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者
」 疾管署 猴痘 麻疹 登革熱 確診北部校園爆百日咳群聚!再增2例 北部12歲男童「4症狀」曝光
疾管署今(19日)公布我國新增2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北部一起校園群聚案件,指標個案為12歲男童,於11月30日起陸續出現發燒、咳嗽有痰、食慾及活動力下降等情形,12月9日因症狀未改善再次就醫,經採檢通報後於12月12日確診。衛生單位已進行疫情調查及接觸者匡列,並針對接觸者進行健康監測,其中家庭接觸者共3人均無症狀,已進行預防性投藥,另同校密切接觸者16人,1人有咳嗽症狀,該名有症狀者經採檢後於12月17日研判確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30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含6起為家庭或學校關聯群聚),其中29例為本土病例,1例為境外移入,病例數為2019年以來同期最高(與2019年並列)。2019年至2023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30、5、0、2、0例,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0至32例,以3個月(含)以下嬰兒(占51%)為多,其次為20歲以上病例(占36%)。疾管署指出,全球多國出現百日咳疫情上升且趨勢嚴峻,其中中國自去年底疫情上升,今年5月報告高達9.7萬例(往年不超過5千例),目前疫情已稍緩至單月1萬餘例規模;韓國今年累計報告3萬餘例,遠高於往年水平(單年不超過千例),目前疫情仍處高峰;日本疫情自年初起持續升高,惟尚低於新冠疫情前規模;亞洲以外,南太平洋澳洲今年已累計3萬例,趨近2011年之歷史高峰,美國及歐洲之法國、捷克、西班牙等國疫情亦遠高於往年。疾管署提醒,近年百日咳疫情以3個月以下(含)嬰兒感染比例最高。由於尚未達可接種相關疫苗年齡的嬰幼兒,一旦感染百日咳,病情通常較為嚴重,甚至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等重症。此外,疫苗保護力會隨時間逐漸減弱,當青少年及成人的疫苗效力衰退後,感染百日咳的風險可能增加,進而將病毒傳播給尚未接種疫苗的新生兒,對嬰幼兒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疾管署再次提醒,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中嬰幼兒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疾管署強調,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另建議女性每次懷孕自費接種1劑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疫苗),並建議於懷孕第28-36週接種,以使母親抗體傳遞給嬰兒的接種效益最大化,進而保護胎兒及剛出生嬰兒,另由於家庭群聚中感染源多為照顧者或同住者,建議嬰兒照顧者可自費接種一劑Tdap疫苗。
醫院爆麻疹群聚傳染!他自越南染病 醫護、清潔工、同機旅客都中鏢
疾管署今(18)日公布新增4名麻疹確定病例,包括3例國內感染及1例境外移入,為先前40多歲中部男性自越南探親境外返台後,就醫時接觸的陪病家屬、護理人員、清潔人員,另有1名同班機旅客也確診,初步研判為同起群聚事件,截至目前共計5人確診。衛生單位目前已掌握相關接觸者共152人,將持續監測至2025年1月5日。疾管署10日曾公布1例自越南境外移入個案,一名中部40多歲男性11月中旬到越南探親,12月1日返台時出現發燒等症狀,隔日就醫住院治療,5日便出現紅疹,收治於隔離病房。疾管署18日再新增4起麻疹個案,包括3例國內感染及1例境外移入,國內感染者為30多歲男性、30多歲女性和另一名30多歲女性,分別為先前個案就醫接觸陪病家屬、急診就醫接觸護理人員,以及環境清潔人員,3人均是於院內遭傳染;另有1起是同班機旅客,列為境外移入個案。疾管署說明,該名同班機旅客先前已由衛生單位匡列為接觸者進行衛教及追蹤,並於出現疑似症狀後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研判係因搭機過程接觸該名確診個案感染。而這4名新增確診病例發病日介於12月11日至13日,初步研判為同起群聚事件,截至目前共計5人確診。為此,疾管署與地方政府衛生局於12月17日至該醫院實地訪查,並建議院方加強相關感控措施,包含建立全院員工施打MMR疫苗資料、檢驗抗體陰性者安排補接種MMR疫苗、建立員工自主健康監測機制、停辦年底院內大型活動、辦理院內麻疹感染管制教育訓練等防治作為。另外,疾管署也指出,我國今(2024)年累計19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10例為國內感染病例(含4起群聚),另9例為境外移入病例,其中3例為航空器感染、其餘感染國家分別為越南2例、馬來西亞2例、泰國及柬埔寨各1例;今年國內感染及境外移入病例數高於2020至2023年同期的0~2例,均為5年同期最高。(圖/翻攝自臉書/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疾管署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民眾非必要應減少前往醫療院所等容易傳播場所,病患及病患家屬進出醫院或人潮密集的公共場所等,應做好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並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民眾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暴露史。疾管署同時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攜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的幼兒至流行地區,並建議1981年(含)以後出生者,如獲悉前往東南亞國家等流行地區,可經醫師評估接種疫苗後再出國,以降低感染風險;出國時也應留意手部衛生,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建議佩戴口罩,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及暴露史。
