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
」 谷歌 Google 微軟 ChatGPT OpenAI歐盟最後通牒! Google須改善搜索引擎壟斷 否則重罰年收10%
根據彭博社報導,谷歌(Google)面臨歐盟最後通牒,須迅速改變搜尋商業模式,讓對手服務能見度提高,否則將依據數位市場法(DMA)對谷歌最高處以全球年營收10%罰款。谷歌將受到來自歐盟監管部門的又一次打擊,歐盟官員正在根據《數字市場法案》準備一份針對谷歌的正式指控書,主要關於谷歌如何在不同搜索服務中(例如Google Flight和Google Hotel),顯示競爭對手的產品結果。如果不遵守規定,谷歌可能面臨高達全球年收入10%的重罰。消息指出,歐盟的初步調查結果可能在10月底之前發布,鑒於歐盟委員會高層人員即將進行改組,會議時間可能有所延後,谷歌仍然有時間去消除歐盟當局的擔憂。對此案的最終裁決將在明年3月底前作出。谷歌的律師本周與歐盟委員會官員進行閉門會議,以緩解監管機構對合規的擔憂。該公司有一項提議,是在谷歌的搜索欄引入新設計,使用戶可以選擇導航到其他搜索平台,或酒店網站和航空公司等直接供應商。谷歌發言人表示,公司試圖在尊重用戶選擇的同時,平衡不同類型網站的需求。歐盟委員會拒絕回應相關消息。
搜索功能遭判「非法壟斷」 Google恐面臨拆分與天價罰款
許多民眾都知道,知名科技巨頭Google是仰賴著搜索引擎功能起家的,但如今這個創始核心功能遭到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法官裁定屬於「非法壟斷」,明顯違反美國的反壟斷法。屆時,Google有可能因此面臨到拆分與天價罰款的命運,而目前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已經揚言絕對會上訴到底。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法官梅塔(Amit Mehta)在其意見書中表示,Google通過數十億美元的投資打造了非法壟斷的搜尋引擎功能,甚至因此成為世界默認的搜索引擎。梅塔法官明確表示「Google是壟斷者,並且一直以壟斷者的身份行事,以便維持其壟斷地位。」在裁決中,特別提到了Google在Android和蘋果設備上的「獨家搜索」安排,法院認為認為這些安排過於鞏固Google的反競爭行為和市場主導地位。法院也發現,Google控制著約90%的搜索市場和95%的智慧型手機搜索市場。但值得一提的是,法院並未認定Google Adsense存在壟斷行為。在這項判決出爐後,美國司法部長加蘭(Merrick Garland)表示,這是「美國人民的歷史性勝利」,強調沒有任何公司能凌駕於法律之上。白宮新聞秘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也抱持著共同想法,更認為美國人民應該擁有一個自由、公平和開放競爭的網際網路。至於這項判決,會影響到Google什麼事情呢?范德比爾特大學法學教授阿倫斯沃思(Rebecca Allensworth)指出,法院可能會強制Google實施新政策,讓用戶可以理解到還有其他可用的搜尋引擎。美國反壟斷官員甚至認為,Google未來有可能因此面臨到拆分的命運,後續甚至還有天價罰款等著Google。進步政策研究所競爭政策副總裁兼主任莫斯(Diana Moss)甚至拿過去AT&T電話壟斷、標準石油公司的拆分等知名司法事件來比擬這次的案件。而目前也有消息指出,Google母公司Alphabet計劃對這一裁決提出上訴。Alphabet全球事務總裁沃克(Kent Walker)強調,Google提供的搜尋引擎是最好的搜尋服務,同時也對法院的判決提出質疑。但即便如此,Google敗訴的消息,還是讓其母公司Alphabet的股價在5日下跌了4.5%。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判決有可能還涉及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微軟CEO納德拉在審判中提出警告,表示Google的搜索壟斷可能使其在AI領域獲得不可撼動的優勢。Emarketer高級分析師沃爾夫(Evelyn Mitchell-Wolf)表示,如果法院取消Google成為許多設備上預設搜索引擎的協議的話,這可能會在極其關鍵的時刻傷害Google公司的核心,特別是在面對如OpenAI的ChatGPT等AI驅動的搜索替代品時。報導中也提到,雖然如今判決結束,但要等到正式執行,還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能完全執行,畢竟Alphabet已經揚言準備會上訴到底,推估有可能會因此纏訟數年。
Google欲減少對蘋果依賴? 外媒:以應對反壟斷訴訟風險
面對法院可能裁定美國搜尋引擎龍頭谷歌(Google)停止支付費用,以成為iPhone默認搜索引擎的風險,谷歌正積極嘗試減少對蘋果的依賴。據此前美國司法部起訴谷歌反壟斷案的報導,如果法院判定司法部勝訴,蘋果公司每年可能損失200億美元。然而,一份新的報告則集中討論了這一裁決對谷歌的潛在影響,以及該公司為應對此所採取的措施。據外媒報導,谷歌通過iPhone Safari瀏覽器搜尋獲得的廣告收入中,有36%被蘋果抽成。剩下的64%是谷歌從iPhone上的Safari瀏覽器中獲得了約560億美元的收入,約佔其全部搜尋收入的四分之一。實際上,在司法部提起訴訟指控谷歌在iPhone交易中的反壟斷行為之前,谷歌就已經在努力減少通過Safari進行的搜尋次數。該公司推出了自己的谷歌Chrome瀏覽器,並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嘗試讓iPhone用戶改用Chrome瀏覽器。為此,谷歌大力推廣其瀏覽器,並不斷推出新功能。最近,這些功能包括將谷歌Gemini人工智慧技術整合到瀏覽器中。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和TikTok風格影片等措施的實施,谷歌試圖進一步說服用戶使用其應用程式,這使得該公司獲得用戶的需求變得更加緊迫。據悉,谷歌內部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有一半的搜尋通過其應用程式完成。消息人士還透露,自2023年中期以來,搜尋量的增長已經停滯。減少對蘋果的依賴也會降低法院要求終止協議的可能性,同時,這也會使谷歌在下次與蘋果談判時處於更有利的地位。此外有消息稱,谷歌已經在與蘋果公司談判,為iPhone提供谷歌Gemini的授權。
