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性皮膚炎
」 接觸性皮膚炎 過敏 皮膚炎 新冠肺炎家長要注意「5遊具」 醫:玩這個手沒洗乾淨恐中毒
不少爸媽為了孩子安全,都會避免在家中擺放有風險的東西。小兒專科醫師巫漢盟在粉專《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分享,5種有疑慮的遊具,包括彈跳床、史萊姆、螢光棒、螃蟹車、蘿蔔刀。●彈跳床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指出,彈跳床發生意外的機率高,以美國國內來說,幼兒與青少年曾發生過扭傷、拉傷、挫傷或其他軟組織損傷,尤其又以下肢損傷最常見,而讓人擔心的頭頸部受傷則占所有彈跳床損傷的10~17%。 ●史萊姆史萊姆含有膠水、硼砂、香料、色素、亮片等物質,曾有實驗長期餵食老鼠硼砂,導致傷害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因此影響食慾和營養吸收。由於孩子玩樂可能會產生誤食或手沒洗淨導致中毒的狀況,又或是因為碰觸裡面的化學物質導致接觸性皮膚炎,因此建議應避免玩此類物品。●螢光棒一次性螢光棒外層由塑膠製成,裡面套著一根密封玻璃管,經彎折使玻璃破裂後接著引起化學反應產生螢光體,但若過度彎折或刀切導致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等低毒成分外漏,不慎吸食或觸碰可能會造成噁心、頭暈、昏迷等情形。建議若真的要玩螢光棒可選擇LED螢光棒,不僅可重複使用,也較環保。 ●螃蟹車螃蟹車主要功能在於可以提供寶包自行娛樂,但卻無法幫助學步,而且前進時需靠寶包自行用腿蹬著往前,尤其一旦坐在裡面太久,雙腿可能會因為缺乏支撐而過度彎曲,造成O型腿,另外也容易發生夾傷腳的情形,目前美國、加拿大都已宣導禁用螃蟹車。 ●蘿蔔刀蘿蔔刀看似有做鈍角設計,然而仍然可以劃破紙張、蘋果和西瓜,由於蘿蔔刀的刀刃靠單手就可以把刀片甩出,動作俐落又酷炫,可能在小朋友之間引起流行,若孩子興奮過頭有可能不小心劃到或戳到同學的眼睛、皮膚,造成不必要的受傷和糾紛。
陸女離子燙後狂掉髮「頭頂禿一片」 店家反控內幕:出事卻要我們負責
中國內蒙古一名女子控訴,她在某次燙髮後,開始瘋狂掉頭髮,決定向店家反應,但雙方卻協商無果,只好走上法院。據《紅星新聞》報導,自然捲的白女士9月19日到住家附近一間理髮店做離子燙,但不久就開始掉頭髮,過了10天頭頂幾乎沒頭髮了。回憶當時,是一名男子幫她上藥水,並直接在頭皮上塗藥劑,大約15分鐘就感到頭皮疼痛,她曾詢問為何不隔開頭皮,對方表示因為是自然捲,不碰頭皮保持不住。然而,白女士做完離子燙的隔天,頭髮就開始掉,店家說是正常現象,但接連幾天落髮,幾乎整個頭頂光禿禿,讓她崩潰不已,決定去醫院檢查,診斷顯示皮疹(燙髮至毛髮折斷)、接觸性皮膚炎。為了討個說法,白女士和理髮店進行協商,一開始求償2000元(人民幣,下同),但對方給了1000元,剩下的1000元要寫和解書,「意思是後期不長頭髮也跟他沒關係」,她沒有同意,更指控店家態度惡劣,拒絕協商,要求走法律途徑。白女士診斷出接觸性皮膚炎。(圖/翻攝自紅星新聞)理髮店回應,白女士確實做了頭髮,當天是黃色頭髮,但3天後再上門,頭髮去變成黑色的,「她說她掉頭髮,但我們沒有給她上色」,懷疑白女士曾到其他地方上色,出事卻找他們負責。針對理髮店的說法,白女士坦承去做離子燙前是黃色頭髮,但第2天、第3天也一樣是黃色,並拍攝當時掉髮的影片,第4天因為掉髮嚴重,她就去把頭髮給染黑,反控理髮店抓著這個事死活不承認。白女士抱怨,她的頭髮會長,現在就是斷,而且頭皮發癢,無時無刻都癢,讓她無法帶假髮,目前她已聯繫好律師,正在蒐集和整理相關資料,將起訴該理髮店,「到時候法院說他該負什麼責任,就是什麼責任」。
不爽讓道對警消動手還持辣椒水攻擊 三重2男遭逮判決結果出爐
新北市三重區110年10月7日發生傷害案,當時警消獲報環河南路臺北橋上橋處有交通事故前往處理,趕抵時請23歲蔡男讓道,怎料他卻情緒失控夥同23歲陳男對現場警消出手並持辣椒水攻擊,被依依妨害公務罪、傷害罪逮捕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判決結果也隨之出爐。還原事件經過,蔡男不滿被救護人員要求讓道,竟與同夥陳男朝警消出手攻擊,甚至持辣椒水噴灑,造成救護人員葉員受有臉部開放性傷口、臉、頭皮及頸部挫傷、臉部損傷、頭部挫傷及臉部損傷等傷害;警員洪員受有頭部鈍傷、鼻子挫傷及刺激性皮膚炎等傷害;警員賴員受有左手第三掌骨閉鎖性骨折、右肘挫傷、左肘及右手擦傷及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等傷害。警方立刻呼叫支援警力,將2嫌依妨害公務罪、傷害罪以現行犯逮捕,訊後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而經新北地方法院判決後,判處蔡男、陳男共同犯傷害罪有期徒刑4個月,得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英國男子染髮出意外 超嚴重過敏像中「面目全非腳」