出生5天男嬰患腸病毒重症 醫師提醒新生兒應注意發病前兆
國內腸病毒進入冬季後仍處於流行期,不過近期疫情出現了下降趨勢,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上一週腸病毒疫情與前一週相比下降了20%,但目前尚未脫離流行期,疫情還是近十年來同期最高。另外,上週國內新增一例克沙奇B3型腸病毒重症個案,出生後第5天就因感染腸病毒引發多種嚴重併發症,是今(2024)年最小的腸病毒重症病例,提醒民眾這段期間依然要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如果有腸病毒重症前兆應盡快就醫。5天大嬰染腸病毒克沙奇B3型 引發腦膜炎、心肌炎等上週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病例,為北部5天大的男嬰。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名個案是今年腸病毒重症病例中年紀最小的病例,他本身沒有潛在疾病,11月中時也就是出生後第5天,出現發燒、食慾及活動力下降、尿量減少等症狀,就醫後醫師診斷疑似敗血症而收治加護病房。在住院過程中,這名個案經檢驗確定感染克沙奇B3型腸病毒,後續經醫師診斷有腦膜炎、心肌炎、肝功能異常、血小板下降、凝血功能異常等重症情形,因此判定為腸病毒重症。林詠青醫師表示,所幸個案在治療之後症狀緩解,病況也逐漸穩定,在12月上旬也就是住院約2週多,就順利康復出院。經疾管署疫調顯示,這名個案的案母在產前並沒有不適症狀,個案產後收住的醫院及產後護理之家接觸者也都沒有疑似症狀,因此目前個案的感染源還有待釐清。新生兒易染2型別 上一例克沙奇B型個案也僅7天大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今年國內已累計8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感染型別分別為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1例、克沙奇B4型1例。林詠青醫師表示,新生兒感染腸病毒較常見的病毒型別通常是克沙奇B型、伊科病毒,像這一例5天大的新生兒個案是感染克沙奇B3型,之前克沙奇B4型的個案也是一位出生7天大的個案,新生兒若感染腸病毒可能會發燒、活動力下降、食慾不佳、躁動不安等,有些個案會出現紅疹、腹瀉、嘔吐等狀況,如果進展到重症可能會有心肌炎、肝炎、腦炎、敗血症、凝血異常等情形。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林詠青醫師提醒,應特別注意感染後孩童有沒有出現重症前兆,如果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持續嘔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應儘速就醫。
流感重症、死亡雙創10年新高!疾管署宣布:擴大使用公費抗病毒藥 11類族群曝
流感疫情持續升溫!流感重症、死亡數創下10年同期新高紀錄,疾管署今(4日)宣布,自本月15日起至明年2月28日止,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11類人可公費用藥。疾管署表示,為因應113至114年流感流行高峰期,決議自今(113)年12月15日至明(114)年2月28日期間,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的使用條件,新增對象為「有類流感症狀,且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根據疾管署公布的11類公費用藥對象,包括1.「流感併發重症」通報病例、2.「新型A型流感」通報病例、3.孕婦經評估需及時用藥者、4.未滿5歲及65歲以上之類流感患者、5.確診或疑似罹患流感住院(含急診待床)之病患、6.具重大傷病、免疫不全(含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或流感高風險慢性疾病之類流感患者、7.肥胖之類流感患者(BMI≧30)、8.有類流感症狀,且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適用期間:113年12月15日至114年2月28日)、9.類流感等群聚事件經疾病管制署各區管制中心防疫醫師認定需用藥者、10.「新型A型流感」極可能/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11.動物流感發生場所撲殺清場工作人員。疾管署指出,類流感病患如有危險徵兆(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應儘速就醫,並由醫師依主訴與臨床判斷,評估是否符合公費藥劑用藥條件,經判斷符合條件者,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以把握用藥時機;另由於目前流感抗病毒藥劑未列入健保給付項目,公費用藥治療的時機及必要性,仍由醫師依病患狀況及臨床專業決定。疾管署提醒,隨著時序入冬,已進入呼吸道病毒活躍時期,且今年的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數及死亡數均為10年同期最高,尚未接種流感疫苗的公費對象,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與學齡前幼兒等感染流感後易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完成接種。
