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注意事項
」 BNT首批BNT開始預約!最快本週可接種 「3類人」沒收到簡訊也可登記
第九輪新冠疫苗今(20日)上午10時開放預約,也是BNT疫苗第一次開放民眾上網登記。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表示,有意願且登記接種BNT疫苗者已超過400萬人,3類民眾沒有收到簡訊也可以上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預訂,最快本週六(25日)就能接種。截日昨(18日)各廠牌疫苗登記情形。(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表示,符合預約資格的3類民眾就算沒有收到簡訊通知,也能自己上網預約,分別是18至22歲青年、65歲以上長者,以及第九類資格且40歲以上等有登記選擇BNT疫苗的民眾。指揮中心提醒,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之疫苗劑次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予接種,以及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其他注意事項如下:3類民眾可預約BNT疫苗。(圖/指揮中心提供)接種注意事項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BNT疫苗不得與其他廠牌交替使用。若不慎使用了兩劑不同COVID-19疫苗產品時,不建議再接種任何一種產品。目前尚無資料顯示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對免疫原性與安全性的影響。COVID-19 疫苗與其他疫苗的接種間隔,建議間隔至少7天。如小於上述間隔,則各該疫苗亦無需再補種。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人,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尚無免疫低下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的數據)目前沒有足夠數據建議孕婦可常規接種COVID-19疫苗,惟若為高感染風險可能因罹患COVID-19導致嚴重併發症的情形,可經醫師評估是否接種疫苗。若哺乳中的婦女為建議接種之風險對象(如醫事人員),應完成接種。目前對哺乳中的婦女接種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疫苗對母乳或受哺嬰兒之影響尚未完全得到評估,但一般認為並不會造成相關風險。接種COVID-19疫苗後,仍可持續哺乳。接種後注意事項為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留觀15分鐘,離開後請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但針對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之民眾,接種後仍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
BNT今開放預約!18至22歲也能打 91萬人準時開搶
第九輪新冠疫苗今(20日)上午10時開放預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本輪提供BNT及台灣高端疫苗讓民眾預約。18至22歲、65歲以上、第九類的40歲以上民眾,都可以到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預約BNT疫苗。另外,9月28日(含)前接種過第一劑高端疫苗、間隔滿4週以上民眾,也可預約第二劑高端疫苗。第九輪接種BNT疫苗民眾預估有91萬186人,而接種第二劑高端疫苗民眾預估有65萬2833人,合計本輪預約民眾超過156萬接種人次。第九輪疫苗今(20日)開放預約。(圖/指揮工心提供)指揮中心提醒,接種BNT疫苗的民眾需在接種前注意6大事項,接種後也有2件事要注意:接種注意事項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BNT疫苗不得與其他廠牌交替使用。若不慎使用了兩劑不同COVID-19疫苗產品時,不建議再接種任何一種產品。目前尚無資料顯示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對免疫原性與安全性的影響。COVID-19 疫苗與其他疫苗的接種間隔,建議間隔至少7天。如小於上述間隔,則各該疫苗亦無需再補種。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人,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尚無免疫低下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的數據)目前沒有足夠數據建議孕婦可常規接種COVID-19疫苗,惟若為高感染風險可能因罹患COVID-19導致嚴重併發症的情形,可經醫師評估是否接種疫苗。若哺乳中的婦女為建議接種之風險對象(如醫事人員),應完成接種。目前對哺乳中的婦女接種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疫苗對母乳或受哺嬰兒之影響尚未完全得到評估,但一般認為並不會造成相關風險。接種COVID-19疫苗後,仍可持續哺乳。接種後注意事項為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留觀15分鐘,離開後請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但針對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之民眾,接種後仍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
