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黴菌藥
」 感染 黴菌民間傳說「指月亮割耳朵」 醫揭神秘力量真相
民間傳說「月亮割耳朵」,意思是當小孩用手指了月亮之後,耳朵後面會出現紅腫或裂痕,是因為被月亮影響。對此,傑登醫師直言,這其實不是什麼神秘力量,而是很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傑登醫師在粉專《傑足先登 傑登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病,常見於嬰幼兒及兒童,表現為皮膚乾燥、紅腫、發癢,尤其容易發生在耳後、脖子、手肘內側等部位。為什麼會被「割耳朵」?傑登醫師說明,耳後是異位性皮膚炎好發的部位,第一,皮膚褶皺與摩擦,耳後皮膚薄且有褶皺,容易因為耳機、口罩等物品的摩擦而受刺激;第二,汗水積聚,耳後容易積聚汗水和皮脂,會刺激皮膚引發炎症;第三,清潔不足,小孩洗澡常常忘了洗耳後,汗水、油脂和污垢累積,加重皮膚刺激。傑登醫師提到,如何預防被「割耳朵」,可以認真保濕,每天使用溫和、無香料的保濕霜,尤其是在洗澡後立即塗抹耳後,鎖水保濕,平時選用不含香料的肥皂,並盡量減少耳後摩擦的機會,當孩子流汗時,使用濕毛巾把耳後的汗水擦掉可減少發作,若感到皮膚搔癢,盡量避免抓癢,以免破壞皮膚引發感染,可使用含有低劑量類固醇的藥膏來緩解癢感。至於為何一直沒有好,傑登醫師直言,不是因為來自月亮的懲罰太重無法承受,而是可能合併黴菌或細菌感染了,若皮膚處於潮濕環境,黴菌容易滋生(尤其是念珠菌),導致皮膚紅腫、脫皮、癢感加劇,這時需使用抗黴菌藥物治療;另外,皮膚因抓癢破損時,容易引發細菌感染,表現為膿液、結痂或擴大紅腫範圍,需要配合抗生素藥膏或口服抗生素治療。傑登醫師說,「月亮割耳朵」的傳說雖然可愛,但耳後的傷並不是神秘力量造成的,而是經由適當照護與治療來控制的皮膚問題,記得,如果耳後搔癢、紅腫或反覆發作,請盡快就醫及時治療,避免進一步感染。
光洗頭不夠!治療病態性頭皮屑 醫:應針對原因對症下藥
生理性頭皮屑可先試用坊間的抗屑洗髮精,甚至無需使用抗屑洗髮精,等暫時性輕微發炎好了,通常就會改善。病態性頭皮屑可不能只是用抗屑洗髮精洗頭,還需對症下藥,特別若是因乾癬引起的大片型頭皮屑,由於近年來的研究發現,患者有較高的風險罹患「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症候群」,一定要快就醫。脂漏性皮膚炎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說,脂漏性皮膚炎患者的特色,是某些部位的皮膚會很油,但某些部位的皮膚卻常常乾到發紅、脫屑,因脂漏性皮膚炎是種油脂分泌異常的疾病。患者在冬天皮膚往往會很乾,但夏天頭皮則往往容易油膩,尤其是氣溫每升高一度,皮膚出油度就會增加2%。所以夏天時,即使天天洗頭,還是常有頭皮黏呼呼的黏著厚厚的頭皮屑,還有一股油臭味。脂漏性皮膚炎症狀除了頭皮屑多,在人體皮脂腺較豐富的部位,如頭皮、鼻翼兩側、眉毛、耳及前胸,都容易發炎、發紅及脫屑,有些人的這些部位也會出現油膩皮屑,並易搔癢。乾癬根據過去台大醫院的調查發現,台灣乾癬患者有5成到8成,是以頭皮為最早發病的部位,所以,患者起初通常會被以一般嚴重頭皮屑的症狀進行治療。乾癬患者的頭皮屑可以是所有頭皮屑中最嚴重的,脫落方式常是一大片厚厚的頭皮剝落,在枕頭上、座位上,甚至經過的地方,可能都會明顯看到塊狀頭皮掉落。一般乾癬在季節變化時,頭皮屑會掉得很嚴重,且四肢及軀幹也可能出現極乾燥的脫屑現象,因此也被稱為「銀屑症」。黴菌感染台灣的機車族多,而近年夏天都非常熱,機車騎士們戴著安全帽悶著猛流汗,若加上安全帽沒有清洗,沾著汗水及各種病菌的安全帽,就會引起頭皮感染。趙昭明說,近來有很多的機車騎士都因頭皮黴菌感染而來求診。頭皮黴菌感染,通常初期只有感覺頭皮上的痘痘變多,之後會出現頭皮屑增多,甚至還會引起局部性掉髮。黴菌引起的頭皮問題也叫做「頭癬」,可能會引起頭髮根部斷裂,而在斷裂部位會看到小黑點,因此稱「黑點型頭癬」;另外,也有看起來像脂漏性皮膚炎般黏黏的頭皮屑,則稱為「灰斑型頭癬」。第三種型態,則是在頭皮形成厚厚棕黃色痂皮的「黃癬」,第四型則是早期台灣鄉下稱為「臭頭」、「癩痢頭」的膿型頭癬。要注意的是黃癬和膿型頭癬,很容易引起斑痕性落髮,頭髮掉了以後就長不出來了。頭皮屑治療,不能只是洗頭趙昭明說,若是輕微的頭皮屑,是可以先買抗屑洗髮精來試試看,但建議在使用之前,最好自己先做頭皮測試,了解自己的頭皮是乾性還是油性。通常2~3天不洗頭,頭皮都還是乾乾的,這種狀況的頭皮多是乾性,而一天不洗頭,頭髮就油油的這種狀態的頭皮,則是油性的。如果乾性頭皮的人掉頭皮屑,建議可先用比較滋潤頭皮的「乾性頭皮洗髮精」來洗頭,有些乾性頭皮的頭皮屑其實並非感染,而是用錯洗髮精,造成頭皮太乾而發炎引起的。而油性頭皮屑者,則可使用含有一般抗屑成分的洗髮精,若用了2週仍沒有改善,還合併搔癢或頭皮發紅,可能就是病態性的頭皮屑,最好尋求醫師治療。病態性頭皮屑的治療1.脂漏性皮膚炎頭皮屑:使用市面上一般的硫化硒等成分的抗屑洗髮精,嚴重型的患者可能效果不大,建議可能還是要使用藥物的ZPT、Ketoconazole、含煤焦油或水楊酸等成分的洗髮精,消除過多的皮屑芽孢菌及控油。如果出油還是很嚴重,則可能還要配合口服四環素來抑菌抗發炎,但使用四環素也要當心容易皮膚過敏。2.乾癬頭皮屑:趙昭明說,乾癬的頭皮屑治療原則和脂漏性皮膚炎及異位性皮膚炎類似,因目前這些都還沒有找到完全有效的治療方式。治療原則是盡量使頭皮保持清潔,減少皮屑芽孢菌增生,及降低頭皮發炎的現象。除使用藥用的、具有抑制皮屑芽孢菌的抗屑洗髮精,症狀嚴重者可能還要使用含煤焦油的洗髮精來改善頭皮上的皮屑芽孢菌,而近來市面上還有治療頭皮乾癬專用的「頭皮凝膠」,效果也不錯。3.頭癬頭皮屑:一般使用外用的抗黴菌藥物治療通常無效,所以,一般多使用口服抗黴菌藥物,需服用4~12週,並合併使用抗菌配方Ketoconazole、selenium sulfide等洗髮精縮短療程。此外,也要小心患者的梳子、帽子、枕頭、床、毛巾等,不能和他人共用,且要經常用熱水燙,否則傳染力很高,可能傳染他人。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用藥當心肝損傷 身體出現11症狀盡速就醫檢查
