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廠
」 雙鴻 AI伺服器 台達電散熱廠Q3慶豐收 法人看好「這幾家」全年獲利可期
隨著AI伺服器量產效能啟動,散熱模組廠奇鋐(3017)、雙鴻(3324)、建準(2421)與力致(3483),前三季營收皆創下同期歷史新高佳績。奇鋐昨(11日)收盤價為629元,近5日股價上漲4.14%;力致漲0.31%收至160.5台幣。奇鋐Q3攻上190.64億元,相較於上一季的164.84億元及去年同期的157.69億元,均有雙位數的成長。力致第三季合併營收25.69億元,季增18%、年增2.7%。水冷需求持續放大,散熱模組廠量產效應也跟進發威,奇鋐越南新廠自今年6月量產後,單月營收屢創新高,連續三個月營收站穩60億元,7、8、9月營收分別以61.31、65.82、63.51億元,連帶推升第三季營收達190.64億元。受惠於筆電旺季到來,加上水冷散熱模組8月進入量產,力致8月營收順利以8.96億元拿下歷史次高,9月營收續挺達8.9億元,第三季營收25.69億元,順利超越2023年第三季的25.01億元,拿下單季新高。力致累計今年前三季營收達66.6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2.41億元年增6.73%,為歷年同期新高,法人樂看力致下半年營運仍將逐季成長。雙鴻也表示,伺服器需求對營收的挹注將從第四季延續到明年,上看第四季營收季增個位數百分比、明年則有望竄升。
受惠AI NB+車用雙利多 法人樂看邁科今年營運增2成
散熱廠邁科(6831)受惠車用、AI NB雙利多發酵,2023年營收幾乎掛零的車用,2024年車用散熱產品將明顯放量。NB部分,邁科總經理林俊宏表示,AI伺服器散熱需求不減,預期將成為今年一大成長動能;法人樂看邁科2024年營收、獲利有望年增2成。林俊宏分享,今年強勁動能來自AI加速卡與車用。隨著AI PC陸續放量搶市,以公司今年營收動能來看, NB有望成長10至20%,伺服器成長10%以上;至於車用由於2023年車用營收幾近掛零,預估今年量能出來,有望占營收比重至5至10%,而AI伺服器去年就占 30%,今年則有望持平。林俊宏表示,邁科去年各產品線出貨量穩定成長,下半年後營運漸入佳境,隨著AI帶動伺服器算力需求大增,國際晶片大廠相繼推出更高階GPU,以滿足 AI 運算需求,但因算力大幅提升,晶片所產生的熱能不斷增加,為避免晶片中的電路因過熱而出現錯誤動作,晶片有效散熱為當務之急。林俊宏指出,近年很夯的伺服器散熱產品,儼然成為邁科去年營運成長的大助力,現有伺服器主要客戶,包括神達、技剛、智邦,其中智邦主要出貨給亞馬遜。估今年伺服器出貨仍有1成的成長空間,且由NB打入華碩五至六個系列。另外在車用方面,隨著車用自動化駕駛系統快速普及,以及電動車滲透率不斷提升,車用電子需求越來越大,同步推升散熱產品加溫,邁科在車用產品布局已久,並在去年通過中國一線車廠認證,已在去年底開始小量出貨,接下來將打進日系車廠,有利後市動能。除中系客戶估2024年第二季放量外,日系客戶亦規畫2024年第三季開模,並於2025年正式出貨,預期2024年車用占比會有明顯成長。展望今年營運,林俊宏表示,兩大成長動能還是在車用和AI NB。AI伺服器散熱需求不減,預期將成為今年一大成長動能,2023年只拿下華碩一至二個系列,2024年則五至六個系列到手;車用則因才剛起步,基期較低,成長力道相對強勁,散熱產品今年將明顯放量,可望為成長動能最大的產品線,並規劃擴大車用與伺服器產能來滿足日益增長的訂單需求。邁科2023年營收16.42億元,年增2.1%,毛利率23.36%;稅後淨利約1億元、年增19.69%,估算每股純益(EPS)2.03 元,獲利成長力明顯超越營收成長力。
