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級
」 Omicron以專業白領移工身分來台 肯亞藝人被迫務農、資源回收
立法委員涂權吉與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15日舉行記者會揭露,有2名肯亞籍專業表演藝人以「外國專業人員」的白領移工身分來台,卻被雇主要求從事農業及資源回收工作,住在馬廄上方,3個月沒領薪水,除了沒有保勞保外,護照還被扣留,目前2名肯亞人已被移民署鑑別為人口販運被害人。涂權吉說,近來白領外籍移工大量入境,成長近5倍,可能還有很多受害人,呼籲政府應對白領外移工進行勞動檢查,趕緊補破網。群眾服務協會指出,2名肯亞籍移工為專業表演藝人,在肯亞有數年表演工作經驗。疫情期間,肯亞國內難以找到工作,剛好有一位曾在台灣遊樂園區從事表演工作的同鄉回國介紹、招募包括這2人在內共6人,以專業人士身分申請來台從事表演工作。豈知來台後,卻長期被要求從事農業、資源回收、環境清潔等工作,不但薪資遠低於基本工資,還曾有三個月期間完全未發放薪資。群眾服務協會移工政策處主任汪英達指出,仲介及僱主涉嫌在通報給勞動部的契約外,另外私下與移工簽約,兩人在台南工作約一年多期間,住在馬廄上方房間,房間沒有空調,且沙塵和糞便氣味每天充斥在房間。去年10月有移工打1955投訴,但台南市政府勞工局派員前往,卻並未嚴格檢查勞動條件,回去表示沒有查到問題,已經撤案,農場老闆還對此大怒,解僱所有移工,揚言要把他們趕回國、機票自負,在移工向仲介求情下,仲介又把幾人送到桃園一處農場。涂權吉表示,逃逸移工近年指數級增長,勞動部長許銘春都將原因歸咎於「疫情」,但政府對於移工因為產業景氣、企業欠缺訂單遭裁員解雇後的轉職轉介輔導措施不佳,移工背負龐大經濟壓力之下必然逃跑,對此,勞動部拿不出具體改善措施,還想引進印度移工,明顯是不願解決問題只想便宜行事。涂權吉說,白領外籍移工(外國專業人員)從民國109年的36852人增加到112年的48506人,尤其是某幾個東南亞國家,呈現三倍數、五倍數增加,這2位肯亞案主,就是以所謂「外國專業人員名義」入台。他指出,勞動部、內政部移民署對於這些白領移工都有完整列管,個資、雇主、聯絡方式盡在掌握之中,勞動部應該以抽查的方式,針對白領外移工進行勞動檢查,趕緊補破網以消弭社會遺漏。
單日暴漲逾1555% 「這家公司」攜手輝達瞄準下一代影片技術
據外媒報導,美東時間周一(12日),此前不太為人所知的一家影片優化技術公司Beamr Imaging,其美股股價「一飛沖天」,引起世人注意。當日Beamr盤中漲幅一度達到1555.92%,收盤漲幅收斂至371.56%,股價報9.95美元;盤中還曾因波動多次暫停交易。Beamr是一家以色列影片編碼、轉碼、優化技術供應商,主要為串流媒體服務供應商、好萊塢工作室、網路出版商和社交內容出版平台提供服務。通過使用Beamr Optimization影片優化技術,可將影片位元率和文件大小降低50%,減少雲端儲存和內容傳遞網路(CDN)成本。而本次點燃股價的,是Beamr與輝達的一項合作「影片編碼公司和晶片製造商」在影片標準格式方向上達成了一致。Beamr將展示與輝達共同開展的「自動影片現代化」聯合研究成果,旨在促進向AV1的過渡。AV1全稱爲AOMedia Video 1,是一個開放、免專利的影片編碼格式,為網路串流傳輸而設計。它由開放媒體聯盟(AOMedia)開發,目標是取代其前身VP9,該聯盟由半導體企業、隨選視訊供應商和網頁瀏覽器開發商於2015年成立。影片使用量正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但目前大多數影片仍採用的是20年前的格式(AVC/H.264),而這種格式在智慧型手機、人工智慧、高速上網出現之前就已存在。AV1在授權上與VP9類似,可以免版稅使用,不會像按銷售量計授權費的H.264/AVC和HEVC一樣對開源軟體的採用造成障礙。在這一背景下,微軟、谷歌、亞馬遜、Netflix等多家公司已針對AV1展開佈局。但即便有這麼多科技巨頭投身,直至今日,向AV1升級仍是一個複雜的過渡過程。Beamr首席技術長Tamar Shoham稱,與輝達的合作有助於降低向AV1升級的成本,且雙方還實現了向 AV1等現代格式的全自動轉換,從AVC格式到更小、更高效的AV1格式的轉換將是無縫的,不會造成任何質量下降。值得一提的是,Beamr去年曾在IPO文件中表示,正與輝達合作開發首個GPU加速編碼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可實現快速、簡便的部署和卓越的影片壓縮率。Beamr公司官網也表示,結合輝達NVENC與Beamr的CABR技術,可在不影響影片質量的情況下大規模降低儲存需求。