本土麻疹群聚再+1!北部20多歲男確診 匡列接觸者328人
疾病管制署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北部20多歲男性麻疹本土病例,為11月29日已公布之本土個案(北部30多歲男性,指標個案)同住接觸者,初步研判為同起群聚事件。個案於11月26日起因出現咳嗽、鼻炎、發燒、喉嚨痛等症狀,於11月27日曾至診所就醫,11月29日因後續出現出疹症狀,且因指標個案確診麻疹而被衛生單位匡列為接觸者,於當日下午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經醫院通報後檢驗確診,個案將於明日解除居家隔離。疾管署表示,針對群聚事件,衛生單位已展開各項防治工作,並持續進行相關疫調,亦針對與個案接觸之醫護相關工作者,進行疫苗接種史調查,未具抗體者安排儘速接種暴露後預防之MMR疫苗或IMIG免疫球蛋白;目前已匡列個案接觸者共328人,包括同住者2人、醫院及活動地接觸者326人,將持續健康監測與追蹤至12月21日。疾管署說明,我國今年累計14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7例為本土病例(含3起群聚),另7例為境外移入病例,其中2例感染國家為馬來西亞、2例為航空器群聚感染、其餘3例分別為泰國、柬埔寨及越南;今年本土及境外移入病例數高於2020-2023年同期的0-2例,均為五年同期最高。疾管署指出,依據各國通報資料顯示,今年全球麻疹整體疫情為近10年第二高,僅次於2019年,於年初驟升後至3月達高峰,目前已回到往年同期水平,今年累積已逾28萬3千例,以歐洲區增加最多;近期於美洲加拿大11月初疫情仍有上升趨勢,尤以新不倫瑞克省及安大略省較為嚴峻;鄰近國家中泰國及越南胡志明市疫情嚴峻且正處高峰。疾管署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儘速通報,以利及時採取防治措施。民眾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接觸史。同時再次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的幼兒至流行地區,民眾出國期間應留意手部衛生,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建議佩戴口罩,並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行為,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
彰化出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 發病前曾至新北風險區域活動
疾病管制署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登革熱個案,分別為新北市中和區1例、彰化縣溪州鄉1例,兩例均有新北中和本土登革熱疫情風險區居住或活動史,2位個案目前症狀已緩解或返家,相關接觸者均無疑似症狀或已採檢陰性,其中彰化個案為今年彰化縣首例本土登革熱,相關單位已展開清消工作。彰化縣個案為30多歲男性,無國外旅遊史,10月16日開始出現發燒、肌肉痠痛、關節痛、喉嚨痛、咳嗽、腹瀉、全身無力等症狀而就醫。疾管署說,彰化個案感染登革熱第二型病毒,且發病前曾至中和風險區域活動,初步研判感染與現有新北中和新店群聚有關,該署將進一步定序確認,整起群聚將持續監測至11月21日。彰化縣傳出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公所清潔隊已展開清消。(圖/彰化縣政府提供)彰化縣衛生局指出,21日晚間接獲醫院通報後,第一時間即完成詳細疫調,研判本案屬高風險個案,並於22日起陸續完成孳生源清除及化學防治工作;另亦協請本縣環境保護局及公所清潔隊針對指標個案足跡周邊環境進行清消,全力圍堵本土登革熱疫情,也呼籲民眾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今天下午4點共累計239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其中入夏後累計75例,病例分布新北市68例、台北市及高雄市各2例、苗栗縣、彰化縣及花蓮縣各1例;另今年累計230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88例為多,其次為菲律賓30例及泰國28例。衛生局表示,彰化縣14家急救責任醫院已針對14天內有東南亞或已出現登革熱本土病例縣市活動史或旅遊史者,並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之就醫民眾,加強登革熱快篩檢驗。
北部男赴越南富國島染麻疹!疾管署匡列154人 即起提升旅遊疫情警示
疾病管制署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麻疹確定病例,為北部30多歲男性,9月14日至18日赴越南富國島旅遊,9月23日至29日間陸續出現發燒、腹瀉、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多次就醫,9月29日出現紅疹,再次至醫院急診,當日即安排住院隔離治療,經通報檢驗確診,並已於10月5日出院返家衛生單位已展開各項防治工作,並持續進行接觸者追蹤管理,目前掌握接觸者共計154人,為同住家人3人、非同住家人6人、就醫接觸者145人;接觸者中1人曾出現咳嗽症狀已檢驗陰性排除,其餘均無疑似症狀,預計監測至10月17日。疾管署說明,我國今年累計12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5例為本土病例,另7例為境外移入病例,其中2例感染國家為馬來西亞、2例為航空器群聚感染、其餘3例分別為泰國、柬埔寨及越南。今年本土及境外移入病例數高於2020-2023年同期的0至2例。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麻疹疫情驟升,其中以歐洲區累計報告逾9萬例病例最為嚴峻,東地中海區及非洲區分別報告7萬及6萬餘例次之,西太平洋區及美洲區病例數較低,惟仍達去年同期之4至10倍;整體疫情於1至3月間達高峰,而後逐月緩降,自7月起多已下降至往年同期水準。