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模組
」 AI伺服器 台股 輝達 股票 外資機器人錢景3/科技三大咖點名股價驚驚漲 人形機器人成「中韓台」新一輪賽局
龍年末蛇年初,台積電魏哲家、輝達黃仁勳和特斯拉馬斯克三大咖點名下,台股的機器人概念股不畏大盤,一路逆勢開漲,不過業內人士告訴CTWANT記者,「人型機器人不但難做,現在除了跟中國廠商競爭,還要面對另一野心勃勃的強敵,那就是韓國。」對於近期被科技巨頭力捧的人型機器人,業內人士有的看法保守,有的忍不住吐槽,「做的出來和量產是兩碼子事,更何況要跟人類住在一起,光是安全認證就有得搞了」。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也曾說,雖然人形機器人不會累、不會罷工,但效率遠不及人類,耗能巨大,目前沒有商業價值。最知名的仿人機器人「ASIMO」,2022年在日本HONDA東京總部正式退役,結束22年的職業生涯,「主要就是燒錢燒不完,短期內看不到商業量產的機會,日本企業在銀行方面又很難槓桿,不過韓國模式就是『撿』日本不要的產業,以前是面板,現在是機器人,利用韓國的生產線去降低成本,就是要賭一把!」業內人士表示。很多人不知道,美國知名的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早已易主。這間公司成立於1992年,研發資金大多來自美國軍方,因想轉換商業模式,2013年被Google收購,四年後輾轉由日本軟銀接手,2021年再由韓國的現代集團買下,如今,波士頓動力已是韓資企業。以機械狗Spot聞名的Boston Dynamics近期跟多家韓國業者合作。(圖/翻攝自Boston Dynamics臉書)2024年最後一天,韓國龍頭企業三星電子也宣布,收購並成為Rainbow Robotics最大股東,這家公司由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研究團隊於2011年創立,以研發韓國首個雙足行走機器人Hubo聞名,截至2024年第三季營業虧損已達40億韓元。三星買下後,隨即設立「未來機器人辦公室」,直接向首席執行長匯報,顯示機器人業務被三星視為未來發展的核心支柱。中國供應鏈更是不容小覷,儘管美中貿易戰如火如荼,但穩定且低價的「中國製造」,令馬斯克難以割捨,除了電動車產業,人型機器人是下個政策支持重心。中國工信部2023年提出「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成立人民幣100億元規模的機器人產業基金,目標就是2025年量產。總部設在深圳的優必選(UBTECH)首席品牌官譚旻表示,在人型機器人領域,他們擁有760項專利,在全球排名第二。兩年前成軍的「眾擎機器人」,2024年10月推出SE01機器人,搭載NVIDIA和Intel雙處理器,特色是步態自然,該公司營銷總監姚淇元表示,最便宜的3.85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7萬元,遠低於同業,主要是他們全部自主研發,不依賴外購零件,加上珠三角與長三角強大的供應鏈,量產價格大幅降低。一間電動車零組件台商向CTWANT記者透露,同樣一個零件,先前為了美中貿易戰而移到越南生產,因為產業鏈與基礎建設還不完整,成本直接增加100%,「就算川普上任後對中國關稅增加60%,還是中國製造比較便宜」,而且已經通過認證、廠商比較放心。特斯拉的機器人會使用中國供應鏈。(圖/翻攝自Tesla 官方YT)「汽車和機器人產業其實是同一個邏輯,未來可能分為『美中』兩派,但製造來說,哪裡便宜、哪裡去。」這位台商直白地說。而台灣廠商在此夾縫間,是否還有生存空間?法人指出,從線性關節、旋轉關節、控制與感知、靈巧手、其他五大系統來看,目前零組件供應商多數為中國廠,台廠比較有機會的是在無框力矩馬達、滾珠螺桿、力矩感測器、位置感測器、軸承、組裝、鏡頭、毫米波雷達、FSD 晶片、伺服系統、電池模組、散熱模組等。「通常從法人的角度,建議大家盡量選擇有獲利的族群,而這人型機器人『有持續比較大的夢想性』,雖然相關個股都有機會出現波段,但這種『做夢行情』,等到農曆年後、基本面掛帥時,有拉回的可能性。」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蔡明翰表示,以長線的角度來看,成長力道超過三成以上,但台灣廠商在人型機器人的營收、獲利佔比都很低,業績表現主要還是來自於自動化,而工業化的機器人主要是在工廠的機器手臂,跟人形機器人的未來遠景不同。
散熱廠Q3慶豐收 法人看好「這幾家」全年獲利可期
隨著AI伺服器量產效能啟動,散熱模組廠奇鋐(3017)、雙鴻(3324)、建準(2421)與力致(3483),前三季營收皆創下同期歷史新高佳績。奇鋐昨(11日)收盤價為629元,近5日股價上漲4.14%;力致漲0.31%收至160.5台幣。奇鋐Q3攻上190.64億元,相較於上一季的164.84億元及去年同期的157.69億元,均有雙位數的成長。力致第三季合併營收25.69億元,季增18%、年增2.7%。水冷需求持續放大,散熱模組廠量產效應也跟進發威,奇鋐越南新廠自今年6月量產後,單月營收屢創新高,連續三個月營收站穩60億元,7、8、9月營收分別以61.31、65.82、63.51億元,連帶推升第三季營收達190.64億元。受惠於筆電旺季到來,加上水冷散熱模組8月進入量產,力致8月營收順利以8.96億元拿下歷史次高,9月營收續挺達8.9億元,第三季營收25.69億元,順利超越2023年第三季的25.01億元,拿下單季新高。力致累計今年前三季營收達66.6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2.41億元年增6.73%,為歷年同期新高,法人樂看力致下半年營運仍將逐季成長。雙鴻也表示,伺服器需求對營收的挹注將從第四季延續到明年,上看第四季營收季增個位數百分比、明年則有望竄升。
受惠iPhone換機潮!內外資點6大明星股 目標價喊到270
