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大巴小聯盟4/50位老員工集資3000萬創業 唐榮車輛曾與VOLVO合作生產商用卡車
2002年,唐榮鐵工廠一分為三,鋼鐵本業轉型為「唐榮公司(2035)」上櫃,「鐵路車輛事業部」和「公路車輛事業部」等兩大部門則各自獨立,前者與中國鋼鐵、日本車輛及住友商事合資組成「台灣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鐵路列車,後者則變身為唐榮車輛,由選擇留下的何義純負責籌組。少了集團資源與業務奧援,何義純雖爭取到繼續使用「唐榮」這個招牌,但須自籌3千萬元資金成立公司。昔日省交通處處長陳武正帶著何義純一同轉任唐榮鐵工廠職務,為何義純未來創業埋下伏筆。(圖/報系資料庫)「『唐榮』兩個字代表的是品牌的價值……我們50位老員工,每人拿出30萬元,共集資1千5百萬元,另外找法人投資1千5百萬元。」「有一家合作的韓國企業看上唐榮的造車能力,原本想要併購,最後我們買回法人手上的股權,及時化解了公司成立以來第一個危機。」何義純經歷了一段不為人知的驚險歷程,才順利在高雄路竹廠掛上「唐榮車輛」的招牌。唐榮車輛2004年獲得VOLVO授權合作的組裝工廠落成啟用,成為VOLVO全球第16個技術授權工廠。(圖/唐榮車輛科技提供)離開國營事業大靠山,「我必須另闢商用車市場,尋找新唐榮所需的養分,評估後認為擁有技術才是關鍵。」何義純透過香港商太古汽車,成功和全球商用車排名前五大的VOLVO搭上線,雙方開始合作,並與香港商太古汽車簽署1千3百50輛VOLVO卡車與巴士組裝合約,合作案在2011年底結束。唐榮車輛位於高雄的路竹工廠,是獲得VOLVO汽車全球第16座授權的商用車製造工廠,已經累積2千輛卡車及巴士製造實績,首度在媒體曝光。(圖/馬景平攝)合作初期,VOLVO派了一個30人的團隊來台灣,以六個月的時間將技術導入唐榮車輛,前後共做了10款不同的車型,沒想到,與大咖合作才是挑戰的開始。「要成為VOLVO合作夥伴,必須符合全球稽核標準,例如一個螺絲沒鎖好都會扣分,小則1分、多則5分,輪軸等重要零件沒裝好,一次就扣25分,在VOLVO的標準中,一旦車規涉及安全,完全沒有妥協空間。」唐榮車輛高雄路竹廠廠長王可明說。王可明透露另一段祕辛,「VOLVO的標準是扣18分,第一次稽核時,我們就被了扣200多分。」「那個時候,所有權是唐榮,工廠管理權是VOLVO原廠,因此一開始就出現語言溝通障礙和文化嚴重衝突,還有老闆是誰?員工要聽誰的命令?導致所有權與管理權之爭。」唐榮車輛董事長何義純透露,除了台灣市場,也將把電動巴士輸出至印度、泰國等國家,2021年更將推出電動卡車。(圖/馬景平攝)何義純舉例,VOLVO重視工時、自主性管理及效率,為了保護長時間站著工作的員工,VOLVO要求在走道上鋪上地板,以減少對膝蓋的衝擊,「這些事都得靠彼此花時間坐下來溝通,重新調整與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