我國鄰近國家今年疫情亦較往年為高,近期馬來西亞、泰國每月達數百例,馬來西亞已趨緩,而泰國疫情仍呈上升趨勢;惟越南多地傳出疫情上升,胡志明市今年截至9/3累計644例,相較於過去三年僅1例明顯增加,已有至少3名兒童死亡;鑑於該國移入病例至我國,本署於今日提升越南麻疹之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一級:注意(Watch)。疾管署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民眾如有疑似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暴露史。同時再次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的幼兒至流行地區。出國時應留意手部衛生,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建議佩戴口罩,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及暴露史。
北市首例本土登革熱!文山區7旬老翁確診 未曾到過中和、新店
登革熱疫情蔓延,台北市衛生局3日公布,1名文山區70多歲男子,9月底陸續出現發燒、肌肉痠痛及噁心症狀,就醫採檢後,研判確診為登革熱,其潛伏期間無出國,也無新北市中和區及新店區活動史,同住密切接觸者1人無登革熱症狀,衛生單位持續釐清中,文山區則召開區級應變中心會議。衛生局表示,針對確診個案居住地周遭半徑100公尺範圍,進行病媒蚊密度調查及孳生源清除等防治工作,並於昨晚緊急召開文山區區級應變中心會議,啟動跨機關防治作為。此外,截至昨日,台北市累計41例登革熱病例, 40例境外移入病例、1例本土病例,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衛生局說明,登革熱有3至14天潛伏期,提醒市民加強症狀警覺,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骼痛、關節痛、出疹、噁心或腹痛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早診斷、治療。因應山陀兒颱風來襲,衛生局說,颱風後1週為登革熱防治關鍵期,呼籲民眾務必落實「巡、倒、清、刷」,定期「巡」視居家內外有無積水容器、「倒」空積水容器、「清」 除不必要之容器及「刷」洗容器清除蟲卵,以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避免登革熱於社區蔓延。衛生局提醒,民眾若需長時間在戶外活動或到國內外登革熱流行地區,請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多穿著淺色寬鬆長袖衣褲,並使用經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派卡瑞丁或伊默克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以減少病媒蚊叮咬傳播之風險。
上周新增51例本土登革熱! 疾管署提醒:山陀兒影響後是重點
疾病管制署1日表示,國內上週(9/24-9/30)新增5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分別為16例男性、35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居住於新北市新店區29例及中和區22例,發病日介於9月13日至9月28日,多數個案因出現發燒、噁心、頭痛、肌肉痛、腹瀉及嘔吐等登革熱疑似症狀後就醫快篩陽性,採檢送驗後確診登革熱,無重症及死亡病例。目前衛生單位已針對確診個案居住地及共同活動區域進行相關防治措施,及進行區塊防治針對社區擴大預防性噴消與環境孳清,並加強疑似病例監測。此外,疾管署提醒,本週受強颱影響全台皆有豪大雨機會,請民眾注意自身安全並於颱風後落實「巡、倒、清、刷」。經疫情調查發現大部分個案有中和區三介廟、興南市場或新店區天山公園等疫情風險區活動史,與前公布群聚個案屬同一群聚事件,該群聚案累計57例病例,包括新店區32例、中和區24例及花蓮縣1例,其中約4成為接觸者或擴大篩檢檢出。疾管署指出,因應本起群聚,衛生單位持續加強確診個案住家及活動地周邊環境病媒蚊監測、孳生源清除及化學防治,除三介廟至天山公園自9月24日起封山一個月,新店及中和地區亦於周末社區大動員整頓環境,中央亦於疾管署成立應變工作小組及機動防疫隊,不分平假日每日派遣2-3組人員至風險區協助防疫。提醒居住或曾出入疫情風險區之民眾應注意防蚊,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至醫療院所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疾管署統計,2024年截至9/30累計223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其中入夏後累計59例,病例分布新北市56例、高雄市2例及花蓮縣1例);另今年累計217例境外移入病例,高於近4年同期,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88例為多,其次為菲律賓27例及泰國26例。疾管署提醒,目前評估新北疫情已獲初步控制,但本週受強颱影響全台皆有豪大雨機會,請民眾注意自身安全並於颱風後落實「巡、倒、清、刷」,迅速清理家戶內外積水容器,避免病媒蚊孳生,整理家園及從事戶外活動時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同時籲請醫療院所提高警覺,落實詢問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及早通報,並請留意就診病患是否出現登革熱警示徵象,包括腹部疼痛及壓痛、持續性嘔吐、黏膜出血、嗜睡及躁動不安等,給予妥適醫療處置。
新北再增2例本土登革熱 2男活動史都來過這地方