英國一名男子萊恩布里格斯(Ryan Briggs),因為對抗惱人的白髮而決定染髮,沒想到他的體質對染髮劑嚴重過敏,導致頭部異常腫脹到變形,甚至影響到視力,嚇得緊急就醫,才化解這場恐怖危機。據《每日郵報》報導,來自英國蘭開夏郡的布里格斯是一名瓦斯工人,年僅27歲的他日前在驚覺自己長了白頭髮後,為了調整髮色,決定使用染髮劑染髮。不過他沒有進行一般染髮前都會建議的皮膚斑貼測試,然而將它卯起來抹在頭上,不久之後就感到頭上微微發熱,但他當時不以為意,以為是正常現象。沒想到一覺醒來,布里格斯發現自己頭皮長出一圈紅疹,接下來事情開始不對勁,他發現自己的腦袋像顆氣球般越來越脹,立刻前往醫院就醫,醫生告訴他,先觀察一天,如果狀況繼續惡化,第二天再回來。布里格斯形容,當時他的頭已經腫到「女朋友都不敢看他」,還形容:「我看起來像動畫裡的超級壞蛋!」第二天醒來,布里格斯發現情況一點沒有好轉,腫脹的臉部甚至影響到了他的智力,立刻叫救護車前往醫院。經過13小時的治療,他的頭終於停止腫脹,但頭上仍有大片結痂,而且在接下來的5天內,每天必須服用25顆藥來緩解腫脹。醫護人員還表示,他們一直擔心腫脹蔓延到頸部和呼吸道,但好在最後沒有演變成這種最糟的狀況。醫師表示,布里格斯的過敏症狀是源於對染髮劑中的對苯二胺(PPD)過敏,PPD是一種常見於染髮劑中的化學物質,但其中某些成分可能對部分過敏者造成嚴重的接觸性皮膚炎。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也警告,民眾在使用永久性或半永久性染髮劑之前一定要進行斑貼測試,即使使用的是「最常見的常規品牌」。布里格斯也表示,自己本來不知道要做這種過敏測試,但現在他警告其他人看看他的例子,「一定要進行測試,百分之一百萬!」
小朋友雙手紅癢就醫! 醫見指甲流膿發炎推測是「這玩具」害的
在小朋友間,自有一陣一陣的玩具流行熱潮,變換之快速,常常讓家長反應不過來。然而看似安全的兒童玩具中,實則也有許多危機潛伏,身為家長不可不防。小兒科醫師張華倫在節目中分享,她日前遇到一名國小學童因為雙手紅癢、指甲流膿發炎而就醫求助,詢問完生活習慣後,才研判可能是流行玩具「史萊姆」害的。張華倫近日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她日前曾遇過一名小學學童被媽媽帶來看診,主要症狀是孩子的雙手通紅、皮膚發癢,且指甲的甲溝還有流膿、脫皮的症狀。張華倫表示,她當下也不曉得為何會如此,於是就孩子生活上的習慣一一釐清,包含近期是否有換洗手乳、有沒有咬指甲的習慣,或是到戶外遊玩接觸過什麼東西等,不過都得到否定的答案。直到她與孩子母親討論可能致病的原因時,孩童突然開始掏包包,並且拿出一塊近期流行的玩具「史萊姆」開始把玩,她才恍然大悟。張華倫告訴孩童的媽媽,孩子的症狀是「接觸性皮膚炎」,且跟這款「史萊姆」玩具有關係。張華倫解釋,雖然「史萊姆」主要的成分是膠水,不過裡面還添加了許多香料、香精、亮粉及色素等成分。早期甚至會添加有毒成分「硼砂」。如今雖然許多廠商會標榜「無毒」,但複雜的化學成分,還是可能導致孩子發生接觸性皮膚炎的問題。
洗碗冒「1習慣性舉動」是大忌 食藥署揭恐怖後果:超傷身
養成洗手的習慣,可以預防病毒和細菌感染,但如果使用錯誤的東西,可能會對身體有害。食藥署便提到,很多人在廚房洗碗,會順便用洗碗精洗手,但由於成分問題,太常用可能會損傷皮膚,更嚴重會引發接觸性皮膚炎。食藥署在臉書專頁指出,民眾在廚房洗碗時,為了方便會順便洗手,不過這項舉動其實很傷身。為了洗掉碗盤的油汙,洗碗精添加的界面活性劑具有較強的清潔力,頻繁用於手部容易損傷皮膚屏障,如果皮膚較薄、較乾燥,容易引發接觸性皮膚炎。食藥署提醒,洗手還是選擇洗手乳或香皂製品比較合適,也要注意保濕,冬季可以使用含油量較高的護手霜保護皮膚。如果有皮膚不適,應就醫諮詢。用洗碗精洗手可能造成皮膚發炎。(圖/翻攝自食藥署臉書)事實上,過去就有專家警告不要用洗碗精洗手,皮膚科醫師趙昭明告訴《Heho健康》,洗碗精等去污產品中,都會使用界面活性劑增加去污效果,還會加上許多防腐劑、香料成份,這些成分容易讓皮膚過敏,而過敏性皮膚炎又分為立即性、延遲性、遲發性,有些立即性反應當下就會看見皮膚出現過敏狀況,有些則是要慢慢累積才會出現過敏。此外,有些產品也會添加酵素成分增加清潔作用,而這些酵素會對皮膚產生刺激,建議民眾要注意使用後是否有產生過敏、刺激的問題。
重振男性「頂上雄風」靠蘆薈?食藥署喊毋湯:恐罹患這病