龍年抄底時刻3/「新妖股」美超微甩輝達飆上千美元 法人:「這16檔」AI零組件次族群受惠
龍年台股開紅盤後,AI概念股仍是主場。尤其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年前法說會交出漂亮成績單後,市場緊盯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22日凌晨的財報公布,這段期間,台美股還出現「新妖股」,輝達供應商美超微(SMCI),2024年不到兩個月就大漲180%衝上一千美元,美超微嫡系廠台股麗臺(2465)也從70元起漲一度飆上128.5元。台股農曆春節休假期間,全球股市漲跌不一,陸股跌深政府護盤上證指數守住2700關卡,美股則在科技七巨頭領漲下創新高,台股也在封關前,也在台積電法說會上喊出長期毛利率53%可達成的利多加持下,衝上萬八,假期結束後也開出紅盤,接下來的走勢,就看AI晶片一哥輝達22日的財報公布。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期間美股狂飆最兇的,不是輝達(Nvidia),而是輝達供應商美超微。2024年元月,輝達股價從480美元衝上740美元,比美超微的285美元到529美元高出約150-200美元,但1月29日差距開始縮小,美超微加速直追,2月8日以698美元超車輝達的696美元後,更一路不回頭,2月15日直奔1004美元,一個多月大漲517美元,漲幅181%,遙遙領先輝達的50%。1958年次的美超微執行長梁見後(Charles Liang)是台灣嘉義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後,赴美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修習電機工程碩士,1993年在美國成立美超微,主攻高性能伺服器市場。台股龍年開盤後,AI概念股也延續年前氣勢,推升台股指數續攻高。(圖/報系資料照)梁見後16日也受訪指出,以公司目前的產能來看,全年營收有機會上看250億美元,但關鍵還是需要更多的輝達晶片支援。「目前台股中的美超微概念股,廣義來說,有16檔,其中指標股就是板卡廠麗臺(2465)及封測廠華泰(2329),另外相關概念股還有板卡廠技嘉(2376)、微星(2377),矽智財的世芯-KY(3661)、智原(3035)、創意(3443);CoWoS部分則有台積電(2330)、日月光(3711)、京元電(2449)散熱廠奇鋐(3017)、雙鴻(3324)、建準(2421),以及AI伺服器代工廠廣達(2382)、緯創(3231)、英業達(2356)等。」法人指出。其中,麗臺更被市場視為「台股中的美超微嫡系廠」。麗臺是由盧崑山於1986年10月成立,主要生產顯示卡及繪圖卡,2023年8月辦2500萬股私募案,10月公告由大訊科技及肯微科技兩家公司吃下,大訊董事長梁見發及肯微董事長梁見達,二人都是梁見後胞弟,並在去年12月的麗臺臨時股東會上,各拿下一席董事。分析師李蜀芳指出,美超微大漲,身為嫡系廠的麗臺自然受惠,年前到年後一度連拉四根漲停,股價從80元到120元。儘管麗臺從19日開始被處置分盤交易當天,以跌停開出,但到了中午就回到平盤,甚至一度衝高來到差一檔漲停,由此可見市場買氣,「但是麗臺股價來到120多元,但2023年前三季仍是虧損,投資人操作時還是要多加留意。」麗臺在2023年的私募案由美超微執行長梁見後胞弟,大訊董事長梁見發及肯微董事長梁見達認購。圖為麗臺董事長盧崑山。(圖/報系資料照)「反倒是美超微的策略很明顯,就是朝一條龍模式發展,除了麗臺外,散熱族群可以留意。儘管散熱高價股奇鋐跟雙鴻出現漲多拉回,但他們雙雙守住5日線,至於低價散熱股,則是資金搶進的地方,整個財報公布之前,還是屬於搶錢行情。」李蜀芳表示。