新北市衛生局今(25)日下午公布,新北市新增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中和區51歲男及71歲男,於潛伏期間曾有高風險場域中和區三介廟活動史。發病日皆為9月18日,就醫通報送驗後確診,皆已康復,目前匡列2名接觸者皆無症狀,持續密切監測。衛生局指出,新北累計7例本土登革熱,潛伏期間皆有中和區三介廟及新店區天山公園之高風險場域活動史,市府目前已將中和區景新公園、三介廟至新店區天山公園環山步道列為管制區域限制人員進入,請民眾配合防疫切勿進入,如發現擅闖管制區域,將處6萬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市府也將持續針對管制區域進行長效藥物噴消及環境孳生源清除。另外為盡速找出潛在感染源,市府在中和區興南市民活動中心及新店區新和里里臨時集會所設立採檢站,將持續開放,呼籲附近里民或曾出入高風險場域民眾可前往免費篩檢,也提醒新北醫療院所提高通報警覺,踴躍向衛生局領取免費登革熱快篩試劑,診間如遇有登革熱疑似症狀民眾,請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以利衛生單位及時採取後續防治措施。
今夏第3例本土登革熱!花蓮男發燒、頭痛就醫 曾赴高雄、新北
入夏以來第3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疾病管制署今(19)日公布,花蓮縣一名30多歲男子,在9月13日出現發燒、頭痛等症狀就醫,經通報及採檢送驗後,9月18日確認為登革熱病例,密切接觸者11人目前無症狀。經調查,個案潛伏期無國外旅遊史,但曾至高雄及新北,可傳染期主要活動地點則為花蓮工作地及居住地,研判為本土病例,感染源待釐清。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這是今(2024)年5月以來第3例本土登革熱病例,該名男子一度在新北停留較長天數,且活動地點附近200公尺處,在8月初曾有境外移入個案,不免使人懷疑其關聯性。後經釐清,男子為登革病毒第二型,境外移入則是第一型,目前感染源仍待釐清。疾管署表示,為防範疫情擴散,花蓮縣衛生局已針對個案及接觸者進行防蚊衛教,並於個案工作地及居住地周圍進行病媒蚊密調、孳生源清除及化學防治,高雄市及新北市衛生局也已展開相關防治工作。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9月18日,累計達167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其中入夏後累計3例,分別居住於高雄市2例及花蓮縣1例。167例本土並例中,分布於高雄市137例、台南市19例、屏東縣9例、嘉義縣及花蓮縣各1例。今年累計207例境外移入病例,高於過去4年同期,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88例為多,其次為菲律賓及泰國各24例。 疾管署提醒,目前全台氣溫仍炎熱且多有降雨,環境適合病媒蚊生長,呼籲民眾應落實住家內外環境整頓與孳生源清除,並在雨後加強巡檢。戶外活動或出國旅遊時,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以防範蚊蟲叮咬。疾管署強調,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近期旅遊活動史;醫療院所也應提高警覺,加強詢問就診者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及早通報,以利衛生單位即早採取防治工作。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 柬埔寨15歲女孩證實死於H5N1禽流感
近年來,人類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的消息日益增加,世界衛生組織(WHO)9月2日發布警告,近日接獲一起來自柬埔寨的通報,該國一名15歲女孩被證實死於H5N1禽流感病毒,這名女孩死前疑似接觸了因H5N1禽流感而死的雞隻。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9月2日發布消息,WHO在8月20日接獲柬埔寨衛生當局通報,柬埔寨南部波羅勉省一名15歲女孩因為感染H5N1病毒株而被送往醫院,並且在到院3天後死亡。該起病例是柬埔寨2024年報告的10例人類感染A型H5N1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之一。通報中指出,該名女孩沒有任何潛在疾病,她在8月11日開始發燒,6天後被緊急送往醫院,到院時出現包含發燒、咳嗽、喉嚨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同日開始進行奧司他韋(Oseltamivir)治療。17日院方對患者進行了採集鼻咽和口咽拭子標本,患者於8月20日死亡。WHO聲稱,根據柬埔寨衛生部門的調查,在女孩首次出現症狀的5天前,她居住的村莊就出現雞隻死去的狀況,女孩的家人也被分到了一些雞肉來食用,女孩就是在準備料理的過程中接觸到了雞肉。柬埔寨衛生部門目前以確定了6名密切接觸者,並對他們進行監測,不過所有接觸者都沒有相關症狀。WHO官員表示:「2003年至2024年8月20日,全球共有24個國家向世衛組織報告了903例感染A型H5N1流感病例,其中包括本例。幾乎所有人類感染 A型H5N1禽流感的病例都與密切接觸感染該病毒的活禽、死禽、哺乳動物或受污染的環境有關。」
變種M痘入侵亞洲「泰國確認首例個案」 羅一鈞:遲早進入台灣
