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問題
」 南韓 尹錫悅 台積電 中國 柯文哲民調七成六自認台灣人 游盈隆:最敏感、也最根本的政治問題
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今(30日)發表「台灣人民族認同的新發展」即時民調,結果顯示,在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有七成六自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一成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不到一成自認「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台灣社會經歷三次政黨輪替執政,已形成壓倒性的單一民族認同。台灣民意基金會調查發現,在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有七成六自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一成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圖/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民調詢問:「在台灣,有人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也有人自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請問您認為自己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或是您有其他想法?」結果發現:76.1%自認為自己是台灣人,10.1%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9%自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4.5%沒意見,0.4%不知道、拒答。換句話說,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有七成六自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一成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不到一成自認「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游盈隆表示,這項發現傳達了兩個訊息,一個是,在今日台灣,台灣人認同是超過四分之三國人的選擇,這是一種「統攝性的」(overarching)單一民族認同;另一個是,中國人認同超越「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雙重認同,相當罕見。游盈隆分析,與上次在2024年6月的民調比較,台灣人民族認同模式沒有基本的變化,整體而言相當穩定。具體地講,台灣人認同略減 0.7個百分點,雙重認同者(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下滑 0.5個百分點,中國人認同上揚3.5個百分點;再看細分,54.5%有強烈台灣人認同,21.6%溫和的台灣人認同,9%有雙重認同,6.6%有溫和的中國人認同,3.5%有強烈中國人認同。民調分析,從政黨支持傾向看,各政黨支持者民族認同傾向有明顯不同。具體地說,民進黨支持者,96.8%台灣人,1.9%雙重認同,0.9%中國人;國民黨支持者,48.2%台灣人,20.6%雙重認同,26.7%中國人;民眾黨支持者,75.2%台灣人,4.9%雙重認同,15.3%中國人;中性選民,70.7%台灣人,10.6%雙重認同,7.3%中國人。「台灣人與中國人認同之爭,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政治上最敏感、也是最根本的問題。」游盈隆指出,台灣人與中國人的認同之爭,一方面是理念之爭,另一方面則是一場超級的政治角力。他指出,時至今日,台灣社會已經歷過八次總統大選、十次立委選舉,其中包括了三次政黨輪替執政,台灣認同已獲得壓倒性與全面性勝利,從這次最新全國性民調再一次獲得證實。此民調訪問期間是2024年12月9-11日,共三天;對象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採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dual-frame random sampling),市話70%,手機30%。有效樣本1083人,市話761人,手機322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8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財團法人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簡稱台灣民意基金會(TPOF)。
四成九民眾贊成代理孕母卻不能入法 游盈隆:主要是政治問題
