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
」 中醫 針灸電影頻道/癌症是人生中的「大禮」? 《交換禮物》曾寶儀花4年的生命探索之旅
曾寶儀跟導演男友林明謙愛情長跑19年,情侶檔首次合作紀錄片《交換禮物》由曾寶儀擔任旁白,關注癌症病患在宣告罹癌時,如何面對生命中突如其來的「禮物」。電影歷經4年拍攝,除了有曾寶儀擅長的感性、溫情訪談,也記錄下她花了4年的「醫學探索」之旅,走遍西雅圖、洛杉磯等地,採訪30位身心靈醫學、博士、癌症病友的紀錄。曾寶儀跟導演男友林明謙愛情長跑19年,情侶檔首次合作紀錄片《交換禮物》。(圖/趙文彬攝)癌症所有人避之唯恐不及,當確診罹癌那刻,許多患者第一時間湧上的是面對疾病的恐懼,以及何時走到生命盡頭的未知,忍不住自問:「為什麼是我?」就如同片中所說的「衰仔」一般,癌細胞有如瘟神過境,彷彿宣告誰遇上誰就等著倒大楣。片中走訪多位病友、專家、學者,試圖找出消除癌細胞,讓身體康復的線索。前半段跟著曾寶儀的腳步探訪多位病友,試圖去理解罹癌後的生活是否有所改變;另一方面則是藉由中、西醫、身心靈、脈輪檢測、把脈穴位等療法,試著探究「癌細胞」生成的原因及可能康復的治癒方式。然而介紹多種療法,一不小心就可能變成推廣非正規醫療,但該片採取的敘事模式相當聰明且旁觀,讓各種醫療方式更像是曾寶儀的個人體驗,讓觀眾感受:「原來還有除了化療、手術以外還可以這樣治療。」至於是否有療效或者值得嘗試,一切交還給觀眾做判斷。後半段敘事則轉向陪病者的角度,曾寶儀堂弟、監製曾國駿女友小琦向來熱愛運動、身體健康,沒想到年僅30多歲就發現罹患子宮頸癌,第一時間選擇切除治療,認為積極面對、切除腫瘤就沒事。沒想到不到一年便復發,之後病情急速惡化,成為了癌症末期患者。《交換禮物》紀錄小琦抗癌的過程,令人揪心。(圖/台北双喜提供)曾寶儀跟堂弟以及導演,面對至親飽受病魔折磨,即便心疼也束手無策,只能盡全力陪伴。片中紀錄小琦復發後,決定再跟癌細胞拼一把,同時接受化療、標靶藥物治療,病情依舊持續惡化,奇蹟仍未發生,癌細胞不斷瀰漫,改變的只有日漸虛弱的體力與心靈。片中拍下曾國駿與女友小琦在病房內完婚的畫面,小琦因病重無法到戶政事務所簽名登記,最後是由公務人員通融,到病房內完成登記手續,在完成遺願後,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從對癌症奮力一戰到最後不得不接受生命有其終點,畫面令人揪心,更多的是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另一位癌友Olga罹患乳癌末期,積極治療的同時,也選擇放下以往的罣礙,培養健康生活習慣,人生、想法、態度都有了大轉變。家人、伴侶陪著對抗病魔的同時,也看見Olga的變化。即便抗癌辛苦,Olga時不時就以黑色幽默自嘲,包括在全片尾聲一句:「沒想到我可以活到殺青的時候。」過去不少研究指出,樂觀可以延緩癌症的惡化;悲觀憂鬱則會加速癌症惡化。樂觀的Olga戰勝了癌症,沒想到癌細胞又來了一記回馬槍,康復後再復發、復發後又再康復,如今的她已經健康活到電影上映。癌友Olga(左)罹患乳癌末期,挺過復發後再次康復。(圖/台北双喜提供)就現今科學來看,癌症仍未能有藥到病除的特效藥,對於癌症病患及病患家屬來說,癌細胞依舊可怕且未知,又怎麼會是一份「禮物」?然而《交換禮物》改以不同切點來紀錄,包括病患的抗癌經歷、陪病者的想法、癌症的治療方式,理性的醫學及感性的人生經歷兼具,看著至親努力抗癌,想幫上一把卻無能為力的心情,曾寶儀跟導演林明謙同樣身為陪病者,更能同理家屬的掙扎心情。癌症研究中有一說是癌細胞是基因遺傳,抑或是心理毒素的具象化,壓力、負面情緒、重大打擊皆有可能埋下病變因子。全片既是紀錄癌友的抗癌歷程,也陪著病患家屬療癒對摯愛的心疼與不捨。對於健康的觀眾來看,則像是另一場生命的探索之旅,並非要等到健康出問題才回頭省思,透過紀錄片以不同角度理解癌細胞為何存在,也許也是人生必學的一課。《交換禮物》將於12月25日全台上映。
王傳一「交大畢業」進演藝圈 獲醫師爸支持:他覺得自己兒子很棒
王傳一出道20多年,首次主演大愛劇,在《在光裏的人》演出前進台灣「無醫鄉」之一嘉義大埔鄉行醫的葉明憲醫生。王傳一的爸爸就是醫生,這也是讓他接下這部戲的關鍵,而演中醫成為最大挑戰,「這是一個我不熟悉的領域,曾想說要模仿本人還是演出不一樣的風貌,我選擇了後者,希望能把葉醫師持續20年上山行醫的精神演繹出來。」適逢88父親節,聊到父親,其實王傳一當年出道當偶像,父親雖然可惜兒子的高學歷,卻也默默支持他的決定,「我在我爸眼中一直都是一個帥哥,他一定覺得自己兒子很棒,但他也會覺得為什麼我會讀書,不能好好發展自己的工作要跑去當演藝人員。我跟他講我想試試看,出道沒幾年我得了金鐘獎之後,他感覺我在演藝圈不是鬧著玩,好像真的有一些成績,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他都是非常支持我,我非常感謝我爸爸一直以來都能認同我,不會給我負面能量。」王傳一坦言因母親早逝,父親又看病忙碌,父子相處機會雖然不多,但彼此的關係卻不疏遠,「過年三節或是有什麼事情的話,一定會打電話關心、到彼此的身邊,雖然感覺距離很遠,事實上心裡面很近。我爸不是嚴父,他很慈祥,現在他退休了,甚至比退休前更忙碌,忙著在台灣各地義診,我也鼓勵他好好去為人看病,因為這是他喜歡做的事情,也讓退休生活有一個目標。