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稅
」 財政部 房地合一稅 打房 房價 房地產房市價量增溫國庫也賺飽!2024房產稅收將挑戰3900億新高
受惠房地產價格與交易量雙雙增溫,統計今年前10月房地產相關稅收已達2729億元,全年有機會挑戰3900億元,將創歷史新高。其中房屋稅收與房地合一稅收也雙雙來到頂峰,反應價格大幅上漲與新成屋數量多,尤其新成屋的房屋稅因為標準單價拉高後,稅收一路成長。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地產的持有稅在房屋標準單價拉高後,持有新房屋的屋主房屋稅負擔明顯增加,未來若沒有設籍的屋主,例如因為學區等需求戶籍遷出,導致房屋沒有人設籍,房屋稅就無法適用自用住宅稅率,再加上近年交屋潮帶動,房屋稅稅收還會增加,房屋稅屬於地方稅,稅收增加也有利於地方發展。根據財政部113年10月全國賦稅收入初步統計,今年房屋稅稅收已達922億元,首度突破900億元,房地合一稅收前10個月857億元,已經寫下歷史新高,契稅前10個月稅收159億元,土地增值稅前10個月749億元,地價稅則是仍在課徵階段,過去兩年地價稅稅收都在940億元,今年應不會有太大變動,推估這些房地產的交易稅與持有稅收今年可望挑戰3900億元。曾敬德表示,持有稅因為房屋標準單價拉高,再加上新成屋不斷落成,預料未來稅收也會達每年千億元,民眾購買新成屋持有成本的負擔增加,至於交易稅則多是因為2016後買進的房地產價格大漲帶動,今年推估房地合一稅收也增加到近千億元,對於國庫也大大進補。也因為稅收增加許多,民眾應多利用合法管道節稅,例如注意戶籍設籍規定,同時房地合一稅也有重購退稅等優惠,建議最好提早詢問專業人士做好規劃,避免被國稅局關注。
央行「史上最嚴」打房衝擊營建股 網議論:打不到有錢人
央行19日召開第3季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信用管制再加碼,調升存準率1碼,今(20)日營建股開盤大受衝擊,興富發(2542)跌8.95%;愛山林(2540)跌9.45%;長虹(5534)重挫9.77%。不僅如此,達欣工(2535)跌3.02%;宏普(2536)跌4.24%;日勝生(2547)跌2.44%均受到打房影響。為抑制房市投機與囤房行為,央行宣布修正「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自9月20日起實施,主要修正包含:第1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並針對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調降為5成,擴大全國。此外,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及第3戶(含)以上購屋貸款之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餘屋貸款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不過有網友在PTT發文直言,「有錢人用現金買房,打房都打不到」,認為央行的信用管制,高潮一波接一波,這次升息、取消寬限期,不只打到自住首購,換屋族、小投資客更被打到昏迷,但是有錢人用現金全款買房、商辦、土地,不管央行出什麼招都不會被影響,繼續爽爽炒房,好奇「該怎麼打房才能打到這個族群?」文章一出,不少網友留言表示,「提高持有稅,漸進式買賣不動產資本利得稅增加,例如成交1億、5億、10億的資本利得課徵20/40/60」、「囤房稅空屋稅啊,但上了一定掉選票」、「累進式持有稅&累進式資本利得稅,絕對有效,但應該沒人敢這樣玩,因為會打到一堆政治人物」、不過也有人不以為意,直言「現金買房投報太低了,真的是大財團想穩健配置才會這樣」、「每個升息都在哀哀叫,扯什麼現金買房」、「有錢人到底要怕什麼?」、「央行沒有要打現金買房的阿,央行要打借錢買房的投資客」。
租稅負擔低?財政部公布數據 台灣低於OECD國家平均
囤房稅2.0即將上路,財政部公布不動產經常稅(持有稅),占整體GDP(國民生產總額)約0.8%,低於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平均1.0%。不動產持有稅稅基較為穩定,且常作為輔助調控房地市場的政策工具,財政部表示,2025年開徵囤房稅2.0,不動產持有稅占比可能會有新的變化。財政部資料顯示,2022年台灣的財產稅占總稅收有明顯變化。所謂財產稅包含不動產的持有稅如地價稅與房屋稅、金融與資本交易稅,包含證交稅、期交稅;以及遺贈稅與其他如契稅。2022年財產稅占總稅收大約是13.5%,相較於2021年的18.4%,下降4.9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2022年所得稅收大幅貢獻,排擠到財產稅的比重,其中不動產交易所得像是土增稅、房地合一稅在OECD的分類當中,也都算入所得稅當中。就財產稅占總稅收來說,2022年不動產持有稅占比41%、金融資本與交易稅42.3%,不動產持有稅和金融與資本交易稅平分天下,而遺產稅及其他則只有16.7%。財政部表示,2021年台股價量創新高,使得金融與交易稅上升突破5成,而2022年則回歸正常,回到4成左右。不動產持有稅不僅視為持有房屋者的租稅負擔,同時是輔助調控房地市場的政策工具。其占GDP比重觀察,產權清晰且仰賴不動產持有稅的北美地區包含加拿大、美國與墨西哥平均達到2.0%最高;已開發國家像日本、澳洲、紐西蘭在1.6到1.9%間,南韓也有1.2%、OECD國家平均則有1.0%;台灣約0.8%,與歐盟、香港、新加坡差不多。亞太地區方面,開發中國家產權不清晰、稅制設計不完整占比就極低,像是菲律賓只有0.4%,柬國、寮國、印尼都只有0.1%,而泰國和越南甚至都還未達0.1%。財政部表示,2024年7月起實施囤房稅2.0實施,2025年5月開徵,屆時不動產的持有稅比率可能會有新的變化。
