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大選
」 選舉 國會 總理 法國 英國未能通過信任投票! 明年德國將提前大選
日前,德國社民黨籍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聯合內閣「紅綠燈聯盟」瓦解,提前舉行大選便已勢在必行,12月16日蕭茲未能通過聯邦議院(國會下議院)的信任投票,就是邁向權力重組的一步。一旦明年2月舉行大選,最大反對黨基民黨獲勝的機率高,蕭茲料無望續任總理,但基民黨與社民黨則有可能再組「大聯合政府」。上月初,由於德國3黨聯合政府無法就明年財政預算達成協議,蕭茲意外解除自民黨領袖林德納的財長職務,由社民、綠黨及自民合組的「紅綠燈」內閣因此瓦解,結束2年10個月的3黨共同執政,為政壇投下震撼彈。蕭茲從而主動向聯邦議院提出信任投票的動議,最後動議在表決中未獲通過,這早在預料之中。根據德國《基本法》,在總理未能通過信任投票的情況下,總統可在總理建議下解散聯邦議院,並在60天內舉行新一屆選舉,以確定新任總理人選。先前德國朝野就已商定,預計明年2月23日舉行大選,比原訂的9月份提早7個月。一項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由基民黨及其姊妹黨基社黨組成的傳統中右翼黨派「聯盟黨」拔得頭籌,支持率達32%;極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以18%位列第二;中左翼社民黨的支持率僅為16%,排名笫三,綠黨則是14%。據上述民調,選後社民黨料無法再主導組閣,換言之蕭茲將無望續任總理。而聯盟黨如果勝選,基民黨黨魁梅爾茲(Friedrich Merz)有望出任新總理,屆時德國外交政策可能出現大轉變。梅爾茲是抗中鷹派,還曾表示願提供烏克蘭「金牛座」長程飛彈。聯盟黨若重掌組閣權,和極右或極左政黨共組政府的機率皆低,最可能還是與社民黨再組「大聯合政府」(grand coalition)。當年在基民黨籍梅克爾總理長期執政下,聯盟黨與社民黨就曾3次合組政府。不過,萬一極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奪得國會五分之一席次,要籌組穩定的執政聯盟將會難上加難,因此未來德國政壇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
日本政壇大地震!日圓走貶「0.2121」創3個半月新低
日本政壇大地震,本希望透過提前大選鞏固政治基礎的新任首相石破茂,卻意外遭遇執政聯盟未獲得過半議席的局面,導致石破茂恐成「最短命首相」,因此日圓今(28日)也應聲走貶,台銀日圓現鈔賣出價掛「0.2121」,創下3個半月新低,與9月中相比,可多換近4萬日圓。受日本政壇影響,日圓今(28日)上午走貶,若以10萬台幣在台銀掛出「0.2121」現鈔賣出價時換匯,可買到47萬1475日圓,不過若在9月17日台銀牌告「0.2317」時拿10萬台幣換匯,當時只能換到43萬1592日圓,等於現在換匯,可以比9月多換39883日圓,接近4萬日圓。報導補充,在27日舉行的日本第50屆眾議院選舉中,日本自民黨及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共獲得215個議席,未能超過眾議院465個議席的一半,時隔15年首度未能取得過半席次。其中,自民黨獲得191個議席,較選前的247個減少56個,公明黨議席由選前的32個減至24個。在野黨中,立憲民主黨從98個席次激增至148個議席,成為自民黨之後眾議院第二大勢力。國民民主黨議席也從7個增加到28個。選舉慘敗意味著執政聯盟失去了國會話語權,石破茂能否繼續維持政權成為焦點。本月1日,石破茂當選日本新首相,週日是石破茂任期的第27 天,如果他在選舉受挫後辭職,他將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任期最短的首相。不過石破茂目前已表態不會辭職將,將履行自己的職責。根據英國第二大銀行巴克萊上週的分析顯示,若最壞的「尾部風險」情景發生,即自民黨和公明黨聯盟喪失足夠的席位而無法組建政府,則市場可能會出現經典的避險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日圓預計將升值、長債收益率下降以及日股下跌。具體來看,巴克萊預計,美元兌日圓可能下跌2%,10年期日本公債殖利率將下行7個基點,而日經225指數則可能暴跌5%。
歷史性挫敗…法國大選首輪投票極右翼領先 總統馬克宏慘輸