受到男性荷爾蒙作祟和家族遺傳影響,「雄性禿」成了部分男性無法說出口的痛,而坊間盛傳在頭皮塗抹「蘆薈」能讓毛髮恢復生機,食藥署出面闢謠,塗抹蘆薈露恐對頭皮過度刺激,甚至造成接觸性皮膚炎,若有嚴重落髮情形,應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協助。蘆薈具有鎮靜舒緩、消炎抗菌及幫助修復等功效,經常被添加於美容用品、保健食品等,更被埃及人稱為「不朽植物」,就連民間偏方也傳出,蘆薈不僅能幫助頭髮生長,甚至可以有效改善黑眼圈,不過卻被食藥署打臉了。針對此都市傳說,食藥署發布聲明稿闢謠,指民眾自製的蘆薈凝膠,由於缺乏完善的生產設備,容易滋生細菌、比例調配不當,若將高濃度的蘆薈塗抹在頭皮,可能造成皮膚過度刺激,嚴重恐引起「接觸性皮膚炎」,尤其眼睛周圍肌膚較為敏感,一不小心恐對皮膚造成傷害。對此,食藥署提醒,若想改善或治療落髮問題,切勿相信坊間偏方,應該尋求皮膚科醫師的診治,才能找出根本原因、對症下藥。
20歲正妹皮膚刺癢竟是泡澡加「這物」 醫:嚴重恐二級燒傷
天冷泡澡是一種享受,但醫師表示,一名20歲女子因為皮膚刺癢就醫,才發現是「中藥浴」害的,嚴重甚至會有二級燒傷。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在臉書粉專發文,「我們的皮膚是跟外界直接接觸的,當忙碌、壓力大的時候,可能會造成免疫過度亢進,這時候就很容易因為周遭環境乾燥,或作息、飲食不正常,而有些刺激性。」陳榮堅表示,如果皮膚出狀況,再加上外界刺激,那會造成嚴重後果,整塊皮像燒傷,變一、二級燒傷,20歲女性來說要看肝臟,有一位20歲的女性,一來就發現她臉部微血管有一點擴張,她說她要看肝臟的問題,因為聽別人說皮膚癢是肝臟有問題。陳榮堅說,「但詳細了解過後,發現她其實非常的養生也很愛美,所以會嘗試用一些中藥浴來保養身體。而稍微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中醫執照,所以我就請她下次回診的時候,把她用的中藥浴帶來,我看一下成分有什麼。」陳榮堅表示,「結果發現她使用的中藥浴,裡面就有一些去角質、促進血液循環的成分。而她還很年輕,其實不太需要用到這些,用了之後反而讓她的皮膚過度刺激,導致有點接觸性皮膚炎的情況發生。」
睡夠卻還是熊貓眼? 醫曝「5因素」黑眼圈找上門
為什麼明明有睡好,黑眼圈卻還是不肯消失,讓整個人看起來相當疲憊?對此,重症醫師黃軒解答,其實黑眼圈的形成有很多種,包括眼部血液循環不良、水腫,或是色素沉澱、基因遺傳等等,輕微的狀況可透過日常保養、調整生活習慣來改善,但若是嚴重黑眼圈,則能選擇進行醫美治療。 黃軒醫師進一步說明,即使已經有足夠的睡眠,以下5種原因仍可能導致黑眼圈的出現:1.眼部血液循環不良任何讓眼周血液循環變差、微血管增生的原因,都可能導致黑眼圈的形成。如過敏性鼻炎、鼻塞、慢性鼻竇炎等等,而鼻敏感也可能讓眼部血管擴張,容易使得眼部血液循環不佳。2.眼部水腫鹽分攝取過多、生理期、懷孕末期、大哭,都可能導致眼部水腫,進而形成黑眼圈3.色素沉澱可能與日曬、發炎等因素有關,像是在亞洲人或黑人的基因中,有不少比例的人天生「上下眼皮」顏色就較深,而鼻敏感令眼部血液循環不佳的同時,便會導致色素的沉澱。4.遺傳因素通常有黑眼圈家族史或膚色較深的人,較容易有黑眼圈,而此亞洲、東南亞種族者,其眼睛周圍可能有遺傳性色素沉澱過。5.其他原因像是皮膚太薄,常因老化導致皮下脂肪或膠原蛋白流失,或者是由於異位性皮膚炎、過度摩擦、反覆接觸性皮膚炎所導致的表皮粗糙,都可能導致黑眼圈產生。而關於「黑眼圈是否需要治療」的問題,黃軒醫師則表示,若是輕微的黑眼圈,可以透過禁菸禁酒、不熬夜、眼周按摩、補充維他命C來改善,但要是較嚴重的狀況,可能需要進行醫美治療,從根本解決眼周問題,如皮秒雷射、淨膚雷射可用於治療黑色素型黑眼圈,膠原蛋白增生劑、5合1隱痕眼袋手術則適用於結構型黑眼圈。
萬聖節彩繪鬼怪妝 醫提醒:不當使用「恐留終身傷疤」
每逢萬聖節,在臉上使用人體彩繪畫上殭屍妝、鬼怪妝、女巫妝,精心打扮獨樹一幟的造型,但使用化妝顏料卻造成臉部肌膚問題,變成大花臉,堪比鬼還可怕!淨妍醫美診所陳映瑜醫師表示,人體彩繪所用的顏料為成分複雜的化學物質,可能對皮膚造成接觸性皮膚炎,嚴重或處理不當者甚至留下終身的傷疤。人體彩繪組成十分複雜,根據不同的產品訴求,如色彩鮮豔或高維持性,而有不同的調整,常見包含對苯二胺、有機酸、酚類、甲醛,與鎘、鎳、汞、鉛、銅等重金屬成分。陳映瑜醫師表示,大多成分短時間使用並不會對皮膚造成傷害,但一來不同廠商使用的配方不盡相同,難以確保百分百安全無慮;二來部分普遍用於刺青、染髮劑與人體彩繪中的成分,如對苯二胺(Para Phenylene Diamine,PPD),造成的接觸性皮膚炎屢見不鮮,嚴重或處理不當者甚至留下終身的傷疤。且即使是原本無害的成分也不能掉以輕心,當環境較為悶熱潮濕、接觸時間過長或肌膚狀況欠佳等狀況發生時,亦可能造成皮膚的不適。因使用不當造成的肌膚問題十分多變,諸如輕微泛紅、搔癢、致痘與水泡生成,即使發炎反應過後,部分甚至導致疤痕組織的產生。陳映瑜醫師提醒,不論是正在接受美容相關的療程,如雷射與煥膚等,尚處於修復期間,或是疾病相關的異位性皮膚炎、乾癬、紅斑性狼瘡等,受損的肌膚就如同千瘡百孔的城牆,縱使是手無寸鐵的流民,也能輕易地穿越屏障,進到腹地內大肆破壞。但民眾在使用萬聖節顏料時也不需過於緊張,陳映瑜醫師說明,平時確實做好清潔、防曬與保濕,也能定期接受醫療級的保養療程,讓肌膚隨時處於健康的狀態。