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館
」 米其林指南台南連3年《米其林指南》摘星掛0 在地人反讚爆:繼續保持
《米其林指南》每年公布台灣各地的星級餐廳,都會造成民眾朝聖,但許多饕客讚賞的台南居然已連續3年摘星掛蛋,不禁掀起網友討論。《米其林指南》今(27)日宣布台灣米其林星級餐廳,台南有28間入選但全部沒摘星,第3年摘星掛蛋,在地人態度反而超開心,笑說「感謝米其林放過台南」繼續保持。臉書粉絲專頁「台南式Tainan Style」表示,2024《米其林指南》今日公布星級餐廳,台南已經連三年槓龜,「台南依然無餐廳摘星,不過仍有28間擁有出色烹調的餐廳獲選為入選餐廳」;也補上今年全台米其林星級餐廳名單,指出台灣共3間3星、5間2星和41間1星餐廳。雖然台南又沒摘星餐廳,一眾在地人反而樂到不行,紛紛稱讚米其林,「沒關係,這樣比較沒人搶飯」、「我們心中自有星星」、「感謝米其林放過台南」、「拜託不要上」、「我覺得很好啊,繼續保持,我不想排隊」、「觀光客夠多了不需要星星」、「台南不需要星星,依然排到爆」。《臺北、臺中、臺南&高雄米其林指南2024》頒獎典禮於今日進行頒獎典禮,公布有3間3星餐廳、5間2星餐廳和41間1星餐廳。3星餐廳有7連霸的台北君品酒店「頤宮」、去年從2星升3星的台北態芮和台中JL Studio;2星餐廳則有Logy、侯布雄、牡丹、渥達尼斯磨坊和年底熄燈的RAW。1星餐廳名單則有A Cut、AD ASTRA、斑泊、De Nuit、鹽之華、Forchette、富錦樹台菜香檳(松山)、金蓬萊遵古台菜、Haili、Importmptu by Paul Lee、INITA、謙安和、吉兆割烹壽司、文公館、明福台菜海產、米香、山海樓、俺達的肉屋、巴黎廳1930x高山英紀、欣葉 鐘菜、承Sho、澀Sur –、明壽司、鮨隆、壽司芳、T+T、請客樓、天香樓、雅閣、彧割烹、ZEA、Restaurant A、Circum-、盈科、雋、L'Atelierpar Yao、MINIMAL、Nobuo、SENS、Wok by O'BOND、元紀。
2024米其林指南系列1/完整摘星名單揭曉 6度蟬聯的台北教父牛排意外摔落星榜
《臺北、臺中、臺南&高雄米其林指南2024》頒獎典禮於今(27)日在台北萬豪酒店進行頒獎、公布完整名單,共有41間一星餐廳、5間二星餐廳,而三星餐廳除了台北君品酒店「頤宮」7連霸之外,去年從二星升上三星的台北態芮、台中JL Studio這2間餐廳也穩坐榜上。但一星名單有一些變動,包括今年5月熄燈的台北歐式料理餐廳「Holt」滅星,名廚林明健出走的「Longtail」亦落榜,蟬聯6年的「教父牛排」與「鮨野村」更意外摔出榜外。持續蟬聯的台北、台中三星餐廳主廚合影。二星餐廳今年除了主廚武田健志出走、已停業的高雄法式餐廳Liberté,無意外地摔出星榜,台北原本的5間米其林二星餐廳:Logy、侯布雄、牡丹、渥達尼斯磨坊,以及預告12/31將熄燈的RAW都維持星等,繼續守住二星。台北新進一星餐廳「 Restaurant A」主廚黃以倫。今年初才於台北市開設的法式餐廳「NOBUO」也首登星榜。