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
」 新冠肺炎 疫情 確診 新冠疫苗 流感不僅預防病毒感染! 新冠、流感疫苗有助減少「中風」機會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在10月同步開打,並在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對象施打。接種疫苗能夠預防流感、新冠感染,不過有研究顯示,施打疫苗後不只能預防這些呼吸道傳染病,還有助於減少中風的機率。預防中風要小心新冠、流感 「這些」會加重發生機會天氣漸漸變冷,受到溫度影響,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因此增加。亞東醫院中風中心唐志威主任提醒,若要預防腦中風,除了要控制本身的慢性疾病外,這個秋冬也要特別注意新冠、流感,一旦感染會加重腦中風發生的機會。唐志威主任說明,這主要是因為在腦中風血管硬化的過程中,發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致病機轉,一旦感染、發炎造成血管嚴重硬化後,就容易造成血管栓塞,導致腦中風的發生,而流感、新冠感染後會造成一個全新的發炎反應,這樣的發炎反應會導致血管硬化加速。另外,流感、新冠感染後可能會造成發燒、心跳加快、呼吸喘等症狀,唐志威主任指出,這些也會加重心血管系統的負擔,一旦超過負荷,就會導致心血管系統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研究證實打疫苗除了能預防感染 還能降低中風風險不過,接種疫苗可以降低流感、新冠感染,減少發炎、血管損傷的機會,國外已有許多研究證實接種流感、新冠疫苗確實可以減少中風的發生。唐志威主任指出,加拿大有一篇大型研究顯示,在2020年的時候發現打流感疫苗可以降低22.5%中風發生的機會。唐志威主任表示,另外在英國也有類似的研究發現,打新冠疫苗可以降低中風及腦動脈相關併發症的機會達2-3成,這些研究皆顯示民眾確實可以透過接種疫苗來降低中風產生的機會。接種疫苗除了可以預防感染之外,還可以保護大腦、心臟功能,因此唐志威主任呼籲,符合疫苗接種資格的民眾應打疫苗降低風險,特別是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這個時候記得要去施打流感及新冠疫苗,減少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食之無味是警訊!4旬男反胃想吐…以為是諾羅 醫示警「2症狀」
「食之無味」是警訊!有1名40多歲的男子先前因吃東西嘗不到味道,且一聞到油炸食物等異味就反胃想吐,於是急忙就醫看診,且以為是感染諾羅病毒,最後才知原來是急性A型肝炎病毒感染。對此,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也指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會造成味覺失調和噁心,有急性肝炎的病患還會「食之無味」,「對策是找胃腸肝膽科診治、驗肝功能。」錢政弘近日在臉書發文列舉「為什麼常覺得的嘴巴很苦」的原因:包括牙周病、蛀牙、牙齦炎會影響味覺;口乾、口水分泌不足、乾燥症;胃食道逆流;口腔霉菌感染,舌頭有白苔;新冠感染;賀爾蒙改變;抗生素、口服避孕藥等藥物;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微量元素缺乏等等。其中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部分,他半年前曾遇過1名40多歲的男子,對方因為持續噁心、嘔吐去診所就醫,原以為是食物中毒或諾羅病毒感染,但是吃了3至4天的腸胃藥,症狀依然沒有緩解,於是轉診到他的門診檢查。錢政弘詢問他的症狀後發現,有2點特別像是急性肝炎的表現,也就是「吃東西都沒有味道!」「聞到異味(如油炸)的東西會想吐」,結果後來抽血證實,果真是急性A型肝炎病毒感染,ALT高達1700,「持續有3週的時間,他吃東西都沒有辦法分辨食物的味道,一直等肝功能正常後,味覺和食慾才恢復。」疾管署也指出,A型肝炎是由A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急性肝臟發炎。其症狀包含:突然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噁心、肌肉痠痛及腹部不舒服等,數天之後發生黃疸。恢復期有時會拖延,但會完全康復不留後遺症。6歲以下兒童感染約有70%無臨床症狀或症狀輕微,而較大的兒童或成年人感染後,約70%會出現症狀,且通常臨床症狀的嚴重度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加。A型肝炎雖然不會導致慢性肝炎,但有10至15%的病人在急性發病後6個月內有可能症狀復發。A型肝炎的致死率低(約千分之三);造成死亡的情形多半為猛爆型肝炎,通常發生於老年患者或慢性肝病患者(包括慢性B型、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拜登「二次確診新冠」住家隔離中 感染醫示警:長者要小心2症狀