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Apple Intelligence將是驅動iPhone換機潮的關鍵力量,估計2025、2026年整體iPhone出貨量將年增9%與11%,重新展現出貨增長好氣色;內外資研究機構在智慧機復甦潮流中,點名看好大立光(3008)、鴻海(2317)、台積電(2330)、全新(2455)、穩懋(3105)、玉晶光(3406)等六大台系明星股。觀察iPhone換機週期,從2021年的3.7年,已經延長到現在的五年,所幸,隨新款iPhone將搭載Apple Intelligence,對整體iPhone的出貨量與單位售價均大有助益。摩根士丹利證券估算,iPhone今年全年出貨量約2.15億支,其中,iPhone 16系列下半年出貨將為8,500~9,000萬支,比去年的iPhone 15系列同期多出5%。摩根士丹利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施曉娟指出,放眼2025年,受惠Apple Intelligence推升iPhone換機循環,整體iPhone出貨可望成長9%、來到2.35億支,2026年出貨年增率更將突破雙位數,進一步衝上11%,出貨2.62億支。對應至供應鏈,大摩提出三大觀察面向:首先,歷經過去二年出貨疲軟,iPhone出貨量成長是下半年起供應鏈大利多。其次,明年高階機款占整體iPhone出貨比重上看69%,遠高於三年前的52%,特別有利Pro、Pro Max機型的重要供應商如鴻海與大立光。再者,電池、散熱模組、聲學元件的升級促進AI功能在新機中的應用,主要供應商提供的內含價值也上升。光學族群龍頭大立光股價法說會後雖因大盤回檔震盪,然內外資研究機構看多後市、調升目標價蔚為共識,繼凱基投顧、瑞銀、野村證券將股價預期升至3,700~3,880元高標區間後,摩根士丹利證券亦看好下半年起毛利率回溫,且營收規模放大,一口氣把推測合理股價由3,000元調高到3,800元。大摩在亞洲蘋果供應鏈中,則將鴻海列為投資首選,尤其青睞鴻海在組裝市占分額高達60%~65%,並以高階機種為核心,加上若以2025年推估獲利估算,目前本益比也才15倍,相當具吸引力。摩根士丹利證券將股價預期調高為270元,為外資圈最高;市場最高則是大型金控旗下投顧賦予的300元。
7月進領息高峰!416家公司陸續發放股息 為台股再添資金活水
聯準會主席鮑爾本周在央行論壇公開提及,市場預期美國在經濟穩健、通膨放緩的背景下,預計年內仍有降息空間,延續股市資金行情。在台股方面,7月起進入領息高峰,統計7月計有416家公司將陸續發放股息,現金股息可望再投入,將為股市再增添資金活水。此外,市場靜待台股最大權值股18日法說會,觀察第三季營收、全年展望、半導體產業景氣等報告,若朝正向發展,將有助相關AI、關鍵半導體等產業評價進一步調升機會。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表示,主計總處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3.94%,創下近三年最高紀錄;5月景氣對策信號維持黃紅燈,領先、同時指標增幅擴大,並已分別連續8個月與14個月上揚,且月增幅均擴大至上揚以來最高,整體景氣逐步朝向熱絡。景氣持續升溫,有利挹注投資,台股有望持續震盪走高,多頭架構不變。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指出,展望2024年下半年,AI供應鏈需求還是強勁,消費性電子可能要等待通膨徹底解決。包括美元、美債、VIA、油價等風險因子數字轉趨平滑,風險性資產看不到太大風險,策略上可維持順勢操作並以選股不選市為原則。產業焦點以基本面最有信心的AI供應鏈及半導體供應鏈為核心,包括晶圓代工、矽智財、半導體設備、EMS/ODM、散熱模組、PCB/CCL、高速傳輸等。
十銓5月營收亮眼年增逾134% 法人看好H2營運再創新高
記憶體模組廠十銓(4967)日前公布5月營收26.37億元、年增134.14%,單月營收創下歷史次高。公司指出,隨著原廠將資源投入高頻寬記憶體 (HBM),持續排擠第五代雙倍資料速率(DDR5)產能,看好下半年DDR5漲幅至少雙位數起跳;法人看好,十銓產品轉往AI、電競高階產品,下半年獲利可望再創佳績。業界指出,十銓至第一季為止有56.4億元存貨,且以DDR5占比較高,時值DDR5及DDR4世代更迭,且原廠現階段獲利的主要來自HBM,資源也全面投入該市場。DDR5供給有限,下半年價格將續漲,沒有跌價機會。十銓預估,下半年DDR5漲幅仍有機會達雙位數,DDR4與同業看法一致,漲幅至少 30%。有法人分析,十銓約6成營收來自DDR5相關產品,4成營收來自DDR4相關產品,且該公司有生產DDR5記憶體對應散熱模組,為該公司帶來營運新動能。展望後市,十銓認為,HBM良率不高但獲利很高,原廠產能卡在HBM,致DDR5供給也有限,對今年下半年記憶體市況依然保持樂觀。而隨著AI PC等換機潮湧現,加上COMPUTEX推出新一代AI PC,帶動記憶體往高階超頻發展,以及傳統記憶體市場旺季即將來臨,在諸多利好因素加持下,可樂觀看待後市。
台股封關「就快萬八」!全年漲3793點 法人看2024「將是AI導入企業爆發期」
台股今天(29)封關,盤中最高來到17945.70點,萬八就差臨門一腳,攻勢熄火,終場收在17930.81點,上漲20.44點,AI概念股、光電股、散熱模組、觀光股為焦點,台積電收在593元。今年一整年上漲3793點,創歷年來第二高漲點。統一投信副總經理林鴻益指出,2024年將是最多企業導入AI專案的時期;統一投顧預期2024年整體企業獲利達3.5兆元,年營收增長率YoY獲利成長達18.3%,其中電子業因庫存調整結束,加上AI商機在2024年爆發,獲利動能最強。由於企業獲利的高點落在4Q,將推升2024年台股再創高點。在投資佈局上,建議聚焦於AI商機(Server、ASIC AI、Edge AI)、手機新科技、記憶體及DDR5概念、ESG(EV充電樁、ESL)、景氣復甦(鋼鐵、散裝)、汽車零組件、紡織鞋材、新劑型新藥、殖利率高的金融股等產業與題材。統一證券29日舉辦「2024年投資展望會」,左起為統一投顧證券分析師陳杰瑞、統一投信副總經理林鴻益、統一證券副總經理張宏碩、統一投信總經理董永寬、統一證券副總經理葉明杰。(圖/統一證券提供)針對AI商機,統一投信副總經理林鴻益指出,2024年將是最多企業導入AI專案的時期,將提高營運效率及創造新營收。AI雲端巨頭客戶數大增,顯示出市場對AI的強勁需求,相關雲端產業於2023年下半年大幅提升支出,加速刺激AI的發展。先進封裝製程作為AI基礎建設的核心技術,將在 2024上半年持續供不應求。若AI算力投資能顯著提高企業生產力,未來可望見到更多AI驅動的殺手級應用誕生,促進產業蓬勃發展。襲捲全球的AI浪潮及新興科技投資機會,有望成為投資人2024年的布局重點。統一證券副總經理葉明杰表示,由於美國通膨和就業相關數據於今年第四季趨向疲軟,預計美國整體貨幣政策在明年有機會見到拐點,但考量到目前美國整體經濟數據仍有韌性、通膨還不到Fed目標,明年經濟前景軟著陸的可能性較高,降息時點預計距離現在仍有兩到三個季度。
AI PC搶一波2/疫情過後進入NB換機潮 法人:首波雙A受惠最大「這2類」供應廠也開心