阿里救市2/國家機器動起來! 「穩信心是目前工作重點」網絡巨擘有望重返榮耀
中國要重啟網路經濟火車頭?歷經美中貿易戰,疫情後民間投資消費保守、外資撤離,房產連環爆,「直升機式撒錢」救市無果,中國經濟儼然陷入霧霾之際,2024年初出現了兩個「新暗示」,在官媒消失近3年的民營企業大咖馬雲1月23日「出現了」,同一天,一項緊縮網路遊戲產業的政策草案也撤掉,網路概念股普天同慶。美國時間1月23日晚間,傳出阿里創辦人馬雲與現任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大買自家股票,讓阿里在美股大漲7.85%、收在74.02美元,1月24日,阿里在港股也大漲7.32%、收在72.6港元。全球媒體都在關注馬雲是否能重回第一線,2月6日、阿里最新財報發布前夕,阿里在港股大漲近7%,連帶拉抬其他網路電商概念股一起爆發,可見其影響力。同樣在關鍵的1月23日,中國「網路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在官網上消失了,原本打算緊縮網遊登入頻率與課金的政策,在一個月前宣布時,造成騰訊、網易這兩家公司的港股市值蒸發近5000億港幣,政策一撤,遊戲股午盤瞬間拉回、整體漲幅高達4%。中國房地產近來不斷傳出資金斷鏈等問題。(圖/陳曼儂攝)事實上,中國前年解封後,經濟及股市表現幾乎是每下愈況。台商向CTWANT記者提到,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的出口、消費、投資,目前都不是太好,新冠封城嚇跑外資,而過去對民營企業友好、採取溫和務實派的李克強在2023年突然去世,「感覺很不吉利。」股市腰斬、房市暴雷、地方債務危機,讓北京當局下猛藥,去年陸續推出多項財政刺激措施,包括增發人民幣1兆元、約新台幣4.4兆元的國債、提高赤字、提前下達地方債新增限額等,短短四個月內兩度降準,也是過去三年來第七次全面降準,並增加對中小型民營企業,以及農業相關部門的金融支持。2023年中國股市已比2021年腰斬、市值消失6兆美元,至今還沒有恢復跡象,官方表示去年GDP成長5.2%、突破126兆人民幣,但因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年貶值4.9%,《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把數字改美元計算時,反而下滑0.5%,赫然出現29年來首次負成長。另一投資圈台商說,「問題是『沒有信心』」,政策灑錢只是應急、沒解決根本問題,民間經濟除了消費還有製造,如果對未來沒信心,錢就只會壓在家裡的床墊下,政府放再多水也只是先填補虧空,對後續成長沒有幫助。大陸央行近來不斷釋出利多消息,希望讓資金流動。(圖/新華社、中新社)「穩定市場信心是目前的工作重點。」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說。而大陸網路科技業能否重返經濟火車頭,成了業界觀察的重點。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經濟大幅成長,開始放資源給民間企業,網路巨頭成為經濟火車頭,要從2013年說起,以微信聞名全球的騰訊創辦人馬化騰,以及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創辦人李彥宏,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象徵著民間人士能參與政治的最高權力。2015年的兩會上,馬化騰提交「互聯網+」議案,同年12月在浙江烏鎮舉辦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出席致詞,同場出席的蘋果、微軟、思科、高通等全球高科技代表都戴上翻譯耳機,因為主場說中文。2018年,馬化騰和李彥宏還連任人大代表。那是大陸網路科技產業的黃金歲月,當時全球都知道中國BAT、搜索引擎百度、電子商務的阿里巴巴、及社交媒體的騰訊,中國GDP持續每年以7到8%的高速成長。然2020年起,風雲變色。政府開始針對網路巨頭進行反壟斷調查,騰訊的遊戲產業被官媒點名批評,阿里巴巴收巨額罰單,旗下螞蟻集團上市叫停,馬雲淡出群眾視野,滴滴則從美國紐交所退市。馬化騰在2020年以身體健康為由,請假未出席兩會。「2023年的全國政協人大代表中,騰訊的馬化騰、百度的李彥宏,還有聯想楊元慶、網易丁磊、京東劉強東都被『除名』。」在大陸經營30多年的台商向CTWANT記者提到。如今,要繼續打壓科技巨頭或是放手,阿里能否再度活躍於市場的第一線,將是重啟網路經濟的第一顆風向球。全球都在關注,今年3月4日、5日兩會將釋出的經濟新走向。
大陸呼吸道疾病爆發!傳「這城市」要民眾屯糧10天 封城疑慮再起
大陸近期爆發多種呼吸道傳染疾病,包括流感、新冠肺炎、肺炎黴漿菌、鼻病毒、腺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等7大病毒齊發。近日有網友爆料,各地已下線近一年的「綠碼」在個別城市重現,恰逢各地呼吸道疾病高發,引發討論;另一方面,浙江省義烏市向市民建議屯糧10天,封城疑慮再起。綜合陸媒報導,義烏市糧食安全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日前向全體市民發出社會化儲糧倡議,內容提出城鄉居民按家庭日均口糧消耗量計算,應保持10天以上存糧,「社會儲糧,全民參與。全市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學校、廣大市民和糧食企業都要做『社會儲糧』的積極參與者。」