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
」 立法院 民進黨 Threads 文革 大陸青鳥「撞倒自己人」害長者住院! 全場諷:對付藍白弄死老鳥也合法?
立法院藍白黨團力拚《選罷法》、《憲法訴訟法》、《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三讀,沒想到19日晚間9點多,民進黨突然打破玻璃從側門夜襲立法院議場,還用大鎖及3秒膠封死大門,並占領主席台癱瘓議事。綠委沈伯洋等人最後甚至煽動支持者違法衝撞立法院。如今鬧出不小爭議的「青鳥們」也瘋傳開始在網路上找戰犯,因為有挺民進黨的老人家,在群眾運動時被青鳥自己人撞倒住院,肇事者至今仍不願站出來道歉及負責。「青鳥找戰犯!」臉書粉專「文思革」PO出截圖稱,「年輕的青鳥大喊不要衝,把老青鳥推開。現在老鳥住院了。鳥群尋人,要找年輕的青鳥出來負責。」只見Threads社群平台的轉發貼文截圖顯示,疑似有青鳥發文譴責同陣營的不明人士「嘴上喊著不要衝,結果先衝上去把老人家撞到住院?本末倒置,不對藍白、卻對自己人暴力相向! 」原PO也氣憤直呼,「有人認識這名男子的話請他出來!道歉、負賠償與刑事責任!」(圖/翻攝自Facebook/文思革)而Threads轉發貼文的原文則寫著,「有人認識他嗎?如果認識請他出來面對,拜託大家幫忙轉發!」透過照片可以發現2位穿黃色雨衣的民眾撞在了一起,但畫面不是很清楚。貼文曝光後也引發網友熱議,「狗咬狗什麼的我最愛看了」、「革命沒有在流血的嗎?現在要求負責所以都在演囉?」「誰叫沈伯洋叫你們衝你們就衝」、「好激烈的面試大會」 、「他們的重點是,對藍白暴力弄到住院是可以且合法的?」、「傻鳥就傻鳥還青鳥」、「綠營肉搜網絡霸凌專家那麼多還怕找不到人?」、「冥燼洞的一貫精神就是踩著別人的屍體往上爬」、 「老青鳥卡住面試一號位置,被推正常」 、「很有既視感,大約在文革時期」、「他的意思是只要是藍白,老人家也沒關係啦」、「青鳥弄死老鳥再推給敵對陣營,這是它們的孽畜文化」、「我瘋起來,連自己人都打!」
孩童成大人抗爭工具? 實驗教育成「小小綠衛兵」培育基地
立法院朝野近期就國會改革法案相互對峙,場內打得火熱,場外青鳥行動也一度有10萬群眾集結。在青島東路的一隅,由「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舉辦的小公民街頭教室,聲稱用繪本帶孩子了解立法院發生什麼事,甚至邀請一群年幼的孩童上台高喊口號「沒有討論、不是民主」,引發立委齊轟是在搞政治還是真的在做教育改革?其認為美其名是公民教育現場,實為給孩子洗腦,執行綠色文革、培育小小綠衛兵。
踩紅線1/孩童成大人抗爭的工具? 實驗教育竟成「小小綠衛兵」培育基地
立法院朝野近期就國會改革法案相互對峙,場內打得火熱,場外青鳥行動也一度有10萬群眾集結。在青島東路的一隅,由「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舉辦的小公民街頭教室,聲稱用繪本帶孩子了解立法院發生什麼事,甚至邀請一群年幼的孩童上台高喊口號「沒有討論、不是民主」,引發立委齊轟是在搞政治還是真的在做教育改革?其認為美其名是公民教育現場,實為給孩子洗腦,執行綠色文革、培育小小綠衛兵。事實上,政治不該介入教育的最初推動者就是民進黨,主張教官應全面退出校園。當年綠營人士齊聲認為,教官是威權時代的產物,軍人應在軍隊執行任務,校園工作則應交給專責教師,讓教育回歸本質,而行政院也曾在2018年明定教官必須全面退出校園的時程,但又在2020年解除該項規定,形同未設落日條款,演變成假議題。民進黨在野時痛斥教官是威權時代產物,強調教育應回歸正常化,力主具有政治務的教官全面退出校園,還曾吸引大批學生團體赴教育部前抗議。(圖/報系資料照)一名服務於雲林實驗小學的陳老師認為,「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不停地強調孩子有「表意權」,但是在直播中所看到的是老師用「大人的語言和字眼」,來向民眾說明孩子們和團體的立場和感受,實在感受不到孩童表意權的行使,應該讓這群孩子用他們自己的語言或方式表達自身想法,這才是真正表意權的行使,哪怕今天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夠好,有鑑於此,很難讓人不覺得用小孩做文章、搏版面,這樣模糊的操作,以教育者的觀點來說還是不太認同的。「小孩不懂他們在做什麼,這等於是利用他們,把小孩當作工具。」國民黨立委吳宗憲批評,讓年幼孩童參與政治抗議並不適當,尤其幼兒園或國小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尚無法理解國會改革這類複雜的議題,「他們甚至連虛幻和真實都分不清楚,怎麼可能理解國會改革?」,兒童即便有表意權,但法律上這年齡區段的人是無法完整表達自己的意思表示,所以更不應被問及超出認知範圍的問題。「這次國會改革已經被妖魔化。」吳宗憲強調,國會改革已經經過所有的公聽會、專報、審查、協商,過程全都公開上網並直播,並不存在黑箱操作或反民主的問題。而他的團隊將民進黨的發言時間量化,數據顯示其發言時間超過1,000分鐘,但內容全都是「抗中保台」,未涉及實質條文討論,「最後會議時間到了,大家離開了,你才指控在野黨為什麼不跟你討論?但其實是根本不想討論的是民進黨。」他也指出,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的國會改革民調顯示,支持者超過五成,不支持者僅兩成多,因此,「多數決」怎麼會是「反民主」?國民黨立委吳宗憲痛批,民團以實驗教育為名,卻帶著年幼孩童上街頭抗議並不適當,尤其大人都不一定能了解國會改革的複雜議題,小孩又如何理解。(圖/周志龍攝)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秘書長郭駿武表示,以教育的立場,他們的教學會呈現兩邊觀點,再去細究法案的內容為何,不提供特定政治立場,但會以傳遞民主及科學為主要精神,影片只是片面呈現課程結果,他們事前有經過許多的課程準備再進行教學。而他也問,「民主算不算是一種政治立場?請立法委員不要用傳統的政黨的鬥爭來看待目前我們在教育上做的努力。」
北捷老婦逼人讓博愛座 爆肢體衝突女子頭出血