「隨著疫情間消費者購買的筆電已經差不多要進入換機期,AI PC的推出,勢必會吸引到消費者的目光,將自然而然迎來汰換潮。對於PC供應鏈來說,都會受惠,建議投資人可以觀察品牌廠,包括宏碁(2353)、華碩(2357)、技嘉(2376)、微星(2377)營收表現。」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說。據TrendForce預估,2023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出貨將達1.67億台,年減10.2%,隨著庫存壓力緩解,預期2024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恢復至健康的供需循環,主要的成長動能將來自終端商務市場緩步釋出的換機需求、電競筆電的持續擴張等,預估整體出貨規模將達1.72億台,年增3.2%。法人指出,2024年下半年隨Windows 12上市,預期更多AI PC機種推出,將成為PC產業另一動能,預估2024年AI PC滲透率將達5-10%。「疫情間歷經景氣由盛轉衰的PC品牌廠,在這波AI浪潮中找到新商機,全球市占前幾大廠商包括聯想(Lenovo)、惠普(HP)、戴爾(Dell)、華碩、宏碁都宣示將陸續推出新品,2024年AI PC成的兵家必爭之地。」劉烱德告訴CTWANT記者說。分析師范振鴻強調,雙A等品牌廠是一定會最早受惠於AIPC需求,然各品牌廠對於AI PC的定義仍未一致,仍須等待軟硬體都就位後,品牌廠推出的新品才能為AI PC做一個統一的定義。華碩近期受惠AI PC題材,股價連日走揚,創2000年以來新高。(圖/翻攝自台灣股市資訊網、報系資料照)法人指出,華碩營收主要分為PC、主機板及零組件等三類,其中PC(NB、DT)佔67%,換言之,換機潮出現,華碩營收就會直接出現反映。儘管華碩在第三季法說會上預期PC相關營收第四季將季減15%,不過長期來看,整體PC市場向上趨勢仍未改變,預期2024年將擺脫庫存問題,重返成長軌道。AI PC的出現也會進一步帶動PC產業向上成長,華碩有望大幅受惠此趨勢。法人預估,預估華碩2023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約23.3元,2024年EPS則可達33.1元。觀察雙A近期股價走勢,華碩近期股價在12月25日盤中來到479元,創下2000年以來新高,宏碁也在25日盤中來到49.8元漲停價,創下12年新高。范振鴻也指出,基本上,AI PC的供應鏈跟傳統PC幾乎是完全重疊,但是因為AI PC 需要更多的運算能力、同時運作功耗增加,因此在品牌廠之外,包括記憶體、散熱等相關零組件族群也值得注意。「除了品牌廠外,PC相關供應鏈零組件主要受惠廠還有,散熱模組的雙鴻(3324)、奇鋐(3017)、組裝廠鴻海(2317)、和碩(4938)、廣達(2382)、仁寶(2324)、緯創(3231)、英業達(2356)等。」劉烱德觀察指出。法人預期,疫情期間因應在家上班、上課添購的電腦,將陸續進入換機潮。(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照)記憶體模組廠威剛(3260)董事長陳立白日前也喊出,包括AI PC、AI手機等各類AI應用趨蓬勃發展,將推動上游原廠產能配置與新增投資都集中在HBM(高頻寬記憶體)及DDR5,為產業帶來新一波多頭,未來2、3年都會是記憶體產業的好光景。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洪春暉表示,生成式AI將貫串2024年資通訊暨軟體產業發展,其已逐步落地至更多終端裝置,預期2024年AI PC與AI手機將成為終端消費市場成長新動力。儘管AI PC尚未有明確的產品定義,PC供應鏈對於AI PC的無限想像已開啟AI PC新戰場。除了處理器大廠英特爾外,AMD(超微)及手機晶片廠高通與聯發科(2454)也紛紛推出AI PC處理器,品牌商、作業系統商、軟體商如微軟等也加速軟體應用的開發與合作。「由於主要大廠已認知到市場成長的關鍵,在於使用模式更貼近使用者需求,因此除了硬體效能,軟體應用工具對於使用者執行AI功能的情境配合,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焦點。」洪春暉說。展望2024年,台灣PC產業具有設計與生產力優勢,當AI PC還在混沌未明之際,正是台廠提高AI PC定義話語權的好機會,就看誰能說服消費者買單。
AI伺服器需求火熱!機殼族群受惠 迎廣處置股22日解禁飆漲停
AI伺服器需求前景明亮,機殼族群可望持續受惠。證交所、櫃買中心日前公告,上市機殼廠迎廣(6117)本月共10個營業日列入處置股票。上周五(22日)重獲買盤推升股價,解禁首日股價一路攻上漲停報78.2元,上漲7.10元。迎廣自12月8日至21日共10個營業日,被證交所、櫃買中心列為處置股票,上周五解禁首日以72.8元開高後一路飆漲,攻上漲停鎖住78.2元,成交量1.3萬張。 迎廣以PC(個人電腦)與伺服器機殼產品為主力,近年也切入電源供應器、散熱模組產品研發與AI伺服器相關業務。迎廣表示,受惠AI伺服器需求增溫,加上機殼單價相對好,伺服器接單、產品發展方向皆樂觀,產品線佈局邁向成熟,可望持續挹注成長動能。今、明年將持續發展AI伺服器機殼、系統組裝與水冷散熱產品,隨著機殼、系統組裝業務成長,前三季伺服器產品營收比重已達4成,明年比重有望上看雙位數。
特斯拉Dojo攻算力1/砸10億美元備妥集團所需算力 台積電最大受惠 車用鏡頭、低軌衛星也吃補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日前宣布2024年將再投資10億美元,擴充超級電腦Dojo,引發市場議論。金融時報更指出,超級電腦Dojo遠超過輝達(NVIDIA),因為Dojo 所使用的D1 晶片,較輝達的GPU產品 A100 性能高出六倍,特斯拉自建強大算力,是否會搶食算力市場,有哪些台廠供應鏈受惠,頓時成了產業及市場新焦點。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內的市場普遍認為,超級電腦Dojo的誕生與自駕系統有關,主要是用來計算電動車的大量數據,隨特斯拉生產的電動車越來越多,所收集到的行車影片資料也隨之增加,已經讓現在的Dojo算力不敷使用,也是特斯拉要擴充的主因。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分析指出,特斯拉擴充超級電腦,最主要的應用,應該是為要滿足該公司年年增產的電動車所帶來的大量數據。依特斯拉宣稱,超級電腦Dojo的運算基礎是D1晶片,1個D1晶片的效能,等於輝達的AI晶片A100或H100,而25個D1晶片所堆疊而成1個訓練磚,效能就等於是6個DGX A100伺服器。換言之,特斯拉這次宣布要砸10億美元,如果是用輝達晶片,相當於要花60億美元。「這說明了超級電腦Dojo的成本及體積優勢。」曲建仲指出。根據特斯拉宣稱,1個D1晶片的效能,等於輝達的AI晶片A100或H100。(圖/翻攝YT TELSA SPACE)法人指出,超級電腦Dojo成本遠低於輝達,這意味特斯拉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獲得強大的算力,也就是在自動駕駛AI的賽道上,特斯拉比其他智能車可以用更便宜的成本大規模訓練,這種打擊很可能讓其他電動車業者經營更為艱辛。