美國總統拜登於17日確認二度確診新冠肺炎,目前症狀輕微。近期台灣疫情升溫,對此,感染科醫師黃高彬就指出,長者確診要特別注意對方的呼吸和活動力,年紀愈大,長新冠的機率也會愈高。拜登於當地時間17日,在拉斯維加斯首場造勢活動結束後的檢測出Covid-19陽性,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根據白宮醫師的說明,拜登有上呼吸道症狀,包括流鼻涕和乾咳,還出現一般性的身體不適,「他在首場競選活動上狀態良好,但考量到他的症狀沒有好轉,我們對他進行了COVID-19的檢測,結果呈現陽性。」白宮醫師表示,拜登已服用了輝瑞新冠口服藥「Paxlovid」,並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指導,在德拉瓦州(State of Delaware)里霍博斯比奇(Rehoboth Beach)的住家中進行自我隔離。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也表示,年長者若有潛在疾病,確診後應特別注意呼吸情況和活動力。他解釋,新冠感染有時會導致血氧下降,出現反應較差的情況。一般正常人在血氧下降時會以「呼吸急促」來補償,吸入更多氧氣,但年長者需特別留意「精神不濟」和「昏睡」等症狀,這可能是血氧問題,建議就醫。黃高彬指出,這波疫情是「夏季新冠」,不僅在台灣,歐美和亞洲各地都有流行,而拜登並非首次確診,他說明,新冠病毒會再感染,不會因為先前確診過,後續感染的症狀就減輕,現在症狀較輕微是因為病毒弱化。他表示,年紀愈大長新冠的機率愈大,新冠病毒對免疫系統影響仍然很大,尤其長新冠最常發生在65歲以上的女性,需特別注意,因此建議一般長者可以施打疫苗,雖然無法完全預防,但可以避免重症和死亡。疾管署也提醒,目前疫情仍處流行期,民眾務必落實勤洗手、出入人多擁擠或空氣不流通場所佩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此外,呼籲感染後易併發重症或死亡之65歲以上長者,如已接種1劑且間隔12週,再接種第2劑,提高保護力,抵抗疾病威脅。
新冠疫情發威!疾管署估2周後達高峰 LB.1下月來襲夏季恐150萬人染疫
新冠疫情發威,疾管署預計2周後達高峰,單周確診數恐上看6萬人。公衛學者示警,這波疫情過了高峰不一定會趨緩,需密切觀察LB.1變異株。LB.1有效再生數(Rt值)為3.7,不容忽視,若持續傳入台灣,恐在8月造成另波大流行。近一周資料顯示,65歲以上新冠感染者,死亡比率已是50到64歲族群的20倍,機構住民、免疫力差的脆弱族群應小心,還是要打疫苗,預防中重症。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台灣KP.2、KP.3逐漸上升,已占整體的26%,類似今年5月的美國。目前美國LB.1正在流行,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並不亞於KP.3。陳秀熙說,近期各年齡層的感染趨勢都上升,如以0~49歲年齡層為參考組,JN.1對65歲以上者的影響約為年輕人的23倍。而在KP.2和KP.3流行下,65歲以上年齡層的感染風險已增至年輕人的30倍,這表明KP.2、KP.3在這波夏季流行已超越了年初的JN.1,若加上無症狀、輕症感染者,這波夏季流行的感染數將上看150萬人。公衛學者林庭瑀利用國外經驗、多篇研究換算,KP.2、KP.3的Rt值為3.2,LB.1則高達3.7。LB.1這分支不容忽視,若未做好防護,從海外傳回國,可能在8月造成另一波大流行。因應疫情所需,食藥署表示,國內已核准4件家用快篩試劑許可證,包括飛確RV2、研準、台塑生醫、亞培,產能無虞。針對有醫師反映,兒童口服抗生素Curam糖漿缺貨,食藥署說,Amoxicillin複方口服兒童製劑,過去健保月用量約2.4萬劑,目前庫存約10萬劑。除GSK、Sandoz尚有輸入,國內亦有永信藥品生產,可供臨床替代使用。
台中25歲警跑步10分鐘猝死「相驗結果出爐」 弟弟也是警察…急返家處理後事
台中一名保四總隊25歲李姓員警,被調派支援雲林縣警局台西分局橋頭派出所,近日休假返回台中住家,昨(2日)中午到沙鹿區一間國小運動時,卻被發現倒臥在操場,送醫搶救不治,檢方相驗結果出爐。而李姓員警的弟弟同樣是警察,得知後已請事假返家處理哥哥後事。據了解,李姓員警為保四支援台西警分局橋頭派出所,去年10月到職至今,在派出所任基層勤務,日前休假返家。平常沒有跑步習慣的他,卻告知家人要去校園運動。李姓員警昨天下午到國小校園跑步。(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李姓員警昨天13時40分許進入國小校園,跑步大約10分鐘就昏倒,民眾發現後立刻報案,13點52分警察局轉報消防局,消防人員趕到現場,將李姓員警送醫搶救,但最後仍回天乏術,全案報請台中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相驗,結果疑似心血管疾病,家屬對死因無意見。醫院表示,李姓員警被送達時,已經沒有呼吸心跳,身體有輕微擦傷,體溫略高,無橫紋肌溶解、也沒有流感或新冠感染跡象,約急救半小時左右宣告不治。另外,李姓員警的弟弟也是警察,警專畢業後分發到線西所,2年來表現相當積極,前陣子一連破獲2件車手詐欺案,攔阻800萬元。昨天得知哥哥發生意外,隨即請事假返家,所長也表示後續若有相關需求,將協助處理。