吃藥治百病,仍有一定機率導致身體負擔。1999年至2024年1月的藥品不良反應通報數據顯示,肝膽疾患就佔當中的204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主任謝右文指出,一旦出現「全身疲乏」、「食欲減退」、「噁心嘔吐」、「茶色尿」、「灰便」在內等11個症狀,恐是藥物性肝損傷狀況,建議儘速就醫檢查。根據1999年至2024年1月統計的藥品不良反應通報,肝膽疾患就有204件,比例達到全部案件的8.59%。謝右文提醒,一旦出現「全身疲乏」、「食欲減退」、「噁心嘔吐」、「右上腹疼痛不適(肝區疼痛)」、「茶色尿」、「灰便」、「黃膽」、「搔癢症狀」、「淋巴腺病」、「脾臟腫大」、「關節炎」等症狀,就需留意恐有藥物性肝損傷狀況。謝右文說明,造成藥物性肝損傷成因分為體質性因素、藥物因素,其中體質性因素包括人體藥品過敏、藥品代謝異常、酒精影響藥物代謝等關鍵因素;藥物因素包括藥品特性,或者藥品代謝的產物對肝具有毒性,而且服用的藥品劑量、常見的止痛藥如普拿疼成分的乙醯胺酚,都有相關風險。民眾若為「高齡」、「長時間常服用多種藥品」、「肝功能不佳者」、「慢性B型、C型肝炎帶原者」、「慢性酗酒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6類族群,用藥也需特別留意藥物性肝損傷。藥害救濟統計資料指出,常見造成肝損傷的藥品包括「抗結核藥(如Rifampin、Isoniazid、Pyrazinamide、Ethambutol、Rifabutin、Rifapentine)」、「抗黴菌藥(如Terbinafine)」、「抗生素(如Co-trimoxazole)」、「抗癲癇藥(如Valproate)」、「降尿酸藥(如Allopurinol)」、「降血脂藥(如Atorvastatin、Fenofibrate)」、「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 (如Etoricoxib)」、「抗甲狀腺藥(如Methimazole)」、「抗發炎和抗風濕藥(如Sulfasalazine)」等,且有超過6成肝膽疾患救濟案例年齡在50歲以上,大多罹患多重慢性疾病,服用藥品繁雜,用藥容易發生藥品交互作用,造成肝損傷。食藥署提醒,民眾用藥期間若有食慾不振、全身虛弱、疲倦、噁心及茶色尿等症狀,可能是肝損傷警訊,應當儘速就醫檢查。
除草遭「微孢子蟲」寄生角膜感染! 醫叮嚀:2活動也要注意
林女士74歲,自述於10天前除草時,疑似有異物噴濺致右眼,導致右眼紅腫、異物感嚴重一個禮拜,前往北市聯醫眼科就醫時視力仍有0.8,而右眼角膜呈現微孢子蟲感染病灶,給予經驗性抗生素眼藥水治療,隨後進展至基質性角膜炎,後續使用抗黴菌眼藥水治療,恢復良好。微孢子蟲角膜炎 造成眼睛發紅、畏光及異物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醫師林育葳指出,微孢子蟲是一種會形成孢子的微生物,是真菌類。這類真菌大約有1,200種,會感染各種動物,而其中有15種與人類感染有關。一般微孢子蟲寄生於動物細胞內,而當沒有宿主時,會以孢子的型態存在土壤或水中,一旦眼睛接觸到受污染的土壤或水,即可能罹患微孢子蟲角膜炎;因此常見導致眼睛感染方式是園藝、游泳、泡溫泉等。而眼部感染的症狀通常包括眼睛發紅、異物感、視力下降和畏光,會類似於急性結膜炎,但是治療截然不同,若貿然使用類固醇眼藥水,反而會導致病情更嚴重。一般來說,眼部微孢子蟲病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臨床表現,健康的人群比較會出現間質性角膜炎,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例如愛滋病患者,更常只出現角結膜炎和上皮性角膜病變。感染角膜深層基質 嚴重恐需角膜移植林育葳說,目前有許多種方法來治療微孢子蟲角膜炎。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微孢子蟲角結膜炎可能是一種自限性疾病,許多病例無需治療即可痊癒。此外,絕大多數的微孢子蟲角膜炎是角膜表皮感染,在使用不含類固醇的抗生素藥水治療下,通常早期治療即可治癒,不太會影響視力。亦可用棉棒將受感染部位進行角膜上皮清創術,可成功治癒僅限於上皮的微孢子蟲感染。少數病患為角膜深層基質的感染,不易治療,嚴重時甚至需要角膜移植手術,才能去除微孢子蟲,視力預後也較差。而有些基質性角膜炎的病患使用抗黴菌藥物成功治療,這位病患也是在基質性角膜炎初期使用抗黴菌藥物治療效果良好。園藝需有護眼觀念 避免土壤污水噴濺林育葳提醒民眾,處理園藝需有護眼的觀念,避免土壤污水噴濺眼睛;夏季游泳、冬季溫泉,也應注意水中含有感染源,避免入眼。
7旬婦除草染「微孢子蟲」眼腫10天 醫揭4症狀:游泳、泡溫泉當心