M痘(mpox,舊稱猴痘)疫情捲土重來,如今病毒逐步從非洲擴散到歐洲和亞洲,其中泰國境內出現亞洲首例變種M痘個案,對此,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如果疫情持續擴大,病毒遲早會入侵台灣,接下來將持續戒備,符合接種資格的民眾應儘速前往接種,以防範疫情進一步擴散。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圖/報系資料照)羅一鈞強調,泰國和非洲的關聯性密切,且位於亞洲交通樞紐地帶,因此如香港、新加坡等地可能較早檢出病例,至於變種M痘入侵台灣的風險,台灣在這些國家之後,新型病毒遲早會進入國內,台灣目前全力整備並針對邊境進行嚴格宣導、檢測,確保疫苗儲備充足,能在病毒入侵時即時偵測並防範。國內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以來,迄今本土加境外累計404例,均未檢出新型Ib型病毒;上週1085人接種M痘疫苗,則是創下今年單週新高。而在物資整備上,羅一鈞說國內已儲備足夠M痘疫苗與口服抗病毒藥物,疫苗庫存約2萬瓶,年底將再進貨1萬瓶,約可提供7-8萬人次接種,另口服抗病毒藥物尚有約440人份。羅一鈞表示,新型M痘病毒主要通過親密接觸傳染,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飛沫傳染也可能成為傳播途徑,但這並非新的變異株或新的傳染方式。相比流感或新冠病毒的短暫接觸傳染,M痘病毒需要長時間、近距離的接觸才會通過飛沫傳染,主要的傳染途徑依然是親密接觸,包括性行為。據泰國衛生部調查,8月22日泰國確診亞洲首例M痘Ib型個案,為66歲歐洲男性有非洲流行國家旅遊史,入境曼谷後隔日住院通報,衛生單位已追蹤46名接觸者並採取適當防治措施。泰國因本土M痘IIb型疫情上升且持續,疾管署已於去年8月15日針對泰國M痘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一級:注意」維持至今,因泰國M痘Ib首例無本土擴散情形,疾管署評估無須提升泰國M痘旅遊疫情建議,仍維持「第一級:注意」。
百日咳案例創5年同期新高 未打疫苗傳染力更強「恐1傳17人」
疾管署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同一起的北部家庭群聚;而今年以來已累計有16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寫下5年同期新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提醒,今年全球整體百日咳疫情都上升,如果本身沒打過疫苗的話,一旦染病,傳染力極強,甚至可能造成1人傳17人。新增3例百日咳確定病例,首例個案為10多歲青少年,從未接種百日咳相關疫苗,6月上旬起出現咳嗽症狀,後續咳嗽加劇伴隨吸入性哮聲及呼吸中止情形,7月中旬因症狀未改善至醫院就醫,經檢驗通報,於7月23日確診,匡列41名家庭及校園接觸者,其中案父及案姐有咳嗽症狀於7月29日檢驗陽性確診,目前3名個案已無症狀或緩解。衛生單位持續進行疫調、擴大匡列接觸者及安排評估預防性投藥與採檢。為何個案沒打過疫苗?羅一鈞補充,經詢問該名青少年因家長認為「人體有自然的免疫力」,所以在家長決定下,從小只打過卡介苗跟B肝疫苗,之後從未接種過百日咳疫苗,滿2個月開始就沒有接種過常規疫苗。個案成年的姊姊,則是小時候接種過3劑百日咳疫苗。羅一鈞說,因百日咳疫苗非強制接種、採志願性接種,只會在逾期時由衛生單位出面提醒,且小朋友入學後學校也會檢查接種紀錄,與衛生單位合作提醒完成接種;但因不具強制力,因此若家長堅持不給孩子打疫苗,並沒有法律上的罰則。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2024)年累計16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含4起家庭群聚關聯個案(共11例),今年病例數較近5年同期為高。2019年至2023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23、4、0、0、0例,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0至32例,以3個月(含)以下嬰兒(占51%)為多,其次為20歲以上病例(占36%)。疾管署指出,今年全球整體疫情上升,亞洲中國、韓國及菲律賓等皆出現明顯疫情且於4、5月起驟升,中國迄今累計報告33.4萬例病例,韓國累計3,170例,為兩國過往疫情高峰年之3至9倍;歐洲3月時整體疫情即達往年高峰期水準,其中捷克報告近1.8萬例最為嚴峻;美國累計近8,900例,為去年同期之4倍,加拿大、巴西亦有部分地區疫情明顯上升;澳洲則報告1.2萬例,達往年高峰年水準。疾管署說明,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國內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之第三劑、第四劑接種完成率分別達96%及94%,於國小入學前完成五合一疫苗接種均可達98%以上;另國小學生四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之接種完成率則在97%以上。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署提醒,今年百日咳疫情為近5年新高,由於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人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與診斷,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
百日咳累計16例「創5年同期新高」! 今再爆3人家庭群聚
