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當下
」舒心BAR/吳若權:學會成熟 永保天真
願意接受當下,才能真正放下。以照顧內在小孩,來療癒長大後的自己。因為學會成熟,才懂得珍惜所有的情深義重;還要永保天真,讓一切愛恨在轉身後雲淡風輕。如果你讀過一些心理學和靈性學相關的書籍,可能會經常看到「內在小孩」這個詞彙。心理學提到的「內在小孩」,通常是指:幼年或童年的成長經驗,留在我們心底,對日後成長所造成的影響。而靈性學中提到的「內在小孩」,可能還會往前追溯更長久、也更深一點,包括在媽媽懷裡的的胚胎時期的體驗,甚至是前世,所以對一個人影響的層面,還可能包括潛意識的形成。我們後來所經歷的人生,往往都是在複製童年的成長經驗。如果你想要改變現在受困的自己、或療癒過去的創傷,或許可以嘗試一個很值得體驗的方式,就是:回頭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最想和幾歲的自己相遇?」請閉上眼睛,看看第一個浮現出來的,是幾歲的你?而那時候的你,正在做些什麼事情?心情上有什麼感受?隔著時光的長河,現在的你,遙望著從前的自己,你又有怎樣的情懷?是生氣、或是遺憾?是感動、或是不捨?這是我在幫個案做靈性諮詢時,很常使用的一種方式。透過這個問題,回溯自己的成長經驗,可以找到很多神秘的連結。讓當事人恍然大悟地覺察到,原來小時候經歷過這些事、有過這些感受,難怪現在的我,會對事情抱持這樣的觀點,採取這樣的態度。相對地,你也可以運用這樣的方式,去理解你身邊的朋友、伴侶、同事等。無論對方是你的貴人、或小人,從對方小時候的成長背景與經驗,可以窺見他的想法與行為的脈絡,以及現在的價值觀。至於,如何與自己內在小孩重逢呢?這裡提出3個方式,供你參考:一、回想:探尋記憶的線索先不要探究記憶的正確與否,請你再問自己一次:「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最想和幾歲的自己相遇?」憑直覺浮現某個答案之後,就請你跟著那個自己,回到當時的生命現場。你看到什麼畫面?聽見什麼聲音?聞到什麼氣息?請你試著把這段回憶,寫下來、或畫出來。二、回訪:重返成長的地方如果可以的話,你可以帶著自己,回到當時的場地,可能是你的舊家、你的故鄉、或是你小時候曾經去玩過某的地方。當你親臨現場,無論是否景物依舊、是否人事已非,都無妨,你會喚醒很多內在深藏的情感,隨著你的靈魂甦醒。三、 回味:嗅聞當年的氣息雖然,食物的味道,通常是最無形、但鮮明的記憶;但是,你也不要忽略的空氣中的某些氣息,一樣會是令人很有畫面的印象。所有熟悉的氣息或味道,都會是生命最動人的叩問,幫助你回答自己:你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就拿我自己的故事來說吧!小時候,父親帶我去基隆訪友。我們在港邊停留,看著停泊輪船,聞著魚鮮腥味,夾雜燃油的氣息。那年的我,小到可以讓父親扛在肩上,而瞬間得到夢想的視角。天真,無敵。童年的幸福記憶,曾經因為青少年時期的灰暗過程,而不再光彩動人。尤其在失學的那段日子,我完全忘記自己曾經如何被愛。經過重考,上了高中以後,在亟需慢慢重建自我的人生階段,一位熱愛釣魚的同學,常邀我到八斗子陪他釣魚。重返基隆,看到大船入港,想起兒時碗裡的魚眼睛,無限感傷。天真依舊,卻不再浪漫。現實生活的挫折與打擊,讓我深深覺得自己辜負了父親的期待。即使身高已經長到超過一百七十幾公分,我的視角依然無法超過童年時,被父親扛在肩上的眼光。關於海洋的遼闊、離別的滄桑,我其實都是長大以後才漸漸明白的。後來的我,在人生不同階段、跟不同的工作夥伴、或交往對象,多次重返過基隆,以及附近的漁港。當透過海風傳送的魚鮮味,喚醒兒時幸福記憶的畫面,我就能和自己的內在小孩久別重逢。然而,他從不慰留我,只是一次又一次的目送我離開。於是,我又繼續漂流在人海。其實在父親把我扛在肩上的那一刻起,我就該明白:他只是窮盡他一生的力量,無怨無悔地讓我看見,比他視野更遼闊的海洋。而我竟磨耗半生時光,為了怕辜負別人的期待,而未能盡自己的全力去眺望自己的天空。