法國總理艾塔爾選舉結果揭曉後,在巴黎總理官邸發表演說。(圖/美聯社)法國6月30日舉行下議院「國民議會」大選首輪投票,極右翼「國民聯盟」(RN)以33%得票率拔得頭籌,距奪得執政權只差臨門一腳。總統馬克宏的中間派執政聯盟僅獲得20%,掉到第3位,為歷史性挫敗。馬克宏此次慘輸,面臨可能得與極右翼「共治」的窘境,7月7日的決選將見真章。據法國內政部7月1日公布的結果,馬琳.雷朋的「國民聯盟」得票率大幅領先左翼和中間派對手,新成立的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NFP)以28%得票率位居第2,馬克宏的「同在」(Ensemble)聯盟排在第3。此前極右翼從未在首輪選舉獲勝,2022年其得票率為18%。法國大選將選出下議院577位議員,過半289席,選舉採取兩輪投票制。法國24台引據民調公司預估,國民聯盟最終可取得230至280席,若果真如此將出現「3黨不過半」局面,但Elabe民調預測國民聯盟可望過半。相較之下,馬克宏的聯盟僅能拿到70至100席。這次首輪投票率達近60%,較2022年的39.4%有明顯增加。馬克宏發表聲明說,高投票率表明法國人希望「澄清政治局面」。他呼籲選民在7月7日第二輪選舉時,團結起來阻擋國民聯盟。眼看極右派在首輪投票占優勢,許多民眾也聚集在巴黎的共和廣場抗議。一名抗爭者形容法國正在「走向極端」。6月9日,馬克宏的中間派聯盟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受重挫,慘敗給國民聯盟,他因此解散下議院提前大選,此舉被認為是「政治豪賭」,結果卻慘輸。馬琳.雷朋在首輪投票中就成功連任議員,她則呼籲選民幫助國民聯盟取得國會過半。國民聯盟若席次過半,年僅28歲的黨主席巴德拉(Jordan Bardella)料成為新總理,法國將出現二戰來首個極右翼政府。馬克宏一旦被迫與國民聯盟「共治」,其中間路線恐會告終。在首輪選舉初步結果公布後,法國總理艾塔爾即傳出,決定暫停推進一項失業保險改革計畫,這項計畫旨在削減失業保險金支出。國民聯盟對馬克宏主推的大部分政策皆持反對態度,包括移民問題、退休金改革和強化歐盟政策等。
法極右派國會當家恐還有變數 歐洲股匯不跌反漲
法國總統馬克宏解散國會改選的政治豪賭慘輸,在30日舉行的國會首輪選舉,極右翼國民聯盟(RN)得票率衝第一遙遙領先,馬克宏領導的中間派聯盟落居第三。但RN的領先幅度不及民調,歐洲股匯不跌反漲,歐元升至兩周高點。法國內政部1日公布國會首輪選舉正式結果,極右派領袖勒朋(Marine Le Pen)帶領的國民聯盟贏得33%選票;左派聯盟新人民陣線(NFP)以28%得票率居次;馬克宏領軍的中間派聯盟慘敗,僅獲20%支持排第三。法國極右派勢力在國會改選首輪投票贏得歷史性勝利,雖在意料之中,但分析師也提到,國民聯盟的領先幅度不如預期。選前民調顯示,RN可望在國會取得絕對多數優勢。第二輪決選預定7日7日舉行,RN欲在國民議會577席中過半,至少須拿下289席。但馬克宏領導的中間派及左翼聯盟,預料可能在決選操作棄保以阻止極右派掌權,例如部分選區考慮不推派候選人。分析師認為極右派能否在國會過半仍有變數,反倒推升歐元走勢。 城市指數(City Index)資深市場分析師辛柯塔(Fiona Cincotta)指出,國民聯盟領先幅度遜於部分民調所示,因而助歐元開高。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外匯策略部門主管佛雷(Jane Foley)表示,左翼政黨已示意要撤換在首輪投票落後的候選人,以免決選時選票被瓜分,這應能阻礙極右派在國會贏得絕對多數。佛雷指出,這讓投資人在周一開盤鬆一口氣,然由於法國政局仍有高度不確定性,市場可能依舊戒慎恐懼。1日歐元上漲0.4%,來到兌1.0759美元的約兩周高點。自法國極右派在6月上旬的歐洲議會選舉壓倒性勝出,歐元兌美元挫跌1.2%,這也逼得馬克宏走提前大選的險棋,結果落得慘敗下場。法國股市同步攀高,CAC 40指數一度勁揚近3%,一掃上周五(30日)收在逾五個月低點的陰霾 。在法股領漲下,泛歐STOXX 600指數上揚0.6%,終結連續四個交易日收黑頹勢。
英國大選4日即將登場!民調不樂觀 執政保守黨恐落敗
英國將於7月4日舉行下議院大選,民調持續顯示,由首相蘇納克領導的執政保守黨,支持度大幅落後最大反對黨工黨,料會遭遇慘敗。而6月上旬,歐洲議會選舉結果顯示,極右派政黨在德國、法國及義大利的得票均大幅成長,政治光譜向右移動,但後脫歐時代的英國,卻將選出走溫和左派路線的工黨政府,可說頗為反諷。據BBC大選追蹤民調,工黨支持度平均領先保守黨20個百分點。英國下議院共650席,過半門檻為326席。保守黨前次在2019年取得365席、工黨203席。一般預料,這次工黨有望突破400席,甚至奪史上最大勝利,黨魁施凱爾將帶領工黨重返唐寧街首相府。保守黨很可能掉到100席上下,蘇納克恐成為英國首位輸掉議席的在位首相。5月22日,蘇納克宣布提前舉行大選,被視為孤注一擲的政治豪賭。外界原預期他會在秋季提前大選,因為屆時經濟形勢可能進一步改善,選民也能開始獲得新近減稅政策的好處,對保守黨才更有利。但6月20日英格蘭銀行(BoE,央行)決議維持5.25%的利率水準不變,8月仍可能降息,只是屆時保守黨政權便不復存在了。此次英國大選有個程咬金,令保守黨選情雪上加霜。他就是脫歐派大將法拉吉,帶領反移民、立場極右的「英國改革黨」參選。法拉吉原擔任「英國獨立黨」(UKIP)黨魁,2013年時任保守黨首相卡麥隆宣布舉行脫歐公投,就是為了對抗UKIP在選舉帶來的威脅。但2016年6月,英國民眾卻以52%贊成脫離歐盟,震撼全球,卡麥隆為此引咎辭職。日前英國市調公司「輿觀」的民調顯示,英國改革黨的支持度首次超車保守黨,而保守黨自卡麥隆起執政14年,經歷5位首相,2022年10月才上台的蘇納克極可能是最後一棒。
反對極右翼勢力崛起 法國25萬人走上街頭
