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牌上櫃
」 上櫃 掛牌 公開申購 IPO 申購全家餐飲上櫃首日大漲近4成站上百元 中籤者現賣賺3.8萬元
全家(5903)小金雞全家餐飲(7708)今(15)日以每股72元掛牌上櫃,盤中一度衝至109.5元高點大漲52%;最後收盤價100.5元,漲幅達39.58%。中籤者若在高點賣出,可賺約3.8萬元。全家餐飲成立於2010年,為全家便利商店轉投資之子公司,以多品牌連鎖發展為主要發展策略,跨足日、韓、燒肉和牛排,採代理國外知名連鎖餐飲品牌、自創品牌、投資台灣市場具潛力的餐飲品牌為戰術,以多軌並進方式擴展餐飲事業版圖。全家餐飲2024年前3季營收1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91%,稅後淨利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3.39%,EPS為4.59元。全家餐飲上櫃承銷案以競價拍賣進行,競拍得標加權平均價格96.73元,此外,公開申購價訂為72元,總計吸引近50萬人參與申購,中籤率為0.12%。依11月14日興櫃收盤參考價格122.5元來看,價差約50,500元,對抽籤投資人來說抽到一張相當於現賺報酬率達70%以上。全家餐飲在展店部分,今年底大戶屋預計再開4店達48店,加上bb.q CHICKEN韓式炸雞19店、IKIGAI燒肉5店與沃克牛排1店,旗下品牌總店數將累計達73店,未來將在六都和新竹地區外,繼續拓展空白縣市開店,目標每年展店8至10家,3年內朝百店規模邁進。在運營部分,全家餐飲將運用母公司零售產業經驗,以3大優勢創造差異化經營,第一、「連鎖經營know-how─拆解運營流程」,持續打通消費者的餐飲消費旅程斷點,善用數據打造全方位的消費者餐飲體驗公司;第二、「發揮物流整合效率」,透過食材共配方式,保持食材新鮮及降低店鋪同仁收貨勞務,更可減少運輸碳排放量,落實企業ESG;第三、「優質食材供應商開發」,「全家」和「全家餐飲」在產業動向及消費趨勢變化,透過共享資訊、不斷開發優質食材,掌握餐點和產品的領先優勢。在集團綜效部分,持續發揮集團資源生態圈效益,未來朝向雙方會員合作深化、進行相互送客,積極進行品牌聯名商品開發,今年底也預計進駐全家店舖現做料理區,透過全台近4,300店實體店鋪,接觸並了解消費者需求。展望未來,全家餐飲深耕台灣餐飲市場外,長期目標可望達到6個連鎖品牌、200家店舖規模。
萬達寵物前3季營收破21億年增13% 開設3間百坪「水族」概念店
台灣首間毛孩概念股「萬達寵物」公布第3季財報,累計前3季合併營收破 21 億,年增 13.09%;稅後純益 6,567 千萬元,年增 7.92%,EPS 1.62 元。自今年8月正式掛牌上櫃以來,萬達寵物憑藉展店效益和數據整合系統,第3季營收達 7.19 億元,年增 12.81%。萬達寵物執行長李俊廣表示,「透過多元商品戰略、持續展店等規劃,將繼續推升業績成長。」萬達寵物指出,截至 10 月底前,萬達寵物店數達 125 間且遍佈各縣市,提供多樣寵物服務,包含寵物食品、用品、寵物美容、住宿等。第3季營收也超越去年同期,創歷史新高來到 7.19 億元,成長動能來自持續展店擴大市占率,成為全台最大寵物通路,並繼續朝目標展店數 250 間邁進。看準寵物市場龐大,除了狗貓以外,特寵與水族也是另一大商機。目前已開設南港、桃園、高雄美術共3家百坪新概念店,透過與特寵品牌「水手」合作創造生活圈熱點;另外萬達寵物將於 11 月中在嘉義開出佔地面積約 172 坪概念大店,並攜手深耕嘉義 30 年之水族業者「水族星球」,打造跨足寵物、水族用品的複合式特色店型,提供魚缸客製化設計、水族周邊用品販售等服務。萬達寵物也提到,熱銷品類以寵物食品為大宗,含寵物飼料、保健品、零食罐頭等,在多元商品戰略下,引進經典 IP 聯名商品成為賣場新星,如蠟筆小新服飾、外出包等也創造百萬業績,並帶動第3季業績相比去年同期提升 12.81%。第4季將推出加菲貓聯名用品,提供多樣有趣的商品選擇。
全家餐飲抽中可賺4.65萬 11月15日掛牌上櫃
全家餐飲(7708)預計11月15日掛牌上櫃,將於11月5日至7日公開申購,公開申購價格為72元。依照11月1日在興櫃收盤價118.5元來看,中籤戶可賺46,500元、報酬率約65%。證交所表示,全家餐飲初次上櫃普通股股票承銷案,採80%競價拍賣及20%公開申購方式辦理,全家餐飲辦理競價拍賣股數1,700仟股,公開申購股數為625仟股,以美國標方式決定競價拍賣得標價格。開標結果為最低得標價格94.17元,最高得標價格152元、得標加權平均價格96.73元;另依相關辦法規定,全家餐飲競拍最低承銷價格為62.07元,若依其得標加權平均價格計算並以最低承銷價格1.16倍為上限,本次辦理公開申購價格為72元。全家餐飲將於11月5日至7日公開申購,11月11日將公開抽籤,11月15日以每股72元上櫃掛牌交易。全家便利商店(5903)子公司全家餐飲於2010年成立,目前旗下有大戶屋日式定食、bb.q CHICKEN 韓式炸雞、IKIGAI燒肉及沃克牛排共4大品牌,截至9月底全台共70家門市。全家餐飲2024年上半年合併營收11.46億元、年增6.12%,營業利益0.79億元、年增達32.82%,配合業外顯著轉盈,使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0.64億元、年增53.38%,每股盈餘2.79元。前3季自結合併營收17.8億元、年增7.91%,改寫同期新高。
連鎖餐飲瘋IPO!TGI FRIDAYS拼11月 饗食天堂最快2025年
餐飲業又掀掛牌潮!全家餐飲(7708)11月掛牌上櫃,目前3年開出100間店;三商餐飲(7705)最快也將在第4季掛牌上市;而築間(7723)9月投件申請上櫃,今年總店數將突破百家。不僅如此,以美式餐飲聞名的開展餐飲(7789)預計11月4日登興櫃,國內Buffet龍頭饗賓集團最快2025年證交所掛牌。開展餐飲以西式休閒餐飲為主軸,目前旗下共有台灣TGI FRIDAYS、台灣及上海Texas Roadhouse德州鮮切牛排、香港自創的Dan Ryan's Chicago Grill和Amaroni's New York Italian,及位於台灣新竹的新創自有品牌LillA共5個品牌。根據官網顯示,目前開展餐飲在台餐廳家數達24間,在香港有3家Dan Ryan's、2家Amaroni's,分別提供現代美式餐飲及美式義大利菜;上海則有1家Texas Roadhouse德州鮮切牛排。開展餐飲去(2023)年營收21.13億元創新高,年增16.1%。開展表示,2024年年營收目標23億元,雖然目標成長幅度不若去年,但更注重獲利率提升,強化根基。饗賓集團旗下品牌包括「饗 A Joy」、「旨醞」、「饗饗」、「旭集」、「饗食天堂」、「果然匯」、「開飯川食堂」、「饗泰多」、「真珠」、「小福利」共10品牌。饗賓指出,今年預計總展店數為15家,全台將達到98間門市的規模。饗賓集團去年總營收為85億元,按照今年展店狀況,預估營業額可達到110億元。饗賓集團總經理陳毅航先前表示,饗賓將在2024達到年營收百億的目標,若順利達陣,則將啟動IPO計畫。