「要讓汽車達成真正的全自動駕駛,光靠超級電腦Dojo是無法完成的,其實還需要很多的配套,像是雷達、光達、影像感測器等等的配合。」曲建仲說。「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旗下還有社群軟體推特(更名為X)、太空事業的SPACEX等不同的公司,這些未來也都可能會有算力需求,Dojo的建置,不僅供應電動車自架系統的需要,還可支應整個特斯拉集團的未來的算力。」曲建仲說。特斯拉目前有3台超級電腦Dojo,市場預期,除了電動車外,包括推特(更名為X)、SPACEX等特斯拉集團公司,未來也都可能會有算力需求。(圖/翻攝YT TELSA SPACE)一位投資法人告訴CTWANT記者,「馬斯克對Dojo的企圖心,看起來不僅只於電動車市場,往小的來看,它可以趁機搶占輝達A100和H100的市場,甚至可以搶美國政府禁止出口國家的市場,這是另一條出路;往大的來看,Dojo還可能變成亞馬遜和微軟外,全球第三大雲端服務商,讓特斯拉除了賣車外,再多一個收入。」由於特斯拉的Dojo預計2024年進入擴產,超級電腦的供應鏈也已動起來,目前有晶圓代工的台積電(2330),其中Dojo 1採用台積電7奈米技術,法人預期2024年的投片量將達1萬片,較今年倍增,至於Dojo 2則是採用5奈米製程;封裝部分,則是由台積電及日月光(3711)負責,其中日月光主要供應電壓調節模組(voltage regulating module),奇鋐(3017)則搶下散熱模組訂單,組裝則是交給緯創(3231)。以特斯拉超級電腦的效能及應用領域來看,法人認為,自駕車、低軌衛星等都是主要範圍,其中在自駕車部分,台廠主要以鏡頭為主,包括大立光(3008)、亞光(3019),以及鏡頭模組廠致伸(4915)都是供應商,低軌衛星供應鏈則有啟碁(6285)、昇達科(3491)等,啟碁生產的相位陣列天線是目前低軌衛星營運商主要採用的技術,昇達科的毫米波E頻段通訊元件則是可以讓衛星通訊效能提高6-7倍。
台商鮭魚返鄉投資破兆元 再添5家生力軍
台灣產業跟中美貿易緊密相連,然而近期因中美貿易戰,加上疫情、地緣政治等因素,不少在中國大陸的台商打算鮭魚返鄉,經濟部最新數據顯示,「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已有297家台商,投資約1兆1945億元,創造8.6萬個就業機會;而投資臺灣事務所28日再宣布,新增5家企業擴大投資台灣,包括台商回台方案的諾瓦材料科技、根留企業方案的振鋒企業,以及中小企業方案的展緻企業、雅棋德科技、明治海洋國際。中美貿易摩擦對台灣經濟首當其衝,所以在2019年起推出為期三年的「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計畫,有包括土地、人力、稅收、水電及資本服務相關的激勵措施,希望台灣企業返台設廠;總統蔡英文在25日的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年會時表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將延長實施至2024年,歡迎台商加入回台投資的行列。經濟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405家企業、超過2兆1238億元投資,預估創造14.7萬個本國就業機會,其中「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有297家台商,投資約1兆1945億元,創造8.6萬個就業機會;「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有173家、投資約4948億元,創造2.6萬個就業機會;「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則吸引935家中小企業投資約4345億元,帶來3.4萬個就業機會。而這次新增的5家企業,包括國內車用觸媒還原劑AdBlue®(柴油車用尿素溶液)主要供應商的諾瓦材料,以台灣為全球營運中心,投資逾6億元於桃園興建智慧化新廠;振鋒企業為工業起重索具配件與個人安全防護裝備製造商,以自有品牌「YOKE」行銷全球45個國家,其個人高空防墜安全設備的全球市占率超過6成,這次是啟動彰化、台中共三區的擴廠計畫。展緻企業是沖壓技術起家,投入高階散熱模組、工業電腦機殼與無人機加工部件等市場,會投資逾5千萬於新北樹林廠區增設智能化產線;雅棋德科技擅長為各類材質產品進行外觀塗裝,將於苗栗縣投資興建一、二廠的塗裝產線;明治海洋國際主要從事魷魚、秋刀魚等水產品加工製造,是順滿集團經營的遠洋漁撈事業,會在屏東投資11.2億元,興建水產加工廠與冷鏈倉儲物流中心。
不畏台股重挫176點 輝達上修訂單激勵散熱族群表現抗跌
台股今(26日)受到美國預算法案未過關聯邦政府恐關門等負面因素衝擊,指數開平低走低,台積電(2330)、大立光(3008)、鴻海(2317)、聯發科(2454)等權值股全面走跌,指數終場大跌176點,以16276點作收。不過在台股一片慘綠中,散熱族群則相對抗跌,包括奇鋐(3017)收漲16.5元,漲幅5.56%,建準(2421)收漲1.5元,漲幅1.37%,協禧(3071)、雙鴻(3324)、健策(3653)也均收紅。華冠投顧分析師范振鴻表示,散熱族群相對抗跌,主要是今早外資大摩發布了一則對AI相關供應鏈的追蹤報告當中指出,NVIDIA L40S 訂單已經從500K-600K增加至 600-700k,上調的幅度高達17-20%。而L40S GPU加速卡由於功耗較H100 AI伺服器來說來的低許多,所以使用的散熱模組將會是VC氣冷散熱。除此之外,NVIDIA明年即將發表的GH200超級伺服器,就大摩的研究調查結果來看,也可能會是使用氣冷作為散熱解決方案,提供市場想像空間。不過范振鴻也提醒,今早的這份外資報告刺激了股價表現,但客觀的來說,AI伺服器開始陸續放量出貨的情況下,對所有的相關供應鏈營運都會有幫助,同時也即將邁入準備要公布9月分營收的時間,所以未來幾天關注AI供應鏈的表現,以及是否有機會藉由9月亮眼營收帶動走出新一波行情,同時也須留意,台幣近期持續弱勢壓抑市場表現,仍須留意行情不如預期的相關風險。
台南囝仔AI大戰 3/AI概念股一山還有一山高? 分析師:AMD股價成指標