博愛座問題討論已久,而近日北捷又有讓座糾紛,2名老人逼女子讓座,爆發肢體衝突,女乘客頭還出血。一名乘客說,女乘客疑似因為情緒崩潰撞柱子,頭才流血。原PO在Threads發文,捷運站有一名80歲老婦人,上車就要博愛座上的女生讓位,「女生當下有告知上班12小時很累需要座位休息一下,結果老婦人一直以年紀倚老賣老逼著女生讓位,後來又出現了另一位老人和老婦人一搭一唱,並用手指一直指著女生的鼻子逼著女生讓位,最後女生受不了兩個扭打在一起。」原PO坦言,「雖然動手真的很不對,但博愛座真的不是給你們這些倚老賣老的老人使用的,是給每一個『有需要的人』,也希望不要讓這個女生留下什麼陰影,但真的不提倡『動手』,雖然今天如果是我一直被別人指著鼻子辱罵也可能受不了。」也有別名乘客說,他不在那節車廂,但有聽到爭吵聲,是老人覺得女子要主動讓座給另外一名婦人,在過程中去拉女生,女生不發一語,最後用全身力氣撞柱子,捷運人員也有調解,不過也反應不過來,最後女子崩潰大哭,捷運人員才說女子大量出血。文章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剛好在這班車上,聽到隔壁車廂大小聲,有乘客跑過來說隔壁為了博愛座讓座大打出手」、「現在老人最喜歡挑 學生,女性欺負了」、「倚老賣老的真的很討厭」,更有人直言,「那個女生被逼到用頭去撞柱子,大量流血。如果當時有人站在他那邊就好了。不良老人為了一個博愛座,用文革批鬥的手法去針對一個人,這樣好嗎。」
綠營支持者疑暗示「肉搜黃國昌小孩」 內容曝光全場怒了:有文革的既視感
立法院昨(24日)續審國會改革法案相關條文。對此,綠營側翼及公民團體也號召群眾運動,在院外的青島東路、中山南路周邊聚集,主辦方更號稱至少有10萬人在現場抗議,反對藍白強推法案。其中,許多綠營支持者將砲火對準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甚至有側翼在網路發文,疑暗示網友肉搜黃國昌小孩,讓網友直呼,「綠色恐怖」、「真的有文革的既視感。」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昨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Threads上的挺綠網友暗示大家肉搜黃國昌的小孩資訊,提到小孩現在就讀國二,還聲稱「怎麼沒有人出賣」,讓他忍不住開酸「你可以討厭一個人,但是不要放棄當一個人,沒水準的做法只會讓人瞧不起。」(圖/翻攝自Threads)這位在自介上寫「喝臺灣水、吃臺灣米長大的臺灣囡仔,跳不動的綠吱」的綠營支持者,在事件發酵後發現苗頭不對,隨即將貼文刪除,然而原文早已被網友截圖分享到PTT和Threads:「真奇妙,偶爾會看到德德的同校同學有意無意間透露出他念哪,為什麼沒看過黃國昌兒子的同校同學洩漏風聲,是threads上的國中生很少嗎?」(圖/翻攝自Threads)接著綠營支持者也解釋,「昨天晚上發了一篇文章,其實並沒有牽扯特定政治人物小孩的意圖,早上看到批評的留言和按讚數同步快速增加,不想成為焦點乾脆刪除」,還一度反駁底下網友的指控,「為什麼要怕?我有號召人把小朋友資訊公布出來嗎?有徵求照片嗎?有去門口堵他嗎?有謾罵他嗎?有嘲笑他嗎?他算哪根蔥!念哪裏?長怎樣?功課如何?人緣如何?根本沒人在意你到底在幻想什麼?別無聊亂留言,這行為才是騷擾。」甚至最後還透露黃國昌兒子已經國二了。不過網友似乎並不買單這位綠營支持者的說法,「那為何刪除文章啊,可以繼續留著啊?」「瘋了嗎,連小孩都想鬥」、「文革上映中,唉」、「哇靠,有點扯了,超出文明的底線了」、「真的有文革的既視感」、「會不會整天堵人跟拍呀,文革開始」、「為什麼有人會這麼希望未成年孩童的個資被洩漏?黃子佼事件還不到一年欸」、「綠共不意外」、「請問1450的圈子都長這樣嗎?」「歪腦筋動到家人身上了,這個黨的支持者真棒」、「這種的就噁心了」、「光是有這種念頭都很可怕了」、「再說這不是文革啊,連小孩都不放過」、「開始了,綠衞兵的時代,就是民進黨養出來的。」
博物館醫美1/史博館「整形」認不得! 藝文界譏:無聲文革
成立近70年歷史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經6年漫長整修,今年2月下旬終於開放民眾參觀,但整修過後的面貌與內容卻掀起藝文圈的激烈討論,有老台北人參觀過史博館的新面貌,大呼「巔覆記憶」,更形容「歷史建物」消失猶如歷經一場「無聲文革」。 位於台北市建國中學對面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史博館)成立民國44年,隸屬於文化部管轄,自107年全面封館開始整修;完工後的史博館以深咖啡色玻璃盒造型建物作販賣部,導致正門口左右兩側彷紫禁城宮殿圍牆被遮住,還被民眾懷疑是違建,與日前才被台北市蔣市府否決的故宮正門玻璃亭增設案手法如出一轍。其實,前總統陳水扁任內,也曾堅持以維修中正紀念堂名義,用鷹架及布幔遮蓋令他看不順眼的「中正紀念堂」牌匾,時為郝龍斌主政的市府即認定違反文資法「禁遮蔽規定」。前總統陳水扁任內,堅持以維修中正紀念堂名義,用鷹架及布幔遮蓋他看不順眼的牌匾,並規劃將中正紀念堂改名,當時的台北市郝龍斌市府則認定違反文資法中的「禁遮蔽規定」。(圖/報系資料照)根據《文化資產保護法》第 34 條規定,營建工程或開發行為,不得破壞古蹟、歷史建物,亦不得遮蓋其外貌或阻塞其觀覽通道。因史博館外牆也是歷史建物,前北市副市長李永萍推測,史博館動工前恐曾取得柯市府同意,亦曾聽說當年柯市府某位文資大老強烈反對鬆綁史博館歷建,但被強力施壓後封口,呼籲也是建中校友的蔣萬安市長,重行檢視昔日當年決策過程,守護全民記憶。 本刊調查,史博館修繕爭議不只外牆遮蔽。因史博館全區,包括正門廣場前方、由已故宜蘭籍雕塑大師楊英風設計的「龍谿園」,在民國96年時任北市長郝龍斌將其列入受《文資法》保護的「歷史建築」。但107年底柯市府的文資審議會,卻將史博館從外牆到龍谿園間的區域排除在歷建外,而史博館整修工程當時「恰巧」剛動工。整修完成後的「龍谿園」從原先楊英風設計的中式園林,變成日式枯山水及韓國草坪混搭,僅留下涼亭,被學者批評是對台灣前輩藝術家的嚴重不敬。(圖/趙世勳攝) 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陳復說,龍谿園是國府遷台後首座公營、也是當時全台最袖珍中式園林,為紀念籌建史博館積勞成疾過世的首任館長包遵彭而設,受託規劃的雕塑大家楊英風,當時創作力旺盛,他融入傳統文化意向,透過曲水石橋區隔緊鄰南海路「鬧中取靜」,讓民眾得以就近親近大師美學。 楊英風堪稱戰後台灣美術史巨擘,他率先提出景觀雕塑概念,強調藝術與個人互動,被推崇為臺灣文化藝術產業現代化的先行者,為人熟知作品多為金屬雕塑,親自操刀的中式園林不多,柯市府文化局為何在107年排除「龍谿園」歷建資格,北市文資會記錄未明敘理由,引發好奇。 歷建失去「保護傘」後常遭遇浩劫,修繕後的龍谿園,原中式園林也被「半日式枯山水混搭韓國草坪」取代,藝術巨擘風貌挨批名存實亡,草坪上放置「懷舊是危險的嗎」鐵牌,更被文化界人士抗議「暗搞文革、還不忘嘲諷反對者」。政壇則傳出當年文化部與柯市府有人看「中式園林」礙眼,就算園林出自本土雕塑巨擘楊英風手筆,但凡「政治不正確」,都難逃逐步消失命運。 史博館館長王長華澄清,因整修廣場水池才拆園林,但後來修繕團隊發現重砌難以回復楊英風作品原貌,曾尋求楊英風後人諒解。根據立院預算書顯示,國立歷史博物館修繕計畫原訂總經費10億413萬5千元,(文化部)中央公務預算負擔8億5,351萬5千元,其餘1億5,062萬元由「國立文化機構作業基金-國立歷史博物館作業基金」預算支出,但因工時延長與疫後通膨因素,文化部後爭取追加預算至12.7億元。長期關切藝文事務的前北市副市長李永萍分析,博物館、文化場館近年整修常牽扯意識型態,及政治干預陰影。但設立史博館不就為保留「歷史」,若連「歷建」都難保,還奢談什麼?盼主政者別僅聚焦「顛覆歷史記憶」,應用更開闊胸襟面對歷史,才能發揮「鑑古知今」價值。史博館表示,館內空間整建及外部庭園景觀更新之際,將秉持博物館專業,持續向前走,歡迎各界先進持續給予指教,並尋求社會多元聲音的最大共識。