降息循環要來了3/最後上車債市「勝算率高」 看好多頭美股創高
美股主指9月6日慘遭血洗重挫,美國公債殖利率短線走低,十年期公債利率跌至3.702%,二年期債殖利跌至3.642%,創2023年5月以來新低,解除了長達兩年的短債殖利率高於長債的倒掛模式。面對FED將開起降息循環週期,CTWANT採訪法人皆說,「持有債市、美國公債等ETF是送分題,現在是最後上車時間,勝算比較高。」以美國最新公布8月非農就業數據來看的疲弱,有利美國聯準會未來降息行動,投資人普遍認為FED「激進降息」的可能性已降低,根據FedWatch資料,市場對Fed在9月降息2碼的機率下降至15%,降息1碼的機率則提升到85%, 11月與12 月會議若分別降息兩碼、一碼等,在2024年預估共降息四碼、五碼。國泰20年美債基金經理人江宇騰分析,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5%,符合市場預期,從前值的2.9%大幅下滑;核心CPI月增 0.3%,略高市場預期與前值的 0.2%,但年升3.2%,符合市場預期。市場對降息2碼機率的預期出現變化從15%升至50%,也就是降息1碼及2碼的機率,成了五五波。國泰5G+基金經理人蘇鼎宇,看好多頭走勢,美股主指會再創新高。(圖/國泰投信提供)從美國歷屆降息循環啟動後,不同時間段標的漲幅的歷史數據來看,在「2019年8月到2020年3月的降息幅度2%」,短期三個月、六個月的美股四大指數皆上漲,若進一步觀察12個月的表現,道瓊跌幅為1.62%,NYSE金融指數跌幅為15.75%,台灣金融指數跌幅為2.84%,台灣電子指數則上漲了36.89%。在往回看「2007年9月到2008年12月降息幅度5%」,費半在短期三個月降幅最大達16.66%、到六個月更是大將幅度超過30%;新興市場上漲了14.27%最多,以六個月來看也有超過7%的漲幅,美投等債也快上漲了4%。而在「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間降息幅度5.5%」,短期三個月的美投等債漲了4.37%、美非投等債則上漲了6.36%等。再看鉅亨買基金投資研究部整理1991年以來數據,期間美國經歷4次首次降息,針對這4次利率從最高點開始降息後的股債資產表現回測,結果顯示債券資產類別的表現尤為突出,特別是新興市場債和美國公債在首次降息後的12個月內表現最佳,平均回報率分別為9.1%和7.7%。相對而言,在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的情境中,美國公債與投資等級債展現出較強的防禦性,即便陷入經濟衰退的環境中,仍能維持正回報,分別為9.6%與6.4%。進一步觀察ETF近期受益人數的變化,「20年長天期債券ETF」增幅較為明顯,根據集保統計數據,債券ETF受益人數單周增加最多的三大ETF為國泰20年美債ETF(00687B)、兆豐US優選投等債ETF(00957B)及剛掛牌上櫃的元大美債20年ETF(00679B)。在FED於19日宣布降息幅度前夕,國泰20年美債ETF(00687B)、元大美債20年ETF(00679B)的成交量持續霸榜之外,元大美債20正2(00680L)同步有量;還有群益ESG投等債20+(00937B)、中信優息投資級債(00948B)、國泰20年美債正2(00688L)、中信美國公債20年(00795B)等,其股價各有漲跌。
抽中5萬入袋 9日起「這2檔」股票開始申購
下周(9日)起有2檔個股公開申購,分別為台特化(4772)、新日興(3376)。以6日收盤價來看,台特化價差達50.5元,也就是如果中籤,可賺進50,500元;抽中新日興也能賺29,500元。中美晶旗下小金雞、半導體大廠氣體供應商台灣特品化學預計9月20日掛牌上櫃,承銷採80%競價拍賣、20%公開申購方式辦理,由元大證券主辦。在公開申購的部分,承銷價為110元,公開申購張數為1,700張,申購期間為9月9日至9月11日,並於9月13日抽籤,預計9月20日撥券。以9月6日興櫃收盤價160.5元計算,抽中即賺50,500元。樞紐大廠新日興為現增新股,現增溢價訂170元,以昨日收盤價199.5元計算,抽中即賺29,500元。新日興此次公開申購張數1000張,申購期間為9月10日至12日,將於9月16日抽籤,預計9月25日撥券。
抽中1張賺萬元! 王座29日公開申購每股70.8元
王座(2751)預計9月10日正式掛牌上櫃,本次公開申購為每股承銷價為70.8元,公開申購期間為8月29日至9月2日,將在9月4日抽籤。以今(27)日收盤價83元來算,抽中可獲1.22萬元。王座初次上櫃普通股股票承銷案,主辦券商為永豐金證券,今日完成開標,最低得標價格為67.8元,最高得標價格為82元,加權平均價格為71.59元,高於最低承銷價格1.18倍,並於9月4日公開抽籤,預計9月10日正式掛牌上櫃。王座此次辦理上櫃前公開承銷現金增資發行新股2,600張,其中1,872張採競價拍賣,此次投標情形相當踴躍,總合格件共582筆,合格投標量4,576張,以美國標方式決定競價拍賣得標價格,並全部順利拍賣成功。王座在台灣餐食產業深耕多年,代理6大品牌「銀座杏子日式豬排」、「大阪王將」、「段純貞」、「京都勝牛」、「橋村炸雞」以及「杏美小食堂」,運營台灣54家直營門市,與海外再授權「段純貞」與「京都勝牛」2大品牌至美國與香港發展,合計已開出10家門市。展望後市,王座短期以拓展國內餐食市場市占率為主要目標,並以「橋村炸雞」為起始,於台灣拓展加盟業務,並已籌備插旗台中成為第5家街邊模式直營店。同時持續推進「段純貞」與「京都勝牛」2大品牌到美國與香港加盟,進行海外再授權業務,以期餐食、商品銷貨與加盟及代理授權等多元營收來源持續成長。
萬達寵物上櫃首日漲逾2成 拚全台實體門市數量翻倍