在上周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法國極右翼「國民聯盟」以32%得票率遙遙領先法國總統馬克宏的復興黨,促使馬克宏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提前大選。然而眼見選舉日程漸近,極右翼仍占優勢,至少25萬人15日在法國各大工會及左翼政黨號召下走上街頭,反對極右翼崛起。法國議會選舉首輪投票落在6月30日,第二輪則是7月7日。據民調機構Elabe近日針對1502名選民進行的民調顯示,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領導的國民聯盟預料將以31%得票率在首輪選舉勝出,左翼政黨聯盟將獲28%選票,馬克宏的政黨則將以18%得票率排名第3。此外,72%選民認為,馬克宏是他所在陣營競選的障礙。為阻止國民聯盟再獲勝,法國左翼政黨14日宣布組成政治聯盟「新人民陣線(NFP)」,合力迎戰議會選舉。法國左翼和各大工會也在15日號召民眾上街,呼籲掀起一場「全民浪潮」。據法國內政部統計,全法約25萬人參加了15日的反對極右大遊行,巴黎遊行隊伍更多達7.5萬人,現場部署2.1萬名警察和憲兵維持秩序。儘管天氣多雨多風,但那些擔心此次議會選舉將產生法國自二戰以來第1個極右翼政府的民眾仍無懼風雨選擇站出來,高舉寫著「人人自由、人人平等、人人博愛」的法國國家座右銘標語牌。示威者表示,他們擔心極右勢力再獲勝,致使瑪琳.雷朋的門徒、國民聯盟黨魁巴德拉(Jordan Bardella)入主總理府,與馬克宏「共治」的局面出現。就連法國前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15日也突然宣布重返政壇,將代表「新人民陣線」出征議會選舉。歐蘭德表示,「在特殊情況下作出了特殊決定,我並不是為自己尋求任何東西。我只是想提供服務。」歐蘭德表示自己支持新成立的左翼聯盟,「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確保極右翼分子不會在法國掌權」。不過,法新社指出,15日的反極右大遊行人數,遠低於2002年5月1日的人潮。當年,瑪琳.雷朋在第2輪總統選舉獲得參選資格後,有超過100萬人示威。
法國政治大地震!總統馬克宏解散國會提前大選 歐元暴跌
第10屆歐洲議會選舉9日晚結束。初步選舉結果顯示,極右翼政黨快速崛起,席次大有斬獲,由於法國總統馬克宏所屬的復興黨慘敗,馬克宏9日出乎意料地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提前大選。此一決定導致歐元10日暴跌,法國債券和股票也受重創。五年一度的歐洲議會選舉於6日至9日在歐盟27個成員國舉行,此次選舉將選出720位議員,投票率為51%,略高於2019年的50.66%。依初步結果,持疑歐立場的民族主義極右翼黨派取得最大進展。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獲得185席,保持第一大黨團地位。中間偏左「社民黨」獲137席,中間立場的「復興歐洲」獲79席。3個中間黨派合計仍拿下超過400席,超過半數。右翼的歐洲保守及改革黨團獲71席,極右翼「認同與民主黨」獲58席,綠黨/歐洲自由聯盟組成的黨團獲52席,左翼聯盟黨團獲36席。由於傳統的中右和中左力量在歐洲議會仍保持多數地位,歐盟大政方針料不會有急劇變化,但政治光譜向右移動,歐洲大國執政黨表現不佳,可能為歐盟在移民、援助烏克蘭、綠色轉型等議題上的政策推進,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值得注意的,是歐洲議會選舉結果造成法國政治地震,法國極右翼領袖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所屬的國民聯盟,以超過32%得票率領先馬克宏的復興黨。眼見所屬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遭到極右翼擊敗,馬克宏9日宣布解散國民議會,並宣布6月30日舉行首輪選舉,並於7月7日舉行第2輪大選。馬克宏說,極右翼政黨在法國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拿下近4成選票,「是我無法接受的情況」。據分析,馬克宏希望他的中間派聯盟重新取得法國會絕對多數席位,並為他後續3年的總統任期注入新動力。法媒認為這是一場政治豪賭。馬克宏解散議會的消息令歐元和法國市場動蕩,歐元兌美元一度跌至1個月以來最低,法國政府公債下跌,CAC 40指數成為歐洲表現最差的指數,法國巴黎銀行等銀行股跌勢最大,市場擔心極右翼政黨勝選,馬克宏將失去國內事務發言權。貝倫貝格首席經濟學家施米丁(Holger Schmieding)表示,「這對市場來說是個壞消息,因為造成未預期的不確定因素。」
曾公開要求戰後策略 以色列內閣部長辭職並呼籲「提前大選」