衛福部修訂《人工生殖法》,因代理孕母制度引發議論,最後決定代理孕母脫鉤處理。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今(16日)發表「國人對「代理孕母」合法化的態度」即時民調,結果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四成九贊成「代理孕母」合法化,四成一不贊成,贊成比不贊成多8.9個百分點。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此結果也就是說,目前台灣社會多數民意贊成代理孕母合法化。民調詢問,「『代理孕母』在台灣,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一般說來,您贊不贊成『代理孕母』合法化?」民調中也解釋,代理孕母是指:有需求的一方請代理孕母生子,產下的嬰兒成為需求方的子女。通俗的說法是「借腹生子」。結果發現:13.9%非常贊成,35.1%還算贊成,25%不太贊成,16.1%一點也不贊成,8.2%沒意見,1.7%不知道。民調結果顯示,民眾有四成九贊成「代理孕母」合法化,四成一不贊成。(圖/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一言以蔽之,代理孕母制度在台灣遲遲不能建立,主要是政治問題,不是社會不能接受。」游盈隆指出,「代理孕母」(Surrogate motherhood)議題早在1970年代就浮現,它涉及複雜的法律、倫理、醫療、哲學、宗教層面問題,世界各國基於國情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這次民調結果的發現傳達了一個訊息,那就是,台灣代理孕母制度遲遲不能建立,主要原因不是缺乏多數民意支持,而是女權運動相關壓力團體杯葛及朝野政黨對立使然。民調報告也從五個面向分析結果值:首先,從性別角度看,男性顯然比女性更願意接受「代理孕母」制度。具體地講,五成七男性公民贊成「代理孕母」合法化,三成二不贊成;同時,四成一女性公民贊成「代理孕母」合法化,五成不贊成。 第二,從年齡層看,55歲以下,多數人贊成「代理孕母」合法化;而55歲以上,多數不贊成。具體地講,20-24歲,五成五贊成,三成不贊成;25-34歲,六成贊成,三成四不贊成;35-44歲,六成三贊成,三成六不贊成;45-54歲,四成八贊成,四成六不贊成;55-64歲,四成三贊成,四成五不贊成;65歲及以上,三成五贊成,四成六不贊成。 第三,從教育背景看,教育程度越高,似越能接受「代理孕母」制度。具體地講,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者,六成一贊成,三成四不贊成;專科教育程度者,五成八贊成,三成五不贊成;高中/高職教育程度者,四成三贊成,四成七不贊成;初中/國中教育程度者,三成二贊成,五成七不贊成;小學及以下,二成九贊成,四成四不贊成。 第四,從職業背景看,除家庭主婦及勞工多數反對「代理孕母」外,退休人員贊成與反對各半,其他七類職業類別都呈現多數贊成,包括自營商/企業主、高階白領人員、基層白領人員、軍公教人員、農民、學生、及失業/待業人員。 第五,從政黨支持傾向看,民進黨支持者,四成五贊成,四成四不贊成;國民黨支持者,五成贊成,四成七不贊成;民眾黨支持者,七成三贊成,二成六不贊成;中性選民,四成四贊成,三成九不贊成。本次調查由台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教授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本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資料清理與統計分析。訪問期間是2024年12月9-11日,共三天;對象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採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dual-frame random sampling),市話 70%,手機30%。有效樣本1083人,市話761人,手機322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8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財團法人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簡稱台灣民意基金會(TPOF)。
戒嚴風波持續!尹錫悅譴責在野黨「癱瘓國政」:濫用彈劾手段
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突宣布戒嚴,而後議員們翻越圍牆進入國會,最後以190:0壓倒性票數決議解除戒嚴。隨後7日南韓國會針對尹錫悅的彈劾案進行表決,但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發動杯葛,導致該次彈劾案因表決人數未過門檻而失敗。對此,尹錫悅也於今(12日)發表聲明,譴責在野黨煽動彈劾,導致國政癱瘓。根據《韓聯社》的報導,尹錫悅表示,「在野黨在瘋狂地煽動,聲稱宣布戒嚴等於叛國,真的是這樣嗎?目前正在癱瘓大韓民國國家事務、破壞憲法的勢力是誰?」尹錫悅表示,這兩年半以來,主要在野黨為了打倒民選總統、不承認總統,而不停鼓動辭職和彈劾,「在野黨濫用彈劾手段,導致國家事務陷入癱瘓」。此外,尹錫悅還指示國防部長,檢查國家選舉委員會的電腦系統。事實上,國家警察國家調查總部緊急戒嚴特別調查小組先前對總統辦公室、警察廳、首爾地方警察廳國會警備隊等處,進行強制調查,並進行搜索和扣押。而時任國防部長金龍顯、警察廳長趙志浩、首爾警察廳長金峰植等人,已被逮捕。國會則於10日審議多項相關法案,通過要求立即逮捕尹錫悅、前國防部長金龍顯、前行政安全部部長李祥敏等8名叛亂嫌疑人的決議案,並通過針對旨在透過任命常設特別檢察官,調查尹錫悅是否犯叛亂罪的法案。先前尹錫悅也針對戒嚴道歉表示,作為最終負責國家事務的總統,宣布戒嚴是出於絕望,但這給人們帶來了焦慮和不便,「我真誠地向那些感到非常驚訝的人們致歉,我不會迴避法律和政治問題。」尹錫悅承諾,永遠不會出現一些人擔心的第二次戒嚴,執政黨和政府將共同承擔未來國家治理的責任。
戒嚴風波延燒! 南韓總統辦公室遭警搜索扣押
南韓總統尹錫悅(윤석열,Yoon Suk Yeol)3日深夜突頒布緊急戒嚴令,而後議員們翻越圍牆進入國會,最後以190:0壓倒性票數決議解除戒嚴。最新消息指出,特別調查小組稍早前往位於首爾市龍山區的總統辦公室、警察廳、首爾警察廳、國會警備隊等處,進行搜索和扣押。根據韓聯社報導,國家警察國家調查總部緊急戒嚴特別調查小組指出,戒嚴後首次對總統辦公室、警察廳、首爾地方警察廳國會警備隊等處,進行強制調查,並對這4個地點進行搜索和扣押。據悉,尹錫悅目前不在總統府。另外,時任國防部長金龍顯、警察廳長趙志浩、首爾警察廳長金峰植等人,已被逮捕。針對戒嚴,尹錫悅日前出面道歉表示,作為最終負責國家事務的總統,宣布戒嚴是出於絕望,但這給人們帶來了焦慮和不便,「我真誠地向那些感到非常驚訝的人們致歉,我不會迴避法律和政治問題。」尹錫悅承諾,永遠不會出現一些人擔心的第二次戒嚴,執政黨和政府將共同承擔未來國家治理的責任。