史上首次!COP28達成「終結化石燃料」協議 產油國退讓背後藏隱患
全球近200個國家今(13日)在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達成「史上首次」的歷史性協議,宣示為避免最嚴重的氣候變遷,將逐步減少使用與淘汰化石燃料,明確但也象徵性的表明石油時代終於走向結束。據《路透社》報導,該使用「逐步淘汰石油」強硬措詞協議,在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OPEC組織反對下,進入馬拉松式延長討論,並以「減少化石燃料消耗」形式,踏出終結人類石油時代第一步。會議主席賈比爾(Sultan Al Jaber)告訴各國代表,「一起為我們的歷史成就自豪,我也為我的國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推動進程的作用感到驕傲」;科學家則盛讚,這是阻止氣候災難最後與最好的希望。協議在OPEC反對下一度卡關。(圖/達志/美聯社)協議呼籲各國以「公正、有序、公平方式讓能源系統逐漸擺脫化石燃料,俾使於符合科學情況下,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與在2030年完成全球再生能源增產2倍、加快減少煤炭使用程度、加快碳捕捉及碳儲存技術,以協助「清理」難以脫碳的產業。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大的小島嶼國家,共同推出代表。(圖/達志/美聯社)不過,雖然丹麥氣候與能源部長約根森(Dan Jorgensen )驚訝道:「我們在周圍都是石油國家的會議上,完成遠離石油與天然氣的協議。」、沙烏地阿拉伯代表歡迎協議的誕生,並稱協議將幫助完成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的「控制升溫攝氏1.5度」目標。但這項協議背後其實暗藏洶湧與存在隱患。代表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劇烈的小島嶼國家首席代表拉斯穆森(Anne Rasmussen),在認同協議同時也批評,「我們要的是指數級,不是漸進式的進步」。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主要產油國,也主張「專注碳排放與碳捕捉,而非化石燃料」,暗示OPEC拒絕為氣候變遷大幅減產石油而影響國家收入,也為結束石油時代投下變數。批評者認為,產油國的主張無法實現真正的減碳。(圖/達志/美聯社)批評者表示,碳捕捉是極其昂貴又未經過大規模驗證技術,產油國的主張是為證明「人類還是需要石油」的伏筆;美國前總統高爾(Al Gore)更直言,「最終協議在產油國家影響下半途而廢,並存在明顯漏洞」,且協議既然達成,各國就有責任透過政策與投資實現協議的目標。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的科學家克萊斯特(RachelCleetus)也指,該協議未讓富裕國家提供發展中國家相對應的應對資金,恐使窮國難以履行協議與無法縮小能源貧富差距。
以色列全面封鎖加薩走廊…釀人道主義危機 聯合國秘書長:深感悲痛
由於以色列近幾年不斷擴大屯墾區侵占巴勒斯坦人的家園,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巴勒斯坦遜尼派準政府及軍事組織「哈瑪斯」(Hamas),於當地時間7日凌晨向以色列發射數千枚火箭彈,並同時以海陸空方式突襲以色列邊境,雙方死亡人數目前已接近1600人。對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9日雖譴責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擊,但也對以色列全面封鎖加薩走廊237萬人,並斷水斷電斷糧的舉措「深感悲痛」。據《新德里電視台》的報導,交戰雙方死亡人數目前已增至1600人左右,9日稍早,以色列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也下令,將「全面圍困」長期被以色列海陸封鎖的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一切電力、糧食、水及燃料全部禁止輸入,237萬人將陷入人道危機。古特瑞斯9日表示,「在這些敵對行動發生之前,加薩走廊的人道主義局勢已經極其嚴峻,而情勢現在只會呈指數級惡化。」最新報告指出以色列有逾100名軍民遭到哈瑪斯(Hamas)挾持,女人、孩童和老人被抓作人質,部分俘虜人在以色列,其餘大部分都被帶往加薩走廊。