《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前逃命…Q2房地合一重稅增加3成 投資客真有拋售潮
2023年Q2個人房地合一課徵統計表《平均地權條例》7月上路,投資客真的有拋售潮。財政部公布最新房地合一稅細項,今年第2季成交件數比上季增加5585件,其中5年內短期脫手重課35%到45%稅率的件數與金額,都季增約3成,顯見趕在政府打炒房措施上路前,不少人選擇短期拋售。根據房地合一2.0的規範,持有稅率在2年之內,房屋交易所得會被課徵45%的重稅;持有超過2年但在5年之內,則課徵35%,因此房地合一稅被課徵35%以上的重稅件數與稅額,被視為房屋市場短期交易和投資客動向指標。根據資料顯示,今年第2季房地合一稅課稅件數有2萬8161件,比上季多出5585件,增幅26%,但年減10.74%。其中課徵45%件數增加23%、稅率35%件數更大增34%,兩者合計課重稅件數季增近29%;稅額上則有111.22億元,相較去年仍少了5%,來自短期交易貢獻過5成,其中課徵45%稅率減幅將近3成,相當可觀,而35%減幅則有8%。今年的變化來說,相較於第1季萎迷不振,第2季因為《平均地權條例》打炒房上路,投資客出現拋售潮,房地合一稅明顯增溫。但整體而言,今年上半年整體房地合一稅不論件數、稅額還是持續縮減,件數5萬467件,年減17%,短期交易件數下滑約2、3成;整體房地合一稅額也只有197.58億元,年減幅度約1成。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表示,《平均地權條例》上路之前,確實帶動一波,加上8月的新青年安心成家上路,確實為房市帶來小高潮。但整體而言,央行的信用管制限縮、內政部的《平均地權條例》已經上路管制,外加財政部的房地合一2.0,已經掐住房市交易的脖子、無法阻擋成交量變少、價格難跌的趨勢,預期今年房市交易量仍會遜於去年大約1成。
豪宅冷氣團報到2/300萬防線差肩而過 富人低調技術性「不創高價」
北市豪宅市場近3年受台商資金回流滋潤下,為市場注入豐沛動能,每坪單價進入200萬元俱樂部的交易可以說是價量齊揚,但前央行總裁彭淮南的「300萬元防線」始終難攻破。CTWANT記者採訪房仲業者,歸納出3點原因,除了政府對豪宅貸款限制、課稅加重外,有錢人低調不想曝光,也可能「技術性」讓價格控制在300萬元以下。根據最台北市地政局統計,去年豪宅交易暴增,全年共計52筆擠進「200萬俱樂部」,也是2013年實價登錄以來,最多的一次。其中以大安區的「信義聯勤」包辦去年北市成交單價的前5名,以32樓總價4.7億元,換算每坪單價299萬元最高,另外3筆成交單價也都落在295~299萬元間,緊貼卻又不超過300萬防線。原本市場預期今年有機會挑戰300萬元大關,沒想到今年黑天鵝滿天飛,市況萎靡下,實價登錄揭露之最高單價已降回每坪260.6萬元。「大家都很有默契,不會去挑戰,目前每坪300萬已成為台灣頂級豪宅難以逾越的天線!」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近年房價飆漲,但是豪宅產品依然未出現創新高,有錢人低調不想曝光或許是價格不容易突破的主因,凡只要創新高價,必定成為媒體大肆報導的焦點,更不用說挑戰彭淮南的「300萬元防線」,在政府抑制房市下,不僅須承受媒體、網路輿論壓力,還有可能成為政府棒打出頭鳥的對象。「信義計畫區一堆天價車位,都是把價格灌在車位,拆算房屋單價時就不會讓每坪價格太高。」一名資深仲介卻透露豪宅交易中「不能說的秘密」。實際打開時內政部實價登錄網站,一個信義計畫區知名中古豪宅,歷年成交資料車位價格從500~800萬元都有,「周邊大家車位價格都500萬上下,就它特別貴,價格特別亂。」該業者懷疑這就是將房價灌到車位的「技術性操作」,房屋加上4個車位一次出售,帳面就暗藏了1200萬元。富人買豪宅怕高調引來媒體、政府關注,偶有出現將房價灌在車位價格中,讓每坪單價貼近社區平均價的作法,因此有不少豪宅會出現車位價格高的離譜的情況。(圖/報系資料庫)再對照已觸頂的「信義聯勤」實價登錄,每個車位價格皆穩定落在500~600萬元。CTWANT記者問,是否因為第一手,建商有表定車位價格所以波動較小?「如果客戶有需要,建商自然配合,因為收到的錢也不會比較少,只是挪一挪罷了。」業者回應,這是合法操作。陳傑鳴也提出,沒有300萬元挑戰者出現,也可能是被政府「蓋牌」。實價登錄主管機關會篩選「去除」顯著「異於市場正常交易價格及特殊交易之資訊」,其中,不揭露的內容就包括「總價或單價過高或過低案件」,以避免影響大眾對房地產交易的正常判斷。今年9月,CTWANT就接獲民眾爆料,購買北市預售屋簽約後遲遲未被放上實價登錄網,以為是建商未正常申報,後來經查居然是「價格漲幅達2成」,被地政局認為偏離行情,因此未公布交易。遭蓋牌預售交易,在北市約有200件,最有名的便是信義區旋轉豪宅「陶朱隱園」。2019年威京集團旗下的承耀公司以每坪單價610萬元、總價18億元買下7樓戶,實價登錄至今皆未揭露。北市府地政局科長鄭益昌解釋,只要超過估價師認定合理價格的上下2成,皆會被列為偏離市場行情,暫且不公開,等到銷售過半、代表市場認同時,會一次放上實價登錄。不過他也回應,「(目前未揭露單價)超過300萬的只有一件,是陶朱隱園的關係人交易。」