那些錯過的遺憾,只會在每一次對別人付出愛的時候回補。尤其是在沒有期待的付出裡,像農曆十五的月光般圓滿。它別無所求,只是綻放。願意接受當下,才能真正放下。只有歷經滄桑的人,過盡千帆,才能懂得回到最初的珍貴。像所有追尋夢想的童話故事,跋涉萬水千山,最終發現:寶藏,其實就埋在當時出發的樹下。學會成熟,懂得珍惜所有的情深義重;永保天真,一切愛恨在轉身之後,便雲淡風輕。長成大人的我,已不再期待任何人為我點一盞燭光,只祈盼自己能因為愛而閃亮。以上跟你分享的是,由悅知文化版《愈成熟,愈天真》,我所為你整理摘要的重點。邀請你上《時報周刊》臉書留下意見,和我分享: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對最想要和幾歲的自己相遇?你會對他說什麼呢?請你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喔。《愈成熟,愈天真》書封(圖/悅知文化出版提供)《愈成熟,愈天真》這是一本暖心的成長勵志散文。作者以不露痕跡的方式,陪伴每一個讀者療癒自己的成長創傷,重新照顧童年時被忽略的自己,進而長成一個內心充滿愛、也願意付出的大人。———————————————吳若權的幸福書房: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3BZdsZi_BlT-Ub6R58eg
舒心BAR/吳若權:啟動最大的 內在療癒力
人生的每一個困境,都是為了讓我們覺知到,潛意識中那些自我設限的負面信念,好讓我們覺醒過來。你或你身邊的朋友,有過什麼難以痊癒的身心創傷嗎?那或許是感情的陰影、情緒的困擾,或是有些久病不癒的老症頭,看過很多醫生、找過心理諮商師,但就是沒有徹底好起來。這次為你選讀的書《超癒力》,透過世界最頂尖的身心靈大師現身說法,證明每個人都有自癒的潛能。真正的療癒,並不是要增添什麼,而是消除會妨礙我們自身力量的雜質。當我們越了解自己,就越能體驗到自己的力量,而奇蹟就蘊藏在這無限的可能性之中。這本書的內容,是紀錄片的文字整理,編排內容的形式,跟一般書籍比較不一樣,但內容簡單、實用,也很生活化,應該會對你的靈性學習有所啟發。我為你摘要這本書中的三個重點:一、清除潛意識的負面能量我們如何詮釋這個世界,取決於我們對生命的信念,而這種看待世界的方式把我們分成了兩種人。如果用象徵性的手法來比喻,其中一種人戴著「玫瑰色鏡片」,對人生抱持著正面觀點;另一種人則比較悲觀,會透過晦暗、憤世嫉俗的鏡片來看待生活。至於你的鏡片是什麼顏色呢?這是由你的核心信念來決定,而這些信念通常建立在幼年時期的經驗上。「潛意識」一詞意味著在意識深層或在意識之外運作。換句話說,對於潛意識如何操控我們的人生信念,往往是自己不會意識到的!因為潛意識中的程式大都來自其他人的影響,而且有將近七○%的核心信念,都是負面的、消極的、自我設限的想法。當我們缺乏處理情緒的工具時,情緒就會困在潛意識及身體之中,成為沒有完全成形的記憶。人生的每一個困境,都是為了讓我們覺知到,潛意識中那些自我設限的負面信念,好讓我們覺醒過來,並且改變那些不再能為我們所用的事物。當你改變看待事物的方式,你眼前的事物就會跟著改變。因此,清除潛意識裡的負面能量之後,接著就該開始累積正向情緒的庫存。未經處理的負面情緒會逐漸堆積,導致發炎及壓力;而正向情緒的效果正好相反,它們能夠改變身體的能量狀態,開始自我療癒。運用愛及感恩的正面感受,去創造出更多快樂的記憶,藉此來覆蓋過去的創傷。你可以重新調整自己的目標,並且傾聽內心的呼喚,依循著內在的訊息,去做出正確的抉擇。那些你曾經為了工作、為了負起人生責任、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所捨棄的東西,你要把它們重新找回來!二、你可以為自己創造奇蹟好幾個世紀以來,全世界的人都普遍認為:要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事。一九五二年,英國跑者羅傑班尼斯特(Roger Bannister)在奧運奪下第四名之後,下定決心要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在四分鐘之內,跑完一英里的選手。