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效應
」餘震位置轉移…台北盆地「震波放大」 專家曝921地震經驗
自4月3日花蓮發生規模7.2強震,至今已經超過1200多起餘震,一般而言餘震數量會愈來愈少,規模也會變弱,但昨(23日)凌晨卻接連發生2起規模2以上地震,研判是應力調整,餘震可能至少持續半年至1年,而台北因為盆地的地形,地震波會有放大效應。花蓮昨天凌晨2時26分、2時32分,接連發生芮氏規模6.0及6.3強震,導致原本因403強震已被判定為危樓的花蓮統帥大樓、富凱大飯店,均發生嚴重傾斜。前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餘震分布最早在地震北邊完全被卡住,是一個地震空白帶,從2022年到今年4月都沒在動,能量都聚集在那,所以那邊就是震前的空白帶,也是震後的餘震密集帶,是氣象署所說的北方屏障減弱,做應力轉移。雖然判斷是餘震,但發生的位置略有不同,推測是4月3日花蓮地震主震後,產生應力轉移作用而觸發。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詹忠翰指出,由於台北是盆地的地形,建立在相對比較鬆軟的土層上,以地震學角度來看,不館地震波從哪個方向來,都可能造成所謂的放大效應。以921地震經驗來看,餘震可能持續半年到1年,雖然照往例來說,會逐漸減少,但不能排除還是會有規模6地震發生,提醒民眾做好防災準備。
918餘震「昨突發生4起」…氣象局示警:要注意 今規模5.9地震餘震機率曝
今(11 日)凌晨3時24分在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規模5.9地震,地震深度17.9公里,最大震度4級,不少人都在睡夢中驚醒。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指出,今(11日)凌晨發生的地震主要是板塊隱沒所造成,至於昨(10日)晚8時17分的地震是918餘震,今日要特別留意918餘震狀況。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在記者會中表示,今(11日)凌晨發生的地震深度為17.9公里,相當的淺、不深,在地震發生後22.7秒就針對宜蘭、花蓮發出國家級預警;此次地震主要是板塊隱沒所造成,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前緣地方上面是歐亞大陸板塊,隱沒位置上會堆積很多岩體,地震就發生在增積岩體上。陳國昌說明,此次地震與1月3日規模6.06地震發生的位置幾乎相同,而幾乎整個台北盆地都在場址放大效應內。陳國昌指出,就有統計以來,地震深度30公里內,規模5.5以上地震包括今天已有25次,規模超過6的有8次。是否會有餘震?陳國昌分析,非常少,但當然也不排除,這地區如果有餘震,一天不會超過兩天,規模不排除4.5以上,估計應該是一個都沒有,這個地方地質結構比較破碎,餘震要嘛很快一起出現,要嘛就一天過了就大概不會再有破裂、能量釋放發生地震的狀況。他也指出,昨(10日)晚間8時17分的地震是918餘震,餘震會持續一個月以上,昨(10日)次數確實比較多,本來已經慢慢降下來,忽然冒出4起,餘震一多就要注意,今日要特別留意餘震狀況。陳國昌提及,年平均規模超過6的地震是2.5個,今年已經8個,規模5-6之間的地震,年平均是24至25個,今年截至今天已經55個,比往年平均值還多,且有很多是規模5.8、5.9,今年地震活動可能還會持續、相當活躍。
歐美遭遇嚴重熱浪侵襲 研究指出北極暖化速度達全球平均4倍
歐洲和美國今夏遭逢嚴重熱浪侵襲,氣溫迭創新高,科學家指出,除了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導致氣候變遷,北極暖化、噴射氣流遷移、熱穹現象也都是發生熱浪主因,科學家長期以來認為,北極正在迅速變暖,但隨著研究時間範圍和北極地理區域構成定義不同,估計值也有所不同。根據11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北極過去40年來的升溫速度比地球其餘地區快近4倍。北極暖化速度不斷加快。(圖/達志/美聯社)芬蘭氣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11日於《通訊、地球與環境》(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雜誌中,發表了一項新研究,內容提到從1979年到2021年間,北極的暖化速度已達到全球其他區域的4倍,這項新發現遠超過於科學家過去所評估的的2至3倍。舉例來說,在挪威斯瓦巴群島(Svalbard)和俄羅斯新地島群島(Novaya Zemlya)附近的歐亞部分(Eurasian)北極海,每10年升溫高達攝氏1.25度,比世界其餘地區快7倍。研究小組發現,即使最先進的氣候模型預測北極暖化速度,也比他們觀測到的數據低了約1/3。北極過去40年來的升溫速度比地球其餘地區快近4倍。(圖/達志/美聯社)研究小組認為,這種差異可能是由於先前的模型估計值因持續進行北極相關建模而過時了,據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芬蘭氣象研究所(Finnish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學者李波寧(AnttiLipponen)表示,「文獻中的觀點是,北極變暖速度大約是全球平均的兩倍,所以我們估計的暖化速度比一般數值要高這麼多,我覺得有點驚訝」。北極放大效應主要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吸熱排放所引起。(圖/達志/美聯社)李波寧指出,下一步是檢視這些模型,研究團隊很想釐清為什麼這些模型不能重現觀測中看到的東西,以及這對未來的氣候預測會有什麼影響,另外,根據《CNN》報導,研究人員透過計算4組涵蓋約40年的衛星數據之平均值,發現北極正以每10年攝氏0.73度的幅度快速暖化中,全球其他區域的平均氣溫則是每10年增加約攝氏0.19度。這個現象也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 Arctic Amplification),主要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吸熱排放所引起。北極暖化速度不斷加快。(圖/翻攝自Nature Asia)