CPTPP入會遭反對卡關?外交部回應了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執委會今年未決議成立台灣入會工作小組,外傳是因新加坡、馬來西亞表態反對,外交部長林佳龍9日透露,星、馬並未反對台灣加入,因台灣與中國的入會案互相糾葛,有部分會員國強烈反對中國加入,反而「有點卡到我們」;他強調,沒有CPTPP會員國反對台灣加入。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外交部主管收支公開及機密部分」,外交部針對「國際會議及交流」工作計畫內「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分支計畫的一般事務費,編列6611萬1000元。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疑,今年聯合國大會期間,僅有9個邦交國為台灣發言,顯示台灣推動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企圖心不足。此外,今年CPTPP年會決議不就台灣入會案成立工作小組,未來幾年將有對台相對不友善的國家擔任輪值主席國,外交部應有所因應。林佳龍指出,最近媒體報導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反對台灣加入CPTPP,與事實有些出入,新加坡對中國與台灣皆抱持支持立場,但強度不見得相同;而馬來西亞則是支持中國成立工作小組,但並未反對台灣加入。林佳龍進一步解釋,有些國家只支持台灣,有些則是反對中國加入,由於兩者會互相糾葛,確實還沒辦法完全取得共識,但「並沒有反對台灣」,其中確實有政治因素。不過他強調,明年澳洲輪值CPTPP主席國,我們對入會「不必太悲觀」,這次CPTPP允許台灣與成員國進行前期諮商,這是重要的進展空間,只要政治問題成熟後,會誠懇跟其他成員國溝通、降低政治考量。最後,外委會就此案凍結200萬元,待外交部向外委會提出書面報告,並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快訊/尹錫悅道歉了! 承諾「絕不會有第二次戒嚴」
南韓總統尹錫悅(윤석열,Yoon Suk Yeol)3日深夜突頒布緊急戒嚴令,而後議員們翻越圍牆進入國會,最後以190:0壓倒性票數決議解除戒嚴。事後尹錫悅神隱多日,今(7日)終於出面了。尹錫悅表示,作為最終負責國家事務的總統,宣布戒嚴是出於絕望,但這給人們帶來了焦慮和不便,「我真誠地向那些感到非常驚訝的人們致歉,我不會迴避法律和政治問題。」他也承諾,永遠不會出現一些人擔心的第二次戒嚴,執政黨和政府將共同承擔未來國家治理的責任。
高橋一生因一句話接演台劇 連俞涵合作男神嗨喊「夢想成真」
東京國際影展期間舉辦了台灣影集《零日攻擊》的記者會,張洛偍、連俞涵與製作人鄭心媚出席活動,並播放日本演員高橋一生和水川麻美的預錄影片,高橋一生談到接演原因,表示:「在日本,製作以政治問題為背景的人性戲劇並不容易,而這部作品將此類議題以娛樂形式呈現,讓我感到興趣。另外,劇本十分吸引人,全程在台灣拍攝且參與的都是台灣團隊,這些因素都讓我很有興趣。」也分享製作人告訴他:「和平是最重要的!」這句話深深觸動了他。連俞涵與高橋一生飾演一對「前戀人」,她表示:「高橋先生非常專業,我們會提前一起讀劇本並討論角色背景,拍攝過程十分順利。雖然語言不通,但進入角色後,我感到語言並無阻礙,能與他合作真是夢想成真。」她在第二集中飾演新聞主播,呈現台海危機下媒體的角色,並詮釋一名身為記者的內心掙扎,「最初接到這個角色時非常開心,這次能演現代角色讓我十分期待。為了演好這個角色,我學習了專業新聞主播的技巧,並親身前往電視台實習。」連俞涵表示與高橋一生合作是夢想成真。(圖/零日文創提供)水川麻美也在中文問候後表示:「能夠參與這樣一部能夠將複雜議題成功轉化為娛樂作品的作品,我感到非常榮幸。在與團隊溝通和討論中完成拍攝,讓我非常期待成品的樣貌。」與水川麻美有諸多對手戲的張洛偍,在第五集中飾演一名兒時移居台灣的警察。談到角色,他表示:「這是個帶有黑色幽默的角色,而我之前並未嘗試喜劇,感到是全新挑戰,非常開心。」回憶與水川麻美的合作,他說:「我過去就很喜歡水川女士的作品,這次合作像實現夢想一樣。但作為粉絲,每次對上她的眼神我就緊張得忘詞或出錯。」關於全劇十集由十位導演執導的方式,製作人鄭心媚解釋:「每集由不同導演拍攝,但彼此間緊密相連。此種方式的目的是呈現多元視角,特別是台灣首次以台海戰爭及共產黨滲透為主題的作品,需有不同觀點來呈現。」並透露選角過程困難重重,但仍以最適合的演員為選角準則,對於高橋一生與水川麻美的選擇也感到十分滿意,認為兩人與台灣演員的搭配極佳。
晶圓二軍求生2/全球搶半導體供應鏈支票滿天飛 業者海外投資憂被「套牢」
10月26日、在熱鬧且炎熱的台積電運動會上,創辦人張忠謀稱讚員工們讓今年再創紀錄後,話鋒一轉,連講兩次「全球化已死」,因「最嚴峻挑戰就在眼前」。果然,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再度在Podcast節目上重申「台灣偷了我們的晶片生意。」「美國也有人問我們要不要去設廠,我說,等11月6日後再說吧!」跟晶圓廠到海外布局的半導體設備廠商向CTWANT記者說,美國總統大選的政治問題恐讓產業一夕翻盤,連護國神山都憂心忡忡,其他業者不得不停看聽。台灣深耕半導體產業多年,難得遇上眾星捧月、各國爭搶時刻,連缺水的阿拉伯、缺電的菲律賓都放話邀請設廠;經濟部數據顯示,今年1到9月核准的對外投資為539件、年增30.19%,投資金額415.6億美元,更暴增137.75%,就是因半導體業海外設廠。但CTWANT記者採訪多位廠商,他們檯面上樂談國際化布局,但私下抱怨,現在是到處畫大餅、亂開支票滿天飛,到當地才發現,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缺零件還要坐飛機運來。像是美國在2022年罕見提供千億美元的優惠補助,想發展半導體,但據英國金融時報調查,各國企業投資案中,有4成延後進度或暫停,連三星都想打退堂鼓。台積電量產時程不斷延後,跟著去美國的第一波供應商苦哈哈,成本、人員都卡在那,還沒去的緊急煞車,「我們不是台積電,說話沒人理!」一材料供應商向CTWANT記者說,法規批准慢,更不用說美國工人不足、相關能力也不夠等問題無法解決。「美國的勞工意識很強,不加班、意見多,不一定服從指令,是台灣廠商很不習慣的事,」歐洲半導體業者向CTWANT記者說,「我們樂見台積電到德國設廠,但是,歐洲人的勞工意識更強!」