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核
」 核能 核武 核電 侯友宜 民進黨烏克蘭對俄羅斯發射美製遠程飛彈 克宮發言人:恐招「核回應」
俄羅斯政府表示,烏克蘭在美國批准後,首次向俄羅斯領土發射由美國提供的遠程導彈。俄羅斯國防部表示,這些攻擊針對布良斯克地區(Bryansk),稱烏克蘭所發射的5枚導彈已被攔截,但碎片引發軍事設施的火災,無人員傷亡。但美國官員表示,總共發射8枚導彈,俄羅斯僅成功攔截2枚導彈。而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也回應,烏克蘭此舉恐招致俄羅斯的「核回憶」。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針對烏克蘭發射美製遠程飛彈一事,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抨擊美國的行為是在升級衝突。拉夫羅夫表示,布良斯克地區的襲擊是美國授意下的行為,並將此視為西方對俄羅斯的新一輪攻擊。拉夫羅夫強調,沒有美國的技術支持,烏克蘭無法使用這些高科技導彈。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於19日簽署新命令,其中提到,如果「非核國家」對俄羅斯發起攻擊,而其背後有「擁核大國」的支持,將會被視為聯合攻擊。俄羅斯可以使用核武進行回應。針對這次的攻擊,烏克蘭方面並未直接回應,但烏克蘭軍方承認有對布良斯克地區的彈藥庫發動襲擊,可並未透露是否使用美國提供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談及此事時,並未正面確認是否有使用美製導彈,但澤倫斯基強調,烏克蘭具備遠程武器的能力,並已開始生產自己的遠程無人機和海王星(Neptune)導彈,後續這些武器將會被投入戰事中。而針對俄羅斯單方面修改「核武政策」一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批評,俄羅斯自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以來,一直使用核威脅來恐嚇烏克蘭和其他國家,並表示美國不會因此改變自己的核立場,且會繼續呼籲俄羅斯停止好戰和不負責任的言論。英國首相斯塔默(Sir Keir Starmer)也同樣指責俄方的言論是「不負責任的」。根據華盛頓戰爭研究所智庫(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ISW)的資料指出,烏克蘭所擁有的ATACMS導彈數量,至少可以打擊245個俄羅斯軍事和準軍事目標,其射程達到300公里,對俄羅斯邊境地區形成一定威脅。
普丁:俄羅斯及白俄本土遭大規模襲擊 可能動用核武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今(26日)表示,如果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的盟友白俄羅斯遭受攻擊,或是俄羅斯遭到常規導彈襲擊,莫斯科將把任何在擁核國家支持下,對其進行的攻擊視為聯合攻擊,俄羅斯可能會動用核武。 綜合路透社及安納杜魯新聞社的報導,普丁在莫斯科舉行的俄羅斯安理會核威懾會議上表示,「我們保留在俄羅斯或白俄羅斯遭受侵略時使用核武的權利」,這表明莫斯科已與明斯克就該議題達成共識。普丁在主張這項權利時指出,白俄羅斯是俄白聯盟國(Union State)的成員,2國不斷在努力靠攏,而這一進程近年來有所加快。普丁在俄羅斯安理會會議開幕時表示,在過去1年中,俄羅斯國防部、外交部以及其他部門對俄羅斯的核子理論提出了多項更新,這些更改是為了應對迅速變化的全球格局,這種局勢為俄羅斯帶來了新的威脅和風險。對此,他也警告,任何無核國家在擁核國家的參與或支持下,對俄羅斯發動的「侵略」,都將被莫斯科視為針對俄羅斯聯邦的聯合攻擊,「俄羅斯使用核武的條件也已明確訂定」,他補充,如果莫斯科遭遇大規模飛彈、飛機或無人機攻擊,就會考慮採取這項措施。在上述聲明發表之際,烏克蘭近期不斷傳出向美國施壓,要求允許基輔向俄羅斯本土發動遠程打擊。早在2020年,普丁在簽署關於其核威懾政策的行政命令後,概述了莫斯科何時可以動用核武。本月早些時候,俄羅斯外交部次長裡亞布科夫(Sergei Ryabkov)告訴俄國國家通訊社「塔斯社」,更新該國核理論的工作正處於「後期階段」,並且有「明確的調整及指示」。
AI新勢力1/「吃電怪獸」引爆能源話題 這小子挑戰教主「用這方法」就不需新核電
首場「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8月8日啟動,4小時的能源議題討論中,核電從「反核」或「擁核」是非題,轉為「多選題」,擔任副召集人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以深知企業購買綠電苦楚而力挺核電,尤其台灣經濟邁入AI新世代,「沒電力」就等於「沒國力」。童子賢挺核主張,關鍵源自ChatGPT問世掀起全球AI人工智慧巨浪,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被冠上「AI教父」,然而獨霸AI晶片市場的輝達GPU,跑出超級算力也極度耗電,成了「吃電怪獸」,科技大咖急尋解方。不過,「『CPU+GPU+NPU』能一舉解決AI設備又貴又耗電的痛點。」這話出自43歲的耐能(Kneron)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凱米颱風襲台前夕,台北市電腦公會7月23日舉辦「迎向AI新時代-從COMPUTEX看台灣資通訊產業的下一步」記者會,CTWANT記者觀察,現場座無虛席,賓客不畏風雨,就是為了聽童子賢的AI與核電看法。記者會上,主持人做球給童子賢,將話題轉向能源議題。