74歲的林姓婦人10天前除草時,疑似有異物噴濺致右眼,導致右眼紅腫、異物感嚴重1個禮拜,前往北市聯醫眼科就醫時視力仍有0.8,而右眼角膜呈現微孢子蟲感染病灶,給予經驗性抗生素眼藥水治療,隨後進展至基質性角膜炎,後續使用抗黴菌眼藥水治療,恢復良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林育葳指出,微孢子蟲是一種會形成孢子的微生物,是真菌類。這類真菌大約有1,200種,會感染各種動物,而其中有15種與人類感染有關。一般微孢子蟲寄生於動物細胞內,而當沒有宿主時,會以孢子的型態存在土壤或水中,一旦眼睛接觸到受污染的土壤或水,即可能罹患微孢子蟲角膜炎;因此常見導致眼睛感染方式是園藝、游泳、泡溫泉等。而眼部感染的症狀通常包括眼睛發紅、異物感、視力下降和畏光,會類似於急性結膜炎,但是治療截然不同,若貿然使用類固醇眼藥水,反而會導致病情更嚴重。一般來說,眼部微孢子蟲病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臨床表現,健康的人群比較會出現間質性角膜炎,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例如愛滋病患者,更常只出現角結膜炎和上皮性角膜病變。林育葳說,目前有許多種方法來治療微孢子蟲角膜炎。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微孢子蟲角結膜炎可能是一種自限性疾病,許多病例無需治療即可痊癒。此外,絕大多數的微孢子蟲角膜炎是角膜表皮感染,在使用不含類固醇的抗生素藥水治療下,通常早期治療即可治癒,不太會影響視力。亦可用棉棒將受感染部位進行角膜上皮清創術,可成功治癒僅限於上皮的微孢子蟲感染。少數病患為角膜深層基質的感染,不易治療,嚴重時甚至需要角膜移植手術,才能去除微孢子蟲,視力預後也較差。而有些基質性角膜炎的病患使用抗黴菌藥物成功治療,這位病患也是在基質性角膜炎初期使用抗黴菌藥物治療效果良好。林育葳醫師提醒民眾,處理園藝需有護眼的觀念,避免土壤污水噴濺眼睛;夏季游泳、冬季溫泉,也應注意水中含有感染源,避免入眼。
陰部搔癢就是「黴菌感染」? 醫曝3禁忌⋯吹風機吹乾母湯
夏天環境悶熱加上流汗,不少女性會有私密處搔癢困擾,而大部分女性一開始都會直覺認為是黴菌感染,自行塗抹藥膏。對此,婦產科醫師謝筱芸表示,其實陰部搔癢往往只是因為會陰部的濕氣被衣物包住無法散出,或是過度清潔、使用產品不當的後果。醫師謝筱芸在粉專《謝筱芸醫師的泌密診療室》指出,很多女性只要一覺得陰部搔癢,就反射性聯想到是黴菌感染 ,立刻拿起手邊的抗黴菌藥膏來塗塗抹抹,「但陰部搔癢就等於黴菌感染嗎?」謝筱芸舉例,非常注重個人清潔的小潔,每次上完廁所都用濕紙巾擦拭會陰,為了避免私密處有異味,還會在內褲上滴兩滴茶樹精油,讓她難以理解的是,已經注意清潔到近乎有潔癖的程度了,卻還是常得到婦產科治療陰部搔癢的問題。謝筱芸直言,其實陰部搔癢往往只是因為會陰部的濕氣被衣物包住無法散出,或是過度清潔、使用產品不當的後果。謝筱芸提出3大禁忌,包括私密處不通風、太乾燥以及刺激用品。謝筱芸提到,只要改變穿衣服的方式,就可以改善刺激、搔癢的問題,每天有多少層的衣服包覆陰部,甚至常常用衛生護墊,導致濕氣散不出去,外陰跟其他部位的皮膚一樣,上面有汗腺,需要排汗,當包裹太多衣物的時候,濕氣可能讓皮膚覺得刺激或搔癢。另外,太熱的洗澡水和肥皂,都會讓洗完的陰部特別乾燥,甚至有人還會用吹風機吹陰道口,這些動作都會把保護皮膚的皮脂帶走,導致陰部更加乾澀不舒服,建議微溫(40度左右)的清水洗後,乾淨的毛巾輕輕吸乾水分即可,如果皮膚太乾,甚至反過來需要使用保濕乳液,減少陰部的不適。謝筱芸提醒,任何接觸到皮膚的物質,都可能引起肌膚刺激或發炎,而且不只是藥膏或乳液,甚至號稱天然的薰衣草精油或茶樹精油,都有可能引起皮膚的過敏反應,雖然精油則是由植物提煉而來的產品,也是一種香料物質,但人體機制十分複雜,任何物質都有引起過敏的可能。
換季災難2/鼻竇炎大魔王是它!吸空氣就可能感染 妙齡女子切頭骨保命
台灣每年都有超過百萬人因鼻竇炎就醫,尤其黴菌性鼻竇炎要格外當心,黴菌可能會侵犯到眼睛、大腦,甚至藉由血液流竄全身,嚴重可能致命。美國一名25歲女子去年底鼻竇炎復發引起腦部感染,最後切除部分右頭骨清除膿瘍才得以保命。醫師提醒,黴菌廣泛存在於環境中,光是吸一口空氣就可能含有黴菌,若本身免疫功能差、或罹患免疫系統疾病,都要特別當心。56歲鄭女士左側鼻塞持續一年多,且時常有黃色濃稠的鼻涕並偶爾會聞到「魚腥味」,奔波多家診所得到的答案都是鼻竇炎,但長期吃抗生素卻未改善症狀,最後到大醫院進行電腦斷層檢查,並且進行內視鏡手術後,才確定是黴菌性鼻竇炎。台中榮總耳鼻喉科主任梁凱莉表示,大自然到處都充滿黴菌,就連空氣也不例外,身體健康者可透過免疫系統將黴菌排除,但如果鼻腔清潔功能不佳或免疫功能失衡時,就可能產生呼吸道的黴菌感染;就算同一種黴菌,不同患者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症狀,免疫健全者可能只會感染鼻竇造成症狀,免疫不全者還會影響到鄰近的眼睛、大腦或中樞神經,產生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黴菌性鼻竇炎單靠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考慮採取內視鏡手術清除黴菌,若免疫力不佳,還需搭配抗黴菌藥物。