國內2024年已累計16例百日咳確定病例,且今年病例數較近5年同期為高,疾病管制署於30日公布,國內新增1起百日咳家庭群聚事件,個案為10多歲男性,6月上旬起出現咳嗽症狀,7月中旬因症狀未改善至醫院就醫,於7月23日確診,其中案父及案姐有咳嗽症狀於7月29日檢驗陽性確診,目前都已無症狀或緩解。疾病管制署於30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同一起北部家庭群聚,首例個案為10多歲男性,從未接種百日咳相關疫苗,6月上旬起出現咳嗽症狀,後續咳嗽加劇伴隨吸入性哮聲及呼吸中止情形,7月中旬因症狀未改善至醫院就醫,經檢驗通報,於7月23日確診,匡列41名家庭及校園接觸者,其中案父及案姐有咳嗽症狀於7月29日檢驗陽性確診,目前3名個案已無症狀或緩解。衛生單位持續進行疫調、擴大匡列接觸者及安排評估預防性投藥與採檢。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2024年累計16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含4起家庭群聚關聯個案(共11例),今年病例數較近5年同期為高。2019年至2023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23、4、0、0、0例,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0至32例,以3個月(含)以下嬰兒(占51%)為多,其次為20歲以上病例(占36%)。疾管署指出,今年全球整體疫情上升,亞洲中國、韓國及菲律賓等皆出現明顯疫情且於4、5月起驟升,中國迄今累計報告33.4萬例病例,韓國累計3,170例,為兩國過往疫情高峰年之3至9倍;歐洲3月時整體疫情即達往年高峰期水準,其中捷克報告近1.8萬例最為嚴峻;美國累計近8,900例,為去年同期之4倍,加拿大、巴西亦有部分地區疫情明顯上升;澳洲則報告1.2萬例,達往年高峰年水準。疾管署說明,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國內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之第三劑、第四劑接種完成率分別達96%及94%,於國小入學前完成五合一疫苗接種均可達98%以上;另國小學生四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之接種完成率則在97%以上。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署提醒,今年百日咳疫情為近5年新高,由於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人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與診斷,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
致死率75%!印少年感染無疫苗「立百病毒」 200名接觸者密切觀察中
印度喀拉拉邦(Kerala)20日證實,當地一名14歲少年感染致死率介於40%至75%之間的立百病毒(Nipah),正在醫院接受緊急治療。邦政府已進入警戒狀態,有200多名接觸者正接受觀察,相關預防措施也同時啟動,要求當地民眾戴上口罩,避免到醫院探病。綜合印媒報導,喀拉拉邦衛生部門週六證實,邦內馬拉普蘭縣(Malappuram)的一名14歲男童,20日檢驗出感染立百病毒。喀拉拉邦衛生部長維娜喬治(Veena George)告訴媒體,這名九年級學生是潘迪卡德鎮(Pandikkad)的居民,由於情況危急,已在科澤科德(Kozhikode)的一家私人醫院接受治療。消息傳出,喀拉拉邦立刻啟動預防措施,當局已經初步鎖定約200名接觸者展開追蹤工作,其中6名判定高風險接觸者已經被隔離,樣本也已被送去進行檢測。喀拉拉邦過去曾4度發生過立百病毒疫情,分別在2018年、2019年、2021年與2023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網站介紹,立百病毒是人畜共患型病毒,可由豬隻、果蝠傳染給人類,也能透過受感染的食物、與感染者接觸傳播。由於沒有藥物或疫苗可治療,感染者死亡率相當高,介於40%至75%之間。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公布資料,立百病毒感染症初期的症狀,與流感十分類似,有些無症狀,有些呈現輕微或嚴重急性呼吸道症狀。嚴重個案可導致腦炎及抽搐,並於24至48小時進展至昏迷。潛伏期一般介於4至14天之間,但也有潛伏期超過45天的案例。康復後仍可能有後遺症,如抽搐或人格改變。
百日咳疫情「創5年同期新高」 3個月以下嬰兒占42%最多
疾管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分別為北部1個月大男嬰(案1)、南部家庭群聚之2個月大男嬰(案2)及30多歲女性(案3,案2之母,接觸者採檢)、北部家庭群聚之40多歲女性(案4,6月27日確診1個月大男嬰之母)。案1至案3發病日介於6月中旬至7月上旬,出現咳嗽、呼吸喘、流鼻涕、嗜睡等症狀,於7月9日至7月15日間確診;案4為經接觸者採檢後於7月8日確診,其餘3名同住家人檢驗結果為陰性。目前除案1持續住院治療外,其餘個案皆已出院。衛生單位均安排相關接觸者採檢及預防性投藥。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12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含3起家庭群聚關聯個案,個案居住縣市分別為台南市4例、台北市、桃園市及高雄市各2例、宜蘭縣及台中市各1例,個案年齡介於出生未滿1個月至40多歲,其中3個月以下嬰兒計5例占42%。今年病例數較去年同期為高,2019年至2023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23、4、0、0、0例;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0至32例,以3個月以下嬰兒占51%為多,其次為20歲以上病例占36%。疾管署指出,今年全球整體疫情上升,各大洲疫情均有升溫趨勢,又以歐亞洲最為明顯。亞洲中國、韓國、菲律賓等國皆出現明顯疫情,且4、5月起急速升高,其中以中國最為嚴峻,5月單月新增9.7萬例,今年累計24.8萬例,已達以往流行疫情之7倍,韓國報告2,500餘例,已達以往流行疫情之2.5倍;歐洲整體疫情亦上升,3月病例數已達往年流行疫情水準,英國、瑞典及挪威近期疫情皆上升,其中捷克報告近1.8萬例最為嚴峻;美洲美國累計報告近6,700例,亦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加拿大、巴西於部分州別疫情明顯上升;澳洲疫情上升則累計報告1.2萬例,達往年流行疫情水準。