以色列戰時內閣部長甘茨(Benny Gantz)上個月才公開要求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必須要盡速制訂戰後計畫,否則將會率領內閣成員辭職。而如今,甘茨真的宣布辭去戰時內閣部長的職務,更對外呼籲應提前進行大選。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甘茨目前隸屬於以色列主要反對黨國家聯盟黨(National Union),他曾於上個月要求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應盡速制訂戰後計畫,建立由以色列、美國、歐洲、中東國家的共治政府,以此來管理加薩走廊。而如今,甘茨在一次電視演說中表示,由於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種種行為,正在阻止以色列取得真正的勝利,因此宣布要辭去戰時內閣部長的職務,同時也向現任國防部長加蘭特喊話,應該一同辭去職務。而除此之外,甘茨也表示應該要提前進行大選,建立一個能贏得人民信任、有能力面對挑戰的新政府。報導中也提到,甘茨所屬的國家聯盟黨曾於日前提出解散以色列國會、提前進入選舉的法案。
英國首相蘇納克宣布7/4提前大選 工黨黨魁有望成為新領導人
英國保守黨印度裔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於當地時間22日在唐寧街10號(10 Downing Street)外發表演講,宣布將於7月4日星期四提前舉行國會大選,且英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也已同意解散國會。對此,工黨黨魁與反對黨領袖斯塔莫爵士(Sir Keir Rodney Starmer)表示,這是改變的契機,以遠離「保守黨的混亂」。據BBC的報導,前財政大臣蘇納克22日在唐寧街10號外宣布提前舉行國會大選,並特別強調了已降至近3年來最低水準的通膨數據,以及擺脫衰退陰霾的英國經濟,「證明他制定的計劃和優先事項」正在發揮作用,這也表明他希望將「經濟牌」作為競選活動的主旋律。然而,工黨此時在全國民調中仍然處於領先地位,並宣稱已準備好打1場組織嚴密的選戰。而且提前舉行大選,將導致英國國會於24日暫停,並在下週四(30日)正式休會,以迎接為期5週的競選活動,這意味著只剩下2天的時間來通過任何懸而未決的立法,也代表政府將不得不放棄部份舉措。因此部分的保守黨成員對蘇納克提前舉行大選的決定感到相當困惑。「我只是不明白,」一位同黨議員告訴BBC:「經濟正在改善,為什麼不給它更多的時間反應在民調上?這只爽到工黨議員,沒爽到我們,就是這麼一回事。」英國工黨黨魁與反對黨領袖斯塔莫爵士(Sir Keir Rodney Starmer)。(圖/達志/美聯社)對此,工黨黨魁與反對黨領袖斯塔莫爵士也在電視上發表公開演說,強調保守黨的「混亂」損害了經濟,而投票給他的政黨,則代表實現政治穩定的契機,「現在是變革的時候了。」此外,他還批評了保守黨對公共服務、國民醫療體系及打擊犯罪方面的差勁表現,「再給保守黨5年的時間,事情只會變得更糟。英國值得一個更好的政府。」本月稍早接任蘇格蘭首席部長(First Minister of Scotland)的「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黨魁斯溫尼(John Swinney)表示,這次選舉是「推翻保守黨政府,並將蘇格蘭置於首位」的機會。「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領袖戴維爵士(Sir Ed Davey)也認為,這將是一個「將蘇納克的保守黨政府趕下台」的機會;而「英格蘭及威爾斯綠黨」(Green Party of England and Wales)領袖丹尼爾(Carla Denyer)則指出,他們的政黨目標是至少選出4名新議員。右翼民粹主義政黨英國改革黨(Reform UK)領袖泰斯(Richard Tice)選稱,保守黨已經「摧毀了英國」,但工黨將使英國「破產」,只有他的政黨才能提供「可拯救英國的常識性政策。」報導補充,英國國會選舉必須在上一次選舉後的5年之內實施,共計將選出650個席次,計票完畢後,英國國王會要求拿下最多席次的政黨領袖出任首相,並組成新內閣,而國會議員人數第2多的政黨領袖,將成為反對黨領袖。如果無任何黨派在國會中佔據絕對多數,那就會出現懸峙國會(Hung parliament,也稱少數派國會)的情況,拿下最多席次的政黨可能會決定與另一個政黨組成聯合政府,並透過多個政黨的投票來通過任何立法。此外,投票日前任何年滿18歲及以上的人都可以在大選中投票,只要他們是英國公民、符合資格的英聯邦公民,或是在英國擁有房地產的愛爾蘭共和國公民,且所有居住在海外的英國公民都可以透過選民名冊上的選區登記投票,只要他們在法律上沒有被排除在外。此外,蘇格蘭人也可以在14歲至15歲時進行投票登記,並在16歲時參加地方和蘇格蘭議會選舉。
斯洛伐克總理遭暗殺命危!內政部長籲停止仇恨言論:我們正處於內戰邊緣