寵物商機夯!台灣首檔毛孩概念股「萬達寵物(6968)」今(14)日掛牌上櫃,每股參考價68元,早盤一度衝上86.7元,漲幅近3成;至截稿前為82.2元,漲幅維持在20%,展開蜜月行情。萬達寵物2023全年營收25.44億元,年增26.17%,稅後淨利0.83億元,每股盈餘(EPS)2.17元;2024上半年營收13.95億元,年減0.17%,稅後純益達5,687萬元,年增14.65%,每股盈餘(EPS)1.43元。根據財政部統計,2023年全年寵物相關產業銷售額約達412億元,較前年成長6%,顯見寵物市場成長力道強勁。萬達寵物旗下有「寵物公園」、「凱朵寵物」、「貓狗隊長」,以及寵物電商「毛孩市集」等品牌。全台門市據點設在六都及花蓮,截至2024年7月底全台已有122家實體門市,萬達寵物董事長陳樂維也樂觀看待未來營運成長,目標展店數達250間。
創為精密8日掛牌上櫃 開盤飆漲逾41%上演蜜月行情
觸控廠觸控廠創為精密(6899)今(8日)正式以申購價50元掛牌上櫃,開盤上漲41.6%至70.8元,上演蜜月行情。創為精密產品涵蓋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和控制器、電阻式觸控面板和控制器、光學膠、光學貼合、觸控顯示器、開架式觸控螢幕等,是全球少數專注在觸控科技和精密材料的公司。創為精密成立於2000年,總部位於基隆,主要生產基地位於基隆與汐止,在美國、歐洲、中國設有分公司及銷售代理。該公司產品涵蓋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和控制器、電阻式觸控面板和控制器、光學膠、光學貼合、觸控顯示器、開架式觸控螢幕等。憑藉在生化醫療、軌道交通、海運航太、戶外應用、工業電腦等領域的獨特技術,創為精密滿足了全球頂尖公司對產品的嚴格要求並獲得採用,是贏得市場矚目的領先企業。歐洲最大工業電腦廠、美國百大醫療企業巨擘、全球知名超跑汽車品牌、日本最大重化工設備商、歐洲牙醫設備龍頭等,皆是其重要客戶。創為精密112年度合併營業收入為10.42億元,稅後淨利1.74億元,每股盈餘4.53元。該公司擁有逾百項觸控相關專利,並持續投入研發並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新技術,包含電子紙顯示器解決方案、戶外用觸控顯示器、防水投射式電容觸控按鍵等創新產品;致力於深耕觸控技術,提供最佳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小電池起家人生2/「你幾歲?」當年被看衰小 陳敦仁一元一元賺成電池大王
在中東做了九年貿易生意後,統振董事長陳敦仁看到電池商機,1986年向日本東芝爭取到台灣第8位電池代理商後,他鑽入台灣大街小巷超商雜貨店鋪貨,「賣一顆賺一元」,不但在2002年掛牌上櫃,更在2004年蓋起總部大樓,晉級東芝台灣總代理,2022年還取得美國金頂電池總經銷,成了台灣唯一賣日本及美國電池的廠商。回首這段發跡歷程,75歲的陳敦仁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透露,起步時曾被其他經銷商「看小」,因而激勵他求勝的決心。陳敦仁回憶說,當時台灣市場以進口的日本東芝電池為主,東芝依照通路分給7家代理商,這些都是規模很大的企業集團,像是大同、旭光等,在中東做貿易的統振根本沒得比,因此陳敦仁先找上代理商探路。往事歷歷在目,「我那時接到其中一家東芝代理商電話,原本好開心,因為被召見!就從南港騎車到中山北路,結果對方一見面就問我幾歲?我回答30多歲,沒想到對方反問我,知道他們公司幾年了嗎?意思就是要我滾。」陳敦仁還沒開口,就被「打臉」走人,「走的時候我含著眼淚告訴自己,一定要把你幹掉。」隨著便利商店、量販店等新通路加入,東芝原有的七大代理商對這些沒有興趣,統振總算等到機會,1986年取得第八個代理權。初獲東芝電池代理權後,從鋪貨到收款,陳敦仁親自在全台南北奔波5年。(圖/陳敦仁提供)起步時,「因為下游通路還不齊全,包括鋪貨、收款等等,都是我自己去跑。常常是白天在台北忙完後,晚上下班就再開車到台中客戶收款,過一夜後,隔天早上再到高雄,晚上又回到台中。就這樣北中南跑業務了快五年,等到通路跟人員都建立差不多了才結束這樣的奔波。」陳敦仁回憶,南北奔波是日常。跑業務時,常常遇到其他經銷商訕笑,「人家是開拖拉庫(貨車)送貨,我們是騎摩托車送貨。」陳敦仁說,「我們還是很興奮,畢竟這是賺錢吃飯的東西。」「這些公司的事業都很大,統振雖然小,卻是用盡全心在賣電池。這棟統振大樓,就是靠著賣東芝電池,一顆一顆、一元一元,努力賺來的。」陳敦仁只花了六年,就奪下東芝電池銷售第一名,成為總代理商,當年的七大代理商前輩都消失,2021年更取得總經銷,2022年,美國金頂電池更換代理商,改由錸寶取得,統振則是獲得錸寶授權的總經銷權,不過台灣電池市場市占率基本上已經大勢底定,要擴大市場,就是要吃別人的市場。統振最後成為東芝在台灣的唯一代理商,跟東芝原廠關係相當密切。(圖/陳敦仁提供)「東芝跟金頂在台灣走的通路不同,東芝以傳統五金賣場為主,金頂則是便利商店、量販店等零售通路為主,大公司不會注意這種細節,但細節一旦爆發就是大商機。」陳敦仁分析。由於台灣進口電池市場,以日系及美系為大宗,兩大銷售系統楚漢分界,各賣各的,因此統振2022年初開口爭取金頂電池,頭一個反對的就是東芝。因此陳敦仁追著東芝社長,從日本追到香港,得到的答案都是NO。「東芝拒絕,可能是怕統振不會認真賣東芝的產品」,「最後我寫一張承諾書給東芝,如果產品銷量沒有增加的話,可以把我的代理權取消。」陳敦仁使出殺手鐧,果然奏效,「我們是台灣第一家,賣日本電池,又賣美國電池的廠商。」陳敦仁很自豪的說,統振是台灣唯一一家同時代理日本東芝跟美國金頂電池的廠商。(圖/李宜儒攝)陳敦仁喜孜孜地透露,2023年10月在蘇花公路舉行的「2023金頂蘇花馬拉松」,其實是統振要辦的。「大家對金頂電池的印象,就是那隻粉紅色的兔子,但原廠調整行銷策略不再使用,所以才提要辦馬拉松。」不過原廠意興闌珊,最後在陳敦仁決定由統振出錢辦,才拍板定案。為了辦馬拉松,統振研究發現,全台灣一年有一千多場馬拉松賽,要如何吸引人注意參加?「我們選在退役的蘇花公路省道,一邊看山一邊看海,風景優美。」沒想到有3500人報名,還有不少外國人。不過活動當天早上,4點半、5點天色還是黑的,陳敦仁心想完了,結果一到5點半,「哇!跑者全部都出現了。」成效連原廠都很意外,統振也已規畫2025年初要舉辦第二屆,並將名額提高到5000名。採訪末了,陳敦仁趕著出國前,離開會議後還回頭告訴記者,包括跟東芝爭取賣金頂電池,以及舉辦金頂馬拉松,這兩件事原本都是被原廠「say no」,但是不服輸的陳敦仁,最後讓原廠都變成「say yes」。
巨漢最快Q2掛牌上櫃 受惠半導體支出建廠需求復甦