在拍《在光裏的人》的時候他也會關心我,對我來說,他就像是朋友。」王傳一父親(左)也是醫生,透露父子關係就像朋友。(圖/翻攝自王傳一FB)王傳一熟知父親職業,因而對葉明憲醫生的辛勞更加感同身受,「葉醫師一周四天在不同地方有門診,周三又要上大埔一整天,基本上只有周日可以陪伴家人,但他還要抽空整理中醫系統,他一個禮拜時間都在奉獻跟付出,這跟我爸爸以前很像,幾乎是沒有什麼休息時間。」也因此他笑言:「還好我沒當醫生,因為父親的關係,我知道醫生的背後是非常辛苦的,除了鑽研醫學研究外,還必須付出時間,只希望自己的病人身體健康。」王傳一高中時從師大附中保送交通大學(現在叫陽明交大),學生時期功課就很不錯。不過他說:「若要像葉醫師一樣每天在醫學上持續專研,我大概沒辦法,當時知道他的故事時,我真心佩服葉醫師,他為了病患付出很多很多。而我還是當個專業演員,專心揣摩葉醫師的角色,把他的故事完整呈現在觀眾面前!」為了貼近角色,王傳一親自讓葉明憲醫生看診、把脈,拜讀葉醫師的書籍、節目與講座,觀察對方個性與細微表情,「我自己性格大喇喇、粗枝大葉,有點撲克臉,但葉醫師戴著口罩很愛笑,我可以看到他眼角的笑紋。我雖然不是很愛笑,但我的魚尾紋特別多,剛好跟葉醫師相似,我也會在演出時盡量有苦笑、真正開心大笑等表情,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溫暖的人。」同時他除了講國語,也為角色勤練台語及客語,因葉醫師是南華太極高手,他甚至連太極拳都要練,「休息的時候就動一動,練習葉醫師教的招式,讓自己習慣太極的韻律與柔軟感。」《在光裏的人》描述「無醫鄉」之一的嘉義大埔鄉,長年醫療匱乏,鄉民必須要開車2小時才能下山就醫,因緣際會來了兩位駐站醫師-中醫「葉明憲」醫師(王傳一飾演)與西醫「林繁幸」醫師(翁家明飾演),講述他們每天從早到晚看診,堅持不懈在偏鄉行醫20年的真實故事,由王傳一、翁家明、柯淑勤、霍正奇等人主演,正式定檔於10月3日晚間8點,在大愛電視台、YouTube頻道播出。
體質外強中乾!中醫揭「陰虛火旺」患者激增:1壞習慣導致
台灣即將迎來高溫潮濕的夏季。對此,中醫師李琪也分享,她近期常遇到1類人,他們外表看起來健康,但一把脈就發現體內呈現「陰虛火旺」的狀態,她也點出這種情況很多都是熬夜造成,導致身體有缺乏水份的問題,而且容易發炎、長痘、嘴破及眼睛乾澀,或是睡眠品質不佳。中醫師李琪近日在臉書發文分享,她最近經常遇到一種患者:外表看起來很健康,但脈把下去,體內卻呈現「陰虛火旺」的狀態,也就是所謂「外強中乾的體質」。她也透過比喻解釋,我們的身體就像裝了水、放在火上燒的鍋子。鍋裡的湯水充足,水蒸氣就會源源不絕地冒出來,將熱能轉為動能,推動體內器官、機能的運作。如果鍋裡的湯水不足,鍋子的溫度就會升高,產生的水蒸氣也會變少,身體就會進入「陰虛火旺」的狀態。李琪說明,這類型的人外表看起來大多健康、體態飽滿(因為鍋下的火還是旺盛的),但由於水蒸氣變少,身體動能不足,會容易覺得很累、睡不飽。「陰虛火旺」經常出現在連續熬夜、生病後、需要耗費腦力工作、身體或精神過勞的中壯年人身上 ,所以我又把它稱為「外強中乾的體質」。李琪也列舉這種體質容易產生的症狀包括:燥熱、汗多、手腳異常出汗;疲勞;頻尿、夜尿、尿不乾淨;泌尿道或陰道發炎;長痘痘、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失眠、睡不好;眼睛乾澀;嘴破、牙齦腫;月經失調。李琪也提醒,這類人最好不要隨便吃補,例如市面上的藥燉排骨、薑母鴨、燒酒雞、藥膳鍋等等,以免火上加油,越補越燥熱。真正有效的作法應該是,早點上床睡覺、睡滿7至8小時、多放空腦袋、減少聲光刺激,以及多休息,「但如果除了疲勞還出現上述症狀,反反覆覆好不了的話,還是要及早看醫生,針對體質來開藥治療喔!」
女頭昏疑地震症候群…竟是得「冷氣病」 中醫曝解方
地震不斷,高雄有名女子最近經常有頭暈、沒有精神的狀況,懷疑是「地震症候群」,不過經把脈及問診後,中醫師則表示,女子是得到「冷氣病」,就是中醫中的「陰暑」,其造成原因是室內、外溫差大,使皮膚毛孔快速收縮,身體體溫調節和排汗功能失常導致身體發熱卻出不了汗,而引起頭昏、口渴、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橋頭馬光中醫診所醫師謝觀顯表示,前幾日1名女患者表示,最近總覺得頭昏腦脹的,上班也都沒有精神,懷疑是「地震症候群」,但經把脈及問診後,發現患者是得到「冷氣病」,就是中醫中的「陰暑」。謝觀顯說明,天氣炎熱,民眾長時間在外流汗、未適時補充水分,經常會導致中暑,不過此類中暑在中醫分為「陽暑」,而陰暑就是在夏天頻繁進出冷氣房,忽冷忽熱的溫差使皮膚毛孔快速收縮,身體體溫調節和排汗功能失常導致身體發熱卻出不了汗(寒包火),而引起頭昏、口渴、食慾減退、少汗、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腸胃不適等症狀,但症狀通常較為輕微緩慢,要注意的是室內室外溫差大,尤其溫差5度以上更容易造成陰暑。謝觀顯表示,「陽暑」和「陰暑」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陰暑」的體溫是正常的,也有人稱之為「冷氣病」。其治療上是需要經過中醫師的辨證論治才可以開藥治療,治療原則以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爲主,臨床上多使用藿香正氣散或清暑益氣湯,同時也可利用針灸或自己多按摩「内關穴」或是「合谷穴」2個穴道來減輕頭昏、腸胃不適等症狀。謝觀顯建議,吹冷氣時可以使用冷氣機的除濕乾燥模式,舉例在30℃的氣溫下,濕度從70%降至60%,體感溫度就能下降約1℃,濕度控制在40至60%則是最好的,因為對人體來說,40至60%是人體感受度最佳的,但如果這樣還是覺得很熱,則可以把冷氣的溫度設定在比室外溫度低2至3度左右,就會覺得很涼爽了。