政治立場較親中俄的斯洛伐克59歲總理費佐(Robert Fico),昨(15日)在漢德洛瓦鎮(Handlová)的1棟文化中心外發表演說時,遭到1名71歲的男子暗殺,導致身中數槍後生命垂危。對此,費佐的政治對手、斯洛伐克總統查普托娃(Zuzana Čaputová)也在電視上大聲疾呼:「我們所目睹的仇恨言論必須停止。拜託,讓我們停下來吧!」而內政部長埃什托克(Matúš Šutaj Eštok)更是直言:「我想呼籲公眾、記者和所有政客停止散播仇恨,因為我們正處於內戰邊緣!」綜合衛報及POLITICO的報導,4度擔任斯洛伐克總理的資深政治家、斯洛伐克民粹主義總理費佐,非常擅於用語言攻擊媒體、非政府組織和檢察官,但此舉也招來更極端的仇恨言論及政治輿論針對。其反對者指控他效仿鄰國匈牙利的總理奧班(Orbán Viktor),試圖破壞民主制衡並鞏固自己的權力,包括廢除專注於高層腐敗的特別檢察官辦公室,以及通過立法將每年接受超過5000歐元國際資金的民間團體標記為「外國支持組織」,不過其支持者則認為,費佐此舉是在圍堵歐美煽動的顏色革命。匈牙利總理奧班(Orbán Viktor)。(圖/達志/美聯社)費佐和他的左翼政黨「方向-社會民主黨」(SMER)去年以親俄、反美的立場贏得了斯洛伐克9月30日的國民議會選舉後,讓其他歐盟成員國擔憂,費佐將領導自己的國家進一步遠離西方主流的政治立場。國內批評人士則指出,在費佐的領導下,斯洛伐克的政治局勢變得越來越激進和兩極分化。而POLITICO也直指,就是這種政治兩極化導致費佐遭到暗殺。回顧費佐的一生,出身勞動階級的他,從小在斯洛伐克西部小鎮托波爾恰尼(Topoľčany)長大,3歲時經歷了蘇聯坦克鎮壓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化運動的布拉格之春(Pražská jar),接著在求學階段因研究死刑而獲得博士學位,並在大學畢業後工作於斯洛伐克國家科學院和法律研究所,直到1987年才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但隨著柏林圍牆的倒塌、終結捷克斯洛伐克共產主義統治的天鵝絨革命爆發,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和平分裂為2個國家,費佐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資本主義時代,並為他提供了商業和政治機會。更重要的是,他切斷了與垮台共產主義政權的任何聯繫,加入了斯洛伐克共產黨演變而來的民主左派黨(SDL),接著又在1999年創立新黨派SMER。費佐在2006年首次執政,與人民黨-民主斯洛伐克運動(HZDS),以及斯洛伐克民族黨(SNS)組成聯合政府,但在2010年的選舉過後,因HZDS失去了所有席次而短暫下野。2012年,費佐推動社民黨向聯合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獲得通過,提前大選,並成功組建自1993年斯洛伐克獨立以來首個多數黨政府。2018年2月25日,斯洛伐克調查記者庫西亞克(Ján Kuciak)與其未婚妻庫什尼洛娃(Martina Kušnírová)被發現在家中遭槍擊身亡,警方懷疑這名記者是因為調查政府與「黑手黨」的聯繫而慘遭毒手,引發軒然大波。於是費佐在同年3月15日,向總統遞交辭呈,宣布辭去總理職務。下台後,費佐和他的政治盟友,包括部長、議員、寡頭、法官、高級警察和情報官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腐敗及濫用權力之調查,儘管這些指控後來被撤銷。 直到2023年國會大選費佐又東山再起,並在勝選後明確指出,他會停止向烏克蘭供應武器,僅保留人道主義援助,並盡力啟動俄烏和談,同時指控烏克蘭的亞速營(Azov Brigade)是一個極右翼法西斯組織。此外,他還支持奧班政府領導下的匈牙利,以及他在俄烏戰爭上的立場,「他把匈牙利放在第1位,這應該是政治家的主要角色,服務選民和國家利益。」斯洛伐克自由派總統、前人權律師及活動家查普托娃(Zuzana Čaputová)。(圖/達志/美聯社)同時費佐也是反LGBT社群,以及新冠疫情期間,反對戴口罩和反疫苗接種運動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還將該國的自由派總統、前人權律師及活動家查普托娃,稱為「美國傀儡」,並指責反對派人士和非政府組織,是聽從美國猶太裔金融家索羅斯(George Soros)指示的顏色革命團體。對此,德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尼奇(Milan Nič)曾在去年大選前不久指出:「費佐借鑒了川普的舉措,會做需要做的事、說需要說的話,聽取左右兩派的意見,並跟川普一樣非常擅長將自己定位為反建制。」然而,POLITICO也分析,就是這種川普式的仇恨言論及隨之而來的政治兩極化導致費佐遭到暗殺。來自費佐政黨SMER的親俄議員布拉哈(Ľubos Blaha)事後也在議會上向反對派喊話,「因為你們的仇恨煽動,總理今天正在為自己的生命而戰。」斯洛伐克總統查普托娃則在電視上發表聲明指出:「對總理的攻擊,同時也是對民主的攻擊。任何暴力都是不可接受的。我們所目睹的仇恨言論必須停止。拜託,讓我們停下來吧!」在暗殺事件發生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內政部長埃什托克更呼籲停止暴力語言,以及在社交媒體上的互相攻擊, 「我想呼籲公眾、記者和所有政客停止散播仇恨,因為我們正處於內戰邊緣。」
葡萄牙總理宣布辭職!接受腐敗調查 外媒:與鋰礦計畫有關