他露出諱莫如深的表情,「只能祝福了。」力積電在日本案子破局,董事長黃崇仁認為是政府態度強硬導致。(圖/黃威彬攝)「勞工一直都是政府的大問題!」設備廠商透露,台積電熊本廠進度比美國快,但日本政府效率「只對台積電『開綠燈』,蓋完後就恢復正常」,日本擔心台灣人搶白領的飯碗,最近派員工到日本監工或管理,都卡在簽證過不去,更不用說銀行、住房等都沒配套,「但日本脫離這產業很久,在地招不到懂半導體的主管。」「這情況誰敢承擔?不是誠信問題,是日本政府態度非常強硬!」近期日本合作案破局,遭日商指控沒誠信的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10月22日在法說會上表示,日本政府要求這案子要有晶圓廠加入擔保,且要十年量產,才給予補助,但補助是日本SBI拿走,力積電沒拿到錢還要負責10年量產,「我們做不到、也不能做」。「雖然台積電在日本做的還不錯,但是日本整個架構、IC設計並不成熟,我們在苗栗蓋新廠花400億元,但日本至少1200到1400億元,成本嚇死人!」黃崇仁還加碼爆料,印度總理莫迪很重視,且能號召全球頂級工程師回印工作,但「在日本,全部都是空的。」台灣本土電子產業鏈完整,但到海外設廠就有不少變數。(圖/黃威彬攝)這次黃崇仁對印度改觀,也讓其他業者詫異,「我們上次有個零件問了半天都買不到,只好專門請同事坐飛機拿來。」一半導體設備廠跟CTWANT記者訴苦,因為半導體製程設備跟一般不同,電子產業鏈還不完整,更別說水電網路等基礎建設了,地方政府各自為政,司法公正性、財務透明性,還有種姓制度和社會治安問題多。也有設備廠向CTWANT記者提到,到新加坡設公司後,看不見東南亞的訂單在哪,但「頭洗了一半」,只好改去馬來西亞看看。「懷璧其罪」反被套牢,恐成隱憂。
2024諾貝爾經濟獎揭曉!美英3學者喜獲殊榮 表彰社會制度對繁榮的重要性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於台灣時間14日下午5點45分正式揭曉,由麻省理工學院的戴倫艾塞默魯(DaronAcemoglu)、西蒙強生(Simon Johnson),以及芝加哥大學的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榮獲桂冠,3位學者在政治制度如何形成以及影響國家繁榮的研究上有傑出表現,獲得評審青睞。根據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透露3人獲得殊榮的原因,是因為展示了社會制度對一個國家繁榮的重要性。3位學者深入探討制度的形成過程,以及制度對國家和社會繁榮發展的重要影響,根據他們的研究,健全制度是推動經濟成長和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反之,若制度設計不良,恐會阻礙國家發展,同時造成貧富不均的問題。其中,土耳其裔美國籍的麻省理工學院(MIT)重量級學者艾塞默魯稍早就被認為是今年的熱門人選,他著有《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一書,被其被認為是一個支持監管市場經濟的中間主義者,常常對政治問題、貧富差距和許多具體政策發表評論。另外,來自英國的詹姆斯羅賓森是一位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透過關注導致一些國家繁榮、其他國家陷入衝突的潛在經濟和政治制度來研究各國的不同之處,據了解,羅賓森和艾塞默魯還曾合寫過3本著作,包括上述的著作,以及《獨裁與民主的經濟起源》和《狹窄的走廊:國家、社會與自由的命運》,都在闡述為什麼有的國家經濟繁榮,有些國家卻很難。至於61歲的英裔美國經濟學家西蒙強生是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Ronald A. Kurtz)創業學教授,曾擔任過多種學術和政策相關職位,包括杜克大學福卡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外媒報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正式名稱為「瑞典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目的在表彰經濟學領域傑出研究者的獎項,由瑞典中央銀行設立,紀念19世紀瑞典商人兼化學家諾貝爾(Alfred Nobel)。這個獎項並不屬於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5大獎項,但一般認為和5大獎項地位相同,自1968年設立以來,已成為經濟學界最高榮譽之一。諾貝爾經濟獎由艾塞默魯、強生和羅賓森3人獲獎。(圖/翻攝自X)
美眾議院通過「反中法案」 將砸512億從網路輿論對抗中國
美國眾議院日前通過一項名為HR 1157的法案,該法案被批准撥款16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512億元),專門用於在全球範圍內傳播反華訊息。該法案也稱為「反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惡意影響基金」(Countering the PRC Malign Influence Fund),目的是要在通過資助「獨立媒體和公民社會」(independent media and civil society)的方式,來打擊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該法案獲得兩黨的壓倒性支持,以351票對36票通過。這筆巨額撥款將分配給國務院(State Department)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預計會大幅增加美國在外國進行影響行動的資金投入。綜合外媒報導指出,該法案允許美國資助外國的媒體和公民社會組織,進行與中國的「惡意影響」相關的資訊活動,全球參與中心(Global Engagement Center, GEC)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將會扮演重要角色。值得注意的是,法案中並未要求美國政府對資助外國媒體的資金來源進行公開,這意味著反華宣傳可能以秘密方式進行。