今年新進餐廳則共有10間餐廳,台北有6家新上榜,像是呼聲頗高、名廚黃以倫(Chef Alain)以英文名首字命名、自立門戶後的首家餐廳「 Restaurant A」;以及米其林一星餐廳T+T開設的全新品牌「Circum-」上榜;還有知名主廚稗田良平離開前米其林二星餐廳祥雲龍吟後開設的日式Fine Dining餐廳「EIKA 盈科」首摘一星;以及投入精緻餐飲超過20年的名廚Nobu Lee,以己之名在今年初於台北市泰安街所開設的法式餐廳「NOBUO」;及由年輕主廚吳定祐帶領團隊、以精緻化方式重新演繹法式料理精髓的「SENS」法式餐廳;還有由知名酒吧Tei by O'bond經營者創立的「Wok by O'BOND」,都首次摘得一星。台中一星新進餐廳「元紀‧台灣菜」主廚林菊偉。高雄頂級粵菜餐廳「雋GEN」首登星榜,圖為駐店行政主廚胡鑑波。台中則有3家新入榜,其中「元紀‧台灣菜」由曾帶領台北喜來登請客樓團隊拿下米其林二星殊榮的主廚林菊偉坐鎮;還有之前便曾入選《台灣米其林指南》的法式餐廳「L'Atelier par Yao」;另外由米其林一星餐廳「澀(Sur-)」延伸成立的「MINIMAL」,先前曾入選必比登推介,現在更成為全球首家以冰淇淋店之姿摘下一星的冰淇淋店;台南則依然掛零、無餐廳摘星。高雄則有延請米其林三星的前君品頤宮主廚陳泰榮擔任餐飲總監,以及擁有40年資歷的港籍主廚胡鑑波擔任駐店行政主廚的頂級粵菜餐廳「雋GEN」首摘一星。其餘蟬聯一星的包含台北的A CUT、AD ASTRA、De Nuit、INITA、Impromptu by Paul Lee、T+T、ZEA、金蓬萊遵古台菜、謙安和、吉兆割烹壽司、明福台菜海產、山海樓、明壽司、鮨隆、天香樓、雅閣、米香、請客樓、斑泊、富錦樹台菜香檳(松山)、欣葉 鐘菜、彧割烹、壽司芳、巴黎廳1930 x高山英紀;台中鹽之華、Forchetta、俺達の肉屋、澀Sur-、文公館亦維持一星;高雄承sho、Haili也留在星榜上。台中餐廳「卉寓」主廚陳莛諭(右2)領取「米其林指南年輕主廚大獎」。為肯定在永續方面有值得稱許作為的餐廳,對他們提供結合美食與對環境友善的美食體驗給予鼓勵的「米其林綠星」獎項,今年並無新增餐廳,仍由台北的山海樓、陽明春天(士林)、Embers、小小樹食(大安路)、好嶼,以及高雄由簡天才主廚領軍的THOMAS CHIEN Restaurant持續蟬聯獲獎。「米其林指南年輕主廚大獎」則由台中餐廳「卉寓」主廚陳莛諭獲得,卉寓是以台灣家常料理為基礎,並揉合西式烹飪技法,連老台中人喜歡的「麻薏」也巧妙入菜。他上台時除了向一直以來前往用餐支持的客人致謝,並感謝曾待過的餐廳Raw的主廚江振誠、黃以倫讓他打開料理的眼界,讓他從常見小吃中挖掘創意。台北一星餐廳「斑泊」餐廳經理許縕珊獲得「米其林指南服務大獎」。「元紀‧台灣菜」的侍酒師曾雅慧摘下「米其林指南侍酒師大獎」。今年的「米其林指南服務大獎」則由台北一星餐廳「斑泊」的餐廳經理許縕珊獲得,許縕珊有十多年服務經驗,以細緻入微又溫暖的方式與顧客互動。她於領獎時除了感謝團隊,也感謝米其林設置此獎項讓更多人看見台灣服務業,「使我們能分享台灣故事與台灣情懷,也感謝曾到過斑泊的客人給予的建議,讓我們能持續勇往直前。」此外,為了表彰業內才華洋溢侍酒師的技巧、知識與熱情而設置的「米其林指南侍酒師大獎」,今年獲獎者是台中新進一星餐廳「元紀‧台灣菜」的侍酒師曾雅慧,她以引人入勝的葡萄酒搭配提升傳統台灣菜的風味。曾雅慧也是該獎項台灣首位獲得肯定的女性侍酒師,她於獲獎後也表示:「希望未來有更多女性願意加入侍酒師行列,認為女性侍酒師可以發揮平易近人的力量讓大家願意了解葡萄酒的美好。」
2023米其林指南系列3/一星名單7餐廳新上榜 「斑泊」還拿下年輕主廚大獎