葡萄牙總理科斯塔(António Costa)在警方突襲搜索他的官邸後於當地時間7日向總統德索薩(MarceloRebelo de Sousa)遞出辭呈,該國總檢察長稍後證實科斯塔正在接受腐敗調查。綜合BBC、POLITICO的報導,科斯塔7日會見總統德索薩後,透過電視台發表全國談話並宣布辭職。科斯塔稱他非常訝異地得知總檢察長即將或已經對他提起刑事訴訟,並堅稱自己與任何「非法或應受譴責的行為」無關。科斯塔解釋,有鑑於相關腐敗調查和指控的嚴重性,他已不適合再繼續擔任總理一職,並承諾將配合調查。總統德索薩則回應,他已接受總理的辭職,並即將於當地時間8日召集各政黨進行協商。據悉,科斯塔的辭職可能導致該國提前大選。對此,總檢察長辦公室指出,他們大約派出140名人員搜查了17棟住宅和其他25個場所,包括總理辦公廳主任辦公室和2個政府部門。此外,他們已向5人發出拘留令,其中赫見科斯塔的幕僚長埃斯卡里亞(Vítor Escária)。葡萄牙《大眾報》補充,埃斯卡里亞目前已被拘捕。與此同時,基礎設施部長加蘭巴(João Galamba)也在能源交易調查中遭到起訴。報導指出,此次腐敗調查的對象據悉與葡萄牙北部的鋰礦(lithium mining)特許權、氫氣生產(Hydrogen production)項目,以及在港口城市錫尼什(Sines)深水港建設數據中心的計劃有關。因此,錫尼什的市政辦公室也遭到搜查。由於歐盟近幾年在能源轉型方面,試圖減少對中國、非洲和南美礦山的依賴,因此葡萄牙的鋰礦業被認為是歐洲電動車發展的核心產業,但相關探勘及開採計畫恐造成環境汙染,先前就遭到當地民眾強烈反對。如今隨著葡國政壇陷入貪腐疑雲,其主要的股票指數PSI 20當天也下跌了近3%。
「不愛前總統,更討厭國會」 一文看懂祕魯政治危機
祕魯前總統卡斯蒂約(PedroCastillo)的「自我政變」雖持續不到1天就失敗被捕,不過他的支持者仍在各地發起示威遊行,從而引發流血衝突並導致7人死亡、200人受傷。國防部長奧塔羅拉(Alberto Otarola)日前宣布該國進入30天緊急狀態,警察及武裝部隊將控制全國,也讓混亂的祕魯政治增添不光彩的一頁。示威抗議已造成7死、200人傷。(圖/達志/美聯社)卡斯蒂約7日突然發表全國演說並解散國會,宣布提前大選及起草新憲法,這位極左派「農民總統」以政治素人身分從大選勝出,誓言要改革貪腐的祕魯政治。但卡斯蒂約在政界沒有任何盟友,各種政策窒礙難行,加上用人唯親的裙帶體系、貪腐又涉黑的親信醜聞,造成他上任16個月,就換掉5位總理及80名閣員,等於平均每周就有一名高官下台,引發國會的彈劾危機。前總統卡斯蒂約政變失敗被捕。(圖/達志/美聯社)卡斯蒂約雖搶在國會投票彈劾前3小時,發起自我政變解散國會,但國會不僅拒絕解散,又以101票贊成、6票反對及10票棄權的壓倒性結果彈劾成功,且中央各部門首長,特別是軍方都反對卡斯蒂約違逆憲法的自我政變,導致政變失敗收場、國會通過副總統博魯阿爾特(Dina Boluarte)繼任為總統,檢警則逮捕、拘留與準備起訴卡斯蒂約。然而,原本悄然無聲的卡斯蒂約支持者,卻隨著時間越來越多,進而掀起各地示威與引發流血、死亡衝突,《BBC》對此引述專家說法,指出「祕魯民眾討厭卡斯蒂約,卻更厭惡祕魯國會」,因此「卡斯蒂約支持者」實際上更接近反國會人士,這與示威民眾呼籲提前大選,卻較少要求釋放卡斯蒂約的訴求相符。新總統博魯阿爾特宣布提前大選。(圖/達志/美聯社)博魯阿爾特在遭遇全國示威後雖宣布提前大選,但仍無法壓制抗議浪潮,因而在14日擬定提早至2023年12月舉行大選。祕魯國防部長奧塔羅拉則宣布,全國因「蓄意破壞和暴力行為」進入30天緊急狀態,該狀態可暫停人民行動、集會自由和夜間外出,同時讓警察與武裝部隊暫時「控制國家」。但新政府雙管齊下的作為能否緩和反對聲浪,仍有待檢驗。自我政變為合法執政或以不合法手段掌權的國家領導人,透過解散立法機構及廢止原憲法方式擴權,進而成為一種獨裁政體。值得一提的是,祕魯前藤森在軍方支持下,於1992年4月解散國會,建立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於一身緊急政府。
以色列前總理納坦雅胡重返權力之巔 加薩走廊隨即發射火箭彈
以色列於當地時間11月1日舉行4年內第5次國會選舉,開票99%後,73歲的前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所領導的右翼「利庫德集團」(Likud)根據以色列選舉委員會公布的結果宣布成為國會多數黨。據CNBC及CNN的報導,納坦雅胡的「利庫德集團」,以及本格維爾(Itamar Ben Gvir)領導的極右翼政黨「宗教猶太復國主義」(ReligiousZionism)等右翼陣營共搶下過半數的64議席。而看守總理拉皮德(Yair Lapid)的「擁有未來黨」(Yesh Atid),以及現任國防部長甘茨(Benny Gantz)所領導的「民族團結黨」(National Unity Party)的中間派陣營則只有贏得51席。拉皮德辦公室也發表聲明證實,拉皮德於3日致電恭喜納坦雅胡,並要求「整個辦公室準備有序移交權力」。納坦雅胡可能將組建一個以色列史上立場最右翼的政府,也將結束該國4年來前所未見的政治僵局時期。納坦雅胡在去年6月下台後深陷收賄、詐欺等指控,且以色列政府改由8個政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掌權,彼此之間存在巨大分歧,因此執政短短1年,國會便宣布解散提前大選。