在顏料的選擇,須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顏料,使用時也要遵照使用說明、正確使用。建議首次使用時建議小面積的塗抹,如先在手臂上使用,確認不會引起肌膚過敏後再做使用,且在使用期間避免飲酒與食用刺激性食物,使用後也務必確實卸妝清潔與保養。陳映瑜醫師表示,若真的產生肌膚問題,對於急性紅腫發炎狀況,建議立即卸除並盡早至醫療院所接受醫師診治。當使用持久性較強的顏料時,若擔心清洗不徹底、毛孔阻塞的問題,可使用水飛梭進行深層清潔與酸類煥膚。針對發炎過後的色素沈澱或凹疤可以使用脈衝光或雷射進行處理。最後也別忘了勤勞保濕,除了保養品外更是可以施打水光注射將保養成分牢牢鎖進肌膚。
夏日溼疹狂冒 搭配正確飲食即可改善
高雄1位38歲男性平時喜愛甜食、工作壓力大,暑期到了更是狂灌冷飲解熱,沒想到背部、下腹部及鼠蹊部竟長出溼疹,搔癢難耐猛抓導致流膿,中醫師透過中藥調理體質,再修正他的飲食、生活習慣,治療2個月就有明顯改善。許多民眾每到夏天皮膚就會突然開始發癢,並且愈抓愈癢、愈癢又愈抓,這就是在季節轉換時很常出現的皮膚問題「溼疹」。高雄38歲男性愛吃甜食,夏天又猛灌冷飲,背部、下腹部及鼠蹊部溼疹嚴重,於是前往明華馬光中醫診所看診,診斷為溼熱體質才導致溼疹反覆發作。中醫師歐俊佑表示,溼疹是個廣義的名詞,其中包含了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等等,再根據發炎程度不同分為急性、慢性和亞急性3種,簡而言之,只要是皮膚發炎伴有搔癢,都屬於溼疹的範疇。這名男子經過清利溼熱、祛風止癢處方、健脾祛溼、疏肝解鬱處方調理體質,再搭配飲食忌口和生活習慣改變,治療2個月後明顯改善,復發頻率及嚴重程度減緩許多。歐俊佑說明,在中醫溼疹稱為「四彎風」、「旋耳風」、「浸淫瘡」、「繡球風」、「臍瘡」等,可能經由風邪、溼邪、熱邪或是脾虛、血虛引起,尤其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夏季溼熱夾雜的情況相當明顯,所以夏季以溼邪及熱邪引起溼疹為大宗,中醫師會根據不同證型辯證論治。歐俊佑也建議,若有溼疹狀況發生,少吃辛辣、油炸、甜食、重口味食物及加工食品,也要減少乳製品、蝦、蟹、海鮮、及花生、堅果類食物,避免引起過敏加重溼疹病情。另外,可以多吃清熱解毒、養陰涼血、利溼健脾胃的綠豆薏仁湯,以及補脾胃,健脾利溼的四神湯。
雙眼皮該「割」還是「縫」? 眼整外科醫不藏私曝優缺點
許多單眼皮的民眾為了追求迷人電眼,會以雙眼皮貼輔助,但又怕眼皮下垂,趁著暑假來臨,不如一勞永逸悄悄變美!據聖宜醫美診所整形外科觀察,暑期往往是大學生、社會新鮮人施作手術療程的高峰,其中又以雙眼皮手術最為熱門,想知道雙眼皮手術需要注意什麼眉角、韓國女星們最in的眼型有哪些?就讓聖宜診所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解佳霖和你一起深度挖掘眼型美學、破除迷思吧!聖宜診所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解佳霖表示,雙眼皮主要可以分成開放式、半開放式和封閉式三種類型,三種眼型各有特色,差異主要在於眼頭和雙眼皮摺痕的連接。開放式雙眼皮開放式雙眼皮摺痕明顯且不會連接著眼頭,從眼頭到眼尾,摺痕都和眼皮平行,寬度大約介於5mm至7mm間,這種雙眼皮深邃迷人、自帶混血兒感,韓國女星金素妍就是典型的開放式雙眼皮美女,不過這種眼型可不是人人都適合,如果和五官比例不搭會很突兀不自然,施作前還是要依自身條件評估。半開放式雙眼皮想讓眼睛看起來自然深邃又保有東方人的韻味,半開放式雙眼皮向來最受愛美人士青睞,這種雙眼皮摺痕和眼頭沒有連接,到了眼尾則越來越寬,又有精靈眼之稱,是大多數人都適合的眼型,少女時代太妍和aespa Winter都是半開放式雙眼皮。封閉式雙眼皮封閉式雙眼皮的摺痕和眼頭連接在一起,眼褶大約是3mm至5mm,接近眼頭的1/4處都看不見雙眼皮,是亞洲人最常見的眼型,看起來自然又溫柔,韓劇女神全智賢、宋慧喬、韓韶禧、IU都屬這類眼型。眼型困擾如何解決?解佳霖醫師指出,單眼皮的愛美人士大多會使用雙眼皮貼調整眼型,但眼周肌膚既薄又敏感,長期使用雙眼皮貼,容易導致上眼皮鬆弛,過去就曾有患者因此引發接觸性皮膚炎,另外隨著年紀增長,熟齡肌也可能出現眼皮下垂問題,這時使用雙眼皮貼效用不大,想讓眼睛更自然有神可透過手術調整眼型。解佳霖醫師進一步說明,雙眼皮手術主要分為「縫」和「割」兩種,縫雙眼皮不用切開眼皮,是以縫線製造沾黏,適合眼皮薄、眼窩脂肪低、眼皮沒有下垂的族群,消腫速度較快,割雙眼皮則是在上眼皮切一道弧形切口、移除脂肪和多餘皮膚,再固定雙眼皮摺,適合眼皮脂肪肥厚、眼皮較鬆弛的人。解佳霖醫師也提醒愛美人士們,眼睛是給人第一印象的重要關鍵,手術前應選擇具專業醫師的合格診所,並與醫師充分溝通,依照自身特色、五官條件打造出最適合自己的眼型,展現電眼迷人魅力。
「洗碗精」當洗髮精能抑制油頭? 醫解惑授控油方式!