今年首次登上一星榜單的共有7間餐廳,其中包括首次入榜摘星並獲得年輕主廚大獎的「斑泊」,餐廳核心團隊各自擁有5到10年在世界米其林廚房的工作經驗,以及世界級競賽獎項,在台北新獲得一星肯定的名單中,是唯一一家主打時尚台灣菜的餐廳,將台灣人熟悉的經典下酒菜、宴席菜色與地方料理等,轉化為精緻料理。斑泊主廚蘇品瑞也摘下年輕主廚大獎。(圖/林士傑攝)摘下年輕主廚大獎的斑泊主廚蘇品瑞,首次受訪還有些緊張結巴,但他特別指出餐廳與很多台灣在地職人合作,因為台灣其實無論瓷器或金工都很成熟,希望大家不要只將眼光放在國外、可以往內觀察,注意這片土地上正在發生的事情。並表示從事廚師這條路以來難免遇到挫折,但會將其轉為動力,「我也常常告訴自己要習慣孤獨這件事。」並期許年輕廚師保持企圖心與好奇心,思考怎樣可以做得更快與做得比別人更好。AD ASTRA主廚凱文•羅斯表示自己的料理風格很「紐約」,融合了來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影響。(圖/林士傑攝)AD ASTRA菜單中以鬆餅為載體帶來的「海膽 鬆餅」是代表菜色,以特殊視角、獨特搭配,讓客人享受到食材最好的品質。(圖/魏妤靜攝)而藏身在台北中山區、晶華酒店旁巷內的「AD ASTRA」,也首次摘得一星,這是由曾在傳奇名廚Daniel Boulud餐廳受過嚴格訓練,並於被譽為「紐約五感饗宴」的米其林二星餐廳「Atera」擔任副主廚的凱文•羅斯(Kevin Rose)所開設,以結合北歐技法、日式美學的料理風格,不僅尊重食材來源、善用食材,並藉由風乾、發酵、醃漬等技法,提取食物與時間交互作用下的風味。在其套餐中最受歡迎的是「海膽 鬆餅」這道菜,結合新鮮美味的海膽與塞拉諾火腿,在濃郁的海味和鹹味之間有了適度的平衡,並將鋪底的比利時鬆餅做出了表層酥脆,但內裡具備空氣感的質地。凱文•羅斯對於獲獎表示,即便團隊可能有文化與語言隔閡,但仍盡力呈現優質餐點,想趕快跟團隊分享喜悅。「INITA」主廚萩本郡大。(圖/林士傑攝)「ZEA」阿根廷主廚Joaquin。(圖/林士傑攝)另外融合三地飲食文化的「INITA」,可見日籍主廚萩本郡大透過採用在地食材的單一套餐,呈現其對義、日、台三地的理解和關切,如主菜「再看見台灣」用上玉露鴨和合鴨米等,重現紀錄片《看見台灣》的田野景色。還有現場擀製的義大利麵,以及主廚與顧客富有趣味的互動和劇場感,都讓顧客的消費體驗宛如一場喜劇廚藝秀。主廚獲獎後也特別感謝老婆的鼓勵,表示摘星關鍵在於能讓每位顧客感受喜悅,以及團隊同仁的謙遜以待。另外以拉丁語的「玉米」為餐廳命名的「ZEA」,由阿根廷大廚Joaquin主理,在含12道菜色的單一套餐中,採用大量在地食材,當中包括不少產自南美洲的品種,細膩展現出南美風味,向其文化與料理傳統致敬,也展現拉丁美洲美食的活力與熱情。Joaquin表示,感謝評審能將餐廳納入考量,能在台灣獲獎意義重大,並感謝內外場團隊與客人支持。A CUT牛排館行政總主廚凌維廉。(圖/林士傑攝)「肉舖界愛馬仕」Flannery出品的荷斯登牛肉,經凌維廉拿捏得宜的乾式熟成技術,將牛肉風味更加集中。(圖/國賓大飯店提供)因為國賓大飯店改建搬遷、在去年跌落星榜的「A CUT牛排館」,今年重回一星榜單,其菜單以美國和澳洲的優質牛排套餐為主,行政總主廚凌維廉對於重登星榜略顯激動,還落淚表示:「A CUT再次做到了!」也表示沒有掉星不會有那麼強烈的感受,並希望年輕主廚永遠都要保持好奇心,與時時刻刻相信自己。