影爆點/傳說小說視覺化!《冰與火之歌》團隊打造Netflix《3體》磅礴宇宙體驗
2015年獲得世界科幻小說最高榮譽「雨果獎」的《三體》,是中國小說家劉慈欣的作品,在推出之後,陸續被翻譯為20多種語言,三部系列作品在全球賣出將近900萬冊,獲得的巨大成功與肯定,也使他與《沙丘》作者法蘭克·赫伯(Frank Herbert)及《基地》系列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齊名。《三體》小說是關於高度外星文明生物,對地球發動攻擊入侵的故事,始於1960年代的中國文化大革命,一路發展至未來。其中的時間跳躍,作品創造的宇宙觀、世界觀過於龐大,融合包括天文力學、物理、科學偵查、信仰、宗教及哲學的複雜思辨及探討,涉及範圍之廣,極難被詮釋與說明,也使它被公認為「無法被影視化」的小說。多年來曾經有多度改編《三體》的消息,中國版《三體》影集也在去年播出。而從Netflix買下《三體》改編權,傳出影視化消息,書迷們就開始了多年的苦苦等待。找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主創團隊擔任《3體》影視化大任,此劇也打破Netflix史上最高製作預算的天花板,一集的製作費高達2000萬美金,相當於台幣48億的天價總製作預算。先有《奧本海默》再有《3體》,近期影視作品的主題,讓冷門的物理躍升成為熱門主角。Netflix影集版上線後,引發了許多正反兩面的討論,開場的文革批鬥場面不意外地首當其衝,其他當然也包括死忠書迷的各種意見。主創團隊對原著小說進行了大幅度改動,包括將劇情主要舞台從中國搬到倫敦,主角群們從中國人,調整為由一群來自全球各地,由牛津大學年輕科學家組成的「牛津五人組」,以及相關的英國警察、軍人及關連角色都有更動。Netflix影集《3體》角色與小說有所不同,將主角群改為牛津大學年輕科學家組成的「牛津五人組」。(圖/Netflix提供)劇情部分,更是將原著完整的三本系列小說《三體》、《三體 II:黑暗森林》、《三體 III:死神永生》融合進影集版《3體》劇情,將三本小說中不同時間線,不同紀元的主角對照改為「牛津五人組」中的每個角色,角色們在不同時空進行發展的計畫,包括「奈米材料計畫」、「階梯計畫」以及「面壁者計畫」,全部拉進同一條時間線,將故事內容做了大膽的重新再造與整合。書名的「三體」指的是「三體問題」(Three-body problem),指的是天體力學中的基本力學模型。任何三個星體彼此產生萬有引力的關係,都可以被稱為「三體問題」,地球、太陽與月亮三者之間的關係,同樣也是「三體問題」。故事中位於恆星系統「半人馬座α」的居民「三體人」就是處於「三體問題」的高等外星生物,與地球的狀況不同,「半人馬座α」的「三體問題」是來自於「三顆恆星」彼此互相牽引造成。而三顆恆心之間的萬有引力互相拉扯,導致中間的行星產生「恆紀元」與「亂紀元」兩種狀態,「恆紀元」能讓生物及文明穩定發展,而「亂紀元」則會造成星球上的文明毀滅。在被「三顆恆星」的「三體問題」重複毀滅文明數百次之後,「三體人」終於確定必須離開「半人馬座α」,進行太空移民找尋其他生路,才是最終解決之道。而在1960年代,年輕的女物理學家葉文潔在文革批鬥大會上,目睹了同為物理學家的父親因提出愛因斯坦的論述而被活活打死,自己也受牽連而下鄉勞動,因緣際會進入神秘的太空計畫「紅岸計劃」。某日葉文潔收到來自「三體人」的訊息,因為文革的折磨對人類文明及人性徹底失望,葉文潔瞞著眾人,偷偷對「三體人」發出邀請訊息,表示:「到這裡來吧,我們的文明已無法自救,我將幫助你們獲得這個世界。」之後成立擁護「三體人」入侵地球的秘密三體組織,並且成為組織的真正統帥。《3體》女物理學家葉文潔瞞著眾人,偷偷對「三體人」發出邀請訊息。(圖/Netflix提供)從1960年代出發,到了影集版的2024年,「三體人」雖然早已出發,但還需要400年才會抵達地球,一連串科學家離奇死亡的案件,陸續影響到由潔絲康(Jess Hong)飾演的程慬與她的好友們——身為頂尖物理學家的「牛津五人組」。包括摯友自殺、看見幽靈倒數、宇宙閃爍等異象,以及收到三體遊戲頭盔等等,無法解釋的離奇事件等等。在鍥而不捨的警探及神秘的政府組織幫助下,物理學家逐漸靠近關於「三體人」的意圖及真相,開始採取各種反擊行動,包括殲滅地球的三體組織,試圖保護幾代之後的子孫,以及人類文明免於滅絕。扛著全球書迷的熱烈期待,Netflix影集版《3體》上線後在IMDb獲得7.7分評價,爛番茄上的影評人評價也有76%的新鮮度。在短短八集的篇幅中融入三部小說,交代如此生硬龐大的敘事理論,還要兼顧人物關係及情感,的確是極不可能的任務,就類型來說,或許也很難有其他作品能夠超越《3體》的資訊及劇情含量。雖然對原著做了大幅整合,但小說中許多精彩磅礴的場景也得以被視覺化,包括「三體遊戲」中商朝、都鐸王朝、忽必烈時代等等所有紀元的超大型虛構時代及場面、宇宙閃爍的動人場景、在巴拿馬運河以奈米科技的「古箏行動」摧毀「三體組織」大本營——「審判日號」的場面,以及由智子控制全球,各大城市出現鏡面倒影的場面都相當壯觀。《3體》總製作費高達台幣48億,將小說中的科幻場景包括「三體遊戲」中商朝、都鐸王朝、忽必烈時代等等所有紀元的超大型虛構時代視覺化。(圖/Netflix提供)《3體》將8集的篇幅中融入3部小說,重新將不同紀元的主角整合進同一條時間線裡。(圖/Netflix提供)至於一口氣把小說三部的劇情拍進第一季,《3體》有沒有拍攝第二季的計畫?目前Netflix官方尚未正式鬆口續訂,但擅長拍攝大型連續劇集的主創團隊,早已經在第一季的結尾開啟了「面壁者計畫」的鉤子。團隊們磨刀霍霍,對外放話若有第二季的機會,絕對有更多原著中還沒有被呈現的寶藏劇情和場景已經等待被視覺化。觀眾們能不能繼續在Netflix上看到這群物理學家繼續施展科學大法,對抗即將入侵地球的三體人?隨著Netflix財報陸續轉好、訂閱人數回升的最近,我們或許很快能夠聽到續訂的好消息。《3體》Netflix播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黃永松過世 傳欲捐「漢聲」政府沒興趣大陸搶接手?
