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藥
」 登革熱 台南 疾管署 疫苗 疫情洽公返國腹瀉不止!以為腸病毒 醫「1招」快速揪出元兇
59歲許先生日前返國後開始出現腹痛、腹瀉症狀,原以為只是腸胃炎,但服藥後腹瀉沒好轉,只好再掛急診,經化驗糞便並採用快速核酸檢測套組分析後,1小時內就發現「阿米巴性痢疾」陽性反應,趕緊先投藥治療,隔天顯微鏡檢查也證實有阿米巴原蟲囊體。快速核酸檢測有效協助醫療團隊即時處置,此次治療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Clinical Laboratory》,證實此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阿米巴性痢疾症狀不明顯 可能導致肝膿腫等嚴重併發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佑達表示,「阿米巴性痢疾」是痢疾阿米巴原蟲所引起的傳染病,主要寄生於腸道,大部份感染者症狀不明顯,一旦侵入宿主的腸壁組織,往往會引發腸道症狀,造成腹部不適、間歇性下痢(腹瀉)或便秘,並伴隨發燒引起寒顫、血便或黏液軟便等症狀。林佑達指出,該疾病可能導致如肝膿腫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可能蔓延到肺部、腦部等其他器官,對患者健康帶來極大威脅。這種疾病在部分發展中國家尤為常見,傳統會以顯微鏡檢查糞便檢體,但往往需要1-2天較長時間,可能使患者病情加重,錯失早期治療機會。傳統鏡檢耗時 快速核酸檢測有利即早診斷檢驗科組長周雍哲表示,傳統顯微鏡檢查是診斷腸道感染的重要工具,但其操作繁瑣且敏感度低,可能導致診斷耗時,若透過「多重聚合酶連鎖反應(multiplex PCR)」的檢驗分析技術,能夠同時快速檢測多種腸道病原體,包括細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病毒(如諾羅病毒、腺病毒、輪狀病毒)以及寄生蟲(如痢疾阿米巴、梨行鞭毛蟲)等22種病原體,也可大幅提高治療效率。把握黃金治療期 這樣做降低感染風險林佑達也強調,如有症狀或檢驗陽性者,務必即早就醫治療,以免持續感染他人,平時則注意飲食及手部衛生,要吃熟食及喝煮沸的水,以及避免口對肛門的接觸行為,降低感染風險。
83歲糖友染皮蛇「右手肌肉竟萎縮」 醫籲接種4大疫苗預防
83歲的陳爺爺罹患糖尿病多年,某天洗澡時他感覺右側胸部皮膚又紅又癢,隔天起床就發現大片皮疹從右前胸蔓延到後背,還起了水泡。起初他並不以為意,以為是困擾已久的濕疹又發作了,經塗抹治療濕疹藥膏仍不見好轉,患部還會又刺又痛,只要抬起右手拉扯到患部就會感到劇烈疼痛,忍了快一個禮拜才在家人陪同下就醫,經醫師診斷是感染帶狀疱疹惹的禍!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李淳權醫師說明,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活化的表現,此種病毒初次感染時會引發水痘,並潛伏在背根神經節或腦感覺神經節中,直到再度活化引發帶狀疱疹。根據台灣研究統計,每個人終其一生會罹患帶狀疱疹的機率高達32%,即每3人就有1人可能罹病。發病後不只皮疹、發癢、起水泡,引發的神經痛更是讓人痛不欲生。研究指出,即使皮膚表面的急性症狀消失,疱疹後的神經疼痛仍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之久,常令患者痛不欲生。值得注意的是,曾得過帶狀疱疹者,仍可能再度復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更被許多患者形容「比生產痛還要痛」。罹患帶狀疱疹的高風險族群包括50歲以上成人、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免疫不全者、生活壓力大或作息不正常、曾感染過帶狀疱疹。李淳權秘書長指出,一般來說,帶狀疱疹只要好好處理,在皮疹發作後72小時內投予抗病毒藥物,就能有效抑制病毒增殖、減輕神經疼痛,通常可在五週內痊癒,但免疫力較差的病人所需時間會比較久。像本身是糖尿病友的陳爺爺就因延誤治療,儘管確診後馬上投藥,皮膚症狀仍持續了一個多月、疱疹後引起的神經疼痛更是拖了超過半年才逐漸好轉,因為老年人易患肌少症,即便藥物治療後皮膚症狀恢復,仍留下右手肌肉萎縮無力的後遺症,握力至今仍無法完全恢復,症狀就像中風過的病人一樣,連握筷子都顯得吃力。李淳權秘書長說明,根據患者自述,發病後不僅身體又刺又痛,奇癢難耐,還會因為身上的紅疹、水泡,連穿衣服都感到無比劇痛,半夜也經常因為壓到患部而痛醒、無法翻身、睡都睡不好、無時無刻都像是被火燒般疼痛,連帶導致爺爺食慾不振、鬱鬱寡歡,治療期間使用了各種不同強度的止痛藥還是無法改善。李淳權秘書長強調,發疹期間,愈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愈有效,提醒民眾,若有症狀務必盡快就醫,以免留下不可逆的後遺症。國內研究指出,五分之一的帶狀疱疹患者為糖尿病患。對此,李淳權秘書長解釋,糖尿病患者因慢性高血糖的關係,會使免疫系統功能下降變差,除了容易受到其他病毒、細菌感染,且隨著免疫力降低,若體內有潛伏水痘-帶狀疱疹病毒也容易再度激活,進而引起帶狀疱疹。糖尿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的比例是一般人的2倍,且疱疹後神經痛的風險也增加50%,若不幸感染,可能導致血糖控制惡化,並引發心血管疾病或視力問題等併發症。此外,罹患帶狀疱疹容易造成血糖急速升高,惡性循環下去,也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根據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後住院率比一般人高出超過六成,顯示帶狀疱疹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威脅不可小覷。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2024年至2026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題為「糖尿病與健康(Diabetes and well-being)」,提醒糖友關注身體、心理及社會健康。李淳權秘書長表示,響應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持續推動「健康生活」,呼籲糖友保持良好健康作息及運動習慣、均衡飲食、積極接種四大疫苗(流感及新冠疫苗、肺炎鏈球菌、帶狀疱疹),透過日常保健及接種疫苗,提升防禦力。
燒錢徒勞1/衛福部花19億反擊超級細菌 遭疑醫院回報制度出師未捷