名醫喊「新冠病毒燒起來」急診一半確診 示警2類人要注意
近期新冠疫情又升溫,先前就有醫生表示,近期手上10個肺炎住院,就有4至5個是新冠患者,對此,胸腔內科名醫蘇一峰也發文示警,「最近新冠病毒真的燒起來了」,提醒大家要注意。蘇一峰於昨(15)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最近新冠病毒真的燒起來了,急診就醫的肺炎病人,差不多一半是新冠感染的肺炎」,蘇一峰也提醒大家,要注意自己的保護力,並直言一般健康人可以不用怕,不過老人家與慢性病患者就要多加小心了,「大部分住院的還是老人家與慢性病患者!話說抗病毒藥又缺貨了」。先前耳鼻喉科醫師張弘也表示,近一個月以來門診新冠患者有增加趨勢,其中輕症居多,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狀嚴重,引發喉嚨劇痛、吞嚥困難、胸悶、呼吸急促、咳嗽、嗅覺喪失等,他認為新冠疫情升溫的原因可能是新冠變異株JN1突變出KP2,傳染力跟免疫逃脫能力更高。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指出,臨床觀察確實顯示病情變得更嚴重,之前新冠患者的症狀多為流鼻水、咳嗽等輕微症狀,但最近的病例中,平均每10人中有7至8人會出現發燒、全身痠痛等較嚴重症狀,這些症狀與流感相似。周慶明建議,如果診所有快篩試劑,可以幫助民眾進行篩檢,不僅有助於診斷,也方便民眾帶回家給家人使用。事實上,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以JN.1為多,占比分別為64%及59%,近期呈緩降;另KP.2及KP.3的占比則略升,KP.2的占比分別為10%及22%,KP.3占比皆為9%,持續監測變異株流行趨勢。疾管署提醒,由於疫情傳播風險仍存在,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此外,接種XBB疫苗是能減少感染後重症或死亡風險最有效的方法,提醒滿6個月以上民眾儘速接種;對於65歲以上長者或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低下民眾,呼籲已接種1劑且間隔12週(84天)的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滿6個月以上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民眾等高風險對象,再接種第2劑以增強保護力,降低重症或死亡發生機會。
疫情升溫!醫示警「變異株KP.2傳更快」 恐釀新一波高峰
近期新冠疫情升溫,確診人數增多,耳鼻喉科醫師張弘也表示,有發現近一個月以來門診新冠患者有增加趨勢,其中輕症居多,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狀嚴重,「新冠為何變多?可能是新冠變異株JN1突變出KP2,傳染力跟免疫逃脫能力更高」。耳鼻喉科醫師張弘表示,近一個月以來門診新冠患者有增加趨勢,其中輕症居多,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狀嚴重,引發喉嚨劇痛、吞嚥困難、胸悶、呼吸急促、咳嗽、嗅覺喪失等,他認為新冠疫情升溫的原因可能是新冠變異株JN1突變出KP2,傳染力跟免疫逃脫能力更高。張弘指出,根據統計,KP2傳播力約為JN1的1.2倍,在美國占新冠感染比例從3月的1.4%,到5月快速上升至28%,「是否會在這段夏季引發新一波高峰,需格外注意及防範」,因此張弘建議民眾出入公共場所要戴口罩、勤洗手,若出現發燒、酸痛症狀,可先執行新冠快篩後就醫,高風險者就醫評估使用抗病毒藥,降低重症風險。事實上,疾管署公告國內上週(6/4至6/10)新增328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5/28至6/3)新增263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20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26例下降,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研判疫情上升且進入流行期。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以JN.1為多,占比分別為64%及59%,近期呈緩降;另KP.2及KP.3的占比則略升,KP.2的占比分別為10%及22%,KP.3占比皆為9%,持續監測變異株流行趨勢。
新冠疫情升溫!醫曝新病毒株「KP.2」開始流行:快篩最重要