BNT、高端將開放預約!流感疫苗10月開打 一圖秒懂各類疫苗接種時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宣布新增6例境外移入,沒有本土個案和死亡個案。指揮官陳時中提到,第9輪疫苗的預約時間,以及流感疫苗的接種注意事項。第9輪施打BNT及高端疫苗,開放預約時間為9月20日上午10時起自9月22日中午12時,施打時程BNT為9月25日至10月2日,高端為9月27日至10月2日。符合預約的資格對象,BNT第一劑為18至22歲、65歲以上、40歲以上第9類,且意願登記選擇BNT民眾,高端第2劑為9月28日(含)前符合第2劑接種間隔滿4周以上民眾。(圖/指揮中心提供)陳時中指出,未來陸陸續續有疫苗來到,會做一些規劃,等到疫苗到了,確實的時間會再宣布。(圖/指揮中心提供)至於流感疫苗,從10月會開始施打,陳時中透露,今年購買了632萬劑,從10月1日開打,會像以往一樣,開設接種站。2種疫苗,包括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接種間格至少7天,施打前要主動醫師告知疫苗接種史,醫療院所也要提醒民眾注意,醫師接種評估時也會詢問,查詢民眾疫苗接種史,時間要記清楚。(圖/指揮中心提供)
學生將開打BNT 醫師提3點建議:減少焦慮感
BNT疫苗即將針對12至18歲的學生族群開打,為了減緩外界對接種疫苗的疑慮,醫師林靜儀13日在臉書PO文列出3點建議,希望家長若有問題,可與醫師進行討論;另外,也希望指揮中心能與小兒科醫學會合作辦理專業課程,協助校方進行作業,同時也希望為福部能提供疫苗接種諮詢專線,以減緩父母與學童對施打疫苗的焦慮感。林靜儀醫師在臉書發文表示,「雖然一般認為兒童及青少年若感染,多數症狀較輕,但是『感染後併發症為新冠長期症狀(LongCOVID),且症狀極為多樣化,包括疲憊、專注力下降、頭痛、鼻塞等,兒童與青少年發生率約2-13%』。」林靜儀指出,小兒科醫學會表示,美國12至17歲的青少年接種BNT新冠疫苗後,共863人在系統通報嚴重的副作用,其中40.3%是心肌炎,雖然接種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的機率極低,且大部分病症都是輕微的且短暫,但林靜儀仍提醒家長與學生,「若在注射第二劑BNT新冠疫苗後的兩週內,若出現胸痛、呼吸急促、心律不整等感覺,仍請立即就醫。」為了減緩家長與即將進行接種的兒童和青少年對於施打疫苗的焦慮,林靜儀在臉書提出3點建議,第一,他認為父母可和孩子與平常看診的醫師進行相關討論;再則,林靜儀也對指揮中心提出建議,「建議指揮中心與小兒科醫學會合作,辦理線上專業課程,為學校醫療保健第一線的校護、校醫提供COVID-19 疫苗接種注意事項的專業資訊。」最後,林靜儀表示,希望衛福部能提供兒童及青少年疫苗接種諮詢專線,「由小兒科醫學會提供專業醫師排班,由專線提供諮詢服務。」同時,林靜儀也細分幾項重點,「疫苗接種後的哪些不適症狀可以在家觀察、哪些必須就醫,以及孩子家或學校附近有哪些小兒科醫生可以提供看診,都是可以減少父母和老師對於未成年學生接種疫苗的焦慮。」根據《ETtoday》報導,關於「COVID-19疫苗學生校園接種作業問答輯」,可大致分為下列11項接種QA,提供給民眾參閱。Q1.COVID-19疫苗校園接種作業實施對象為何?A:我國國小、國中、高中、高職及五專1至3年級(含17歲(含)以下專四及專五)學生、少年矯正學校及輔育院學生,以及自學學生,含境外臺校、外僑學校,但不含補校。Q2.是否強制接種COVID-19疫苗?A:並未強制接種,學生接種COVID-19疫苗,是採自願且需經家長同意方式辦理,未經家長同意者不予接種。Q3.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家長是否只要簽一次意願書?A:COVID-19疫苗需接種2劑,家長2次皆須在意願書上簽署。Q4.我現在17歲就讀五專4年級,是否可在校園集中接種作業時接種COVID-19疫苗?A:可以。五專校內17歲(含)以下專四及專五學生,可請學校調查接種意願造冊後,一併安排校園集中接種作業。Q5.在學校接種COVID-19疫苗,需要付費及攜帶證件嗎?A:無需付費,僅需攜帶健保卡,接種第二劑疫苗時則須攜帶「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Q6.學校集中施打無法獲知學生疾病史,接種疫苗是否安全?A:校園集中接種作業由衛生所或合約院所等專業醫療團隊入校提供接種服務,且接種前須先經醫師詳細評估診察,確認個案身體健康狀況,安全性與自行前往醫療院所接種相同。Q7.COVID-19疫苗可與同樣是以校園集中接種的流感疫苗或HPV疫苗同時接種嗎?A:不可以。目前COVID-19疫苗與其他疫苗不得同時接種,間隔至少需7天。Q8.如學生家長同意,但接種當日學生不願意或無法於學校安排接種日施打,可否再接種?收費方式為何?A:可以。無法於指定日接種的學生,需持學校發給之「補種通知單」至指定之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免費接種COVID-19疫苗。若無補種通知單,將因無法確認學生接種紀錄,無法提供公費疫苗接種。Q9.學生家長原來不同意小孩接種COVID-19疫苗,但後來願意接種了,該怎麼辦?A:若學校已完成集體接種作業,家長可持學校發放的「學生COVID-19疫苗接種後注意事項暨接種通知單」,於學校排程接種日之後至衛生局指定衛生所/合約院所接種。若學校尚未完成集體接種,請家長向學校校護或導師提出「COVID-19疫苗接種通知說明及意願書」修改,即可於學校集體接種時完成接種。Q10.接種單位如何確認完成學童之接種作業?A:接種當日,校方班級導師/帶隊老師將「COVID-19疫苗學生接種評估暨意願書」分發予接種學生,以供接種單位比對,接種時,協助再確認學生身分。接種單位於學生接種後,依次回收學生之「COVID-19疫苗學生接種評估暨意願書」,以作為接種作業完成的確認證明。Q11.疫苗假要怎麼請?A:若接種後不舒服,或自願到醫療機構施打者,可向學校申請疫苗假,將不會列入出缺席紀錄,以3天為原則(含接種當日),必要時得延長;家長如有請假照顧孩子的需求,亦可申請防疫照顧假。