超微(AMD)蘇姿丰執行長來台訪供應鏈,投資人還可以繼續搶進AI概念股嗎?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認為,最重要的是超微後續股價的表現,近日在107.20-132.82美元區間往上移動,若能有效突破持續上行,則台股供應鏈在信心買盤推動下個股將有機會走出強者恆強看回不回,反之,若超微後勢陷入區間震盪,則台股供應鏈短線過熱跟著整理概率高。超微供應鏈本周股價則是陷入劇烈震盪,其中和碩(4938)從74元衝上90元又拉回到76元,宏碁(2353)從34.1元衝上41元,又拉回到35元。至於AI概念股的強勢指標,緯創(3231)雖然被分盤交易,但仍在21日創下147.5元的歷史新高,廣達也突破200元整理區,21日衝上226元,創2000年7 月以來高點。劉烱德說,如果單純用合理本益比很難估算股價,可是如果用成長本益比去估算個股價值,應該就能理解相關個股短線震檔整理後將會有再漲的空間,因為本益比僅考量了公司未來的獲利,當一間企業處於快速成長時期,本益比就會偏高,使投資人錯失投資的機會,此時便可以使用本益成長比(Price / Earnings to Growth PEG Ratio),也就是「本益比」除以「每股純益(EPS)成長率」,當本益成長比為1時,可以視作股價為合理,先暫時觀望;高於1.2 時,已買進的投資人可以先行賣出,而空手的投資人則不應該進場;低於0.75時,股價被低估,可以考慮開始買進。以廣達2023年市場預估每股稅後純益為7.5元、2024年為9元、2025年為10.7元,以本益比來算,2024及2025年約25倍及21倍,本益成長比則為1.2及1.17,略高於1,尚約在合理價位區間。包括谷哥及Meta都自行設計晶片,讓IP廠成為台廠供應鏈中軟體的主要受惠者,世芯-KY在21日更擠下大立光成為台股股后。(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台灣股市資訊網)柴煥欣分析台廠AI供應鏈指出,產業還是方興未艾,其實在AI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的比重也還不到10%,換言之AI對於台灣供應鏈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中受惠最大的當然是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另外系統廠,包括廣達(2382)、技嘉(2376)、緯創(3231)、緯穎(6669)、英業達(2356)等也都是主要受惠廠商,還有IP廠的創意(3443)、世芯-KY(3661)等。從蘇姿丰在Innovation Day(創新日)對台廠喊話的內容來看,供應鏈也是相當分散的。「AI不會只有一種解決方案,可能是處理器(CPU)、繪圖晶片(GPU)、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PGA)或PC等產品。將來超微所有產品,都會有AI在裡面,尤其是GPU對生成式AI應用非常重要。另外在邊緣裝置,將來也都會有AI生態系統建置需求。例如很多公司會用PyTorch(開源Python機器學習庫)、Titan(亞馬遜大語言模型)等大型模型,而超微的晶片與這些語言模型都是相容的,客戶使用後的回饋都很正面。」劉烱德表示,蘇姿丰的談話也有助於強化市場對AI發展信心,相關供應鏈包括晶圓代工台積電、系統組裝的廣達、緯創、英業達、宏碁(2353)、鴻海(2317)、和碩(4938)、技嘉、微星(2377)、散熱模組廠奇鋐(3017)、雙鴻(3324)、IC設計廠群聯(8299)、祥碩(5269)、智原(3035)、威盛(2388)、印刷電路板廠欣興(3037)、金像電(2368)、台燿(6274)、台光電(2383)、封測廠日月光(3711)、辛耘(3583)、京元電子(2449)等都可以留意。超微也推出了完整的客戶資安解決方案。(圖/報系資料照)
棄蘋果成AI霸主3/AI伺服器市場餅仍大 分析師:投資之前須注意三原則
「AI伺服器族群下半年的展望還是有良好的發展潛力,由於隨著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持續發展,AI伺服器的需求將會持續增長,且供應鏈近期大舉擴產的產能最快將2023年下半開出,屆時可以多加留意相關公司的營收表現。」華冠投顧分析師范振鴻告訴CTWANT記者。AI伺服器群族拆解成可以三大類別,分別為晶片相關、伺服器零組件以及組裝代工廠。其中晶片相關的有,晶片製造台積電(2330)、IC設計服務(IP)世芯-KY(3361)及創意(3443)、遠端管理晶片信驊(5274)、CPU插座廠嘉澤(3533)、晶片封裝日月光投控(3711)、探針卡廠穎崴(6515)、先進封裝設備廠弘塑(3131)及辛耘(3583)。伺服器零組件相關廠商則有,散熱模組雙鴻(3324)及奇鋐(3017)、ABF載板廠欣興(3037)、台燿(6274)及台光電(2383)、伺服器廠勤誠(8210)及營邦(3693)、伺服器導軌廠川湖(2059)等;組裝代工廠緯創(3231)、緯穎(6669)、鴻海(2317)、廣達(2382)、技嘉(2376)、華擎(3515)、佳世達(2352)等。法人指出,AI伺服器也將會帶動載板的需求增溫,有利於欣興營運。(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欣興電子官網)對於近日,台股中不少公司搶著表態未來將朝AI相關項目發展,股價也隨之起舞,范振鴻提醒,現在AI還在發展最初始的階段,市場的餅仍然很大,隨著往後的發展市場競爭將會日益激烈,投資人應密切關注技術創新、市場趨勢和主要廠商的表現,以做出投資決策。范振鴻建議,投資人觀察AI題材的相關個股時,可掌握三原則:一、公司跨產業之前要過認證,二、有認證不等於有實質訂單,三、有訂單到手不等於高額獲利。除了AI伺服器動向值得留意,傳統伺服器也將邁入此次修正的谷底,相關供應鏈有機會在下半年或明年第一季迎來強勁的復甦。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表示,AI伺服器廠商中,目前與輝達合作最緊密的有二家台廠,一是晶片製造代工龍頭台積電,一是輝達原廠伺服器組裝代工的緯創,其他大部分台廠多藉由取得輝達認證,轉為其他伺服器白牌廠商提供訓練AI模型的伺服器零件。此外,北美四大雲端服務業者包括亞馬遜、臉書、谷歌、微軟等,未來將朝向開發自主客製化晶片前進時,將會需要IC設計服務公司的協助,陳唯泰預期,包括創意及世芯-KY也都有機會受惠。技嘉近期股價也連續飆漲,創下掛牌以來高點。(圖/周志龍攝)
頭號AI軍火商4/人工智慧話題行情燒完了? 分析師:長多趨勢確立「這些標的」可留意