新冠疫情近期又有逐漸升溫的趨勢。對此,小兒科醫師陳敬倫解釋,尤其大人發燒的情況很高機會篩出陽性,他推測很可能是新病毒株KP.2造成了新一波的流行。他也認為,由於新冠沒有特效藥,又很容易傳染給別人,所以如果可以提早篩出來,就能做好防護,避免傳染給周遭的親友,導致大家都發燒不舒服。陳敬倫醫師昨(20日)晚在臉書粉專《臭寶爸 - 兒科陳敬倫醫師》上發文分享,最近的門診新冠感染的人變多,尤其大人發燒很高機會篩出陽性,可能因為新的病毒株KP.2而造成新一波流行!自從新冠疫情開放後,雖然大家逐漸忘記新冠的威脅,但陳敬倫醫師表示,他們還是會積極地幫病人做快篩,尤其是流感快篩陰性時,都會用同一個檢體再多驗新冠,「就算健保不給付新冠快篩了,我們還是自掏腰包送病人1支快篩。」陳敬倫也解釋,得了流感有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但感染新冠卻沒有特效藥,且很容易傳染給家人,導致最後全家都發燒不舒服,「所以如果能幫病患確認新冠、讓他好好地做防護,就能避免傳染給家人、同學、同事。」陳敬倫也認為,小孩發高燒時,家長常常帶來門診想快篩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等,但這些病毒並沒有特效藥,篩出陽性也很難保證沒有併發其他細菌感染,所以確認是否得到流感或新冠,遠比其他病毒重要。陳敬倫續稱,最近藥局都能領到免費新冠快篩,因此他每天都到藥局報到領快篩給病患使用,「如果家中有很多快篩,也歡迎詢問附近診所需不需要喔!」他在文末也以主題標籤(Hashtag)抱怨,政府有一堆快篩不發給需要的診所,且健保也不給付診所幫民眾做快篩。
流感、新冠襲捲台灣 醫師警告:這族群小心喪命
近期不少人都紛紛感冒,不管是新冠肺炎或各式流感、黴漿菌,一生病都要花上一段時間才會恢復,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就透露,近期多種疾病同時爆發,加上天氣不穩定讓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加,導致急診室與加護病房病患的人數倍增,也讓死亡人數上升。據《TVBS》報導,近期流感與新冠感染比例上升,不少人都出現嚴重的病情反應,也讓跑醫院的人瞬間增加,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就透露,如今多病齊發,老人跟小孩都要提高警覺並特別注意。特別是寒假與耶誕節、跨年,出現不少重症患者湧入醫院,他也發現今年的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嚴重,許多病患在急診時就出現呼吸困難情形。而疾管署新公布的新冠重症死亡數據也指出,單週死亡人數已上升至40位左右。他也認為,如今對脆弱族群的老人與小孩來說,這些疾病若感染都可能致命,特別是雙重感染者。他也認為農曆過年還會有一波病情爆發,呼籲大眾要有警覺性,接種疫苗、維持社交距離、戴口罩與勤洗手等,仍然還是要做好自我防護,去人多的地方也要保持距離。
132萬劑莫德納XBB疫苗今明2天到貨!分三階段開打 9月26日起長者優先接種
秋冬是呼吸道疾病高峰,近期歐美新冠疫情有升溫趨勢。為防範國內外主要流行的XBB變異株,政府採購600萬劑莫德納XBB.1.5疫苗,將在今明2天到貨132萬劑。疾病管制署宣布,9月26日起優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接種,最快10月9日開放全民接種。根據疾管署近4周監測,本土檢出病毒株以XBB為主流株,占比高達96%。世衛組織(WHO)於今年5月建議,使用單價XBB.1衍生譜系作為新疫苗抗原成分。疾管署昨宣布三階段開打莫德納XBB.1.5疫苗,下周二起優先開放65歲以上民眾接種,10月2日起開放醫護人員接種,並暫定最快10月9日開放全民接種。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我國與莫德納公司尚有1400萬劑合約,本次準備600萬劑XBB.1.5疫苗,下周二開打前可取得132萬劑。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長楊靖慧說明,莫德納XBB.1.5疫苗可提供6個月以上幼兒、青少年及成人接種,民眾抵達即可以隨時開瓶施打,預約接種方式依各縣市訂定。莊人祥提醒,無論先前是否接種3劑疫苗或次世代疫苗,都建議今年9月至明年9月接種一劑XBB.1.5疫苗。為鼓勵民眾踴躍接種,下周二起,65歲以上民眾接種後可獲500元衛教品及10劑家用快篩試劑。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邱政洵指出,依據人體免疫生成性研究顯示,莫德納XBB.1.5疫苗對於XBB系列變異株,包括最近流行的EG.5變異株,可提升中和抗體效價,對於新冠感染具有保護力。如果民眾不想接種mRNA製程的莫德納XBB.1.5疫苗,是否有其他疫苗選擇?楊靖慧說,國內尚有近40萬劑Novavax原始株疫苗,另我國已和Novavax談定,未來有望取得XBB變異株新劑型,目前規畫10月在台送審。疾管署並宣布,公費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在10月2日起開打。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表示,符合資格的長者可同時接種3疫苗,若打在同手臂,建議距離至少2.5公分,亦可間隔任何時間接種。