對此,古特瑞斯解釋,最近的暴力事件並非憑空發生,現實情況是,它源於一場長期的衝突,也就是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居住地長達56年的佔領,而且看不到政治結局。古特瑞斯表示自己「認知」到巴勒斯坦人民的不滿是合理的,但他也強烈譴責哈馬斯和其他組織對加薩周邊的以色列城鎮和村莊襲擊」,他強調:「沒有任何理由可把殺傷和綁架平民合理化。」與此同時,古特瑞斯也正視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轟炸,報告顯示已有超過500名巴勒斯坦人,包括婦女與小孩遭到殺害,超過3000人受傷,「很不幸地,以色列的行動若持續進行下去,這些數字只會每分鐘上升」,古特瑞斯也警告以色列,「雖然我認知到以色列合理的安全關切,但我也要提醒以色列,軍事行動必須嚴格遵守國際人道法。」古特雷斯也表示:「我對今天以色列宣布將全面圍困加薩地區深感悲痛。」並聲稱,聯合國將繼續努力提供援助,以滿足加薩人民的需求。他也向雙方喊話:「以色列必須看到其合法的安全需求得到實現,但也必須讓巴勒斯坦人看到建國的明確前景。」
減肥神藥盛行 分析師:有助航空公司每年省下8000萬美元燃料費
丹麥製藥公司諾和諾德(Novo Nordisk)憑藉兩款減肥針劑Ozempic和Wegovy風靡全球,其股價今年累計升幅逾36%,市值更一度超越法國LVMH奢侈品集團。有分析師認為,減肥藥的盛行,可望幫助航空公司降低龐大的燃料成本。外媒報導,金融服務公司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卡哈奧格魯(Sheila Kahyaoglu)在上週五(29日)的一份報告中估算,如果乘坐飛機的乘客平均體重下降10磅(約4.5公斤),那麼聯合航空控股公司每年將節省8000萬美元。重量一向是航空公司重點關注的問題,因爲航班重量越大,所需要的燃料越多,而燃油和人工是航空公司最大的兩項支出,其中燃油佔比約為25%。多年來,航空公司嘗試過多種方法來減輕航班重量,例如去掉雜誌並改用重量較輕的餐具、餐具和飲料車。具體來說,如果乘客平均減重10磅,則美聯航每趟航班的重量將減少1790磅,這代表每年可節省2760萬加侖的燃油。按照今年平均燃油價格爲每加侖2.89美元計算,美聯航每年將節省8000萬美元。她表示,這相當於每股收益20美分,也是傑富瑞預期美聯航全年每股收益9.5美元的2%。作為目前市面上最爲風靡的減肥藥物,Ozempic是跨國公司諾和諾德製造的一款新型可注射處方藥,用於改善2型糖尿病,其中的活性成分Semaglutide(司美格魯肽)可以減慢胃排空、增加飽腹感,因而被很多減肥人士作爲減肥藥使用。Ozempic於2018年得到美國FDA批准在美上市,該藥品銷量近年呈指數級增長,被譽爲減肥「神藥」。今年下半年以來,全球能源價格飆升。過去三個月,紐約港的航空燃油價格上漲了39%,即每加侖89美分,在上週五達到3.19美元。根據美國運輸統計局和美國航空公司今年的預測,每加侖航空燃油每增加10美分,航空公司每年就會損失20億美元。面對日益上漲的燃料成本,卡哈奧格魯在報告中寫到,「航空公司應該同樣認識到此減肥藥好處。」
美國Challenger裁員報告:5月近4000人因「AI」失業
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讓「AI」這一因素首次被納入了美國Challenger企業裁員報告中,或許AI引爆的裁員浪潮才剛剛開始。周四(1日),美國5月挑戰者企業裁員人數超8萬人,同比大漲287%。值得注意的是,約有3900個工作崗位受到了AI的衝擊,這也是人工智慧首次成爲裁員原因。先前有報導指出,ChatGPT引爆的AI熱潮,正顛覆包含醫療保健、設計、人力資源、金融、營銷在內的各行各業,從辦公工具到編程系統,AI使用率將佔知識工作者總數的30%。AI應用程式正以指數級的速度更新著,也使失業恐懼越來越濃,白領階層開始擔憂不久後工作將被AI徹底取代。高盛(Goldman Sachs)此前曾測算,生成式AI將搶走全球3億崗位,其中律師和行政等白領面臨的風險最大,而這將進一步提振生產力,預計在未來10年間,全球GDP每年將提高7%。報告中提及,根據不同職業工作的數據來看,歐美地區約三分之二的工作都將受到人工智慧的影響。在美國,約63%的工作自動化所佔比不到一半,這些員工可能會繼續從事現在的工作,並可以利用自動化節省時間,提高生產力;另外30%從事體力或戶外工作的人不會受到影響。在約7%的美國員工所從事的工作中,超過一半的任務可以由AI完成,較容易受到取代。IBM首席執行官Arvind Krishna此前在接受彭博採訪時承認這一風險很大。他在該公司的26萬名員工中看到,其中30%的員工在五年內將被AI和自動化所取代。截至5月美國企業計劃的裁員人數已經達到約41.7萬人,超去年同期的四倍。