這類宣傳可能涉及各種當地政治問題,例如強調中國經濟和基礎建設投資的「負面影響」,或針對中國承包商參與的基礎設施項目進行政治攻擊。該法案的運作模式,將會類似於美國長期以來譴責的俄羅斯資訊戰行為。先前俄羅斯就多次遭控透過美國媒體散布反反烏克蘭訊息,而美國現在可能會以相同的方式對中國進行類似的操作。報導中也提到,過去美國政府多次指責其他國家利用資訊戰干涉美國選舉和內政,而這次法案的通過,顯示美國政府在此問題上的雙重標準。根據《負責任的國家手段》(Responsible Statecraft)報導指出,這筆16億美元的資金將資助一系列資訊作戰活動,目的是在全球範圍內抹黑中國的形象,尤其是其在經濟和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行為。過去美國曾「演練」過在其他國家進行類似的事情,像是在其中一個演練的腳本,美國特種部隊與當地夥伴合作,通過社交媒體煽動虛構的非洲國家納魯武(Naruvu)的民眾,讓其對中國廠商投資港口一事不滿,最終導致中國公司撤回計畫。該起案例顯示美國在資訊戰中的手段,包括煽動抗議、製造動亂,以破壞中國的經濟合作項目。儘管這些活動表面上是為了反制中國的「惡意影響」,但其本質卻與美國譴責的外國干涉行為無異,並且有可能在沒有公開資金來源的情況下,讓這些反華訊息滲透回美國,影響國內輿論。此外,這項法案的支持者在國會獲得了壓倒性多數,顯示出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打擊中國影響力上一直都有高度共識。但這樣的行為可能削弱了美國在批評其他國家干涉行為時的道德立場,並可能導致外國民眾因美國參與其內政而感到不滿。過去美國就曾在俄羅斯資助反對派活動,當時也引發強烈的不滿,俄羅斯總統普丁也曾將這些反對派描繪成「美國的工具」。
死刑有條件合憲 國民黨嘆:達到實質廢死目的
憲法法庭20日作出「死刑合憲,但增加『僅得適用於個案犯罪情節屬最嚴重,且其刑事程序符合憲法最嚴密之正當法律程序要求』等限制」的解釋,國民黨對此結果表達遺憾,指出憲法法庭透過空洞、適用不易的「犯罪情節屬最嚴重」,加以死刑判決應經各級法院合議庭法官一致決,達到「實質廢死」目的,與絕大多數台灣人民感受有相當大的落差。國民黨強調,民進黨在黨綱的《自由人權》章節直接寫明,「研議廢止死刑的可行性」,直指民進黨廢除死刑的終極目標。這次釋憲結果幾乎宣示實質廢死,彰顯民進黨恐怕仍會以分階段的方式,不顧民意反對,逐步推進廢除死刑。國民黨指出,廢除死刑本來就是立法工作,更是政治問題。大法官的判決結果,雖然縮限範圍,但已經明確證明「死刑合憲」,民進黨主張廢除死刑毫無憲法基礎,應該清楚表態對於死刑態度,並修改廢死黨綱。尤其,賴清德身為民選總統,更應有明確態度,而並非用尊重釋憲結果,一筆帶過。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表示,憲法法庭判決看似進一步保障被告人權,但在修復式司法成效依舊不彰的今日,欠缺配套的憲法解釋,不過是再次深化死刑存廢議題的社會對立,更是讓問題治絲益棼。李彥秀分析,法務部在釋憲辯論時提出,近5年476件殺人案,只有1件判死定讞,代表死刑案件極為嚴謹,死刑為不得已的最後手段。但釋憲案的縮限解釋不但畫蛇添足,更是身為最高司法機關,卻否定司法制度嚴謹性,恐怕衝擊基層司法部門信心,一再增加的門檻,更是影響承審法官依法判決死刑的心證,恐怕等同於實質廢死。李彥秀進一步指出,此次憲法法庭判決結果,代表我國將邁入「實質廢死」時代,37名死囚皆得請求檢察總長提起非常上訴,預期有極高可能檢察總長將提起非常上訴,最高法院進而撤銷原死刑判決,屆時各級法院合議庭法官須一致決維持死刑,否則僅能退而求其次改判無期徒刑,依現行規定25年便可申請假釋。李彥秀強調,憲法法庭博得名聲與歷史定位後,死刑經合憲性限縮解釋所衍生例如事實審法院如何認定「犯罪情節屬最嚴重」、無期徒刑制度如何檢討調整,不過是不負責任的將問題丟回普通法院與立法者。不僅讓司法者遭受恐龍法官、象牙塔裡法匠之譏,更讓司法與人民相形漸遠。
共事近30年 蔡壁如堅信柯文哲清白
台中市府顧問、前民眾黨立委蔡壁如5日表示,自己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清白仍有信心,但民眾黨務與政治問題,自己因台中市府員工身分,不便回答。台北地方法院5日傍晚表示,柯文哲遭指涉犯《貪污治罪條例》的違背職務收賄及圖利等罪,原遭無保飭回,後經台北地檢署抗告,高等法院撤銷原處分發回,北院5日再度召開羈押庭,審理結果裁定柯文哲羈押禁見。據了解,羈押庭承審法官認定,柯文哲在京華城案的容積增加的圖利罪部分明知違法、執意為之,罪嫌重大。至於柯文哲是否收賄,法院持保留態度,仍待檢方查明,因偵查持續滾動中,仍會有新動態,因此柯可能會翻供、串供。此外,柯文哲的供詞與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還有彭振聲等人不同,因此認定柯文哲有滅證、勾串共犯及證人之虞。再者,法院認為因京華城案的不法利益恐高達新台幣200多億元,因此以維護公共利益角度出發,無法以具保、責付、限制住居等方式替代,進一步認定有羈押之必要,因而裁定羈押。對此,蔡壁如向本刊指出,自己從台大醫院到台北市政府柯文哲第一任市長時期,共事這麼多年,自己一直相信柯文哲清白。她說,柯文哲或許有些自負,但也是自我要求很高的理想主義者,自我約束力更是沒話說,像2014初出茅廬選市長時,便經歷過MG149這麼複雜的案子,當時柯文哲也坦然面對交代清楚,所以很有信心,到今天都相信柯文哲清白。蔡壁如強調,2019年被明列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時,便已離開市府,2020順利當選後,更是忙著處理立委工作,也無暇再過問北市府的事情。她也說,柯文哲遭裁定羈押禁見,不是有罪認定,自己仍認為柯文哲清白,但很擔心柯文哲60多歲突受連環壓力,身體吃不消。※CTWANT提醒您: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皆應推定為無罪。
政院點名盧秀燕反中電北送 廖偉翔反轟中央煽動區域對立