輝達股價雖被美超微超車,走勢仍持穩,台股相關概念股年後走勢,則與1月營收有關,廣達1月營收滑落到729億元,年減19%,股價走勢偏弱,技嘉1月營收169億元,創新高,年增105%,因此激勵股價一度飆上394元。輝達即將在台灣時間22日清晨公布財報。市場預估,輝達(2023年第四季)營收將超過200億美元,年增230%,每股盈餘約4.5美元,年增7倍。分析師王榮旭認為,「從台積電ADR在過年期間的表現,代表市場還是樂觀看待今年的營收表現,也可以推論,輝達的財報自然也不會有看壞的理由。」整體來看,2024龍年的台灣經濟及股市動能,仍會延續2023年的AI題材,而且族群會擴大,由原本以代工族群為主,擴大到零組件,包括機殼、散熱等。
神秘散熱王2/黃仁勳也稱浸沒式冷卻This is the future 專家提醒「這個問題」目前難解
伺服器代工廠緯穎(6669)在8月法說上透露中東客戶指定要使用浸沒式散熱,意外引爆市場對於浸沒式散熱的關注,不過目前浸沒式散熱所使用的冷卻液,因為有環保問題仍需克服,法人指出,浸沒式散熱是否能真的躍上檯面,還要再觀察一下。當外界都把AI焦點放在上市櫃的伺服器代工廠及散熱廠身上,但身為散熱一哥訊凱早已為輝達的DGX AI系統,設計了散熱解決方案。尤其輝達之前所推出的多款低中高階顯示卡,因為散熱要求高,也讓很多玩家都採用酷碼的散熱系統。至於浸沒式散熱,據了解,酷碼已有團隊為輝達設計相關方案。理財達人股癌更直言,「酷媽也是什麼都會,什麼都有準備」其實在今年5月底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搭配上輝達的AI伺服器晶片亮相,各家廠商也競相展示浸沒式散熱產品,包括技嘉(2376)、鴻海(2317)旗下的鴻佰科技,另外工研院也在會展期間與廣運(6125)聯合發表HPC雙相浸沒式冷卻技術。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對於浸沒式冷卻技術也直說,「這是未來(This is the future)。」微軟在2022年6月已開始運用兩相浸沒式液體散熱為資料中心伺服器散熱。(圖/台灣微軟提供)晶片大廠英特爾則指出,資料中心佔據了全世界1%的電力需求和0.3%的碳排放量,經過研究顯示,與傳統資料中心相比,具備能源再利用的浸沒式冷卻技術,能夠將碳排量降低45%。英特爾去年也推出業界首款Open IP資料中心浸沒式液體冷卻解決方案和參考設計,初步的解決方案和概念驗證,則由台灣英特爾和整個台灣生態系一同攜手,分階段合作預計在今年底完成,並計畫拓展至全球市場。微軟也使用兩相浸沒式液體冷卻,透過沸騰液體為其資料中心伺服器降溫。工研院電光系統所組長王欽宏告訴CTWANT記者說,「目前主要的散熱方式,包括氣冷、水冷及浸沒式,但是對於AI伺服器來說,因為它的發熱高,而浸沒式液態冷卻其整體架構直接貼近整組發熱源供給散熱,得以更好的熱耗散能力。」而浸沒式又可分為雙相(Two-Phase)與單相(Single-Phase)。台達電也指出,近幾年資料中心所需電力節節升高,為大幅降低不必要能耗,浸沒式液冷散熱系統成為關注焦點,公司所推出的浸沒式液冷散熱電源,具備最高達96%的能源轉換效率,搭配浸沒式散熱節能效果,可替資料中心省下更多能耗。儘管浸沒式的散熱效果較佳,但工研院資通所副所長蔣村杰也指出,「浸沒式散熱效率好,但它也有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後續維修。因為冷卻液的黏度較高,一旦遇到系統有問題,就是要整組換掉,再把壞掉的零件拿去修,去除冷卻液的成本也必須要留意。」
神秘散熱王1/電競「酷媽」營收約300億隱身內湖一角 輝達、INTEL、AMD都是他的客戶