因應世界各國向「超級細菌」宣戰,衛福部明年起將啟動為期5年的「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劃」,總經費19億元,目標是減少成人使用抗生素用量5%,降低超級細菌「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簡稱CRAB)」感染率10%。所謂「超級細菌」在醫學上就是指「抗藥性細菌」,因為現有細菌已經對諸多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因此患者感染了超絕細菌後,可能無藥能醫,而非指新發現某種特定細菌。衛福部跟進世界潮流,以防範抗生素濫用、預防抗藥性為起點,欲防堵超級細菌肆虐。但立委葉元之卻踢爆,衛福部疾管署雖建置「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系統(簡稱THAS)」,監控醫院超級細菌感染狀況,但卻僅要求各醫院「自願」通報。換言之,醫院若為了省事,不通報院內感染案例也行。立委葉元之質疑,政府推動對抗超級細菌感染五年計畫,但衛福部卻未強制醫院通報院內感染事件,恐使相關統計數據失真,不利實際控制。(圖/黃耀徵攝)據了解,葉元之質詢院內感染超級細菌的通報機制,就是因為收到民眾陳情,抱怨院方對防範超級細菌掉以輕心,明知加護病房內已有疑似感染病例,卻因沒有負壓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只能用簡易拉簾隔離疑似已感染病患,重症患者家屬只能聽天由命,他懷疑這樣做根本難以避免擴大感染。歷經疑似超級細菌事件的E先生(化名)告訴本刊記者說,今年春節前他的九旬父親呼吸急促,緊急送往台北某大型醫院呼吸加護病房急救,之後院方告知病情趨穩後應可出院,然而接下來家屬卻發現其父連續幾天白晝昏睡、晚上難眠伴隨臆語。院方懷疑可能是院內感染,告知檢驗超級細菌約需一週時間,結果老父病情急轉直下,沒等到檢驗結果就已過世。因為醫院負壓隔離病房及醫護人力不足,即使加護病房內出現疑似院內感染超級細菌病例,也難被隔離,加護病房病患感染超級細菌機率升。(圖/報系資料照)E先生後來在離院前意外得知,院方早已「懷疑」他父親感染「碳青黴烯類耐藥肺炎克雷伯菌」CRKP,若即時投藥後抗生素也許有治癒機會,但因醫院沒有快速檢驗設備,只能等驗結果、不敢貿然換藥;更令他驚訝的是,院方人士私下透露,他父親入院時,因醫院負壓隔離病房全滿,而且不只呼吸加護病房中有病患疑似感染CRKP,內科加護病房也有,無法移轉,醫護人員才用隔簾簡單隔離疑似病例,然而加護病房內以重症老人為多,抵抗力通常都不好,感染與否就全憑老天爺決定。此外,若病患死亡後確認感染,為避免醫療糾紛,院方也不會在死亡證明書上登載院內感染,統計失真,衛福部與醫院只能「盡力」控制,讓死者家屬埋怨「制度殺人」。也因此,若真有心控制超級細菌,強制回報、精確統計感染人數,恐怕是衛福部難以逃避的第一步。葉元之所擔憂的不只是19億元的公幣平白浪費,而是國家又浪費了5年的抗菌備戰時間,他以新冠疫情期間傳出院內感染,死亡率高達5成的超級細菌之一的CRKP「碳青黴烯類耐藥肺炎克雷伯菌」為例指出,衛福部統計,111年全國CRKP感染人次是1723人,112年1961人次,113年到9月底止已高達831人次,醫院CRKP感染人數確實逐年增加,每年可能至少有數千病患死於CRKP,然而卻沒有實際死亡案例統計,就是因為醫院採自願通報,感染存在「黑數」。
花6600住阿里山民宿!夫妻倆「被跳蚤咬到滿身紅點」 業者道歉了
一名網友抱怨,日前她帶著全家8人到阿里山旅遊,入住一晚6600元的某間民宿,沒想到卻被跳蚤咬到全身、手腳布滿紅點,連醫生看到都害怕,向民宿反應時,卻也沒有得到道歉。貼文曝光後的隔天,業者緊急發文致歉,表示已將該晚房源住宿費用退款,「再次向這名房客與其先生入住中的不愉快影響衷心致歉」。這名人妻30日在「爆料公社」指出,她訂了2間山景4人房,在10月17日入住,她和老公睡在靠窗那張床後,卻被跳蚤咬到全身、腳都毀容,「醫生看到都害怕,退房當天有跟男老闆還是男員工反應,但沒有得到一句抱歉還是什麼的話……幸好跟我們同行的長輩沒事,不然我不知道怎麼交代」。她強調,看了其他評價,也是有人反應跳蚤的問題,雖然地點優、環境好、早餐也不錯,員工態度也都很好還幫忙搬行李上樓,「除了被跳蚤咬,其他我們的還算滿意……我發誓我說的都是事實!後悔沒先看Google評價再下訂,現在只能穿長褲出門……我發的Google評論被下架了」。對此,業者在31日午間於臉書粉專發文回應稱,得知此事後,已與該名房客聯繫,對於該名房客與其先生受到的影響致上歉意,也已將該晚房源住宿費用退款,「不論實際究竟是跳蚤、床蝨臭蟲還是小黑蚊等,該名房客與其先生在我們的住宿環境被叮咬,都是我們不應該出現的缺失」。業者提到,10月18日退房時,該名房客有向他們反應被叮咬,然而第一時間她們卻沒有給予良好的處理,儘管每日房客退房後,他們就會更換新的床單被單枕頭套等織物品,但應該要更進一步,按照網友留言所說趕緊買藥除蟲。業者發布道歉文。(圖/翻攝自業者臉書)業者也說,10月22日第一次收到該房客留下的Google評價,他們了解到房客被叮咬的嚴重,便前往購買並在所有房源內投藥除蟲,「可是我們慢半拍的處理方式對該房客造成了影響,同時也造成我們今日的咎由自取。我們會盡快聯繫專業的除蟲公司來進行全面檢測與除蟲作業」。針對房客稱Google評論遭移除一事,業者解釋,「Google商家評價是業主無權刪除的,僅有Google與評價者帳號有權刪除,我們不會向Google提出申訴要求刪除1星評價,正因有這樣的評價運作,才能讓我們記取錯誤並督促我們要做到該做到的事」。
新莊黃城公園投藥滅鼠沒公告 民眾犬隻險誤食
新北市新莊黃城公園面積共8953平方公尺,又鄰近榮富國小,公園內設置許多遊具與體健設施,因此常吸引民眾及小朋友在此遊玩,但9月傳出區公所為了防治鼠害,在公園內投放老鼠藥,卻未設置公告,造成民眾犬隻險些誤食,民代接獲陳情反映後,區公所才緊急設立告示。上月19日,有遛狗民眾發現黃城公園內投放老鼠藥,但沒看見任何相關告示牌,便將此情形發文在臉書地方社團,提醒其他民眾小心。隔日,新北市議員翁震州也派團隊前往了解,看見公園內還放置許多捕鼠籠,因此向區公所反映,區公所才在下午設置告示牌。區公所說明,由於黃城公園的鼠害嚴重,為了防治鼠害,所以上月19、20日委請廠商在半夜的時候,於公園內的老鼠洞內投藥,放置深度不易被挖出來,並且避開公園草地、碎石區等容易被誤食的區域投放,加上老鼠藥有增加苦味劑,嬰幼兒及寵物不易誤食,但為防萬一,仍呼籲民眾在10月23日以前,勿帶寵物至黃城公園。雖然區公所緊急設立相關告示,但翁震州認為,與林口扶輪公園遭民眾投放黏鼠板的處理方式相比,新莊區公所的反應相對遲緩。翁表示,林口區公所接獲陳情後,即迅速撤除民眾自行投放的黏鼠板,並在不易讓寵物接觸的灌木叢中施放老鼠藥,同時發布施藥公告,提醒民眾注意,避免毛孩誤食。翁震州批評,相較林口的迅速撤除危險物品並發布警示,凸顯新莊的管理能力亟需提升,民眾期待在防治措施實施前,能有更清晰的溝通與告知,以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潛在風險。翁震州說,儘管區公所強調老鼠藥不易挖出,廠商也會派人巡視,但是如何確保毛小孩及小朋友不會誤觸誤食?希望區公所要善盡告知責任,投藥前應事先通知民眾並設置告示牌,同時重視民眾的安全需求,強化對公共空間的管理與防範措施,讓公園成為民眾安心且安全的遊玩環境。
新竹名餐廳遭前員工爆「充斥蟑螂老鼠」 店家急澄清:消毒照被利用