國民黨立委廖偉翔16日表示,近期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先說北部供電不足,再把「南電北送」與「中電北送」上綱成區域對立,以「戰中北」的方式煽動區域對立掩蓋能源政策錯誤,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陳世凱15日指出,北部因電力不足,「南電北送」或「中電北送」已是現在的事實,而台中市長盧秀燕帶頭最大聲反對「中電北送」,無疑是對北部發展的絆腳石。對此,廖偉翔表示,行政院是在升高區域對立,用戰中北、戰南北的方式掩護自己的能源政策不力。廖偉翔說,台電宣布桃園以北的AI高容數據中心不核准供電,甚至拿盧秀燕反對中電北送的發言衍生,無疑是自曝其短,原因有二:首先是升高區域對立,以戰區域的方式掩護自己的能源政策不力;再來是承認過去中央對台中的照顧不周,中央承認中部必須發電來「養」北部,中部人承擔的污染等發電外部成本,誰來伸冤?廖偉翔呼籲,既然行政院不打算中電北送,那麼中央應該給台中更多資源,以利妥善利用台中充沛電力,推動水湳與台中科學園區的發展,如此一來不只可以解決中電北送的耗損,更可以讓台中大力建設,平衡區域發展。廖偉翔感嘆,能源問題是錯誤的能源政策造成,從蔡政府到賴政府一直導向政治問題,台灣已經牛步8年,這波AI產業浪潮,台灣不能再錯失了。他呼籲,台中的各大科學園區,目前都有很好的條件足以設立資料中心,若有相關需求,各行業設點也請優先考慮來台中。
巴黎奧運/「麟洋配」4強賽場邊有騷動 台灣加油海報疑遭小粉紅撕搶
巴黎奧運羽球觀賽氣氛熱情,球迷為了替支持的運動員加油,可說是各出奇招。8月2日羽球男雙4強賽中,台灣黃金男雙「麟洋配」出戰丹麥阿斯卓普、拉斯姆森,場邊球迷熱情的加油聲成為「麟洋」逆轉的助力之一。不過比賽過程中,因為敏感的政治問題,也有球迷引起騷動。據《中時新聞網》報導,羽球男雙4強賽進行時,場邊可以見到許多來自台灣的球迷帶著中華隊隊旗到場加油。此外,雖然不合大會規定,但也有球迷偷偷「偷渡」中華民國國旗進場;還有球迷舉著做成台灣寶島造型的加油海報,上面寫著「台灣加油」。不過這位球迷的海報被一名身穿粉紅色上衣、疑似中國球迷的男子撕破搶走,該名粉紅衣男子隨後被保全架出場外。一名身穿粉紅色上衣的男子將留學生手上的海報撕毀搶走。(圖/中國時報杜宜諳攝)據了解,該名自製海報的球迷是在法國唸書的留學生,她透露進場時所有觀眾都會被檢查包包,安檢人員看到她的海報有詢問,她解釋是為自己的國家代表隊加油,而她的海報上面也沒有被大會禁止的中華民國國旗,因此安檢人員沒有禁止她攜帶該海報進場。然而,當她舉著這張海報在看台上加油,卻引起一旁球迷的過度反應,「有一位身穿粉紅衣的男子,我在講台灣加油時,他就說是『中華隊』還是『台北隊』之類的,保全還在那邊的時候,他就站在我前面擋住標語。」比賽過程中,該名粉紅色上衣男子突然用力撕下留學生手上的海報後離開,「海報被搶後,我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我不知道他是跑走還是被請走。」但她生氣地表示,這已經不是旗幟的問題,而是涉及到攻擊的行為,希望大會可以妥善處理。場邊狀況不只一樣,不僅有球迷海報被搶走,也有人在現場高舉麟洋配在東京奧運後的「Taiwan in毛巾」,但也被大會工作人員沒收。有人在現場高舉麟洋配在東京奧運後的「Taiwan in毛巾」,但也被大會工作人員沒收。(圖/中國時報杜宜諳攝)李洋、王齊麟賽後表示,比賽中注意到場邊有騷動,不過正在比賽的他們,還是先把專注力放在球場上,賽後才開玩笑說超想「吃瓜」。而對於球迷的聲援,李洋回應:「感謝大家!本屆奧運在法國舉辦,能夠得到比歐洲選手更大的加油聲真的很難得,讓我們在第1局輸的情況下,有更多堅持聲音讓我們去挑戰每一顆球,包含雙方球員挑戰時,幫我們in或out的聲音,甚至大過幫丹麥喊的。」一旁王齊麟補充:「大家的加油聲真的支持我很多,自己氣勢一度打得非常低迷,第2局體能、精神力又下降,加油聲讓我告訴自己要ㄍ一ㄥ住,還有隊友李洋在旁邊鼓勵我,真的很感謝!」
澎湖漁船被陸海警扣留 張延廷示警:要快去解決
澎湖籍漁船「大進滿88號」2日晚上在金門料羅港外海,遭大陸海警登檢扣押。知情人士表示,大陸正值休漁期,仍有許多台灣漁船聚集周邊海域作業,引大陸漁民不滿,中國大陸扣押一艘漁船,殺雞儆猴意味濃厚。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表示,休漁期到8月中,後面還有1個多月,現在風險最高。張延廷3日在中天《頭條開講》節目中表示,5月1日到8月16日中午是休漁期,大陸規定人員上岸、漁船入港、漁網封存,這3個月風險最大。所以才會有5、60艘全部都是我們的漁船,這樣子風險是不是更大。張延廷接著表示,因為現場有5、60艘我們的漁船,大陸的海警船只能抓一艘,「大進滿 88號」就這樣被抓走。問題就是,大陸海警只扣留我們一艘船,我們跨部會要趕快去解決問題。張延廷點出,現在風險最高,休漁期到8月中,後面還有1個多月,不要在政治上做文章,解決問題比政治問題還重要。若是通通甩鍋,說是政治作戰,那就不要做事了,政府單位若通通躺平,我們老百姓要他們幹嘛。
修財劃法最佳契機 張啓楷:誰擔保民進黨以後會永久執政?
財政收支劃分法已逾20年未修正,民眾黨立委張啓楷5日在立法院的公聽會上呼籲朝野各黨,把握三黨不過半的修法契機,少一點政治,對歷史負責。他並力薦8年前閣揆林全的版本,請財政部長莊翠雲回去拿出來看一下,尤其中央要把餅做大,把錢真的下放到地方去,滿足各個縣市,這樣比較公平,事實上「誰擔保民進黨以後會永久執政?」立法院財政委員會5日召開「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公聽會,除相關部會官員列席並備詢外,並邀請學者專家集思廣益,多位朝野立委到場發言,6都和其他16個縣市政府也都派出副市長、秘書長或財政首長出席發聲,集體向中央爭取權益。「以前民進黨立委裡面的財經專家彭百顯、許添財,還有一些比較有理想的人都提過」,張啓楷表示,今天是歷史上,財劃法最接近可能比較公平、完美修正的一刻。他分析,一方面立法院三黨不過半,另方面各黨都有主張,其實不只有國民黨跟民眾黨提版本,事實上民進黨有非常多人都主張過,也提了修法版本。張啓楷指出,更重要的是,八年前林全擔任行政院長時是有提版本的,賴清德當行政院長時也對人民允諾要提修正案。張啓楷感慨說,以前國民黨執政、民進黨要求要改;民進黨執政、國民黨要求大改,「都過不了」,現在三黨不過半,「契機就來了」。他鄭重呼籲財政部長莊翠雲,雖然「今天妳的報告看起來,好像不修法」,但希望她回去把林全的修法版本拿出來看一下。張啓楷強調,他非常期待民進黨政府最後有一個行政院版,「你們如果不提的話,用抄的、要參考,可以用林全的版本」,建議莊翠雲也應提醒賴總統,他對人民是有承諾的。張啓楷坦言,這是個政治問題沒錯,「誰擔保民進黨以後會永久執政?」