童子賢滔滔不絕地解釋,台灣去年用電2821.4億度,3、4年後就會超過3000億度,若一度發電成本差1元,一年就要多花三千億元,「如果搭配3成綠能、3成核能,以及4成火力發電,這樣經濟效率較高的排列組合,省下經費就可以彌補健保的缺口、高等教育跟研究的需求,這樣更有意義。」「沒電力就沒算力,沒有算力就沒有國力!」童子賢慷慨激昂地開出解方,必須要重新考慮核電,其他大老也連連贊同時,輪到坐在最邊邊的第七位演講者,卻說出不同看法。「完整的(AI運算)系統應該是CPU+GPU+NPU」,而非單純用GPU跑AI,因為代價太大,用了NPU這樣的低功耗晶片後,「就不需要像童董事長一直在講的,甚至要蓋核電廠才有電力去支持這種運用。」劉峻誠一開口,竟然直球對決童子賢,台下引起一陣騷動。圖為氣象署第6代高速運算電腦,也建置GPU架構系統。(圖/報系資料照)不同處理器在AI系統中扮演不同角色,CPU(中央處理器)為電腦核心處理單元,負責執行和控制,處理基本運算和邏輯運算,GPU(圖形處理器)為了圖形和影像處理而生,擅長並行處理大量數據,隨深度學習興起,被廣泛應用於AI運算中,NPU(神經處理器)專為AI推理任務設計,能在低功耗情況下高效執行深度學習模型。在輝達GPU制霸下的AI算力有多耗電?國際能源總署(IEA)提到,使用Google搜尋網路,平均每次耗電0.3Wh,使用ChatGPT平均耗電2.9Wh,將近十倍。高盛證券預估,2023年至2030年間,全球AI資料中心對電力需求將增長160%,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甚至憂慮,未來兩年「晶片荒」將轉為「電力荒」。經濟部能源署也「保守估計」,在AI帶動下,我國用電量10年將增加32%,拉高到3641億度左右。據此,當各國及科技龍頭展開AI算力軍備競賽,巨資向輝達購買GPU,同時也面臨接踵而來的耗電與排碳問題。Supermicro美超微全球業務資深副總裁周政賢向CTWANT記者表示,AI運算要大量的電,部分是為了散熱,所以「液冷」技術開始受重視,畢竟「新設電廠在許多國家,都不是件容易的事。」IP矽智財大廠安謀Arm執行長瑞恩‧哈斯日前也表示,到2030年,AI資料中心會消耗美國電力20到25%,比現在的4%大幅增加,所以他們現正砸錢研究如何降低人工智慧技術的功耗。NPU業者劉峻誠給出另一個方向,「GPU其實不適合跑AI,因為他太貴、太耗電,台灣總不能到處都蓋核電廠。」「如果我們把NPU真正發揚光大,台灣就不會在AI時代只是個製造和代工業,是我們能真正掌握、自建專屬台灣且有影響力的AI。」AI時代需要大量電力,讓核電廠的存廢引發各界關注。(圖/CTWANT資料照)「年底有好幾家雲端大廠,已經非常明確要做『類NPU』架構,而且是國際的一線大廠,這事正在發生!」劉峻誠得意地向CTWANT記者說。事實上,英特爾去年推出的新款Core Ultra處理器晶片,測試20次AI圖像生成時發現,NPU執行任務要20.7秒,僅花CPU一半的時間,功耗更降低75%,只有10瓦,優於GPU的37瓦,整體效率提升7.8倍,若將NPU與GPU結合使用,處理時間更僅需11.3秒,最後推出結合三種模式的晶片。一位業內人士向CTWANT記者表示,這類型CPU+GPU+NPU的做法,會越來越普遍,雖然GPU的算力還是比較強,但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上,NPU的省電優勢不容小覷,而輝達GPU獨霸的AI高算力系統,要如何擺脫吃電怪獸的桎梏,大家也拭目以待。
賴稱非核家園是複雜的多選題 侯友宜:真的想通了餒
賴清德總統昨8日說,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也不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而是複雜的多選擇題,被外界認為是在替民進黨的非核家園解套。新北市長侯友宜9日受訪時表示,「賴總統,你真的想通了餒」,侯也再次強調,能源是多元選擇。侯友宜表示,記得自己在總統選舉的過程中有說過,能源是多元選擇,要看能源配比,人民最關心的是不缺電,產業最關心的是用電無虞,所以能源配比的多元性本來就是要走的路。侯友宜認為,賴清德講的就是未來在安全無虞、核廢料能處理,未來在核電的發展就能夠好好往這方向去思考、去努力,這是一條該走的路,也是自己當初在總統選舉時說要走的路。而賴總統現階段提出這想法,他個人覺得很好,繼續走,但是要清楚的告訴全國人民,我們的核能到底要如何去面對,對於核一、核二、核三甚至包括核四的想法是什麼。侯友宜指出,現階段核一、核二、核三面對整個電力不足的挑戰,如何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讓核廢料妥善處理,我們也在等。所以賴總統改變了一些想法,最重要的,也要面對核一、核二、核三的問題,要拿出想法、魄力去面對,未來大家也期待有更好的科技、核電,但也都要安全無虞,並做到人民最關心的電不缺、環境可以永續。侯友宜說道,「加油,這是一個想通、一個改變,但要做到人民最關心的不缺電、環境又可以永續」。
氣候變遷委員會登場 賴清德: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意識形態