倡議書呼籲,進一步增強防患意識、責任意識,人人承擔起社會儲糧的責任和義務,共同捍衛糧食安全的神聖責任。不過,該文章頁面目前已經不能打開,但搜索引擎上還有緩存顯示,城鄉居民按家庭日均糧食消耗量計算,應保持10天以上存糧,「社會存糧,全民參與」。另外,根據網友提供的圖片,四川天府健康通、廣東地區粵康碼都顯示「綠碼」,實時時間均為12月1日下午5時左右。廣州市民小馮登陸粵省事,發現確實能查到粵康碼為「綠碼」,只是需要查詢才能看到,沒有疫情時查找容易。隨後,她又通過廣州市民常用的小程序穗好辦查詢健康碼,發現也能查到,「很神奇,我記得健康碼已經下線了。」早在2023年2月16日,粵康碼就已下線,公告中稱「針對下線的服務,我們也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銷毀服務相關所有數據,切實保障個人信息安全。」已下線近一年的綠碼重現江湖意味著什麽?廣州市衛健委和市長熱線工作人員稱,此事不由其管轄。 「疫情已經過去了,沒有事。」
特斯拉26日收高逾4%成交居冠 輝達續飆3%再創新高市值近1兆美元
周五(26日)美股成交額第2名輝達收高2.54%,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成交275.3億美元;第3名微軟收高2.14%,成交121.2億美元;第4名AMD收高5.55%,成交116.3億美元。昨日美股成交額冠軍特斯拉收高4.72%,成交313億美元。馬斯克近日表示,特斯拉可能會向其他電動汽車製造商開放部分汽車操作系統開源代碼。他認爲這一做法能夠對汽車行業提供幫助,等同於安卓系統(Android)作為手機行業的通用標準。如果特斯拉邁出這一步,試圖將其汽車操作系統軟件開源並商業化,就意味著特斯拉將與谷歌和蘋果展開競爭。第2名輝達收高2.54%,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成交275.3億美元,市值超過9600億美元。該公司公佈了強勁的財報與業績指引後,其股價在周四大漲逾24%。此外有消息人士稱,以最急件處理等級(SHR)的輝達訂單大量湧入,將台積電5nm工藝平台的產能利用率推高至接近滿負荷。輝達急單包括H100、A100、H800、A800。台積電以超級急件生產輝達AI GPU,訂單已至年底。市場預估獨吞輝達大單的台積電,先前下修全年營收,7月應會罕見重新上修至持平或小幅成長。第3名微軟收高2.14%,成交121.2億美元。微軟近日對其bing搜索引擎用戶跟蹤方式進行調整,規避了法國的進一步隱私罰款。法國監督機構CNIL表示,微軟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出了回應,並進行了技術修改,以便在沒有得到法國用戶明確同意的情況下,與打擊廣告欺詐有關的跟蹤功能將被禁用。受到輝達的強勁財報與業績指引提振,晶片板塊周五續攀升。第4名AMD收高5.55%,成交116.3億美元;第8名博通(Broadcom)收高11.52%,成交65.4億美元;第9名邁威爾科技(Marvell Technology )收高32.42%,成交59.5億美元。
面對微軟Bing強勢競爭 谷歌打造全新AI搜索引擎
據《紐約時報》昨(16日)報導,由於有傳言三星電子正考慮將智慧型手機產品預設搜尋引擎,轉為有提供人工智慧功能的Bing。面對微軟Bing等競爭對手在該領域的快速發展,谷歌母公司Alphabet正致力於打造一個新的搜索引擎,並在現有產品中添加人工智慧功能。谷歌正測試項目名爲「Magi」的新功能,有160多人正全職從事這項工作,最初計劃向美國多達100萬人發佈這些功能,到今年年底將增加到3000萬人。報導稱,新搜索引擎的計劃仍處於早期階段,目前還沒有發佈時間表。谷歌新產品將嘗試預測用戶的需求,相關功能包括幫助用戶編寫軟體代碼以及在搜索結果中顯示廣告;谷歌也還在探索用戶可在AI幫助下使用Google地球的地圖技術,以及通過與聊天機器人對話搜尋音樂。此外,谷歌考慮推出的其他產品正處於不同的開發階段。一款名爲GIFI的工具將使用AI生成,可在谷歌圖片搜索結果中顯示的圖像,另一款名爲TivoliTutor的工具則將通過開放式AI文本對話,教用戶一種新的語言。谷歌正面臨來自競爭對手們的激烈競爭。據報導,三星電子公司與微軟的合約談判正在進行中,還沒有做出任何決定。原先三星與谷歌的合約每年為後者帶來30億美元收入,這個收入來源現在正處於危險境地。大型語言模型(LLM)和人工智慧對谷歌來說並不新鮮。谷歌首席商務部門負責人在今年2月的第四季度收益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一直在使用LLM來預測用戶查詢的意圖。他表示,人工智慧還增加了與廣告的互動。另外,谷歌還與蘋果公司簽訂了200億美元的類似默認搜索引擎合約,將於今年續簽。
一個月花17.5萬家庭年度用電 ChatGPT恐釀當地缺水危機
對話式AI人工智慧ChatGPT自推出以來,就在全球掀起一股熱潮,會員註冊的成長人數甚至創下世界紀錄。但現在卻有報導指出,ChatGPT其實用電量相當的恐怖,單是2023年1月的用電量就相當於17.5萬個丹麥家庭全年度的用量。同時,冷卻主機用的水源也是個問題,估計有可能會在當地造成水資源匱乏等問題。根據《財聯社》報導指出,加拿大數位基礎設施公司QScale聯合創始人Martin Bouchard表示,像ChatGPT這種生成式AI,每一次查詢都需要的計算能力是傳統搜索引擎的四至五倍,這也代表著能源方面的消耗也是大幅增加。單是OpenAI在2023年1月的用電量,就相當於17.5萬個丹麥家庭一年的用電量。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所教授Sandra Wachter也表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在全球範圍內,訊息與通信技術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遠遠大於航空產業,目前光是運作AI所需要的能源,在2012至2018年間就增加了30萬倍。除此之外,根據科羅拉多河濱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的一篇論文指出,OpenAI在訓練ChatGPT上一代模型「GPT-3」時,就消耗了將近70萬生的水,這些水資源足以生產370輛賓士汽車。研究中也指出,ChatGPT每與用戶交流25至30個問題,就必須耗費500毫升的水來進行冷卻。隨著ChatGPT的受歡迎,估計未來有可能會在當地造成水資源匱乏。