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認為,政府打炒房之下,民間業者及買家為避免房價「太高調」,不太會去挑戰官方的底限,使豪宅單價難有300萬以上的紀錄。(圖/翻攝自吉美大安花園臉書、張旭嵐臉書)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2021年底央行第四波信用管制,北市7000萬元以上豪宅限貸4成,再加上北市近年進行「房屋標準單價調整」,且豪宅的持有成本也高,降低民眾追價意願。況且自2012年針對豪宅進行信用管制後,政府始終沒有全面解除豪宅的調控措施,前央行總裁彭淮南更設下所謂的「300萬防線」,顯示官方對豪宅的價位天花板頗具堅守立場,民間業者及買家也就不太會去挑戰官方的底限。陳傑鳴也分享,過去不少有錢人為了節稅,幫二代置產買豪宅,現在持有稅重到連富人都縮手,特別是新屋豪宅,因為小孩根本負擔不起這麼高的房屋稅,加上還有房地合一稅,節稅效果大減。現在豪宅市場只剩法人名義買房節稅的需求,在缺乏交易量能下,價格自然不易創高。「目前都沒量了,後續要破300萬更不容易了!」陳傑鳴直言。
2年未回國戶籍被遷出 房地合一400萬免稅額恐打水漂
房地合一稅從2016年上路至今,滿足持有6年400萬元免稅條件的屋主越來越多,不過近年因疫情,有2、30萬人因無法歸國,導致戶籍被遷出,而房地合一稅規定需要設籍、持有並居住連續滿6年,才能享有400萬元的免稅優惠,專家提醒,「一旦戶籍被遷出恐怕無法適用這項優惠條件。」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這波房地產上漲幅度甚大,尤其雙北以外的區域,過去2、3年房價可能就漲了幾百萬,未來出售時就易遇到房地合一稅的問題,而節稅的管道大致有2條路,一個是持有滿6年,可以享有400萬元的免稅額,但須符合設籍居住連續滿6年的規定,若是一買一賣則可以利用重購退稅的優惠條件。根據內政部月報資料顯示,疫情前國內淨遷出往國外一年不到萬人,但從2020至今年上半年為止,淨遷出往國外的人數高達37萬人,推估可能有高達2、30萬人因為疫情滯留海外,且因為相關規定導致戶籍被遷出。而國內的不動產稅負不少規定都必須設籍才能使用自住優惠,對於滯留海外的民眾多少都會產生影響。房地合一稅規定出售自住房地若要享有400萬元免稅所得額,超過400萬元按最低稅率10%課徵的租稅優惠,須個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辦竣戶籍登記、持有並居住於該房屋連續滿6年,且交易前6年內,無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若是事前沒有做好設籍規劃,一旦只有自己設籍且因為滯留海外戶籍被遷出,恐怕就會不符合連續設籍滿6年的規定。至於持有稅的地價稅部分,財政部宣布原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2‰)課徵地價稅之土地,僅設籍人因疫情之故,2020~2021年間戶籍遭遷出,且無其他符合條件者設籍,致2021年及2022年地價稅按一般用地稅率課徵之案件,經稽徵機關審認核准,2021年及2022年地價稅仍可按2‰稅率課徵。
租客嫌床墊髒 吸血鬼房東:租金才2.7萬想睡多好
許多學生或上班族會因為就讀學校或工作地點,選擇租房子。近日有名房東表示,房客嫌床太髒,但租金才收2.7萬想要睡多好,引發網友討論,網友說,「難怪人人說房東是吸血鬼。」近日有房東在房東社團發文說,「身為房東提供這樣的床墊還不夠仁慈嗎?房客竟然嫌髒!」底下有人問他那要看房租是多少,他竟然回「才2萬7而以,想睡多好。」原PO於4日在《爆廢公社》發文表示,房客不是白住,房租2.7萬也是錢,該名房東敢說自己仁慈真是不要臉,「臉忘了在那裡,難怪人人說房東是吸血鬼,政府也無法管,有錢可以買房誰要看房東臉色生活,台灣買房子又貴到嚇人100年也買不起。」原PO表示,租屋族真是可憐,政府也不保護他們,叫國稅局快去跟房東收稅金。據了解,該房子是整層出租,地點位於北市民生社區,房租2.7萬其實不算貴,但591租屋網上的租屋訊息目前已刪除。網友說「整層2.7萬很便宜欸」,原PO則回說「現在不是貴跟便宜問是感覺要收高要有一定質,薪水才4萬租27000貴不貴,這種房子持有稅才3萬坪什麼租2.7萬元老公寓都40年了。」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回覆「我的房東在我住進來的時候就買全新的床,還免費幫我找二手冰箱,租金才9000,認真覺得遇到好房東真的難,遇到不好的真的會崩潰」、「2.7萬還而已,看一看全部東西都還是舊的,我們房租也才6000房東給的東西卻都是新的,真心覺得我們家房東超好」、「自己買一個很難嗎」。
九成民眾認高房價嚴重 民團批房市三箭射垮青年