近日在台股燒燙燙的AI話題行情走完了嗎?「今年科技產業景氣不佳,通用伺服器訂單時不時有遞延的耳語。」華冠投顧分析師謝宗霖告訴CTWANT記者,「但AI伺服器不同,包括科技大頭如馬斯克等,以及法人都正面看待,合理研判產業應是長多趨勢。」AI伺服器有多夯?首先是5月25日GPU大廠Nvidia(輝達)公布財報,對未來的展望,財測預計第二季營收110億美元,遠高於市場預期的71.8億美元,盤後股價直接大漲25%。第二則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在5月24日表示,Google、微軟需要有對手,他也要加入AI競賽挑戰。謝宗霖說,觀察投信法人5月佈局著墨的個股,從投本比,也就是投信買賣張數超占個股股本的比率來觀察的話,投本比高的一半以上都是AI相關。TrendForce分析師劉家豪表示,AI算是一個持續性較高的成長標的,尤其在地緣政治、通膨壓力的陰霾下,AI可以等於是特定廠商的金流避風港。至於AI伺服器因為上面都有搭載GPU,因此成本較高。技嘉(2376)總經理李宜泰25日也在法說會上表示,AI伺服器因為記憶體及GPU等用量更大,因此價格也比傳統伺服器大概超出10-15倍。法人分析AI供應鏈,從上游到下游,最上游的IC設計有創意(3443)、世芯(3661),至於晶圓代工則是台積電(2330)幫輝達代工晶片,封裝部分有台積電及日月光(3711)。緯創及旗下緯穎也是AI伺服器的主要廠商。圖為緯創董事長林憲銘。(圖/報系資料照)另外在AI伺服器組裝部分,最下游的組裝廠以廣達及緯創為主,PCB板有金像電(2368)、健鼎(3044),ABF有欣興(3037)、南電(3046),散熱模組廠雙鴻(3324)、奇鋐(3017),機殼廠的營邦(3693)及勤誠(8210)。「AI伺服器需求將會提升,但不會完全取代一般伺服器,一來並非每台伺服器都僅用來做AI相關應用,還有其他運算或儲存等功能,兩者較屬互補關係。」TrendForce分析師龔明德說。除了台積電是相對比較純的輝達概念股外,投資人還有哪些AI伺服器族群可以觀察?謝宗霖指出,指標廠廣達去年11月隨ChatGPT問世,股價從66.2元開始一路上漲,還原權息的話,本波已漲了75%,儘管法人報告目標最高標是120-130元間,目前已在相對高位階,不建議追高,待拉回到5月12日的關鍵紅K處再進場,會比較安全。華冠投顧分析師謝宗霖說,AI晶片除了輝達以外,英特爾和AMD等晶片廠也值得關注,台廠應能享受這股AI風潮帶來的商機。(圖/翻攝自謝宗霖臉書)至於未來的AI發展是否仍為輝達一家獨霸?謝宗霖認為,除了輝達以外,英特爾和AMD等晶片廠也值得關注。英特爾是美國主要扶植的半導體公司,其Xeon處理器在一般伺服器領域占比最大、AMD近年也在伺服器市場中取得了一些市佔,且AMD也有GPU產品可和輝達一較高下,如MI250、MI300等,且台廠供應鏈大同小異,應能夠享受這股AI風潮帶來的商機。目前的AI風潮可以延續多久?分析師范振鴻則認為,當然就營收的角度目前還沒有太大的營收貢獻,且以台廠來說,目前的營收占比也大多僅有低個位數,因此就估值與理性的角度討論,可能都有偏貴的可能性,但AI的確是未來改變人類生活的重要新興科技,而其所帶來的話題以及「害怕錯過」的心理,是有可能讓股價持續上漲,因此建議投資人若要操作AI相關概念股以壓回買進並設定好停損策略較為安全,避免成為風潮之下的受害者。
70歲AI衝浪王1/施崇棠掌舵30多年功力發威 華碩2個月火速建置台版Chat GPT「福爾摩沙大模型」
生成式AI熱潮掀起之際,台灣不落人後,與ChatGPT3.5同級的「福爾摩沙大模型」(Formosa FoundationModel,也可稱Formosa Chat)在5月17日亮相,它不但是首個繁體中文商用AI大模型,還可選擇地端(企業自家機房)建私有雲,它所需的超級算力「台灣杉2號」,幕後關鍵推手全是今年70歲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他(施崇棠)會念很多國外AI論文,跟我們討論。」台灣杉2、3號主持人、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說,「去年底生成式AI出現、Chat GPT橫空出世,他看到『生產力革命』已經到來,並認為「『算力』將是驅動未來數位經濟,最重要議題。」在施崇棠一聲令下,吳漢章與超級電腦團隊待命,使用Bloom-zh繁體中文大模型開源,火力全開密集訓練、快速建置出福爾摩沙大模型,不到兩個月就在華碩AI超算年會中面世。近年鮮少出席公開場合的施崇棠,親自出席自家的超算年會,發下豪語要打造「AI Foundry」,興致勃勃地站在AI浪尖上,再展事業雄心,一如他27歲進入宏碁電腦,進入電腦產業「有幸躬逢其盛」,十年後成立「華碩電腦」,「開創一家電腦技術天下無敵的公司」初心。在全球PC市場裡,華碩(ASUS)與宏碁(Acer)「雙A」品牌各擁一片天,而在詭譎多變的市場中,施崇棠不時運用孫子兵法策略,例如「蛇」般靈活推出主流產品頭尾夾擊,以「巨獅」做大衝量吃市佔、「銀豹」衝刺利基高值化產品,為業界津津樂道。在2017年11月華碩首款家庭智能機器人「小布(Zenbo Qrobot)」誕生,這款陪伴型機器人會說故事、教英文、打電話、拍照。(圖/報系資料照)這位前參與打造台灣成為電腦王國的大將,從電腦、筆電、手機做到伺服器,2015~2017年間面臨營收連續3年下滑,始終無法突破集團總營收5千億關卡,施崇棠清楚觀察到,筆電、PC及手機市場成長到了天花板,轉向AI人工智能尋求突破機會。在2017年11月,華碩推出首款家庭智能機器人「小布(Zenbo Qrobot)」見面會在北京舉行,這款會說故事、教英文、打電話、拍照的陪伴型機器人,一度造成轟動,儘管當時營收獲利貢獻有限,能量迄今延續到智慧醫療領域。2018年,華碩斥資百億進軍智慧醫療,施崇棠還親自挖角有微軟及Google經歷的黃泰一,在淡水總部大樓裡打造百人AI部隊智慧醫療,並與廣達、台哥大等參與打造台灣超級電腦台灣杉2、3號,吳漢章表示,基於各國家、文化、產業等情境不同及資安考量,「台灣需要一個基於本土算力的語言模型。」兩年前華碩進一步成立「台智雲」,接手台灣杉2號營運。從3C產品「硬體」切入AI算力「軟體」,施崇棠保持「躬逢其盛」,尤其Chat GPT去年底問世後,整個華碩的AI團隊通通上緊發條,他們很快發現,「因為ChatGPT生於美國,繁體中文資料比例低於0.1%、簡體中文資料不超過2%」,華碩營運長暨台智雲董事長謝明傑指出,「大部分是英文的腦,中文的腦相當少。」因此今年二月間聯發科將繁體中文生成式AI「BLOOM-zh」開源釋出後,台智雲靠著台灣杉2號超級算力,使用「BLOOM-zh」建置福爾摩沙大模型,大量「餵入」1760億個參數、比Chat GPT3.5還多10億個,相較於Chat GPT資料停留在2021年9月,福爾摩沙大模型持續更新資料;如此可以降低答非所問、「跟使用者道歉」的機率。「可以把『參數』理解為人類的神經元,讀了越多書、資料庫越多」,華碩雲服務事業部主管在AI超算年會現場展示攤位解釋,Formosa Chat除了繁體中文環境,還會講英、日、德、越南等46種語言,像是個飽讀詩書的大學生,正在實習,7月就開始正式到社會工作,「一些翻譯、分析企劃,寫簡單新聞稿、程式的工作,可以交給他」,目前規劃僅限企業使用。「每個問題是獨立的,別人不會知道你問了什麼,具高度隱私與資安防護。」依各行業需要的不同,如零售、電商、SaaS(軟體服務)等,會有相應的語言模型。這個生成式人工智慧雲即將在7月開放客戶申請,一個月費用約6萬元。台智雲華碩營運長暨台智雲董事長謝明傑(左)、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右)領軍團隊,已拜訪數百家機構,有成功替新加坡商場建立保全服務經驗。(圖/趙世勳攝)最近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應邀求出席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聽證會,就是被詢問AI風險控管,而華碩已經提出解決方案-台智雲全球首創的服務「AFSAppliance(大型語言模型地端部署)」,內有散熱模組、2個CPU、32支記憶體,輝達A40視覺運算GPU則可依需要選1~8組,依不同需求,價格落在60~300萬,「如果醫療、金融、法律、製造、會計等,具機敏性、規範更高的企業,或訂製服務,就可以購買AI伺服器,放在公司裡變私有雲」。「福爾摩沙大模型,將是東南亞最安全語言模型。」吳漢章指出,台智雲有200人研發團隊,已經拜訪數百家機構,有成功替新加坡商場建立保全服務經驗:「客戶如果是企業自建AI團隊,會需要20個以上工程師、千倍以上的成本。」尤其對人力精簡、又需要算力的中小企業來說,是最佳解決方案。問及訂單情況,他含蓄表示:「不缺客戶。」