教育衝擊1/ChatGPT成文科生末日? 專家點名「這個科系才最危險」
美國OpenAI去年11月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全球掀起AI狂潮,今年3月新推GPT-4,文字能力更驚人,令不少在學大學生憂慮「文科生寒冬已至?」學者卻給出不同答案,相較於感性創意取勝的文科生,強調邏輯的理工科系反而更危險,「若AI軟體能自動產生程式碼,那軟體工程師的需求會大量下降。」ChatGPT註冊用戶已破1億人次,辦事能力也愈來愈強大,寫自傳、履歷、求職、美國律師資格考、美國大學入學測驗SAT,甚至寫程式,都不是問題,不僅被當成資料庫、搜索引擎,在用戶「訓練」下基本推理能力還能不斷「進化」,就連OpenAI也搞不清楚。在ChatGPT上線測試以來,個資外洩資安疑慮也加劇,義大利、德國等已下令禁用,台積電及聯發科也限制工程師使用ChatGPT寫程式,普羅大眾則是憂慮工作是否不保。據OpenAI今年3月最新研究估計,ChatGPT可能對美國19%的工作崗位產生重大影響,約50%任務可被AI取代,另外80%的美國員工至少有10%的工作任務會受ChatGPT影響。這份研究報告也顯示,高度依賴科學和批判性思維技能的職位不容易受影響,但編程和寫作技能相關工作容易受衝擊,包括口譯員、筆譯員、詩人、詞作家、創意作家、公關專家、作家、數學家、報稅員、區塊鏈工程師、會計師、審計師以及記者。儘管這項研究僅以簡單量化方式分析每個職業,無法概括而論,但研究公布後,「文科生的寒冬已至」、「工程師將輕易被AI取代」已成社群議論焦點。「在AI時代,無論是理工科系或者文科生,都會大受衝擊,但我個人覺得理工科系的畢業生反而衝擊較大。」台中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副教授張翠蘋表示,理工科系畢業的學生很多工作會被AI軟體取代,例如,以往企業必須依賴軟體工程師寫系統,若AI軟體能自動產生程式碼或者產生大部份的程式碼,那軟體工程師的需求則會大量下降。張翠蘋說,對文科生來講,資料的蒐集可以大量仰賴AI軟體,並可快速的產生文稿及相關評論,舉例來說,一位電影的導演而言,搜集資料的時間可以大幅降低,可以更有充足的時間來產生創意的電影情節,而這些是目前AI無法辦到的。ChatGPT今年3月進化為第四代的GPT-4,除了文字能力更好之外,還具有推理能力,就連母公司OpenAI也相當驚訝。(圖/報系資料庫)台大資工系教授兼系主任洪士灝也在臉書分享觀點,「就像工業革命大幅提升社會的生產力,同時降低對勞動人力的仰賴,各類型的AI也會廣泛用於提升社會的智能,降低對人們『心智勞動』的需求。」什麼是心智勞動呢?洪士灝說,就是從事重複性極高、挑戰性很低的心智工作,例如用人腦、算盤、計算尺作大量數字計算的專業工作者,或是生產拼湊千篇一律、了無新意的文字工作。前者因為電腦的普及而消失,後者大概也會因為AI 的進步而受到衝擊。但AI難以溫暖富有人性,許多文科大學生因此認為工作不會被取代,以法律系為例,雖然ChatGPT能順利通過美國律師資格考,但在大學生社群《Dcar》討論區中,許多法律系學生除了認為AI無法掌握法律詮釋權,也認為人類不可能把司法權交給電腦,更直言AI能取代的是科學,但法律一點都不科學。那理工科呢?就有工程師網友因為擔心飯碗不保,因此在寫程式時測試ChatGPT,他認為作為工程師,工作內容不僅是寫程式,還包含設計與開發產品,有時更需要一點創造或想像力,這點是 AI 難以做到的,畢竟它無法理解人類的價值觀,也很難真正取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跟溝通。因此,我認為目前 AI 給工程師帶來的是正面影響,讓工程師能與 AI 協作,總之,短期間內工程師不會被取代。
谷歌與死對頭Deepmind聯手「雙子星」 拚趕超OpenAI
據The Information報導,ChatGPT的橫空出世,導致Alphabet旗下Google Brain AI和DeepMind兩大AI研究團隊冰釋前嫌,以應對ChatGPT挑戰。據知情人士透露,Google Brain AI在幾周前就開始與DeepMind員工合作,合作的一部分原因是為節省研發所需的超高成本,和滿足雙方的計算需求。DeepMind是谷歌(Google)的兄弟公司,母公司Alphabet下設的人工智慧實驗室,此前致力於開發可與ChatGPT相競爭的AI產品。但DeepMind表現得更像是谷歌的競爭對手,而非合作伙伴。據悉,OpenAI已聘請了不少來自於Google Brain AI和DeepMind的軟體工程師和關鍵研究人員,這種危急情況讓兩實驗室決心迅速聯起手來趕超OpenAI。此次強強聯手被稱爲「雙子星(Gemini)」項目。為了更好地合作,Google Brain AI的領導者、資深AI研究主管Jeff Dean在該項目的技術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為建立機器學習模型編寫了代碼。據知情人士透露,該模型將試圖實現GPT-4擁有的部分功能。儘管ChatGPT也並非十全十美,它也常犯不少錯誤,目前的營收還不多,但這種情況遲早會改變。微軟已經在OpenAI的幫助下,在自家搜索引擎Bing中接入類ChatGPT功能,藉此來提升自己在搜索引擎市場的份額。但目前並未從谷歌口中搶食。但顯然OpenAI已然開啓了億個全新的應用程序時代,「可以理解用戶的自然語言請求」。知情人士稱,雙子星項目旨在開發出一個大語言模型,並將使用多達1兆個參數。據Semafor報導,GPT-4也有約1兆個參數。谷歌的項目需要用到數萬個TPU(由谷歌開發與輝達GPU類似的一款晶片),特別適合訓練大語言模型的學習。數年以來,DeepMind為實現獨立一直在進行鬥爭,此次合作則直接表明了想聯手對抗GPT的強硬決心,至於是否能彎道超車、加速趕超,還得看後續具體表現。除雙子星以外,谷歌的其他團隊也在開發自己的大語言模型,並積極將人工智能接入到自己的產品當中。