系統工程業者巨漢系統(6903)周五(23日)經證券櫃買中心董事會通過上櫃案。主辦承銷商為富邦證券,預計最快今年第二季掛牌。巨漢展望今年營運,受惠AI、HPC推動半導體需求成長,且12吋晶圓廠、儲能工程等案件發酵,加上今年也取得南亞科(2408)訂單,高科技業資本支出回升,營運成長可期。巨漢成立於1989年,主要從事高科技廠整合工程服務,以承攬無塵室及機電空調工程為大宗,並跨足特殊且技術層次較高的公共工程,如特高壓供電系統,鑽石級智慧型建築等,客戶包括半導體、光電、綠能、生技及商辦民生等多項產業。目前資本額約6億元,去年全年合併營收28.68億元、年減 39.2%,每股稅後純益10.31元。巨漢長年深化運用專業建築資訊模擬系統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並結合 PLM 工程管理系統、ERP 企業資源規劃數位化管理平台,更將大量數位科技應用到工程管理技術、精準控制建置成本、優化施工效率。巨漢去年躋身12吋晶圓廠工程案,下半年跨入儲能電池領域工程案,效益有望在今年顯現。今年1月也取得記憶體大廠南亞科先進晶圓新廠13.15億元廠務設備工程合約,加上AI、HPC推動半導體需求成長,以及半導體資本支出復甦,全年營運成長可期。此外,隨著產業升級轉型,高科技產業資本支出擴大,並因應世界各國紛紛承諾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目標,採智慧化方法達成建築或廠房減碳之需求明顯,高科技產業「廠房智慧化」已成為不可或缺條件。巨漢憑藉過去參與中台灣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公共工程,因此取得國內首座鑽石級綠建築、鑽石級智慧型建築雙認證標的之承攬經驗,為其業績穩定成長持續挹注動能。
「錫」捲科技廠1/從3C到衛星都少不了它 世界第三大錫廠二代接班
在全球科技產業稱霸的台廠,不只台積電,還有不少默默打國際盃的低調企業,焊錫材料老廠昇貿(3305)就是其一,從全球半導體巨人英特爾(Intel),到馬斯克旗下的SpaceX,以及台灣電子十哥,產品通通「錫錫相關」,都是昇貿的客戶。「不吹牛,越誠實越坦承,別人就會幫你解決困難!」74歲老董李三蓮透露這間台灣最大、世界第三大焊錫廠的50年成功法則。10月的一個周末中午,桃園喜來登飯店門前大批車潮湧入,飯店老闆、同時也是台灣焊錫龍頭的李三蓮,正舉辦昇貿50周年慶祝活動。老董上台致詞,一開口就十分接地氣,「菜要先出!」台下席開45桌,受邀賓客有合作廠商,淡水扶輪社、桃義會、桃企會、觀光協會等商業社團,重情的他還留了親友桌及泰北中學、育達商職的同窗桌,甚至「前員工」都有2桌。李三蓮國、台語交雜,回顧自己創業及公司成長歷程,「我父親是台電公務人員,但我學習不好,中正國小讀了3年就轉到敦化國小」,「現在敦化國小很優秀,但我那時沒有優秀,泰北中學(國中部)直升我考不上,就讀育達商職,原本讀日間部,書讀不來,我就主動轉夜間部,白天去工作。」李三蓮的第一份工作在五金行上班,後來又到了一家塑膠公司,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公司倒閉,當時老闆3本支票退了2本,知道李三蓮想創業卻又沒錢,便將1本空白支票借給他開。「第一個貴人是我的老闆,我老闆非常支持我,我是這樣做起來的。」李三蓮說。李三蓮(左)於1978年聘請工研院化工所的鄭江培(右)擔任技術顧問,陪伴他40餘年,李三蓮相當感念,特別在50周年影片尾聲放進鄭江培的照片。(圖/昇貿提供)昇貿從淡水小型錫焊製造商起家,但昇貿可說是進入得較晚,公司規模一直做不大,直到2000年起大家開始廣泛討論改採無鉛產品,於是昇貿2001年成功開發無鉛焊錫產品,成為公司急起直追的第一個轉捩點。昇貿總經理李弘偉補充解釋,更改用料需要6~9個月的測試,在沒有特殊情況下,客戶沒有評估換料的理由;直到歐盟公告2006年7月1日將實施有害物質限用指令(RoHS),避免使用週期短的電子產品造成環境危害,所有客戶都必須重新檢討物料的使用,才讓昇貿與競爭者站在同一起跑點。2004年昇貿購入桃園觀音土地擴廠,2005年順勢掛牌上櫃,靠著研發創新,打開市場地位,在環保浪潮上一路遙遙領先。2008年起開始回收材料,提取焊錫再利用;2016年應Intel要求下研發低溫錫,以符合節能減碳ESG的新標準,如今成功打入全球科技大廠的供應鏈,從資通訊、電動車到低軌衛星。李三蓮在致詞中不斷提到兩名技術顧問,鄭江培和秋山光雄。「我一路下來碰到的貴人真的多,鄭江培是我到日本,他幫我做翻譯,一路陪我40多年,後來跟日本人合作,碰到秋山光雄,今天他們家人專門來台灣參加昇貿50周年。」據了解,兩名技術顧問都已過世,李三蓮為表達對他們的感念,特別把兩人大頭照放在公司介紹影片做結尾。今年50歲的昇貿,目前為台灣最大、世界第三錫廠,攤開客戶名單,從全球半導體巨人英特爾,到馬斯克旗下的SpaceX都是昇貿的客戶。(圖/黃威彬攝)「我這50年幾乎沒有碰到危機,沒有危機是因為有大家支持!」李三蓮透露,做錫的生意,買進原料都需要現金,他自民國67年開始與華南銀行合作,華南支持了他45年,台灣企銀也支持了20、30年,現在又增加了第一銀的支持,銀行是昇貿最大的金主。這位台灣焊錫龍頭還自曝,自己是一名保守的生意人,成功來自他的誠信,「我的做人原則是『絕對不吹牛』,你越坦白、越坦承,你的困難人家就會幫你解決!」如今,昇貿在7國設廠,全球員工共600人,2022年營收84.19億元、稅後純益5.32億元、每股盈餘4.04元;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為1.31億元,每股盈餘為1元。而李三蓮另一個興櫃的飯店事業桃禧(2750),旗下共有4家飯店,2022年全年營收5.4億元、稅後純益1億元;今年1~9月累計營收3.1億元,上半年稅後淨損4000萬元。席間,台灣松下退休總經理、前昇貿獨立董事林吉永告訴CTWANT記者,「他(李三蓮)不會亂來,不會衝太快,很踏實,對人講信用,很誠懇,也不會花大錢辦交際,很實在;遇到不懂的,馬上請專業人士,有的成功解決問題,有的可能或許沒有,他也沒關係就再接再厲,從不惡言相向。」李三蓮的事業還跨足飯店經營,桃禧集團旗下有台北IHG智選假日酒店、桃園喜來登飯店、桃園桃禧航空城酒店、桃園智選假日酒店,加上昇貿轉投資、今年3月開幕的八里福朋喜來登酒店,共5家飯店。(圖/黃威彬攝)另一位賓客、南亞電路板(8046)副總呂連瑞則說,他們兩人30多年前在昇貿淡水廠時期就認識了,經營理念深受李三蓮影響,「昇貿對台灣產業有很大貢獻,在世界上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慶祝會尾聲,李三蓮特別拉著2個兒子上台,向台下45桌的集團員工、合作夥伴正式介紹未來接班人,「昇貿50周年,桃禧今年12年,未來焊錫事業將交給大兒子李弘偉,飯店事業將交給二兒子李弘信。」「我創業時當年月薪3000元,所以每個月只要賺超過3000元,我就成功當老闆,現在我兒子要來接棒壓力很大,一個月薪水開銷就好幾千萬。」「感謝小孩願意接我的棒!弘偉、弘信,你們辛苦了。」李三蓮感性時間不超過3秒,馬上宣告他下一步人生計畫,「他們辛苦我就好命了,我現在是職業打球,平日假日都可以出場,歡迎來約!」