大咖卡位富鼎1/國巨鴻海加速垂直整合車用半導體供應鏈 「不想脖子被人掐著走」
一家股本不到12億元、年營收大約40億元的中小型IC設計廠,先讓鴻海(2317)、國巨(2327)合資「國創半導體」在2022年斥資以近30億元拿下30%股權,今年股東會董事改選,國巨董事長陳泰銘等六位大咖更全面進駐。這間富鼎(8261)為何能讓大咖爭相卡位?「都是為了電動車!其實不管是個別公司,甚至國家,大家現在都在拚電動車,重點是這些關鍵零組件,必須要有自給的能力,如果都靠別人,就等於是讓自己的脖子讓別人掐著。」光寶科(2301)總經理邱森彬告訴CTWANT記者。法人指出,富鼎從消費性電子跨足車用市場,包括IGBT及碳化矽,完整技術佈局,正好補足鴻海及國巨在車用關鍵半導體元件所欠的一塊。電動車是鴻海3+3目標中的重點,2020年10月的鴻海科技日,宣布創立「MIH電動車開放平台」,正式跨足電動車領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有超過90家廠商加入。截至今年4月,共有2624家會員。鴻海跟國巨合資成立國創半導體(原國瀚半導體)這次將成為富鼎新董事會的主要成員。(圖/鴻海與國巨提供)為加速自建車用半導體工應練,鴻海於2021年5月與國巨合資成立「國瀚半導體」(同年7月更名為「國創半導體」),初期鎖定平均單價2美元以下的功率、類比半導體產品,隔年10月鴻海科技日就亮出成績,展示碳化矽在內的半導體元件產品,令當時尚未加入鴻海的「蔣爸」蔣尚義為之驚艷,今年4月在「智慧移動展」,國創也終於首度展示其產品「電動車散熱模組」。一位半導體廠主管告訴CTWANT記者說,「碳化矽第三代半導體具有大電流優勢,而富鼎所擅長的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原本就是用在大電流的產品,像是家電等,因此切入電動車,是相當合適的,也符合鴻海跟國巨的發展藍圖。」1998年由鄧富吉所創辦的富鼎,主要生產高、中、低壓的MOSFET,應用在電子產品的電池控制系統,另外還生產IGBT(絕緣閘極雙極性電晶體),可用在電動車的馬達逆變器,公司最大優勢在於產品規格超過千種。富鼎也在碳化矽(SiC)應用完成600V蕭特基二極體(SBD)、900V及1200V高壓MOSFET開發及投產,車用關鍵零組件布局完整。鴻海半導體事業群參加今年4月的智慧移動展,展示從長晶、IC設計到晶圓代工等產品。(圖/黃威彬攝)富鼎在2022年2月決定辦理35000張的私募,儘管一開始並沒有特定的應募人,不過因為富鼎在車用產品布局完整,讓市場就一度認為,鴻海有可能會去吃下富鼎私募,最後則是由國創認購富鼎私募。據了解,鴻海內部認為,以不到30億元能拿到第三代半導體的技術並不貴。至於國創半導體及富鼎的晶圓代工產能,鴻海也已布局好。「鴻海旗下的鴻揚半導體,就是之前併購的旺宏六吋廠,目前已轉型碳化矽晶圓廠,而由廣運及子公司太極所成立的盛新科技,鴻海也在2022年7月取得10%股權,目前六吋晶圓的長晶良率已穩定。」該半導體廠主管說。據了解,盛新的八吋晶圓也將在2年後推出。「國巨是全球第三大被動元件廠,加上之前併購的基美及普思,另外富鼎正式成為泛鴻海成員後,讓鴻海跟國巨在電動車關鍵半導體領域,等於有了從上游的IC設計、中游的晶圓長晶及代工,以及下游的MIH平台,兩年內就有了一條完整的垂直整合供應鏈。」一家電動車供應商高層這樣看。國巨董事長陳泰銘預料將成為富鼎的新任董事長。(圖/報系資料照)法人指出,富鼎新任的董事候選名單中,富鼎董事長鄧富吉仍在榜上,最關鍵的就是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根據過往經驗,2020年6月國巨入主同欣電,陳泰銘就親自擔任董事長,進行體質調整,原同欣電董事長賴錫湖也留在董事會裡面,這次入主富鼎也是如此。此外,國創半導體總經理張嘉帥也同樣列入董事名單,「這說明鴻海未來將以國創半導體加富鼎,做為集團車用半導體的領頭羊。」這名法人說。
接AMD、Intel大廠訂單 健策2022年營收120億年增36%「明年盼逐季成長」
散熱大廠健策(3653)上周六(7日)公告去年全年營收120.32億元,年增36.71%,單季、全年營收寫新猷;受惠於兩大伺服器AMD、Intel新平台產品出貨逐步放量,且PC等市場需求回穩,健策預估,今年第1季合併營收可望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營運有望逐季成長。從各產品線表現來看,IGBT車用水冷散熱模組將表現最佳,出貨暢旺,去年業績呈現倍數跳增,動能有望延續至今年;公司搭配車用晶片大廠SiC模組也打入歐系車廠供應鏈,之前僅出貨ILM的伺服器產品,亦受美系客戶新伺服器平台均熱片訂單挹注,並於去年12月開始小量出貨,兩大伺服器新平台均熱片訂單到手,與車用產品成為今年營運成長的推手。儘管受到法人農曆年前減碼賣壓影響,健策近期股價走弱,不過公司基本面訂單好消息不斷。原本健策預估,PC市況不佳,2022年第4季營運恐較第3季下滑,但PC客戶自去年11月訂單回穩,帶動健策2022第四季營收34.23億元,季增5.43%、年成長39.37%,優於預期,創下單季歷史新高;12月營收小幅降至11.27億元,月減5. 8%、年增27.19%,第四季和全年營收同步刷新創歷史新高。產品營收比重方面,散熱產品占50%、導線架占22%、電子零件占18%、通訊連接器占3%、其他占7%;產能部分,健策大園二廠已於去年第四季達到滿載,營運將有顯著貢獻;大園三廠預計2024上半年加入量產,以因應客戶需求,中長期展望正向。健策2022年資本支出約5億元,預估2023年資本支出約7億元,為因應歐美客戶訂單需求,健策也評估在東南亞地區擴建新廠,預計今年會就設廠地點定案。雖然第1季為傳統淡季,隨著兩大伺服器平台產品及IGBT等新產品出貨逐步放量,健策預估,第1季合併營收可望優於去年同期。展望2023年,健策看好兩大伺服器新平台都將啟動換機需求,加上伺服器市占率提升,以及IGBT車用水冷散熱模組拉貨動能續強,預期今年營運優於去年。