AI指標股廣達(2382)、緯創(3231)近期股價大洗三溫暖,市場焦點轉而看上周邊零組件,尤其AI伺服器功率大推升散熱需求,包括奇鈜(3017)、雙鴻(3324)等都成了受惠台廠,最大的散熱贏家則是投資人看得到卻吃不到,迄今尚未上市的「酷碼科技」(Cooler Master)。這家台股投資人十分陌生的酷碼科技,早就打入AI晶片龍頭輝達供應鏈。奇鋐董事長沈慶行在今年5月法說會上曾透露,「在伺服器散熱市場中,該公司競爭對手不多,僅台達電、CoolerMaster及美國「Aavid」,當時市場盛傳,奇鋐已進入輝達3D VC(Vapor Chamber)的供應認證階段,7月則傳出已通過「熱處理」及「可靠度」兩項認證,預計第四季將放量出貨,有機會與Cooler Master並列唯二供應商,在在說明酷碼科技的一哥地位。(註:3D VC是指均溫板與熱導管結合,內部腔體連通,達到更佳的散熱效果,且成本較水冷散熱方案有優勢,空間設計也具彈性。)散熱廠告訴CTWANT記者說,「其實不只在電競散熱器,包括英特爾(INTEL)跟超微(AMD)所用的CPU散熱器,訊凱也是主要供應商之一。」因應近期包括輝達(NVIDIA)、超微(AMD)積極搶進AI晶片領域,據了解,訊凱內部也成立了不同客戶的專案小組,推出專屬設計的散熱產品,其中浸沒式散熱也是主要發展重點。事實上,在電競世界裡,Cooler Master正是被玩家暱稱的「酷媽」,在社群媒上,臉書粉專有228萬個按讚數,IG追蹤人數也高達100萬。然而,這家散熱器一哥或電競酷媽的背後創辦人,卻十分神祕,從未受訪。酷碼科技是遊戲玩家界知名的散熱解決方案廠,近年也開始擴大在電競周邊的布局。(圖/翻攝自coolmaster臉書)酷碼科技的起家,要從1992年說起,創辦人林仁政(Roger Lin)原是產品經理,在個人電腦起飛的年代,他看好個人越來越火熱的電腦組裝市場散熱器需求,便帶著一位助理創業,成立「訊凱有限公司(後更名為「訊凱國際」),打出散熱器品牌「Cooler Master」。訊凱起先設在中和區中正路的巨門企業總部大樓裡,CTWANT記者日前實地走訪,現址已由別家公司使用。創業七年後,訊凱採用日本尖端的立體設計的靈感,成功設計出公司第一台全鋁機箱ATC100,正式打響Cooler Master名號,同年訊凱也到大陸廣東設廠,並在2002年成立中國分公司,中文名為「酷冷至尊」。因應不同市場需求,2002年,Cooler Master旗下事業部拆分成零售產品事業部以及ODM/OEM散熱系統解決方案事業部,並在2013年間此二事業部正式分割成二家公司,也就是以自有品牌為主的酷碼科技及研發代工為主的訊凱國際。據了解,訊凱創辦人林仁政對於科技產品,只有一個理念,就是讓玩家都能有自己獨有的產品,讓客戶「Make It Yours.」、「人們想要獨特且能夠展現自我的產品」。電競廠商指出,林仁政的個性相當低調,加上因為公司沒有上市櫃,所以訊凱國際基本上的營運方向都是老闆說了算。Cooler Master歐洲總部於2014年喬遷前,荷蘭BOM省外商投資部局長Eelko Brinkhoff造訪酷碼台北總部,林仁政親自接待。(圖/翻攝自Eelko Brinkhoff推特)「不過訊凱因為公司發展迅速,加上跟其他科技同業相比,不太常加班,因此其他同業的產品經理(PM)也都轉職到訊凱,甚至還有人做沒幾年,就當上了事業單位的主管,如果是在原本的公司,頂多只能升上小主管而已。」電競廠商告訴CTWANT記者。從未接受媒體採訪的林仁政,2019年歐洲總部部正式由荷蘭芬諾(Venlo)遷到安多芬(Eindhoven),算是首度曝光,而2020年8月經濟部投審會通過10家中小企業60億擴大在台投資計畫,其中訊凱國際一口氣砸15億元在桃園龜山購置廠房,看好AI、5G等需求,導入智慧化機械設備,並設立研發實驗室,其實力讓外界驚訝不已。由於訊凱國際及酷碼科技皆未上市,只知其散熱市佔率為台廠第一,營業規模則不得而知,不過從2020年酷碼科技與明志大學產學合作的資料,其2019年營收為5.4億美元,另外growjo網站的統計資料,酷碼2022年營收推估為9.3億美元,以此推算,3年內營收成長了72%。