大啖堅果害嘴破、脹氣還便秘 中醫教你「對症下藥」緩解腸胃失調
小美年節連假,大啖最愛的調味堅果、杏仁小魚,每天一大把一大把的抓來吃,幾天下來出現口乾舌燥、嘴破、便秘、脹氣等症狀,至傳統醫學科看診,經醫師問、望、聞診及把脈評估,診斷小美一下子食用大量燥熱油膩的食物,導致脾胃失調上火,以香砂六君子湯為主調劑治療,並衛教可適度按摩手腕第一條橫紋往手臂三指幅處的內關穴,消除脹氣不適感,在一周後回診,不適情況已大幅改善。中醫治療腸胃不適 這樣調理效果佳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醫師吳宗益表示,中醫在腸胃不適方面一直有良好的療效,中醫師通常以疏肝健脾的逍遙散、柴胡疏肝湯幫助患者通達肝氣,補強胃部功能,或用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甘溫除熱增進腸胃消化功能,若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可用旋覆代赭石湯、半夏瀉心湯等來降逆和胃。依下肚食物看解方 穴道按摩也有幫助吳宗益說到,若吃了過多燥熱食物如油炸物、堅果,造成口破、口渴、胃脹氣,可適度喝茶葉或大麥茶緩解症狀;如果因吃了過量肉類造成便秘,可以泡具有疏理肝氣效果的牛蒡茶改善,也能降低血壓血糖;若因起居不慎,造成腸胃型感冒可選擇用薑、蔥煮水喝,並選擇按摩通條百病的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膝蓋往下約四指幅寬處)、內關穴(手腕第一條橫線往手臂三指幅處)、合谷穴(拇指及食指連接虎口處)及三陰交穴(內側腳踝往上約四指幅寬),居家也能疏通經絡,緩和腸胃不適的感覺。中醫治療方式多元 盡快就醫莫輕忽中醫治療相當多元有效,吳宗益強調,除了水煎藥、科學中藥外,也有刮痧按摩、針灸、食療等,都可以依症情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達到簡單、方便、有效的目標,但保持正常作息並節制飲食才是強健身體的不二良方,如果腸胃不舒服持續多日,應盡速就醫,從個人體質下手調理治療。
曾智希拚龍寶寶 卻被醫生警告「懷孕會有生命危險」
陳志強、曾智希夫妻結婚一年多,目前積極備孕中,兩人已完成取精取卵,不排斥自然、人工、試管多管齊下,兩人昨(2日)出席三立尾牙,曾智希笑著許願:「我要龍寶寶!」不過她說稍等會喝酒,意指還在著床前的努力階段。夫妻倆為了好運,近來在吃中藥調身體,陳志強說因為曾智希瘦到被醫生警告「懷孕會有生命危險」,曾智希解釋,自己聽到的時候也嚇一跳,覺得這話講得太嚴重,醫生說是她體重48公斤太輕,要她至少要胖到52公斤才算健康。陳志強雖然曾自豪「精子質量超英趕美」,中醫醫生把脈之後,卻越潑他一桶冷水,說他正恣意消耗「天賦」,「醫生說我的基因很好,但是外強中乾,在消耗自己的能量。」提到今年的工作規劃,曾智希暫時不接戲,要全力拚「做人」,陳志強則拍戲和主持兼顧,夫妻倆前天還特地領了現金100萬,說去年工作很豐收,準備新年要包紅包給家人和工作人員,犒賞大家的辛苦,也期望一年比一年更好。
父母應該知道的中醫基本小常識 脈浮、舌苔、流汗
首先介紹三個中醫基本小常識:「脈浮」「舌苔白還是黃」「流汗與否」。「脈浮」通常代表病在表面。人體表面就像一個國家的邊界,外面的敵人攻打過來時,會先在邊界想辦法把敵人擋下來。所以,快要感冒或剛剛感冒時,人的脈是浮在皮膚表面的,而有沒有「脈浮」,很容易分辨出來。先找到孩子兩隻手腕下方把脈的位置,如果不知道在哪裡,可以上網查閱「寸口脈」的位置。不需要很精準,手指稍稍用點力找到小朋友脈的位置,把手指放開,然後再輕輕地接觸剛才找到的脈的位置。如果手指很輕地碰到小朋友皮膚就感覺到脈在跳動,那就是「脈浮」;如果還是得用些力按下去才感覺得到脈在跳動,那就是沒有「脈浮」。當然,這只是個粗淺的概念,但對許多父母而言,這樣就夠了。「舌苔白還是黃」倒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在白色燈光下,叫小朋友把舌頭伸出來,看看舌苔是偏白還是偏黃。如果好像有些白又好像有些黃,那就算黃,因為正常人舌苔很薄又有一些些白,所以你看一眼不確定是白,就可以算是很輕微的黃。那沒有舌苔怎麼辦?在感冒的基本範疇下,如果沒有舌苔,而舌頭上水水的,可以當作「舌苔白」來參考;假如舌頭很乾,就當作「舌苔黃」來參考。「流汗與否」就更簡單了。小孩子感冒時,我們通常以背部有沒有出汗為判斷依據。如果明顯看得出流汗,那算是「汗多」的情況;假如看不太出來流汗與否,但是用手摸孩子的背部覺得有些濕,那叫作微汗;如果連摸起來都不覺得有流汗,那就是「無汗」。有了「脈浮」「舌苔白還是黃」「流汗與否」三個基本工具後,我們可以針對感冒繼續往下深入。■過動很多父母對孩子過於好動感到頭痛,譬如出去外面用餐時,小孩子吃一吃就要起來走走;上課時無法安靜聽課,讓老師得不斷提醒爸爸媽媽;晚上上床後不肯好好睡覺,非得東玩西玩拖個一小時才能入睡等等。