只要曾有推薦「介紹傳統文化」中英文刊物給外國友人經驗的民眾,一定會想到中英文版「漢聲雜誌」這本老牌刊物,《漢聲》雜誌創辦人之一的攝影家黃永松,在3月4日離世,享年81歲,許多文化界人士都相繼發文,提到昔日與「漢聲」及黃永松的印象,文化部也對黃的過世,表達哀悼之意。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強調,《漢聲》搜集了豐富的史料,是文化界經典,雖然政府頒過多次獎表揚黃永松,但若能將《漢聲》數位化,更有實質意義。不過,在黃永松生前,藝文界就傳出,黃想將著作權捐給文化部,成立數位資料庫,但文化部都興趣缺缺,中國大陸藝文界得知後,立即向黃爭取願意接手的合作意願,因為「漢聲」正好可以彌補大陸文革期間流失的漢文化資訊,但黃思考在三,仍希望資料留台灣,予以婉謝。陳學聖表示,文化部部長史哲,既然捨得燒八千多萬演兩天的《1624》(由文化部策劃大型戶外歌仔音樂劇「1624」,主題從海洋史觀探台灣身世。),總不會連幾百萬將「漢聲」數位化經費都捨不得出吧?如果政府不重視《漢聲》,一旦被對岸輕鬆收割這個台灣民間辛苦耕耘的果實,將會成為台灣文化的重大損失。陳學聖說,黃永松老師是他非常景仰的一位文化人,長期從事文化扎根工作,從1970年籌辦「漢聲」中文版及後來的漢聲英文版,到80年代推廣「中國結」,90年代搶救龍潭惜字亭,出版楊柳青年畫,發起文化尋根活動,乃至晚年投入兩岸攝影教學,一直默默耕耘,從不間斷。陳學聖表示,發行超過半世紀的《漢聲》雜誌,記錄黃永松與漢聲團隊帶領民間從事台灣文化研究的成果,可謂台灣「文化深耕」的典範,「漢聲」搜集了無數田野調查的一手資料,特別在兩岸阻絕年代,能從台灣發掘、珍藏、記錄漢文化在地的深化,並流播國際,堪稱台灣漢文化的百科全書。他表示,根據黃永松友人轉述,黃永松生前念茲在茲的,是將《漢聲》數位化,希望讓這些文化結晶分享給更多人,可惜重病來得又快又急,沒有完成,人就走了。黃一度曾經動念想將著作權捐給國家,但竟「乏人問津」,反而是傳出大陸方面很有意願接手,但黃有疑慮,就沒進行。黃永松的朋友希望能繼續完成其遺志,目前卻力有未逮。他因此對文化部喊話,既然已經花了好幾億,動用前瞻預算,成立國家文化記憶庫,證明政府極為重視利用數位科技保存文化資產。漢聲有很多珍貴的史料,還是民間自發完成的,把它數位化,無論是納入國家記憶庫,或另設一個資料庫,對文化部而言,都是事半功倍的千秋大業,何樂而不為?陳學聖說,黃永松生前在最後一次參與的攝影展,留下的一句話:「美,無所不在,我們朝夕相伴…發現美、表現美、紀錄美、重視美…」或可視為其一生的寫照『長保赤子之心,無私奉獻』。如果因漢聲強調漢文化,可能「政治」不正確,政府就表達淡漠,未能展現出多元包容的文化保存觀卻受限於狹隘的意識型態,日後將留下難以彌補的遺憾,畢竟文化價值是遠遠超越眼下當前的政治。英文漢聲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有關傳聞黃先生欲捐漢聲給政府,及大陸單位向本公司提出相關合作,這部份消息為坊間誤傳,漢聲並未接觸到上述相關單位。
批陳智菡對KP SHOW轉移焦點 林延鳳:好好解釋「珊姐妹」角色
柯文哲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陳智菡昨(30)日反駁綠營對「KP Show演唱會」批評說,對方將協助柯文哲舉辦演唱會的台灣公司、音樂人抹紅批鬥;台北市議員林延鳳反擊指出,柯陣營不論是對於「申報政治獻金」或是與中國大陸過從甚密的「珊(黃珊珊)姐妹」,都避重就輕,她重批,陳智菡就算要當「狗」,但身為發言人也該正面回答相關的問題,而不是用謾罵、口水轉移焦點。林延鳳指出,柯文哲的演唱會就是政治獻金募款活動,民眾黨卻硬拗是「商業活動」,還用「報稅」來迴避「公開徵信」事宜,柯文哲聲稱演唱會當天有蔡依林舞群和五月天keyboard 老師,都是為了墊高自己的聲量,現在被小周老師「打臉」,柯陣營還硬拗「從來沒提過小周老師」。林延鳳說,柯文哲連小周老師跟鄭知明都搞不清楚,就統稱「五月天的keyboard」,這種手法就跟他利用「自民黨幹事長」不存在的「CPTPP發言」來恐嚇欺騙台灣人一樣,一貫的詐騙手法,無論是上次亂扯國際友人,這次糟蹋音樂人,目的全都是為了騙人,把有社會信賴度的專業人士拿來當作柯文哲政治宣傳工具。林延鳳揭露,幫柯文哲「圓夢」的「尼奧創意行銷」公司背景老闆戴利玲,曾是台灣知名電視人,後來長期赴中國大陸發展,擔任北京廣電總局講師,以及參與中國央視節目,穿梭兩岸,同時與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台北市前副市長黃珊珊過從甚密,堪稱閨蜜「珊姐妹」。「珊姐妹」利用北藝規範漏洞,幫還沒辭副市長的黃珊珊,在北藝正式對外開幕前,於二樓委外櫃位舉辦新書發表會,這就是知法玩法,行政不中立。她質疑,七個月前的2023跨年晚會,以及2020跨年晚會,「珊姐妹」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陳智菡昨天表示,林延鳳竟然把協助柯文哲舉辦演唱會的台灣公司、音樂人拿來抹紅、批鬥,暗指中國勢力介入,顯然是要製造寒蟬效應,警告音樂界、文化界「非我族類,人可誅之」;她要求民進黨中央克制黨籍議員此類文革式、非理性、無理打壓的言論。林延鳳質疑,這種長期和「黨喉舌」合作的人能不能參與總統選舉活動,特別是敏感的政治獻金募款活動,民眾黨跟國民黨一樣,遇到質疑就說人家「抹紅」,但所作所為就都與「紅」脫不了關係,就跟檳榔汁一樣,本來就是紅。只能說,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民眾黨自己要好好說清楚。「陳智菡對於當民眾黨的狗感到樂此不疲,請便。」林延鳳說,沒有民主素養的人就是柯文哲,常自比雍正,把《毛語錄》掛在嘴邊的人就是是柯文哲自己,就算陳智菡要護航,但還是請好好針對問題回答,別再用話術和口水轉移「政治獻金」焦點、欺騙台灣社會。
郭蘅祈30年前反串照片曝光 化身京劇名伶狂瘦12公斤
郭蘅祈重返舞台劇懷抱,日前發行改編自美國東尼獎最佳劇本的經典舞台劇《外交官的女人》原聲專輯30週年經典復刻黑膠,他更以果陀劇場創始團員的身分投入果陀創團35周年經典大戲《淡水小鎮》的公演彩排,在劇中戲分吃重的他除了又演又唱,挑戰一口氣講完長達三分鐘獨白台詞,稱出道以來演戲最大考驗。其實郭蘅祈剛出道時是以舞台劇演員身分活躍劇場,早在35年前就為果陀劇場的經典劇《淡水小鎮》製作整齣劇的配樂,這次趁著該劇35週年受邀擔任要角演出,對他來說格外意義深遠;因為出道早期就有製作舞台劇配樂的經驗,當時對於舞台劇一頭熱的郭蘅祈隨後又投入經典舞台劇《外交官的女人》的演出,更為其創作同名原聲帶專輯,他透露當時每天白天排戲,晚上就鑽進朋友的錄音室,為此劇作配樂。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與郭蘅祈是大學同學的國師唐綺陽也被他找來在這張原聲帶「獻聲」,兩人更一起合唱了原聲帶中〈文革的紅小將們〉這首歌,模仿了當時樣板紅歌的唱腔,讓郭蘅祈笑說:「現在唐老師早已貴為國師,讓這張專輯如今聽來格外珍貴,此時突然發現原來國師時在才華洋溢,又會算命盤、又會唱歌、主持跟演戲!」郭蘅祈30年前在《外交官的女人》跨性別飾演女主角。(圖/祈菩行提供)而適逢《外交官的女人》原聲帶專輯發行30周年之際,華納唱片特別將全劇原創音樂中經典歌曲、配樂以典藏編號透明紅色彩膠復刻驚豔重現,對於當時在此劇中飾演「第一女主角」的郭蘅祈可說意義非凡,當年他身穿緊身旗袍秀出修長大腿的「跨性別」裝扮更成為當時舞台劇的火熱話題,更別說當中一幕「背部全裸」演出的他驚鴻一瞥,讓大家看見郭蘅祈對舞台劇的敬業及堅持,而他這一「脫」也成為當時舞台劇創舉,成為全台灣第一位為舞台劇全裸的男藝人!提及當時為了演好這位矇騙法國外交官的京劇名伶,劇中除了得穿緊身旗袍還要應劇情需要背部全裸,讓郭蘅祈下定決減肥瘦成女生身形,「當時刻意飲食控制,每天只吃燙肉燙青菜,讓我的體重三個月內從60公斤變到48公斤!」郭蘅祈當年為了詮釋京劇名伶瘦12公斤。(圖/祈菩行提供)