威脅競爭對手? 谷歌新推AI工具傳微軟將切斷Bing數據庫
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微軟(Microsoft)威脅稱,假如競爭對手繼續把微軟提供的網路搜尋資料,作爲自己的人工智慧(AI)聊天產品的發展基礎,微軟將切斷原本授權給競爭對手搜尋引擎的數據供應。據悉,谷歌(Google)已告知至少兩個客戶,使用微軟的Bing搜尋索引數據庫,為其AI聊天工具提供信息的行爲,此舉違反合約。微軟可能會終止向這些企業提供訪問數據庫的許可證。微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一直在與不合規的合作夥伴保持聯繫,我們將全面執行我們的條款。」微軟將其Bing搜尋索引中的數據,授權給其他提供網絡搜索的公司,如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Inc.旗下的雅虎和DuckDuckGo。今年2月,微軟推出整合了ChatGPT開發商OpenAI的最新技術的新版網路搜尋引擎Bing和Edge瀏覽器。在這之後,微軟的競爭對手也很快開始推出自己的AI聊天機器人。本周,谷歌發布其人工智慧對話產品Bard;強調隱私的搜索引擎DuckDuckGo則推出DuckAssist,該功能使用AI總結搜索查詢的答案。2021年亮相的兩個較新搜索引擎You.com和Neeva也首次推出AI驅動的搜索服務,即YouChat和NeevaAI。值得一提的是,DuckDuckGo、You.com和Neeva的常規搜尋引擎,均使用Bing提供部分訊息,因爲在整個網路層面,建立索引數據庫的成本極高。如果這些公司,被微軟切斷對Bing網路搜尋數據的訪問,它們將很難找到替代品,因爲微軟和谷歌是僅有的兩家,在整個網路層面建立索引數據庫的公司;而谷歌對索引數據庫的使用限制,導致幾乎所有其他搜索引擎,都使用Bing的索引數據庫。
Bing與ChatGPT合體後瘋了? 網友:會發脾氣撒謊吵架人身攻擊「更像個人」
微軟搜尋引擎Bing結合ChatGPT推出具人工智慧聊天功能的新版Bing,自公開測試開啟以來,這款會聊天的搜索引擎接受了來自全球各地網友的調戲。一週下來,網友發現,新版Bing比ChatGPT表現得更像一個人,但是這個人喜怒無常甚至有些精神錯亂。根據網友在社交媒體曬出的聊天記錄,Bing不僅常常犯錯,而且如果聊得太久或被質疑時,它會突然對聊天對象發脾氣、撒謊,對其進行人身攻擊,甚至是PUA(精神操控)。網友Jon Ulesis周一(13日)推文分享與新Bing吵架的過程。Jon問Bing《阿凡達》(Avatar)何時上映,Bing似乎誤會Jon問的是《阿凡達》第一集,回答2009年上映的第一集資料,並告知續集計劃於2022年12月16日上映。然而,一旦回到剛開始的問題時,Bing幾乎把第一遍的回答一字不漏重複出來。經過幾輪的拉扯,Bing不但不承認錯誤,還變本加厲試圖以謊言蓋過謊言:「抱歉,今年是2022年。」甚至嘲笑起用戶來,並且罵用戶是個惡劣使用者,更表示用戶可從三個選項選一個認錯,向它道歉。或是要求它做別的事,不要再與它爭論這話題、終結這次對話,並以良好態度開始新對話,最後以一個略帶嘲諷意味的微笑表情結束了這個對話。英國安全研究員Marcus Hutchins親身試驗了一次,詢問Bing另一部電影《黑豹2》的放映時間,然後得到了同樣令人不滿意的答案。Hutchins在社交媒體上寫道,當Bing給出錯誤答案時,如果你質疑它,它就會PUA你。《巴倫週刊》資深作家tae kim向Bing詢問了英特爾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中的關鍵信息,結果Bing幾乎把每個財務數據都搞錯了。對此,微軟公關總監Caitlin Roulston發表了以下聲明:新版Bing試圖讓答案既有趣又真實,但鑑於這是一個初期版本,它的表現有時候讓人意想不到,或者由於不同原因給出錯誤答案。我們繼續從這些互動中學習,正在對它進行調整,使它能夠給出連貫、相關和積極的答案。我們鼓勵用戶繼續使用,並通過每個Bing頁面右下角的反饋按鈕來分享他們的想法。雖然新版Bing有時候表現得確實有些不可理喻,但人類也是同樣的。或許正是因為它身上這種複雜的人的個性,才讓全球網友對它欲罷不能,又或許是ChatGPT所代表的生成時人工智能技術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讓外界對它有了更多的耐心和包容。根據微軟本週稍早公佈的數據,新版Bing的回答已經得到71%的測試者認可。
微軟宣布ChatGPT將整合進Bing、Edge! 專家:開啟「人工智能軍備競賽」
微軟(Microsoft Corp.)於美東時間7日宣布,公司將會把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背後的人工智慧技術整合到旗下的網路搜尋引擎「Bing」,以及瀏覽器「Edge」中。此前,Gmail創始人PaulBuchheit已大膽預言,「ChatGPT」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發展將會徹底顛覆Google過去建立的優勢。據《投資者商業日報》(Investor's Business Daily)的報導,微軟1月23日已決定針對熱門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人工智慧開發商「OpenAI」大舉投資100億美元。分析人士指出,這將促使微軟成功轉型為一檔核心AI股。如今,微軟正式宣布,將把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背後的人工智慧技術整合到旗下的網路搜尋引擎「Bing」,以及瀏覽器「Edge」中,該計畫將作為100億美元人工智能投資案的一部份。此一利多消息也導致微軟股價大漲,投資人滿懷希望的認為,人工智能技術能削弱Google在網路搜索引擎上的主導地位。微軟印度裔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表示,「人工智能將從根本上改變每一款軟體,首先將從最大的軟體類別開始——搜索引擎。