台中文公館主廚林昊語(右2)、蔣文正(左2)。(圖/林士傑攝)高雄Haili主廚康仁維(左二)。(圖/林士傑攝)台中首次摘星的「文公館」由新銳主廚林昊語、蔣文正兩位中西主廚共同掌杓,菜色同時網羅了台菜、粵菜與客家的烹調元素,單人套餐包含開胃菜、湯品、主菜與甜品,風味層層堆疊,其中澄黃的濃雞湯和燉煮黑豬腩尤其叫人印象深刻。另外今年高雄唯一新登一星的「Haili」,由二星餐廳Logy子弟兵康仁維(William)掌廚,套餐中運用在地與日本食材精巧呈現日式與法式風格料理,並從中細膩傳達出港都印象。
2023米其林台中JL Studio、台北態芮升三星! 「美食之都」台南連2年掛蛋
「台灣米其林指南2023」星級餐廳31日於台北文華東方酒店進行頒獎,今年的一星餐廳共有35家,其中有7家餐廳都是首次進榜,此外除了台北君品酒店「頤宮」六連霸穩坐三星,台北的Tarroir態芮、台中的JL Studio都從二星升到三星,「請客樓」則從二星掉到一星。Tarroir態芮也堪稱是本屆米其林的最大贏家,不只從二星升到三星,更成為首間獲得三星殊榮的台灣料理餐廳!今年的一星餐廳共有35家入榜,其中新進榜的餐廳有7家,不過一直以來都有「美食之都」美譽的台南,今年無緣上榜,米其林連2年都掛蛋。新進一星餐廳包括,台北的A cut、Ad astra、斑泊、INITA、ZEA,高雄的haili,台中的文公館La Maison de Wi。新進的二星餐廳包括,高雄的Liberte',台北的渥達尼斯磨坊、牡丹Tempura,此外獲得三星的餐廳除了有台北君品酒店的「頤宮」,還有台北的Tarroir態芮、台中的JL Studio。《米其林指南》的評選標準中,獲得一星代表的是同類別中出眾的餐廳;二星代表廚藝高明、值得繞道前往;三星代表餐廳的料理出類拔萃、值得專程造訪。而餐廳供應的美食將依據公開的評審標準審核,這5項標準分別是,食材品質、廚師對味道以及烹調技巧的駕馭能力、料理中展現的個性、是否物有所值以及餐飲水準的一致性。米其林星的代表意義。(圖/《米其林指南》官網)
2023米其林指南系列1/完整摘星名單出爐 台中JL Studio、台北態芮升三星 請客樓掉下一星
《臺北、臺中、臺南&高雄米其林指南2023》頒獎典禮於今(31)日在台北文華東方酒店進行頒獎、公布完整名單,共有35間一星餐廳、6間二星餐廳上榜,而除了台北君品酒店「頤宮」穩坐三星之外,今年難得有台北的態芮、台中的JL Studio等2間原本的二星餐廳升上三星,尤其米其林官方也表示,JL Studio升星也意味這是世界上首次有新加坡料理獲得三星。三星獲獎的台北、台中3間餐廳代表合影。二星餐廳今年變動不小,除了面臨料理長稗田良平出走、暫停營業的祥雲龍吟,無意外地摔出星榜,原在二星榜多年的請客樓則掉下一星;但有3間原本一星的餐廳也升上二星,包括去年首入米其林的高雄法式餐廳Liberté,主廚武田健志表示能獲獎相當光榮,並表示今後將持續提供大家更好的食物;另外像位於台北慕舍酒店的西班牙料理餐廳「渥達尼斯磨坊」,以及頂級天婦羅餐廳「牡丹」,也都從一星升上二星。而原本台北的3間米其林二星餐廳:Logy、RAW、侯布雄都維持星等,繼續守住二星。升上二星的高雄餐廳Liberté主廚武田健志。新獲得一星的台北餐廳「ZEA」。