許多民眾都有「油頭」困擾,為了避免頭髮出油,積極尋找各種洗髮、控油方式。近日,就有網友在臉書社團分享自己找到最適合的洗髮精,推薦給同樣也有油頭困擾的民眾,沒想到一看竟是一瓶洗碗精。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主任暨落髮特別門診醫師陳志強表示,洗碗精洗頭當然可以洗得乾淨,但太過乾淨不僅會造成頭髮乾澀,還有可能導致接觸性皮膚炎。醫師指出「控油不是這樣控的」,正確控油方式讓專家告訴你!洗碗精可以洗頭? 小心洗出「這些」問題有民眾在臉書社團PO出一張洗碗精照片表示,油頭的自己終於找到最適合的洗碗精,還感嘆相見恨晚。雖然底下有許多網友懷疑貼文真實性,但也有不少人留言「我也是一瓶洗全身」、「非常好用我也用過」、「擠一點點洗效果超好」。究竟洗碗精是否可以用來洗頭呢?陳志強主任表示,基本上用什麼洗劑都沒關係,但是不建議用洗碗精洗頭,就像要不要用水晶肥皂洗澡一樣,每個人體質不同,有些人可能是「天選之人」怎麼洗都沒事,但有些人洗了就會有過敏的問題。由於清水難以洗掉油汙,因此為了擁有較強的去淨力,清潔劑多含有界面活性劑,才能在清潔過程中將油汙帶走。陳志強主任指出,介面活性劑很容易讓人產生過敏反應,若是使用不當可能會導致過敏性皮膚炎等問題。此外,洗碗精也屬於較刺激性的洗劑,如果不稀釋直接洗,會過度清潔並破壞皮膚的天然屏障。陳志強主任也表示,清潔過度會造成頭髮乾澀,而且過度乾燥會讓皮膚更加敏感,還會使頭皮代償性出油,反而增加油頭可能性。有油頭困擾怎麼辦? 洗髮精怎麼選?民眾有油頭困擾,最好還是不要用洗碗精洗頭,亂洗一通反而會產生更多問題。想避免油頭,可以先從洗髮精選擇著手,陳志強主任建議,不要使用洗潤合一、雙效合一的洗髮精,應該選擇單效洗髮精使用,而且不要加潤絲。另外,飲食上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陳志強主任表示,甜食會使出油增加應避免,而奶蛋食品雖然不能不吃,但盡量不要吃太多,因為奶、蛋也有機會使油脂分泌增加。而生活也須維持正常作息,像睡眠不足、壓力大都會使出油增加。還有,溫度過高也會導致出油,雖然環境溫度、天氣太熱等屬於無法控制的因素,但陳志強主任建議,洗頭時水溫不可太高,應盡量用偏冷的水洗髮,因為溫度一高油脂分泌就會增加。頭太油雖然不會導致掉髮,但可能會增加痘痘產生、毛囊炎等問題。陳志強主任提醒,民眾也可以尋求皮膚科醫師幫助,使用A酸抑制皮脂腺增生達到控油的效果。他也再次強調,控油很重要沒錯,但是真的不建議用洗碗精亂洗一通。
吃鴨肉會中毒? 營養師破迷思揭這種蔬菜才要小心
不少食物都有相生相剋的性質,有些若吃太多還會累積毒性,營養師張宜婷就指出坊間謠傳的食物毒性,分析其毒性與化解方法,並透露颱風天過後常見冒出土的「出青」竹筍,含有高毒性的氰化氫,會抑制呼吸嚴重會讓人呼吸困難而死亡。營養師透露出青的竹筍反而恐讓你中毒。(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營養師張宜婷透露,最常被提出可能導致過敏,或是長輩告誡有毒不能吃太多的芒果。肉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可能因果皮沾到樹的汁液導致,芒果樹屬於漆樹科類植物,芒果外皮若沾染到果樹汁液裡漆酚致敏成分,皮膚敏感碰到易感染接觸性皮膚炎,尤其直接剝皮啃土芒果時更容易發生。需特別注意,芒果因糖分較高,需要控制體重或血糖狀況時,請控制一天食用份量,不然雖不中毒,但會血糖、體重飆高。常被傳有毒的鴨肉,蛋白質含量豐富,且含鐵質高,其實適合闔家食用。但以中醫角度來說,鴨肉味甘、性涼;除非平時容易拉肚子要注意食用狀況外,一般民眾可以不用太緊張。至於鴨肉會讓皮膚不容易癒合的說法,這也並非事實喔。出青的竹筍容易發苦,若真的要料理記得多換幾次水來煮。(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她指出,竹筍是真的有可能會有毒,已經冒出土表、開始行光合作用的「出青」竹筍,會產生含氰配醣體成分,這除了是造成竹筍苦苦的來源,遇到破壞(外力或消化過程時)容易產生具有高毒性的氰酸(HCN),氫酸可能導致呼吸作用抑制、細胞缺氧的情形,真的中毒時會出現呼吸短促、頭痛、噁心、嘔吐、痙攣等,最後甚至可能因呼吸困難而死亡。挑選竹筍要選筍尖未出青並且烹調到熟透就不用太擔心這個狀況。另外,樹薯也有類似的化學物質,一樣記得要完全煮熟再吃。