數據顯示,AI對白領工作的取代是顛覆性的,對AI的運用能夠使公司運營更有效率。Employment America 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在截至今年3月的一年時間內,失業白領人數增加了約15萬人,其中包括專業服務、管理、計算機職業、工程和科學家。一些專家因此預計勞動力需求將發生永久性的轉變。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人工智能實驗室 DeepMind 的聯合創始人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在5月10日於舊金山舉行的GIC橋樑論壇上表示,AI的技術發展將在未來10年威脅到白領階層,並使大量白領淪爲Loser。蘇萊曼在論壇上表示:「毫無疑問,未來5到10年,許多白領工作都會不再一樣,社會將有大量的失敗者。(他們)將非常不高興,非常煩躁不安。」
金正恩主持中央軍事委員會議 疾呼「擴大軍演、加強備戰」
朝鮮官媒7日指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主持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會議時,承諾擴大作戰演習並加強戰備工作,同時還鼓勵武裝部隊發揮「屢戰屢勝」的精神。據《印度斯坦時報》援引北韓官媒《朝鮮中央通訊社》的報導,北韓官員在6日舉行的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會議上,討論了一系列重大軍事變革的任務,包括「不斷擴大和加強作戰演習」以及「更加嚴格地完善戰備工作」。報導稱,有跡象表明北韓正準備在首都平壤舉行大規模閱兵典禮,以慶祝8日的朝鮮人民軍成軍75週年紀念日。而金正恩可能也會藉由本次活動展示其核武器和導彈計劃的研發成果。北韓2日譴責美國及南韓的演習已達「極端紅線」,並揚言華府將把朝鮮半島變成「巨大戰爭軍火庫和更危險戰區」,尤其還向該地區部署戰略轟炸機和航空母艦等更先進的軍事資產。北韓聲明指出,只要華府採取敵對政策,平壤就無意進行對話,而且將會以「最具壓倒性的核力量」對抗美國的軍事行動。平壤當局在2022年共發射了70多枚彈道導彈,其中包括旨在打擊韓國或美國本土的潛在核武器,以回應美國與南韓擴大的軍事演習,在去年12月的一次重要政治會議上,金正恩也呼籲該國的核彈頭應呈「指數級增長」,並開發威力更大、射程可達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
2023年全球主要危機展望 台海衝突已成最顯著爆點
新年伊始,全球多家智庫、專家近來紛紛出具報告及調查稱,在2023年的全球主要危機展望裡,台灣海峽軍事衝突已經成為最顯著的爆點。據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連3年將台海列為全球潛在衝突中最高級別,經濟學人也認為兩岸衝突列為今年重要趨勢,《美國之音》報導,國際問題學者預估,中國對台灣的軍事脅迫升級可能導致一場捲入美國的台海軍事衝突,這樣的風險在2023年只會有增無減。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下屬的「預防行動中心」日前發布《2023年預防優先次序調查》(Preventative Priorities Survey 2023)報告,將「中國對台灣升高施壓,包括增強軍事活動,引發嚴重兩岸危機,並涉及美國與其它區域國家」列入發生機率中等、嚴重衝擊美國利益的「第一級風險」中的首位。同屬這一風險指數級別的其他衝突還包括:俄羅斯對烏克蘭衝突升級,導致北約成員國直接參戰的風險;北韓核項目和彈道飛彈引發東北亞安全危機等。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近日也公布針對167名國際問題專家的調查指出,大多數專家(70%)認為北京會在未來10年內尋求強行收復台灣。受訪專家甚至認為,未來10年台海爆發戰爭的可能性高於北約與俄羅斯發生衝突的可能;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也於年初發布台海局勢兵棋推演,結果以美台慘勝告終。《經濟學人》副總編輯斯丹迪奇(Tom Standage)近日也表示,台灣是2023年最顯著衝突爆點。中國可能會覺得歐美光是顧及烏克蘭就分身乏術,現在會是攻擊台灣的絕佳時機。因此評估2023年中國在台海發射飛彈的機率會有6分之1,但中國更可能會在東海、南海進行武力恐嚇,來測試美國及其盟友態度。《美國之音》12日報導,外交關係協會10日為該報告舉辦調查解說會。