新竹知名葛朗餐飲集團旗下的美義餐廳「斑馬騷莎」新竹民族店近日遭員工上網爆料,指控店內的環境「充斥蟑螂老鼠」,還貼出一系列後廚照片以資證明,引起輿論譁然。業者11日緊急發布聲明,稱爆料者是遭店內開除的前員工,而照片則是收集店內不定期消毒後照片後移花接木、偷換改念,表示已經報警,要追究到底。一名暱稱「班班」的網友在臉書「新竹爆料公社」投訴,稱「店裡環境充斥著蟑螂老鼠或是隨便閉店清潔,基於食品衛生安全跟消費者的權益,決定公開此事」。(圖/翻攝FB/新竹爆料公社)新竹地區頗具知名度的美義餐廳「斑馬騷莎」新竹民族店11日遭一名暱稱「班班」的網友在臉書「新竹爆料公社」投訴,稱「店裡環境充斥著蟑螂老鼠或是隨便閉店清潔,基於食品衛生安全跟消費者的權益,決定公開此事」還表示會通知相關單位。爆料者提出店內多張後廚照片,引起嘩然。(圖/翻攝FB/新竹爆料公社)貼文一出,立刻引發網友熱議。斑馬騷莎的店長立刻親上火線,上傳衛生局在7月31日開立的檢驗書,並回覆:「我們從13年前開業以來,就一直有委任消毒廠商幫我們做防範的作業,但天敵有時候會伺機而入,圖上的照片就是鼠患有吃到我們投餌的藥,夥伴們拍照留存,只是沒想到今天會造成離職員工,對於店舖品牌的抹殺及傷害,在這裡造成大家對於品牌的恐慌真的很抱歉。」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斑馬騷莎業者向記者表示,發文的員工一年前因不適任遭多次告誡、調店,最後仍為改善,只好予以資遣。之後見該員工誠懇改過,加上餐飲業實在缺工,才同意讓他復職,沒想到該員工竟偷偷蒐集半年多來的清消紀錄,反咬公司一口。業者指出,民族店後面有一條水溝,老鼠會通過水溝流竄,所以店內非常注重定期清消,消毒公司每次投藥後都會拍照做紀錄,照片中的蟑螂老鼠屍體就是清消紀錄。斑馬騷莎11日晚間在臉書粉絲團緊急發布聲明,表示照片經審視,是他們委託專業公司定期或不定期清潔及消毒後的成果照片,遭人收集後以移花接木手法抹黑。業者已經尋求法律途徑並完成報案。業者在聲明書中表示,照片已被大量轉發到網路上,從11日上午起接到許多支持的顧客詢問與加油的訊息。「這起風波造成大家心理的不適,深深感到遺憾及抱歉」。斑馬騷莎11日晚間在臉書粉絲團緊急發布聲明。(圖/翻攝FB/斑馬.騷莎美義餐廳 Zebra Salsa Dining Bar)業者強調,店內在清潔的要求度上均有一定的規範與要求,並且也有內部稽核制度,未來會再針對清潔稽核及消毒防治上增加每月到店的次數與頻率,並提升衛生認證,讓廣大消費者能夠吃的安心。斑馬騷莎聲明書全文。(圖/翻攝FB/斑馬.騷莎美義餐廳 Zebra Salsa Dining Bar)
風災抓戰犯2/全台僅百輛S2000成泡水車 日安損失破億住戶嘆:教訓太大
凱米颱風強襲全台,高雄市三民區日安地球大樓災情嚴重,地下停車場3層樓約800輛汽、機車全遭滅頂,抽水機不間斷作業3天3夜才將水排出,7月29日又再因豪雨淹水,包括全台僅剩百輛的本田經典小跑車S2000和BMW X6等名車都泡水,整體財損恐破億元,住戶無奈表示「教訓實在太大了」。據了解,日安地球大樓每坪房價約21萬元,與附近價格相去不遠,但該社區交通便利,加上鄰近3國小、2國中,是當地知名「學區宅」,住戶多半有一定經濟實力,加上開放停車場出租,除了該處住戶損失慘重外,在此租車位的民眾也成了凱米受災戶。此次共有約800輛汽機車在日安大樓被淹沒,包括近300輛轎車和500輛機車,當中更包括市價400萬元的BMW X6、保時捷,和全台僅剩百輛的本田經典小跑車S2000,整體損失恐破億元。日安大樓泡水車中不乏有BMW大7、X6等豪車,圖為全台不到百輛的本田經典小跑車S2000。(圖/民眾提供)日安地球社區為5棟大樓連通組成,占地約2000平方公尺,地下1樓3米高計算,3層樓淹水量約6000立方公尺,因為電氣機房位於地下室,導致4468戶停電,連帶影響到周邊大樓供電,市府單位立即出動多台6英吋、12英吋抽水機將水排出,讓台電人員得以入內搶修,於7月27日恢復住家供電。「我新機車才剛牽回家,家裡的休旅車也滅頂了。」不願具名女住戶表示,積水抽出後才是頭痛的開始,她原以為防水閘門能起到作用,沒想到會這麼嚴重,目前已把機車從地下室運到機車行,只希望愛車能恢復原狀。「這次的教訓真的太大了,很多人都損失慘重」。女住戶透露,除了汽、機車財損,住戶的交通、生計也大受影響,而大部分的住戶都傾向修車,少數損失慘重的車輛才會考慮報廢。高雄日安地球大樓地下室淹水災情慘重,管委會將監視器主機以鐵鍊封箱,希望保全證據進行後續求償。(圖/報系資料照)高雄市區監理所車輛管理科長陳明智表示車主可先評估修車費用,來決定停駛或是報廢,停駛最長可1年內不用繳稅;後續辦理車輛停駛及報廢均需結清交通違規,並將汽燃費繳納至災害前一日。高雄市府祭出補助減輕民眾修車、拖吊負擔,填寫基本資料並拍照上傳行車執照、車輛泡水證明、維修收據、拖吊收據等證明,即可以領到最高汽車最高2萬、機車2000的補助,因地球大樓公設尚未復電,且處於斷水狀態,高市府26日到31日安置受災戶住飯店或旅館,每人每晚最高補助1200元。凱米颱風為日安地球大樓帶來損失難以估計,除了水利局、台電、消防人員外,就連國軍也加入救災行列,足見其災害嚴重程度,衛生局在積水抽出後也派員在大樓外圍區域投藥進行消毒作業。雖然颱風已經遠離,後續重建之路仍未結束,日安地球的住戶雖感無奈依舊積極面對,希望能儘快讓家園恢復原狀,讓生活回歸正常。
百日咳案例創5年同期新高 未打疫苗傳染力更強「恐1傳17人」
疾管署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同一起的北部家庭群聚;而今年以來已累計有16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寫下5年同期新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提醒,今年全球整體百日咳疫情都上升,如果本身沒打過疫苗的話,一旦染病,傳染力極強,甚至可能造成1人傳17人。新增3例百日咳確定病例,首例個案為10多歲青少年,從未接種百日咳相關疫苗,6月上旬起出現咳嗽症狀,後續咳嗽加劇伴隨吸入性哮聲及呼吸中止情形,7月中旬因症狀未改善至醫院就醫,經檢驗通報,於7月23日確診,匡列41名家庭及校園接觸者,其中案父及案姐有咳嗽症狀於7月29日檢驗陽性確診,目前3名個案已無症狀或緩解。衛生單位持續進行疫調、擴大匡列接觸者及安排評估預防性投藥與採檢。為何個案沒打過疫苗?羅一鈞補充,經詢問該名青少年因家長認為「人體有自然的免疫力」,所以在家長決定下,從小只打過卡介苗跟B肝疫苗,之後從未接種過百日咳疫苗,滿2個月開始就沒有接種過常規疫苗。個案成年的姊姊,則是小時候接種過3劑百日咳疫苗。羅一鈞說,因百日咳疫苗非強制接種、採志願性接種,只會在逾期時由衛生單位出面提醒,且小朋友入學後學校也會檢查接種紀錄,與衛生單位合作提醒完成接種;但因不具強制力,因此若家長堅持不給孩子打疫苗,並沒有法律上的罰則。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2024)年累計16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含4起家庭群聚關聯個案(共11例),今年病例數較近5年同期為高。2019年至2023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23、4、0、0、0例,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0至32例,以3個月(含)以下嬰兒(占51%)為多,其次為20歲以上病例(占36%)。疾管署指出,今年全球整體疫情上升,亞洲中國、韓國及菲律賓等皆出現明顯疫情且於4、5月起驟升,中國迄今累計報告33.4萬例病例,韓國累計3,170例,為兩國過往疫情高峰年之3至9倍;歐洲3月時整體疫情即達往年高峰期水準,其中捷克報告近1.8萬例最為嚴峻;美國累計近8,900例,為去年同期之4倍,加拿大、巴西亦有部分地區疫情明顯上升;澳洲則報告1.2萬例,達往年高峰年水準。疾管署說明,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國內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之第三劑、第四劑接種完成率分別達96%及94%,於國小入學前完成五合一疫苗接種均可達98%以上;另國小學生四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之接種完成率則在97%以上。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署提醒,今年百日咳疫情為近5年新高,由於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人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與診斷,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