在討論中醫對過動的觀點前,先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一看。有一天,我在外面用餐,附近坐了兩家人帶著小孩聚餐,大人穿著得體,看來是公司主管級的商業人士。其中一個小孩,大約八、九歲,一直不肯好好坐著吃飯,每幾分鐘就要起來跑一跑,一面跑還一面大叫,媽媽跟在後面追,拿小孩子沒辦法。後來那個媽媽拿出iPhone讓孩子看卡通,那小孩才好不容易願意坐下了。然而另一個問題來了,那個媽媽把卡通的聲音開得很大,坐在附近的幾桌客人都面有難色,她卻好像在自己家裡一樣,毫不在乎地和同桌的朋友吃飯聊天。我為什麼提這個例子?很多讀者應該已經想到,如果父母自己都不能控制自身的言行舉止,在教養孩子方面當然會出問題。但我想再往下深入一些。許多父母管教小孩的方式是「條例式」,一一列舉小孩子不應該做的事,譬如上課不能亂說話、逛街時不能自己跑掉、吃飯時不能把食物吐到桌子上等等,洋洋灑灑。當條文過多,孩子會覺得自己的自由被壓縮,動物本能就會被啟動,而想要有所「突破」,不斷在各方面測試大人容忍的極限。在大人眼裡,很多時候這就成了過動的行為。教養小孩的重點不是在約法三章,而是要讓孩子了解其中的意義。回頭看剛才提的例子,父母應該讓孩子充分了解為什麼要尊重其他人,如果孩子能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根本不需要一條一條列出在外面不能做什麼,他自己就應該知道哪些行為不適宜。而當原則只有重要的幾項,剩下的讓孩子自己判斷,大人在旁適時指導,那麼孩子就不會覺得被約束、被限制自由,過動的現象也就會減少。父母應該是「教練」,而不是「典獄長」。從上述例子再延伸出去。《美國醫學會小兒科期刊》刊登過一篇文章,認為孩童發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現象持續上升,和近年來作業不斷增加及太早開始學習各項課外技能有關。仔細想想,這和上述例子是同一個道理。作業太多,或者太早開始學習各項課外技能,對小孩子而言,就是各式各樣的約束,壓縮久了,自然得突破,於是就出現了不符合大人制約想法的言行舉止。回頭來談中醫對過動的看法。其實,上面兩個例子已經和中醫理論連結在一起了。小孩子的過動在中醫看來,大部分都是肝血不足、心血不足造成的虛火上升現象。一方面可能是像之前討論脾胃及睡眠時解釋過的,當脾胃吸收不良、飲食習慣很差或睡眠狀況不佳時,肝血是第一個受到影響的;另一方面,壓力及約束對肝的負面影響很大。當小孩子潛意識感受到壓力,行為開始出現偏差,父母又以錯誤的方式管教,孩子的壓力更是往上增加,如此惡性循環,肝臟會受到損傷,導致肝血不足,而肝血不足就無法養心血,心血也變得不足,那麼孩子變得過動,甚至被西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也就不足為奇了。本文摘選自《養兒育女必備中醫知識》,方智出版
趙露思自曝身體出狀況 搭吳剛拍新戲自當白老鼠練針灸
趙露思、吳剛主演的《後浪》明(5日)起在中天娛樂台播出,劇中兩人都投入中醫領域,為此特別到中醫院學習如何把脈、抓藥等,更以自己的手當作白老鼠來練習針灸,劇組在拍攝期間找來兩位中醫師跟拍,趙露思也分享自己拍攝空擋還會找現場的中醫幫自己針灸,除此之外她冬天的時候還會特別泡腳,更時常保溫瓶不離身,因此被公認為「養生達人」,趙露思表示過去身體不太好,讓她更注重身體保健。趙露思在《後浪》演出的角色跟私下一樣都是「吃貨」。(圖/中天娛樂台提供)趙露思說自己有陣子體質不太能吃涼的,「我把所有水果都煮了吃,煮蘋果、煮橙子,挺噁心的,然後把它剁碎,像寶寶副食品一樣」,雖然當時吃得很痛苦,但身體漸漸地養好了,讓她體悟到養生的重要。這次她演出玩世不恭的孤兒「孫頭頭」,有一天竟被吳剛所飾演的中醫藥大學教授「任新正」找上門,並喊她一聲「師叔」,讓她一夜之間從外送員成了中醫門派的傳承人,被迫要學習中醫的知識,更被一群老中醫尊稱為「師爺」。談及角色「孫頭頭」,趙露思說角色和自己一樣愛吃、少根筋,講到食物更是打開她的話匣子,像是對於有些人來說算是黑暗料理的「榴槤烤肥腸」,就是她很愛的一道菜,她本身還是「香菜控」,對於任何有香菜的食物都能接受,一聽說有「反香菜聯盟」,讓她覺得不可思議,更笑稱「組織第一個暗殺掉的目標就是我吧」,言談中完全是個香菜愛好者。過去趙露思憑藉古裝劇《傳聞中的陳芊芊》走紅,陸續更出演《我,喜歡你》、《且試天下》、《星漢燦爛》等多部夯劇,累積許多代表作,不光部部與男神合作,她與合作過的女星也都拍出好情誼,像是有「最美女鬼」之稱的曾黎、江珊、張萌等,趙露思也因此被稱為「姐姐收割機」,她則分享和姐姐們相處的秘訣,「別跟姐姐假惺惺,大家坦誠相待」。由吳剛、趙露思主演的《後浪》5日起每週一至週五晚間10點在中天娛樂台播出。
王傳一「咳不停」遭診斷腸胃道受寒 陳明珠神似醫師娘引眾人驚呼