報告主要作者、預防行動中心主任史泰爾斯(Paul B. Stares)在會上表示,美國在台灣海峽的地區安全戰略首先需要挫敗中國犯台的信心,但難點是如何避免美國的軍事部署激怒北京、發生適得其反的結果。「所以美國要試圖做的是增強台灣的自衛能力,從而通過阻絕來威懾中國…降低他們發起行動的信心,而不是通過報復其所作所為這種懲罰的方式來威懾。」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項目副主席兼總監馬洛尼(Suzanne Maloney)在會上表示,北京清楚意識到,在處理台灣問題上需要掌握一個最佳機遇期。他們(中國)採取的行動以及國際社會採取的行動,可以讓這個機遇期延長,也可以縮短。拜登政府和在亞洲的夥伴面臨的真正挑戰,是如何試圖延長這個時間窗口,努力確保讓中國沒有動機去迅速行動或突然行動,尤其是當習近平在國內和整個地區都面臨壓力的這個時間點。
特斯拉迷關注太空移民 馬斯克親回:盼20年後建立火星城市
太空探索事業SpaceX執行長,同時也是全球首富的馬斯克,一直以來都致力於發展人類登陸及移民火星的計畫,使人類成為多行星物種。馬斯克也時常在推特分享日常瑣事,日前,他也在推特上表示,希望20年後在火星上能建造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Tesla Owners Silicon Valley(矽谷特斯拉車主俱樂部)於8月14日在推特上發文,內容有SpaceX在2002年剛創辦時和2022年現在的樣貌,在2002年時,公司看起來規模並不大,而到了2022年時,已經在建造火箭了,可想進步幅度之大,在文中也標註了馬斯克的帳號,並詢問最近SpaceX的進度如何,文一PO出,沒想到真的釣到馬斯克本人的回覆。文章於14日發出,馬斯克也在當日就回覆,「希望在20年後火星上能有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馬斯克親自回覆網友貼文。(合成圖/Tesla Owners Silicon Valley推特、SpaceX官網)馬斯克在7月時表示,人們會在有生之年,看到人類登上火星,更表示要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文明,他說,若發射速度成指數級增長,則人類首次登陸火星需約20到30年,也補充道,這份時間表的設定是每次航班約運送10萬人,預估將會運送200萬人。馬斯克曾經提及,火星探險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也不是一件舒服的,而事漫長的旅程,甚至可能不會活著回來,但會是一趟光榮的奇妙冒險經歷,也告訴大眾,火星探索不是富人的逃生通道。
南韓首見BA.2.75病例!仁川60歲男無海外旅遊史 疑社區中染疫
新冠病毒一變再變!繼Omicron高傳播力的亞型變異株BA.4、BA.5成為全球多國的主流病毒株之後,新型亞變種「BA.2.75」也被發現快速在世界擴散,且在鄰近台灣的日本於13日傳出首例後,南韓也於14日發現首例BA.2.75感染個案,患者為一名60多歲男性,無海外旅遊史。日本、南韓近日都出現新冠疫情升溫跡象,南韓近日受到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影響,每日確診人數暴增,專家更警告8月下旬至9月恐怕會出現日增20萬例情況。不過根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14日表示,在發現仁川一名60歲男性確認感染BA.2.75亞型變異株。檢疫部門目前正在對該名患者進行疫調工作,並了解他並沒有海外旅遊史,因此分析認為,BA.2.75很可能已經在南韓社區內傳播;目前該名病患已經在家中接受治療,其同住家人、同社區住戶還沒有發現更多確診病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75起初是在今年5月於印度發現,至今已經在包括美國、澳洲、德國、英國等11國被發現,而它因為具有高度迴避免疫的特性,加上擴散速度快,因此又被稱為「半人馬座」(Centaurus)。美國臨床病毒學主任馬修(Matthew Binnicker)指出BA.2.75在印度的傳播率呈現指數級增長,但目前專家還不清楚它是否會有更嚴重的症狀和致死率。
新變異株BA.2.75突變超多!疑具備免疫逃脫能力 傳染力恐更強