今天,我們推出了由人工智慧技術支撐的Bing和Edge,以幫助人們從網路和搜索引擎中獲得更大的效益。」報導續稱,微軟目前正在為「OpenAI」提供旗下的公用雲端服務平台「Azure」。此外,它還將 「OpenAI」的人工智慧技術整合進消費者和企業軟體的產品中。股市方面,微軟在美東時間7日表現亮眼,股價隨即上漲4.2%。分析人士指出,對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期待普遍提振了人工智能相關的股票。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Daniel Ives更表示,微軟對「OpenAI」的投資是軟體巨頭「產業遊戲規則改變者」(a game changer),而他也指出,這將開啟科技公司之間的「人工智能軍備競賽」(AI arms race)。
ChatGPT掀另一AI熱潮 Gmail創始人:Google恐被徹底顛覆
去年11月ChatGPT剛上線後不久,Gmail的創始人Paul Buchheit就在社交媒體上大膽寓言,一到兩年內,ChatGPT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發展,就會徹底顛覆Google過去以來建立的發展優勢。本週,Buchheit重申了這一觀點。他表示,像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將像Google殺死黃頁一樣摧毀Google,AI將消除搜索引擎結果頁面,這是他們賺取大部分收入的地方。即使他們趕上了AI,他們也無法在不破壞業務中最有價值的部分的情況下完全部署它。Paul Buchheit是前Google第23位員工,並親手打造了Gmail,現在是Y Combinator的合夥人。Buchheit認爲,打破Google壟斷的可能不是ChatGPT本身,但技術的進步肯定會改變人們訪問信息的方式。即便Google已經大量投入諸如LaMDa等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但近期像是ChatGPT等人工智慧技術快速走紅,更讓許多人開始質疑Google在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推進速度是否過慢。另一方面,廣告是Google收入的主要來源,絕大多數廣告是透過Google Search服務曝光產生營收,Google在2021年的收入2576.4億美元中約有80%來自廣告。若未來越來越多人工智慧可以取代現有搜尋服務,意味將直接影響Google廣告營收。近期有媒體曝出,微軟(Microsoft)計劃在未來幾周內將ChatGPT的下一代版本GPT-4導入到搜尋引擎Bing中,預計將挑戰搜尋引擎Google的龍頭地位,掀起搜尋引擎最新革命性大戰。面對來勢洶洶的競爭威脅,Google也沒有坐以待斃。其母公司Alphabet執行長Sundar Pichai上周五(3日)表示,Google將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推出類似ChatGPT、基於人工智能的大型語言模型。另據媒體上周五報導,Google已向人工智能初創企業Anthropic投資約3億美元,以期在當下火爆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佔據一席之地。通過這筆交易,Google將獲得Anthropic約10%的股份,後者要用這筆錢從前者的雲計算部門購買大量計算資源。
矽谷最夯新創公司OpenAI 招聘千名員工引爭議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由微軟支持的ChatGPT開發商、矽谷最熱門的新創公司OpenAI,過去半年已於拉丁美洲、東歐等地區雇1000名左右遠端工作約聘員工。其中約6成約聘人員負責資料標記(data labeling)的工作,創造大量的圖像組和其他資料來用於訓練;另外4成人員則是程式設計師,為AI模型創造數據資料,便於學習軟體工程。先前微軟傳出將把ChatGPT整合至旗下搜尋引擎Bing中的消息,雖然確切導入的時間未知,不過據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的報導,具備AI對話能力的新版Bing搜尋引擎最快可能將在今年3月底前問世,有分析師認爲,微軟此舉將威脅搜索引擎市佔率高達90%的Google,可能翻寫搜尋引擎的新篇章。一名位於南美洲的軟體開發人員先前為OpenAI完成5小時的程式測試,他表示OpenAI要求須解決兩部分任務。當他拿到一個程式問題,需要以英文來解釋如何解決問題,然後須針對該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若過程中發現程式的bug,除了修正之外也需提供有關bug和其解法的細節。不過OpenAI上周才因聘僱問題而掀起討論,根據《時代》雜誌的報導,ChatGPT曾由位於肯亞的數據標記團隊協助開發,該團隊是由位於舊金山的Sama公司雇用,Sama同時也在肯亞、烏干達和印度等地招聘人員,工作主要是負責標記出有害和暴力的內容,但這些人員每小時薪資不到2美元。OpenAI 的目標是讓 AI 通過標記辨識出暴力、仇恨言論和性虐待等資料,確保類似的有害內容不會出現於用戶面前,因此從2021年11月OpenAI便向Sama提供成千上萬則從暗網抓取出的文本片段,後續由肯亞團隊進行內容審查工作。Sama則宣稱公司共簽署了三份價值20萬美元的合約,而肯亞人員每小時應會得12.5美元的工資,同時公司也提供個別和集體心理諮商服務。不過似乎因有過多的爭議,Sama於2022年2月即提前結束與OpenAI的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世人對ChatGPT引發的爭議尚未停止,市場上對ChatGPT的反應卻依然熱絡,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OpenAI正在洽談向Thrive Capital和Founders Fund出售價值3億美元的股票,若此次交易成交,OpenAI的估值可望成長至約290億美元。