兩年後,在一九五四年五月六日,這位二十五歲的牛津大學醫學院學生,以三分五十九.四秒的成績跑完了一英里,從此被稱為「奇蹟一英里」。雖然這個成績確實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創舉,但在四十六天後,澳洲跑者約翰.藍迪(John Landy)就超越了羅傑的成績,刷新了一英里的新紀錄。很快的,其他跑者也陸續跑進四分鐘以內的成績。羅傑打破了信念的窠臼,讓其他人因此相信自己同樣辦得到,而他們也確實成功了!從這些突破體能極限的實例中,我們看到了奇蹟式的證明。將羅傑.班尼斯特的精神套用在生活中、或是罹患重病的時候,除了看醫生,尋求不同的診斷與醫療意見之外,我們也可以重拾自己的力量,並且為自己的健康負起更多的責任。每一個人,都應該、也可以成為生命的主人。九五%的疾病,都能透過某些方式得到改善,而且有可能可以完全康復。就像許多人挑戰原本被預設為有限制性的想法,重新鋪出一條通往前所未有的康莊大道。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世界,專注於你想要的結果,你將會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離目標這麼近。三、接受當下即是開始療癒所有靈性導師,都談到要活在當下。想要獲得自由、和平、恩典、指引與啟迪,先決條件就是:活在當下。當我們再次經歷過去的懊悔與怨恨,或是想像未來可能遭遇到的惡劣處境,壓力就會產生。與其糾結在過去與未來,不如好好活在當下。當你願意接受每個當下,這就是自由與療癒的起點。只要接受當下的處境,就會帶來珍貴的訊息。我們必須為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必須尋找互助團隊的支持,同時必須成功改變生活方式、排解壓力,以及妥善處理情緒與核心信念。這才是真正的整體療法。無論是情感的創傷、或是身體的疾病,在你願意接受當下的那一刻起,就是自由與療癒的開始。以上跟你分享的是,我閱讀完三采出版《超癒力》這本書,特別為你所整理摘要的重點。邀請你上《時報周刊》臉書留下意見,並且和我分享:你是否願意開始探索並學習,有關自癒力的奧祕?或是你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到什麼難題,歡迎你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喔。《超癒力》書封(圖/三采出版提供)《超癒力》本書揭露療癒是一種強大的啟示,彰顯我們深藏於內的完整自我。在心智被恐懼和擔憂纏上前,你本來就圓滿無缺。療癒,就是讓圓滿無缺的你重見天日的過程。———————————————吳若權的幸福書房: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3BZdsZi_BlT-Ub6R58eg
【舒心BAR】吳若權:靈性開悟的起點
通往靈性開悟,先從臣服啟程。臣服,意味著無條件、無保留地接納當下這一刻,學會隨順生命的河流,唯有停止內在的抗拒,才能有真正積極的作為。如果在此時此地,你無法忍受自己不快樂,只要你願意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就必須要在當下做出抉擇,沒有藉口,也不帶著負面的情緒,保持內在的純淨。你要知道:採取任何行動,都會比什麼也不做,要來得好。即使最後行動失敗了,你依然可以從失敗中學習,如果什麼也不做,那就什麼也學不到!《當下的力量》這本書,可以說是靈性學習領域中,最經典的著作之一,也被稱為通往靈性開悟的指引,當你能夠活在當下,宇宙的神聖目的,就可以在你的生命中展開。你可以看到最真實的你,並且讓自己當下每一刻的臨在,都能夠通往開路開悟的道路。我特別為你摘錄書中三個重點,我認為這是幫助我們學會臣服,最需要知道的事,包括:一、超越二元對立趨吉避凶,渴望快樂、避免痛苦,這是一般人在生活中的追求。