(示意圖/國泰醫院提供)竹山秀傳醫院院長莊碧焜表示,過去黴菌性鼻竇炎患者大多是老人家、免疫不全者,但最近發現許多年輕病患,推測可能是工作壓力導致免疫低下,提醒若出現味嗅覺異常等鼻竇炎症狀時,要積極就醫,千萬不要認為年輕就是本錢,否則延誤治療可能會付出代價。美國一名25歲的女子Natasha Gunther就有慘痛經驗,根據外電報導,Natasha過去曾出現5~6次鼻竇炎症狀,但最後都是自行痊癒,所以去年底當她感冒又出現症狀時也不以為意,直到後來出現嘔吐、頭痛才趕緊就醫。結果醫師發現她的大腦已遭感染,於是緊急進行二次開顱手術,為了清除膿瘍必須切除部分右頭骨,手術後Natasha無法像過去一樣教授柔道,同時必須進行語言治療。莊碧焜說,黴菌性鼻竇炎無法吃藥治療,透過內視鏡手術較能根除病灶。梁凱莉則表示,若免疫力健全,的確靠手術就能清除黴菌,但如果是免疫不全或免疫力較差者,例如化療患者、糖尿病患等,除了手術之外,還需要搭配抗黴菌藥物,同時還要解決免疫問題,才能真正根除。
北市抽查12行政區游泳池環境衛生 竟高達8成不及格
女子感染「食腦變形蟲」病發身亡,引發各界關心親水設施環境、衛生。台北市議員王欣儀揭露,北市府抽查全市游泳池,竟有高達8成不及格,有地磚破損、防滑條脫落,甚至滑水道長青苔,她擔心只是冰山一角;桃園市5至7月抽驗泳池、三溫暖及溫泉108家次,有39件不合格。一名30多歲女子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7日病發身亡,經查她曾去過新北市某室內親水設施。新北市衛生局昨表示,環境與水質檢體初步檢驗結果最快1周出爐,前天已逐一致電關懷追蹤7月21日至8月9日曾至該場域遊憩630位民眾,提醒為期2周自主健康監測,有68位未接聽,餘562位目前無疑似症狀。新北市衛生局說,依衛福部「營業衛生傳染病防治管理規則」,泳池池水餘氯濃度建議保持每公升1到3毫克,現場檢測大池每公升0.86毫克、小池0.06毫克,皆未達標準,前天已輔導業者改善並加強清消,待水質檢驗出爐,若檢出阿米巴原蟲,將依《消保法》開罰6到150萬元。王欣儀昨揭露,北市府抽查12行政區游泳池,竟然高達8成不及格,有的地磚破損、地板未置放防滑設施、階梯防滑條脫落,還有兒童戲水池台階、滑水道長青苔,或滑水道水池破損仍開放使用、未備妥救生繩等。她擔憂抽樣結果恐怕只是「冰山一角」,目前北市教育局、體育局主管的游泳池有153個,若按這次合格率推估,恐怕有超過125個游泳池不及格。市府則回應,會加強檢核與督導力度,對未改善的營運廠商開罰。針對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治療方法,哈佛大學公衛博士李建璋指出,目前美國疾管局(CDC)建議採用藥物組合,包括抗黴菌藥物、紅黴素、利福平、米替福新(miltefosine)和類固醇,但除了米替福新之外,其他傳統藥物的療效僅有1位倖存者,死亡率高達99%;2013年米替福新問世,開始在零星案例中嘗試治療福氏內格里原蟲腦炎,此後出現3名倖存兒童。李建璋認為,台灣的醫療系統或許需要安排一些預算來備用這種藥物,可提供醫生在面對困難疾病時多一項治療選擇。
女子私密處反覆發炎! 就醫發現竟是親密伴侶傳染惹禍!
一心想求子的32歲徐小姐(化名),因陰道反覆感染發炎,擔心對求子之路造成影響,因此前往婦產科診所求診。門診中主述自己已持續陰道發炎長達半年,每次治療好轉後沒多久又再次感染,因一直有保持個人私密處清潔與保養習慣,實在無法理解問題出在哪裡?天氣炎熱 陰道發炎患者大爆發!收治個案的婦產科診所院長郭安妮醫師指出,陰道炎一直是困擾許多女性的常見健康問題。造成陰道炎的常見原因包括流汗、使用護墊或衛生棉、穿著緊身衣物等造成私密處潮濕悶熱,尤其最近天氣悶熱,造成陰道發炎患者激增不少!此外,親密伴侶間的反覆傳染也是一個關鍵因素,若加上有熬夜習慣、生活壓力大等原因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細菌就有機會大量孳生,成為陰道炎的發作時機!私密處感染非小事 生育能力恐受影響郭安妮醫師說明,陰道炎主要有兩種常見型態,分別是念珠菌感染和厭氧菌感染。念珠菌感染的陰道炎表現為起司或豆腐渣狀的分泌物,經常伴隨紅腫和搔癢等症狀;而厭氧菌感染的陰道炎則表現為分泌物增加且變稠,陰部可能出現較重的魚腥味。如果女性不及早就醫治療,可能導致尿道炎、膀胱炎及骨盆腔發炎,甚至會影響生育能力。反覆感染竟與過度清洗私密處和伴侶性行為有關郭安妮醫師説,許多女性認為頻繁清洗私密處,或多使用清潔液,就可以避免陰道炎上身。事實上這樣做只會使私密處變得更加脆弱,進而加重陰道炎的嚴重程度。此外,如果伴侶有一方感染披衣菌,就可能透過性行為不斷反覆傳染給彼此,治療時最好是雙方一同就醫檢查和治療,避免反覆感染的風險。陰道炎找上門別緊張 找出病因杜絕再次感染根據臨床經驗與觀察,超過八成的病例屬於單純性念珠菌造成的陰道炎,郭安妮醫師表示,若患者的免疫力功能正常,且不是頻繁地反覆發作,只要使用短期抗黴菌藥物即可治癒;但若患者罹患較嚴重的發炎症狀,或經常反覆發作,則需要進一步檢查是否有其他交叉感染的問題。郭安妮醫師提醒,建議女性平常應穿著寬鬆、透氣的衣服,讓私密處保持通風,降低陰道感染及發炎的機率。若已經感染陰道炎的患者,也應盡早與伴侶一同就醫接受專業檢查治療,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老婦臥病又腹瀉導致「失禁性皮膚炎」! 專家授6照護撇步