民團巢運今(19)日與立委賴香伶、邱顯智等人共同召開記者會指出,蔡政府上任以來房價不斷的飆漲,問卷調查顯示,高達九成民眾認為高房價嚴重,三大主因包括交易炒作、持有稅過低以及熱錢湧入房市,然而目前政府措施僅著重打擊「炒作」,且民眾面對租屋困境為租屋黑市所導致,其次才是增加租屋供給,顯見發錢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巢運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購屋問題上,整體有99.3%的民眾認為台灣高房價嚴重。且目前「未居住於自宅」的民眾,未來五年僅不到三成有購屋計畫,其餘則是過去五年曾經想購屋而未果或根本沒有購屋計畫,僅2.7%的民眾在過去五年中順利購屋。整體而言,民眾對於高房價下的購屋整體抱持悲觀態度。賴香伶指出,拆解房屋成本,土地為佔比最高。根據統計,去年全台可開發素地交易金額超過三千億元,其中政府的土地標售案占22.5%,為近五年來的新高,是全台灣最主要的可開發案土地供應者。賴香伶表示,雖然立法院早在2011年時就通過修法,針對500坪以上國有土地發出禁賣令,然而因為當年僅修國有財產法,並未修改地方自治法,留下地方政府可以透過市地重劃或區段徵收,將私有地變成公有地出售,造成中央不能賣地,地方拼命賣地的景象。賴香伶認為,若要根本的解決問題,除了提高稅率與各種限制措施外,政府更應該放棄純財政手段的思維,回到政府開發土地的初衷,以全民利益為出發點的考量,優先解決高房價問題,提高社會住宅比例、審慎評估都市計畫,不該出現把社會住宅用地變賣的情形。賴香伶強調,將持續監督政府如何使用公有地,讓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讓年輕人讓下一代買得起房,有多寶貴的資產,而不是在這一代手上變賣殆盡。
財政部不推囤房稅修法 2點理由曝光
儘管在野黨團均將囤房稅修法列本會期優先法案,但財政部考量對持有多屋者訂定全國一致差別稅率衝擊層面甚廣,且易衍生爭議,決定不推動囤房稅修法。不過,將督促各地方政府合理評定房屋稅稅基及徵收率,合理化房屋稅負。去年11月3日立法院財委會審查囤房稅相關修正草案時,行政院並未提出對案,最後朝野立委提出版本眾多,難以聚焦,國民黨財委會召委李貴敏裁示「擇期再審」,財長蘇建榮並允諾三個月內提出囤房稅修法評估。財政部日前將囤房稅修法可行性評估報告送交立院財委會,結論是對持有多屋者採行加重課徵房屋稅「宜審慎」,主張囤房稅應採受益原則及地方自治,由各地方政府視投入公建資源及區域發展情形,課以不同稅負,讓最大受益者負擔較高稅負。財政部提出二點理由說明不主張囤房稅修法,一是持有多屋態樣不同,在台北市轄內區域發展差距小,訂定差別稅率,沒有爭議;若擴大到全國,各直轄市及縣市房屋均按相同標準課徵,因城鄉差距,恐引發爭議。例如在北市持有精華區4戶大廈與持有台東縣偏鄉4戶磚造房屋,按相同較高稅率課徵,有違公平性。另還需考量繼承或共有房屋等問題,繼承取得多戶祖厝如認屬囤房未盡合理;又共有房屋如何計算持有戶數,持有幾戶認屬囤房,不易訂定全國統一標準。二是增加的房屋稅較容易轉嫁予房客,導致租金上漲。在房客需求彈性較小的租屋市場,若對房屋課徵較高持有稅成本,房東可能將增加稅負移轉予房客,反致租金上漲,對剛就業的青年或經濟弱勢者,加重生活負擔。財政部強調,影響房價因素眾多,租稅僅其中之一,房市價格取決於供需及預期心理,也涉及建造材料、人工、資金等成本因素,房價合理化不能只靠租稅。對多位立委提案非自住住家用房屋採全國歸戶,按持有戶數級距適用差別稅率,財政部提出四點理由,認為實務上難以執行。首先是納稅義務人的房屋可能坐落不同直轄市、縣市,若採全國歸戶,且仍維持現行各直轄市、縣市訂定不同徵收率,實務上難以執行。二是房屋稅按月計徵,年度中如持有戶數或使用情形有變動,將影響適用稅率,稽徵作業繁複。三是無法考量城鄉差距,可能發生都會區房屋實質稅負較偏鄉房屋為低,造成不公平。四是地方稅捐稽徵機關評估,需配合大幅修正資訊系統等,作業約二至三年。
去年台中房價翻倍漲 賴正鎰推測今年「這區」將跟進
台灣房市去年在通膨壓力、游資豐沛、剛性需求高升與置產保值等因素影響下,平均房價漲了30%,其中,台中漲幅達100%,鄉林集團董事長、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看好台積電計畫在中科擴廠效益,今年鄉林將加大台中投資力道,積極覓地搶攻科技族群住宅市場;推案重心則放在雙北市,他預估今年雙北房價將有較大漲幅。國內物價漲價,建材與工人成本高漲,國內維持低利與台商持續回流,為求避免通膨,不少人選擇買房保值,建商也大量購地推案,台灣房市創下近10年來推案與買賣棟數新高,房價也來到高點。賴正鎰表示,去年全台房價平均漲幅約30%,「台中漲幅達100%,以前一坪20萬元,現在新案沒有45萬元買不到,桃園青埔也漲破40萬元,台南去年也大幅上漲50%,預估今年應該會輪漲到雙北地區,可能將有一波較大的漲幅。」他表示,政府面對房市漲價快速,端出許多打炒房措施與囤房稅,內政部今年初再度提出「預售屋新五規」,準備在下半年通過立法,限制預售屋轉手,要讓房市持續降溫。去年全台推案量突破1.8兆元,今年受到政府持續打房,預估推案量將降20%,只剩1.45兆元左右,呈現「量縮、價微揚」的格局。對於政府打房一波波,短期內似乎沒有縮手趨勢,賴正鎰說,建商與房產業都不希望房價再繼續漲上去,也支持政府平穩房價的措施,「但請政府不要一昧猛打房,而是應該訂定土地供給的量,也要針對土地擁有者給予政策,而非全部對建商開刀,應該要尊重市場機制。」他強調,現在營建業嚴重缺工,有錢也發包不出去,再加上國內物價上揚,鋼材與工人成本都漲了1倍之多,職業教育失敗造成缺工嚴重,建議政府開放外勞講了快10年,希望政府能儘快開放民間營造業可以引進外勞,減輕板模或鋼筋綁紮等工人嚴重短缺的情況。「現在建商每年僅剩下3%利潤,淪為『加工業』,是艱困行業,都快活不下去了,不要景氣好就打,景氣不好就拉。」賴正鎰也呼籲,提高稅金只會轉嫁成本給購屋或租屋者,應從地主等土地供給面著手,降低土地成本與房屋持有稅,才有可能真正將房價壓下來。對於鄉林今年推案計畫,賴正鎰表示將會加大在雙北與台中等都會區的推案力道,預計在台灣推案108億元,大陸成都案R6+R4地塊住宅190億元,今年兩岸總銷高達近300億元。
國內物價上揚 賴正鎰:通膨至少要維持兩年