以色列民主研究所(Israel Democracy Institute)所長、中間派自由主義的「前進黨」(Kadima)議員普萊斯納(Yohanan Plesner)曾在投票期間表示:「如果納坦雅胡獲勝,我們將會看到一個以強硬右翼、極端正統宗教主義為特色的執政聯盟,這些人的意識型態、政治理念與許多世俗化的以色列人漸行漸遠,這可能影響以色列的外交政策,並加劇本國與巴勒斯坦人的潛在衝突。」據《耶路撒冷郵報》的報導,就在這位對巴鷹派的總理勝選後幾小時,巴勒斯坦自治區加薩走廊(Gaza Strip)3日便朝以色列發射一枚火箭彈,但遭到以國的鐵穹防禦系統(Iron Dome)攔截。這是以色列與 「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 Group,IJG)8月爆發為期3天的衝突後,首次傳出的火箭彈攻擊。僅次於「哈瑪斯」(Hamas)的巴勒斯坦第2大組織IJG表示,本次的火箭發射是為了報復其武裝部隊傑寧鎮「聖城旅」(Al-Quds Brigades)指揮官遭到以色列攻擊的事件。
以色列國會大選!前總理納坦雅胡甩收賄、詐欺陰霾 有望重返權力之巔
以色列於當地時間11月1日舉行4年內第5次國會選舉,開票至今,前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領導的「利庫德右翼集團」(Likud)目前已獲得32個議席,領先現任總理拉皮德(Yair Lapid)率領的「擁有未來黨」(Yesh Atid)的24席,使納坦雅胡有望繼1996至1999年、2009至2021年擔任總理後,再度重返以色列權力之巔。綜合非營利性媒體The Conversation及美國CNBC的報導,以色列11月1日舉行4年內第5次國會選舉,曾經長期執政的前總理納坦雅胡,尋求東山再起。根據選前民調顯示,納坦雅胡領導的右翼「利庫德集團」,有望成為國會最大黨,但無法取得過半數的61個席次,因此他可能尋求與其他右翼政黨合組聯合政府。目前極右翼政黨「宗教猶太復國主義」(Religious Zionism)已獲14議席,預料將成為全國第3大黨,因此該黨領袖本格維爾(Itamar Ben Gvir)扮演關鍵的「造王者」角色。此前他已在投票後承諾,「宗教猶太復國主義」取得的所有選票,都將確保帶來一個右翼政府,並由納坦雅胡出任總理。雖然本格維爾近期試圖將「宗教猶太復國主義」重新塑造為更加「溫和」的政黨,試圖改變其過去堅持的極端正統宗教立場,不過這對LGBTQI+社群、婦女墮胎權倡導者來說仍是個壞消息。至於在6月成為看守總理的拉皮德,則在選舉前呼籲民眾「為了下一代及國家的未來積極投票。」與此同時,支持「擁有未來黨」的現任國防部長甘茨(Benny Gantz)所領導的「民族團結黨」(National Unity Party)預料將獲得12至13個席次,但顯然這還不足以與納坦雅胡及本格維爾的聯盟互相抗衡。以色列民主研究所(Israel Democracy Institute)所長、中間派自由主義的「前進黨」(Kadima)議員普萊斯納(Yohanan Plesner)表示:「如果納坦雅胡獲勝,我們將會看到一個以強硬右翼、極端正統宗教主義為特色的執政聯盟,這些人的意識型態、政治理念與許多世俗化的以色列人漸行漸遠,這可能影響以色列的外交政策,並加劇本國與巴勒斯坦人的潛在衝突。」納坦雅胡在去年6月下台後深陷收賄、詐欺等指控,且以色列政府改由8個政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掌權,彼此之間存在巨大分歧,因此執政短短1年,國會便宣布解散提前大選。若今次仍無任何一個政黨聯盟取得過半席次,則以色列恐將迎來近年第6次國會選舉。
英國首相今晚揭曉 「她」有望勝出
英國保守黨黨魁選舉已於2日結束,由外相特拉斯(Liz Truss)或前財相蘇納克(Rishi Sunak)入主唐寧街10號將在當地時間5日午時揭曉。熱門人選特拉斯4日表示,若她如預期勝出成為首相,將在上任第一周就對飛漲的能源價格採取行動。但最新民調顯示,民眾並不認為特拉斯會成為優秀領導者,保守黨與在野工黨的支持率差距也逐漸縮小。特拉斯與蘇納克4日一同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節目訪問,她告訴主持人,若獲選黨魁並出任首相,她將立即採取行動處理能源價格與供應的問題。她在《星期日電訊報》同日刊出的投書表示,她深切體會英國人民「生活成本危機的挑戰何其重大」,她將採取果斷措施以確保家戶和企業「度過今年冬天和接下來的日子」。她寫道:「敷衍了事行不通,我準備做出艱難決定來重建我們的經濟。」生活成本危機導致英國逐步走向衰退和人道危機,除了攀抵40年高點的通膨,新首相還必須應對更頻繁的罷工,以及下個月蘇格蘭爭取獨立的法院裁決。特拉斯有望成為英國第三位女首相,但「輿觀」(YouGov)數據顯示,僅12%英國人認為特拉斯會成為優秀領導者,逾半認定她將「做得很糟」。民調機構Opinium Research執行的調查也呈現類似結果。不僅如此,調查還顯示,自8月中旬以來,保守黨與工黨的支持率差距縮小到4%,若特拉斯未循例提前大選鞏固地位,她須在未來兩年多確保不失掉更多民心。現任首相強森因一連串醜聞遭黨內同志逼宮,終於7月宣布請辭,看守內閣至保守黨選出新黨魁。經多輪淘汰,最後由特拉斯與蘇納克一決勝負,全國約16萬合資格黨員於2日遠距投票,預計5日12時30分(台灣時間晚間7時30分)公布結果。蘇納克無緣成為首位印裔英相,但「日不落國」昔日的殖民地印度卻擠下英國,晉升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自去年第4季以來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今年第1季並繼續擴大領先幅度。