總統府成立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8日首度會議,賴清德總統在致詞時指出,供電的穩定是台灣社會關注的議題,而當初「非核家園」是在朝野共識下完成立法,並非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他更指出,「反核」或「擁核」並非單純的是非題,而是為了完成國家永續發展的複雜多選題。「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8日下午4點召開第一次會議,會中將由環境部長彭啟明報告「氣候變遷對全球及台灣的影響衝擊評估」接著,由台電公司董事長曾文生報告「台灣電力供需的轉型與挑戰」。賴清德總統致詞指出,在極端氣候的衝擊下,有越來越多的專家提醒,人類現在所經歷的每一年夏天,都會是「餘生最涼的夏天」。我們看到,百年大旱與暴雨風災,越來越是夾雜而至。在過去八年民進黨執政期間,抗旱和防水災的應變中心,接連甚至同時開設的次數,就至少19次之多。「面對極端氣候所造成的極端降雨,或是高溫熱浪等災害,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艱鉅的挑戰。」賴總統說,突如其來的天災,像是急性感冒,而全球氣候變遷,則像是慢性疾病,但無論是急是緩,我們都有責任,持續加強台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不斷強化國家永續發展的韌性。「而我也知道,台灣的供電穩定,不僅僅是台灣社會關心的議題,更是國際供應鏈關切的焦點。」賴總統說,這陣子,各界對於核能的議題,也有很多的討論。二十幾年前,他在當立委的時候,跟許多跨黨派委員,提案制定了《環境基本法》,這部法律被稱為「環境憲法」,也是首次將「非核家園」四個字入法,在第23條條文寫道:「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賴總統強調,雖然當時是民進黨在中央執政,但當時的民進黨並不是國會多數。《環境基本法》能夠在朝野共識下完成立法,也證明了「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永續發展」才是朝野、不分政黨為國家共同打拚的目標。賴總統說,透過這個委員會,能夠讓大家知道,能源議題,絕對不是簡單的、只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在國家氣候治理中的每一個決策,勢必都是多元的「選擇題」,甚至是複雜的「多選題」,才能夠誠實面對問題、務實提出對策、踏實解決問題。賴總統說,大家有不同主張的立場,是民主的日常;有多元的意見,更是民主最難能可貴之處。他期待,藉由這個委員會的討論,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都能體會到,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立場,但我們只有一個台灣;我們可以有不同的主張,但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讓國家永續發展;我們共同的任務,就是多元思考,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為國家永續發展擬定戰略,進一步讓台灣社會凝聚共識。
彰化崙尾東光電場「光電板壓在潮間帶上」 作家怒轟:為了衝綠電到處破壞生態
隨著近期停電問題頻傳,核電存廢議題也再次浮上檯面,先是華碩集團共同創辦人童子賢表態,台灣沒有條件讓核電退休,再來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也跳出來贊同童子賢的說法。對此,作家「漂浪島嶼」昨(16日)晚也發文點出不斷擴張的彰化崙尾東光電場亂象,質疑政府「為了衝綠電總量,到處破壞生態,正應當初擁核者的批評,以綠害綠,也讓人對廢核拼綠電的意義,產生猶疑!」「不斷擴張的崙尾東光電場!」漂浪島嶼16日深夜於臉書發文感嘆,經過彰化海岸的崙尾東光電場,看見面積不斷再擴張,已經接近水道出海口區域。原本這是一片生態優良的潮間帶,光電板壓在潮間帶上,引發生態爭議,甚至被指責缺乏生態調查。根據彰化環保聯盟過去調查,這片潮間帶濕地,有10000多隻候鳥,許多螃蟹、彈塗魚等生態,旁邊水道還有白海豚出沒,生態不輸高美濕地。但漂浪島嶼指控,政府堅稱這是彰濱工業區,數十年未開發的工業浮覆地,於是持續招標,不斷許可開發,從一期進入到二期,面積不斷擴張。如今,像是舖地磚的光電板,蓋滿潮間帶,加上施工不斷,現今幾乎沒有鳥類棲息的空間,光電板下的濕地生態,恐怕也大受影響。彰化海岸不只工業地的潮間帶蓋光電,連自然海岸也以不利耕作為名,快速佈滿光電!「崙尾東光電場的開發爭議,當初引發光電需要環評的呼籲,但是光電場都快蓋完,環評還在商議」,因此漂浪島嶼也認為,這就是綠電不斷讓人詬病的地方,為了衝綠電總量,到處破壞生態,「正應當初擁核者的批評,以綠害綠,也讓人對廢核拼綠電的意義,產生猶疑!」
別害怕急轉彎挺核 吳宗憲喊話民進黨:該轉彎就轉彎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顧問李遠哲,兩人日前皆表示挺核。童子賢日前說,30多年前反核,最近幾年才發現,地球暖化才是人類公敵,而核能不是。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今日表示,對於民進黨挺核,自己支持這樣的急轉彎,該轉彎時就轉彎,只要對人民有幫助的,朝野都會支持。吳宗憲指出,2016年,李遠哲曾說,因為電力吃緊,台電申請核一、核二重啟,他要民進黨,廢核口號要說到做到;8年後,他擔任國家氣候變遷政策委員會顧問,支持童子賢的擁核立場,他說核能雖危險,但比起溫室氣體排放造成人類滅絕的大災難,目前還是有需要的。吳宗憲表示,無論從溫室氣體的減量,到氣溫逐年飆高,再到產業用電量大,都透露一個需求,我們需要更多的電,經濟部就曾評估全國用電需求將年增逾2%。在用電量不斷提升下,綠能發展確定無法跟上,能源署曾說要在2025年時將燃煤發電占比從46%到27%,現在恐怕連下降到30%都是夢想。核電沒了,到最後還不是火力全開,廣大的台灣人民繼續用肺發電,癌症時鐘將會快轉不知道幾分幾秒。吳宗憲怒批,廢核是民進黨的神主牌,但不該綁架人民用命來換,理想很豐滿,也請要看看現實很骨感,該轉彎就轉彎,只要對人民有幫助的,朝野都會支持,如同先前民進黨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說,如果民進黨換人執政後要改變立場、擁核,就光明正大講出來!吳宗憲呼籲,執政者應以蒼生為念,錯誤能源政策不僅傷害環境、產生通膨等成本,更會傷害人民生活。詢問總統賴清德,一個是讓核電廠延役,一個是發展核能,要哪一個?