不新鮮的海鮮會導致身體產生過敏反應,若是處理不恰當,也可能出現腸炎弧菌的污染導致食物中毒。甚至部分熱帶魚種本身也有毒性,所以一樣是「真的有毒」,食用時要特別注意。若是對魚蝦類、海鮮容易過敏族群,請記得選擇品質新鮮、較有保障的食材喔!香蕉有黑斑是自然現象,並非發霉。(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網路瘋傳香蕉有黑斑就是有黴菌或是有亞硝酸鹽,基本上都是子虛烏有的事情。黑斑是香蕉熟成自然現象,但黑斑過多、過度成熟也有可能導致香蕉容易發霉影響後續食用安全,但這只要避免食用腐壞、有傷口水果就可不受影響。她也提醒,某些食物確實對於敏感族群來說要特別注意,多多留心,避開真正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情境才是最重要的喔。
幼兒「1病況」入冬易惡化!醫示警父母須留意:嚴重送急診
家中有幼兒的父母要注意了!急診醫師翁梓華表示,隨著冬季到來,因為「屁屁問題」被送醫的孩童比例大幅增加,甚至有孩子嚴重尿布疹,被送到急診時已滲出鮮血。對此,他也提醒,家長在照顧幼兒時,須特別留意4件事,以免讓孩子們的嫩屁屁活受罪。「誰說冬天就不會有尿布疹?!」急診醫師翁梓華在臉書粉絲專頁「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發文分享,最近入冬孩子們的屁屁問題也跟著變多,「前幾天還有孩子因為尿布診,嚴重到都有些組織滲液,被爸爸媽媽帶來急診。」翁梓華表示,其實尿布疹就是俗稱的「紅屁屁」,且大多數的寶寶都會經歷類似狀況,皮膚特別敏感的小朋友尤其嚴重,讓他無奈直呼,「尿布疹真的很惱人。」對此,他也整理出3大尿布疹的主要成因,第一、「皮膚過於潮濕」,小朋友的大便、尿尿會讓屁屁皮膚過度潮濕,濕悶會讓皮膚感染的機率提升,也容易讓過敏性皮膚的寶寶皮膚容易惡化;第二、「排泄物中的物質刺激」,目前也有醫學科學家認為,尿布疹的原因可能來自於排泄物被細菌分解所產生的物質,像是含氮或是含硫廢物,這些物質可能刺激皮膚而加劇問題的嚴重性;第三、「皮膚的酸鹼值改變」,寶寶大便中的酵素像是脂肪酶、澱粉酶會分解皮膚表層的脂肪等等,造成皮膚酸鹼值偏鹼,進而對皮膚產生刺激性。翁梓華指出,常見的尿布疹分成「接觸性皮膚炎尿布疹」及「念珠菌感染尿布疹」,前者通常界限明顯,患部侷限在尿布區域;而後者念珠菌尿布疹則呈現衛星狀分佈(Satellite lesion),病症較為嚴重,大腿內側與其他部位同時會有紅疹,須使用抗生素才容易治癒。至於要如何預防尿布疹呢?翁梓華也點出4大關鍵,第一點、「避免皮膚過於潮濕」,曬屁股、勤換尿布、換尿布擦乾等等都是好方法;第二點、「排泄物的物質刺激」,排泄物要清乾淨,對於寶寶屁屁有保障;第三點、「避免過度清潔」,皮膚上的皮脂等等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很好的皮膚屏障,避免過度清潔,可以讓皮膚更健康;第四點、「不要過度的幫孩子保暖」、孩子其實沒有想像中怕熱,很多家長一到冬天,都會把孩子包成「粽子」,但孩子基礎體溫高、棕色脂肪又多,包太多太緊反而容易讓局部潮濕惡化。
貼藥布發癢要當心嚴重恐「過敏性休克」 醫建議5步驟處理
有些人肩頸痠痛或手腳拉傷,就會貼一片痠痛藥布,但貼完就癢得受不了。皮膚科醫師表示,原因這可能是接觸性皮膚炎或是對藥布過敏,他建議採取5步驟處理。醫提醒,藥布貼6個小時就應該撕掉,讓皮膚透透氣。皮膚科醫師陳昱璁近日在臉書發文說,貼藥布會癢是接觸性皮膚炎,「是皮膚對於藥布上的藥物成分(例如解熱鎮痛消炎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或是藥布材質(例如橡膠、乳膠類)的過度敏感,輕則皮膚出疹、紅、腫、癢、痛,嚴重者可能有水泡、脫皮、甚至全身過敏性休克的可能。」陳昱璁表示,藥布疹最初發生得位置會在貼藥布的位置,「紅疹的形狀就跟藥布一樣,因此如果發現身上的紅疹範圍跟剛貼過沒多久的藥布形狀吻合以及時間點吻合(先貼藥布才出現紅疹),那就可以推論是藥布過敏引起的藥布疹。醫師表示,可能是接觸性皮膚炎或是對藥布過敏。陳昱璁指出,若真的因為藥布發生過敏症狀,他建議以下5步驟:1.若為初期且輕微的開始發疹、過敏,趕緊移除藥布,保持清潔,透氣乾爽即可,塗抹清爽型(不需要太油)的保濕修護乳液可加速皮膚復原,勿因搔癢感而抓傷皮膚引起感染的可能。2.