百日咳累計16例「創5年同期新高」! 今再爆3人家庭群聚
國內2024年已累計16例百日咳確定病例,且今年病例數較近5年同期為高,疾病管制署於30日公布,國內新增1起百日咳家庭群聚事件,個案為10多歲男性,6月上旬起出現咳嗽症狀,7月中旬因症狀未改善至醫院就醫,於7月23日確診,其中案父及案姐有咳嗽症狀於7月29日檢驗陽性確診,目前都已無症狀或緩解。疾病管制署於30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同一起北部家庭群聚,首例個案為10多歲男性,從未接種百日咳相關疫苗,6月上旬起出現咳嗽症狀,後續咳嗽加劇伴隨吸入性哮聲及呼吸中止情形,7月中旬因症狀未改善至醫院就醫,經檢驗通報,於7月23日確診,匡列41名家庭及校園接觸者,其中案父及案姐有咳嗽症狀於7月29日檢驗陽性確診,目前3名個案已無症狀或緩解。衛生單位持續進行疫調、擴大匡列接觸者及安排評估預防性投藥與採檢。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2024年累計16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含4起家庭群聚關聯個案(共11例),今年病例數較近5年同期為高。2019年至2023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23、4、0、0、0例,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0至32例,以3個月(含)以下嬰兒(占51%)為多,其次為20歲以上病例(占36%)。疾管署指出,今年全球整體疫情上升,亞洲中國、韓國及菲律賓等皆出現明顯疫情且於4、5月起驟升,中國迄今累計報告33.4萬例病例,韓國累計3,170例,為兩國過往疫情高峰年之3至9倍;歐洲3月時整體疫情即達往年高峰期水準,其中捷克報告近1.8萬例最為嚴峻;美國累計近8,900例,為去年同期之4倍,加拿大、巴西亦有部分地區疫情明顯上升;澳洲則報告1.2萬例,達往年高峰年水準。疾管署說明,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國內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之第三劑、第四劑接種完成率分別達96%及94%,於國小入學前完成五合一疫苗接種均可達98%以上;另國小學生四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之接種完成率則在97%以上。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署提醒,今年百日咳疫情為近5年新高,由於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人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與診斷,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
凱米颱風過後 環境部呼籲防止病媒蚊
凱米颱風來襲,為台灣帶來強風和豪雨,部分地區出現積水或淹水。環境部26日呼籲,風災後一週為防治登革熱的關鍵時期,提醒民眾檢查住家及周圍環境,清除積水容器等養蚊子的地方及孳生源。環境管理署說明,登革熱是透過蚊子叮咬傳播病毒,颱風過後的間歇降雨容易造成環境中出現積水容器,提供條件讓病媒蚊孳生。若病媒蚊在積水中產卵,約一週後就能羽化為登革熱病毒傳播媒介,兩周左右該地區的病媒蚊密度可能就有所提升。因此,環境部提醒民眾在大雨過後主動檢查居家戶內外環境,澈底執行「巡」、「倒」、「清」、「刷」的措施:「巡檢」家中及周圍的花瓶、水盤、廢水桶、廢保利龍等容易積水的物品與地下室積水處,將積水「倒掉」或弄乾,不需要的物品分類「清除」,澈底「刷洗」留下的物品,去除斑蚊蟲卵,且妥善整理、收納或倒置以避免再次積水,不讓病媒蚊趁虛而入。環境部呼籲,垃圾清除時,將易腐敗、易發臭的部分與大型廢棄物分開清理,若有較大型的廢棄家具、浴缸、水族箱等廢棄容器,民眾可聯絡當地清潔隊協助清運。定期刷洗使用中的儲水容器,並加蓋或加掛細網,預防病媒蚊的孳生。巷弄的天溝和水溝也容易成為斑蚊滋生的防疫死角,請民眾特別檢查,主動清除積水或投藥防治。此外,環境部也提醒民眾,在風災後清理家園、加強環境清潔消毒的同時,須做好手部及腳部的安全防護,更要特別注意飲用水和食物衛生,飲用水要澈底煮沸或者飲用包裝水,且充分煮熟食物,確實洗手再食用食物。環境部表示,災後復原家園的階段,只有透過大家的合作,保護自己也共同防治登革熱,才能守護美好的生活環境。
百日咳疫情「創5年同期新高」 3個月以下嬰兒占42%最多
疾管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分別為北部1個月大男嬰(案1)、南部家庭群聚之2個月大男嬰(案2)及30多歲女性(案3,案2之母,接觸者採檢)、北部家庭群聚之40多歲女性(案4,6月27日確診1個月大男嬰之母)。案1至案3發病日介於6月中旬至7月上旬,出現咳嗽、呼吸喘、流鼻涕、嗜睡等症狀,於7月9日至7月15日間確診;案4為經接觸者採檢後於7月8日確診,其餘3名同住家人檢驗結果為陰性。目前除案1持續住院治療外,其餘個案皆已出院。衛生單位均安排相關接觸者採檢及預防性投藥。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12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含3起家庭群聚關聯個案,個案居住縣市分別為台南市4例、台北市、桃園市及高雄市各2例、宜蘭縣及台中市各1例,個案年齡介於出生未滿1個月至40多歲,其中3個月以下嬰兒計5例占42%。今年病例數較去年同期為高,2019年至2023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23、4、0、0、0例;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0至32例,以3個月以下嬰兒占51%為多,其次為20歲以上病例占36%。疾管署指出,今年全球整體疫情上升,各大洲疫情均有升溫趨勢,又以歐亞洲最為明顯。