90多歲呂阿媽,因為肺炎引發呼吸衰竭入住加護病房,使用抗生素和高濃度管灌飲食,伴隨嚴重的腹瀉,加上病人皮膚狀況不佳,產生失禁性皮膚炎。每次臀部清潔時易造成流血,都痛到肢體不斷揮動,甚至拒絕吃東西,醫護也感到心疼。所幸經台南市立醫院醫護團隊細心照護,呂阿媽狀況也逐步獲得改善。長者長期臥病 四面向評估「失禁性皮膚炎」台南市立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林威廷指出,若長輩因病臥床,照護時可以由幾個面向來評估是否為失禁性皮膚炎的高風險群,並盡早介入相關照護,避免引發壓傷及感染。一、刺激物的類型和強度:水便(3分)、軟便(2分)、成型便、未解便(1分)。二、皮膚暴露在刺激物時間:需每2小時更換尿布(3分)、需每4小時更換尿布(2分)、需每8小時更換尿布;或未包尿布者(1分)。三、皮膚完整性:傷口暴露或受浸潤皮膚炎(3分)、發紅皮膚炎或細菌感染(2分)、乾淨和皮膚完整(1分)。四、其他因素:低白蛋白、抗生素使用、管灌、困難梭狀桿菌…等,因素達3個或更多(3分)、2個(2分)、0-1個(1分)。清潔液、保護霜不可少 嚴重患者皮膚需三層保護林威廷建議,照護高齡者的失禁性皮膚炎,可以準備合適的皮膚保護泡沫清潔液及皮膚保護霜。如果是皮膚完整或高風險個案,建議使用一次性免清洗劑,保持通風及舒適。若是皮膚發紅,則可擦氧化鋅、保護霜,或噴三層無痛性保護膜。如果有皮膚發紅和破皮,以適透膜粉、噴無痛性保護膜,連續交替三層保護。發紅、破皮、丘疹,需看診皮膚科經醫師開立抗黴菌藥膏,並與適透膜粉及無痛性保護膜連續交替三層保護。飲食上則避免高蛋白不好吸收的食物,改以膳食纖維較高的食品,可在腸道中吸收水分,改善胃腸功能,緩解腹瀉之情形。照護七口訣 沖、洗、拍、乾、保屁、風台南市立醫院加護病房提醒,患者必須調整飲食,避免吸收不良引起腹瀉,同時為了提升照護品質,以及協助照顧者熟記照護步驟,醫護也發展獨特照護七口訣:沖、洗、拍、乾、保屁、風,降低失禁性皮膚炎的風險。1.沖:溫水由上而下、由內而外沖,將大部份的排泄物沖掉。2.洗:用濕紙巾及清水洗淨會陰部及臀部較難去除的排泄物,並留意皺摺處的清潔。3.拍:以輕拍方式去除排泄物沈著於皮膚之黃色污漬。4.乾:用濕紙巾將會陰部及臀部輕拍乾燥。5.保屁:使用皮膚保護霜,於雙側腹股溝及屁股,以保護受排泄物浸潤之皮膚。6.風:使用看護墊或打開尿布,並將棉被或被單懸掛於床欄兩側,以使會陰部保持通風。
阿嬤罹失禁性皮膚炎「痛到醫護也不忍」 「照護7口訣」搭飲食調整獲改善
90多歲的呂阿嬤肺炎引發呼吸衰竭入住加護病房,使用抗生素和高濃度管灌飲食,伴隨嚴重的腹瀉,加上皮膚狀況不佳,產生失禁性皮膚炎。每次臀部清潔時易造成流血,病人痛到肢體不斷揮動,甚至拒絕吃東西,醫護看了也感到心疼。經台南市立醫院一般外科林威廷醫師、護理師、傷口照護師及營養師,針對藥物及飲食調整,並配合失禁性皮膚炎照護措施,使得呂阿嬤的皮膚狀況獲得改善。林威廷醫師指出,若長輩因病臥床,照護時可以由幾個面向來評估是否為失禁性皮膚炎的高風險群,並盡早介入相關照護,避免引發壓傷及感染。一、刺激物的類型和強度:水便(3分)、軟便(2分)、成型便、未解便(1分)。二、皮膚暴露在刺激物時間:需每2小時更換尿布(3分)、需每4小時更換尿布(2分)、需每8小時更換尿布;或未包尿布者(1分)。三、皮膚完整性:傷口暴露或受浸潤皮膚炎(3分)、發紅皮膚炎或細菌感染(2分)、乾淨和皮膚完整(1分)。四、其他因素:低白蛋白、抗生素使用、管灌、困難梭狀桿菌…等,因素達3個或更多(3分)、2個(2分)、0-1個(1分)。 林威廷醫師建議,照護高齡者的失禁性皮膚炎,可以準備合適的皮膚保護泡沫清潔液及皮膚保護霜。如果是皮膚完整或高風險個案,建議使用一次性免清洗劑,保持通風及舒適。若是皮膚發紅,則可擦氧化鋅、保護霜,或噴三層無痛性保護膜。如果有皮膚發紅和破皮,以適透膜粉、噴無痛性保護膜,連續交替三層保護。發紅、破皮、丘疹,需看診皮膚科經醫師開立抗黴菌藥膏,並與適透膜粉及無痛性保護膜連續交替三層保護。飲食上則避免高蛋白不好吸收的食物,改以膳食纖維較高的食品,可在腸道中吸收水分,改善胃腸功能,緩解腹瀉之情形。台南市立醫院加護病房為了提升照護品質,以及協助照顧者熟記照護步驟,發展獨特照護七口訣:沖、洗、拍、乾、保屁、風。沖:溫水由上而下、由內而外沖,將大部份的排泄物沖掉。洗:用濕紙巾及清水洗淨會陰部及臀部較難去除的排泄物,並留意皺摺處的清潔。拍:以輕拍方式去除排泄物沈著於皮膚之黃色污漬。乾:用濕紙巾將會陰部及臀部輕拍乾燥。保屁:使用皮膚保護霜,於雙側腹股溝及屁股,以保護受排泄物浸潤之皮膚。風:使用看護墊或打開尿布,並將棉被或被單懸掛於床欄兩側,以使會陰部保持通風。隨著人口高齡化,年長者的皮膚機能老化及腸胃道消化吸收不良…等多重因素,使得失禁性皮膚炎的個案也越來越多,當皮膚防護層受到破壞,進而誘發壓瘡、細菌及黴菌的感染,就會讓治療時間拖長。林威廷醫師提醒,調整飲食避免吸收不良引起腹瀉,並遵行照護七口訣:沖、洗、拍、乾、保屁、風,才能降低失禁性皮膚炎的風險。
花蓮驚見罕見鳥類藍臉鰹鳥 疑中毒急送醫
花蓮市民6日在市區文創園區水池邊,發現一隻罕見的鳥類,待了一整晚沒離開,經鳥友一查才知是罕見的海鳥「藍臉鰹鳥」(Sula dactylatra )。送花蓮縣府動植物防疫所檢查,獸醫師研判是1歲幼鳥,無外傷但虛弱,頭部出現顫動,疑似為神經症狀,可能有中毒或感染,已先投藥,昨下午送往台東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協助處理。6日晚間,有市民在文創園區散步,看見園區中庭水池邊,有一隻全身白羽毛、嘴巴尖尖的鳥,牠把頭疑似埋在水裡,顯得虛弱,於是打電話通報花蓮縣野鳥學會,初步研判是隻「藍臉鰹鳥」。昨早鳥會負責救傷工作的「黑手鳥爸」賴俊聰再度前往尋找,小心翼翼將牠帶往花蓮縣府動植物防疫所處理。動植物防疫所長周黃得榮與同獸醫仔細觀察,這隻「藍臉鰹鳥」體重約1750公克、頭尾長78公分、展翅長140公分,依照紀錄體長約86公分,由於牠翼下還有一些深色斑點尚未褪去,推測是1歲多的幼鳥。檢查發現,藍臉鰹鳥頭部顫動,似為神經症狀,懷疑牠可能中毒或遭疾病感染,先給予維生素B及輸液,也投與預防性抗黴菌藥,為了讓這隻鳥有機會復原,昨天將鳥送台東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治療。賴俊聰說,藍臉鰹鳥是海鳥,因天氣不穩定才會進入島內,鳥會20年前曾有過藍臉鰹鳥救傷紀錄,他則是第一次碰到。