228連假放不夠?上班族自製「假陽性快篩」 1關鍵露餡被識破
此次228紀念日放了3天連假,但就有某公司主管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自家員工疑似為了多放幾天連假,竟動起了歪腦筋,在22日交上DIY的假陽性快篩盤,想請主管核准5天的防疫假,讓自己的228連假「自動升級」為7天,不過主管過幾小時後竟發現快篩盤的T線糊到C線上面,當場識破員工的假陽性快篩計畫。有位主管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自己22日收到員工的陽性快篩,於是核准了員工的5天防疫假,不料過段時間再看快篩盤,T線呈現暈染狀態,更直接糊到C線上,才讓這名主管恍然大悟,驚覺自己是被員工的假快篩所騙。但因疫情趨向流感化,大多數民眾都已染疫過,許多民眾知道自己確診過1次後就難以再確診第2次,又或是認為自己有「天選之人」的體質,就會發揮美術精神,自製假陽性快篩來請假。瑞文診所醫師李瑞文表示,自己也有遇過民眾直接用紅筆畫上篩檢盤,帶來診所判陽的;但當時為了顧及雙方顏面,因此用民眾所做快篩不夠精確的理由,由醫師執行或請民眾再重新做一次快篩。李瑞文說,但快篩作假其實分辨得出來,光是用紅筆畫上去的色澤與質感,就跟真正陽性的篩檢盤相差甚遠,若是仔細辨別還是可判斷的。李瑞文解釋,新冠疫情屬於病毒性的傳染,一般而言只要病毒亞型(病毒株)不一樣,都一樣有可能會第2次確診或第3次確診,與疫情邁入流感化並無相關性。至於是否得過第1次就很難得第2次的部分,只要第1次染疫所產生的抗體還存在體內,就很難再次得到同樣的病毒株;但是若抗體已逐漸消失,還是會得到第2次,只是症狀可能會變得比較輕微。對於民間的「天選之人」傳奇,李瑞文分析成2類,1為真正的未確診的民眾,可能跟病毒尚未進入體內或是本身的抵抗力較好,能將病毒擋在體外或是基因等影響所致。2為其實已受到新冠感染,但因為沒有明顯症狀而忽略了檢驗步驟,或者是無精準的檢驗方式,以至於臨床上認為未有感染到新冠病毒。李瑞文強調,感染任何病毒都一樣,不一定會有明顯的症狀,這跟個人的抵抗力,對病毒的免疫反應程度、基因或者是病毒量多寡有絕大部分的相關。因此建議民眾在目前不斷有新的新冠病毒株主導疫情的時代,除了做好個人的防護衛生,戴口罩與勤洗手之外,若無特殊考量,建議打完3劑新冠疫苗,(包含次世代疫苗)。
半年內「施打1劑追加劑」可降低感染率!指揮中心曝最新疫苗效益評估
台灣口罩政策將於本月20日實施第二階段鬆綁,但接種疫苗仍有必要性,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9)公布最新「疫苗保護效益分析」,指出半年內至少施打1劑追加劑,就可降低新冠感染率。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針對「各年齡層近半年至少接種1劑追加劑比例」與「春節期間新冠感染率」,進行追加劑與次世代疫苗效益分析,初步發現近半年至少接種1劑追加劑可降低感染率。指揮官王必勝也指出,從去年9月以來的保護效益報告及數據來看,半年內接種追加劑,確實能降低感染率。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已於1日起和各縣市溝通,「加強50歲以上民眾接種追加劑」,並提供方案促進施打率。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則建議年長者、免疫低下或有潛伏疾病者,盡可能完整接種疫苗來保護自己。
疫情減緩新制上路 日本預計最早下月15日前取消戴口罩
NHK今天報導,要求戴口罩一直是日本防控新冠疫情的舉措之一。隨著疫情好轉,日本政府啓動了協調工作,準備早的話3月15日之前就取消戴口罩的相關規定,將在室內外是否戴口罩交由民眾自行決定。日本政府前不久決定,5月8日下調新冠感染在《感染症法》當中的防疫級別,將其歸入與季節性流感同等的第5類感染症。目前,有關規定建議民眾在室內原則上戴口罩,隨著新冠感染即將轉為第5類感染症,戴口罩的規定也有待鬆綁。鑒於新冠新增感染病例在日本各地都呈現出減少趨勢,再加上5月8日的調整需要1個多月的時間進行宣傳和準備,日本政府啓動了協調工作,計劃早的話3月15日之前就將是否戴口罩完全交由民眾自行決定。同時,日本厚生勞動省也準備為民眾提供一些參考資料,作為何時最好戴口罩的判斷依據。例如,老年人等感染新冠病毒後容易轉為重症,在前往人流量大的場所時,最好戴口罩以減少感染風險。