亞洲中國、韓國、菲律賓等國皆出現明顯疫情,且4、5月起急速升高,其中以中國最為嚴峻,5月單月新增9.7萬例,今年累計24.8萬例,已達以往流行疫情之7倍,韓國報告2,500餘例,已達以往流行疫情之2.5倍;歐洲整體疫情亦上升,3月病例數已達往年流行疫情水準,英國、瑞典及挪威近期疫情皆上升,其中捷克報告近1.8萬例最為嚴峻;美洲美國累計報告近6,700例,亦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加拿大、巴西於部分州別疫情明顯上升;澳洲疫情上升則累計報告1.2萬例,達往年流行疫情水準。疾管署說明,由於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人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與診斷,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國內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之第三劑、第四劑接種完成率分別達96%及94%,於國小入學前完成五合一疫苗接種均可達98%以上;另國小學生四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之接種完成率則在97%以上。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署呼籲,嬰幼兒感染多為照顧者或同住者,提醒家長或家中較大的兒童務必注意咳嗽禮節及呼吸道衛生,外出返家接觸嬰幼兒前,應先更衣洗手,並避免帶嬰幼兒出入醫院、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
本土劇女星痛訴子宮「長壁癌」爆肥 連動3次手術把子宮肌腺「燒光光」
本土女星江泳錡因出演八點檔世間情》、《甘味人生》等劇打開知名度,她2023年7月傳出與三立監製楊煥喻持續多年的婚姻生變離婚,8月就宣布摘除子宮。她近日在節目中透露,她是子宮肌腺症重症患者,經期飽受折磨,不但發燒、血流不止、整個人還一度從43公斤腫到50公斤。近日,江泳錡在健康談話綜藝《醫師好辣》痛訴,過去自己的月經十分不穩定,有時3個月來1次,有時1年來1次,而且出血量都偏低。到了30歲身體出現警訊,她去婦產科打排卵針催經,醫師診斷她是「子宮肌腺症」,子宮肌腺1條1條的,長得很像壁癌,吸收經血之後長大,整個子宮就會非常大、非常硬。後來,拍戲的生活作息不正常,加劇了江泳錡的經痛程度,每逢月事來潮,江泳錡就會痛到掛急診,醫師問她:「妳到底這輩子有沒有要生?如果妳不生的話,妳就把整個子宮拆掉。」江泳錡去年8月終於受不了,靠3次腹腔鏡手術把子宮肌腺燒掉,徹底根除問題。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高雄醫學大學婦產科教授鄭丞傑醫師說明,子宮肌腺症是女性常見的婦科良性疾病,發生機轉尚未完全確立,過去認為可能與墮胎手術衝擊內膜、經期性行為太劇烈、或是上皮細胞在子宮肌肉層化生形成內膜組織有關。晚婚晚育也可能增加風險。不過,愈來愈多年輕婦女罹患子宮肌腺症,有可能是受環境荷爾蒙與空污,或壓力等無形影響。鄭丞傑醫師說明,子宮肌腺症主要有三大症狀,第一是月經量太大,第二是經痛,且可能一年比一年痛。第三是不孕。其他症狀還包括經期過長、非經期出血、性交疼痛等等。子宮肌腺症患者可能在月經前就發生疼痛,一直持續到經期之後,有些病人一個月可能疼痛長達15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目前子宮肌腺症的惟一根治方法為子宮切除手術,至少要切掉子宮體,可以保留子宮頸,俗稱為「子宮半切」。局部切除肌腺症手術近年來已較少使用,原因是大部分的子宮肌腺症是瀰漫型的,切除一部分是切不乾淨的。其他治療方式包括:抑制腦下垂體荷爾蒙的針劑治療、子宮內投藥系統、口服藥治療,以及無創海芙刀治療手術等方式。鄭丞傑指出,許多婦女尚未生育或不想切除子宮,可使用子宮內投藥系統,藥物經由子宮直接吸收,減少肝腎代謝負擔,但會防止受孕。針劑治療即是俗稱的「停經針」,透過抑制腦下垂體荷爾蒙讓卵巢停止運作,分為短效及長效劑型,一年不建議施打超過六個月,因為容易有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子宮肌腺症也可用口服藥、避孕藥來改善症狀,這類藥物多為黃體素成份,能達到緩解骨盆腔疼痛、月經過多、出血等症狀,不過只是抑制內膜暫時不活化,且需天天服用。相較之下,新型無創的海芙刀治療,可利用高溫燒毀異位的內膜組織,大幅改善症狀的同時,也增加女性受孕機率。坊間有傳言稱,子宮肌腺症只要等到更年期,就會自動痊癒。鄭丞傑醫師對此表示,女性停經後卵巢不再工作,子宮肌腺症的確會改善。然而停經年齡因人而異,一般女性停經時間約在52歲,也不乏60歲以上尚未停經者。停經過晚會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更年期前可先檢測荷爾蒙,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鄭丞傑醫師提醒,要預防子宮肌腺症,建議女性及早生育並哺乳。也要避免長期大量接觸環境荷爾蒙。或適時介入避孕藥等幫助卵巢休息。當有子宮肌腺症症狀時,應及早諮詢婦科醫師,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幫助維持正常生活。
來台背部劇痛急送醫!南韓YTR「診斷結果曝光」嚇壞:這個病台灣能救嗎
台灣醫療服務備受國際稱羨,就連外國旅客「來台體驗」也為之驚艷,去年搬來台灣定居的南韓知名YouTuber「肌肉山山」,近日突然背部劇痛緊急送醫,最終被檢查出男性易罹患的1疾病,讓他嚇壞直呼「這個病在台灣有沒有救?」南韓YTR「肌肉山山」近日發布一支以「這個病在台灣有沒有救?韓國人被台灣醫院嚇到」為題的影片,透露自己因為後背突然劇痛,急忙叫救護車送醫急診,影片中可見,他全身捲曲躺在醫院病床上,面露痛苦神情,害怕打針的他甚至一度痛到落下男兒淚,經醫生初步檢測,判定肌肉山山罹患常見的腎臟疾病「腎結石」,他也坦承自己最近水喝很少。南韓YTR「肌肉山山」突背部劇痛緊急送醫,檢查發現為腎結石。(圖/擷取自YouTube/肌肉山山jiroushanshan)幾天後他再度回診,醫生向他說明左邊有輕微的腎積水,需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病灶位置,決定先投藥治療,但若情況不見好轉,恐要手術取出體內結石,看診結束後,肌肉山山前往醫院櫃台繳費,不過由於沒有台灣健保,因此支付了近3千元的醫療費用,讓他忍不住直呼「在外國生病的話,就是這樣對吧。」對於首次體驗台灣醫療,肌肉山山表示讚賞,認為台灣的醫生及護理人員不僅相當專業,態度也十分親切,但美中不足的是看病花了他不少錢,「主要是我沒有保險,所以我就是要支付所有的費用,我覺得這個費用太誇張了」,不過他也理解在國外就醫本來就要價不斐,但慶幸的是最後身體並無大礙,也讓他鬆了一口氣。影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回覆,「腎結石在台灣是稀鬆平常的病,但是痛起來會要人命,這是平常飲食習慣造成的,祝早日康復」、「早日康復!台灣的醫療可以很放心的治療!」、「台灣的醫療很棒,但台灣的醫護人員更棒更溫暖,我台灣人我驕傲。也祝您早日康復。」不過也有人點出,台灣的自費醫療已經算便宜了,「如果在台灣以外生病,會花更多錢」、「就算沒健保3000也算便宜了,西方都是這個價的10倍起跳」、「台灣就算沒有健保還是算很便宜的國家了,而且用藥也是好的!」