《住在光裡的人》由王傳一、翁家明、陳明珠等人演出,今(23日)在大埔北極殿舉行隆重的開鏡儀式。該劇在嘉義大埔鄉的山上取景,王傳一飾演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的葉明憲醫師,他在開拍前就先和本尊學「望聞問切」、「太極拳」及「針灸」的動作、眼神等細節。聊到把脈,王傳一在說完「因為我咳嗽很久了」後,便直接伸手出來給葉醫師,另一隻手就練習幫導演把脈,結果葉醫師邊解說把脈邊診斷是「腸胃道受寒」,讓王傳一立刻驚呼:「對!我真的這兩天都在拉肚子。」此外,王傳一在與葉明憲醫師見面前,就已經把他在網路上所有的影片跟今年出的新書《山上的醫生館》都看完。陳明珠飾演的是葉明憲醫師的太太李芳瑜,劇組安排她與兩人見面時,全場的人驚呼聲四起,不斷喊著:「太像了!」綁著馬尾、水汪汪的大眼,臉上總是帶著微笑,講起話來也是輕柔細語,就連星座都剛好是巨蟹座。劇中,陳明珠詮釋婚前曖昧浪漫的愛情故事,夫妻兩人從醫院共事不熟到相識相知的過程,她表示自己私下的個性跟李芳瑜也很像,都超級被動,「一定要很有感覺才能跨出那一步。」陳明珠(左)與葉明憲醫師的太太李芳瑜(中)各方面都很像。(圖/ 大愛電視)翁家明在劇中飾演的是林繁幸醫師,志願駐守山上,一待就是八年,只有假日才有其他醫生輪流上山駐診。林繁幸醫師只用傳統的水銀血壓計,劇組安排翁家明先學基本的醫療技術,但他還得學傷口縫合技術,一手拿剪刀、一手夾針線,讓他開玩笑說:「真的是做女紅。」回家後沒有模具練習的翁家明,只好拿沙發、軟布來練習,整個課程下來,他表示:「學到很多人體的秘密」。張晏塵、廖曉彤跟邱子芯在劇中飾演三位護理師,開拍前上了基礎醫療課,邱子芯說打針等平常會遇到的事,都不會仔細去觀察手勢,在學習過程中才發現有非常多的「小動作」,都要記得非常清楚;廖曉彤說劇本雖然只有幾個字,但轉化成動作會更複雜,還需要再多練習;張晏塵已經種了一盆左手香,準備帶到山上,表示被蚊子咬就可以摘一片葉子直接塗抹。鍾政均則飾演假日代班醫生,他認為演出前有很多醫療細節要再多學多練。翁家明(中)特別到醫院學習基礎醫療技術。(圖/ 大愛電視)
劉伊心羞曝夫妻感情維繫「一周2次」 驚訝Makiyo離婚「這麼快」
藝人劉伊心今(17日)和老公林志隆一同出席自家有氧飲料媒體活動,兩人2017年結婚迄今,夫妻感情依舊甜蜜,劉伊心說兩人即便遇到爭執狀況,會彼此先冷靜5分鐘,之後再好好把話講開。被問以前同上《康熙》等節目的Makiyo離婚消息時,劉伊心相當驚訝,直言:「這麼快!什麼時候的事情?」她表示婚後就很少遇到對方,笑說自己早就是演藝圈絕緣體。劉伊心28歲時結識大自己24歲的「老虎牙子」品牌執行長林志隆,2人順勢交往,32歲便踏入婚姻。她透露雖然兩人已育有一女一子,但仍會特別安排一周一次的約會時光,「我們周五就會出拿手機出來對行程,至少要安排一次約會,」,更羞曝婚姻維持之道,就是「一周2次」的頻率,努力增進夫妻感情。遇到夫妻爭執時,劉伊心說兩人會很有默契,選擇到住家的公設大廳一起慢慢聊,至於為何選在公共場合?她坦言這樣比較不會吵起來,也會降低音量,讓彼此說清楚講明白,而兩人曾有一口氣聊5小時的經驗,但也笑說:「有小孩之後9點就想睡覺,比較不會吵架、也不會去樓下了。」今劉伊心身材看來清瘦不少,被問是否有刻意減肥?她笑回:「有兩個小孩怎麼胖得起來,之前去中醫把脈還說我很累,我回醫生說天天帶兩個小孩當然會累。」至於會否想再生第三胎?她大方表示「現在沒有避,但如果生到第三個就會去結紮了」。談起家中兩個小孩的教育,劉伊心表示現在當媽已經很得心應手,「兩個小孩非常相親相愛,不然之前老大都會欺負小的,現在都引導她,讓她覺得有弟弟是很驕傲的事情」。
梅雨季濕疹好難受! 中醫籲:少吃甜食、奶製品
最近進入梅雨季,空氣潮濕、天氣悶熱,有許多人因濕熱而造成皮膚發癢。70歲的林先生長期手、腳、胸、背、鼠蹊部常起一塊一塊的紅疹,癢感越來越明顯,經常抓到流血甚至嚴重影響睡眠品質,遂求診中醫改善。濕疹症狀紅腫熱痛癢 「濕熱內蘊型」最常見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廖振凱說明,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發生於任何年齡且不分性別,若體內過於濕熱,皮膚就會產生發炎反應,造成紅、腫、熱、痛、癢。然而,諸多辨證分型中,最常見的三種證型為:1.濕熱內蘊型:發病急,皮膚發紅、灼熱、搔癢不止,有時滲液,常伴隨身體燥熱、口乾舌燥。2.脾虛濕蘊型:發病緩,患處顏色黯淡,不如濕熱型那般痛癢,此類患者會感到疲困。3.血虛風燥型: 患處皮膚乾燥,摸起來粗糙,有食慾不振的情況。上述證型中,又以濕熱內蘊型最為普遍,廖振凱指出,高溫濕氣重的夏天,易引發濕邪和熱邪,尤其臺灣四面環海且屬於亞熱帶氣候,本就處於濕熱的環境,大台北地區受到盆地地形影響,相較於其他縣市,又更加濕熱,更容易出現濕疹、痰多、食慾不振、胸悶、排便鬆散等症狀。除了外在環境,飲食上碰到海鮮、芒果、荔枝、鳳梨等過敏食物,也會導致體內濕熱,使皮膚搔癢劇烈。內服中藥與針灸 改善濕疹症狀臨床上,中醫師以把脈、問診、症狀,分清體質後,便會依照病況開立中醫處方。廖振凱醫師表示,濕熱型患者可以透過黃芩、連翹、薄荷等藥材調理身體,或透過針灸曲池、三陰交、血海穴,達到清熱解毒,化濁利濕的治療效果。除了內服中藥外,亦可用天然中藥製作成藥膏消炎止癢。少吃過甜、奶製品 出現不適快就醫廖振凱提醒,濕熱的外在環境無法改變,若要改善濕疹,需要改變個人飲食習慣,少吃油膩、過甜、奶製品、易過敏的食物。若皮膚出現發紅、搔癢建議盡快就醫,由醫師評估體質,給予適切的藥物治療。
何嘉文結婚10年兩度流產 為求子半山上大喊硬灌青蛙酒