北大國發院發布疫情報告!大陸染疫數達64%、9億人確診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馬京晶報告課題團隊近日發布《新冠疫情感染報告》顯示,去年12月20日,也就是「新十條」措施推出大概13天,大陸多地疫情就已達峰,到12月底,各地感染均已過峰。截至11日,新冠感染率累積約達到64%,感染人數累積約9億。受訪的染疫者76%認為,感染新冠比流感更難受。報告稱,在省級區域感染差異上,本輪累積感染率最高前三名都在西部:甘肅省約91%、雲南省約84%、青海省約80%。經濟觀察網報導,馬京晶表示,這些感染率是模型估計數據,據網路平台對感染新冠後相關症狀搜索量計算而得。除大數據、還用問卷調查(小數據)方法。依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相關人口比例,在疫情高峰期獲取有效樣本1萬1443人,使抽樣與全大陸人口結構一致。大小數據相結合的方法,有助於疫情暴發時及時預測到發生地區、感染規模等,便於調配醫療物資和醫院資源。報告顯示,絕大部分受訪感染者出現發燒、咳嗽咳痰、鼻塞流鼻涕、喉嚨痛、味覺嗅覺改變、腹瀉等一或幾種症狀。最常見的是發燒占82%,體溫達38.5度以上占75%,發燒持續3天以上占46%,使用退燒藥占86%。在轉陰時間上,約一半樣本在感染後5-7天症狀消失並轉陰,約20%需時更久。分地區看症狀,北部較容易發燒,中部咳嗽咳痰較嚴重,這兩地區喉嚨痛症狀出現率也高於其他地區;西部味覺嗅覺改變出現率,高於其他地區;南部較易出現鼻塞流鼻涕、肌肉關節疼痛症狀;東部無症狀率略高於其他地區。症狀消失所需天數,最長北部為6.9天,其次西部6.7天,南部最短5.7天。調查發現,感染症狀也存在性別差異。受訪女性較傾向認為新冠比流感或感冒更難受。在主觀感受上,受訪感染者有76%認為感染新冠後的難受程度,要高於以前最嚴重的流感或感冒。
世銀IMF同步示警:2023是艱難的一年 全球1/3的經濟將陷入衰退
《彭博》報導,世界銀行(World Bank)在本周的「全球經濟前景」報告中做出警告,表示即使沒有爆發另一場危機,今年全球經濟成長仍預計將大幅度衰退。現在迫切需要全球和各國努力,來減輕這種風險,以及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債務困境,預計投資成長將低於過去20年的平均水準。雖然美股估值已降低,但投資人恐因衰退風險,不敢樂觀看待前景。全球各地的央行都展開了類似的行動,積極提高利率,以緩解物價壓力,政府則透過控制能源成本來支持企業和家庭。世銀擔心,進一步的不利衝擊,可能會在2023年將全球經濟推入衰退,小國將特別容易受到影響。並表示,現在重要的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政策制定者,要確保任何財政支持都集中在弱勢族群上,確保通膨預期保持穩定,並確保金融體系維持彈性。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日前接受美媒訪問時也警告,2023將是艱難的一年,全球1/3的經濟將陷入衰退,因為美國、歐盟和中國都在同時放緩。美國前財長以及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也都表示,即使通膨降溫,美國也已經無法重返疫情前低利率的時代;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也不會像以往這麼快速,取而代之的是美中的激烈競爭以及債務危機。中國人民銀行官員已表示2023年的貨幣刺激措施將至少與去年持平,中國央行面臨一個潛在降息可能因素,因為新冠感染率飆升抑制消費和企業活動並使通膨低迷,而聯準會正在放緩升息步調。彭博經濟學家推算出,全球利率指標將在第三季達到6%的峰值,然後在2023年底達到5.8%,有望來到2001年以來最高,高於年初的5.2%預期。隨著利率進一步進入限制性區間,並有大幅抑制需求、導致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做出決定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俄羅斯目前通膨溫和,但俄烏戰爭和公共支出激增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提高通膨,彭博經濟學家估計,2月份利率將維持在7.5%,但如果政府收回其凍結支出的承諾,俄羅斯央行將不得不在3月份升息2碼。歐洲央行計劃今年繼續以穩定的步伐顯著升息,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成本飆升使歐洲央行考量通膨飆升和經濟疲軟,但鷹派仍主控其中,彭博經濟學家David P預計2月份將三大主要利率均上調2碼,3月份僅存款利率將上調1碼。英國央行仍處於升息模式,但未來幾個月可能放緩,預期 5 月基準利率將升至 4.25%,並在今年剩餘時間保持在該水平。日本央行則可能不會在2023年做出任何政策變化。彭博經濟學家預測,真正的升息時間點落在2024年,預期日本央行2024年第一季將10年期日本國債殖利率中點目標從0%上調至0.25%,並在2024年第二季將短期利率退出負值區域。
大陸今全面解封!上海浦東機場凌晨「拆除防疫設施」