除了機殼跟散熱之外,電競相關周邊也是Cooler Master鎖定的市場,包括鍵盤、滑鼠、體感電競椅、以及被稱為「肥宅快樂艙」的沉浸式遊戲艙。電競玩家Kevin則認為,體感電競椅不管是看電影或是玩遊戲,都能有即時的震動回饋,讓遊戲的沉浸感更強。酷碼科技也結合遊戲、餐飲、科技、健康等元素,讓消費者享受獨一無二的五感體驗。(圖/翻攝自台中市政府官網、翻攝自訊凱官網 )隔年,訊凱加碼與日本村田製作所攜手,開發世界最薄的散熱零部件,厚度只有200微米的「均熱板(Vapor Chamber)」零件,技術更上一層。2021年第三季,Cooler Master及訊凱國際總部一舉從中和移往內湖新湖一路的自有建物,擴大營運。2022年11月底,酷碼科技新總部舉辦了大樓啟用典禮。遊戲玩家Huan也指出,Cooler Master是電競玩家都很熟悉的品牌,濃厚的產品個性味是它們最大的特徵,酷碼科技新總部外觀是採用散熱器的鰭片式設計,大樓五樓到頂樓還是開放式設計,室內光線還會隨著太陽的移動而有不同的光影變化。訊凱也成立了內部網站「酷碼學苑」,由員工分享如何了解公司、公司文化等,同時也大力宣傳內部創業,據了解,只要有好的創意發想,就有機會在公司成立新部門,讓員工內部創業。為了推廣創客文化,Cooler Master也經常舉辦電競比賽。2022年10月,酷碼也亞灣新創園、悅智全球顧問、YEZ國際加速器等單位成立「酷創聯盟」,酷碼執行長沙哲凝也揭示了,希望提供CoolerMaster資源,與新創夥伴共創,透過生態系統建立,成就新創,也驅動內部轉型。創業已逾30年的林仁政,就是希望透過內部創業,讓公司不在只是一個散熱公司,不僅要打造一個電競完整生態系,還要擴大觸角,走出一條軟硬通吃的新路。
再戰AI不悲哀3/個股走勢分歧 分析師:先釐清本身操作模式 長投短投都應「這麼操作」
近期,AI類股走勢開始出現分歧,投資人還能「無腦」買AI類股?華冠投顧分析師范振鴻表示,ChatGPT開始收費進入商轉,確實是跨時代創舉,但投資人還是要看自己的操作模式,長期投資或短期操作?不管選擇哪一種,都建議「分批買進,避免看錯一次就被套牢,被迫從短線操作變成長期價值投資。」目前還有AI持股的投資人,應該要做兩項檢視動作,一、手中持股的公司是否確實受惠於AI相關訂單而營收及獲利有所提升?二、自己本身操作週期,是長期投資還是短期操作,若是長期投資,判斷指標以AI伺服器的成長增幅趨緩或持續擴大為主;短線投資人判斷某個族群或個股的核心要素,則是個股的價量,在量縮整理時布局,在價量齊揚的時發動攻勢。以指標股廣達(2382)及緯創(3231)來看,股價走勢就不盡相同,廣達雖然從7月31日高點271元跌到8月4日的206元,跌幅近24%,但仍緊跟著月線,但是緯創從161.5元跌到最低109元,緯穎(6669)也從2145元跌到1475元,跌幅均超過30%,且離月線都有一段距離,相較之下,廣達多方續攻的量能還在,但是緯創跟緯穎,就必須要先重新站回到月線之上,才有機會重新上攻。法人強調,近期AI族群震盪大,操作難度高,投資人可設定月線為觀察個股強弱的指標。而AI伺服器需求展望佳,但是這些供應鏈,目前的主力產品仍是傳統伺服器,根據研究機構TrendForce調查,2023年AI伺服器(包含搭載GPU、FPGA、ASIC等)出貨量近120萬台,年增38.4%,占整體伺服器出貨量近9%,至2026年將占15%,同步上修2022~2026年AI伺服器出貨量年複合成長率至22%。而AI晶片2023年出貨量將成長46%。但是傳統伺服器市況則是偏弱,因為北美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包括Google、亞馬遜、Meta、微軟都陸續下調採購量,Dell及惠普(HPE)等也下調全年出貨量預估,因此TrendForce也預期,今年全球伺服器整機出貨量將下修至1383.5萬台,年減2.85%。