全國大滅蟑可行嗎? 網3點專業分析…揭台灣2次「大滅蟲成功」案例
蟑螂人人喊打,民眾巴不得這類的昆蟲消失在世上。有網友便思考,是否可能在全國範圍動員「大滅蟑行動」,以3點總結出「不可能」,但過去確實有大滅蟲成功的案例,掀起一番討論。原PO在《Dcard》討論「論全國大滅蟑的可能性」,得出「技術上做不到」、「經費不可能給」、「人不可能配合」,因此此事不可爲。他透露,這裡討論的大滅蟑是指在城市裡做,針對水溝大蟑螂「家蠊屬」。原PO分析技術面,家蠊屬的特性是體型大、群居於排水系統中,比較好的方法是使用熱霧機,但城市排水系統複雜,光是這樣無法覆蓋這整個排水系統,「會造成你噴A地,蟑螂往B地遷移;你去B地噴,蟑螂就跑回去A地」,往排水系統投藥更是笨方法,先不論蟑螂會不會碰到水,投下去的藥劑可能在1、2小時就沖出排水系統,不僅白白浪費還可能毒到其他生物。網友討論「全國大滅蟑」可行性。(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接著,原PO提到經費,考慮蟑螂卵孵化的時間,整個施藥行動要連續進行至少1個月,使用多少藥劑、動用多少人力等,都是要考量的,更重要的是誰來出這筆錢?他斷言「民間單位是絕對不可能的,政府單位更不用想」,因爲不可能有成效的東西,是不可能編列預算花納稅錢的。最後是人,原PO指出,台中市有合格登記的病媒防治業者有248家(2023年),加上不計其數的個體防治業者,假如要執行計畫,就等於要把公司業務全數暫停,「誰能扛得住這個損失?」而且施藥須持有證照,旁邊也要有專業技術人士督導,此外也要和居民溝通,造成損失還要賠償,弄不好可能還會法院。綜合3點,原PO表示「全國大滅蟑」不可為,但台灣有過2次大滅蟲成功的案例,一次是瘧蚊,另一次是床蝨,皆是在同一時期(民國50年前)達成的。然而,瘧蚊也沒有在台灣土地上銷聲匿跡,在某些山區依然有瘧蚊在飛舞,只是不會再傳染瘧疾,而床蝨因全球化,又從國外跑到台灣本土了。
啟動精準治療!NGS納健保含括19癌 台灣第一個本土基因庫誕生
癌症長期位居臺灣十大死因之首,2023年的相關醫療支出近1,400億元,占國家總醫療預算近兩成,反映出癌症治療對健保資源的巨大需求。面對這一挑戰,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作為精準醫療的重要一環,衛生福利部於5月1日將19種癌症的NGS納入健保給付,透過檢測生物標記尋找基因突變,進而評估標靶藥物精準投藥,預計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由國家衛生研究院主辦,羅氏大藥廠協辦的「示範計畫領航、健保給付接棒—開創癌症精準醫療新紀元記者會」於今(14)日舉行。會中邀請到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臺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董事、國家衛生研究院司徒惠康院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楊志新院長等多位重量級人物,以及前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共同見證臺灣癌症精準治療進入新紀元,接軌國際醫療趨勢。司徒惠康院長特別指出,「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是一項跨領域合作的典範,包含國衛院,衛福部、五家國際大藥廠及17家醫院。這一跨部門、跨機構的合作,透過全方位的基因檢測和智慧化分析為醫師提供精準的臨床醫療決策支持,收案癌別包含肺癌以及五大消化道癌症。計畫同時成功建立臺灣首個本土臨床基因組數據庫(Clinical-Genomic Database,CGDB),期能累積真實世界數據加速未來藥物的開發和核准流程。截至2024年5月已收錄近兩千筆珍貴真實世界臨床與癌症基因資料,為未來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寶貴資源。司徒院長表示,此計畫不僅促進了臺灣精準醫療體系的發展,也推動了醫療大數據的建立和應用,進一步加速了新藥的研發和核准,為臺灣癌症病人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針對NGS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說明NGS的健保給付將涵蓋19種癌症,包括14種實體腫瘤和5種血液腫瘤,以NGS及單基因檢測提供民眾多元選擇。給付區分為BRCA、小套組、大套組等三種,依檢測基因數支付不同點數,最高支付定額3萬點,另依專家建議各癌別之檢測時機不同,每人每癌別可終生給付一次。石署長強調,為確保檢測品質並評估後續健保治療藥物的反應與療效,醫事服務機構申報醫療費用須併同上傳檢測結果,以確保能夠在評估給付效益和調整政策時有足夠的實證數據支持。未來若有新的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時,醫療機構可以通過資料庫即時查詢藥物的適用條件,避免病人重複接受檢測,從而提升治療效益並降低經濟負擔。此外,健保署亦將致力於促進更多的臨床試驗和新藥的媒合,期許為民眾提供更多及早的治療機會。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楊志新院長分享了從臨床醫師的視角對NGS檢測和健保給付政策的看法,指出這些進展將使臺灣在全球癌症治療領域保持領先地位。臺灣推動個人化精準醫療已多年,透過基因檢測和智慧化分析,使醫師能做出更精確的臨床決策。期望能大幅改善病人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同時降低無效用藥,使健保預算更有效地被利用。臺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董事認為,將NGS納入健保給付是一項重大突破,不僅大幅減輕了癌症病人的經濟負擔,也為他們帶來了實質的希望。
公德心呢?大雨過後孳清防登革熱 台南北區拾獲菸蒂逾10公斤
大雨過後1周是防治登革熱關鍵期,台南市各區皆動起來,北區區公所4日在4個里發動撿菸暨清除積水容器,2小時就撿獲4650個菸蒂,總重超過10公斤,清除273個積水容器,整飭市容兼防治登革熱疫情。台南市去年登革熱累積1萬2000多例,疫情延燒到今年3月初才畫下句點,今年疫情尚無本土病例,上周大雨後放晴,病媒蚊指數又蠢蠢欲動,為了抑制疫情,位在疫情熱點的8個行政區陸續發動孳清。北區的台南公園周遭常見外籍移工休憩抽菸,水溝邊的廢棄菸蒂堆積嚴重,北區區公所4日找專人負責「掀溝蓋」,再發動公園里、東興里、重興里與振興里等4里共上百名志工,一起遶行各里約4公里街道,沿途撿拾菸蒂。北區區找長潘寶淑與4位里長、環保志工們一起清除積水容器並撿拾菸蒂,活動2小時內撿得4600多個菸蒂,總重超過10公斤,清除273個積水容器。台南市北區區公所4日發動4里志工撿菸蒂整飭市容。(圖/北區區公所提供)北區區公所4日撿菸兼清除積水容器行動順利完成,潘寶淑表示,大雨後又逢連日氣候炎熱的環境,適合登革熱斑紋孳生,台南市必須避免重蹈去年登革熱疫情覆轍,天溝、屋後溝等處的投藥防治與清除積水容器都是孳清重點。北區首辦的4里孳清暨撿菸活動是個示範活動,潘寶淑表示,未來將不排除遍地開花,各里都組志工團隊,定期撿菸蒂整飭市容。
年輕族群失能原因首位! 全台逾200萬人被「這病」折磨