溫柔地清潔患部,假使皮膚表面無破皮,用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清潔都可;有破皮則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可將皮膚表面的藥物清除避免持續誘發過敏,如果有產生水泡處,不需將水泡刺破,輕蓋一層紗布將其保護,水泡表面上的皮是一層很好的皮膚屏障,可以避免傷口感染。假使水泡不小心破裂,可塗四環黴素或紅黴素藥膏,或至鄰近門診/藥局尋求協助。3.可以先局部冰敷減緩症狀,可以拿冰塊或保冰磚在外層包覆毛巾後敷在患部上,並且要以冰敷15分內暫停數分鐘的原則,避免患部凍傷。4.若以上措施皆無效,儘速前往皮膚科醫師門診評估是否有投藥需求,醫師會依症狀及患者需求選擇局部外用藥膏、口服抗組織胺、類固醇藥物或靜脈注射抗過敏藥物來治療。5.就醫後務必配合醫師積極治療避免色素沈積與感染。陳昱璁強調,「如果要使用治療痠痛的藥布,皮膚敏感者一定要仔細審閱自己是否對於內容物過敏,或是可以直接到皮膚科門診由皮膚科醫師評估後開立適合的藥布,通常藥布藥效大約可以釋放6小時,因此時間到了就應撕除,也讓皮膚透氣。而原本就發生過對藥布嚴重過敏的人,建議選擇其他方式改善痠痛,以免過敏復發呦!至於想要探究是對什麼成分過敏,可至醫院皮膚科門診作貼敷試驗(patch test),檢驗特定的過敏原。」
戴智慧手錶竟戴出水泡 皮膚科醫師揭原因
近年來智慧手錶新增許多新功能,許多民眾會配戴用以監測血壓、心跳等數據。但最近有不少民眾去看皮膚科,因為在戴手錶的位置,出現像手錶形狀的紅腫,有人甚至長出水泡。皮膚科醫師提醒,有些金屬材質與皮膚長期接觸,可能會造成「接觸性皮膚炎」,建議如果出現紅腫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將手錶拿下。據《三立新聞網》報導,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最近每年有好幾位民眾,因為長時間戴手錶的緣故,皮膚因此出狀況而前去看診。趙昭明表示,皮膚出狀況可能是因為手錶溫度造成的,但此類案例較少。也有可能是因為運動過後體溫跟手錶溫度都升高,但未將手錶拿下,因此溫度和流汗對手部造成刺激,因而長出水泡。還有一原因是「接觸性皮膚炎」。過敏的程度可分為輕微、中度、重度,輕度緊皮膚發紅,中度是紅腫,重度則有可能會出現水泡。且因過敏,戴過手錶的皮膚會有和手錶相似的形狀,如果反覆摩擦的話,可能會有更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會色素沉澱。台北長庚醫院皮膚外科副主任黃毓惠則表示,有民眾可能會對特定的金屬,或是塑膠材質產生過敏反應。常有民眾會因配戴鎳、鉻等金屬材質的飾品,而出現過敏起水泡的症狀。黃毓惠表示,如果對某金屬過敏,只要金屬進入到人體,過了5至7天,皮膚表面才會開始出現紅腫等反應。如果繼續配戴的話,接觸面可能會開始起疹子、水泡。假如又因癢而抓破皮的話,更可能會有細菌感染的風險。在傷口結痂後,若有黑色素沉澱,疤痕需要經過半年至1年時間才會消失。黃毓惠表示,如果民眾因為戴錶而出現過敏反應,應在第一時間將飾品取下。而皮膚科醫師會針對過敏情況,會開立抗過敏藥或是類固醇藥物,以此來緩解狀況。醫師也建議民眾,若不知道對哪種金屬過敏,可選擇純金材質,以此降低過敏機會。
換季怪病1/半夜冷氣孔爬出「蟲蟲大軍」 一覺醒來冒出上百顆紅疹
澎湖日前爆發怪病,近千名民眾身上出現大片紅疹且奇癢無比,經過不斷追查,排除水質等因素之後,縣府衛生局初步推斷可能是「台灣黃毒蛾」幼蟲的體毛,隨著東北季風吹散而導致的接觸性皮膚炎。家醫科醫師李佳燕在臉書PO文表示,自己與16名好友恰巧到澎湖玩,因此身體也出現上百顆紅疹,癢得不得了!但觀察癢疹出現的部位是從脖子到腰部,而且衣物遮蔽處、甚至腋窩都有紅疹,所以懷疑過敏原並非毛毛蟲的體毛,而更像禽蟎。小兒科醫師許志煌也曾與禽蟎交手,曾診治過好多個被禽蟎叮咬的小朋友,他在臉書指出,第一眼以為是跳蚤惹禍,但由於紅疹範圍實在太大,認為不可能都是跳蚤咬的,進一步檢查皮膚後確認元凶是禽蟎。許志煌解釋,若紅疹多出現在腋窩、脖子、前胸、肩膀和上肢的話,就可能是禽蟎叮咬。他說明禽蟎會寄生在鳥類身上,平常以吸食鳥血、人血維生,如果住家周圍的屋頂、陽台、窗戶、窗型冷氣附近經常有鳥類出沒,甚至有鳥窩,禽蟎便會透過冷氣縫隙或是通氣孔鑽入屋內,也額外提醒曬衣服也得小心。禽蟎吸食鳥血維生,所以只要是鳥類出沒的地方,都可能遭到禽蟎叮咬而瞬間出現上百顆紅疹。