一星部分則新增了7間餐廳,台北共有5家,像去年因國賓大飯店改建遷址跌落星榜的「A CUT」,今年重回一星;另外首次摘一星的還有由紐約主廚於去年底開設的「AD ASTRA」;及以全新用餐體驗詮釋台灣樣貌的fine dining餐廳「斑泊」;而由阿根廷主廚Joaquin掌廚的「ZEA」,則結合拉丁美洲和台灣飲食文化脫穎而出;餐廳名字由Italy、Nippon、Taiwan組成,寓意融合三地飲食文化的「INITA」也首次摘得一星。台中文公館今年首摘一星。高雄「Haili」主廚康仁維上台領獎。台中則有「文公館」新入榜獲得一星,該餐廳由中西主廚共同掌杓,融匯中菜著重火候、西式講究細緻的特點,菜色同時網羅了台菜、粵菜與客家元素;台南依然掛零、無一間餐廳摘星,高雄則有二星餐廳Logy前副主廚康仁維(William)開設的日魂法菜餐廳「Haili」首摘一星。其餘蟬聯一星的包含台北的教父牛排、金蓬萊遵古台菜、Impromptu by Paul Lee、謙安和、吉兆割烹壽司、Longtail、明福台菜海產、山海樓、明壽司、鮨野村、鮨隆、天香樓、雅閣、米香、De Nuit、富錦樹台菜香檳(松山)、T+T、欣葉 鐘菜、彧割烹、Holt、壽司芳、巴黎廳1930 x高山英紀;台中四間餐廳鹽之華、Forchetta、俺達の肉屋、澀Sur-亦維持一星;高雄「承sho」也留在星榜上。今年首度獲得米其林綠星的餐廳「THOMAS CHIEN Restaurant」,主廚簡天才上台領獎。 斑泊主廚蘇品瑞上台領取「米其林指南年輕主廚大獎」。另外為肯定在永續方面有值得稱許作為的餐廳,對他們提供結合美食與對環境友善的美食體驗給予鼓勵的「米其林綠星」獎項,山海樓、陽明春天(士林)、Embers、小小樹食(大安路)持續蟬聯獲獎,今年還新增台北的「好嶼」,餐廳積極參與生態廚師活動,並在學校推廣教育;另外還有法餐南霸天簡天才主廚領軍的「THOMAS CHIEN Restaurant」獲得綠星,餐廳關心碳足跡與永續議題,選用在地或鄰近食材烹調,簡天才獲獎後也希望大家能多支持在地小農與漁民。「米其林指南年輕主廚大獎」則由今年首摘一星的斑泊餐廳主廚蘇品瑞獲得,才34歲就有超過10年的星級餐廳經驗,其獲獎理由為用美食彰顯台灣在地之美。蘇品瑞表示這是對斑泊整個團隊的努力,也感謝母親支持自己在餐飲之路上無憂前行。今年由態芮的外場經理何嘉菱獲得「米其林指南服務大獎」。另外今年的「米其林指南服務大獎」則由三星餐廳態芮的外場經理何嘉菱獲得,被認為以細心溫暖的態度帶領外場人員,巧妙傳達廚師團隊想傳達的心意。她領獎時特別感謝嘉林集團與何順凱主廚展現創意的創作,讓外場人員能有很好的劇本能呈現給顧客,也表示餐飲從業人員的家人們都是最棒的後援,並提到縱使餐飲業並不輕鬆,但獲得的成就感十分精實,還順便在台上熱情招募新人員加入餐飲行列。此外,為了表彰業內才華洋溢侍酒師的技巧、知識以及熱情,去年首度推出的「米其林指南侍酒師大獎」,今年獲獎者是二星餐廳Logy的侍酒師盧楷文(Kevin),被認為運用自身所學,以葡萄酒與清酒做出巧妙搭配,盧楷文對於自身獲獎相當驚喜,也感謝米其林認可侍酒師背後所做的努力。
德國瓷器品牌30週年紀念展 亞洲首站在台灣