中國大陸今天(8日)開始將新冠疫情改為「乙類乙管」,邊境全面大解封。對此,上海浦東機場的工作人員也在8日凌晨開始拆除防疫隔離設施,國際航班旅客入境流程更恢復正常,大陸網民表示樂觀其成。據《澎湃新聞》報導,針對口岸人員出入境逐步趨向常態化,上海邊檢機關加強與機場集團、航空公司等口岸部門資訊溝通,提前分析研判轄區業務量恢復和增長情況。在勤務組織上,上海邊檢機關根據口岸出入境流量變化動態科學實施勤務,進一步優化執勤警力編成,確保執勤執法工作正常進行。對此,8日凌晨剛過,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2航站樓國際及港澳台到達處就有工作人員開始在拆除防疫隔離設施了。而8日早上6時31分抵靠浦東機場的NZ289航班,也成為大陸解封後首架入境上海的航班。第一位辦理完入境手續的姜姓旅客受訪表示,「從出艙到邊檢查驗通關,一路非常便利,比我預期的好。」此前,中國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於2022年12月26日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即日起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新冠感染),此外也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總體方案,並優化「中外人員往來管理」。另中國國務院也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對新冠感染的甲類傳染病防控措施,也在今日正式生效。
WHO再敦促大陸 提供更全面疫情資訊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對中國大陸新冠感染激增表示關切,暫時沒有發現出現新的新冠病毒株,再次敦促中方政府迅速並定期提供更全面的資訊。WHO總幹事譚德塞當地時間周三(4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簡報會上表示,非常關注中方疫情對當地民眾生命帶來的風險,重申接種疫苗和加強劑的重要性,正尋求獲得更多數據,包括當地住院率、染疫死亡情況及病毒基因序列。以協助世衛對全球疫情進行定期、快速和有力的風險評估。WHO緊急項目執行主任瑞安認為,目前中方公布的數字未能充分反映新冠病人的住院以及需要接受重症加護治療的情況,只統計有呼吸衰竭死亡個案的定義太過狹窄;雖然中方近期已經較頻密與世衛接觸,但世衛期待獲得更全面的資訊。
中國解封邊境 醫師:提高全體免疫覆蓋就無礙!
COVID-19疫情已持續三年,而中國為了防堵疫情,進行嚴格的邊境管制將近3年之久,如今在12月26日宣布,2023年1月8日起將正式解封國境,這也代表中國將轉向「與病毒共存」。然而目前中國確診數持續創新高,突然宣布解除邊境管制,許多人便擔心會加重疫情,而台灣鄰近中國,春節又有許多台商、國人返台,相較其他國家更受其影響。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表示,只要將該做的「免疫覆蓋」做好,其實對台灣影響不大,並提醒民眾「且戰且走,做好自己的事」。1月8日起入境中國不須隔離 入境核酸檢測也取消中國在26日宣布,明年1月8日COVID-19將降為「乙類乙管」,取消入境核酸檢測,出示入境前48小時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就可入境中國,也無須向中國駐外使領館申請健康碼。此外,入境中國也不再需要強制集中隔離,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就可入境。而對於新冠確診者,也同樣不再需要隔離,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也不用劃定高低風險區,中國形同正式進入「與病毒共存」的新階段,也準備開放中國民眾出境旅遊,嚴格的邊境防疫,即將要走入歷史。民眾憂心疫情影響台灣 醫師籲做好「免疫覆蓋」然而面對明年1月8日中國解封,許多民眾相當憂心,在中國每日確診數逐漸攀升之際解封,可能會使未來疫情更趨嚴重,甚至影響周邊鄰近國家,其中台灣更是首當其衝。對於民眾的擔心,姜冠宇醫師表示,且戰且走做好自己的事,該做的都做了,自然就不用擔心了,套用新加坡疫情模式,本來就預估明年1月6日會有新一波疫情高峰,民眾1月起本來就應該要開始有戒心。姜冠宇也指出,根據新加坡的情形來看,新一波疫情的住院率只有上一波疫情的三分之一,所以只要有接種二價次世代疫苗,將該做的「免疫覆蓋」做好,其實對台灣影響不大。中國更名「新冠感染」 醫師:對脆弱族群威脅不變此外,中國國家衛健委也公告,「新冠肺炎」4個字將從此消失,往後一律稱為「新冠感染」。對於中國更名一事,姜冠宇醫師表示沒有意見,不過他指出,無論怎麼命名,對脆弱族群的危險都不會改變。姜冠宇提到,雖然現在新冠重症率的確下降,但對於許多身體較為脆弱的年長者,其上呼吸道黏膜防禦較弱、T細胞反應較差,一般感冒都有可能致命,就算急性期當下沒有重症,後續在後遺症上也會進入相當麻煩的狀況。他提醒,這類族群不只需要接種疫苗預防,還需要抗病毒藥物雙重保護,更是要減少其遭感染的機會,應該做好境外移入階段性觀察,控制好社區感染母數,保護脆弱族群。資料來源:姜冠宇醫師 Pro'spect