緯穎在日前法說會中,透露有中東國家級AI伺服器客戶,也讓市場傳言的中東客戶獲得證實。(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Ar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臉書 )「這些做AI伺服器零組件的公司,一定也會有傳統伺服器的訂單,現在投資人必須需要多納入一個考量點,傳統伺服器的需求疲弱,使得AI族群將面臨AI相關訂單獲利是否足以彌補傳統伺服器的衰退影響。整體來看,投資人應該多注意相關個股所公布的法說資料,觀察公司AI的營收佔比以及IA的獲利佔比,才能了解公司的AI伺服器含金量純度。」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提醒。法人指出,分析近期主要廠商對於AI看法,其中廣達預期在第三季底將有多個AI伺服器專案開始出貨,帶動AI伺服器業績出現2位數增長,並推升毛利率,公司規劃增加產能因應。仁寶預計明年AI伺服器佔伺服器業務營收比重,從8%成長至20-25%。華碩目標伺服器營收五年增長五倍,年複合成長率目標為40%。機殼廠勤誠預期,今年底AI伺服器相關業務營收比重將達15-20%,並帶動平均銷售單價與毛利率上升。散熱廠奇鋐目前AI伺服器營收占比已達一半,看好未來3至5年是快速成長期。台達電也指出,AI伺服器帶動電源需求強勁,相關營收比重將只增不減。法人表示,台積電目前AI營收占比約6%,預期未來5年需求平均年複合成長率將近 50%,營收占比將擴增至11-13%。由於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法說會喊出CoWoS擴產越快越好,包括桃園、新竹、苗栗及台中等地均將建置生產線。TrendForce觀察,台積電2023年底CoWoS月產能有望達12K,其中,NVIDIA在A100及H100等相關AIServer需求帶動下,對CoWoS產能較年初需求量,估提升近5成,加上AMD、Google等高階AI晶片需求成長下,將使下半年CoWoS產能較為緊迫,而此強勁需求將延續至2024年,預估若在相關設備齊備下,先進封裝產能將再成長3-4成。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11日在出席「榮耀20 ETF啟動財富博覽會」時表示,AI發展對台廠供應鏈是有益的,今年還只是第一年,明年就會看到大幅成長,「我個人是覺得非常值得期待,庫存跟整個景氣的狀況,目前看起來都往正向去發展」。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認為,AI發展對台廠供應鏈是有益的,今年還只是第一年,明年就會看到大幅成長。(圖/報系資料照)
摺疊手機拚救市?2/台供應鏈默默吃商機 軸承廠含金量最高
「當手機品牌廠將目光轉向折疊手機,供應鏈也跟著受惠,其中目前台系供應鏈中,主要受惠廠是軸承廠,包括兆利(3548)及奇鋐(3017)子公司富世達(6805)。」華冠投顧分析師范振鴻告訴CTWANT記者,此外,新日興(3376)則是主攻韓系手機大廠。其中,兆利及富世達都有與中國品牌廠華為簽署排他條款直至2024年6月,換言之,條款限制截止相關折疊業務只能供應給華為,後續合約調整還需要再追蹤觀察。兆利主要生產筆電軸承,2022年折疊機營收比重已將近3成,今年隨著客戶新機種發表,也將挹注其營收。富世達主要產品為摺疊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轉軸零件。