藝人何嘉文日前錄影高點綜合台《震震有詞》,在節目中提及兩度流產後與先生的心路歷程,何嘉文說:「想著35歲想懷孕應該是樂觀的,沒想到兩次流產的過程都以為是生理期提早來,但其實正在流產中。」經過詳細檢查後,有可能是免疫系統容易排斥外來的胚胎,醫師建議她一是做試管直接躺到生產、二是找合法的代理孕母,但先生無法接受。何嘉文表示,在流產後都會思考是不是很想要小孩,面對婆家、先生、父母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跟婆婆住在一起時,光讀空氣都覺得婆婆眼光是盯著自己的,那段時期只要進房間很像拍偵探片,我都會看房內、床底下 床單內有沒有東西,最誇張的一次是床底下有5、6件小baby的衣服」。面對家人的擔憂及期盼,她說:「幸好我跟老公熬過最低潮,才有後來的一點點幽默感,不然會走心過不去。」何嘉文曾為了求子喝下青蛙酒,「在中藥房經過把脈後,老師父要我跟先生喝一小杯,味道非常腥是硬灌喝下的,喝完後兩三天我都在嘔吐中度過」。她提到最恐怖的某次經親友介紹,晚上前往山上的宮廟求子,先完成拜拜程序後,廟裡的師父給了何嘉文一個小人要她取小名,「我老公想我們努力了這麼久,『好酒沈甕底』,那就叫陳甕底吧」,接著師父要何嘉文拿著一白一黃的菊花沿著廟的中庭走,在晚上光線不明、人煙稀少還要一邊大喊「陳甕底來找媽媽」,她說心裡很慌也很害怕,更有股莫名的悲傷。
徐乃麟愛女「圓形禿」求醫無效!遇高人吐真相:她被白眉道長拔頭髮
資深主持人徐乃麟與妻子汪家璉結縭育30年,婚後育有2兒1女,一家5口幸福美滿。日前,徐乃麟在節目上透露,女兒在國小時突然罹患「圓形禿」嚴重掉髮,他砸下百萬四處求醫仍未見效,後來偶遇一名高人告知,「白眉道長在拔女兒頭髮」,並幫忙作法驅趕,說也神奇女兒竟就此康復,讓他直呼不可思議。徐乃麟日前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女兒當時突然出現圓形禿,四處求醫都找不到病因,直到因緣際會下碰上一名高人告知,「你女兒有一個白眉道長在拔她的頭髮!」高人聲稱女兒被白眉道長拔頭髮。(圖/翻攝自YouTube/醫師好辣)女兒求診中醫被把脈出「鬼祟脈」。(圖/翻攝自YouTube/醫師好辣)徐乃麟透露,他當下不以為意,接著又帶著女兒向中醫求診,沒想到中醫師竟診出「鬼祟脈」,直言「這個我沒有辦法幫你,你要找一個高人去幫她解」,於是他只能姑且一試求助宗教力量。徐乃麟指出,高人要他準備三層肉、柳枝20支,並到家中開壇作法,後來將驅邪之物放水流後,女兒竟不藥而癒神奇康復,「我跟你講,我女兒的頭髮從那時候就不掉,就長起來了」,這也讓他忍不住笑虧,白白浪費100萬元的醫藥費,「早遇到就好了!」
蘇慧倫親解凍齡原因 曝男神劉德華暖舉
蘇慧倫將在9月3日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舉辦「生命之花30週年巡迴演唱會」,在忙演出的同時,她趁著空檔來到77老大的頻道,除了在大聊養生之道,也是蘇慧倫忠實歌迷的77老大邊把脈邊說,要她趁勝追擊再發專輯,他說:「再過幾年,妳就是金曲歌后!」由於開唱在即,蘇慧倫向77老大請教護嗓藥方,希望以最好的狀態與久違的歌迷見面。蘇慧倫首次錄製創作者的節目,名為宣傳演唱會,實則為工作人員謀福利,因為工作人員都是77老大的忠實觀眾,他們一到拍攝現場急著排隊讓77老大把脈,當77老大錄製開場介紹蘇慧倫來到現場,蘇慧倫開玩笑說:「我沒有認真聽你講什麼,因為只想把手伸出來讓你把脈。」而77老大把完脈大力誇讚蘇慧倫保養得宜,蘇慧倫謙虛表示:「是基因好!」77老大為蘇慧倫把脈。(圖/相信音樂提供)蘇慧倫是許多人欣賞的藝人,77老大問她自己有沒有欣賞哪一位男藝人,她透露是劉德華,她說有一次和劉德華共同參加頒獎典禮,因為會場很熱,她拿衛生紙擦汗,但沒想到棉絮都黏在臉上,自己渾然不知,此時劉德華剛好轉頭看到,立刻提醒她臉上有棉絮,讓她覺得天王人真好。
中韓外長會晤 討論無核化、供應鏈議題
南韓外長朴振就任後首次訪華,9日下午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青島即墨古城君瀾度假酒店舉行會談,就北韓無核化和供應鏈問題等進行討論。朴振說,國際社會正在處於大轉型時期,韓中一直保持緊密的經濟合作關係,而今後需要透過穩控供應鏈等攜手共克新挑戰。中韓外長先舉行了約1小時40分鐘的小範圍會談,隨後雙方進入擴大會談。朴振在會上表示,韓中合作歷史已久,今年兩國迎來建交30周年。雙方需要基於相互尊重的精神,共建追求共同利益的互惠韓中關係。韓方今後將根據國家利益和原則,以「和而不同」精神謀求與中方的合作方案。朴振還說,韓中作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需要進一步加深最高級別的戰略溝通,希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能在方便時訪韓。他另指出,朝鮮半島和平穩定面臨空前威脅,韓方將一貫堅持實現北韓完全無核化的原則,堅決應對挑釁,同時敞開對話之門,希望中方能為北韓放棄挑釁選擇對話發揮建設性作用。王毅則表示,以建交30周年為契機,兩國需梳理其間取得成功的有益經驗,準確把脈兩國關係的大局面。王毅還提出兩國需要堅持的五點,具體包括堅持獨立自主、睦鄰友好、互利共贏、平等尊重以及多邊主義。據韓聯社報導,鋻於南韓政府日前決定與美日台一道參與「晶片四方聯盟」(Chip 4)預備磋商,朴振此行或向中方說明該機制未針對特定國家的意圖。朴振前一天啟程赴華前受訪時表示,若中方對此表示擔憂,將致力於消除這種擔憂。另外,中方可能會要求尹錫悅政府維持不額外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不加入美國飛彈防禦系統、不謀求美日韓軍事同盟的「薩德三不」政策。朴振則表示,這關乎南韓主權,中方應尊重韓方的主權安全,才能順利發展韓中關係。雙方還有可能談及,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日前訪台導致地區局勢緊張的情況。朴振9日當天先以視訊形式與旅華韓僑及企業家座談。他談到,今年5月南韓對華貿易收支時隔28年首現逆差,兩國關係的確面臨著不少挑戰,但韓方將繼續加強與中方的經濟合作,將藉此訪重啟兩國政府間磋商管道。