政府連連打房,鄉林集團董事長、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今天指出,台灣房市去年在全球通膨壓力、游資豐沛、剛性需求高升、都更危老土地稀缺及資金置產保值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平均房價漲了30%,面對政府今年將升息並持續祭出土建融管制及預售禁止轉手等打房措施,他擔心建築開發業的年獲利率僅剩3%,恐淪為「加工業」。世界各國為因應新冠肺炎造成金融市場震盪、經濟活動停頓,各國推出大規模激勵性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來減少衝擊,大量印鈔撒幣挹注資金購債,像是美國投入六輪共5.54兆美元的經濟救助措施,而歐盟也有1.85兆歐元(2.2兆美元),日本達20兆日幣,大陸也投入6.35兆人民幣,各國以購債或發放失業補助或生活津貼,企業利息補貼等紓困措施,緩解經濟衝擊,疫情造成的海運塞港,貨運延遲至少還要兩、三年才能解決。國際經濟局勢受貨運影響,全球民生物資,原物料開始漲價,通膨浮現,美國過去一年來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整體CPI上升 7.5%,創下自1982年,30年以來的最高水準,美國聯準會去年即透露今年將緊縮QE,調升利率,歐美資金流竄亞洲,也影響台股匯市與房市。賴正鎰說「通膨至少要在維持兩年!」賴正鎰表示,國內物價不斷漲價,建材與工人成本高漲,國內維持低利與台商持續回流,為求避免通膨,不少人選擇買房保值,建商也大量購地推案,台灣房市創下近10年來推案與買賣棟數新高,房價也來到高點,六都中的台中市漲幅居冠,桃園與台南居次,高雄緊追在後,新北與台北因為無地可買,推案少,所以房價漲最少。去年全台房價平均漲幅約30%,其中,台中漲幅達100%,一般新推案的房價已漲到45萬元,桃園青埔也漲破40萬元,他預估今年應該會輪漲到雙北地區,可能將有一波較大的漲幅。他表示,政府面對房市漲價快速,端出許多打炒房措施與囤房稅,央行與內政部已祭出四度出手打炒房,內政部今年初再度提出「預售屋新五規」,準備在下半年通過立法,限制預售屋轉手,要讓房市持續降溫。去年全台推案量突破1.8兆元,今年受到政府持續打房,預估推案量將降20%,只剩1.45兆元左右,呈現「量縮、價微揚」的格局。對於政府打房一波波,短期內似乎還沒有縮手的趨勢,賴正鎰再度為房市相關產業的上下游業者請命,他說,建商與房產業都不希望房價再繼續漲上去,也支持政府穩房價的措施,但請政府不要一昧猛打房,而是應該要尊重市場機制。他也強調,國內物價上揚,建築業的鋼材與工人都漲了一倍之多,漲幅驚人,希望政府能儘快開放民間營造業可以引進外勞,減輕板模或鋼筋綁紮等工人嚴重短缺的情況,此外還要控制物價,包括混凝土需要的砂石開採與水泥等的招標作業,應該設法穩定價、量。他建請政府不能光把抑制房價上揚的壓力放在建商身上,他說,現在建商每年僅剩下3%利潤,都快活不下去了,政府打房搞錯方向,因提高稅金只會轉嫁成本給購屋或租屋者,應從地主等土地供給面著手,降低土地成本與房屋持有稅,才有可能真正將房價壓下來。
財政部曝房屋稅審查2方向:限縮免稅門檻、囤房稅暫不修
財政部高層指出,下會期房屋稅條例審查有兩大方向,包括限縮房屋稅免稅門檻(房屋現值10萬元以下免課房屋稅)排除法人與限定自然人三戶內適用,防堵化整為零;另針對囤房稅率上限,因地方政府反彈,可能傾向暫不修法。下會期房屋稅條例修法一覽我國為照顧弱勢,現行房屋稅條例規定,若房屋現值在10萬元以下則免課房屋稅。然而,國稅局近年發現不少法人或自然人房東,刻意將名下房產分割小坪數「化整為零」,甚至還出現上千坪房屋按3坪切割案例。依財部統計,近年房屋稅案件約1,282萬件,其中有229萬件(約18%)為免稅案件。在六都房屋稅免稅案件數方面,新北市以23.9萬件居冠、台南市23.8萬件居次、桃園市20.3萬件第三。在其他縣市則以彰化縣22.9萬件領先群雄。為防堵分割避稅,財政部自2021年啟動房屋稅條例修法,排除法人適用,同時也限制自然人最多三戶免稅額度。因朝野對房屋稅該項修法共識高,原本已在2021年5月中完成初審,但當時本土疫情快速升溫且朝野對房屋稅條例另一項囤房稅率未有共識,加上2021下半年會期碰到預算會期與在野杯葛,修法腳步停滯至今。在囤房稅率(非自住住家稅率)方面,原本朝野立委提出多達十個版本修正草案,主張調高非自住住家稅率最高至10%。因應財委會2021年11月3日決議,財政部必須在三個月內(2022年2月3日前)針對囤房稅率天花板3.6%調高與否提出可行性評估報告。官員指出,經徵詢各地方政府意見,我國除台北市外的21個縣市皆反對調高囤房稅率上限,且多數縣市也反對再下修自住稅率1.2%,因每調降0.1個百分點,地方財源將減少11億元。在地方政府反對情況下,目前主要方向仍為暫不調整囤房稅率上下限。官員也表示,除現行已採用囤房稅的北市,台南、高雄、桃園、台中、新北等五都與新竹縣市也表態將施行囤房稅,採四戶或六戶以上適用3.6%稅率,這也和朝野立委提高多屋持有稅理念不謀而合,同時亦兼顧地方自治原則,財政部樂見其成。
豪宅爭霸戰4/屋齡18年豪宅靠「這」點 台玻林家出手闖進最貴交易榜