老廠成飆股1/戲棚下站久終成主角 定穎打入特斯拉供應鏈電動車二成營收占比PCB廠無人能比
陷入消費性電子產品庫存陰霾近2年的印刷電路板(PCB)廠,終於要見到山洞口的曙光。走訪2023 TPCA Show(台灣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今年共480個品牌廠使用1386個攤位,較去年多,外國買主絡繹不絕穿梭會場。冷清的PCB概念股也有了人氣,其中定穎(3715)股價更是一路狂飆,從8月中的30元,2個月內翻三倍,最高來到107元。定穎是40年老廠,在台股可說是「乏人問津」,怎的突然轉身為飆股?一位PCB廠資深業務主管告訴CTWANT記者,定穎早在兩千年到大陸設廠,並切入車用市場,「2014年特斯拉到上海設廠,給了定穎打入供應鏈的機會。」如今,定穎營收來到150億元,車用HDI板(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or PCB,高密度電路板,主要用在手機、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汽車電子等產品)營收佔比高達70%,其中電動車產品已逾兩成,放眼PCB廠無人能比。其實,定穎一開始的成軍,與車用HDI毫無關連。定穎投控前身是國內老牌PCB廠定穎電子,為前董事長曾茂昌與總經理林木銓在1988年所共同創辦,原本主要業務為承接一線大廠所外包的代工訂單,1997年轉型調整,拓展直接接單業務,到了2002年,代工業務停止,以直接接單為主。定穎也在當年掛牌上櫃,同時年營收突破10億元,以營收規模來說,已算是中大型PCB廠。「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可以算是PCB產業版圖改變的分界點,也讓定穎營運受到衝擊。海嘯前,PCB廠是大家都可以有飯吃,海嘯後只剩下前兩名可以有飯吃,定穎並非是產業領導者,在台灣排名約為第15,因此到了2012年,雖然全球營收破100億元,但也出現公司成立以來的首次本業虧損。」觀察PCB產業超過30年的法人說。在2012年8月30日董事會,創辦人曾茂昌請辭董事長,由當時36歲的業務副總黃銘宏接任。黃銘宏是在2000年加入定穎,從業務協理做起,接任定穎董座時,創下國內最年輕的PCB廠董座紀錄。定穎是台股今年下半年PCB族群飆股,也是當沖熱門指標。(圖/翻攝自台灣股市資訊網、翻攝自超穎官網)接任定穎董事長後,黃銘宏就擬定了三大方向,鎖定汽車電子、伺服器及智慧裝置為未來發展目標。黃銘宏認為,主要是著眼於汽車電子化、雲端科技及手機與穿戴式裝置的未來龐大市場潛力所在。業務出身的黃銘宏原本對於生產管理並不熟悉,接任之後才發現,公司的台灣及中國廠區都是各自為政,橫向溝通管道相當貧弱,因此首要任務就是進行廠區系統整合。為要完成系統整合,黃銘宏很快就踢到鐵板,因為定穎的產品太多元。原有經營團隊在分散風險前題下,將產品多元化,但缺點是產品管理難度增加,因此黃銘宏認為,要先減少公司產品項目,從多元化轉向專一化,從而建立廠區標準作業程序,也可以降低成本開支。業務出身的黃銘宏加入定穎時,公司正好開始布局中國市場,接任董事長後既然鎖定汽車為主要目標市場,他便親自去拜訪中國主要車廠,讓定穎知名度逐漸打開。最重要的關鍵是2014年,機會上門。那一年,特斯拉決定在中國設廠生產電動車,2019年底完成設廠並開始出貨。「相對於傳統車廠,供應商要通過認證再打入供應鏈,少說也要3-5年,但是特斯拉不同,他們不會特別依賴某幾家供應商,而是讓供應商都能供貨,再分析不同供應商的產品品質進行訂單調整,這也是定穎能夠打入供應鏈的關鍵之一。」某PCB廠資深業務主管說。定穎旗下黃石廠也獨立為超穎,準備在上海證交所掛牌。(圖/翻攝自定穎官網)從2012年到2018年的七年轉型期間,定穎僅有2014、2016、2017年獲利,仍是虧多賺少,2019年定穎宣布出售桃園廠,並資遣該廠490名員工中的420名,其餘則轉任其他廠區。關閉桃園廠後,定穎的汽車相關營收比重明顯拉高,從2014年的10%,2016年倍增到25%,2019年一舉衝過40%,2021年突破50%,2022年來到63%,2023年上半年更高達70%。隨著電動車產品陸續出貨,定穎相關營收也逐年增加,2020年為11億元,2021年為21億元,2022年則為31億元,從比重來看,則是8.7%、13.3%及20.1%。2022年定穎轉為控股公司,生產重心集中在中國黃石廠及昆山廠,其中黃石廠,自定穎獨立出去,在今年2月時已更名為「超穎」,同時也規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法人指出,一般來說,控股公司的營運模式,主要是認列子公司的獲利,這樣就能將原本的公司部門分割後再進行掛牌。以目前來看,定穎的規劃也類似。展望後市,定穎也在8月法說會上指出,泰國廠預計2024年第四季量產,生產高階多層板及HDI,供應伺服器、網通、儲存裝置及汽車等客戶所需,而2024年仍可能受到整體景氣尚未完全復甦影響,但公司在高階智慧車載及AI相關產品的技術能力和優勢會逐漸發酵。
雲端包租公2/23年網路老兵打造超國際標準「麗源2號」 全因大咖客戶催逼
1965年次,臉上總是掛著一副笑容的劉耀元,談起網路產業,有一種難以形容的熱忱。「我從第一份工作就是1990年開始進入網路業,在TTN台灣電訊網路公司上班,主要業務是提供上網服務,也就是撥接上網。後來在2000年因為是方要發展機房,就被找來是方上班,到現在也已經23年了。」劉耀元回憶起自己的職涯起點。堪稱是網路老兵的劉耀元,對於網路發展可說是如數家珍,「最早的撥接上網速度只有300bps(bit per second,每秒傳遞的bit數量),後來拉高到9600bps,也還不到1KB。」簡單來說,大家常見的光世代100M,就是100Mbps,下載一個100MB的檔案,大概需要10秒鐘,如果是最早期的撥接速率,那大概要1700分鐘,花一天時間都還下載不完。儘管遇到2000年網路泡沫,劉耀元說,這等於是讓網路產業再重新來過,不過網路產業並沒有消失。劉耀元分析,台灣早期沒有所謂的IDC機房,是因為不需要很多的主機代管,很多公司還是有自己的機房,不過因為網路越來越興盛,當公司自有的機房不敷使用時,加上建置成本增加,也因此推升了IDC機房的發展。