繼Omicron高傳播力的亞型變異株BA.4、BA.5成為全球多國的主流病毒株之後,如今又有新的亞變種BA.2.75被發現侵入了11個國家,科學家們對此相當憂心,因為BA.2.75含有大量額外的突變,且疑似具備免疫逃脫能力,意味著此病毒可能更具傳染力。據英國《衛報》、《洛杉磯時報》的報導稱,綽號「半人馬座」的新變異株BA.2.75首先在印度被發現,但目前已蔓延至以色列、澳洲、美國、英國、加拿大和德國等其他10個國家。目前BA.2.75在印度的傳播率已呈現指數級增長,在短時間內將成為其主流病毒株。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正在密切監測BA.2.75,儘管首席科學家斯瓦米斯坦納(Soumya Swaminathan)坦言,還沒有足夠樣本,能夠評估其嚴重性。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ECDC)也於7日將BA.2.75指定為「監測中變異株」,這意味著有一些跡象表明它可能更具傳播力或導致更嚴重的症狀,但目前的證據還無法進行有效評估。美國臨床病毒學主任馬修(Matthew Binnicker)也認為,現在就要對BA.2.75下結論為時過早,而且並不清楚它是否會有更嚴重的症狀和致死率,但它疑似可以繞過疫苗接種與染疫後而產生的免疫力,這讓專家們非常憂心。尤其新德里科學與工業研究所的印度科學家在近日指出,BA.2.75已在印度數個邦內被發現,且傳播速度似乎比其他當地流行的變異病毒還要快。英國里德大學病毒學家格里芬(Stephen Griffin)說,BA.2.75比先前的Omicron「前輩們」出現了更多的突變,尤其它有一個很明顯的差異,也就是刺突蛋白發生了驚人的進化,讓冠狀病毒可以更有效地與健康的細胞結合,這種基因調整使病毒更容易躍過保護性蛋白質,也就是俗稱的抗體。倫敦帝國學院病毒學家皮考克(Tom Peacock)則指出,BA.2.75絕對有機會取代現在主流的病毒株BA.5,即使沒有,人們接下來也要面對「變種病毒的新變種」。他還補充:「突變的數量及組合賦予病毒更強的『百搭』屬性,所有突變帶來的影響加起來,比每個部份的突變還更糟糕。」許多專家認為,BA.2.75的出現是提醒大眾新冠病毒仍在不斷突變與傳播,因此接種疫苗和加強劑仍是抵禦病毒的最佳方法。不過格里芬倒是覺得除了疫苗之外,還需要制定更長期的計畫來對抗未知的變異株,例如改善室內空氣的通風、過濾系統或確實執行消毒和染疫隔離等。
新變種BA.2.75疑有免疫逃脫能力 11國淪陷且印度呈指數型增長
繼Omicron高傳播力的亞型變異株BA.4、BA.5成為全球多國的主流病毒株之後,如今又有新的亞變種「BA.2.75」被發現了,科學家們對此相當憂心,因為BA.2.75疑似具備免疫逃脫的能力,而且目前已有11國淪陷,尤其印度的傳播率還呈現指數級增長。據《洛杉磯時報》的報導稱,新變異株BA.2.75目前已蔓延至印度、澳洲、美國、英國、加拿大和德國等全球11個國家。美國臨床病毒學主任馬修(Matthew Binnicker)認為,現在就要對BA.2.75下結論為時過早,而且並不清楚它是否會有更嚴重的症狀和致死率,但它疑似可以繞過疫苗接種與染疫後而產生的免疫力,這讓專家們非常憂心,尤其是它在印度的傳播率還呈現了指數級的增長。目前科學家們還不清楚BA.2.75的傳播率是否超越BA.5,不過新德里科學與工業研究所的印度科學家指出,BA.2.75已在印度數個邦內被發現,且傳播速度似乎比其他當地流行的變異病毒還要快。BA.2.75與先前的Omicron「前輩們」有一個很明顯的差異,它的刺突蛋白發生了突變,讓冠狀病毒可以更有效地與健康的細胞結合,這種基因調整使病毒更容易躍過保護性蛋白質,也就是俗稱的抗體。目前還需要幾周的時間,才能得知BA.2.75是否會改變整個大流行的發展軌跡。專家認為,BA.2.75的出現是提醒大眾新冠病毒仍在不斷突變與傳播,因此接種疫苗和加強劑仍是抵禦病毒的最佳方法。美國目前可能也會在秋季針對突變的Omicron毒株更新疫苗開發的配方。
Omicron來襲「台灣人最輕鬆」 醫預言:再不久確診數字指數級大量增長
本土疫情升溫,精神科醫師潘建志表示,台灣防疫警戒程度只有20分;他預言,「Omicron確診數字,在台灣呈指數級大量增長,我預料再不久就會出現。」潘建志昨(16日)在臉書提及,「Omicron大舉入侵,先進國家都怎麼應對?放牛吃草?自然免疫?和病毒共存?沒有啦,各國還是很緊張,以World Data網站學者評估的防疫警戒等級分數,台灣幾乎是發達國家中最低的。」疫情警戒分數,台灣偏低。(圖/翻攝自臉書/BillyPan 潘建志醫師)他指出,生產BNT疫苗的德國確診數來到歷史新高,而防疫警戒程度也拉到了84分,超過台灣的三級警戒,其它國家如美日新韓以色列,分數都在40-60分左右,義大利、法國、加拿大也嚴陣以待,分數均在70分以上。至於台灣,潘建志說,「台灣人最輕鬆,只有20分。」他也預言,「Omicron確診數字,在台灣呈指數級大量增長,我預料再不久就會出現。那麼,台灣警戒程度應該升級嗎?特別是在農曆年前?大家怎麼看?」對此有網友認為,這波可能會壓不下來,從西堤的案子擴散出去,輕症或無症狀的人到處走,感染的速度快了兩倍,尤其是過年會有大量的人口流動,到時疫調更麻煩,感染的範圍會更大。另外也有人認為,建議讓大家過個年,不要強制停止經濟活動,但應該要有些規範來減少群聚,特別是尾牙聚餐、看電影、唱歌一類的,能免則免。
