服務提供。(圖/翻攝自澳門新聞局)
全台長新冠病例僅約百例? 醫師秀「多元現況」打臉:光我門診就幾十個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原期,每天確診數持續破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提到,國內至今已超過260萬人染疫,但有部分康復者,有出現所謂「長新冠」後遺症,包括呼吸、說話會喘、肺活量下降等問題,昨天(8日)指揮中心更提到,長新冠病例已達3位數,以目前感染數上百萬的現況來看,評估「長新冠」患者的比例並不高。對此胸腔科重症醫蘇一峰在臉書發文,表示對於指揮中心的說法存疑,因為光他的門診類似患者就有幾十個,「全國會只有破百例嗎?」蘇一峰提到,光是因為「長新冠」症狀而來他的診間看診患者,就有幾十個了,「全國會只有破百例嗎?」他認為官方公布的數字,與臨床患者術之所以有落差,關鍵應該在於,「長新冠不用通報也沒有診斷碼,是要如何統計全國的數量呢?」蘇一峰質疑,長新冠全世界平均發生率是43%,結果台灣只有萬分之一?部分新冠康復者,在測不出病毒後,部分人會出現所謂「長新冠」後遺症,其常見包括呼吸會喘、肺活量下降等。但在臨床第一線看診的醫師,發現「長新冠」的症狀其實很「多元」。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像振興醫院的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就說,有收治一名20多歲女性,本身沒有什麼慢性病史,但她的長新冠症狀,就是連聊天都會喘。還有雙和醫院內科部主任馮博皓,提到所收治的一名40多歲、沒有慢性病的長新冠個案,康復後沒有常見的咳、喘問題,但卻有無法消除的疲倦,即使晚上沒有睡不好的問題,但白天上班仍有無法消除的極度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