隨著Google月前跟進推出首款折疊手機PixelFold,法人預期,除了軸承廠外,包括面板材料廠達興材料(5234)、散熱廠雙鴻(3324)、觸控模組廠GIS-KY(6456)、AMOLED面板廠達運(6120)等也都有機會打入供應鏈。新日興則是韓系品牌廠的主要供應商。(圖/翻攝自新日興、googlemap螢幕擷取畫面)范振鴻說,折疊式手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視為手機市場的創新。折疊式手機提供了更大的螢幕顯示,使用者可以同時享受到平板電腦和手機的便利性;它們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多任務處理能力和生產力,以及更好的使用體驗。這些功能可能吸引那些尋求更高端和創新產品的消費者。法人指出,價格是一個重要因素,折疊式手機的價格通常比傳統手機更高。其次,折疊式手機的耐用性和可靠性也是一個問題,需要更強大的設計和材料來確保折疊機制的可靠性。整體來說,折疊式手機雖然具有潛力成為手機市場的新動能,但需要解決價格、耐用性和技術問題,並贏得大宗消費者的廣泛接受。至於該如何降低成本?法人指出,可以透過兩個方面來進行,包括生產規模及技術改進。隨著折疊式手機市場的成熟和需求的增加,生產規模擴大可以降低單位成本。同時,關鍵零組件,如軸承、OLED及IC載板的生產技術的進步和改進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成本。摺疊手機帶動可撓式AMOLED面板需求,友達旗下達運營運也可望受惠。圖為達運精密董事長蔡國新。(圖/翻攝自成功大學網站)另外針對折疊式手機的特殊需求,進行研發和設計的優化,包括結構設計、折疊機制、電池管理等方面。同時,提前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避免後續成本的增加。尤其折疊手機也持續朝輕薄方向發展,對於零組件的微小化,也成為供應商需要突破、搶得商機的關鍵。法人指出,折疊機雖然手機市場的新焦點,但是台廠在相關領域的布局相對不深,如果蘋果也真如外界預期推出相關產品,或許就有機會掀起另一波熱潮,屆時軸承廠預料也是台廠中最主要的受惠廠商。
蘋果撐大局3/大立光創高領軍衝 蘋概股有望吸金
蘋概股何時啟動?「蘋果預期第四季營收加速,換言之,供應鏈將在第三季啟動備貨周期,台股相關蘋概股價從今年初至今大幅修正約3成後,目前本益比普遍落在10倍。」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表示,可留意蘋果供應鏈。不少投資人關注蘋概股下半年能否成為台股主流?分析師王兆立分析,這兩三年來,紅色供應鏈竄起,使台股中的蘋概股表現跟過往不一樣,在價格壓力下,多頭格局比較少見,都呈現箱型格局,「不過,隨著進入傳統旺季,蘋概股還是值得關注,目前領軍指標是大立光(3008)。」今年7月因為矽力-KY進行股票分割,加上信驊(5274)也走跌,大立光在跌幅相對輕微下,重登股王寶座,近期更持續站穩2000元整數大關,主因是董事長林恩平在第二季法說會上釋出「7月比6月好、理論上8月比7月好」的看法,讓市場普遍認為,公司還是看好下半年,至少較上半年好。蘋果今年新機高階機種比重有望提升,鏡頭廠大立光將可受惠。(圖/報系資料照)王兆立指出,「大立光股價在整理完後續創新高,自然引發市場關注,目前市場給予蘋概股的本益比並沒有很高,但隨著進入傳統旺季,如果個別公司營收財報有出現超過預期的表現,就有機會吸引資金湧入,推升股價走揚。」蘋概股的相關指標股有哪些?