在政府頻頻打房的疫情時代,豪宅價格一飛衝天,根據屋比房屋以成交單價為基準,彙整2021年全台十大豪宅排行榜,「冠德信義B棟/信義帝格」、「輕井澤」擠進前十名,分別位居九、十。位於信義計畫區分屬的「冠德信義」,去年1月某戶以單價201.7萬元、總價3.5億元,拿下第九,買家登記為峻溢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推測背後買家是飛利浦代理商嘉亨科技掌門人許峻溢,這已非他首次入手「冠德信義」,2018年他也曾以嘉亨科技名義砸3.35億元買下其中1戶。另外,去年5月還有一筆總計7.86億元,每坪單價200萬元的成交案,買家為和郭台銘同住「信義富邦」的科技業許姓董事長,專門從事科技廠區建廠工程,也一口氣成交15樓2戶。信義區豪宅「冠德信義」分屬B、C、F基地,去年1月B案基地2樓戶以單價201.7萬元、總價3.5億元成交,推測買家為飛利浦代理商嘉亨科技掌門人許峻溢。(圖/報系資料庫、翻攝自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網站)「冠德信義」3基地清一色全棟一層一戶,戶戶總價幾乎都破3億元以上,搶攻金字塔頂端客群。業者表示,每棟僅11、15戶,買主都是跨國企業主,社區有人在家的巔峰期間最多不過6至8戶,因此社區管家秘書可以做到其他豪宅案做不到的主動式、一對一「專屬」服務,而在公設享受上採預約制,更能營造一家人使用「包場」的尊榮體驗。睽違2年,大直資深豪宅「輕井澤」再現交易,去年6月以單價200萬元、總價4.2億元售出14樓頂樓戶2戶,也創下社區實價以來次高紀錄,同時衝上2021豪宅排行第十名。根據地籍資料顯示,買家為林女士,戶籍地位在台玻後門的6層樓華廈私宅,而當時該建物的起造人就是台玻集團總裁林伯實,為林家家族自建自住,推估入手的應是台玻林家成員。「輕井澤」位於大直明水路,是當地指標豪宅,雖然屋齡已18年,但因具有水岸景觀稀有性,加上住戶多惜售,實價登錄以來,只有8筆交易紀錄。名人住戶包括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前總統李登輝女兒李安妮、秦漢姊姊孫祥娟等。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表示,即便豪宅產品有貸款限制、持有稅較高,但富人依然可搬現金買房,預期在目前市場資金充沛的環境下,北市豪宅市場未來發展仍有想象空間。(圖/翻攝自葉國華臉書)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表示,隨著生活品質提升,富人對豪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買房的思路也悄然發生改變,早期的豪宅區(如陽明山、中山北路)日漸式微,反而冒出不少後起之秀如位於博愛路的「松濤苑」與位於市民大道的「潤泰敦峰」,原本並非一線豪宅區,但靠個別案件的交易單價成功定錨,躋身頂級豪宅之列,也能看出富人購買豪宅除地段,更會綜合考量建商品牌、服務與規劃設計。至於政府近年一系列打炒房措施對豪宅市場的影響,葉國華表示,精華地段豪宅稀有性難以取代,即便豪宅有貸款限制、持有稅較高,但有需求的富人依然可搬現金買房。內政部祭出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的修法規劃,確實對目前習慣以私法人名義購買豪宅做為公司節稅管道的買盤產生衝擊,不過,因為修法的最終版本仍未知,短線買氣不會因此受創,在低利率與通膨的大環境下,豪宅價格繼續墊高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轉嫁效應難解 消費者、租客負擔大⋯專家:破除「讓所有年輕人買得起房子」口號
囤房稅除了無助逼出空屋、降低房價外,是否反而產生推高房租的後遺症?甚至因為政策副作用而傷及無辜?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23日直言,從學術研究來看,房屋稅容易轉嫁,提高稅負可能只是讓建商、房東將負擔轉嫁給消費者或租客,讓租金與房價進一步提高。朝野立委囤房稅七大版本陳國樑表示,持有房地的報酬為自住或租金收入,及預期出售資本利得,成本則是折舊、貸款利息、稅費等,但市場普遍預期資本利得極高,且一戶房屋每年平均房屋稅僅5千元,即使提高到三倍(1.5萬元),也不太可能讓屋主釋出房屋到市場。另囤房大戶有能力負擔,反而是衝擊兩大族群,包括沒有房地但必須買房的個人,以及口袋不深的投機者,等同「抓小放大」,甚至會轉嫁給租客。陳國樑建議,台灣社會應該破除「讓所有年輕人買得起房子」的理盲濫情口號,且假設所有年輕人都認真要買房,那將是房價向天價攀升的起點;而果真當所有年輕人都「買得起」房子,彼時房市勢必全面崩壞。他認為,台灣應轉向思考,鼓勵想買房的適得其所,不想買房的也能安居樂業。以近十幾年經驗來說,陳國樑強調,透過包括豪宅稅、空屋稅、囤房稅等稅制措施希望追求居住正義,但房價卻未見下降,顯示用租稅來改革房價等同緣木求魚。永晟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張福源、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松齡皆指出,國內若再貿然加重囤房稅,如包租代管業者持有很多戶,即使不是囤房仍會被課高稅率,這也形成副作用,勢必將成本轉嫁給房客,反而不利經濟較弱勢的廣大租屋族。康克爾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趙文銘則表示,以近年案例來看,南韓近年實施了囤房稅、房屋資本利得稅等,能課的全部都做了,但近十年來房價、租金卻全面上漲,可看出其政策效果不彰。另英國早年曾課徵「窗稅」,但多數房東不想繳稅,乾脆把窗戶封起來避稅或以各形式轉嫁成本,顯見從古至今,房屋租稅成本都可能轉嫁給房客。傑仕堡商旅顧問呂俊毅則強調,傑仕堡主要出租給經審核通過的外交人員或跨國企業的高管,但卻適用3.6%的最高稅率,導致一年營收3億元,但房地持有稅費高達1.2億、佔比高達4成,成為不當政策的無辜受害者。他表示,如果政府持續提高持有稅且未配套、包括排除良善起造人或包租代管業等,將導致市場供給減少,在需求不變情況下,反而形成房價、房租上漲,最終還是消費者埋單稅負成本。