核電延役下會期再戰來得及嗎? 學者指核電能快速延役
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日開審「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修正草案」(核電延役法案),由於朝野沒有共識,會議召委柯志恩裁示擇期續審,因立院會期將結束,除非朝野有共識開臨時會討論,否則只能等到立院下會期才能續審,讓外界好奇,核三廠一號機及二號機之停止運轉日期分別是113 年7 月27 日,114 年5 月17 日,就算立院下會期拼修法,但核三延役還來得及嗎?立院昨日開審核三延役法源,會議過程雖平和,但因為藍綠沒共識,召委柯志恩宣布擇期再審,圖為藍委葛如鈞呼籲朝野用科學理性的「雷神之槌,打破非核家園神主牌(圖/黃鵬杰攝)國立清華大學核工所特聘教授葉宗洸指出,立院排審《核管法》,國民黨立委目前提了五種修正案版本。其中,立委翁曉玲的草案最接近美國核管會對加州「惡魔谷核電廠」延役的作法,除將原5到15年除役條款刪除外,也允許核安會在接受延役申請後,審查期間允許執照到期的核能電廠繼續運轉。他說,核三(一號機)運轉期限在七月二十六日將到期,立院若能迅速通過該案、比照美國核管會處理方式,仍有可能快速因應台灣當前嚴重缺電問題。葉宗洸指出,去年台灣景氣非常糟,經濟成長率只有1.38%,用電量因此變少。但今年預估經濟成長率會到3.5%左右,用電量勢必上升,預期今年前面六個月的發電量會比去年高出很多。他舉例,七月八號晚上九點十分,火力發電占比一度超過九成,達91.7%,,核能是5.2%,再生能源和儲能是3.1%。執政黨明明知道太陽光電在晚上就是歸零,但又要讓核電除役,就只能拿火力發電來補。「原本是非核家園,現在變成火電家園。」台電前核安總稽查王琅琛則強調,台電負責運轉核電三十年,台灣都沒有出過事,民眾不必擔心台灣的核安。他還說,近年很多AI大廠來台灣投資,表明要使用綠電,核能必然扮演重要角色。但對比去年與今年,外界對核能發電的看法「已經完全不一樣」,今年大家更意識到AI、半導體產業用電的重要性,才知道這些產業用電量居然要這麼多。王琅琛強調,核能是綠能中的一個重要選項,若要繼續發電,目前就是要靠延役。他直言,延役不困難,但需經過非常嚴謹的評估,一步一步按照法規走。至於反核團體一直質疑核廢料如何處理,但台電是有固定程序在做處理。目前方法都有了,只是仍在研擬要放在哪裡。王琅琛反問,反核人士擔心核能安全,但台電運轉核電四十年,台灣有事嗎?葉宗洸呼應王的說法,指王美花曾強調排除核能的RE100再生能源倡議已經不是主流,現在國際都在推「全時無碳電力」(24/7 CFE),但最能依賴的發電來源,絕對不是那些無法調控的再生能源電力,核電才能提供這些AI大廠的需求,就看台灣要如何抉擇。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在網路直播節目《志聖鮮思》,邀請葉宗洸、王琅琛針對核電延役議題進行討論。何志勇表示,美國能源部已經認為核能是種零排放乾淨能源,歐盟也視其為綠能。因此國際不強調再生能源,而是改訴求「乾淨能源」。2026年歐盟開始徵收碳邊境稅,初期每公噸炭約85歐元(約新台幣3,000元)。台灣目前每度發電,核電為一塊一毛二;燃煤為兩塊七毛三;太陽能四塊零八;離岸風電四塊五毛一。如以燃煤取代綠能,燃煤每度排碳0.8公斤,換算來下來,以太陽能減少一公噸碳成本為新台幣1,688元,離岸風電為新台幣2,225元,核電則是「負」新台幣2,013元,因此,使用核電就能替台灣民眾「倒賺」。陳學聖則認為,民眾過去反核是對核安有疑慮,覺得寧可付多一點錢,但要活久一點。只是,支持核電者已經年輕化,擁核反核的比率已經反過來,上一代年輕人反核,這一代年輕人擁核。葉宗洸也呼應,擁核比率增加,有六成民眾支持核能,因為大家開始意識到國際潮流,尤其年輕人願意蒐集、瞭解核能的資料,會知道核能發電沒有想像中的可怕,核廢料也不是沒辦法處理。立院昨日審查核電延役草案,藍綠各有盤算,導致綠營支持者、反核團體雖從前一天就在立院外集結,但明顯看出「被動員」力量難與「青鳥」相比,明顯降低,場內雖仍有綠委喊「反核立場不變」,但卻未與場外抗議群眾有明顯連結,立院外抗議者人數也少很多。藍委私下指出,黨團內部仍有立委認為民進黨「想過什麼就能過」,不必多管閒事,核三要不要延役「國民黨不必管」,就讓民進黨自己去面對企業界與民意。該立委說,雖然黨中央仍希望黨團儘速通過核三延役法源,綠委也沒有大動作杯葛會議審查,但國民黨團最後也「順水推舟」,一旦民進黨喊不要逐條審查,召委柯志恩就「大方的」裁示,立委大體發言完就散會,樂將燙手山芋再丟回給行政院。
盼賴清德做出正確決策 李婉哲挺核:與人類滅絕絕對不能相比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預計7月底召開,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9日表態,他支持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的擁核立場,因為核災與全人類滅絕的威脅是絕對不能相比。他已接受賴清德總統邀請,擔任該委員會顧問,將以科學家身分提出專業意見,深盼賴清德做出正確決策。李遠哲數度批前總統蔡英文的淨零碳排政策錯誤,他曾入府與蔡英文討論,但蔡卻回應說「2024後不是我的事!」令他非常失望。李遠哲昨接受網路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對賴清德明顯寄予厚望。他以日前穆斯林至麥加朝聖為例,上千人被熱死,李遠哲沉痛表示,人類如果再不努力,就會面臨滅絕的嚴重問題,期許政治人物能重視氣候變遷議題。前天賴清德甫邀請李擔任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顧問,「他要我當顧問,我當場很高興」。李遠哲認為,委員會不僅能帶領大家討論、認識全球暖化的嚴重性,也能讓民眾了解2050年淨零排放的重要性。該委員會月底開會時,李遠哲會出席,他希望以本身專業,讓委員會的人了解能源發展能有不同做法,以及政府要把國人帶到哪個境界,「我有經驗、責任可以告訴大家」。「我可以從顧問角度,告訴大家童子賢講得很有道理!」李遠哲支持童子賢的核能論述,並強調,「雖然核電有缺點,但核能帶來的災害,跟全人類滅絕是絕對不能相比。面對核能的研究,如何設立跟運用核電廠,我覺得這樣的大方向是對的。」他也呼籲,民進黨2025年非核家園時程要往後延,現在需要用核能,還要有新核能。是否有心理準備與童子賢變成話題前鋒?李遠哲表示,台灣社會需要改變,賴總統不是不了解,但賴身邊有不同壓力,而童子賢說的話,是來自企業界與科學角度的說明,絕對是真心話。李遠哲坦言,在賴清德就任前,已見過兩次面,他認為賴清德理解台灣現狀,在減碳過程中,要擠入全世界前段班並不容易,但中段應可達成,「2030年要比2020年的排碳量減半,否則2050年不可能達到淨零排放。」他深盼賴清德做出正確決策,避免人類滅絕。