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表示,包括生產晶片的台積電(2330);鏡頭光學元件的大立光(3008)、亞光(3019)、揚明光(3504);IC設計廠聯發科(2454);IC載板廠景碩(3189)、臻鼎-KY(4958);印刷電路板廠華通(2313)、金像電(2368);CCL銅箔基板廠台光電(2383);NOR快閃記憶體廠華邦電(2344)及旺宏(2337);散熱廠雙鴻(3324);組裝廠鴻海(2317)及和碩(4938)。 蘋果iPhone 14即將發表上市,供應鏈廠商營運也正蓄勢待發。(圖/中新社)劉炯德提醒,美中經濟對抗從半導體進一步延伸至電動車產業,眼下台海問題加劇,台股下方萬四雖有國安基金地板護盤,但產業前景及美國升息縮表環境仍令投資人卻步,短線看不見信心買盤,無量自然不會有好價。目前第三季為企業財報空窗期,而美國升息循環進入緩和階段,「此時市場信心不足下,將有利於特定資金進場及中籌碼,只要利用時間反覆震盪打底成功,則在第四季走出一波行情的機率將會大幅度升高。」劉炯德說。
電子業大衝擊!大陸執行「能耗雙控」 長三角台商面臨停產壓力
中國官方為達碳中和目標全面執行「能耗雙控」,台商群聚的長三角地區面臨停電停產壓力。其中,蘇州及昆山兩地26日突擊式的通知所有廠商停電停產,當地除了半導體及面板產業不受影響,包括PCB、被動元件、ODM/OEM組裝、電源及散熱設備等產業全都被迫停產至9月底,影響層面深遠,9月營收表現恐受工作天數減少影響,而10月之後是否會有二度或三度的停電停產命令仍未可知。蘇州及昆山地區之能耗雙控影響產業情況散熱廠建準26日率先在股市觀測站公告昆山廠停電停產及因應方案。建準副總經理李為仁表示,26日上午8、9時才接到臨時停電的通知,隨即展開產線的調度,由於昆山廠尚有庫存,就算有急單也可以透過廣西及台灣廠生產,再加上時間只有四天半,推測影響仍有限。不過李為仁表示,目前比較擔心「NB的供應鏈會出亂子」,特別是昆山台商多,但目前大家都還在忙亂中,要等到27日上班才能了解客戶供料計畫會否因此改變。蘇州及昆山要求當地所有廠商停電停產,但半導體及面板產業則不受影響,聯電的蘇州和艦晶圓廠,以及日月光、京元電、頎邦等封測廠,均維持正常營運。友達配合當地政府限電政策,廠區停止非必要用電,生產營運將適當因應調整。不過業者表示,政策每天都有變化,還要觀察後續的措施再做調整。不過,PCB廠及被動元件廠生產受到直接衝擊。在被動元件業者部分,電阻二哥厚聲昆山廠已經放假及停產,估停產天數達12天。凱美、麗智、九豪等則先停產3~7天,至於國巨標準型產品以蘇州廠為主要產能重鎮,因廠房位於蘇州新區且不在這一次限電範圍,還可維持正常營運,業界預期這一波停產將有助於庫存消化。蘇州及昆山一帶PCB廠包括台光電、敬鵬、柏承等均已陸續停產。位於蘇州的金像電、嘉聯益、欣興等表示配合當地政府能耗雙控政策,後續將進行產能調配,由台灣廠支援。在昆山設廠的南電、定穎、台郡同樣收到限電要求並降載生產,南電及定穎正在調配其它廠區產能支援,以及以庫存因應。台郡展開兩岸產能調度,盡可能滿足客戶需求。龍頭大廠華通蘇州廠及健鼎無錫廠目前生產營運正常,華通表示,蘇州廠主要是SMT,沒有PCB產能,可由惠州廠來因應。但惠州廠已收到通知並停電,目前是以發電機供電。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及群光在吳江設廠,台達電與群光集團均尚未接獲當地政府限電通知,但也都知悉周邊許多供應鏈已遭到限電,對營運是否有影響還需要釐清。在ODM/OEM廠部分,仁寶在昆山擁有龐大的筆電產能,和碩蘇州廠則是組裝微軟Surface系列產品線及XBOX遊戲機,特斯拉上海廠所需中控台也是由和碩蘇州負責提供,至於和碩昆山廠產能部分支援上海廠生產iPhone。至26日晚為止,仁寶、和碩、緯創仍正常營運未被限電停產,但已評估供應商停電對其工廠運作影響;至於微星、神基在當地據點已配合停電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