批政府800億納稅錢補破洞 張其祿指房價政策:炒到亡國
「房地合一稅2.0」已經於7月1日正式上路,但立法委員張其祿今(24)日表示,就目前房市現況來看,政府的打炒房措施似乎未見成效,房地產價格仍在失控飆升之中,且尤其嚴重的是,短期交易都未能因「重稅」而阻遏,而賣家早已將重稅成本轉嫁予下一手的買家,以致房價更是堆疊飆升,使青年世代幾乎對買房絕望,也因此導致了「少子化」等國安問題,再不解決,將會炒房炒到亡國。張其祿昨天與立法委員曾銘宗、葉毓蘭、林德福及等人赴財政部考察打炒房措施執行成效,發現政府的打炒房措施似乎未見成效,房地產價格仍在失控飆升之中;張其祿指出,雖所得稅法將2年內短期交易買賣之房地所得稅稅率拉升至45%,但今年上半年與新稅制上路後的7月比較,適用稅率45%件數比例卻由11.97%提高至23.49%;適用稅率35%件數比率亦由7.01%提高至16.45%,顯示「重稅」並無法阻遏成交量,短期交易買賣之比例甚至更高。張其祿指出,近五年全國每坪房價上漲18.26%,「空屋」及「囤房」的數量更是屢創新高。按內政部7月29日所公布的「空屋」調查顯示,全台空屋有87.6萬宅,擁有十房以上之囤房族便握有36.3萬宅,其中11.1萬宅為空屋;再按財政部7月21日所公布的調查,目前全國「囤房族」竟有50.2萬人,其中9400人有5戶以上,1703人10戶以上,且總體囤房人數又較去年多了2萬多人。而且這些囤房的數量,可能都已經房產分別登記在親友名下後,經過「稀釋」的數字。「政府一方面放任住屋市場的扭曲而導致青年人不婚不生等問題,另又再以納稅人的稅收來補救此破洞,這豈非對國人的雙重剝削?和政策上的矛盾?」張其祿說,居住正義是蔡政府上任執政後的重要承諾,但這5年多來,卻離居住正義更加遙遠,青年世代幾乎對買房絕望,也因此導致了「少子化」等國安問題,而明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其中成長比例最高者便是「少子女化對策」經費,達801億元,成長50.1%,根本是拿納稅人的錢收來補救房市政策的破洞。張其祿呼籲,政府不可輕忽房地產市場的炒作及價格飆升問題,其確實會炒到亡國,應「持有稅制」的改革、「囤房稅」的推動、房地產「稅基」的重新評定,以及真正大量的「社會住宅」興建、「包租代管」政策的落實、住宅與租賃市場的透明化,以及有效的資金信用管制等整治房地產市場。圖說:
打炒房產學界意見分歧 專家:囤房稅調至50%才有感
行政院這回打炒房,不擬修正「囤房稅」,產學界意見分歧。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副教授楊宗憲估算,就算囤房稅提高到10%,也不見得有效,依據有效稅率1%國際水準來看,囤房稅恐怕要調高到50%才有效。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張金鶚、台北商業大學會計財稅研究所教授黃耀輝等認為,囤房稅應與房地合一2.0一起修正,才可使多屋者釋出空屋,房地合一稅2.0才能達到政策效果。也有學者認為應審慎研議,楊宗憲以在台北市大安區屋齡30年的住宅大樓估算,依照大數據即時房價估算系統來看,該房總價為2461萬元,2020年房屋現值49.7萬元,按自住稅率1.2%計算,房屋稅僅5964元。若是3戶以上,非自住最高稅率3.6%來計算,該屋的房屋稅一年也只有1.79萬元;就算將房屋稅率調高到10%,一年要繳的房屋稅也僅為4.97萬元。「但是想想,擁有在大安區市價2000多萬元房屋的屋主,會因為房屋稅多幾萬元而出售嗎?」楊宗憲認為,且該房屋的地價稅僅2461元,在地價稅不調整、有效稅率國際水準1%計算,囤房稅至少要調高到50%才能發揮效果,應通盤檢討持有稅制,包含房屋稅、地價稅與其稅基一起討論。楊宗憲指出,加上現行房屋稅差別稅率各地方施行不一致,貿然實施囤房稅未必能達到效果。
打房要讓人民「有感」 張金鶚:還應防堵公司法人短進短出避稅
對於國發會、財政部針對房地合一稅現行規定持有一年轉售稅率45%,研擬延長至二至三年,房產學者、北市前副市長張金鶚表示,對於能抑制房產投機氣氛的措施都樂觀其成,不過還是留意以法人持有可規避高稅率問題。張金鶚表示,房市過熱、房價高漲下調控房市,政府各部會的措施,要讓人民「有感」,央行加重信用管制,而且宣布後立即實施,確實馬上燒熄投資客炒房、建商囤房的氣焰,讓民眾「有感」,不過除了央行外的相關單位,都還並未給民眾「有感」的打炒房決心,如實價登錄2.0、稽查紅單,以及持有稅的稅率、稅基問題,提高囤房稅率等。張金鶚認為,抑制房市投機、健全房市的政策,應多管齊下,房地合一稅延長高稅率的期間固然有助減少炒作,不過實施這幾年來所課到的高稅率件數不算多,透過較低稅率的公司法人持有短進短出的問題,也應建立防堵措施。
政院祭打炒房措施 高嘉瑜批:未竟全功有遺憾