點名侯友宜和柯文哲反核變擁核 蕭美琴:政治人物不能只為選舉
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22日參加政見發表會時表示,到世界正在改變,地緣政治在變、全球供應鏈也正在重組中,數位轉型和淨零的挑戰,也不斷考驗著台灣;她批評,藍白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與柯文哲過去都曾經反核,但現在變成總統候選人以後,也都擁抱核電,政治人物的理念和主張,不能只為選舉,應該要有配套、有解方,也要有邏輯。蕭美琴說,作為國家的領導人,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掌握時代的趨勢,化危機為轉機,帶領台灣走出一條穩健而又創新發展的道路。她表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所提出的「國家希望工程」,就是要把台灣打造為「民主和平」、「創新繁榮」,以及「公義永續的台灣」,政府要全面投資人才、創新產業,要幫大家減輕家庭的負擔,讓有需要的人受到照顧,更要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更有利的發展條件。「關於台灣再生能源的發展,2050年淨零排放,這是台灣身為國際社會一份子,應該要有的責任與義務。」蕭美琴說,世界知名的企業,包括微軟、谷歌、蘋果,以及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都是「再生能源100」,也就是「RE100倡議」的簽署企業。她說,在承諾期限,包括這些企業的供應鏈廠商,都要百分之百地使用再生能源,然而「RE100」所定義的再生能源並不包括核能,所以政府在擬定能源政策的時候,必須清楚地掌握國際的趨勢,積極地與世界接軌,才不會因此走錯路,讓產業暴露在可能被國際供應鏈排除在外的風險。蕭美琴表示,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推動了台灣第一次的能源轉型,全面加速再生能源的發展,不但提供產業所需要的綠電,更讓綠電的發電量在去年超過核電,未來將繼續推動第2次的「能源轉型」,要發展多元的綠能,再加上深度的節能、科技的儲能,以及智慧的電網。蕭美琴說,除了傳統的太陽能光電及風力發電之外,也會積極的部署包括氫能、地熱發電、生質能、海洋能等前瞻的再生能源。預計2030年,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將提高到30%,超越燃煤發電,加速電力系統去碳,接軌國際的共識。針對核能發電,蕭美琴批評,藍白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與柯文哲過去都曾經反核,但現在變成總統候選人以後,也都擁抱核電,政治人物的理念和主張,不能只為選舉,應該要有配套、有解方,也要有邏輯。她認為,有關核電的討論,應該排除選舉的考量,回歸到科學的論證,也唯有「核能核安能確保」、「核廢料能獲得處理」,同時「社會有共識」,台灣才有討論進一步發展核電的空間,但現階段這3個條件都不存在,科學、誠信、務實是台灣面對核電的態度,相信也是全國國人共同的期待。
日本廣島原爆78周年 首相岸田文雄堅持「無核三原則」
8月6日是廣島原爆78周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廣島市和平紀念公園舉行的原爆悼念儀式上,強調致力實現一個無核武的世界。廣島市長松井一實於儀式上發表《和平宣言》時,呼籲日本立即加入《禁止核武器條約》,並稱世界領導人應面對現實,核嚇阻理論是愚蠢且無效,應致力無核化。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昨天也發文表示,俄羅斯不僅違反國際法入侵鄰國烏克蘭,甚至不惜威脅使用核武器,北韓持續開發核彈,中國也大幅增加核武持有數。他呼籲這些國家領導人,應去廣島和長崎看看,從人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1945年8月6日,美國在二戰期間於廣島投下原子彈,當年估計造成14萬人死亡。3天後美軍又在長崎投下原子彈,數十萬日本平民喪生,成為人類歷史上首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在戰爭中使用核武;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也正式結束。據日本放送協會、《共同社》報導,昨日有5萬人參與這場紀念儀式,除日本政要外,包括原子彈爆炸受害者及遺屬代表,並有111個國家代表出席。在上午8時15分當年原子彈爆炸的時刻,全場默哀。廣島是岸田文雄的家鄉。岸田致詞時說,國際社會在推進核裁軍議題上,分歧日益增加,加上俄羅斯威脅使用核武,使得全球實現無核目標更加艱難,但他宣示,日本將堅持無核三原則,作為唯一在戰爭中受過原子彈轟炸的國家,為實現「無核武世界」而不懈努力。松井一實宣讀《和平宣言》,表示「全世界的領導人有必要正視核武嚇阻論已經破產,必須盡快採取具體措施,將我們從嚴酷的現實引導到理想的狀態」。他呼籲各國領袖應立即停止核武恐嚇,日本政府應盡快加入《禁止核武器條約》,爭取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今年11月舉行的締約國會議。不過,岸田並未有回應,僅稱將努力使擁核國家參與。泉裕泰在臉書發文提及,今年G7在廣島舉行峰會,會後發表和平宣言,各國領導人參觀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和博物館,再次認識核武的恐怖。會中,各國也回顧台灣海峽的和平。泉裕泰警告,戰爭非常殘酷,而當中最無情的武器莫過於核武。作為在戰後出生於廣島的日本人,在這樣的日子裡,他再次深切的期盼人類牢記歷史,為打造一個更加和平、無核武的世界做出更大的努力。