美國爆耳念珠菌感染「1/3病患90天死亡」 台灣曾出現3例…3種人最危險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警告,目前有一種具有抗藥性、又致命的「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正在迅速傳播,有近半數的患者在感染90天內死亡,將視為緊急公共衛生威脅。此外,台灣過去也曾發現3起感染個案,不過和美國狀況不同。根據《BBC》報導,目前已有30多個州爆發疫情,2009年至2019年期間,全球有4750例病例,數據顯示耳念珠菌在2020和2021年以驚人的速度在美國醫療機構中傳播,足足增加了2倍。有3分之1的患者在90天內病逝,但因為數據過少,難以斷定是因為感染耳念珠菌而過世,還有研究表明,氣候變遷導致溫度上升,可能影響耳念珠菌感染數量的上升。耳念珠菌是一種酵母菌,最常引起血液感染,以及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內臟器官和皮膚,而真菌對現有藥物產生抗藥性,使得治療變得困難。另一個問題是,要辨認耳念珠菌非常困難,很容易被誤認是其他真菌,進而做出錯誤治療。若長期住院或居住療養院,風險就會更高,尤其重症監護患者更容易感染。台灣曾出現3例耳念珠菌感染。(圖/達志/美聯社)事實上,台灣2018年發現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目前已知累計3例,皆未發現具有特殊抗藥性。第1例:為南部50多歲男性,2018年4月因皮膚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在門診採檢培養出耳念珠菌,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第2例:2022年2月發現一名南部40多歲男性個案,有外耳道膽脂瘤病史,曾因復發多次手術,因耳漏、耳鳴、聽損、頭暈1個月,就醫培養檢出耳念珠菌,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第3例:為南部60多歲男性越南台商,有糖尿病、中風病史,2021年5月因意識混亂,診斷敗血性腦病變,收治當地醫院,7月轉診回到台灣,有洗腎及中央靜脈導管等管路,住院3周後因發燒血壓偏低,血液培養檢出耳念珠菌,無特殊抗藥性,使用注射型抗黴菌藥物後轉陰性,病況改善轉出加護病房。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耳念珠菌可於環境表面存活數周,可經由接觸帶菌病人及汙染的環境表面或設備傳播,如果皮膚有傷口或黏膜破損,尤其洗腎、身上有靜脈管路的患者,皆屬於高風險族群。
打破香港腳三大迷思 根治頑疾踏出乾爽暢快步伐
足癬(Athlete's foot)俗稱香港腳,是一種遭黴菌感染所造成的皮膚疾病,尤其台灣春夏高溫又潮濕,適合黴菌生長,是香港腳的好發時節。雙和醫院皮膚科主任施怡賢表示,香港腳常見三大迷思包括「腳底癢才是香港腳!?」、「擦藥膏擦很久了永遠不會好!?」、「穿涼鞋最通風對香港腳最好!?」其實,香港腳治療並不困難,只要找出癥結並予以改善,就有機會根治,踏出乾爽暢快的步伐。香港腳四大型態:1泡:紅疹水泡2厚:角質增厚3縫:指縫脫皮4爛:皮膚潰爛迷思一 香港腳、汗皰疹 傻傻分不清楚?曾有患者出現脫皮、小水泡,原以為是汗皰疹,就醫評估後卻發現是香港腳,疑惑問:「可是我的腳又不會癢,香港腳不是會癢嗎?我這個完全不會癢耶!」香港腳其中一種表現形態與汗皰疹的相似,可能出現小水泡、足部側面有紅疹,偶而搔癢感,因此民眾容易搞混。不過是否為香港腳,看的並非單純「癢不癢」,而是要綜合上述四大型態表現來判斷,且香港腳較常「單腳出現」,而汗皰疹則是較常「對稱出現」,但臨床上也不少非典型表現,增加診斷困難度。民眾若是出現上述症狀卻長年無法解決,或是擦藥後症狀時好時壞、反反覆覆,治療看不到終點,可到專門的醫療院所進一步做顯微鏡檢查,取足部皮屑確認是否有黴菌菌絲,門診當天即可釐清診斷,正確用藥改善狀況。迷思二 藥膏成分越多越好?黴菌難纏,香港腳不易「一次斷根」。不少民眾購買市售的三合一或四合一藥膏,以為成分多效果比較好,「多管齊下」、「亂槍打鳥」,怎麼擦都可以治療任何一種皮膚病。然而,施怡賢提醒:「香港腳患者,盡量不要自行使用含有類固醇的複方外用藥,可能會讓感染更加嚴重!」市面上的多合一藥膏成分包含類固醇、抗黴菌藥、抗生素等等,其中的抗黴菌成分可治療香港腳,但類固醇藥物的作用會使黴菌感染更猖獗,容易造成香港腳「無法斷根」。民眾或是長期困擾於香港腳,可將多合一藥膏改為使用單方藥物,也就是用只含抗黴菌的藥膏來治療香港腳,才能根除惱人的黴菌,不再癢得摳腳。迷思三 穿涼鞋可以加速痊癒?許多香港腳患者會直接穿著涼鞋出門,或是一到辦公室就把鞋襪脫掉,換上室內拖鞋,認為比較不會讓水氣悶著腳,造成黴菌滋長。但為何仍然沒有痊癒呢?施怡賢指出,人會出腳汗,穿襪子其實比打赤腳衛生,襪子會吸汗,可以每天清洗,但是涼鞋與拖鞋不可能天天清洗,若足部皮膚仍然天天接觸沒有清潔的髒鞋,並無助益。因此,香港腳患者日常保養重點,在於注重更替鞋襪、保持乾爽清潔,家中環境如浴室鞋櫃容易潮濕環境,使用除溼用品保持乾燥,有助抑制黴菌滋生。