「無三高又愛運動」竟中風 「常把脈」可及早揪元兇
平時一向健康的張先生(化名)居然中風了!不但張先生本人大感訝異,張先生的家人朋友也都百思不得其解。畢竟張先生沒有「三高」疾病,不菸不酒,體態適中,甚至還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堪稱是養生保健模範生。某天下午,張先生突然發覺自己的單側指尖麻木、抓握也變得較為無力,經過一個晚上靜觀其變也不見好轉,次日決定到神經科門診問個明白。由於「突發性的神經學症狀」伴隨有急性腦中風的疑慮,神經科醫師將張先生轉介至急診。經過急診、住院一連串的檢查,張先生被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中風的原因來由於「心房顫動」。隨著用藥與復健,張先生的握力逐漸恢復、麻木感也大為緩解,平安出院於神經科與心臟科穩定追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廷儀表示,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整。依盛行率調查,估計約2%的民眾曾經發生過心房顫動,而且隨著年紀增加,心房顫動發生比率也增加。當心房組織內產生不正常放電,導致心房收縮得忽快忽慢,是為心房顫動。心房顫動除了可能導致心悸、胸悶、血壓降低等症狀外,更將使血液於心房內產生擾流、凝集為血栓,當血栓隨著血流流出心臟,便容易堵塞血管造成器官栓塞,如栓塞於腦部便是心因性腦中風。比起三高、肥胖、抽菸等顯而易見的腦中風危險因子,心房顫動無聲無息,卻也更加可畏。上述案例的張先生十分幸運,血栓阻塞在相對微小的腦血管處,造成的神經學症狀相對輕微。然而臨床上從來不曾得知自己有心房顫動、初次診斷即為嚴重腦中風造成顯著失能的案例屢見不鮮。徐廷儀指出,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包含年長、高血壓、心衰竭、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有相關疾病的民眾務必穩定追蹤、服藥控制,避免衍生心房顫動。醫療上,心房顫動的標準診斷工具為心電圖與心臟超音波。徐廷儀提醒,有上述高血壓、心衰竭、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的民眾,若有心悸、胸悶等症狀時,可以向您的主治醫師反映,以評估安排相關檢查。假如症狀發作當下剛好手邊有血壓計或血氧計,則可以藉由聆聽測量中的心跳響音是否規則,初步判斷是否有心律不整。此外,現今智慧型手機與穿戴裝置科技發達,各品牌裝置都有支援量測與紀錄心律的應用程序(App),功能便利、價格低廉甚至免費,不妨善加利用。當然,最直觀的方法就是在發生不適症狀當下自行觸摸脈搏。不論是用什麼方法量測,假如頻繁察覺有心律不整現象,都應當就診心臟科詳檢。有意願維護自身健康、盡力降低腦中風風險的無症狀民眾,可選擇以健檢形式接受心電圖檢查,以期及早察覺心房顫動、在未產生併發症之先就開始用藥預防心因性腦中風。一旦確診心房顫動,患者需要規律服用「抗凝血劑」避免血液凝集產生血栓。抗凝血劑的療效與處方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患者年歲增長、體重與肝腎功能變化、與其他藥物交互作用等,抗凝血劑的療效會有些許變動,處方也應適時據以調整。當面臨外傷、手術或侵入性處置時,抗凝血劑也可能需要短時間暫停。規律服藥及回診、密切留意抗凝血劑療效與副作用,是長久與心房顫動和平相伴的秘訣,也是患者與主治醫師共同的功課。
韋汝天天運動保持好身材 77老大掛保證再生3個沒問題
韋汝受邀擔任品牌大使,日前她直播開心分享之際,網紅77老大突然變身工作人員亂入,還仆倒在床上,韋汝驚嚇之餘立即反嗆:「你的內褲頭都被看網友看光光了。」讓77老大害羞直呼被逆襲。而提到受邀品牌大使,韋汝笑說平日都有看77老大直播分享醫學保健,直覺很信任他的研發產品,但今天則見識到他的搞笑綜藝魂,以及內褲頭見客。韋汝直播被網紅77老大突然變身工作人員亂入。(圖/LABELLE拉蓓 提供)大方分享保養私房方法,韋汝表示飲食會選擇原形食物為主,但偶爾會放幾天的貪吃假,無負擔地吃蛋糕和鹹酥雞,當然運動不能少。她自嘲是個懶人,所以一定得搭配運動輔助品,一樣是運動,但只要花少少的時間,就可以達到效果,最近因為疫情無法去健身房,則在家做撐地1分鐘的持續動作,維持核心肌群;她笑說如果每天都保持運動,身材不辣也很難吧。77老大這次與韋汝合作,他也讚賞韋汝比想像得還要聰明,本人很漂亮,保養得很好,皮膚狀態很年輕,也當場幫韋汝把脈,稍微除去體內濕氣,會讓她上節目時更加神清氣爽,更幫現年36歲的韋汝掛保證,「整體身體狀況很不錯,再生個2、3個不是問題。」此外,韋汝最近除了忙著開箱影片分享外,公司還規劃製作寵物頻道,因為她有養貓與養狗的經驗,希望新節目能趕在暑假推出。