應對美韓聯合軍演 金正恩:隨時準備發動核攻擊嚇阻戰爭
北韓戰術核武部隊18、19日舉行模擬「核反擊」綜合戰術演習,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更攜女兒金朱愛參觀演習。北韓官媒中央通信社(KCNA)20日引述金正恩說法,「在當前情勢下,敵方侵略北韓的動作越來越明顯」要求北韓軍隊隨時做好準備發動核攻擊以嚇阻戰爭,並指控美國和南韓擴大與美國核資產有關的聯合軍演。據朝中社指出,此次北韓的綜合演習包括核打擊指揮體系管理演習、轉換核反擊狀態的實操演訓,以及模擬攜帶核彈頭的戰術彈道導彈發射演習。而親自到場參觀演習的金正恩表示,敵人的反北韓侵略活動變本加厲,迫使北韓幾何級數般增強核戰遏制力,並提出建設核武力量的重大方向與核武器備戰戰略,指出擁核不足以阻嚇戰爭,還需擁有攻擊敵人的實際能力,保持隨時能迅速精準實施核打擊的戰備狀態。金正恩強調,「北韓核力量將以高度的備戰狀態有力地遏制、控制和管控敵人的魯莽行動和挑釁,並在出現任何意外情況時毫不猶豫地執行其重要使命。」據韓聯社引述分析認為,這可能包括再進行核試與以正常角度發射洲際彈道飛彈。另據朝中社報導,在演習第二天、北韓從平安北道鐵山郡發射的戰術彈道導彈,按設定在800公里外的北韓以東海域目標上空800公尺處爆炸,再次驗證核彈頭引爆裝置和控制系統的可靠性。而南韓和日本也同時證實,北韓19日在其東海岸發射一枚短程彈道飛彈,為近幾周來一連串飛彈試射的最新一次。這根源因素主要來自北韓近期對南韓、美國聯合軍演的激烈回應,認為這是入侵北韓的預演。北韓中央通信社在另一篇報導也宣稱,已有140多萬北韓人自願入伍或再度從軍以對抗美國與南韓,這個人數比北韓國營報紙2天前報導約80萬人還多。
綠電成本多3倍卻要替代核能? 遭批1年多支出1600億
國內核電廠除役時間與流程。核二2號機退場後,國內僅存1座核三廠,由於替代的綠電發電成本比其多出3倍,導致電價成本大增。昨天擁核團體更直指,到2025年非核家園後,替代核能電力一年要多支出1600億。惟對於核電退場增加發電經費多少,經濟部長王美花說很難算,因為核能後端處理成本不確定性高。上月日本內閣通過延長核電機組最長運轉60年上限的修法,國內也不斷有呼籲核二、三延役訴求。王美花表示,核電在台灣有核安、核廢料儲存疑慮,國人對此還是有爭議。且核二現在燃料池滿了,核燃料拿不出來(沒地方存放)。從法律面來說,現行規範40年使用期限也沒改。面對今年4月電價因燃料成本大增,調漲在即,本報日前調查,去年在6部核能機組停機一半下,近一半電力用綠電與燃氣替代,因成本分別比核能每度1.5元高出3.3倍、2.3倍,導致去年電費成本多出550億左右。氣候先鋒者聯盟發起人楊家法昨也指出,根據試算,等到2025年後3座核電全退場,用外購電力補上缺口,依照今年的外購電力成本,至少要多支出1400至1600億。對於核能退場,用其他發電燃料替代要花多少錢?王美花說,台電自己也講換算困難,因為核後端乾貯設施要花多少錢不確定性高,要算真正成本沒有那麼精準。至於核廢料存放問題,現在新北市政府尚未發給核一高放(燃料棒)乾貯場的水土保持證照、核二乾貯場的逕流廢水排放許可,導致核一、核二的用過核燃料棒都還放在反應爐內,實際會處於「假除役」狀態。對於新北巿長侯友宜上月有喊話乾貯場「由中央來主導」,雙方齊心解決的發言。王美花表示,最近有跟新北市政府溝通,希望讓核二乾貯場盡快蓋,台電最近也再發函給新北市政府,雙方會保持密切配合。新北市核能安全監督委員會則提出3點呼籲,包括請中央盡速確定核廢料貯存場址,並承諾新北市不會成為最終場所、經濟部應盡速提報逕流廢水汙染削減計畫及水保計畫,以及中央應重視核電廠除役安全等。至於民進黨執政的屏東縣,核三廠明、後年也要陸續停機,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說明,核三乾貯場計畫送出去了,程序要跑,目前沒有其他聲音意見。
全球核武庫將出現冷戰以來首度正增長
隨著俄烏戰事日漸膠著,俄軍使用戰術核武的選項漸漸浮上檯面。全球擁核國為求維持核威懾力,也紛紛增加核武庫存量及為其裝備更新換代。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日前發布的報告即指出,全球核武庫將在未來幾年出現冷戰以來的首次增長,也將面臨數十年來最大的核武風險。2022年全球核彈存量。《2022年SIPRI年鑑》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西方對基輔的支持,加劇了全球9個擁有核武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全球核武庫預計在未來10年內持續增長,這是冷戰以來第一次出現核武不減反增,令人擔憂。報告稱,9個核武國家包括英國、中國、法國、印度、以色列、北韓、巴基斯坦、美國和俄羅斯,在2022年1月共計擁有12705枚核彈頭。其中估計已有3732枚彈頭被部署在飛彈和飛機上,約2000枚保持在高度戰備狀態。報告指出,所有擁核國家都在增加或升級核武庫,且大多數都在強化核言論,以及核武在軍事戰略中的作用。美國在對核武庫更新換代,英國在2021年宣布提高核彈總存量,法國2021年啟動第三代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計畫。中國、北韓、印度和巴基斯坦也都在擴大核武庫。現在動用核武的風險,比冷戰高峰以來的任何時刻都高。目前最直接的核武風險仍來自俄烏戰爭。今年2月27日,也就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天後,俄羅斯總統普丁即下令核武部隊高度警戒,白俄羅斯也於當天舉行修憲公投,放棄白俄的非核地位,允許俄軍核武部隊進駐部署。俄羅斯近日在占領的頓內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及刻松州舉辦入俄公投,並完成四地正式加入俄羅斯的程序後,對國際宣告將「不惜一切代價」捍衛四地及2014年占領的克里米亞等「新領土」,普丁也暗示將不排除動用核武;但烏克蘭及美國、北約不接受威脅,烏克蘭並宣稱一定會奪回失地,美國及北約各國也誓言將持續援助烏克蘭軍備。由於俄軍目前戰事頻頻失利,被烏克蘭收復大量失土,動用戰術核武已是俄軍所剩不多的有效選項之一。支持俄羅斯的車臣總統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日前籲俄羅斯稱:「在我看來,根本就該採取更激烈的措施,例如宣布邊境地區戒嚴,還有使用低當量的核武」。