婦人左肺感染找不出原因 基因檢測終於揪出黴菌兇手
「精準醫療」已成為近期新興感染症重要的診斷和治療參考依據。免疫力低下或抵抗力較差的人很容易感染黴菌,如癌症病友或血液腫瘤科患者;另新冠病毒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相較於一般人,新冠確診者也較容易出現黴菌感染。如果病灶範圍太大無法手術切除,或未能快速正確診斷用藥治療,死亡率將高達四至五成,特定黴菌若延誤治療,將近半數患者可能死亡。如何正確快速鑑定判斷黴菌感染的類型及菌種,了解是否有抗藥性,為感染症精準治療首要之務。一名60多歲罹患B細胞淋巴癌婦人,去(110)年化療後身體變得十分虛弱、免疫力也變差,檢查左肺疑似有黴菌感染病灶,大小約5至7公分,佔左下肺葉二分之一。病理切片結果為「絲狀黴菌」,接受抗黴菌藥物治療後效果有限;再安排痰液微生物培養卻是「白色念珠菌」。雖然白色念珠菌也是黴菌的一種,但與「絲狀黴菌」型態完全不同,用藥或治療也比絲狀黴菌簡單。為確認診斷精準用藥,再以「基因序列」檢測,證實為「白黴菌」。白黴菌為「絲狀黴菌」的一種,但相較於白色念珠菌,治療上較困難。醫師評估左肺葉感染範圍太大,切除病灶可能導致殘存的肺功能不足,加上病人與家屬也不願意開刀,即安排使用「噴霧吸入性」與「口服」兩種強效抗黴菌藥物治療,自去年(110)12月治療迄今近一年,終於成功殲滅白黴菌,病情穩定控制未復發。臺北榮總感染科黃祥芬醫師表示,臨床致病性黴菌高達十萬種以上,鑑定及治療相當棘手。以黴菌感染症為例,傳統菌種鑑定多以「微生物培養」及「病理組織切片」為主。但黴菌感染不易透過痰液或組織切片培養出來,病理切片只能觀察外觀組織,無法確認黴菌菌種。隨著個人化精準醫療時代來臨,利用「快速PCR(基因鑑定)」或「基因片段定序」、「抗藥性基因突變位點」、「全基因定序」等多元鑑定方法比對感染菌種,讓醫師就像神探一樣,可及時正確診斷、精準用藥。不止用於肺部感染,此種創新方法,也已經運用於「鼻竇」及「腦部」黴菌診斷治療,達到精準診治的目標。
天氣熱狂冒汗斑?皮膚科醫師:抗屑洗髮精可治療 「這種藥膏」千萬別用
近日天氣越發炎熱,氣溫動輒飆高到37、38度,只要一活動就汗流浹背,汗斑患者也跟著增多。皮膚科醫師陳昱璁透露,如果汗斑的症狀初期且輕微,面積也不大,可透過外用藥膏治療即可,若面積過大、反覆發作或外用藥膏效果有限的狀況,就必須搭配內服藥治療,建議民眾可購買「抗屑洗髮精」作為輔助治療。陳昱璁醫師在臉書表示,台灣夏季悶熱潮濕,而人體表皮的共生黴菌『皮屑芽孢菌』,會在溼熱和皮脂分泌旺盛的環境下快速孳生,引起皮膚輕微發炎和色素變化,就產生所謂的汗斑,又稱為變色糠疹,好發於臉部、頸部、前胸、後背、腋下等人體容易流汗處,大部分患部通常沒有感覺,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有點搔癢或是皮膚脫屑。」醫師指出,「如果汗斑的症狀初期且輕微,面積也不大,醫師就會開立外用藥膏,並提醒病患身體保持通風乾燥、衣服穿著要寬鬆、選擇易乾爽材質並加強清潔汗液即可。若汗斑面積過大、反覆發作、或是外用藥膏效果有限的狀況,就會使用外用藥膏同時搭配口服抗黴菌藥物,抑制皮屑芽孢菌生長,此治療療程約2-4周且不可自行停藥。」醫師透露,抗屑洗髮精可作為輔助治療。(圖/翻攝自陳昱璁皮膚科醫師臉書)陳昱璁提到,「嫌擦藥吃藥麻煩,想加強治療效果,提供簡單一招,可購買含2% ketoconazole、2.5% selenium sulfide 或是zinc pyrithione、piroctone olamine、ciclopirox olamine等成份的『抗屑洗髮精』。每周數次塗抹於患部5-10分鐘後再沖洗掉,可作為藥膏的輔助治療,也很適合汗斑面積太大的患者,往往會有不錯的成效。」醫師提醒,「切勿自行使用類固醇類藥膏,雖然短期看似有效,但後續可能更嚴重!原因是,如果買到含類固醇的藥膏,一開始類固醇的抗發炎和止癢效果,確實會使汗斑獲得短暫的改善,令患者誤以為有效,但類固醇也因為有抑制免疫的作用,導致塗抹處反而變成真菌的溫床,助長真菌擴散,使得病情比擦藥前還嚴重。」
6旬農婦疲倦頭痛 醫檢查竟是「黴菌入侵腦袋」
日前有名婦人因頭痛就醫,但她自述沒生病、常常到田裡種菜,但前陣子全身卻異常疲倦,就醫檢查後發現,竟是隱球菌作怪。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邱詡懷解釋,隱球菌為黴菌的一種,常見於土壤、腐爛有機物、鳥類排泄物,常經由呼吸道吸入而感染。6旬婦人平時十分健康,不曾生過什麼大病,平時閒來無事喜歡到菜園裡種菜,但日前突然全身異常疲倦、頭暈不適,且症狀逐漸惡化,漸漸竟連說話都說不清,對人、時間、地點等定向感錯亂,更是出現頸部僵硬、臥床無法行走及發燒的症狀,在家人陪同下前往醫院就診。邱詡懷表示,個案經過電腦斷層、血液生化及腦脊髓液等相關檢查後,確診為隱球菌腦膜炎,病況十分嚴重,住院初期以腦電波評估腦部功能時,出現廣泛性的背景慢波,顯見有明顯的腦部功能異常,先後經過加護病房及普通病房共1月餘的抗黴菌藥物治療、數次腰椎穿刺減壓後,症狀才慢慢好轉,現在已可自由活動且意識狀態也恢復正常。邱詡懷說,隱球菌為黴菌的一種,常見於土壤、腐爛有機物、鳥類排泄物,常經由呼吸道吸入而感染,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感染風險較高。隱球菌感染中樞神經系統後會造成隱球菌腦膜炎,嚴重者發病後的死亡率可達2成。邱詡懷指出,罹病早期的症狀常為頭痛、發燒、噁心、意識不清,症狀也與一般感冒十分相似,感染嚴重時可能會出現癲癇、視力障礙、言語障礙、腦壓升高等等症狀。神經內科專科護理師鍾佳青提醒,病人在治療時期因意識混亂合併吞嚥困難,照護上需要特別注意避免嗆咳,恢復時期更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復建,才能慢慢恢復生活功能。