包括Google、亞馬遜、Meta、微軟等,都是是方的客戶。(圖/黃耀徵攝、翻攝自維基百科)包括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等,都有自己的IDC機房,只不過相較之下,是方的角色最為中立,也是國內最大網際網路交換中心所在。是方從2000年開始決定投入IDC機房領域,這一路走來,劉耀元不諱言,是方目前有三座機房,包括宏鼎、騰富及麗源1號,不過除了麗源1號是獨棟大樓外,宏鼎、騰富都僅有使用大樓中的幾層樓。「就算「麗源1號是獨棟大樓,但也不是客製化的機房大樓,很多設計都需要改,我們就把其中一台電梯換掉,改成管線通道。」劉耀元說。在劉耀元的機房職涯中,這次的「麗源2號」是難度最高的,除了整棟建築從土建開始就是由是方自行跟設計師、建築師設計規劃外,為了加速新機房投入營運的時間,在土建進行的時候,IDC設備也同時進駐。「客戶比我們還急著希望能早點開始使用新機房。」劉耀元說。是方新機房麗源2號今年3月上樑,明年第一季完工,第二季投入營運。(圖/翻攝自是方電訊臉書)劉耀元指出,IDC是基礎服務,客戶也會用到雲端跟網路服務,透過雲端應用越多,網路就更會發展,而是方規劃的台灣環島網路也將在今年底完工,將原本主要以北區為主的服務範圍,延伸到中南部,就是要解決客戶現在都要拉線到台北的痛點,以高雄拉到台北為例,大概需要數十萬元,大企業可能還好,但中小企業很難負擔,有了環島網路後,就可以就近拉到最近的網路節點就好,降低客戶上雲的壓力。華冠投顧分析師范振鴻表示,是方是電信與雲端數據軟硬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如果以各產品營收占比來看的話,前兩大主要業務分別為以數據網路服務 44.4%最高,IDC機房服務則為30.4%,整體來看,是方是屬於營收獲利較穩定成長型的公司,在第三季費用跳漲之後,可以明顯看出營收也有起色,同時公司為了因應滿載的情況,將於明年第一季啟用第四座機房,第二季開始貢獻營收,屆時可以留意營收再向上攀升的狀況。2018年6月掛牌上櫃的是方,股價在2020年最高來到425元,今年則是穩定維持在300元之上。受到機房空間已不敷使用影響,是方近兩年的單月營收約維持在2.6-2.7億元,年度營收在2022年首度衝過30億元大關,今年前9月則是24億元,年增率近6%。
明揚去年營收近36億創新高 爆炸案恐重創Q4營收及小白球代工龍頭形象
高爾夫小白球代工龍頭明揚國際(8420)22日在屏東的廠房發生爆炸意外,這驚天一爆不但造成人員傷亡憾事,也嚴重打擊正在發展勢頭的第四季旺季營收。明揚國際為知名高爾夫球製造商,於2006年7月設立,2014年11月掛牌上櫃,去年因為疫情下的高爾夫球產業熱潮,一整年高爾夫球出貨量約2180萬打,占全球高爾夫球市場近20%,台灣每兩個出口的高爾夫球中,就有一個來自明揚。疫後復甦潮下明揚股價表現亮眼,22日收在84.2元,但22日晚發生爆炸意外,25日開盤恐遭挑戰。(圖/翻攝自奇摩股市)明揚去年營收35.9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毛利率22.33%,全年稅後純益5.89億元,年增1.49倍,每股純益 11.55元,累計今年前8月營收25.4億元、年增13.11%;在股票市場中,也是同業間表現最好的,22日股價收在84.2元,近一年已經累積漲了25%。明揚總經理呂英誠先前在法說會中表示,高爾夫的主力市場在美國,打球人口在2021年創下歷史新高後,目前打球人口仍維持在高原期;所以在調整庫存後,第三季的業績會先蹲後跳,第四季會回復旺季水準,所以為了拉升高單價的高球生產比例,明揚屏東二廠正在進行廠房擴建工程,目標在第四季旺季來臨時投產。不過這次爆炸意外後,勢必重創接下來的布局,順著新聞發酵,也有號稱前員工爆料,該工廠連3年讓員工超時加班而被罰鍰,說公司產品是台灣之光,但是該公司的福利制度及工作環境卻很苛刻,不利消息陸續傳出,恐讓明揚蠟燭兩頭燒。
女力出頭天/威剛陳玲娟首談被駭勒索10億 寧系統打掉重練也不付贖金
在幾乎是男性天下的台灣科技業中,全球第二大記憶體模組品牌大廠威剛科技(3260)卻由女力撐起半邊天。鮮少露面的總經理陳玲娟日前分享,她與丈夫陳立白白手起家歷程,首度揭露2021年威剛遭駭客勒索10億元秘辛,她決意「不向勒索妥協」,領著百人團隊花7天內「重建系統」,完成不可能的任務。2月初,台灣中部一場女力論壇,陳玲娟受邀分享「如何善用女性特質嬴在終點」,並首度對外談起前年5月,威剛遭駭客入侵並勒索鉅額贖金的驚險歷程。原本輕聲細語、笑臉迎人的親切女總,一提起勒索,臉色立馬轉正,言語鏗鏘有力,如同女戰將。威剛由陳立白和陳玲娟夫妻倆於2001年5月所創,起初員工10餘名,短短3年內就掛牌上櫃,4年內就躍居全球記憶體模組第二大品牌,僅次於龍頭廠金士頓,如今全球員工已達近2000名,2022年合併營收350.52億元。威剛為全球記憶體模組及快閃記憶體領導品牌,今年初攜手旗下電競品牌XPG,在紐約時代廣場向大家拜年。(圖/翻攝自ADATA臉書)豈料,20周年慶的第2天,竟收到噩耗。「2021年5月23日被駭客入侵時,我們用7天時間恢復系統,這7天其實是人工運作,當中做了非常多事情,包括跟駭客談判。」陳玲娟追述。遭駭後,威剛發布重訊對外公告,部分資通系統遭病毒攻擊,出貨作業將些微延遲,並坦言遭勒索,但勒索金額始終是個謎。「發現駭客入侵時,沒想到這麼嚴重,後來看到駭客要求的贖金,才意識到沒想像這麼簡單。」陳玲娟給出答案,「駭客勒索3500萬元美金,折合台幣超過10億元。」但她卻一毛也未支付。事實上,「2天後,我決定『系統重建』!」「當時團隊聽到這個決定都傻掉了,這非常非常困難,因為系統是滿多滿複雜的。」陳玲娟回憶,為恢復公司正常營運,就是要用最快時間系統重建,「因為談判不知道要多久,不可能在未知的答案中等待。」如今回想起,陳玲娟仍心有餘悸,要領著百人團隊在短短幾天內將20年建立起的所有系統打掉重練,相當不易,「經過這件事後,我們做了銅牆鐵壁加強資安,99%以上有信心不會再有駭客入侵。」威剛團隊的競爭力和執行力,也跟著晉級。威剛為董事長陳立白和總經理陳玲娟夫妻攜手創業,目標明確,短短3年就掛牌上櫃,並成為全球第二大記憶體廠。(圖/翻攝自ADATA臉書)這位科技業女強人,並非理科背景出生,她台中曉明女中、銘傳商專企管科畢業,入社會第一份工作從事貿易,能力很強的她,第一個月就被主管賞識加薪。因著她勇往直前的個性,和夫婿陳立白創辦威剛後,在短短20年拚出全球第二大記憶體、SSD自有品牌模組廠,版圖還拓展到車用電子、電競、運動彩券及生技等領域。既非工程師也不懂科技,如何跨越技術門檻與障礙,領著以男性員工為主的企業成長?「我很大的優點是不懂就問,非常努力學習,大家懂的我要懂,我懂得大家不一定懂!」對陳玲娟來說,只要確定方向目標後,任何產品都能做市場分析,依照數據及專業建議下決策,跨領域不成問題。「我的目標明確,公司成立時就是要做品牌且上市櫃,因此在最短時間IPO,同時也放眼全球成為國際品牌。」與其他科技廠不同,威剛在陳玲娟女力撐起半邊天的領導下,持續突破創新,目前在全球已有14家子公司、4座工廠,產品行銷銷售到100個國家。「女生與生俱來溫柔和剛強,這就是力量!」陳玲娟勉勵所有女性,不因性別設限,只要發自內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所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伯特光掛牌首日風光漲逾18% VR、車用鏡頭營運動能可期