台灣「這指數全球最低」 醫預測:指數級確診暴增要來了
Omicron疫情持續延燒,指揮中心今(16日)下午公布新增10例本土個案、41例境外移入,其中桃機衍生社區疫情已累計至80名個案。醫師潘建志就指出,若依學界評估的各國疫情警戒指數來看,台灣不僅是發達國家中警戒數字最低的,潘建志更預測「台灣很快就會出現Omicron確診數指數級增長」的現象。潘建志在臉書發文指出,從「World Data」網站學者評估的防疫警戒等級分數,可以發現先進國家面對Omicron大舉入侵,均呈現「很緊張」的應對方式,但台灣自Omicron攻破國門至今,卻仍是該指數在「發達國家中最低的」,只有20分。潘建志表示,即使是國民第3劑施打率破5成,且為BNT疫苗生產國的德國,其確診數來到歷史新高時,就讓防疫警戒指數升高到84分,超過台灣三級警戒時的分數,其它國家如美、日、新、韓與以色列,分數都在40至60分左右,加拿大、義大利和法國則均在70分以上。台灣的疫情警戒分數明顯低於其他國家。(圖/翻攝自潘建志臉書)潘建志分析,造成台灣防疫警戒等級分數異常低的原因,與「台灣是少數Delta清零的國家」有高度關聯,但這情況可能很快就會結束。他預測,台灣的防疫警戒等級分數再過不久就會出現「指數級大量增長」,屆時台灣警戒程度是否應該升級?甚至特別在農曆新年前啟動升級?將成為民眾與中央不容忽視的問題。潘建志也認為,雖然確診Omicron大多為輕症,但感染數暴增,導致疫情變得難以預測,若整個社會放棄抵抗想與病毒共存,「先倒下的將是血汗醫護」,且確診的分母如果太多,以絕對數量來看,還是會有更多人變成重症,因此,他呼籲民眾別幻想與病毒共存。
為對抗中國威脅 外媒爆料「至少7國暗中助台打造潛艦」
國外媒體《路透社》於29日發表「T-Day: The Battle for Taiwan」專題報告的第二部分,內容中指出,因應中國近年來的軍事威脅,許多潛艦技術供應商在所屬政府的同意下,秘密協助台灣打造潛艦,而暗中出手協助的國家數量至少有7個。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台灣已秘密從至少7個國家成功採購潛艦技術、部件和人才,以此建立水下艦隊,該艦隊有可能對中國的任何襲擊造成沉重打擊。其中也從美國獲得了關鍵技術,包含作戰系統套件和聲納技術,但「援助是來自美國以外的地方」。而同樣擁有核動力彈道導彈與核潛艦的英國也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支持。報導中指出,英國皇家海軍潛艇艦隊的退役準將麥吉(Ian McGhie)是其中的關鍵人物,一名不具名的關鍵人士表示,麥吉協助一家直布羅陀的公司招募工程師,其中包含了前英國皇家海軍的船員。《路透社》根據國際貿易部所釋出的訊息,內容中指出,英國政府批准當地潛艦公司向台灣供應潛艇部件、技術或軟件的多項出口許可證。在過去三年中,獲准出口到台灣的潛艇技術的價值呈指數級增長。而除了英美之外,台灣也至少從5個國家中聘請了許多專家、工程師、前海軍軍官,其中包含了澳洲、韓國、印度、西班牙與加拿大。這些專家們在高雄的造船廠為台灣負責打造潛艦的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CSBC)提供專業的技術。報導中也提及,這項代號為「海昌計畫」的國造潛艦計畫從2017年正式啟動,根據政府所發出的聲明,台船於2020年開始正視建造,目標是在2025年前交付第1艘潛艦,整體計畫將會建造8艘潛艦。早在1980年,荷蘭就曾對台灣出售潛艦,結果導致中國對荷蘭施壓,降低了外交關係。荷蘭外交部也對《路透社》表示,為了恢復關係,荷蘭曾於1984年與中國簽訂協議,內容中表示「不會出口任何新式軍品給台灣」,截至目前為止,該項協議仍屬在有效範圍中。一位台灣的知情人士表示,潛艦項目負責人制定了一個十分低調的戰略,為了避免中國政府對外國政府施壓,台灣的潛艦團隊是直接與國外的潛艦技術公司接洽後下訂單,之後這些公司就會拿著訂單請求所屬政府批准出口許可證。中間雖然發生德國供應商突然終止交易的事情,但台灣潛艦項目負責人早就制定了應對方式,當時就要求許多重要的潛艦技術,其供應商的來源至少要維持2至3個,以避免有廠商因為任何原因中途退出。報導中指出,各國在潛艦技術上的援助,對台灣來說是一個突破,許多潛艦技術出口國,其實與台灣並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但依然選擇暗中協助。一位了解該項目的台灣知情人士就表示「我們能獲得所有的技術出口許可,就可以知道有許多國家正在幫助台灣,台灣並沒有那麼孤單」。