但有時候我們所碰到的負面情境,例如失敗、損失、疾病、或痛苦等,被自己解讀成負面的事情,其實具有很積極正面的意義,它會是教導我們最多的老師,讓我們學會:如何放掉虛幻的自我、慾望的小我,而帶來更深度、更人性、更多同理的體驗,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為真實。所有的發生,其實都沒有負面。因為其中必然是有一份功課,等著我們去學習。所以從靈性更高的視野來看,所有的情境都是正面的,如果要更精確的來說,情境並沒有分為正面或者負面,當你能夠接納一切本然,用意識清明的方式來過生活,人生中所有的善惡,就不再界限分明的存在。 我們必須要學習的是:同時允許事件如實地發生,而不再抗拒它。當你能夠愈快速地納所有的情境,就能夠愈快速地擺脫心智的支配,也因此才能夠跟你的靈性本體重新連結。二、清除負面心態 當我們學會不去抗拒所有的發生,就能夠活在輕鬆而自在的恩典狀態。當你對外在的依賴消失之後,你的人生處境就會獲得改善。你本來認為會帶給你快樂的人事物,也會毫不費力的來到你的身邊,你可以在他們消失之前,盡情的享受和珍惜,但是你也要知道,一切最終都會逝去。生命的周期,是周而復始的。當你的依賴感和執著心不存在了,你也就不再恐懼失去。生命,就會在這裡自然的流動起來。所謂的負面,本身就是一種抗拒。這種抗拒,其實是完全違背自然的。你只要去觀察任何的自然生態,花開花落、雲聚雲散,它們幾乎都會教導你如何學習接納本然、臣服當下。例如,有人對你說了沒禮貌或傷害你的話,與其落入無意識的反應,像是攻擊、防衛,或者冷漠、疏離,不如在這個時候,把自己想像成一個透明人,讓那些話,穿透你而消散,你不用去抗拒什麼,因此就不會受到傷害,這就是寬恕。如果你能夠做到,就變得百毒不侵了,如果需要的話,你當然可以告訴對方,他的言行是不恰當的,但不論你有沒有告訴他,因為你不抗拒,讓它自然的消散,對方就沒有支配你內在狀態的力量,決定權重新回到你的手中,被你自己掌握,而不是在對方手中,他無法影響你。因為不執著於任何的境遇,你不再抗拒任何的變化,你的內在平安,就不再仰賴外面的情境來維繫,你會因此而安住在每一刻的當下。三、接納一切發生有些人以為,臣服是一種消極的意涵,代表接受失敗、放棄面對生活的挑戰。但這並不是臣服真正的意義。真正的臣服,並不代表你要消極地忍受一切,無所作為,也不代表你應該停止計畫,或採取其他積極的行動。臣服,是一種簡單卻深邃的智慧,是要我們學會隨順生命的河流。臣服,意味著無條件、無保留地接納當下這一刻,停止對本然的內在抗拒。譬如說,當你陷入泥淖中,所謂的臣服,並不是叫你認命吧,就讓它困住你吧。而是要你能夠接受當下的自己,已經陷入在你不喜歡的處境中,當你能夠接受自己已經掉在泥淖當中的困境,不對它貼標籤,不去評論是非對錯,抗拒的心裡消失,負面的情緒不見,你才能夠採取有效的行動,讓自己脫離困境。如果你沒有辦法接受自己已經掉在泥淖中,可能會產生更多憤怒、絕望和挫折的情緒,反而會讓你錯失脫離困境的良機與勇氣。如果你覺得你的人生處境並不如意,幾乎無法忍受,那麼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先臣服,你才能夠掙脫無意識的抗拒,然後專注於以下這一個問題:我能夠做些什麼來改變它嗎?或是,乾脆離開它。接下來,就可以採取適當的行動。當你覺得臣服,就會將注意力轉向內在,當下就找回自己內在的力量。以上與你分享的是,我閱讀橡實文化出版《當下的力量》這本書,有關臣服這個念,我很有感觸的3個摘要重點。歡迎你前往時報周刊網站,歡迎你留下意見,和我分享你對於臣服,有什麼奇妙的體驗與的看法喔!《當下的力量》書封(圖/橡實文化提供)《當下的力量》提及的靈修方法簡單易行,確實能幫助人們經歷到全然地臨在、瓦解痛苦之身、平息小我的騷動,在日常生活中,即能透過練習超越心智的掌控,汲取當下的力量。———————————————吳若權的幸福書房: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3BZdsZi_BlT-Ub6R58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