光學鏡片模具及金屬零組件廠伯特光電(6859)今(28)日以每股102元掛牌上櫃,股價大漲14元開出,早盤漲幅逾18%,啟動蜜月行情;伯特光第三季合併營收新臺幣2.83億元,年增4.98%,毛利率28.34%,稅後淨利7449萬元,年增32.04%,EPS 2.31元,比去年同期成長32%。伯特光具備高精度模具開發能力和高品質量測技術,近期看好VR/AR產品不斷升級將帶動裝置內外搭載鏡頭數增加,高階鏡片模具和多穴水路模具結構的需求,在5G、AI應用大幅增加的趨勢下,有望成為伯特光在智慧型手機以外,未來幾年營收強勁的成長動能之一。此外,在玻璃模造所使用的模仁材料用以生產車用鏡頭鏡片的模具已有出貨實績,車用鏡頭金屬件也已進入客戶的車規認證階段,有望打入車用鏡頭模具供應鏈,成為另一個營運成長動能。伯特光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新臺幣7.68億元,年減2.15%,EPS 6.48元,比去年同期成長39.06%,公司表示,營收略減但獲利大幅增加,主要受惠於產品組合調整策略奏效導致,推升前三季獲利已經超過去年一整年。近兩三年元宇宙話題帶動VR/AR商機,產業調查研究機構IDC統計,2021年全球VR/AR裝置出貨量1123萬套,同時預估2022年可成長至可成長至1650萬套,2023年將成長至2340萬套,市場處於發展初期,年增逾40%。另一方面,電動車配備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帶動傳統車市場競相將推出倒車顯影、環景偵測、駕駛行為偵測等相關系統配備,加上各國對於車輛配備的安全輔助系統規範逐步增加,都可望帶動車用鏡頭數量成長和規格升級。伯特光表示,公司的模具和精密零組件產品布局正逐漸擴及智慧型手機、VR/AR、車用、智慧家電、生技醫療、半導體等精密光學鏡頭鏡片模具及光學產品用精密金屬零組件,未來將因應市場需求持續購地擴廠,滿足不同領域客戶的需求。
虎門科技14日掛牌上櫃漲逾7 台股資訊類股添新兵
系統整合商虎門科技(6791)今(14)日以每股46元正式掛牌上櫃,早盤一度上漲逾7.8%、最高來到49.6元。隨物聯網、工業4.0及人工智慧等趨勢蓬勃發展,公司接單持續增溫,看好今年營收有望延續前兩年表現繼續創高,對明年展望也持續樂觀。虎門科技提供的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包含CAE(計算機輔助工程)、CPC(協同產品商務)及工業4.0。作為國內老牌CAE廠商,其占營收比重約8成,CPC與工業4.0營收占比各約1成,客戶產業分布廣泛,涵蓋半導體、電動車及周邊設備等產業,如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及生技醫療、餐飲等有跨國業務的中小型成長企業,包括藥華藥(6446)、永豐餘(1907)、瓦城(2729)泰統集團等。虎門指出,根據Zion Market Research預測,2028年全球CAE市場規模可望達16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約9.2%。公司目前涉及的應用產業如半導體、5G領域約只佔CAE市場的1/4。因此未來公司將持續增加更多技術項目,擴大在CAE市場的應用領域,像是聲學、材料等,持續多元化布局,加速業績成長。此外,公司還提供商用ERP系統及工業4.0相關軟硬系統整合服務,虎門去年營收4.72億元,年增3.82%,繼2020年再創歷史新高,稅後淨利0.71億元,年增9.23%,也寫歷年新高水準。展望今年,虎門指出,隨市場不斷擴大,累計前三季營收3.75億元,年成長28.34%,雖受事業佈局調整影響,上半年毛利率表現走疲,影響前三季稅後淨利0.5億元,較去年同期略減0.8%,EPS 2.72元,不過看好在手訂單情況良好,今年營收有望繼續創高,明年也保持成長動能。法人指出,虎門今年因為事業佈局調整,力拚獲利較去年持穩到略增。法人還預期,隨傳統結案旺季來臨,虎門今年第四季營運有望保持在高檔水準,整體下半年優於上半年,並支撐今年獲利較去年持穩到略增,後市則隨營收規模逐步放大,可望帶動獲利同步向上爬升。
雲端王者1/搭上巨人肩膀 信驊一躍成為台股股后
新冠疫情延燒兩年多,開啟全球遠端工作上課模式,雲端概念股頓時成為台股顯學,一舉將股本只有3.4億元的IC設計公司,從股價千元衝上3675元,今年還一度擠下股王矽力-KY(6415),這間小公司,正是廣達2009年奪下臉書全球第一張白牌伺服器訂單的幕後功臣信驊(5274)。早在林百里2008年宣布切入雲端市場時,外界對「雲端」仍霧煞煞,直到臉書(FB)跟Google(谷哥)成為網路必需品,疫情爆發啟動遠距工作、線上服務需求大爆發,投資人才看清楚雲端概念股,包括伺服器、交換機與儲存裝置等。而協助系統管理員遠端執行各式監控和管理工作,全靠「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BMC,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據DIGITIMESResearch統計,2021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約1700萬台,所搭載的BMC,高達七成來自台灣的信驊。信驊自2013年掛牌上櫃後,股價一路走高,2022年還一度成為股王。(圖/翻攝自台灣股市資訊網)信驊的崛起,與廣達有密不可分的關係。2004年成立的信驊,隔年就發布第一代伺服器控制晶片AST2000/1000,並陸續與多家大廠包括廣達、AMI及宏正(6277)結盟,成為其軟體合作夥伴。