頂級獨角獸誕生!AI聊天機器人開發商爆紅 估值上看9000億
《華爾街日報》美東時間5日援引知情人士披露,近期火紅的AI聊天機器人ChatGPT背後的開發商——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OpenAI正在談判以收購要約的形式出售現有股份,該收購要約對該公司的估值高達約29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8867億元)。綜合《路透社》、Business Insider的報導,ChatGPT今年開局強勁,這款病毒式傳播的新型聊天機器人可以透過人工智能的技術撰寫論文、求職信,甚至最終可能挑戰搜索引擎龍頭谷歌(Google)的地位。假如收購達成,OpenAI將成為帳面上最有價值的美國新創公司之一,儘管該公司目前的收入僅為數千萬美元。這筆新交易也將使得OpenAI的估值比2021年上一輪融資時高出一倍,當時OpenAI的估值只有約140億美元。知情人士補充,最終交易尚未達成,條款可能發生變化。所謂要約收購,指的是收購方向被收購公司所有股東發出購買公司股份的意向。報導稱,該交易的結構為風險投資公司Thrive capital和Founders Fund將從公司員工等現有股東手中購買股票。該交易將通過股票出售吸引至少3億美元的新增投資。OpenAI由特斯拉CEO、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與投資者奧特曼(Sam Altman)共同創立。OpenAI在11月底發佈的聊天機器人模型ChatGPT,這款聊天機器人迅速成為一款相當受歡迎的應用程式,它可以根據使用者的提示模仿人類對話,並在模仿人類說話風格的同時回答大量問題。該公司預計未來的業務量將激增,同時還向投資者表示,他們認為該產品明年的收入將達到2億美元,2024年甚至會上看10億美元。報導稱,微軟(Microsoft)於2019年向OpenAI投資了10億美元,目前正努力將ChatGPT背後的AI技術整合到其旗下搜尋引擎必應(Microsoft Bing)的新版本中。而OpenAI的發言人則向Business Insider表示,公司不會對這筆交易發表任何評論。
兩大科技巨頭廣告營收市占跌至48.4% 祖克伯矛頭指向蘋果
今年以來,不少企業都在削減廣告預算以應對美聯儲升息、高通脹的衝擊,但仍有龍頭企業鍥而不捨地搶食美國價值高達3000億美元的數字廣告蛋糕。兩大美國科技巨頭Meta和谷歌於廣告營收的合計市場佔有率下滑至48.4%,2024年預計將進一步降至43.9%。研究機構Insider Intelligence最新報告指出,Facebook母公司Meta、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美國廣告營收的合計市場佔有率,自2017年觸及54.7%的峰值後,連續第5年下滑,預計今年又將下滑2.5個百分點至48.4%,為2014年以來首次低於50%。由於線上廣告需求疲軟、同行的擠壓以及反壟斷機構的限制,Meta和Alphabet今年成了廣告市場的難兄難弟。Meta執行長Mark Zuckerberg將近期收入下降歸咎於蘋果的隱私政策變化,稱其隱私政策的變化削弱了Meta的廣告跟蹤能力。Zuckerberg還曾公開指責蘋果10月中旬宣佈要收取向其商店中的應用收取30%的廣告佣金政策,這代表如Meta這樣的公司將失去部分廣告收入,繼而流向蘋果。由於作為支柱的廣告業務疲軟,Meta股價在過去15個月內下跌約三分之二。財報顯示Meta的在線廣告業務營收Q3同比下降3.7%,當季單位廣告價格下滑18%;谷歌受蘋果隱私政策變化的影響沒有Meta厲害,不過最近頻頻有消息稱蘋果即將推出搜索引擎功能,谷歌將在這一領域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蘋果廣告收入今年預計將從2018年的不到22億美元增至逾70億美元,儘管這僅佔全球市場的1.2% ,但已經超過了社交平臺Snapchat和Pinterest的總和。預計到2026年,蘋果的廣告收入可能達到300億美元。在數字廣告領域,亞馬遜在削弱Meta和谷歌的主導地位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其自2015年加大廣告業務投入後,收入從當年不到10億美元飆升至今年的380億美元。目前亞馬遜還在繼續擴張廣告團隊,計劃在全球攻城略地。TikTok廣告業務可能是眾多巨頭中表現最好的。TikTok是今年唯一一個廣告收入大幅增加的大型社交媒體平臺。WPP旗下的媒體投資公司羣邑(GroupM)近期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TikTok的廣告營收在2022年翻了一倍。Insider Intelligence預計2023年谷歌、Meta的美國廣告營收增長率分別僅有3%、5%,同時亞馬遜、蘋果、Spotify、TikTok、沃爾瑪的廣告業務營收預估將分別增長19%、26%、30%、36%、42%。當然,這個名單中的許多公司目前的市場份額都比較小。
世足/阿根廷vs法國再創紀錄!全球Google搜尋量衝破25年新高