遭台大撤銷學位 鄭文燦出面回應
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的台大碩士論文因抄襲遭人檢舉,台大學倫會審定後認定抄襲並撤銷學位。對此鄭文燦今(3)日出面回應表示,自己大學和研究所都讀台大,當初報考台大國發所在職專班是為了拓展個人視野,沒有抄襲的意圖也強調論文是自己寫的而非代寫,但自己坦然面對審議結果,也再次向大眾致歉。鄭文燦指出,自己是在2003年進入台大國發所在職專班,因為當時基於對中國民主化的議題較為關切,所以選擇中國基層民主演進作為研究主題,當時受限於時空條件沒有辦法作實證研究,所以採取文獻分析法,論文中引述很多書籍、期刊、網路上的文章等,大概超過100多篇。論文口試有3位口試委員,包含所長周繼祥、陳明通以及林佳龍,3位委員都針對研究架構、研究原創發現等提問,最終通過論文審查。鄭文燦指出,當時國發所並沒有要求作相似性軟體的比對,當時沒有這樣的標準也沒有流行該軟體,是經過10幾年後現在學倫會根據檢舉,用相似性比對軟體找出一部分沒有引述的論文來源。如果當時有相似性軟體比對,當然會把附註跟參考論文都填上去,自己出席學倫會聲明時有特別針對寫作瑕疵做說明,而瑕疵形成的原因是當時時間較短或資料較多所以有些引述的論文來源沒有作附註,不是抄襲單篇論文形成的也沒有抄襲的意圖,在學倫會時已用書面跟口頭向學倫會致歉,自己會坦然面對學倫會審議結果。鄭文燦表示,已經把對學倫會的聲明傳給陳明通及其他2位口試委員,當時口試委員的背景有藍有綠,委員也都瞭解這個論文的寫作主題是中國在文革之後開始推動基層的改造,包括農村的村自治及城市的居民委員會,當時研究的主題是希望從政治學的系統論,研究基層民主是提高了政治參與的意識,還是促成了更大的社會控制以及有沒有可能從此擴大成為民主轉型的基礎。鄭文燦表示,自己論文研究採用的題材跟引用資料比較多,而論文最後階段時是自己先寫完草稿再把每個引述的論文找出來,所以有一部分的論文是沒有核對出來的,因為當時沒有作比對軟體,所以在口試的只有格式需要作一些調整外並沒有論文來源的比對,這個是當時寫作過程的疏失,自己願意針對這個疏失負起責任、願意致歉。
鍾東錦政見會痛批綠營操弄「亡國感」 呼籲團結守護苗栗拒絕戰爭
苗栗縣長候選人鍾東錦今(17)日參加公辦電視政見會,展現出沉穩態度,對於苗栗縣未來規畫的政見侃侃而談,絲毫沒有遭受到對手動用國家機器打壓攻擊所影響,並直指民進黨操弄「亡國感」,正把台灣推向戰爭的邊緣,他更呼籲鄉親在最後關頭一定要集中選票,幫忙固票、拉票,團結一致守護苗栗的藍天。「選舉期間,遇到很多鄉親憂心忡忡的說,國民黨分裂,可能會被民進黨撿走,怎麼辦?」鍾東錦表示,他今日透過電視政見會特別向鄉親報告,雖然被開除黨籍,被請辭苗栗縣黨部主委職務,但已透過律師提出「黨籍資格存在之訴」,相信一定可以獲得勝訴,在贏得縣長選戰之後,再次贏回國民黨籍身份。鍾東錦指出,國民黨2年前歷經總統大選嚴重挫敗,黨產遭到民進黨政府清算殆盡,沒有人敢跳出來接下苗栗縣黨部主委工作,當時苗栗縣長徐耀昌鼓勵他要一肩挑起、承擔責任,否則苗栗可能將面臨綠色恐怖入侵,這也是他最佩服徐縣長的地方。他說,徐耀昌多年政治歷練,比任何人看得更高、更遠,於是他接任黨部主委工作後,接受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命令,要在苗栗舉辦50場公投說明會,凝聚藍軍士氣、守護食品安全、拒絕萊豬進口,當時他也回覆朱主席,苗栗會舉辦100場以上公投說明會,最後公投結果在苗栗縣獲得勝利。鍾東錦也回憶,隨著疫情逐漸趨緩,自己開始在18鄉鎮市舉辦祈福傾聽之旅,聽取來自基層的聲音,同時代表國民黨捐贈各社團、機關行號防疫所需物資。他表示,還記得當時看到民眾為了守護食安、為了加強防疫,上上下下都動了起來,儘管出錢出力,都樂在其中。「分裂國民黨的都是有心人,因此自己即使被開除黨籍,仍要繼續扮演著團結藍軍、凝聚藍軍的角色,儘管沒有主委身分,仍自許是一個藍營大兵。」鍾東錦表示,選戰進入最後倒數階段,充分感受到鄉親十分擔憂,所以他每天不斷地提醒自己,要多走一步路、多握一雙手、多規劃一項政見,避免苗栗縣遭到外來的綠色軍團入侵。鍾東錦也說,對手一再宣稱要政黨輪替、翻轉苗栗,但仔細想想,民進黨不就是已翻轉了整個台灣,從行政院到立法院,完全執政下,展現出十足「鴨霸」、傲慢、為所欲為。他痛批,民進黨政府一聲令下,要人民吃萊豬,就得吃;要開放核食,人民沒有說不的餘地,就連苗栗縣議會通過「食安自治條例」,民進黨中央通通不認。此外,鍾東錦也批評,連民主國家最寶貴的言論自由也被沒收,百姓只要有反對、批評政府的聲音,民進黨就發動網軍、側翼、特定名嘴、媒體,把異議者的祖宗八代都挖出來,進行抄家滅族式的攻擊,甚至用司法安罪名,指控「涉嫌什麼什麼」,有沒有做不重要,光是用「有嫌疑」就可以查好久;然後新聞一報、網路輿論一發酵,異議者名聲就壞掉了,直到毀滅,做法簡直比共產黨的文革批鬥還要可怕。鍾東錦說,台灣人民無論本省、外省、閩南、客家、原住民、新住民,各族群之間相處都非常融洽,但民進黨每到選舉就操弄「亡國感」,導致社會撕裂、對立嚴重,扭曲所有的價值觀。他批評,更可惡的是,民進黨正把台灣推向戰爭的邊緣,難道要下一代再繼續被這種政客洗腦下去嗎?難道要讓台灣變成戰場嗎?鍾東錦表示,台灣當然不能發生戰爭,苗栗更拒絕成為戰場,在徐耀昌將近8年的領導下,苗栗財政逐漸復甦、打響國際雙慢城名號,招商引資超過新台幣1兆元,創下空前政績,讓民眾看到苗栗在進步、苗栗在升級。未來,他除了延續徐縣長的政策,更將接棒帶領苗栗,朝向「觀光科技大縣」邁進。鍾東錦說,自己的縣政藍圖中,將以一個「觀光科技新都心」為主軸。對外,苗栗要走向3個國際發展,分別是國際慢城、國際慢漁以及國際智慧城市;對內,營造5個特色區塊,包含「苗北科技區」、「苗中城心區」、「苗南產創區」、「苗西綠能區」、「苗東觀光休閒金三角」,搭配13縣市聯合跨域治理、17大亮點願景計畫以及18鄉鎮市特色發展,全面提升苗栗縣經濟動能與生活環境品質。