把法修好,「對任何一個黨,對民進黨、對國民黨、對台灣民眾黨,對所有縣市都是好的」。張啓楷進一步指出,今天各個縣市要求的一些改革,他整個聽下來很合理,只要去看林全的版本,與各個縣市提的、專家學者講的「非常多是吻合的」。即便每個黨講話,可能立場不見得一樣,可是他認為,有幾個原則一定要做到,在這次修法之後,「各縣市一毛錢都不能少,而且應該是要增加的,這就很公平」。張啓楷表示,以嘉義市政府為例,他們跟國民黨的版本很像,都主張中央要先提撥一定的比例,國民黨主張11%,22個縣市每個分0.5%,可以滿足各縣市的基本需求,嘉義市建議的這個做法就很好。張啓楷同時向中央喊話,要官員們好好回去想一想,不能覺得好像是各個縣市,或國民黨要去搶中央的錢,尤其中央最近這幾年都超收,是有足夠財源,有機會把餅做大,應該對歷史負責,不要從短暫的「民進黨執政」這個事情去看。針對綠營立委指稱,這次在野藍白兩黨要修財政收支劃分法,獨厚於執政的幾個縣市的說法,張啓楷則指出,事實上,國民黨四個直轄市的市長都已經表示,「分配的過程,願意把比較多的錢分給其他縣市」,這正是一個修法的好契機。
國會衝突不停 賴士葆直指源頭是此人9年不改偏執作風
立法院因國會改革法案連日紛擾,綠營除在議場以不符程序正義等理由強力議事杯葛,場外還有大批支持者聲援,朝野對立、衝突日益激烈。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怒嗆綠營「所有議事進行不符合民進黨利益的,就是不符合程序正義」,直指一切源自總統賴清德從台南市長至今,9年來偏執作風不改,注定要國會衝突不斷、永無寧日。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怒嗆綠營「所有議事進行不符合民進黨利益的,就是不符合程序正義」。(圖/報資料照)賴士葆在臉書發文指出,民國104年1月的台南市長賴清德以當時的市議會議長李全教涉賄選司法,未釐清之前,不進議會備詢。諷刺的是台南市議會議長邱莉莉去年同樣涉及賄選,同黨的市長黃偉哲並未採取相同的方式杯葛。賴清德拒絕進市議會被監察院彈劾,是第一個被公懲會申誡的直轄市長。賴士葆表示,當時賴清德說「選擇不進議會是捍衛民主價值」,這是多麼離譜的民主素養!賴清德並表示府會爭議是政治問題、不是法律問題,還說若公懲會做出處分,會打憲法官司,不容許監察院違法擴權,要結合社會力量廢掉監察院。由此觀之,賴清德是個泛政治化的人,其法律素養有待商榷。賴士葆說,9年過去,賴清德步步高升,行政院長、副總統、黨主席、總統,更多的政治歷練並沒有提升其視野眼見,包括法學素養在內。選前承諾只要立法院邀請,總統依憲法及立委職權行使法規定,欣然赴會。賴清德到立法院是三黨共識,現在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說合憲前,賴清德不去立法院。憲法沒有變,只是人變來變去,憲法不該隨個人好惡兒戲視之。賴士葆指出,對於立法院的紛擾,賴清德再度重申在野黨要尊重少數,卻不提少數要服從多數是民主的基本精神,更不提過去民進黨在國會多數的時候從來沒有尊重過少數,現在少數要綁架多數。發動民眾在立法院外抗議,以程序正義為藉口;事實上卻是「所有議事進行不符合民進黨利益的,就是不符合程序正義」,公然抹黑在野黨黑箱作業,沒有討論,用這樣錯誤的論述誤導全民,煽動抗議民眾的情緒。賴清德鼓勵綠委反守為攻,於是國會暴力相向。賴士葆強調,正如9年前,現在的賴清德偏執依舊,當選總統不肯正視雙少數的窘境,依然堅持不肯接受國會新民意所代表託付的意義,表決贏不了,就用議事程序干擾來阻擋會議進行,殊不知這才是道地的程序不正義,賴清德偏執不改,就注定要接受國會衝突不斷、永無寧日。
赦扁難題1/蔡英文擺爛默許阿扁保外逍遙 民進黨姑息踐踏國家司法威信
2024年總統大選前,民進黨並不避諱談特赦阿扁,甚至在選後一度傳出綠營內部已開始醞釀特赦阿扁,雖然該訊息相繼被法務部長蔡清祥及綠營黨內否認,但目前清一色綠委均避談此事,認為特赦職權在總統身上,他們不便做回應,甚至有立委直言「我們沒有這題,不需要也不必特赦他」,態度卻是南轅北轍。自從陳水扁入監服刑後,「特赦阿扁」的聲浪就未曾停歇,前總統馬英九2015年卸任前也曾傳出要對阿扁執行特赦,藍營黨內有人認為這能展現馬的氣度,但最終未施行。此後,赦扁的重責大任就落到總統蔡英文身上,但是蔡執政8年隻字未提「扁」字,在就職7週年記者會面對記者詢問「赦免」一題,她甚至回應「還沒開始想,也沒想過這一題。」總統蔡英文執政8年,隻字未提「扁」字,甚至回應媒體「還沒開始想,也沒想過這一題。」接著她將把赦免阿扁的爛攤子留給繼任總統賴清德。(圖/報系資料照)「我對特赦陳水扁與否無意見,但我反對政府用有問題的保外就醫去躲避應要做的政治決斷,等於用摧毀司法威信的方式解決政治問題」,國民黨立委吳宗憲痛批,蔡英文執政8年卻不敢負責,不想得罪陳水扁的支持者,也不想放棄反扁的選票,兩邊的選票都要,玩法就是不特赦他,但又讓他在外面跑,這是對司法一大傷害。吳宗憲認為,政府不能始終用「假的」保外就醫,一直在做不同標準的對待,因為監獄裡面比陳水扁嚴重的人一大堆,但是他們申請保外就醫都不可能過,若始終逃避解決問題,就會造成我國司法制度兩套標準,對司法威信是很嚴重的傷害。吳宗憲舉例,民進黨對待赦扁與死刑議題如出一徹,國內有80%以上的人支持死刑,但民進黨黨綱廢死,不想流失8成選票,又不想得罪廢死團體,作法就變成「不刪除死刑,但又利用法務部取巧不執行死刑」,採取的態度一樣不負責任且糟糕。國民黨立委吳宗憲(右)痛批,民進黨政府對於赦扁議題大玩兩面手法,「不特赦他,但又讓他在外面跑」,對司法威信是非常嚴重的傷害。(圖/黃威彬攝)「因為在野黨沒有權力做這件事,所以大家都很願意表態。」吳宗憲則說,赦扁已是政治問題,尤其當年反對陳水扁的是在野黨,今天期待在野黨主動跳出來幫忙解套的可能性不高,其實很多國家的總統卸任後,若涉案被判有罪,最後都是以特赦方式處理,因爲他們考量的是總統代表國家顏面,所以在野黨現在表態支持,很可能也是如此,而非思考與陳水扁有交情與否。「民進黨不用再遮遮掩掩,如果要特赦陳水扁,就趕快特赦他」國民黨立委林思銘直言,民進黨應負起責任,無需把責任都推給總統,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尤其現在實質上阿扁已等於特赦狀態,就趕快依照相關法令、使用總統職權,「特赦他吧」,不要讓人霧裡看花。一名綠營資深幕僚則表示,現任立委與扁政時期過於遙遠,若要請他們協助聲援特赦阿扁,也找不到理由,尤其上頭沒表態,民代也不好做回應,一切尊重黨團指示,更直言這題不好解決,若在野均支持特赦阿扁,甚至他們願意幫忙提案解套,也樂觀其成。