如果對瓷器感興趣的人,可能會對已有30年歷史的德國瓷器品牌「赫昀柏林hering berlin」並不陌生,位於台中的寬合藝廊(K.H. Living Gallery)2023年首發主展「演化-Evolution」,便是展出「赫昀柏林hering berlin」創辦人赫昀(Stefanie Hering)的設計創作。赫昀大力提倡「讓藝術走進生活」的理念備受推崇,包括國際著名博物館與名人時尚圈爭相收藏其作品,從米其林星級餐廳到士紳名流家中的餐桌,也可見其創作的餐瓷身影,此次展覽將展出共百餘件作品,紐約現代博物館MOMA收藏「創造星空Cielo」也首次亮相台灣。除了經典白瓷餐具與器皿系列,展區更有新媒體聲像、互動展區、餐飲藝術、感官茶席等跨領域結合,展期即日起至4月30日,採預約制入場(http://surl.li/fitbs)、門票每人350元,含浮光茶席-冉冉茶品與私廚點心一份。創造星空盤的手作過程。(圖/寬合藝廊提供)圓桌餐瓷系列。(圖/寬合藝廊提供)負責策展的寬合國際藝術總監陳依廷表示,赫昀柏林每一件作品皆需要約60~90道繁複工序,它不上釉的質地、細緻親膚是最大特色之一,在這次展覽中特別打造了亞洲第一也是唯一的「赫昀柏林.浮光茶席(Tea Salon by hering berlin)」,就是希望觀展者能零距離、直觀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溫度與藝術的結合。而赫昀柏林品牌創辦人赫昀也分享:「我在1992年創立赫昀柏林,自2012年起與義世代.寬合結緣至今,品牌30週年紀念展亞洲首站選在台灣,也是和依廷總監及其家族和台灣深厚的情誼致敬。」赫昀於1992年的德國柏林創辦個人工作坊與瓷器品牌赫昀柏林,她致力採用純瓷(bisque即素坯白瓷不上釉),直觀地使用具有嚴謹線條和結構的形狀,減少形式以及幾乎就要被遺忘的工藝技術,讓材料說話、有節制並有目的的使用裝飾和繪畫,反而更加引人入勝。台灣也有不少餐廳使用赫昀柏林餐瓷的,包括態芮 Taïrrior、Impromptu by Paul Lee、AD Astra、栗林裏、鹽之華、文公館、簡天才Restaurant Thomas Chien、樹也ChooArt Villa等。展館寬合藝廊位於台中西區一幢三層樓老宅內。(圖/寬合藝廊提供)此次展示場域橫跨寬合藝廊一至三樓牆面,用以演示赫昀柏林30年來的精彩與風華,而一樓的「瓷器博物館」以赫昀崛起聞名、被紐約MOMA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鎮館之寶「創造星空」為起手,一樓一隅的圓桌餐瓷擺設也出自赫昀之手,西體中用,將東方象徵「圓滿」的意象帶進展覽中,並有近百件生活瓷作品於此次展出。赫昀柏林2023新品發表「Evolution collection」。(圖/寬合藝廊提供)主展場為跨藝術表現形式,邀請到柏林影展紀錄片導演攝影師「烏爾麗克•夏莫尼 Ulrike Schamoni」,呈現位在展館三樓的「白之表情」攝影展,在夏莫尼的微觀視角下,近觀瓷器所有刻紋與鑿洞,共同演繹出動與靜之間的表情;還有光雕藝術家「喬大Jo-Ta(全名:Juan José Zenteno Pacheco)」以光影藝術打造「流動的器物」,結合光雕藝術投射在赫昀柏林「法絨velvet系列」的花瓶表面,讓瓶器頓時產生了流動感,變成有無限可能的畫布;另一角落的「迷幻暗室」則由德國音樂製作人暨DJ視聽影像創作家-朵勒斯.馮.維寧(Dorothee von Winning)打造,在全黑無光的暗室中,將五感聚焦在聽覺,感受迷幻電子旋律與鮮明藍調的雙重刺激;而在「浮光茶席」中,則可品嘗由冉冉茶室主理人藍大誠先生設計的茶席,透過職人專業引導讓賓客更了解器具之於品飲的重要性,更直觀感受德國白瓷與台灣茶湯相遇後的迷人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