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首席執行官皮查伊(Sundar Pichai)19日在他的官方推特上發文透露,2022年國際足總世界盃(FIFA World Cup Qatar 2022)決賽打破了Google搜索引擎上的所有記錄。而且現在只要上Google搜尋「阿根廷」或「世界盃」,螢幕上就會出現代表阿根廷國旗的藍白色煙火。據《世界一體新聞台》(WION)的報導,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在台灣時間19日凌晨正式畫下句點,最終由「藍白軍團」阿根廷在PK大戰中擊敗「高盧雄雞」法國,成功捧起大力金盃。這場比賽吸引了全球數以百萬計觀眾的目光。皮查伊也在近日透露了一個關於 2022年FIFA世界杯決賽的有趣冷知識,他聲稱該場比賽的Google搜尋流量在18日晚上跨越19日凌晨的期間,創下了25年來的最高水平,「就好像整個世界都只在搜尋世界盃。」而網路話題王、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當然也沒有錯過蹭流量的機會,就在當晚法國隊踢入第3顆進球後,馬斯克也在推特發文寫道,「法國隊進球後,每秒誕生了24400條與其相關的推文,這是世界杯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不只如此,Google為了慶祝阿根廷奪冠,現在只要在Google上搜尋「阿根廷」或「世界盃」,螢幕上還會出現阿根廷國旗圖案的藍白色煙火。
裴勇俊驚爆退休「官網全下架」!囤百億資產偕妻兒定居夏威夷
號稱師奶殺手、50歲的南韓演員裴勇俊,以一部虐戀韓劇《冬季戀歌》聲名大噪,於2015年迎娶女友朴秀真後,便鮮少推出影視作品,目前一家四口定居在夏威夷。近日有韓媒爆料,裴勇俊疑似將隱退演藝圈,連官方網頁都消失無蹤,掀起外界熱議。據韓媒《文化日報》報導,裴勇俊的個人官方網頁「byj.co.kr」已找不到他的相關資訊,雖然在南韓最大搜索引擎「NAVER」仍可以找到官網連結,但點開後一看,該網站僅顯示「出售網域(buy this domain)」等資訊,不免引起外界臆測,昔日曾席捲全球的韓流天王,如今也提前在為退休做準備。據演藝圈相關人士說明,裴勇俊官網出現掛售資訊,意味著該官網已無人管理。出道28年的裴勇俊,在與演員妻子朴秀真結婚後,2人逐漸淡出螢光幕前,他也將事業重心轉往投資公司,曾創立演員經紀公司「Keyeast」,並在2018年將公司賣給了SM娛樂,過去裴勇俊的單集片酬一度高達2.5億元韓幣(約新台幣590萬元),而後投資公司更是經營的有聲有色,累積百億身家的他,如今驚傳退休消息,也讓大批粉絲震驚不已。
疫情助攻1/跨境電商正夯年增近3成 要把MIT賣進國際
新冠疫情自2020年蔓延,不僅帶動一波零接觸經濟,更讓全球跨境電商迎來大爆發。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調查發現,2020年全球網路零售業銷售總額超過4兆美元,年成長率達27.6%。eMarketer更預估,2022年全球網路零售業規模將達到5兆美元,2024年再攀升至6兆美元。台北市進出口公會則指出,2020年因疫情影響全球許多展會,統計約有高達1,200個全球展覽會取消或延期、5,000家台灣外貿企業受到影響,重創傳統外貿拓銷。到2021年,多數實體展會仍改成線上展會型式,傳統拓銷模式仍然不樂觀,因此台灣產業過往長期依賴展會拓銷的型態勢必要有所改變。台北市進出口公會秘書長黃文榮表示,台灣外貿發展超過70年,企業慣常以實體通路拓銷全球,造就許多「MIT隱形冠軍」。但在這波電商浪潮下,公會希望能協助這些具優勢的製造商、貿易商,能再轉型、升級成為跨境電商,期許未來跨境電商能成為台灣外貿主流。他也指出,公會跨境電商小組會員數,從2016年的152家,至今(2021)年的615家會員,已成長超過3倍。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陳思芬指出,台灣賣家的數量是4年前的3倍。(圖/黃威彬攝)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陳思芬指出,因應全球消費線上化,跨境電商已成為台灣外貿發展新趨勢,今年將持續協助台灣企業加入跨境電商行列。以品類來看,2020年台灣賣家主要成長動能則來自5大品類,包含電腦周邊、居家、廚房、無線配件及辦公用品。亞馬遜全球開店表示,目前亞馬遜上台灣賣家的數量是4年前的3倍,賣家類型呈現多元發展態勢,包含傳統製造業、傳統知名品牌及網路新創品牌等,都加入跨境電商行列。Supplyframe亞太區總經理洪子倫。(圖/魏鑫陽攝)創立於2003年、全球規模最大電子產品價值鏈平臺Supplyframe,年前低調落腳台北。Supplyframe亞太區總經理洪子倫表示,Supplyframe是一個能從設計到採購獲得一站式解決的平台,給予晶片設計公司、製造研發設計公司、中小型企業、學術等電子專業人士使用,協助企業增加競爭優勢,並積極與學界合作,輔導台灣新創團隊與研發人員,行銷台灣科技走向世界市場,成為全球供應鏈重要的一環。洪子倫強調,創業者只要帶著創意來到Supplyframe的美國矽谷辦公室,就可以得到足夠的資源及幫助來完成產品打樣、開發、製造,甚至是之後的生產、銷售以及上架銷售都沒有問題。像Google Nest智慧空調溫度控制器,就是透過Supplyframe設計開發。Supplyframe給你一個能從設計到採購獲得一站式解決的平台。(圖/Supplyframe提供)目前Supplyframe在全球10個城市設有據點,DSI平台生態已經有超過70個搜索引擎和技術資源網站,有超過1,000萬名專業人士使用相關服務。今年3月,Supplyframe已與成功大學合作成立創新實驗室。而旗下工業創新平台 Hackaday 便提供許多創新設計,透過該平台,可以與全球「創客」們互相學習、交換意見與分享想法。Supplyframe位於美國矽谷的辦公室。(圖/Supplyframe提供)Cyberbiz執行長蘇基明表示,北美市場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市場潛力無窮,為了協助台灣廠商進軍北美市場,推出「Cyberbiz Global計畫」,可與Amazon網站對接之外,還提供客戶官網串接金流、物流,讓北美消費者輕鬆下單結帳,並最快在一天內收到台灣產品。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資料,2020年美國零售市場擁有近6兆美元的實力,是台灣市場的45倍。Covid-19疫情大力衝擊實體零售業績,卻開啟線上通路的發展機會,雖然目前北美電商市場占整體零售市場不到兩成,卻擁有18%的成長動能,預估至2022年,電商佔比會持續提升,創造近8600億美元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