行政院日前在院會通過公布「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但立委高嘉瑜認為,該方案還是有「為德不卒」、「未竟全功」的遺憾,並缺乏前瞻思考;她呼籲,行政院應盡速成立專責小組,推動房屋實坪制,才能讓真正的居住正義可以早日實現。高嘉瑜表示,擔任立委將近一年時間,已在立法院針對高房價、高公設、虛坪灌水、紅單炒房、熱錢湧入等房市亂象,多次提出質詢。她認為,行政院目前提出方案只是短期對策,包括取締預售屋紅單、遏止過多資金流向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等。高嘉瑜指出,「高公設比」已成為民眾購屋的困擾及負擔,新建案公設比越來越高,從2012年到2019年,台北建案公設比已經接近35%,對於高公設浮濫灌水的情形,內政部到底做了什麼?她表示,行政院好不容易把健全房市方案提出來,卻完全沒有處理高公設的問題。對於建商售屋廣告誇大不實,主建物與廣告宣稱的坪數落差太大,誤導消費者等問題,也沒有提出任何的解決辦法。高嘉瑜也針對財政部即將實施的短期項目提出看法,認為防堵個人藉由公司規避不動產稅負及修正住家房屋現值免徵標準這兩項,台灣現行房屋稅相較亞洲各國,房屋持有稅已算低,幾乎無人會把房屋分割為小坪數,作為規避房屋稅的方式。她說,財政部不可能不知道,卻還是忽略現實狀況。高嘉瑜也表示,現行房屋稅制有3個問題,包括是否要針對非自用住宅提高稅率(實施囤房稅);現在房屋標準現值與市價存在巨大落差;自用住宅勾稽不易。她說,世界各國的不動產登記,除了台灣、中國,全都是採用實坪制,國內有高達8成以上的民眾支持房屋登記改採實坪計價。高嘉瑜說,已多次呼籲內政部應研議推動實坪制,避免建商以公設比稀釋房價,降低民眾購屋痛苦指數,並與國際不動產登記主流制度接軌。她認為,只有落實房屋買賣登記的實坪制度,才是根本解決房市亂象的釜底抽薪之計,但是非常遺憾政院此次方案仍未看到。
九成房貸重現江湖?央行:密切關注
央行房市管制措施國內房市不畏疫情,今年表現熱烘烘,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第二季銀行新承做購置住宅貸款加權平均貸款成數為71.3%,高於九成者仍有限,央行將續督促銀行審慎辦理相關授信業務,以「防範過多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他指出,央行一直密切關注房市動態,並維持高價住宅(貸款上限六成)規範,以維護金融穩定,更進一步直接點出二大核心問題,一是當前不動產持有稅負仍低,難以抑制囤房、養地,還有預售屋、新推案等市場資訊透明化不足;二是市場資金充裕,加上部分銀行不動產授信條件有趨鬆現象,如較高的貸款成數、較長的貸款年期或寬限期,及階段式計息。對此,市場解讀,不排除央行在年底前祭出打房措施,超前部署防範房市泡沫。楊金龍15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針對房市泡沫警訊,楊金龍指出,央行將密切關注房市動態與不動產貸款情況,適時採行妥適措施,防範不動產貸款風險升高,以維持金融穩定。在解決高房價問題,則有賴中央相關部會與地方政府通力合作,消弭投機炒作空間健全房市。其實日前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已撰寫專文解析,應針對房市過熱的風險超前部署,代表隨時可能再出手打房。過去央行曾在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間,共祭出四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市場俗稱為「打房」,有效消除投機炒房引發的房價飆漲。至2015年及2016年共二度鬆綁,僅餘最後的豪宅代款成數上限六成最後防線至今。楊金龍認為,這一波與前一波的情況不同,主要是台商回台投資,置產投資需求漸增,加上政府持續推動都更政策,及市場資金充裕,使得今年初以來,房市交易量增加且房價上漲。影響所及,房價近一年來也顯著走高,但依國泰房價指數與信義房價指數漲幅來看,均低於上一波房價擴張初期的漲幅,並且六都交易為南熱北溫,且以台中市新推案價格漲幅最大。楊金龍說,近年民眾購屋能力提升,還有利率處低檔,減輕房貸負擔,房貸餘額穩定成長,建築貸款餘額則是雙位數成長。但本國銀行房貸與建貸逾放比仍顯現緩降,至8月底各降為0.14%及0.12%,均低於整體放款逾放比的0.24%;央行繼續執行高價住宅貸款規範,並督促銀行審慎辦理不動產授信業務,以防範過多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
「8萬戶空屋移轉社宅」 李同榮:政策注定失敗
2018年全國空屋數近92萬宅,經營建署委託機構設定適合租賃之條件篩選後,六都僅10.37萬宅適合「空屋移轉社宅」,幾乎近九成空屋不適用空屋移轉政策。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嚴正提出「空屋移轉社宅」政策立意良善,但規劃錯誤,最後必然註定失敗,建議政府應盡速懸崖勒馬,修訂政策,否則一錯再錯,不但成效不彰,且將浪費大量公帑。李同榮指出,早在蔡政府上任之初推出「12萬社宅興辦」與「8萬戶空屋移轉社宅」政策,他就針對空屋移轉政策提出三大評論:「立意良善、規劃錯誤、註定失敗」,主要的原因有三:(一)現有空屋大多是中大坪數,不符合弱勢需求:上述委外機構統計已證實四十坪以下且符合實際需求戶數不及空屋量一成。(二)現有空屋的屋主持有目的不在出租,對政策誘因仍然會無動於衷。(三)政府若企圖用增加持有稅方式逼出空屋,只會讓空屋轉入交易市場,不會轉入租屋市場,更不會包租給政府出租弱勢,所以「逼空屋」這字眼根本是政府一廂情願不切實際的政策迷失。李同榮指出,符合空屋移轉數量已經有限,加上屋主對於出租意願與價格、租稅等考量,若排除這些實質供需條件,可提供空屋移轉數量將只剩總量的1%。 蔡政府已上任四年,事實證明,空屋移轉政策推行表面上有政府公布約1萬戶的寥寥政績,因政府發包的包租代管條件並未限定為空屋,若扣除包租代管中實質非空屋移轉的數量,實際空屋移轉的數量就更寥寥可數,政府應盡速懸崖勒馬,修訂錯誤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