聽到趙又廷身體不適...孫儷馬上拿包包掏藥丸出來 他讚:治百病孫醫生
孫儷、趙又廷主演職場劇《理想之城》,兩人首次合作,趙又廷形容孫儷像是「包治百病的孫醫生」,因有一次他感冒身體不適,剛好正要拍攝雨中戲,孫儷得知他情況後便拿出她的藥包,將一顆顆藥丸拿給他,趙又廷笑說:「她不斷塞藥給我,我都搞不清楚了,但她就是很有研究、很養生,還知道什麼東西對症下藥,很厲害也很專業,就差沒把脈了!」《理想之城》明(25日)將在八大第1台首播,劇情講述建築造價師孫儷,經歷一連串被質疑及面臨事業低谷後,憑藉著自己的不忘初心,一路披荊斬棘,迎來事業高峰及愛情。孫儷詮釋角色「蘇筱」被要求素顏上陣,她透露導演不讓她化妝、畫眼影,跟著她多年的化妝師其實很不習慣,覺得自己好像什麼事都沒做,孫儷笑說:「後來有一天化妝師說『我給妳畫一條很細很細的眼線,導演肯定看不到。』沒想到,導演拍第一個鏡頭就跑到我眼前很近的看,然後問我『妳今天對妳的眼睛做什麼了』。」孫儷要求素顏演出。 (圖/八大提供)趙又廷在劇中飾演一位年輕有為,在職場中運籌帷幄,擅長拿捏人心的主任經濟師,他也分享自己很不能接受在職場被誣賴,他說:「我覺得我受得了很多東西,吃苦都無所謂,但就是不能接受被誣賴、誣陷,沒做的時候我就是沒做。」提及與角色差異,趙又廷認為自己沒那麼自負跟貪心。 (圖/八大提供)趙又廷形容自己的角色夏明像一匹寂寞孤單的狼,在被問及自己和此次角色反差最大的地方為何?趙又廷形容:「他很貪心、有野心、企圖心,特別自負,但我不是這樣的人。」並分享自己的價值觀是認為一個人在成長過程當中獲得什麼,肯定相對會捨棄什麼或犧牲什麼,但劇中角色卻是魚與熊掌都想兼得。
誤喝含清冠一號「防疫茶」 主播出現感冒症狀:真的太寒
本土確診數居高不下,導致中藥「清冠一號」十分搶手,近日傳出沒確診也可以服用清冠一號當保健食品。主播蕭彤雯20日表示,她誤喝清冠一號茶包,結果身體嚴重受寒出現感冒症狀,之後她喝雞湯隔天症狀才緩解。蕭彤雯在臉書發文表示,很多中醫/中藥行都說清冠一號可以當保健食品,但她想告訴大家不是每個人都能服用,「我上週末開始喝朋友送我的防疫茶包,只喝了2天,整個人像是嚴重受涼,開始流清鼻水、喉嚨癢癢、手腳冰冷、頭昏體虛。」她指出,一般茶包喝了身體應該會暖,讓她覺得很奇怪,詢問朋友後才知道是清冠一號。蕭彤雯指出,朋友是好意拿給她喝保養身體,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因為我很不舒服,當天來上節目的來賓好友剛好習得中醫、立刻幫我把脈,說妳身體怎麼變這麼寒!」,她跟來賓說自己喝了清冠一號茶包2天,來賓說「不行呀!那真的太寒了!健康者喝了反而可能降低免疫力。」蕭彤雯說「我上衛福部網站看,也很清楚的說明『確診才能吃』。雖然這段期間還有資深中醫跳出來說可以吃保養,但我自己親身體驗,真的太寒。」她喝了2杯維他命C加上麻油雞,回家泡熱水澡再喝一杯C,晚餐自煮「蔥薑蒜水滴雞精湯」,她的症狀到隔天才緩解。蕭彤雯也呼籲網友說「厲害的藥物有機會救你一命!但那是在生病時。當身體健康的時候吃,反而會破壞身體原本的平衡。」
32歲男相親 女方父親一句話建議…檢查驚覺「肝功能異常」
肝好不好,看手就可以知道!中國杭州一名32歲男子,近日和一名家中開中醫的女子相親,女方父親主動把脈問診,看了他的手掌後,要他趕快去醫院檢查肝功能,沒想到一查,發現是早期肝硬化、肝功能異常,消息一出在網路掀起熱議。據悉,男子自大學畢業後開始創業,沒日沒夜打拚了幾年,公司終於步上正軌,最近和一名中醫世家的女子相親,女方父親主動替他把脈,並看了他的手掌,鄭重地告訴他:「相親的事暫緩緩,你還是趕緊去醫院查查肝功能吧」。這句話讓他百思不解,心想:「難不成我得了肝癌?」回想自己過去多年體檢,每次都被警告可能有脂肪肝,因此愈想愈慌,急忙到醫院檢查。女方父親看了男子的手,要他趕快去醫院檢查。(圖/翻攝自微博)男子向醫師透露,原本菸酒不沾,但因為創業,喝酒應酬和熬夜加班便成家常便飯,宵夜通常是火鍋燒烤,如今的他已是每天至少一包菸,而且餐餐不離酒。近2年發現,頭髮愈來愈少,還常常感覺肚子脹,偶爾右肋下方會痛,最奇怪的地方就是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整隻手掌變得比臉還紅,被笑稱「練過鐵砂掌」。經過檢查後,結果顯示不樂觀,男子有早期肝硬化、肝功能異常、血壓和血脂偏高、超重,必須透過藥物、運動、飲食等聯合治療,如果再置之不理,肝硬化變成肝癌的機率會大大增加。手掌的血色代表肝功能。(示意圖/翻攝自pexels)到底為什麼女方父親只是看了手掌,就可以推測肝臟可能不好?事實上,肝功能有問題的人,通常手掌上會有「一紅一白」的表現:※一紅:大小魚際泛紅大小魚際部位,也就是大拇指的根部位置,會出現充血、泛紅的情況,而且通常是片狀的泛紅。※一白:手掌心泛白正常來說,手掌通常呈現粉紅色,除非跟受到壓迫,可能會有輕微泛白的情形,但很快就能緩解。不過若肝功能有問題的人,手掌心的位置會明顯沒有血色。此文引發網友討論,「做不成岳父認個乾爹吧,畢竟是救命恩人」、「嚇得我趕緊看看自己的手心」、「其實這麼明顯的症狀,一眼就看得出」、「婚前檢查還是必要的」、「不要再說中醫沒用了,中醫是國寶呀!」