偏頭痛不只是頭痛,還可能造成失能跟生產力損失!在勞動節前夕,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發表最新的「偏頭痛認知研究大調查」,結果發現,逾七成受訪者表示會不定時頭痛;其中更有15%每個月頭痛超過十五天,可能是慢性偏頭痛。在有頭痛經驗的受訪者中,近七成每月平均需請假或在家休息3天,若以最新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推估,患者平均每年約減少六萬元收入。台灣頭痛學會統計指出,國內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盛行率為9.1%,且以女性為大宗,女性盛行率高達14.4%,是男性的3倍,其中20~40歲女性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位患偏頭痛。一般人常誤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但其實偏頭痛是需要治療的慢性「疾病」。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今(30)日公佈113年「偏頭痛認知研究大調查」,對全台22縣市、年滿20歲以上的1,012位民眾進行調查,協會理事長潘怡伶指出,73%受訪者表示會不定時頭痛,同時有67.5%頭痛患者須請假在家休息,平均每人一個月會請3.22天病假。若以主計總處統計112年全年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8,043元推估,患者平均每月因頭痛導致的經濟損失為5,156.6元,每年約減少61,879元,少了1.3個月月收入;即使頭痛發作時沒有請假,勉強上班上學、處理家務,仍有近九成表示過去三十天至少有一天無法持續專注或體力降低,日常表現不如平時,顯見因偏頭痛導致生產力下降、個人的經濟損失不容小覷。調查也發現,90.2%受訪者認為偏頭痛可能會嚴重影響個人生活,甚至可能導致失能,卻仍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偏頭痛只是身體不適的症狀,未必需要就醫。另外,儘管預防性治療可降低偏頭痛發作頻率,卻仍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不知情。在調查中也發現,20-29歲的年輕族群對偏頭痛的就醫認知、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以及對偏頭痛會導致失能的警覺性都較年長族群低。林新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志豪說明,年輕人很容易忍痛,但如果頭痛發作需要休息、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會畏光,三個症狀中符合兩個,就很可能是偏頭痛,偏頭痛除了單側頭痛,也可能是雙側或整個頭都痛。若不妥善控制,容易演變成每月頭痛超過十五天的「慢性偏頭痛」,不僅發作頻率更高、疼痛更嚴重,治療上也會變得更加棘手。林志豪醫師指出,偏頭痛被權威醫學期刊《頭痛與疼痛》列為全年齡層引起失能疾病的第二位,更是50歲以下年輕族群失能原因的第一名。不僅是工作及生產力受偏頭痛影響,調查中也發現,頭痛患者中逾八成過去三十天內,至少有一天以上痛到沒有辦法參加家庭、社交或休閒活動。林志豪醫師也曾收治過一名患有嚴重偏頭痛的五十多歲婦女,二十多年來幾乎每天一睡醒後就頭痛,吃三、四種止痛藥,包括嗎啡類止痛藥也不見成效,必須到診所打止痛針。也因為偏頭痛發作時很怕吵,只要小孩哭鬧就容易情緒失控,導致常和家人發生摩擦,夫妻間也難好好相處。後來經醫師建議注射肉毒桿菌素,才終於不用再吃止痛藥度日,也把頭痛從天天發作減少到十天以下,再度和老公約會喝下午茶,重新彌補夫妻關係。儘管偏頭痛無法根治,但是透過適當治療,還是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一般民眾遇到頭痛時常未諮詢醫師就自行服用止痛藥,往往過量而不自知。過於頻繁服用止痛藥,不僅容易造成肝、腎、胃的負擔,甚至可能產生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林志豪醫師呼籲,有頭痛症狀應尋求專業科別診治,切勿自行依靠止痛藥。整體而言,偏頭痛治療可分為「急性止痛治療」及「預防性治療」。當每月發作頻率超過四天(頭痛1週超過一次),或頭痛明顯影響生活及日常活動、急性治療藥物療效不佳時,就建議使用預防性藥物減少頭痛發作,近年已有許多新型預防性治療,療效及副作用相較傳統藥物更佳。林志豪醫師說明,臨床上常以口服藥做為第一線預防性治療用藥,包括血清素促動劑、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抗憂鬱藥等。儘管多數患者在預防性投藥後都有不錯的療效,平均可減少一半以上的頭痛發作天數,但仍有超過一成的人服藥後反應不佳,甚至出現嗜睡、疲憊、體重增加、反應力變弱等副作用,需要尋求其他的預防性治療,像是針劑型的肉毒桿菌素、CGRP單株抗體或口服的CGRP拮抗劑藥物來緩解偏頭痛。林志豪醫師進一步表示,相較於每日服用口服藥,肉毒桿菌素三個月打一次,方便性高,尤其是對吃藥效果不佳、副作用無法耐受的慢性偏頭痛病人,肉毒桿菌素治療效果不錯,可以有效減少發作頻率和止痛藥的攝取量。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治療慢性偏頭痛,給付最長可達18個月,目標是減少頭痛發作的嚴重程度,逆轉頭痛慢性化的過程。
全球多國百日咳疫情劇升 台灣中部3月嬰中鏢還染新冠
全球多國百日咳疫情,近期劇升,中國大陸病例數創下10年同期最高,且其中13例死亡,是去年23倍。台灣疾管署公布國內出現今年第2例百日咳確定病例,該名中部3個月大的女嬰,只接種完第一劑的五合一疫苗,且就醫發現也確診新冠病毒。疾管署下午公布最新疫情,今年已累計有2例百日咳確定病例,而2019年至2023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19例、4例、0例、0例、0例,每年累計病例數為0至32例,多為3個月以下嬰兒(占51%),其次為20歲以上病例(占36%)。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今年的第2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中部3個月大的女嬰,沒有先天疾病,雖然接種了第一劑的五合一疫苗,但還來不及接種第二劑,是在3月初開始出現咳嗽、流鼻水、發燒等症狀,就醫後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併發支氣管肺炎,住院5天後出院,但出院隔天又開始發燒、劇烈咳嗽。林詠青說,女嬰因為嘴唇發紫,發紺、缺氧再度就醫,發現急性細支氣管炎,確診百日咳,治療後症狀逐漸改善,住院11天後出院。疾管署指出,女嬰有同住家人3人,其中2人亦出現疑似症狀,目前均已安排採檢及預防性投藥評估,並進行健康監測至4月15日。疾管署副主任李佳琳指出,全球多國百日咳疫情自去年起升溫,於近期劇升,中國大陸截至2月累計32380例,其中13例死亡,為去年同期(1421例)近23倍,病例數為近10年來同期最高。