北韓頒布核武政策法 授權預防性核打擊
北韓再度對外宣示其核武能力,據朝中社9日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強調絕不放棄核武的決心。金正恩表示,美國表面上的目的是半島去核化,但終極目的是讓北韓放棄行使自衛權,或讓北韓處於劣勢進而倒台。美國正在通過史上最嚴厲的制裁和封鎖企圖逼迫棄核,但這是大錯特錯,美國大可以制裁千百年試試看。北韓最高人民會議並於8日頒布關於核武力政策的法令。朝中社指,北韓核武力政策屬防衛性質,致力於打造「可靠有效、成熟的核遏制力」,旨在防止擁核國家之間的誤判和核武器的濫用,最大限度減少核戰爭威脅。法令強調,北韓核武力政策的基本原則是作為最後手段使用核武器,授權軍隊可以先發制人,進行預防性核打擊。據《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今年六月報導,2017年北韓就擁有足以製造60枚核彈頭的可分裂材料,每年還可生產增加12枚核彈頭的可分裂材料,據2021年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預估,到了2027年北韓應該擁有200枚核彈。另外,有些專家認為數字可能沒有那麼多,據《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的科學家漢斯(Hans M. Kristensen)和邁特(Matt Korda)估計,2021年,北韓大概有40到50枚核彈頭。金正恩8日在北韓第14屆最高人民會議第7次會議上發表講話指出,北韓豈能放棄攸關國家存亡和人民安全的自衛權,在美國營造的朝鮮半島政治軍事局勢下,美國是需制衡的核對手,北韓在任何艱難環境中都絕對不能解除核武裝。他強調,美國敵對政策給北韓帶來的艱苦歲月越長,美國面臨的安全威脅也將愈來愈大。北韓當天通過最高人民會議法令明文規定核武裝力量的使命、構成、指揮控制等。金正恩就此表示,北韓核武器不是可以拿來討價還價的,核力量政策的法制化畫出一道不容後退的底線,具有重大意義。9日也是北韓74周年國慶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金正恩致賀電指兩國是好同志、好鄰居與好朋友,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願發展好兩國關係。
氣候變遷+能源短缺雙催化 全球核電大有復辟之勢
俄烏戰爭掀起的能源短缺危機籠罩全球,加上實現碳中和以對抗氣候變遷的壓力,歐美日過去追求「去核」的政策出現轉彎,從美國《通膨削減法案》補助核電,到德國核電廠延後除役、日本重新發展核電,全球核能發電大有復辟之勢。德國國內僅剩的3座核電廠,原本預計年底全數除役,但俄羅斯宣布無限期關閉通往德國的天然氣管線「北溪一號」後,德國政府5日宣布,其中2座核電廠延後除役繼續營運,以緩和供電吃緊壓力。這是德國聯合政府內的擁核派與反核綠黨相互妥協後的決定,綠黨本就是從反核運動起家成立。蕭茲政府此舉象徵能源政策大轉彎,德國數十年來致力落實逐步汰除核電、煤炭、天然氣政策,朝全面使用再生能源轉型。至於美國,其旨在透過投資獎勵乾淨能源、降低處方藥價及對大企業加稅等措施對抗通膨的《通膨削減法案》,8月中旬經總統拜登簽署後正式立法。其中投資乾淨能源部分,有一項聯邦資助建置小型核電的提案。標榜新一代核電的先進反應爐(advanced reactors)近年來逐漸發展茁壯,此小型核能反應爐,具備比前代成本更低、建置速度更快的優點。分析師及業界主管指出,拜登簽署《通膨削減法案》後,補助先進反應爐有了法源依據,可望將此建置小型核電提案往前推進。該法案同時提供舊有核電廠稅額減免,協助其維持運作。但有公用事業主管及項目開發商呼籲,應同時蓋新核電廠,才能滿足不斷擴張的能源需求,達成企業和拜登的氣候目標。但美至今一座都未興建完成,因此其經濟效益仍有待驗證。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日前出席印尼G20部長會議接受美媒訪問時提到,核電是日本追求能源安全及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核能發電常常被列為脫碳(decarbonization)的重要選項,今年5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宣布,為了穩定能源供給及價格,打算重啟閒置的核電設施。日本的能源供應高達94%依賴進口。西村康稔透露,日本今年已經重啟10座核電廠,明年計畫再重啟7座。
日韓歐盟能源動態曝 經濟部:台灣使用核能有兩大面向需先解決
歐盟議會通過歐洲聯盟提出將天然氣和核能投資列入永續綠色能源的議案,引起國際關注。對此,經濟部次長曾文生7日表示,目前歐盟僅是先對融資認定,與台灣情境不同,台灣使用核能有兩大面向需先解決,首先任何新的能源形式都要經過民主程序,且既有核廢料也要有效處理,再回頭談核能運用的機率比較大。歐盟議會投票通過歐盟提案,法國帶頭與多個擁核國家提案將核能列為綠能,德國及部分歐盟國家反對,最終經過投票表決後,最終以法國提出支持將天然氣及核能列為環境永續的綠能,未來很有可能成為歐盟法規,歐盟各國都需調整各自國內法規。曾文生7日受訪被問到台灣是否會重新使用核能時表示,歐洲因為有跨國電力公司、也有許多民營的電力公司,跨國供電若是把核電認為是綠電會比較容易,這次歐盟通過的議題是聚焦在投資上,讓相關融資可以更為彈性,現在還未擴及到歐盟各國,因此還未討論到下一階段的能源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企業喊出要發展小型核電廠。曾文生說,核能是持續發展的科技,台電都有在關注,甚至是核融合發展也有在關心。但他強調,台灣必須更務實,台灣的能源使用不可能脫離土地現實條件,就算是任何一種新能源的技術及使用,也是需要通過民主的驗證。他舉例,過去核電三個選址未經過民主程序,但現在光興建地下化的變電所、改建天然氣發電廠,都要通過重重民主考驗、人民的意志的選擇。另外,台電要先把核後端工作往前推動,除役工作能有進展,有效處理核廢料等,再回頭談核能怎麼用機率才會比較大,目前核後端仍難處理,像是新北市核一廠、核二廠的乾貯設施都需要解決,要有具體實績才能說服人民。核後端的處理還未解決,現在要回頭使用核能還太早。