蔡壁如再開記者會 轟國家機器造謠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上午舉行「新竹不是白綠藍三腳督,白與黑、是與非的對決」記者會,日前因論文爭議請辭不分區立委的蔡壁如以及民眾黨團總召邱臣遠、基隆市議員候選人徐佑昇等人皆出席參加。蔡壁如表示,這次是民眾黨第一次參與地方大型選舉,競爭者不是一般候選人而是結合黑與金的國家機器,民進黨先用國家機器與黨媒造謠及裁把對手鬥臭,再洗腦人民並鼓動綠衛兵發動公審,像是21世紀台灣版的文革。邱臣遠說,答案其實非常明顯,只有國家機器才有能力如此踐踏法律,檢調單位已經成為民眾質疑的對象,請調查並說明清楚林耕仁的資料何來,否則公信力將會蕩然無存,選舉應當選賢與能,而非打一場人格毀滅戰,希望林耕仁說明清楚資料到底從哪裡來,而檢調單位也要公開說明資料為什麼會外洩。徐佑昇表示,市議員如果能夠任意取得某人的個資,要如何能期待政府能夠有公平正義,如果林耕仁在選舉期間公然違法,人民又要如何期待他在未來執政會妥善處理新竹棒球場等其他問題。
校長被霸凌1/被學生罵「孬種」還遭調查 台藝大校長冤:我才是被害者
台灣藝術大學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大學,肩負培育英才和文化外交的重責大任,但近年台藝大風波不斷,校長陳志誠更飽受攻擊,還成為首位涉霸凌而被立案調查的大學校長,陳志誠沉默多時後終於說出真相,表示他與提告的學生已一年沒見,更不曾對該生口出惡言或肢體暴力,反而是自己遭流言和剪接證據惡意攻擊,期盼校園內部可以停止無端爭鬥,團結一致才是進步動力。本刊調查,陳志誠是台藝大校友,畢業後到巴黎留學,最終取得聖德尼大學美學、藝術科技與藝術創造博士文憑,他長年致力於台法文化藝術交流,更曾獲得法國前文化部長賈克朗代表法國政府授與的「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2015年超過8成教職員支持他出任台藝大校長。 「當校長的前6年都很順利,校內的各種建設都在積極發展,又要選舉的時候各種攻擊就開始出來了。」陳志誠苦笑表示,他帶著對母校的愛與期盼推動校務,包括全校期待60年的多功能學生活動中心完工,各棟建築屋頂也進行補強避免漏水,還興建美麗的林蔭大道,他每天從早忙到晚,只希望母校能在自己的努力下越來越好,從沒想到自己會成為攻擊的目標。陳志誠回憶,2019年反送中期間,學生們為聲援香港而聲請連儂牆,隔年連儂牆租用期間將屆,校方詢問學生們是否保留或拆除,制式程序卻被惡意解讀成「學校要拆牆」。台藝大2019年在反送中期間設立連儂牆讓學生表達意見,隔年租約期滿時,校方詢問學生是否要保留,卻遭解讀成學校拆牆、限制言論自由。(圖/趙世勳攝)陳志誠說,在同一年,由師生代表共同參與的學生事務會議訂出新校規,規定公佈欄以後不得張貼政治宗教言論,而許姓學生會長明明也在該場學生事務會議中,他當時未提出異議,事後又大張旗鼓抗議校方限制學生的言論自由,更稱連儂牆恐無法再設立,但連儂牆是依特案處理,並不適用於新校規,他原以為說清楚、講明白就能解除誤會,風波卻如雪球般越滾越大。「說我去監視學生言論,又說我為了懲戒學生退幾十次公文,都是無根據的妄言。」陳志成表示,連儂牆事件後各種謠言四起,許生上媒體控訴他「24小時監控社團發文跟留言,想要打壓台藝大師生言論的意圖相當明顯」,還有匿名師生指控他在「搞文革」、「興文字獄」,面對莫須有指控,陳志誠「比岳飛還冤」,但為了大局著想只能「啞巴吃黃蓮」,有心人士的動作則越發囂張。今年3月,許生找上立法委員范雲控訴女生宿舍發霉和校方侵犯學生權益,更到警察局提告校長霸凌,教育部如今還在調查,媒體便撲天蓋地以「破天荒」、「史上首例」等標題,報導他成為第一位涉霸凌被教部立案調查的校長,陳志誠身心承受巨大壓力,接受調查時更發現許生的「證據」與事實有極大出入。「他很多錄音檔是遭剪接,還有一些是時序錯置。」陳志誠提到,他已一年沒跟許生見面,更惶論言語或行為的暴力,許生只能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檔案佐證,並持續以「俗辣」、「見人」、「孬種」和「惡勢力」等侮辱性極強的詞語攻擊自己,讓他不禁感嘆「到底誰才是被害人?」許姓學生會長控訴自己遭霸凌,他卻在網路上持續以「俗辣」、「見人」、「孬種」和「惡勢力」等侮辱性極強的詞語攻擊校方。(圖/台藝大藝文中心Youtube、讀者提供,CTWANT合成)陳志誠說,他自認問心無愧、坦蕩行事,也從來沒有學生因在網路上留言而遭受懲處,但許生的抹黑不只損壞個人名譽,無端爭鬥也使得台藝大被推在風口浪尖上「公審」,呼籲台藝人團結一心,共同為學校的發展努力,別因意氣之爭害整間學校陪葬。據了解,許生在校內十分活躍,根據其臉書資料,他在2017年進入台藝大音樂系就讀,曾任第14屆和第16屆學生會長,更是台藝大核心社團「台藝人請進」的管理員之一,他十分關心公共事務,2019年有在台就學港生參加反宋中被捕,許生也參加學生團體聲援,還多次因連儂牆議題和各種校務議題「槓」上學校,是許多學生眼中的風雲人物。本刊用臉書訊息與許生取得聯繫,詢問他霸凌案的相關進度,與是否傳過「如沒得到台藝新策機會,將太無聊關心學校校務」的訊息,但他始終未讀未回,至截稿前沒有回應。
故宮國寶最後一位押運人 「索公」索予明辭世
故宮文物最後一位國寶來台的押運人,故宮人稱「索公」的索予明,昨(19)日中午11點半於家中仙逝,享壽103歲。前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感傷表示:「當年的文物押運人,索公是存世的最後一位,他的離去,也是一個時代的結束。」索予明的兒子「小索」表示父親年歲已長,身體多有衰竭,但「心裡都知道」日前還曾泣訴「想老朋友了!」小索只能安慰父親「大家都很好,都在家睡覺呢!」他表示這兩日將在家設靈堂,因為索公來台後一輩子都沒離開過故宮和他心心念念的文物,家也就在故宮北院的山腳下。小索感慨父親也沒想到跟著國寶來台就再也沒回家,開放探親後雖也返鄉過,但因押運文物來台,文革時被打為「黑五類」。索公一心想念的母親早已天人永隔「回去也找不到了!」索予明是1949年負責運送第三批故宮文物來台的押運負責人,當年隨著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來台,一直就在故宮工作直到退休,馮明珠表示,自己這一輩的故宮人,很多都是從還在大學讀藝術史時就認識索公並跟著他工作,「我剛進故宮時,他是圖書文獻處的科長,對後輩客氣且盡心教導。」索公2019年百歲生日時,故宮同仁們還為他辦了一場生日宴。索予明1920年生於湖北江陵,抗戰時考上同濟大學機械工程系,1941年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落腳四川南溪縣李莊,索予明得知籌備處招募繪圖人員,便姑且一試,從此與故宮結下不解之緣,來台後更專研漆器而為故宮的漆器專家,一直工作至60餘歲退休,但他退休後仍心念國寶,小索表示,翠玉白菜、《龍藏經》在故宮南院展出時,老人家雖高齡仍去嘉義一睹。索公當年運送第三批故宮國寶南渡,原本只要一個多星期的航程卻走走停停20多天,原來是艦長要投奔共軍,他曾回憶表示,當時船往北就是共軍,但他堅持「長官囑我將文物運往台灣,當然是南航!」才確保了國寶順利來台。索予明曾多次提及,當年為了把文物搬上船,許多個人行李都丟了,只剩一件母親給他的藍色背心及一些袁大頭傍身,也成為他與母親的臨別信物。小索表示這件藍背心至今仍保存完好,將繼續留存作為後代子孫的念想與追憶。