美醫療機構爆3死亡案例 CDC證實「超級細菌」正在傳播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22日公布一份報告,顯示一種無法治療的真菌正在醫療機構內蔓延,包括華府一處收治重症患者的療養院,就有101起耳念珠菌個案,其中3例甚至對3種抗真菌藥物都有抗藥性,這起事件在各州已造成3人死亡。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22日公布一份報告,顯示一種無法治療的真菌正在醫療機構內蔓延。(圖/翻攝自CBS News網頁)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CBS新聞》和《福斯新聞》報導,今年1月至4月間,華府一家專門收治重症患者的療養院,爆發101起耳念珠菌案例,其中3人出現抗藥性,另外,達拉斯2家醫院也有22人感染,有2例出現抗藥性。這5起個案中有3人死亡,包括華府1起以及2起達拉斯個案。據CDC專家萊曼(Meghan Lyman)表示,研究人員查看醫療紀錄發現,這些患者過去都沒使用過抗真菌的藥物。衛生官員指出,這代表感染會在人與人間傳播。萊曼表示,「這確實是我們第一次看見抗藥性聚集病例,患者似乎相互感染」。所謂的真菌又稱為念珠菌,是一種有害酵母形式,被認為對醫院和療養院內重症患者相當危險,真菌若進入患者血液、心臟或大腦時恐致命,若透過患者接觸或在受汙染的表面傳播,就有可能在醫療機構引發疫情。根據報導,紐約2019年曾出現3起個案,都是對被視為最後防線的抗黴菌藥物棘白菌素(Echinocandins)有抗藥性,當時沒證據顯示感染的患者有相互傳播,據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指出,抗藥性是在治療過程中產生。
私密處悶燒2/癢到磨蹭卻不就醫 「嘿咻」恐致輸卵管堵塞
夏季潮濕悶熱,一向是陰道炎的好發季節,患者人數暴增4成!根據統計,9成以上女性都曾罹患陰道炎,且會反覆感染,分泌物(俗稱白帶)也隨之增加。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陳俐瑾說,陰道炎的症狀是由內而外,一開始會有分泌物、散發異味,接下來擴散到外陰部、尿道口等,就開始出現搔癢、小便有灼熱感,同時還有一股說不出的異樣感覺。「不過,大家都是逼不得已才會就醫!」陳俐瑾說,許多女童都是尿尿喊痛,家長才趕緊陪同就醫,而成人多數都是搔癢難耐才願意治療,甚至曾有患者半夜癢得受不了掛急診。夏天易滿身大汗導致孳生細菌,進而引發陰道炎,求診患者比冬天多出3至4成。(圖/馬景平攝)陰道炎的治療方式以抗生素、抗黴菌藥物為主,陳俐瑾說,「細菌性陰道炎大約1周就能痊癒,滴蟲則要與伴侶一起治療,而黴菌性的治療期則長達2個月,最為難纏!也很容易復發。」治療陰道炎的藥物為抗生素、抗黴菌藥物,後者可分為口服藥與塞劑,由醫師視患者病況而選擇。(圖/讀者提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周宗翰醫師提醒,陰道炎發作時也要避免親密行為。「當陰道正在發炎,顯示免疫力不好、細菌病原體很多,縱使性致勃勃,也千萬冷靜下來,否則可能導致發炎情形加重,甚至進展為更嚴重的輸卵管發炎而阻塞。」
零食、手搖飲當正餐吃!小資女嘴飄「起司屑」 醫傻眼:口腔滿滿黴菌
吃甜食、喝糖飲,雖然能帶來心情愉悅,但過量食用,當心百病纏身!有一名25歲女子因為喉嚨痛、咽喉有刺痛灼熱異物感就醫,醫師一打開她的口腔發現,整個嘴巴內,滿滿都是像「起司屑」的白色異物,從內視鏡觀察,從嘴巴延伸到食道都有,原來是暴飲暴食、狂嗑甜食,加上失眠憂鬱,導致口腔念珠菌感染。據《ETtoday》報導,一名耳鼻喉科醫師吳昭寬,日前曾收治一名25歲年輕女子,因嘴痛、喉嚨燒灼疼痛就醫,但一張嘴卻讓醫師看傻眼,因為醫師從內視鏡檢查,發現女子從口腔、喉嚨下咽到食道上端,整個呈現「銀白世界」模樣,乍看很像嘴巴被灑滿了「起司屑」,後來經過,採檢化驗,確診為口腔念珠菌感染。吳昭寬醫師表示,後來他詢問女子的日常生活,才發現她因前陣子失戀被甩,情緒憂鬱,出現嚴重失眠問題;加上工作需要輪班,因此她迷戀上吃甜食所帶來的愉悅感。失戀的這段日子,她狂吃巧克力,還常以零食、手搖飲當正餐果腹;還把一天內「狂飲3杯」手搖飲當日常,半年內體重從40公斤暴升到80公斤,胖到完全變了一個人。後來這名患者,先接受口服及塗抹劑型的抗黴菌藥物治療;而為了找出體重暴增及口腔「發霉」的真相,吳昭寬醫師利用抽血化驗,發現女子空腹血糖逼近250mg/dL ,加驗糖化血色素竟飆到8%,後來轉介新陳代謝科,並會診營養師諮詢,透過藥物、飲食控制、生活調整等多管齊下,女子這才恢復健康。吳昭寬醫師表示,有50%的人,體內多少都有正常菌叢念珠菌存在,平時這類菌種會與人體和平共處,但遇到免疫力低下時,就容易大爆發。以這個個案來說,就是因為過量的糖分,導致體內代謝失衡,進而導致免疫失調,誘發念珠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