兵兇戰危連「漢光」兵推戰略都變了?邱國正這樣說
國防部長邱國正今天指出,外界一直有聲音質疑國軍戰略預想已經從「灘岸殲敵」演變至「城鎮戰」,甚至連漢光演習的戰略想定都成話題,但他要強調,早期漢光演習的大原則到現在都沒有變,就是「拒敵彼岸,殲敵海上空際、毀敵於灘岸、擊敵於陣地前」。邱國正強調,以前兵推推到「灘岸」就不再往下推,因為覺得灘岸就是「決勝點」,有機會可以滅敵,但是外界卻質疑,「灘岸」結束難道就完了、甚至還誣指國軍會「投降」?他要說明,國軍從沒有打到一個地步後就不打了,而是「奉陪到底」。邱國正也解釋,為何現在會提「城鎮作戰」,就是基於上述戰略,包括拒敵彼岸、直到擊敵於陣地前的階段都已經過了,國軍還是會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就是「城鎮作戰」,但這絕對不是指國軍有意將「戰爭帶到本島城鎮上」「如果國軍能夠拒敵於灘岸外,源頭制止,甚至敵軍還沒出港就打掉他們,當然最好,但是國軍有沒有這個能力,大家很清楚」。國軍漢光演習開始加入城鎮作戰想定,引發外界議論,圖為之前漢光演習時憲兵特勤隊員持槍在台北車站外警戒(圖/報系資料照)立委馬文君今天質詢時指出,兩岸關係近來日益緊張,很多事件的發生都讓國人憂心,甚至財經狀況比較好的家長,傳出已經將15歲以下小朋友先送出國(免得要當兵上戰場),但漢光兵推的想定,卻又遭質疑從拒敵灘岸演變成「拒敵陣地前、甚至打城鎮戰」,讓國人更緊張,要求邱國正做詳細說明,讓國人心安。邱國正在答詢時指出,國軍武力不斷的強化,但也要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應對就是要有準備。至於傳出有錢人將小孩送出國「閃兵」,「我沒有意見」,誰對國家放心或不放心,他都沒意見,但是身為國防部長、一定要讓國軍能放心。馬文君表示,過去民間是相信國軍能制敵於灘岸上,但是現在民心浮動,是不是該優先思考兩岸和平?全世界也都不期待台海有戰端,這就考驗國家領導人的智慧與能力,但若真在不得以情況下,還是要讓國人清楚知道該如何應變,真打到城鎮戰,人民該做什麼?邱國正說,「軍事就是政治的延長」,很多政治問題如果能「擺平」,就不會有軍事危機,國防部也不期望戰爭,軍人更不願戰爭,但是戰爭真來了,不會閃躲。其次,國防部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就是要全面性的動員,告訴國人怎麼辦,應戰也絕不是只有軍人的問題。
旺報社評》建構21世紀兩岸共同體意識
政治大學選研中心2月底發布民調顯示,台灣民眾的台灣人認同維持在6成以上,「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雙重認同微升至3成2,中國人認同3.9%。若將這份民調數據,與同時間發生的金廈撞船事件中,兩岸民意又一次正面衝突做對比,更可感受到化解兩岸認同之爭的迫切性。金廈事件兩岸民意衝突兩岸民意就金廈撞船事件的衝突,本質是雞同鴨講,雙方的「怒火」根本不在一個頻道。先論台灣,多數民眾固然不滿民進黨政府高官隱瞞、說謊、推諉,但並未苛責執法前線的海巡弟兄,甚至不分黨派支持海巡依法行政,至於刻意造謠、惡毒咒罵大陸漁民的,只是非常極端的少數。整體上觀察,台灣民眾認為這起事件本質是行政層級事件,不涉及政治問題。再看大陸,大陸網民群情激憤,基本來自「民族大義」、「同胞感情」,並很快上升到政治層級,有兩種代表性言辭:第一種是要求「加倍奉還」,如批評台灣人「不識好歹」,既然海巡在金門抓大陸船,那麼大陸就該停掉福建對金門供水、全面中止惠台政策,甚至要求大陸海警登上金門島,逼台方交回被扣漁船和漁民;第二種則是「見獵心喜」,希望大陸藉機奪下金門、馬祖,若民進黨再創造「師出有名」機會,應順勢一統台灣。縱觀兩岸民意對金廈撞船事故的反應,雖不排除雙方內部有人刻意煽動、帶風向,但雙方關注點、訴求點及情緒敏感點的巨大落差,透過此次事件顯現得清清楚楚。台灣民眾眼中的「執法過失」,在大陸民眾看來卻是「惡意歧視」。歸根究柢,回到了最開始提到的「認同問題」。大陸民眾之怒,怒在「台灣人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台灣把中國當外國乃至敵國」。近年來,隨著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惡化,大陸民間時常傳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除外」或者「台灣是中國的島嶼,但目前已經被外國人盤踞,中國政府應該果斷收回」等論調,這些觀點已挑戰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後大陸對台政策的話語體系。《告台灣同胞書》立論基礎,主要是向1949年播遷來台的外省族群喊話,這種訴諸「家國一體」的傳統情感聯結,以及對「遊子回家」的深情呼喚,一直沿用到今天的大陸對台政治宣示及媒體宣傳。但問題是,外省族群在台灣社會是少數,外省後代對大陸的情感已不如祖輩,隨著兩岸政治體制、意識形態分岔,台灣民主化後,公民意識成為共同的認同,中華民國與台灣畫上等號,鄉土認同與政治認同合二為一。兩岸認同之爭亟需化解不可否認,中華文化在台灣社會根深柢固,加上閩南文化本來就源於大陸,只要不談政治,多數台灣民眾仍以「中華民族一分子」或「華人社會成員」自居。更何況,中華認同、台灣認同兩者之間不應是並列、互斥的概念,因此民調並不能展現台灣社會認同光譜的全貌。比較準確的說法是,「中國人」和「台灣人」是多數台灣人內心深處同時存在的兩種認同,但觸及政治,台灣人認同就會壓過中國人認同。彌合兩岸認同之爭的關鍵,在如何以中華文化與現代「公民意識」為基礎,建構兩岸人民共同體意識,這正是大陸自2018年開始推動對台「同等待遇」政策的意義所在。這次大陸海警在金廈海域登上金門觀光船臨檢,執法過程相當平和,陸方海警人員舉止得體,但當時船上不少遊客感到「驚嚇」,正是台灣民眾長期以來對大陸政權畏懼的縮影。大陸經濟在發展,社會文明在進步,透過親身近距離的觀察體驗,不少台灣民眾早就深有體會。現在需解決的是,大陸如何以福建為腹地,用更快步伐、更大力度推動改革,讓台灣民眾可以參與大陸治理及兩岸共同治理,在既有的「台灣人」公民認同之上,重構新的「中國人」認同。當台灣人不怕大陸政府、不畏懼大陸體制,兩岸認同之爭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