減碳楷模歐盟認核能為綠能 經濟部:要重新選擇須經民主程序
歐洲議會通過天然氣及核能為環境永續的「綠能」,為爭議不休的擁核反核爭議投下震撼彈。走向廢核的台灣是否可能重新思考把核電為能源選項?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態說,任何新的能源要在台灣使用,都必須經過民主程序選擇。至於比較安全的小型核電站(SMR)有沒有機會被列入供電行列?他則說,SMR與核融合發展都有在關心。曾文生表示,歐洲議會通過部分,比較大效果是在金融上,認定綠電比較容易去融資,但還沒到下一層的各國政策選擇,而且台灣選擇跟歐洲有跨國電力公司也比較不一樣。他強調,台灣已走進民主社會,任何新的能源形式在台灣要使用,都要經過民主選擇。過去三個核電廠選址完全沒有經過民主程序,但今天像協和電廠改建,就要經過審慎完整的民主程序。至於被譽為第四代核能重點之一的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SMR),由於靈活性、安全性都較傳統核能電廠高,有機會減少地方反對壓力,是否能源政策上可以列入思考?曾文生表示,SMR知道的人其實不多,台電包括他在內,都有在關心這個發展,包括核融合在內。言下之意,他並無排斥或反對核能新技術發展可能。可是他重申,台灣能源使用,不可能脫離土地現實條件。個人一再說,蓋地下六層變電站、天然氣發電廠都要通過層層民主考驗,因此任何選擇同樣都要經過此程序。而核後端能不能處理,燃料棒能不能移出,各界是否支持處理核廢料,會是關心能不能選擇核能的前題,能解決,回頭再來談核能怎麼用,機率較大。
俄烏戰爭牽連核武 智庫:動用風險來到數十年最高點
瑞典權威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13日在最新報告中警告,未來幾年全球核武庫將出現自冷戰以來的首次增長,俄烏戰爭令全球9個擁有核武的國家之間關係變得更緊張,「核武被動用的風險已來到數十年最高點」。SIPRI並估算,北韓擁有的核彈頭數,最多可能有20枚,首次計入全球總數。SIPRI估計,英、美、俄、中、法、印度、以色列、北韓、巴基斯坦等9個擁核國家,在2022年初擁有1萬2705枚核彈頭,比2021年初減少375枚。又指出,俄烏戰爭加劇全球緊張局勢,除非擁核大國立即採取核裁軍行動,否則全球核武器數量在經歷35年下降後,未來幾年,將出現自冷戰以來首次增長。SIPRI並警告,核武被動用的風險已來到數十年最高點。SIPRI研究專家威爾弗雷德(Wilfred Wan)表示,「所有擁核國家都在增加或升級它們的核武庫,且大多數國家都在加強核言論,及核武在軍事戰略中的作用,這是令人擔憂的趨勢。」俄羅斯擁有5977枚核彈頭,是世界最大的核武庫,美國則擁有5428枚核彈頭,俄美擁有的總量約占全球9成。中國以350枚位居第3,接著是法國290枚、英國225枚、巴基斯坦165枚、印度160枚、以色列90枚。SIPRI還說,中國正處於擴張階段,估計擁有300多個新的飛彈發射井。五角大廈先前稱,至2027年,北京可能擁有700枚核彈頭。此外,SIPRI估算,北韓擁有的核彈頭數,最多有20枚,首次計入全球總數。據分析,北韓核裂變物質庫存在2021年增多,推測足夠製造45至55枚彈頭。SIPRI還認為,北韓「可能已擁有少量用於中程彈道飛彈的核彈頭。」
南韓總統選舉給台灣的啟示為何? 朱立倫給答案「做不好換人」
南韓總統選舉結果引發亞洲周邊國家高度矚目,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也在臉書發文,主張台灣應參考南韓在野合作的經驗,拉下執政黨,媒體今天也問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如何解讀南韓大選帶來的啟示?朱立倫回應,韓國執政黨因為房價、物價高漲,經濟處理不好,民怨很深,內部也有擁核、反核的不同聲音,執政黨無法獲得民眾認同。朱認為,韓國大選結果給台灣的借鏡就是「做不好就換人」,國民黨也會秉持在野精神,團結所有在野力量,獲得民眾支持。南韓在當地時間3月9日舉行總統大選,10日凌晨開出最終票數,最終由南韓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尹錫悅 ,以不到1個百分點差距,打敗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根據南韓媒體報導,本次南韓總統大選被稱為「史上最惹人厭選舉」,因為兩名候選人都採取負面競選,雙方攻防更爆出大量醜聞,選民最後只能在爛蘋果中選擇自己不那麼討厭的那個蘋果。朱立倫今天到桃園出席桃園市歷屆鄉鎮長聯誼餐會, 由於他呼籲在野合作,現場媒體也再度問及「藍白合」議題,朱立倫則重申,包括高雄、嘉義、台南、屏東,這些國民黨相對困難區域,將會透過各種方式,找出在地最適合候選人,也都不排除在野勢力合作。另外,對於已宣布不爭取連任的台北市議員羅智強是否可能代表國民黨出馬角逐桃園市長?朱立倫回應,羅智強才剛剛全國走透透,很多桃園鄉親也歡迎他,請他到桃園一步一腳印走,但說不定羅智強哪天也會去高雄、屏東走走,因為朱上次才鼓勵他要走到墾丁。朱表示,腳踏實地傾聽民意是好事,至於桃園市長選舉,將會秉持黨內決議,協調出最有民意基礎,最能代表桃園未來的候選人「畢竟桃園是我的家、我們的家要更好」。外界解讀,朱立倫這番話的弦外之音就是,他曾任桃園市長,國民黨在桃園確實有輸不起的壓力」,因此,羅智強是否能代表國民黨選桃園市長必須多方考量,目前還沒有到最後掀牌時刻,必須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