疾管署說明,由於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人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與診斷,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國內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之第三劑、第四劑接種完成率分別達96%及94%,於國小入學前完成五合一疫苗接種均可達98%以上;另國小學生四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之接種完成率則在97%以上。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署呼籲,嬰幼兒感染多為照顧者或同住者,提醒家長或家中較大的兒童務必注意咳嗽禮節及呼吸道衛生,外出返家接觸嬰幼兒前,應先更衣洗手,並避免帶嬰幼兒出入醫院、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
創人類首例!芬蘭領先全球 與動物「密接」族群下周接種禽流感疫苗
近期歐洲當地爆發大規模的禽流感,而為了相關從業人員的健康,芬蘭計劃最快於下周起讓相關從業人員接種禽流感疫苗,這不僅是領先全球的舉動,甚至創下人類歷史上首次記錄。目前芬蘭已經為此準備好1萬人份的疫苗,另外在歐盟的聯合採購合約中,CSL Seqirus(CSL.AX)將提供4千萬劑疫苗給15個歐盟國家使用。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歐洲委員會表示,芬蘭是首個推行這種疫苗接種的國家「該疫苗將提供給因工作或其他情況,而增加感染禽流感風險的18歲以上族群」。芬蘭健康與福利研究所(THL)在一份聲明中表示。H5N1型禽流感在近年來已經導致全球數億家禽死亡或被撲殺,並且目前有傳播到其他地方的跡象,包含美國的乳牛肉牛在內,有些情況下甚至會傳染給人類。THL表示,芬蘭當地尚未發現人類感染禽流感的案例。但由於芬蘭當地畜牧業發達,因此芬蘭政府迫切希望推行疫苗接種「芬蘭的情況非常不同,我們有毛皮農場,這些動物可能會與野生動物接觸」THL首席醫師諾赫內克表示,在2023年,芬蘭大多數毛皮農場中的貂、狐狸都曾爆發過禽流感疫情,最終為了防止病毒在動物和人類之間傳播,有48.5萬隻動物遭到撲殺。THL發言人表示,這次的疫苗接種計畫最快將於下周芬蘭部分地區開始,優先接種對象為被認為「有風險的人群」,像是毛皮、家禽農場的工人、處理禽流感樣本的實驗室技術人員,以及在毛皮農場所在地工作的動物控制官員、獸醫等等。THL表示,除此之外,一些照顧野鳥的保護區工作人員、畜牧農場工人或清理動物副產品加工廠等場所的工人也會被列為優先接種對象。而如屆時真的爆發人類感染禽流感的情況,疑似或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也會被納入優先接種對象。
抽血可以隱瞞愛滋?蘇一峰貼1法規狠打臉 被投訴氣炸:這社會病了!
衛生署及各大醫院時常衛教,若民眾有感染愛滋病毒,捐血時千萬要據實以報。然而,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近日卻驚嘆,有位愛滋男病患不但隱瞞病情讓醫護人員抽血,事後竟還匿名投訴他「歧視患者」,氣得他大罵:「這個社會病了!」蘇一峰醫師今(17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這個社會病了,做錯事的團體還可以匿名來靠北投訴蘇醫師」,只見PO出的照片顯示,有民眾批評蘇一峰極度缺乏常識與醫德,令人失望與憤怒,還聲稱「抽血時感染者本身就不需要告知自己是否感染,血液也不會透過抽血而傳染。」對此,蘇一峰貼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12條》打臉對方,該法規規定,感染者有提供其感染源或接觸者之義務;就醫時,應向醫事人員告知其已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只有處於緊急情況或身處隱私未受保障之環境者,不在此限。蘇一峰也回嗆,愛滋病患血液當中,每c.c.就內含滿滿50萬隻HIV病毒,愛滋病人隱瞞病情來檢查抽血,還可以怪醫護人員有意見,令他百思不得其解。(圖/翻攝自Facebook/蘇一峰)貼文曝光後也引發網友熱議,「故意不講跟假捐血是什麼心態」、「台灣鯛一堆,不EY」、「無視醫療人員的危險」、「如果是隱暱而造成他人感染,根本是犯罪行為」、「那個病人已經違反傳染病防治法了」、「匿名的那位,要不要被輸入5cc看看....反正也是有SOP...至於中不中HIV...就看老天有沒有眼了」、「要求別人不要歧視同志,那同志就可以否定醫護人員的生命權嗎?這種情緒勒索才是歧視的源頭」、「我也有同性戀的家人,我自然不歧視他們,但坦白說,同性戀的名聲就是被這種自私又愛情勒的傢伙搞臭的。」
人類又感染「H9N2禽流感」!印度第2例被爆出 4歲童高燒、腹部痙攣治療3月才康復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1日證實,印度東部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發現了一例「H9N2禽流感」人類病例,一名4歲兒童出現持續高燒、腹部絞痛、嚴重呼吸道疾病等症狀,目前已經康復出院。據悉,這是印度通報的第2例人類感染的病例。根據《路透社》報導,這名4歲兒童在2月因持續呼吸道問題、高燒、腹部痙攣等症狀,被送往當地醫院的兒科加護病房,經過診斷和治療後,順利在3個月後出院。院方指出,這名患者在住家及周遭環境中接觸過家禽,但家人和其他接觸者都沒有出現呼吸道疾病症狀。WHO則補充道,截至相關報告發布時,也不清楚這名兒童是否有疫苗接種狀態及抗病毒治療細節的資訊。WHO表示,該病例是印度向WHO通報的第2例人類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首例出現在2019年。報導指出,H9N2病毒主要影響鳥類,卻也出現過零星人類病例,雖然這可能引起輕度至中度的呼吸道疾病,對人類的致病性較低,但該病毒可能受其它流感病毒影響,產生更危險的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