另外,菲律賓今年截至3月16日也累計568例,其中40例死亡,病例數為去年同期近20倍;捷克今年疫情驟升,3月中旬單週新增800餘例,截至3月19日累計報告3101例及1例死亡,高於去年病例數,為該國60多年來新高。荷蘭去年6月以來疫情持續上升,今年截至3月15日累計至少1400例,包含4例嬰兒死亡,另丹麥、西班牙、瑞典、挪威等國病例數自去年中以來持續上升。疾管署強調,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此外,由於近年國內百日咳病例多為尚未完整接種疫苗的3個月以下嬰幼兒,建議女性每次懷孕自費接種1劑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疫苗),並建議於懷孕第28到36週接種,以使母親抗體傳遞給嬰兒的接種效益最大化,進而保護胎兒及剛出生嬰兒,由於家庭群聚中感染源多為照顧者或同住者,建議嬰兒照顧者可自費接種一劑Tdap疫苗。疾管署提醒,民眾如計畫至流行地區,建議行前向旅遊醫學門診醫師諮詢,評估百日咳成份疫苗之接種需求,旅途中避免至擁擠的公共場所,適時配戴口罩,尤其嬰兒及幼兒出國前,務必事先完成疫苗的基礎接種,並視需要,再追加接種1劑,如發現百日咳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及時診斷及接受治療。
今年首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4歲女童冒紫斑「匡列19人」
國內出現本年首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籲請民眾注意呼吸道衛生,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9)日公布今年國內首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為北部4歲女童,無國外旅遊史,於今年3月上旬出現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狀,一週後咳嗽加劇,並陸續出現發燒、嘔吐、全身無力等症狀,多次至診所就醫未改善。13日女童因四肢出現紫斑至醫院就醫,經醫師評估收住加護病房,住院當日並出現痙攣及意識改變情形,醫院於15日通報並經檢驗確認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目前病況尚穩定,轉入小兒科病房治療中。衛生單位並進行疫情調查,至16日已匡列同住、非同住家人及校園接觸者共19名,均無出現疑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症狀,相關接觸者已全數給予預防性投藥,並由地方衛生單位持續進行健康情形追蹤。疾管署說明,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1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與2015年至2023年同期病例數(介於0-3例)相當,2015年至2023年統計資料顯示,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1-12例,個案感染年齡以25-64歲為多(占33%),並以感染腦膜炎雙球菌B型最常見。疾管署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傳染途徑主要為接觸感染者或帶菌者之喉嚨及鼻腔分泌物或飛沫,須透過親密或長時間接觸方可有效傳播,健康者可能呈現無症狀鼻咽部位帶菌,其中僅少數帶菌者會發展成侵襲性疾病,免疫低下者較容易致病,其潛伏期約2~10天,主要症狀為發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直、噁心、嘔吐、出血性皮疹等,有時也會出現昏迷和譫妄等症狀,嚴重時甚至休克死亡,需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1歲以下的嬰兒,臨床症狀較不典型而不易察覺,常只有發燒、嘔吐症狀,另可能會出現躁動不安、哭叫、不易餵食等症狀,或有囪門突出的情形,但不一定會有頸部僵直等典型腦膜炎症狀。疾管署提醒,冬春之際是許多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應儘量避免長時間處於過度擁擠或通風不良的場所,並注意手部及呼吸道衛生,以降低感染機會;倘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早期診斷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百日咳」! 北部1月嬰咳不停送ICU才治癒
疾病管制署19日公布2024年首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北部1個月大之男嬰,於3月2日出現咳嗽、流鼻水情形,3月4日因持續咳嗽就醫,並收治加護病房住院治療,經採檢通報後於3月12日確診,目前個案咳嗽情形緩解,病況穩定,已於3月11日出院。同住家人2人均無疑似症狀,已安排採檢及預防性投藥。疾管署說明,百日咳是種呼吸道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透過飛沫傳染,無論有無發病均有高度傳染力,感染症狀為持續咳嗽超過兩週,並伴隨鼻炎、打噴嚏、輕微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成人很少出現併發症;嬰幼兒感染後症狀通常較為嚴重,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更是重症高危險群,可能引起肺炎、抽搐、腦病變、腦出血、死亡。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2019年至2023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14、4、0、0、0例,每年累計病例數為0至32例,多為3個月以下嬰兒(佔51%),其次為20歲以上病例(佔36%)。疾管署強調,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署表示,由於近年國內百日咳病例多為尚未完整接種疫苗之3個月以下嬰幼兒,因此建議女性每次懷孕應自費接種1劑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疫苗),並建議於懷孕第28至36周接種,以使母親抗體傳遞給嬰兒的接種效益最大化,進而保護胎兒及剛出生嬰兒;若懷孕時未接種,則應於生產後立即接種。另其他嬰兒照顧者亦建議自費接種1劑Tdap疫苗,以降低嬰幼兒感染機會。疾管署呼籲,家長或家中較大的兒童務必注意咳嗽禮節及呼吸道衛生,外出返家接觸嬰幼兒前,應先更衣洗手,並避免帶嬰幼兒出入醫院、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如發現自身或家人出現疑似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按醫師指示確實完成治療,以免造成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