(圖/報系資料庫)其實禽蟎釀禍的過敏慘案非常多,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鳥」,許多患者的房間大多在陽台旁,或是房間內設有窗型冷氣,鳥類經常出沒而留下禽螨,當人類晚上睡得正香甜時,禽蟎就趁機悄悄從縫隙鑽入房間,再溜到被窩內叮咬人類皮膚吸血,接著皮膚會立刻大面積出現紅疹,數量會多達200~300顆以上,相當嚇人。另一個關鍵就是戶外曬衣服或棉被,李佳燕就懷疑澎湖民宿可能是在戶外曬棉被,所以許多旅客才因此中鏢,但她強調只是自己猜測,而她也已經致電澎湖縣衛生局說明自己的猜測,衛生局也承認過敏原應該不只有一種,可能是多種過敏原才導致這麼多民眾同時爆發接觸性皮膚炎。治療禽蟎叮咬與一般蚊蟲叮咬相同,通常採用口服藥加外用藥膏,如果真的很癢,醫生會使用加長效抗組織胺睡前吃,阻斷禽蟎來源。而且,人類並非禽蟎的宿主,就算吸人血也無法維持生命,所以日子一久就會慢慢死亡不再繁殖,但還是必須驅趕鳥類、或移除鳥窩,才能永遠杜絕禽蟎導致的皮膚過敏。
澎湖「奇癢紅疹」初判出爐!驚見有「這東西」出沒 衛生局給2建議
澎湖地區近日接連有民眾出現皮膚紅腫、發癢等症狀,短短一星期內已有10起以上案例;民眾擔心是傳染疾病,相當恐慌,甚至有旅客退訂房間。對此澎湖縣衛生局初判,此事件為接觸型皮膚炎,無關水質、疫苗副作用。澎湖縣衛生局昨(28日)針對近日鄉親皮膚紅疹搔癢,委請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運用遠距設備,與花蓮慈濟醫院張中興教授、高雄長庚醫院李志宏主任等人視訊連線,對於民眾身上紅疹初步診斷為刺激性接觸型皮膚炎。衛生局指出,經詢問自來水廠表示近日水質監測數值均無異常狀況,請鄉親不要慌張,並非水源不乾淨,更非打疫苗後的副作用。衛生局另於昨(28日)遠距醫療皮膚科門診由高雄長庚醫院李志宏主任看診,約有7成就診鄉親亦診斷為接觸性皮膚炎;此外,台北萬芳醫院林怡慈醫師於望安鄉衛生所及將軍衛生所支援皮膚專科門診,也發現有約5成為接觸型皮膚炎患者。衛生局表示,綜合看診民眾症狀及敘述,部分人員表示近日社區有毛毛蟲出沒,經詢問皮膚專科醫師看法,表示現行地區內的紅腫症狀像是丘疹樣蕁麻疹(insect bite induced popular urticaria),此皮膚癢疹有可能因節肢動物叮咬,不排除是樹木草叢棲息的毛毛蟲、纖毛或寄生在季節性候鳥、家禽的蟎造成。醫生建議只要不過度搔抓,此癢疹會自動痊癒,也不會留下疤痕。衛生局再次呼籲,鄉親出門運動或通勤時,請穿著長袖衣物、脖圍和長褲,減少暴露部位,若有紅疹搔癢部位,建議先以溫水淋浴沖洗,更換乾淨衣物,若無改善請盡速就醫,醫師會根據紅疹面積及癢感程度給予藥膏或口服藥物,切勿隨意購買藥物或乳液塗抹,以免症狀惡化。
憂孫遭蚊蟲叮咬…外婆狂噴殺蟲劑 7歲女童全身皮膚化膿潰爛
鄉下蚊蟲多,許多民眾習慣噴灑殺蟲劑,但最好還是適量為佳,以免清除了害蟲,自己也遭殃。中國湖南省郴州市1名7歲女童西西趁著暑假到外婆家遊玩,老人家因擔心蚊蟲會叮咬孫女,為了驅蟲在家中大量噴灑殺蟲劑;豈料,卻害孫女的皮膚因大量接觸藥劑化膿潰爛。女童因外婆噴灑大量殺蟲劑,全身長出水泡化膿潰爛。(圖/翻攝自微博)根據《看看新聞》報導,西西趁著暑假前往鄉下的外婆家中過暑假,老婦因擔心蚊蟲太多,寶貝孫女會遭叮咬,每晚睡前皆會在家中各個角落噴灑殺蟲劑除蟲。不久孫女身上卻長出了大片紅疹,起出西西父母並未在意,沒想到女兒身上的症狀卻更加嚴重,全身出現大面積的水泡,西西父親這才意識到情況嚴重,趕忙帶著女兒前往湖南省兒童醫院就診。湖南省兒童醫院皮膚科副主任羅醫師替西西檢驗後表示,女童罹患的是「大皰性接觸性皮炎」,屬於嚴重的過敏性皮膚病,隨後進一步詢問病史後,醫生判斷,應與西西的外婆在房內噴灑大量殺蟲劑有關,「(小女孩)坐都坐不住,全身又癢又痛,整個身體都是瀰漫性水泡,四肢背部都有結痂,背後幾乎沒有一塊正常皮膚。」對此,西西父親則表示,「老人家本身是好意,噴一下驅蚊蟲的,後面就噴多了,噴到了床上,小孩子就皮膚接觸引起了這種情況。」經過治療,目前西西的狀況已明顯好轉。羅醫師則提醒道,殺蟲劑若噴灑到空氣與地板上很快就會揮發,對人體影響不大,但如果噴灑在物體上,尤其是床單等家具上便很可能會造成毒素累積,「大人可能沒事,但小朋友接觸後因為皮膚嬌嫩,就很可能導致接觸性皮膚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