PC市況恐惡化!筆電雙A、散熱龍頭大廠下半年營運承壓
各國升息腳步不停歇,全球經濟面臨嚴峻挑戰,晶片大廠英特爾(INTC)、超微 (AMD)近期雙雙警示,整體個人電腦(PC)市況較先前預期更糟,反映產業前景有惡化跡象,且整體供應鏈手中仍有高庫存待消化,市場預期筆電品牌、代工業者下半年營運也將同步承壓。英特爾(INTC)7月時預估今年PC市場會比去年下滑10%,但已進一步惡化;超微 (AMD)之前也預估市場會「年減中間二位數」,但可能比預估還差。8月初公布第二季財報後,兩家大廠便提出消費性電子需求持續疲軟的觀點,且將有下修展望,再加上中國大陸銷售更為疲軟、總體環境更加艱困。隨著兩大晶片巨頭持續看淡下半年個人電腦市況,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並認為將連帶波及台廠營運。其中,雙鴻(3324)在PC類散熱模組出貨量約占全球25%,位居龍頭。截至上半年為止,筆電散熱模組約占整體營收41%,顯示卡散熱模組約31%,手機散熱模組5%。另外,筆電代工業者中除廣達(2382)外,其餘業者均下修對第三季筆電出貨目標,品牌廠華碩(2357)、宏碁(2353)等也持續面臨庫存去化挑戰。廣達是五大筆電代工廠中,第二季受中國封控影響最嚴重的廠商,隨著影響緩解、大客戶蘋果(AAPL)新品拉貨,預期第三季出貨將可望季增逾2成,和碩(4938)對筆電出貨則從原季增20~25%轉趨保守,預期本季筆電出貨將呈現季減。英特爾與超微全球個人電腦CPU市占率總和超過九成,是掌握產業景氣發展的絕對先行指標,兩大巨頭示警市況比預期糟,恐對原先已看淡下半年PC市況的品牌宏碁(2353)、華碩(2357)營運造成更大壓力。在產業面對逆風的環境下,許多公司仍持續透過建立多重事業成長引擎來強化營運韌性。不過身為PC領導廠商的英特爾竟出現虧損,還有整體PC業從高庫存問題到全球通膨、各國央行升息造成產業低迷等負面情況,廠商一直面臨挑戰。
200億n⁷捷報3/電動車產業長多趨勢下 法人眼中飽嚐「魚肚」段的台廠是台達電
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表示,由於全球狂掀電動車風潮,奠定電車產業長多趨勢的確立,近日納智捷n⁷線上預訂盛況,市場關注MIH相關概念股後期漲勢的想像空間。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則認為,研判台達電(2308)極有可能是這場產業升級的大贏家,因為從上游的功率模組、電子轉換模組、充電模組,再到中游的電池管理系統、馬達、驅控器、車載充電器、充電設備,再到充電系統、動力系統,「除了最上游的材料(魚頭)及最下游的整車(魚尾)不做之外,中間部份幾乎全包了,未來只要產業持續走揚,台達電勢必會是最受惠的個股。」MIH電動車開放平台(MobilityIn Harmony)是鴻海集團於2020年10月創立的電動汽車開放平台,目前聯盟累計有2407個會員,遍布65個國家與地區。陳唯泰也指出,鴻海的「MIH」是平台,不過從鴻海近期結盟的裕隆及榮炭來看,鴻海似乎想從「微笑曲線」下手。劉烱德表示,從電動車產業上、中、下游,包括產品開發、設備製造、技術服務及業務銷售等上市櫃公司相當多,主要可以三電(電池、電機、電控)來區分。不過以這次的2萬多台納智捷n7訂單來看,對於相關供應商來說,也還是處於練兵階段,對營運要出現明顯貢獻的還不多。由鴻海發起的MIH平台也受惠於納智捷n7線上預訂盛況,分析師劉炯德預期,市場將關注相關概念股後市想像空間。(圖/CTWANT資料、華冠投顧提供)固態電池研發小組碩禾(3691)、中碳(1723)及興櫃榮炭(6555)、聚和(6509)、台半(5425)。以及原本就專精於電源供應器的台達電(2308)、光寶(2301)、康舒(6282),連接線轉作高壓充電線材的正崴(2392)、維熹(3501),系統整合的廣達(2382)與岳鼎等。電機結構,東元(1504)、和大(1536)等;電機結構散熱,如建策(3653)、建準(2421)、元山(6275)等散熱模組廠;車身系統中的連接器、線束、扣件等,也不乏隱形冠軍。系統整合的電控領域更是由工業電腦廠商擔綱車聯網與中控介面的大任,如研華(2395)、華碩(2357)、和碩(4938)等都陸續宣示布局。。劉烱德表示,電動車產業長多趨勢確立,但近期受到美國升息,利差趨使資金流向美元及美元資產,全球股市估值持續修正,台股相關概念股跟隨全球股市作修正,投資人可多留意關注美股企穩後,相關概念股出現低接買點的好機會。工業電腦廠研華也搶進電動車車聯網及中控介面系統整合的電控領域。(圖/翻攝自研華科技臉書)
四川省無預警勒令停電6天 半導體製造業恐影響最重
大陸四川省昨日突然公告,全省19個市自15日起至20日,所有工業電力用戶連放6天高溫假,四川省各地區的各類工廠因而面臨停工停產,這導致電子元器件製造企業都將面臨停產6天。由於近期大陸多個地區持續高溫,民眾用電量大增導致部分地區供電不足,為確保四川電網安全、民生用電及不出現拉閘限電,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和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聯合發布限電緊急通知,讓各地企業做好生產調整,保障保安負荷用電。據陸媒報導,有數據顯示,四川省的電子產業自2019年的營收率先突破萬億,自此就成為四川省第1支柱產業,當中電子信息製造業最為突出。此次受限電影響的半導體製造企業大多聚集在成都市,包括德州跨國公司「德州儀器」(集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凸點加工、金屬鍍膜於一體)、世界第2大半導體公司「英特爾」(封測廠)、美國半導體供應商「Diodes」(封測廠)等,少部分企業則分布在樂山市。由於四川省是全球筆電生產重鎮,許多全球大型零件代工廠、筆電散熱及電池模組都有在四川省設廠,因此有法人擔心筆電市場受影響。總部位於台灣的散熱模組廠尼得科超眾表示,其位於四川省的工廠已接獲15日至20日的限電的通知,而截至8月15日下午3點,廠內仍有電力供應,因此正式停電的時間還有待確定。經過初步向官方了解得知,限電將會在白天實施,而晚上將會正常供電,對此超眾表示,模組廠原先就是採3班制運作,雖然白天班會受到限電影響,但因夜班仍可正常運作,因此預計對營運方面的影響有限。另家台資散熱模組廠雙鴻同樣表示,公司也採3班制生產,為了應對白天限電,已決定將白天班挪到夜間班生產,而夜班運作將從凌晨啟動至隔日清晨,經過此番調整應可滿足既有的訂單需求。有供應鏈相關人士表示,如果僅在白天停電6天,基本對於PC產業鏈企業影響不大,尤其是目前正處於PC產業庫存調整期,導致目前整體PC產品需求量下跌。因此,工廠產能利用率下降幾天的影響是有限的。然而對於半導體製造企業來說,因產線通常是24小時不間斷生產,所以一旦停產將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