「工作時間上PTT」攻擊徐巧芯 廉政署科員道歉:原諒我不成熟的言論
日前有網友抓包PTT帳號「bryant780417」利用上班時間發表仇女言論、政治攻擊,甚至對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性羞辱。法務部廉政署調查發現是該署派至新北地方法院政風室的陳姓科員,記申誡2次。徐巧芯17日晚間在臉書表示,這名公務員已打電話向她致歉,也盼透過她向外界轉達,對於推文造成傷害表達誠摯的歉意,「希望可以原諒我先前這些不成熟、非理性的言論。」徐巧芯指出,今天18時11分,Bryant780417(廉政署分派在新北地院政風處的公務員)打電話向她致歉,她也表達對最近事件的看法,包括2016年的貼文到現在已經六年,她不會追究。徐巧芯說,Bryant780417請她轉達,「想向因此帳號所發表推文造成傷害表達誠摯的歉意,希望可以原諒我先前這些不成熟、非理性的言論。」徐表示,上述內容是Bryant780417請她向外界表達,字句都與他確認過。徐巧芯提到,她也向對方表明:「公務人員在私下當然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跟自己的政治立場,就算他再討厭我也沒有關係。只是先前台北市公務員同樣是上班時間使用社群平台,卻被叫到議會公審唸貼文的事情,讓很多人覺得這個比例原則已失當,演變成政治洗門風、綠色文革,才會有後續檢視中間的標準是否一致的討論。我們討論的是這把尺,而不是要針對公務人員個人。」
1支廣告賺上億…他是「大陸最貴男演員」卻超省 愛車寒酸到令人震驚
大陸男星李雪健1980年代起開始參演影視劇,擔任主要角色的作品包括《焦裕祿》、《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荊軻刺秦王》、《四十不惑》等,2013年更當選為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當紅時期光是拍攝1支廣告,費用就高達上億元,被稱為是「中國最貴男演員」。儘管收入豐厚,李雪健卻異常節儉,坐駕也寒酸到令人震驚。據了解,李雪健1954年出生於山東省菏澤巨野縣,1964年文革開始,擔任公社書記的李父因遭批鬥,全家被下放到了貴州凱里;1970年間,16歲的李雪健進入貴州凱里一間工廠當工人,也報名了工廠的宣傳隊,並於1973年入伍,後考入空政話劇團,開始了他的演員生涯,1978年進入中央實驗話劇院。1980年代起,李雪健開始參演影視劇,擔任主要角色的影視作品包括《焦裕祿》、《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荊軻刺秦王》、《四十不惑》等電影以及《渴望》、《水滸傳》、《抉擇》、《歷史的天空》、《搭錯車》等電視劇,並於2013年12月1日當選為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堪稱是大陸影劇界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李雪健在數十年的演藝生涯中,只有一次拍攝廣告的經歷,廣告中有一句台詞「沒有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而光是這支廣告,他就賺進上億元,被稱為是「中國最貴男演員」。儘管收入豐厚,李雪健卻異常節儉,從不買豪宅、名車,坐駕也是一輛普通人家都負擔得起的吉普車,堪稱娛樂圈清流。
陸作家在台出書…出版社出包 鬧「哥倫布發現新中國」笑話
麥田出版社1月出版的新書《激辣中國》,探討辣椒在中國的傳播和吃辣文化演變,近期有讀者發現,出版社把「大陸」一律機械式替換成「中國」,以致出現「哥倫布發現新中國」的荒謬語句。現任廣東中山大學移民與族群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作者曹雨18日晚間在臉書痛批,本以為在台灣能以理想面貌問世,但遺憾兩岸「各有各的崩壞」,都是徒為「政治正確」而貽笑後世。政大法學院副教授廖元豪表示,出版社的做法確實粗糙,但也是因為執政黨帶起「自我審查」的氛圍,搞得大家都精神分裂。大陸作家曹雨在台灣出版《激辣中國》,書中的「大陸」字句全被置換成「中國」,出現「哥倫布發現新中國」等錯誤,麥田出版社道歉並將下架回收重製(見圖)。(圖/翻攝自曹雨臉書)麥田緊急道歉 新書下架回收重製對於作者的發文批評,麥田出版社19日發出緊急通告,稱「書中內文在編輯校對過程中犯了嚴重疏失,將通知書店通路將產品全面下架並回收重製」對於已經購書的讀者,也會後續公布處理方式並向作者和讀者致歉。曹雨也在麥田致歉後再發文表示:「心裡還是挺寬慰的,這件事情能夠得到關注和處理,我就已經挺滿足了」,他也把18日晚間的發文刪除。陸版部分篇章被刪除 曹雨嘆比爛1984年生於廣州的曹雨指出,自己書中並沒有用「大陸」指代「中國」的用法,書中所有的「大陸」都是「continent」的意思,但台灣出版的《激辣中國》卻出現「哥倫布發現新中國」、「南亞次中國」、「歐亞中國」等離譜的錯誤;此書在中國出版的書名《中國食辣史》中,講辣椒與共產黨紅色文化的瓜葛與文革時期飲食文化破碎的篇章被完全刪除。曹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如果是將一些用詞轉換為台灣讀者比較熟悉的,可以由台灣編輯自行掌握,不需要特別知會作者。但若因政治正確的原因調整用詞,比如「大陸」或「中國」或「黑人」與「非裔美國人」等用詞,「這種可能會影響表達的,就會牽涉到言論自由的問題。」他表示,自己本意是要解決問題,並不是要引戰,但此事編輯瀆職無可推卸,仍感慨:「這是個比爛的世界」。資深編輯人陳穎青也提出:「台灣出版社能不能改大陸作者的用語?」認為政治用語如「大陸」、「中國」那反映了作者的意識形態,最好是不要改。「出版社修改政治語彙等於是用政治觀點審查了作者的意識形態。」不少讀者也感慨這不只是低級的錯誤,背後更是政治意識的荒謬與扭曲,對於如此有分量的出版社出現如此錯誤,訝異之外,更是悲傷。廖元豪說,民間要怎麼稱呼對岸都無所謂,可是根據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對岸就是「大陸」,所以兩岸都是「中國」。他表示,像是陸委會等政府機關都還算是守本分,基本上都是稱對岸為「大陸」,可是執政黨的一些官員與民意代表卻老是把「中國」二字掛在嘴上,甚至還鼓吹民眾也要跟著這樣講。否定大陸地區 政治人物鼓吹煽動他批評說,這些政治人物明明知道稱呼對岸為「大陸」才合乎我國法律,然而卻一直煽動民眾否定大陸地區,搞得大家精神分裂,也慢慢形成了一種自我審查的氛圍。出版社的做法確實粗糙,但是錯並不能完全算在出版社頭上,真正讓出版社認為必須得用「中國」二字的原因,就是執政黨帶起來的氛圍。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林家興質疑,蔡政府高舉「抗中保台」,使得出版社、學術界人人心中彷彿有「小警總」,對文稿進行自我審查。過去民進黨所批判的那些舊時代行為,似乎在自己當政之後用得也是得心應手,如此作為,是否對得起自己的創黨精神與台灣人民的期待?