疫情呈指數級成長!歐洲染疫死亡病例破百萬 全球累積1.3億確診
新冠疫苗接種正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展開,世界衛生組織12日表示,全球已接種超過7.8億劑新冠疫苗,但每周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仍持續上升。當天歐洲疫情更跨越一個令人心碎的里程碑,12日歐洲染疫病逝人數突破百萬人。德國累計確診人數破300萬,恐面臨「最重一波」疫情。世衛組織也警告說,疫情軌跡正呈指數級成長。全球累計確診超過1.3億例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顯示,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3億例,死亡逾294萬例。世衛組織祕書長譚德塞表示,今年1月和2月全球新增確診病例曾連續6周下降,最近卻連續7周增加,新增死亡病例連續4周上升,亞洲和中東一些國家的病例仍在大幅增加。譚德塞強調,新冠疫苗是重要而有力的抗疫工具,但不是唯一工具。許多國家已經證明,行之有效的公共衛生措施、迅速且持續反應的強有力系統能夠遏制新冠病毒。歐洲最嚴重 法國已破500萬在歐洲52個國家和地區,新冠累計死亡病例突破100萬例,近6成發生在六個國家:英國(病歿人數逾12.7萬)、義大利(逾11.4萬);俄羅斯(逾10.3萬)、法國(逾9.9萬);德國(逾7.8萬),以及西班牙(逾7.6萬)。目前法國是歐洲染疫人數最多的國家,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破500萬例,當局正擴大疫苗接種範圍。德國確診總人數在全球位居第10,12日公布累計確診人數超過300萬,次於美國、印度、巴西、法國、俄羅斯、英國、土耳其、義大利和西班牙。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目前德國每天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數居高不下,重症患者也在增加,德國或正處在「最嚴重一波」疫情。印度第二波疫情 急速惡化梅克爾同時表示,即使德國民眾快速接種疫苗,也不能排除變異新冠病毒在全球傳播,導致接種疫苗失效的風險。為因應日趨嚴峻的疫情,德國聯邦政府擬於本周推動修法,推出全國統一、更為嚴厲的防疫措施,包括強制實施宵禁。德國零售業、餐飲和飯店業者擔心出現破產潮。英國12日起鬆綁防疫限制措施,1月初起暫停營業的非民生必要零售商店、酒吧、健身房等公共消費場所陸續重新開放,一些商店門出現排隊人潮。印度確診病例近幾周快速增加,累計超過1368萬人染疫,超越巴西的1352萬人,已成為全球疫情第2嚴重的國家,僅次美國。印度第二波疫情急速惡化,當局批准第3款新冠疫苗俄羅斯「衛星-V」(Sputnik-V)疫苗緊急使用。
全球每週至少5萬人因染疫喪命 世衛:無法接受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感染人數每日仍在不斷攀升,即將突破100萬人,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8日表示,現階段全球每週約有5萬人因染疫而喪命,數字之高令人無法接受。根據《Manila Bulletin》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提到,目前因新冠肺炎病毒所導致的全球死亡和感染率處於平穩狀態,而非呈指數級增長,雖可謂為一項好消息,但仍舊無法抹去區域和次區域範圍內部分國家病例數大幅攀升的事實。根據法新社彙整的官方來源數據顯示,自從去年12月大陸爆發疫情以來,因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而死亡的人數已達到94萬7千人,並且有超過3,020萬人確診。世衛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Michael Ryan)在線上記者會說道,「全球每週新增約180萬至200萬起確診病例,平均每週死亡人數則介於4萬至5萬之間。」萊恩表示,「幸運的是,疫情數據未呈現指數增長。但這仍是急需解決的極高數字,這也並非我們樂見的情況。」此外他也提及,抗疫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儘管隨著治療技術改善,被感染者的死亡人數已有下降,但仍無法接受每週有5萬人因染疫而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