陸宣布明年1/8解除防控 優化「中外人員往來管理」!國際機票搜索量增長7倍
中國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6日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即日起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新冠感染),此外也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總體方案,並優化「中外人員往來管理」。對此,消息公布後15分鐘內,中國的國際機票暫態搜索量增長7倍。此外,國務院也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對新冠感染的甲類傳染病防控措施。據《央視新聞》的報導,大陸國家衛健委26日發布,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通知,其中更將優化「中外人員往來管理」,規定如下:1.入境大陸地區的民眾需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持陰性結果即可入境,無需向駐外使領館申請健康碼,將結果填入海關健康申明卡。如呈陽性,相關人員應在轉陰後再入境。2.取消入境後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放行進入社會面。3.取消「五個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國際客運航班數量管控措施。4.各航司將繼續做好機上防疫,乘客乘機時須佩戴口罩。5.進一步優化復工複產、商務、留學、探親、團聚等外籍人士來華安排,提供相應簽證便利。逐步恢復水路、陸路口岸客運出入境。根據國際疫情形勢和各方面服務保障能力,有序恢復大陸公民出境旅遊。至於新冠肺炎的更名問題,大陸國家衛健委則解釋,當初之所以命名為新冠肺炎,是考慮疫情初期的病例大多呈現肺炎症狀,如今隨著變異株成為主要流行株後,致病力減弱,僅有極少數病例有肺炎症狀,考慮到肺炎僅反應了病毒感染後較為嚴重的患病狀況,不能包含所有感染者臨床特徵,所以才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此舉更符合目前的疾病特徵和危害。據《中國新聞網》的報導,去哪兒平臺資料顯示,大陸國家衛健委26日發布消息後15分鐘內,中國的國際機票暫態搜索量增長7倍,其中熱門目的地為泰國、日本和韓國。業內人士指出,出入境政策調整有利於促進國際航班有序恢復,短期內出入境旅客量將會有所回升。隨著出入境機票供需關係逐步正常化,將帶動國際機票整體價格逐漸降低。 此外,國務院也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對新冠感染的甲類傳染病防控措施。新冠感染將不再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等於正式在明年1月8日解除防控。
陸駐法國大使出席外交記者協會晚宴 談到「白紙遊行」這樣說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7日出席法國外交記者協會晚餐交流會,對於中國疫情防控等問題。他說,中國最近發生的遊行示威是百姓不滿地方政府的嚴格控制疫情措施,外部勢力很快抓住機會進行政治化操弄。「白紙遊行」雖然是白色,但也是顏色革命。因為白色也是一種顔色。盧沙野表示,中國政府於11月11日出台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來放寬「動態清零」政策。遺憾的是,中國地方政府並未完全理解中央政府的意圖,地方政府在看到新冠感染數字迅速攀升後感到手足無措,又回到依靠老辦法來控制疫情的老路上來,這就讓老百姓感到不滿。各地的老百姓質問,中央政府是要放鬆疫情管控,爲什麽你們還要加碼?這是導致街頭遊行的真正原因。盧沙野稱,中國百姓有表達不滿和抱怨的權力,這很正常。政府可以通過這些遊行了解百姓的願望和訴求。但這一次,外部勢力很快抓住機會進行政治化操弄。可以從中清楚地嗅到近些年在發展中國家頻繁發生的顔色革命的味道。他強調所說都是有依據,有的中國人被外部勢力收買。他說,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有人進行了分析,他們甚至指出哪些人被操縱,因為這些人在社交媒體上蠱惑煽動。比方說「白紙遊行」,雖然是白色,但也是顔色革命。因為白色也是一種顔色。他指出,一場普通的遊行不可能有如此嚴重的意味。注意到法國媒體都進行誇大報導,說這是1989年以來規模最大的遊行。事實上這與1989年的政治風波毫無關係,是有人故意把兩者聯繫起來。盧沙野指出,近期的遊行即便不是外部反華勢力策動和發起的,至少是受到他們的利用,這些反華勢力總試圖把遊行推向政治化。任何國家都不是完美的,任何政府都有缺點。中國要做的就是改正缺點。而外部勢力則是要毀掉中國。兩者有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