義大利總理「超級馬里奧」頂不住政治內鬥辭職 總統宣布國會解散9月提前大選
義大利近10年來的第6任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執政17個月,因政治內鬥於7月21日遞出辭呈,總統馬達雷拉(Sergio Mattarella)隨後宣布解散國會,並將全國大選提前至9月25日。一份民調顯示極右派在大選中可能會拿下國會多數席位,該黨領導人渴望成為第一位女總理。對於疫情期間德拉吉的辭職及大選提前,有學者指出恐怕將引發金融市場動盪。綜合外媒《法新社》及《路透社》報導,德拉吉為前歐洲中央銀行總裁,在經濟部擔任財政主管10年,他於2021年2月義大利經濟受疫情影響之際空降出任總理,由於他在國際經濟方面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儘管不是民選出來的總理仍得到義大利人民的歡迎,且他的出任幾乎贏得所有政黨的支持。當時德拉吉被認為是拯救國家經濟停滯的不二人選,但因明年即將進行的大選,聯合政府的各政黨因利益各懷鬼胎,甚至無視德拉吉停止內鬥的要求。據悉,德拉吉在上週因聯合內閣成員叛亂,曾向總統提出類似辭職的提議後被拒。聯合內閣7月20日舉行信任投票,但聯合內閣中的主要3個政黨選擇棄票,德拉吉隨後在21日提出辭職,他表示如果沒有聯盟百分百支持,他將不會執政。義大利總統馬達雷拉(Sergio Mattarella)於7月21日在羅馬,發表總理德拉吉 (Mario Draghi) 辭職聲明。(圖/達志/路透社)總統雖同意了德拉吉的辭呈,不過仍要求他繼續擔任看守總理的角色,以確保新政府組成後能順利就職。事實上國會是在2023年3月才屆滿5年,因此大選是提前了6個月進行,這將是義大利一個多世紀以來首次在秋季舉行全國大選。德拉吉有「超級馬里奧」之稱,曾帶領歐元區擺脫債務危機,執政的幾個月來在義大利經濟上發揮鎮靜作用。牛津經濟研究院副主任諾比爾(Nicola Nobile)表示,對於德拉吉的離職及等待新政府組成的期間,會加劇義大利經濟動盪,投資者會擔心國債過多。路透社一份民調研究顯示,極右派「義大利兄弟黨」(Brothers of Italy)在大選可能會贏得國會多數席位,該黨領導人梅洛尼(Giorgia Meloni)渴望成為義大利第一位女總理,她表示「投票是人民表達意願的一種方式,讓我們把力量和希望還給義大利」。
義大利對抗通膨法案遭拒 總理宣布請辭
義大利聯合政府為對抗通膨,提社福法案信任投票,卻遭五星運動黨抵制,釀成國內政治危機,也因此總理德拉吉向總統請辭,不過總統馬達雷拉尚未接受請辭,並邀請他向國會發表談話說明,以了解目前國會的政治局勢,不過德拉吉表示,無法領導沒有五星運動的政府,專家警告這場政治危機,恐讓義大利提前大選。
未如期脫歐 強生表達深感遺憾 批川普看法錯誤
英國脫歐期限延到明年1月底,對於無法實現10月31日前脫歐承諾的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周日表示「深感遺憾」,他認為國會應該為此負責。英國首相強生遺憾未能如期實現脫歐承諾。(圖/達志/路透社)英國首相強生在周日(11月3日)接受英國天空新聞網(Sky News)訪問,將所有的錯歸咎於國會阻撓,「國會原本說這是一份好的協議,後來又拒絕實現。」實際上,強生版的脫歐協議連美國總統川普也有意見,表示一旦實施,美國無法跟英國達成貿易協議,強生回應認為川普的看法「明顯是錯的。」英國國會將在12月12日展開下議院提前選舉投票,將是英國近一世紀來首次在12月舉行大選。強生寄望提前大選讓保守黨贏回多數席次,以通過強生版的脫歐協議,讓英國儘速脫離歐盟,「脫歐黨」(Brexit Party)黨魁法拉吉表態不會參加12月選舉,而是專注在反對強生版本脫歐協議。
英國會阻擋「無協議脫歐」 強森揚言提前國會大選
不顧英國首相強森的威脅,眼看10月31脫歐大限即將到來, 擔憂無協議脫歐可能付諸實行影響經濟, 黨內外議員大反制!英國下議院議員周二(9月3日)晚上,為阻止「無協議脫歐」(硬脫歐),以328票對301票通過脫歐延期動議。強森深感不滿,威脅「脫歐前先大選」,提出解散國會舉行大選的動議,但是重新選舉需要取得下議院三分之二以上贊成票,國會持續混亂中。強森曾再三強調,無論如何都會在10月31日前完成脫歐,此舉遭到國會反制。周三國會將再進行表決,試圖通過動議,將脫歐日期再延3個月延至1月31日。英國每5年舉行一次大選,下一次大選是2022年,強森若是提前大選等於賭上政治生命,據說,強森有信心獲得議會支持,於10月14日提前大選,順勢清掃那些背叛他的黨內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