2009年,廣達自創「代工廠直供」(ODM direct)銷售模式,打敗原本被DELL、HP等品牌廠壟斷局面,奪下臉書全球第一張白牌伺服器的訂單,所搭載的BMC就是出自信驊。儘管雲端市場才起步,但信驊的實力已被科技大廠看見,甚至連美國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也在2005年提著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6億元)上門談併購,最後因價格談不攏告吹。2011年,信驊也獲得英特爾投資(Intel Capital)策略性投資。產業人士分析,「信驊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推出BMC新產品的速度相當快,2005年發布第一代伺服器控制晶片AST2000/1000,每一代BMC的產品,間隔的時間長則2年,短則僅1年半,透過速度來拉高對手的競爭門檻,目前已推到第七代。」「第七代跟第六代間隔約4年半,主要是信驊與業界平台廠商結盟並提出OpenBMC解決方案,以及發表Cupola360多影像拼接專用處理晶片,拖長了研發時程。」該業界人士告訴CTWANT記者,「不少伺服器主機板大廠以搭載信驊晶片為訴求,更可見信驊的產業地位確實相當穩固。」信驊在2016年併購博通旗下Emulex Pilot™伺服器管理晶片事業,正式奠定在雲端伺服器的霸主地位。(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有趣的是,博通併購信驊不成的11年後,也就是2016年,信驊反倒出手,以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億元)併購博通旗下Emulex Pilot™伺服器管理晶片事業,從被併購的標的,成為併購方,不僅讓信驊順勢打入思科(Cisco)、英特爾(Intel)等伺服器品牌廠供應鏈,也讓信驊市占率突破70%,成為雲端王者。信驊在2013年以每股110元掛牌上櫃,股價跟著業績一路平穩上揚,2018年首次敲門千元俱樂部,但功虧一簣,隔年順利加入,股價上漲力道勢如破竹般,2021年初才站上2000元大關,年底就挑戰3000元,今年還衝上3675元新高點。今年四月間,信驊以股后之姿挑戰股王後,拉回整理一個多月。林鴻明絲毫不受股價回檔的影響,5月31日股東會上他說,「在全球資料中心快速發展下,今年需求增加幅度比過去幾年都大很多,市場供不應求現象延續,公司業績增長的力道也會比往年強。」隨消費端及企業端的雲端服務需求暴增,一個數據中心可能有數千台伺服器,「人員是不能夠隨意進出的,只能靠機器自動遠端管理,如果沒有BMC將無法進行維護。」林鴻明預期,隨著伺服器搭載的CPU(中央處理器)越來越多,BMC用量也將增加,從每台伺服器搭載1顆,增加到2-3顆。這更加添信驊問鼎股王的實力。
解密快篩商1/不是只有小吃店轉身的高登 這些專案緊急進口商背景不簡單
隨Omicron疫情擴散,中央指揮中心透過專案緊急進口快篩試劑,讓民眾自行檢測,不過核准的廠商中,高登環球生醫遭爆前身是小吃店,專賣動物檢測藥品的弘朗生物科技,因此遭民代質疑圖利特定廠商。根據食藥署公布的「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申請醫療器材專案輸入之核准名單」中,自去年6月迄今,共有20間廠商陸續被核准進口國外快篩試劑,除了引發爭議的高登及弘朗之外,還有哪些廠商?CTWANT記者調查,首批獲准的達亞國際(6762),在去年6月11日引進Lucira CHECK-IT COVID-19 Test Kit,值得注意的是,起初達亞是射出成型的零組件工廠,在總經理許雅雯堅持下才轉型為醫材工廠,因而結識有「醫療器材教父」、「授權王」之稱的醫材老將張有德,並由張出任董事長。達亞2020年底掛牌上櫃後,迅速站上醫材股王寶座。與達亞引進同款快篩的萊鎂醫療器材,負責人陳仲竹曾任工研院工程師,公司主攻睡眠中止症相關醫材,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月虧400萬,差點賣掉全球唯一專利,在工業局的紓困計劃下才度過難關,也是首批通過引進快篩的廠商之一。興邁科技主要引進醫療保健產品、藥品試劑、醫學儀器等,在去年6月18日通過核准,打算引進2款快篩試劑,但不到半個月就向食藥署自請註銷。新富偉生物科技董事簡承盈(左),是衛福部長陳時中(右)的學弟。(圖/張文玠攝)至於同樣是首批被核准的「新富偉生物科技」,遭國民黨立委洪孟楷爆料,疑似是民進黨忠實支持者,其中負責人簡美琴曾違反採購法,董事簡承盈、簡君全都曾捐給綠營政治獻金,而簡承盈更是衛福部長陳時中的學弟,立委江啟臣則質疑,「檢調單位難道都視而不見?」引進Inteli Swab COVID-19 Rapid Test的瑞亞生醫是欣大健康(4198)的子公司,主要代理醫學所需的影像高端設備,在瑞士、美國皆設有子公司,公司營業項目包括實驗設備批發、醫療耗材、醫療機械設備批發以及其他醫療設備器材及用品製造,資本額1.23億元。其餘亞培快速診斷設備公司、杏昌醫藥科技、冷泉港生物科技、新城藥品、瑞麟生物科技都曾承攬過政府相關部分不少醫材、醫藥等標案。而前身是小吃店的高登環球生醫公司登記資本額為200萬,卻承攬了衛福部高達16.5億元的採購案,遭各界質疑有利益關係,為了消弭暴利爭議,高登才宣布放棄投標。被國民黨爆料的弘朗生技,登記地址在屏東一間老透天厝,但其代理的快篩試劑已經賣出300萬劑。(圖/報系資料照、黃鵬杰攝)由於16.5億元的標案需要支付5%押標金,高達8千多萬元,但高登只有200萬資本額,若放棄投標,8千萬押標金將被沒收,因此外界質疑標案應該還未進入實質審查,高登主動棄標應該是「心虛」。被認為是高登2.0的弘朗生物科技,公司地址登記在屏東潮州鎮1處老透天厝,主要從事動植物檢測藥品,資本額330萬元,在2020年4月新冠肺炎爆發初期,新增可販售醫材項目,2021年6月開始引進韓製鼻腔快篩。弘朗生技市場開發經理林俊宏指出,公司登記地是負責人的老家,主要是公司的業務大多都是藥局或者診所,因此根本不需要漂亮的店面,「雖然公司主要銷售動物檢測藥品,但韓國合作廠商因應疫情開發快篩劑,對方問是否需要後,公司才會接下台灣代理」代理的BIOCREDIT COVID-19 Ag Home Test Nasal,自2021年6月開賣至今已經超過300萬劑,有網友也在臉書上透露,該公司的快篩劑主要是賣給企業團購,林俊宏無奈道「把財務弄漂亮只是流於形式,不如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