「AZ疫苗副作用是血栓」歐盟認了! 指揮中心拍板:繼續接種疫苗
歐盟歐洲藥品管理局(EMA)認定,血栓應該要列為AZ疫苗的「非常罕見」副作用,但整體施打疫苗的益處仍大過風險,此話一出引發國際緊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召開緊急記者會,稍早宣布專家會議結論是「繼續接種」,但提到要做好更周全的配套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歐洲藥物管理局(EMA)於本年4月7日表示,AstraZenecaCOVID-19疫苗之注射,與注射後出現非常罕見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事件,可能有關聯,惟依目前的科學證據,尚未有具體明確的風險因素。因此經評估審視後結論,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於預防COVID-19感染、感染後重症、住院及死亡之臨床效益,仍大於接種後發生不良反應之風險。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開專家會議,就上述事件討論後,決議在「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接種注意事項」加註相關提醒。委員會仍建議依原訂之實施對象優先順序推動,亦請民眾接種前與醫師討論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接種;指揮中心將密切注意此議題,並適時滾動調整。指揮中心表示,透過COVAX獲配之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其中19.92萬劑,目前刻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進行檢驗封緘作業,預計4月中旬可放行提供接種。為加速提升群體免疫力,發揮疫苗最大使用效益,自4月12日起開放對象含括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以及國籍航空機組員、國際商船船員、防疫車隊駕駛、防疫旅宿實際執行居家檢疫工作之第一線人員等高接觸風險工作者。此外,由於服用避孕藥與接受荷爾蒙治療為引起血栓之危險因子,建議現階段前述對象接種前後停藥至少28天。另接種疫苗後14天內,若出現呼吸困難、胸痛、持續腹痛、四肢腫脹或冰冷、持續嚴重頭痛或疼痛加劇、視力模糊、非注射部位出現不尋常出血點、紫斑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AZ疫苗開打!秒懂「10大狀況、7可能副作用」 14天內呼吸困難快就醫
首批11.7萬劑AZ疫苗今(22日)正式開打,由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長陳時中帶頭施打全國第一劑,希望藉此消除外界對疫苗的疑慮。不過民眾要打前要先注意幾點事項,指揮中心先前公布,18歲以下青少年等3類人不可施打AZ疫苗;此外,接種疫苗後14天若出現呼吸困難、胸痛或腹痛等狀況,應立即就醫。下列狀況不可施打AZ疫苗:1.對疫苗所含成分過敏者。2.施打第一劑AZ疫苗後出現急性嚴重過敏反應者。3.18歲以下青少年。指揮中心表示,若有急性嚴重疾病且伴隨發燒或急性感染情形,應暫緩施打AZ疫苗;若有血小板減少或任何凝血異常(例如血友病)者、免功能不全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懷孕或是可能懷孕之女性以及正在哺乳之女性等4狀況者,應謹慎評估施打之效益以及風險,再決定是否施打AZ疫苗。指揮中心提醒,為預防以及及時處理施打後可能出現的過敏反應,應隨時備妥適當的醫療資源和監測措施,疫苗接種後,建議密切觀察至少30分鐘。(圖/指揮中心提供)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接種後可能發生之反應及因應措施:1.本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2.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38℃),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這些症狀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3.如有接種部位紅腫及硬塊發生膿瘍、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4.另接種疫苗後若14天內出現呼吸困難、胸痛或腹痛、四肢腫脹或冰冷、嚴重頭痛或疼痛加劇、視力模糊、持續出血、皮膚出現自發性瘀青、紫斑等症狀,應立即就醫。5.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降低罹患COVID-19的機率,但仍有可能感染SARS-CoV-2,民眾仍需注重保健與各種防疫措施,以維護身體健康。(圖/截自疾管署網站)除此之外,疾管署資料之接種注意事項中指出,由於目前科學證據尚無法完全排除疫苗可能與非常罕見的瀰漫性血管內凝固(DIC)合併血小板低下與大腦靜脈竇栓塞(CVST)之不良事件有關,接種前請與醫師討論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接種,以及因服用避孕藥與接受荷爾蒙治療為引起血栓之危險因子,建議現階段前述對象先暫緩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