威京小沈憶眷村3/從小遭霸凌曾入「四海幫」 蹲牢3年自省後大翻身
從小在眷村長大的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小沈),小太保變億萬身家的峰迴路轉,成了立志人生故事。沈慶京卻向CTWANT記者自曝,「我是省籍邊緣人」,在「霸凌」字眼還沒出現的年代,沈慶京可說是兒時就被人欺負。沈慶京娓娓道出兒時在眷村生活的一段不容易,「我父親是閩南漳洲人,操著一口台語,因為是軍人身分、一家子住在眷村,因此眷村裡的外省孩子認為我是『番薯』(說閩南話的台灣人),本省人則把我當作『芋仔』(住在眷村的外省人)。」所以兒時在萬華南機場眷村長大的小沈,成了省籍邊緣人。早期本省小孩與外省小孩劃分明顯,但閩南口音的軍人父親,讓小沈成為裡外不是人的「省籍邊緣人」,因此經常被欺負。(圖/報系資料庫)被孤立不打緊,偏偏小沈很愛管閒事,路見不平必出手相助,加上不愛讀書經常到處鬼混,打架、遭受凌虐,或無緣無故被劈下一巴掌,成了家常便飯,「以大欺小」、「以眾擊寡」的經歷埋下小沈日後籌組幫派的惡因。1962年,沈慶京一考上基隆水產學校,便加入「海蛇幫」,隔年高二更自組「南鷹幫」,不只收保護費,還開起賭場,最後還加入「四海幫」,以南機場「神經」行走江湖。當時,「神經」堅持幫派一定要有本省人和外省人,省籍間不再打架,幫派勢力地盤因而擴大了10倍以上。「閒事管多就像夜路走多,後來出了大紕漏。」1966年,小沈為了學弟,誤傷一名油商,被以「殺人未遂」罪名判處3年有期徒刑,發龜山監獄執行,讓父母傷心欲絕。「因為傷害罪警察沒有業績,所以被以殺人未遂送辦。」提到坐牢的人生汙點,小沈嘆了一口氣。被抓後,小沈的父親每兩天就去送菜看他,沒有一句責備的話,反而是小沈問父親「為什麼沒有救我?」父親告訴他,要3000元和解,但弟弟們都在讀書錢不夠用,「我當時哭得很傷心,那一剎那才發現,我比爸爸更會處理事情。」小沈說。事實上,出事前,沈慶京已報考了專門訓練情報人員的國防部幹訓班,「我本想從軍報國,不再混太保讓家人煩惱。」他回憶說,在看守所面會時,父親手拿著憲兵候補軍官班和國防部幹訓班錄取通知,「當時父親還在國防部任職,卻不願意幫我向幹訓班的相關主管說明這件事,只要當時發函地檢單位,就能以傷害罪了結,父親實在太規矩、太老實了!」這件事小沈20年後才釋懷,因為當初若是去幹訓班當情報員,一定主動爭取赴大陸做情報工作,非常可能在文革中死於非命小沈從坐過牢的小太保變成家喻戶曉的股市大亨,人生過程相當立志,還曾受法務部邀請,至各監所演講鼓勵受刑人改過向上。(圖/報系資料庫)禍福相倚,3年的監獄生活,讓沈慶京改過自新,出獄後開啟跑船人生,還當上代理大副,1974年到報關行上班,開始從事紡織品配額買賣,年年賺錢最終自立門戶「威勇貿易」,在中興紡織董事長鮑朝橒提攜下,成為紡織圈內知名的「配額大王」,往後事業更是錢滾錢,甚至受邀回到監獄和受刑人分享借鏡。一位眷村老家的鄰居稱,「以前小時候被人欺負,都是他(小沈)幫忙解圍。」小沈的兒子沈輝庭也告訴CTWANT記者,「曾碰過同學的媽媽向我道謝,因為她小時被欺負時,父親曾出面相救。」看著父親白手起家,沈輝庭知道箇中大不易,「他(沈慶京)沒有背景,還做過牢,在那個觀念保守的年代,誰看得起他?老百姓聽到坐牢就嚇死了,怎麼還敢與他商業往來,他也因為重感情,吃了很多悶虧,他所經歷的痛苦,都是因為他不服輸的個性才走過來的。」
文革再現?廣西4人違反防疫規定被懲戒 身掛照片被押運遊街示眾
中國大陸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政府緊收防疫措施,不過近日一段影片在網路上流傳,只見中國大陸廣西某街道有大批群眾聚集街上,另有4人穿著白色防護衣,身上掛著個人照片「被遊街示眾」,許多網友對此表示難以置信,批評彷彿回到「文革時期」。28日一段影片被上傳到Youtube、微博等平台上,影片顯示廣西靖西一條街道上聚集許多人,其中有4人身穿全套白色隔離衣,被身旁防疫人員緊緊抓住,脖子上掛著個人的照片,被拉到街上遊街示眾,一旁除了有大批員警築成人牆隔離人群,還有廣播不停宣講防疫規範。影片一出令不少大陸網友驚愕,紛紛留言痛批「還以為是文革呢」、「一個社會的進步可能需要幾代人努力幾十年,倒退卻可以在一夕之間」、「確診者做錯了什麼?何必遊街?」中國大陸廣西靖西日前有4人身穿防護衣被「遊街示眾」。(圖/翻攝自微博)不過根據「北京新浪網」報導,影片中被遊街的4人,是因涉嫌運送他人偷越國境、走私等違法行為,受到官方懲戒,懲戒方式包括在其住所張貼公告、透過媒體曝光嫌犯身分、凍結銀行帳戶等;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今年曾發布「關於實施邊境疫情防控10個一律懲戒措施通告」。不過陸媒《新京報》表示,儘管靖西面臨巨大防疫壓力,當地政府制定相關防疫舉措時更加嚴格視理所應當,但是即便為了防疫,也不能讓「遊街示眾」這種違反依法治國精神的舉動再次出現,相關針對性懲戒措施不能脫離法治範疇,而在2020年2月,中國大陸公安部就明確指出,嚴禁過度、粗暴的執法,影片中的遊街作法顯然已經突破「依法防疫」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