南北極出現異常高溫…恐怖極端氣候要來了? 專家:半個地球已受災
科學家在3月中旬觀測到人類歷史上首次南北極「同時出現」異常熱浪的現象,北極和南極分別升溫40.2℃和3.3℃,且此時的北極應處於結冰的高峰期,這反常現象也讓科學家驚呼「不可能發生的事發生了」。雖然異常升溫只維持幾天就消失,但有專家直言引起這波熱浪的「能量」早已席捲半個地球。據《新浪新聞》報導,北極從15日開始出現影響面積高達整個印尼(全球國土面積第15)的異常暖流;南極東南部、面積相當於半個澳洲(全球國土面積第6)的冰原也在17日出現異常升溫情形,引發科學家高度關注,所幸北極異常升溫僅持續2天、南極在19日達到高峰後也急速降溫,但南北極為何出現異常高溫,以及這波熱浪是否會提高極端氣候災難發生的機率,仍是各界關注的議題。專家認為,異常升溫現象可能與大氣、海洋變暖導致的「極地放大效應」有關,高緯度、尤其是南北極向來是增暖的「重災區」,加之西風帶出現劇烈震盪的誘因,才導致極地出現異常升溫。不過,專家指出,這波維持僅數天的熱浪不會導致冰川大規模融化,因此也不會進一步造成海平面上升與其伴隨而來的氣候影響。專家指出,在氣候循環引起的能量消散前,其造成的影響將會在各地出現。(圖/達志/美聯社)但專家也坦言,既然極端天氣是「極端大氣循環」的結果,其產生的能量也不會憑空消散,那麼這次異常升溫將會造成區域性的餘波,就不會讓人感到意外。專家進一步指出,受這次北極高溫影響,北極和西伯利亞的冷空氣遭擠壓南下,導致中國大陸中東部出現大規模的「倒春寒」;而南極高溫也可能對冰川結構造成影響,值得密切關注。專家也提醒,過去氣候相對穩定的南半球,今年頻繁出現異常天象,巴西遭遇猛烈強對流、阿根廷高溫、澳洲連日大暴雨,這些看似「反常」的天氣,只不過是大氣循環的「正常」現象,「能量不會消散,會繼續在其他地方造成異常天氣」,專家也憂心,前述的反常天氣,可能是這次南極高溫的「前傳」,而前傳的餘波已對南極造成影響,那麼從南極醞釀的「本傳」也可能將在不久的未來發生。
原因曝光!超強寒潮襲陸 「極地渦旋」在作怪
整個大陸這一波寒潮大地像冷凍庫,冷成這樣,究竟是為什麼?大陸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表示,原因主要是一南一北。第一就是北極海冰減少,極地渦旋減弱,冷空氣隨之南下。而這是強寒潮發生的背景。第二個原因是赤道中東太平洋目前處於發展盛期的反聖嬰現象(大陸稱拉尼娜事件),對大陸冬季氣候有明顯影響。宋連春指出,北極可以說是冷空氣的老家。去年秋季,北極海冰為歷史上第二少。海冰少,就意味著北極溫度高。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本來起著將冷空氣鎖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北極溫度升高,海冰減少,極地渦旋就會減弱,冷空氣會隨之南下。冬季冰上大拉網捕魚是新疆烏倫古湖的傳統捕魚方式,出水的魚很快被冷凍。(圖/新華社)反聖嬰現象 全球低溫影響大陸的冷空氣最初源地來自北極,盤踞在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會將冷空氣「鎖」在極地。同時,北極地區又是全球氣候變化回應最敏感的區域,其地表氣溫的增暖速度是全球的2倍到3倍,這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2020年9月北極海冰達到歷史第二少,極地渦旋減弱、分裂,偏向歐亞地區,難以「固定」冷空氣而由其南下。近期北美地區偏暖和歐亞地區偏冷都與此相關。北極溫度升高海冰減少,是強寒潮發生的背景。圖為大陸北極科考隊觀測冰雪厚度。(圖/新華社)宋連春說,一般而言,受聖嬰現象(大陸稱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全球暖冬概率較高;受反聖嬰現象影響,冬季全球溫度偏低的概率較大。反聖嬰現象會有利於冷空氣從高緯度地區南下,同時,影響大陸的副熱帶高壓位置和強度也會發生變化,難以阻擋冷空氣南下。幾十年來 陸冬季趨暖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宋連春表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畢竟冬季還沒有過完,暫不能下定論。從過去幾十年全大陸冬季平均氣溫的歷史序列來看,宋連春指出,整體呈增暖趨勢,並且1980年代以來,多數冬季氣溫都較常年同期偏高。在近十年以及2010年、2011年、2012年冬季都比常年同期明顯偏冷,其中最冷的是2011年冬季;2017年和2018年冬季全大陸平均氣溫基本接近常年同期,這兩年大陸北方和南方地區都出現了較大範圍氣溫較常年同期明顯偏低的特徵。今冬確實像大家感受到的那麼冷嗎?宋連春說,根據大陸國家氣候中心統計,入冬以來(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5日),全大陸平均氣溫為-4.4℃,較常年同期氣溫(-3.8℃)偏低0.6℃,為2000年以來第6冷。具體來說,今年冬季以來,除西藏大部、四川西部、雲南、黑龍江西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1981年至2010年平均)偏高外,全大陸其餘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尤其西北地區北部、內蒙古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溫偏低2℃以上。全球暖化 極端冷頻發根據大陸國家氣候中心預測,後期大陸還會有冷空氣活動,可能達不到過去這幾次籠罩全大陸型寒潮的強度,但冷空氣活動還是會比較頻繁,部分地區的氣溫可能會持續偏低。宋連春說,極端冷事件頻發,正是對全球變暖的典型回應。從長期變化趨勢來看,氣候變暖已經導致了極端事件發生頻率增加、強度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